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73739|回复: 7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宝的成长足迹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0-4-5 21: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在以琳没法上网,回来后一看,原来熟人还多...

在以琳没法上网,回来后一看,原来熟人还多,1(二)很热闹呀。
QXP进步真快,表达得真多了。

刘老师说:XQY的妈妈上来吧。马上又小朋友说XQY没有妈妈,(敢情是孤儿?)刘老师改口说XQY的奶奶上来吧,有个小朋友说XQY没有奶奶有姥姥。而站在台上的XQY没有反应,也可能是雪人也是不能说话的,但是我看到站在前面的他两个小脚轮流踩着玩呢。-----此段话有误,XQY妈妈在家没来,应该是论坛上另一位资深妈妈,经常唤孩子小名,在以琳XQY由姥姥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4-6 22: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皮皮妈我确实没有见面。但是和姥姥上了一个...

皮皮妈我确实没有见面。但是和姥姥上了一个月的课。我们早在一月就回来了。
不够用功,没有加课,也没有经常上网。
一直认为鹏鹏认知真好,就是有时发脾气尖叫,现在应该好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4-8 23: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鹏鹏语录,还是很好的。真的有自己的对世界...

鹏鹏语录,还是很好的。真的有自己的对世界的认知思维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点点扩大这些范围,让他们跟上成长的步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5-13 23: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孩子编歌还真是有水平,确实让人高兴。...

孩子编歌还真是有水平,确实让人高兴。
我觉得回来后孩子持续进步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5-17 23: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昨天晚上鹏鹏自己口述的日记相当的完整,...

“昨天晚上鹏鹏自己口述的日记相当的完整,比以往的都要好一些。鹏鹏自己说,我先听着,鹏鹏说:
    下午,妈妈姥姥带着我和哥哥去郑风苑玩。我们坐着一路车,还是绿色的。(他总会关注这些个细小的问题)哥哥玩了过山车,我没玩,我很害怕,我光头晕。我和哥哥坐了都去儿童乐园里玩,我滑滑梯,还蹦蹦床了。在我的提示下,我说出一句:我还打了枪,我气球把气球都打烂了。”

太厉害了。能说这么多的日记,我觉得好像当年小学3年级,我还不喜欢写作文,写100字都不愿意啊!
我很感兴趣是有描述情绪的内容,“害怕、头晕”等。不过似乎负面一些,还可以有“喜欢、高兴”等正面情绪的词。

要是能说这么多我就很高兴了。能说到滑滑梯、蹦蹦床我就很满足了。就会很高兴的附和“好玩啊!”“下次表现好再去玩滑滑梯”“为什么玩滑滑梯很好玩?”“下次带爸爸也一起玩滑滑梯好不好”“让爸爸给你照个玩滑滑梯的相片吧!”
这种日记性质的回想法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5-22 0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1“共情”类似地板时光的方法。2不能...

1“共情”类似地板时光的方法。
2不能向耍赖宝宝随便妥协!类似于行为医学的弱化行为。

孩子发脾气是个极好的时机,他的认知、情绪极其深刻,印象持久,高度兴奋应该也具有此特点。所以,想想孩子看到、听到什么,他想达到什么目的,他碰到什么困难(家长的反对),他怎样处理(发脾气),他有什么调整或满足后怎样(家长坚持不给或满足)。在这一点上,我赞成“共情”的方法,不过例子讲得太专业,看的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6-19 22: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鹏鹏很棒了。跟外界交流的愿望出来了。...


鹏鹏很棒了。跟外界交流的愿望出来了。老师也好,小朋友也好,多接触就有自己的思维了。
看见鹏妈在柯妈那说的话不错,很有深意,引用过来。“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内心,以孩子的内心视角出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6-22 23: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说起顶嘴,我想起前几天到别人家,听家长谈...

说起顶嘴,我想起前几天到别人家,听家长谈孩子顶嘴。“我叫她去洗脸,她说妈妈你也没有洗脸。”言语间还忧心忡忡。我却大有感触,这正常的孩子能力真是太好了。孩子“顶嘴”说明她明白自己和别人的差别,也能将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进行比较,(妈妈没有洗脸)这就是说的参照能力吧。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够这么说,我绝不会生气,反而认为是好事,要做的就是指导他。
目前,孩子理解的“顶嘴”应该是“拒绝”的概念,或许还有“吵架”的意味。如我不上课等等。这也是一种进步,至少他知道别人的要求,也明确自己的想法。怎么把这种能力再进一步提高,还需要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7-4 13: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这么严格的绘画班啊!不敢去。现在选择...

