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手足关系几个月前,妹妹有些情绪问...
手足关系
几个月前,妹妹有些情绪问题,对勤儿常做"厌恶脸",而勤儿对妹妹的态度又特别敏感,所以两小人常争吵打架.妈妈的头都大了.那段时间妹妹比勤儿更难带,我不得已主动和她谈了一次勤儿的差异和困难.(我和爸爸的态度是:如果妹妹不问,我们暂时不主动谈这个问题.)之后情况稍有改善.开学一个月后,两小人的关系才又恢复融洽.我想主要现在妹妹很少陪勤儿参加活动,她的自由空间比较多.我和爸爸也很注意不要过分关心勤儿,在感情上尽量做到平衡.还有就是勤儿陪送妹妹上舞蹈课,让妹妹觉得自己也有机会当主角.
这个礼拜,当地的一个家长协会组织了一次交谈会.题目是"残疾孩子的兄弟姐妹".请来主持会议的心理医生有二十年干预特殊孩子的经验,特别是辅助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干预.心理医生先概括了残疾孩子的兄弟姐妹可能会碰到的情感困难:
-羞耻感: 因为手足带来的一些尴尬情景
因为自己没有问题
-负罪感: 因为自己有羞耻感
因为自己没有问题
-认为自己不能嫉妒手足 (兄弟姐妹之间产生嫉妒属于正常心理)
-对父母: 觉得自己有宽慰父母的责任
觉得自己应该做到完美以填补父母的伤痛
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手足
-需要调整心态,忘记自己所期待的手足,(如同我们要忘记自己所期待的孩子),去接受现实生活里的手足
-要允许自己长大,在各方面超越手足
-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希望自己能和手足一样有困难
-担心他人因为手足而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
面对残疾孩子的兄弟姐妹,心理医生提醒父母要注意:
- 孩子是得益于手足的差异还是会因此一生困难重重,除了家庭教育外,主要取决于他自己的个性.(其实我们做父母的承受力也各不相同.)做父母的要注意观察孩子,根据孩子的性格和需要帮助他调整心态,度过难关.
- 父母不能对孩子有照顾手足的要求,即不能有言传的要求,也不能潜意识地去传递要求.做父母的照顾子女是天然的事,你根本不用去提醒自己.手足则不同,他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有责任那么去做.如果孩子是完全自发的关爱,那是自然的情感.但如果只是强压在身上的一付担子,孩子能否承受得了呢?他的一生能否幸福呢?
- 不要以帮助孩子为理由,要求他看心理医生,或参与某些相关活动.因为这些帮助,除非当事人自愿合作,否则只是浪费时间.父母只需要让孩子知道,如果他愿意,有其他人可以帮助他.每个孩子所需要帮助的程度和形式都不一样.对某些孩子,如果能给他们培养一个兴趣爱好,他们的心态就能得到很好的调节.
接着是讨论时间,在场家长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总结出来的经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可以干预的限度,什么时候,何种方式......
- 一般哥哥姐姐会比较难接受手足,毕竟他们的生活因为手足的降生而改变太多.对弟弟妹妹来说,他们一生下来家里就是那么运作的,接受起来比较自然.当然这也不是绝对,主要还是看孩子的个性.
- 如果孩子能告诉你,他觉得你不爱他,最起码他已经能说出来.绝大部分孩子不能也不允许自己用言语表达出来,他们会通过行为问题向家长呼救,在座的一位妈妈的孩子甚至采取了自杀的方式来告诉家人他的痛苦.
- 一般的肢体残疾比较能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帮助,而自闭症,特别是高功能的,属于看不出的“残疾”.一位哥哥曾很痛苦地和他妈妈说:“你让我怎样和朋友解释,弟弟的残疾是看不见的,在别人眼里他只是个没教养的坏孩子!”
- 有些孩子会有意识不超越手足,在场的一位妈妈告诉我们她的大儿子特别聪明,任何事情都能很轻松地拿到好成绩,而弟弟很努力也只能进步一点点.所以这个哥哥只学音谱不学乐器,只参加足球队训练不参加比赛… 为的是不把自己的成绩表现出来.他曾拿过省级体操比赛亚军,但之后他马上停止学体操.学校考试,他故意做错题,好和弟弟考得差不多.另一个妈妈所面对的问题更严重,她九岁的大女儿有意识让自己退化成和五岁有发育障碍的妹妹一样,现在姐妹俩需要同样的干预,妈妈疲惫不堪,决定重新工作,为的是让大女儿明白:妹妹虽然有困难,但家里其他人不会因此停止前进.
- 有些孩子会尽力去减轻父母的负担,反之有些孩子会要求得到一样的关照.在场的一位妈妈为了有自闭症的儿子停工在家辅导孩子,现在哥哥也需要妈妈站在他身后才会做作业.妈妈很疲惫也很生气.还有一个孩子对妈妈说:“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出车祸,那么你就会像爱妹妹那样来爱我!”
- 弟弟妹妹的能力有一天会超过手足.参加讨论会的有一位九岁的妹妹,她哥哥有较严重的自闭症.当大家问她觉得自己像妹妹还是像姐姐,她马上回答我是妹妹但同时我也是姐姐.因为爸爸不能平静处理哥哥的行为问题,当妈妈不在家时,照顾哥哥的任务就由她负责.她觉得自己应该那么做,因为她爱哥哥.女孩很早熟,在场的妈妈们多少有些担忧她的成长会否受影响.
- 当有残疾的孩子发现其他兄弟姐妹有权利去做一些事情,而自己却不被允许,可能会产生情绪问题.(现在勤儿就要和妹妹一样在马路上不牵妈妈的手.)
- 孩子可能会害怕与有残疾的手足独处,担心万一出事情会被父母责怪,所以父母要教给他们出意外时如何处理,给他们时间和机会慢慢适应和手足独处.
- 还有一位妈妈有三个女孩,最小的有重残疾,终生需要人照顾.一天她们经过一家养老院,其中一个姐姐说:“妹妹将来就会住在这儿.”而另一个姐姐马上接口:“怎么可能,妹妹一半时间住在你家,一半时间住在我家.”同样的教育,不同样的心态.
我就妹妹的一些困难询问心理医生,如何判断这些困难是和哥哥有关还是因为妹妹自身的性格?她建议我不要把一切和哥哥联系起来;如果家长处理得当,大多数孩子还是会受益于手足的差异;妹妹还小,我可以做的就是时时注意观察她,及时发现问题的出现.
会议结束时,大家总结或许下一步可以考虑组织有残疾孩子的兄弟姐妹讨论会,根据年龄分组,让他们一起探讨生活中碰到的喜怒哀乐.当然参不参加还是要由孩子自己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