这么严格的绘画班啊!不敢去。
现在选择的是XX宝贝之类的早教班,老师发挥孩子的能动性,大原则下,让孩子随意涂鸦,略微指引,高兴即可。孩子也喜欢去,课前4个猴子一起疯玩约半小时,所以也坚持去,另外也难得找3个玩伴一起疯。
一同事的女儿绘画班,一板一眼,确实有专业水准,但还是放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7-21 23: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试行从孩子的角度描述。最近我在想,孩子的...

试行从孩子的角度描述。最近我在想,孩子的行为都是他的小脑袋瓜在不断的接触这个社会,怎样引导而不是直接打回去呢?
(爸爸昨天去漂流,今天中午回来了带回一张在船上的照片,)爸爸说:“那个在后面的叫永亮。”我急着拿照片,指着后面的撑船师傅问;“爸爸,这个叔叔是不是永亮。”爸爸说:“那个在后边被别人挡着脸的才是呢。”
原来我找错了,再看,果然有一个在后边被别人挡着脸的。
我发现有一个人不一样,指着说:“只有他没有穿新衣服。”爸爸说那是救生衣,又问:“这个叔叔为什么不穿救生衣?”
拿着照片在床上跳来跳去,很开心。还问:“这个挡着脸的叔叔是谁呀?”
爸说:“是秦霄鹏呀!”
奇怪?“我又没有去漂流呀。”
妈妈和爸爸都很开心。

鹏鹏这样很好啊。
能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没见过的相片想看看。   知道句型中的词的作用,明白名字的意义,会问是不是。得到否定的答复会调整,重新试着找人。我一向认为这种调整能力很好很重要,自己的想法、认为不被别人接受时的调整,也是一种挫折教育,也是适应外界的关键之一。
孩子明知故问,引起注意,家长逗他,故意说错名字。大家都笑呵呵,很高兴。
下次,他也会故意说错名字,以求引起大家高兴哟。他的这种心里预期很可能被家长认为捣蛋而狠狠批评。他的小脑袋瓜对外界的认识被打击一次。细细思量下,孩子的很多行为是在学习大人。
还有一个很困惑的问题。只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很难做。画画、写字也是这样。我最近在考虑这个,单纯用强化,搞桌面教学,对了就赞扬、食品,错了又怎样怎样,总觉得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7-22 23: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孩子年龄增长,是必须接受很多他本不乐意去...

孩子年龄增长,是必须接受很多他本不乐意去做的事情。这话说来就长了。
学会用大众的评判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这就很高级了。至少:1明白你我他等人称变化所指;2明白自身所想要的东西;3理解社会规则或他人的情感喜好;4判断并选择调整自己行为;我觉得很难,但是可以逐渐向这个方向靠近。

谈谈对接受不乐意做的事情的思路。
我对教孩子认字、读书、画画等等不擅长,基本是陪玩,所以,首先,思路也是让孩子开心就行。在以琳上课时,基本是放羊,反正让老师上课,我管下课,陪他高兴,增加他高兴的项目。唯一有一点注意就是,让他体会到他的高兴是和大人在一起的。
然后,当他开心的事情多起来时,就会面临只能选其一的现实。仍然陪着他,顺着他,与他一起克服。如在以琳,吃完饭,下楼散步,向右去玩秋千,他很高兴;这时告诉向左走,去八小区超市做摇摇车。事先也给了约定,玩一样东西。
再次之,开始对他的某些行为给予否定。看看能否接受。玩中接受容易,比如鹏鹏看照片认错后很快改正;比如玩秋千时把脚收起,就把你推得更高;这时候,对他提的条件、要求基本能够听从。这里,还要注意继续使孩子的兴奋与家长联系。没有家长,就没有这种开心的感觉。借此培养与家长的亲情。
最后,也是最难的。如何在他没有直接兴奋高兴的前提下,接受家长的指令?从另一个角度说,孩子不遵从家长,一是不懂指令,认知不够,但对1、2组来说,应该是听懂而不做。应用惩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7-23 23: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呵呵,讨论下对待孩子的方法。不是我不想让...

呵呵,讨论下对待孩子的方法。不是我不想让他学习,而是试着要坐下来写写字,涂点数字题,我立马知道我做不到,这种个训课只有老师能上。只好又回到陪玩的老路来。陪来陪去,好处是和孩子打成一片,关系融洽,坏处是家长的威严越来越难树立。不过好在可以家里有人白脸有人红脸,互补吧。都说上学后难,那就抓紧时间在学龄前让孩子快乐快乐吧。

当然不甘心,所以在玩中我总想着设立些条件,一定让孩子做些事再玩,能把个训内容融入最好,后来发现需要很多技巧,不太容易。

再后来,就想从孩子的心思着手,他在想什么?做什么?从这个角度出发。于是,就有了那个从鹏鹏角度出发的帖子。我主要着重心里,喜欢什么,能不能表达喜欢,表达被接受怎样,被拒绝又怎样。孩子的心里是怎样认识的,他获得经验后会怎样提高?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比如画画班老师说表现不好,那么,我就会想他在里面的表现为什么差,他在想什么?是沉迷于自我刺激,还是听不懂老师,他紧张吗,还是害怕失败而逃避等等。想象自己是孩子,坐在里面听课,试着琢磨他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7-26 23: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历来觉得鹏鹏很好呀。记得当初上课时,坐...

我历来觉得鹏鹏很好呀。记得当初上课时,坐下,拿家伙,样式十足。比那个上课打架,走上讲台的好多了。不过,隐约觉得鹏鹏有点焦虑,有点压力,不自觉以尖叫逃避或抗议。现在经过深造,又大有长进了。(鹏鹏还要去以琳吗?)
今天看书,领悟到家长的情形其实就是孩子的情形。鹏鹏不肯跳六一学的舞,是否有所感觉比不过,不自信,是否也体会到家长的不自信?呵呵,潜意识里,是我们家长先有了“比”的念头,先有了面子的想法,孩子敏感的心体会到了。忘记比较,只体会快乐,那么,就可以与鹏鹏说:我们一起跳这个舞。只展现自己,不比较。实在不行就放弃跳舞,不要求。
慢慢地,孩子出人头地的想法早已远去,所以,比较的心理逐渐变淡,只要他学会快快乐乐,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当然,完全平淡做不到的,就是说这话,也是一种不甘心的努力。那么,大家就都继续努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8-9 23: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喜欢去大饭店 鹏鹏特别喜欢去大...

喜欢去大饭店
    鹏鹏特别喜欢去大饭店吃饭,可能地方大,环境好,他可以自由的转悠吧。那天鹏鹏的姑姥姥和姥爷回来了。中午我们才赶回家,姥姥用毛线给他织了一个大大的南瓜,非常的漂亮。
   要出去吃饭了,鹏鹏:“妈妈,是去XX吃饭吗?”
   我说:不是的。
   鹏鹏:“是去XXX吃饭吗?”。(都是我们这很好的饭店)
   我说:不是的
   鹏鹏又问;“妈妈,今天是谁请客?”
   我问他:“你想让谁请客?”
   鹏鹏:让姥姥。
   我:姥姥又没钱。
   鹏鹏:让姥爷请客。
   我:让鹏鹏请客吧。
   鹏鹏不吭声。
   我:你有钱吗?
   鹏鹏:没有钱。叫妈妈请客吧。
   大家都笑起来。

这就是鹏鹏的主动语言呀。这很好呀。由原来的家长一问一答到孩子的主动问题。至少说明孩子理解自身的需要,想要表达出来,同时能够根据家长的话加以调节。他对外界的观察、兴趣已经打开,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帮助他认识这个外界。
这时候,孩子的语言明显增多,平时多跟他应答,甚至“逗逗”他玩,孩子慢慢会显示出淘气、任性等,显得很可爱,自己平时心情也会逐渐开朗起来。接着,他会有点指手画脚,或者故意激惹大人等等行为,无妨。如果孩子在家里能够这样经常逗得大家直笑,(还不是家长挖空心思引孩子笑)他就应该慢慢具备跟伙伴们在一起的能力了。
鹏鹏这些日子心里上独立的意识成长真是很快,提高得就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8-23 12: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鹏妈那是成长的烦恼。孩子逐渐有了自我意识...

鹏妈那是成长的烦恼。孩子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是他独立的标志之一,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淘气,不听话。原先说过,孩子问为什么,模仿大人,然后指手画脚,甚至激惹大人,其实是他是将学到的东西进行实践。我们平时不是也有拍他,叫他,要他回答的行为吗?他现在在学习呢!所以故意惹大人,而且从大人的反应中,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同,而且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可以指使别人的成就感。以后道德、行为规划就是这样建立的。正常的孩子也有这个阶段。鹏妈不是说如果这样,睡觉都能笑醒吗?事实上真正孩子这样,确实家长忧愁夹半。这时候可以补补正常孩子成长烦恼阶段的课了,不必一直拘泥于ABA这样的桌面教学了。那个学前准备在一定时间回头看,不知不觉就达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8-23 22: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看一本关于孩子任性的书,随着孩子的成长,...

看一本关于孩子任性的书,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有了好奇和要求自主的努力,跑来跑去、破坏东西其实也是这种努力之一。但是他的能力有限,不得不面对会做的和不会做的选择,他可能有内心的紧张,期待,他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他必须学会忍受这种分裂,同时他也学会了忍耐、挫折。这个过程不容易,所以,孩子的任性就像一阵风,大喊大叫、滚地,可以使得孩子的情绪得以宣泄。当他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以后,逐渐发脾气的次数减少了。

孩子在对新事物的向往中,往往充满了对陌生空间的兴趣和恐惧,对人(尤其是父母)的信任和依赖感是他的坚强后盾。有时他可以退缩,找安全的港湾,然后再去探索世界。温馨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探索世界、社会和战胜恐惧的基础。地板时光也是提倡兴趣、亲子关系的。

孩子有时候有一种感觉,父母的介入展示了他们的权威,孩子的探索、独立精神受到了限制,他会想办法来突破这个界限,甚至打、闹、咬人等。换个角度来思考,这是孩子逐渐承受挫折感的过程,也是孩子表达自己感情的一种方法。我觉得,稳固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减轻这种反抗的程度。

孩子调皮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亲子关系有点疏远,孩子往往通过打闹等调皮行为来引起注意,这和上面说的打闹是孩子追求独立感又不同,注意鉴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9-10 19: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也不急逼说幼儿园的内容。昨天上午送...

我也不急逼说幼儿园的内容。
昨天上午送幼儿园时,突然说:“老师说,要带田字本。”晕,还要临时给他买。
回头想想,是好事。说明他还是记得的。
还有,老师说,这个句型他应该已经掌握,下次轮到我说了。然后引申,爸爸说,妈妈说,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9-27 23: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鹏鹏不错。归纳出几点:1 开心就...

鹏鹏不错。
归纳出几点:
1 开心就好。
鹏鹏开心时,顺从性好,大家都开心。老人顺从他多些,他也容易开心。
2孩子是鼓励大的。
多表扬。当然孩子理解程度上来了,可以体会到语言表扬的力量了。这就是强化物的一种。他能够转述幼儿园的事,表扬;玩游戏,表扬;写字,表扬。我觉得表扬不限于说“棒”或“好”之类的,主要让他心里涌上一种“快乐”的喜悦情感就可以了。如在以琳时用的“举高高”,如玩沙包,大家的笑声就是激励。我也喜欢和孩子一起玩,除了常见的理由外,游戏中,孩子时时有不同的情感夹杂其中,什么期待、喜悦、失望等各种感觉变化,而且亲子关系发展。
3适当有限制
当孩子经常能够有喜悦的感觉时,就慢慢有限制的,不能为了自己高兴做任何事情。如要写字,讲故事等。我曾经想过孩子培养出自觉“吃苦”的精神,看来还是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9-30 23: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还是认为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可能可以...

我还是认为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可能可以减少生气的频率和程度。
比如,笔记本掉了。孩子叫妈妈。
这是好事,他意识到自己没办法了,要找靠山了。难道不对?
知道描述电脑掉地上,知道分析原因说不知道(好像很多孩子一着急就说不知道),更知道说我不小心。足够好了,他也知道自己不对了。第一反应发脾气难免,痛骂就免了。不如教他怎么办?捡起来,检查一下等等。骂得厉害,孩子会有很多事不敢说的,到时候大人又责怪孩子隐瞒了。

我觉得难的是催他做事,没听见一样。他想做的事,即使不同意,他也执着,听不进。他在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10-18 17: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好呀,学会指点别人了。在家学学做操,...

好呀,学会指点别人了。
在家学学做操,可以做错,看他怎样教。很有味的。

我觉得孩子学会和家人叽叽喳喳,甚至指点别人,或者指点不成被拒绝,能够较坦然、较自然承受,就可以放出去和孩子们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7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