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老鼠和老虎"闻森和妹妹在这...
"老鼠和老虎"
闻森和妹妹在这个动物园里最喜欢的地方是什么呢?
是"鼠类馆".
刚开始我没想通,是因为看了太多的老鼠为主角的卡通?是因为家里曾养过一只小仓鼠?但是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最喜欢这些形神委亵面貌可憎的老鼠吧?所以前几年一直想对他们加以"正确的舆论导向",看老鼠应该不会比看老虎更有趣吧?这里有东北虎,学名叫"西伯利亚虎",高大威猛,色彩斑斓,这里的动物园作为一个主要的吸引力之一,专门建了"虎馆",从环境到环保,做足了现代商业社会的营销推广手段,这里是每个游客的必经之路,自然也是我的进攻目标.
所以每次去动物园,无论是来软的还是来硬的,一定是会带着他们去看老虎,一路上指着各种信息让他们看这个看那个,从生存环境生态建设,到虎型,虎爪,虎声,虎味,虎食,虎粪,一一地审阅过去,"共同注意力","集中注意力","持续注意力","注意力导向","注意力转换",该用到的先进科技也全用上了,但是他们仍然兴趣缺缺,妹妹还能勉强应点景,而闻森对老虎干脆就是敷衍了事,却对地上画的老虎足迹很感兴趣,因为他可以沿着固定的路线走,完全地避开了那些骚动的人群,躲开了老爸的责备和操纵,一下子就溜出了老虎馆.
我印象中只记得一次让闻森在那里终于和众人和了拍,那一次一只老虎来到了离玻璃墙不远处,突然地撒出一泡虎尿来,那老虎真是威风,连撒尿也象是镇压暴民的高压水龙,啪地把半面玻璃墙打湿了,全场人为之惊讶,笑爆了.
但是闻森和妹妹一到了老鼠馆,全然就换了样,再也不需要任何的"注意力"的辅助和约束,一个窗口一个窗口地看个仔细,嘴里学着哄宠物时的甜言蜜语,兄妹俩还交换着看法,兴高采烈余兴未尽依依不舍,反正我们能期望他们能够"享受动物世界"的一切标准,在这老鼠窝里全实现了.
过去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放着人见人爱的大老虎不去爱,偏偏喜欢这些小老鼠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在动物园里也"主流"一下呢?到后来,也不想了,因为也知道这么"强捏的瓜不甜",让他们自己来挑,从此以后老鼠馆一定是首选的.在事实面前,我的任务就只是给自己想明白个理由了,我想可能是我过多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们的身上了,对我们自己来说,这从小对"老鼠"的感觉是"四害",而不是"米老鼠"或"Tom & Jerry",我自己这一代和他们这一代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连续性的,这叫"代沟",是各自的成长环境造成的隔阂,这是从技术层次上讲的,那么从价值观上讲,他们有他们喜欢的动物,我们有我们喜欢的动物,两者不一定要合拍,不一定要替代,不一定要"主流",不一定要"矫正",不一定要"引导",毕竟我带他们来动物园,不是说我带他们来看我喜欢的动物,而是他们自己来看他们喜欢的动物,我只是个"桥梁"而已,我不是"警察",我是"工会主席",不是"党委书记".
今天送闻森和妹妹进动物园冬令营以后,我没回家,也没乱逛,而是钻进了车里,放了一盘有蔡琴邓丽君凤飞飞们的老歌,然后就自己看书,关进车里成一统,没人来打扰,只有自己想看的几本书,这正是一个书呆子的天堂生活.我把蔡逸周先生在"北京孤独症协会"上发表的谈话又看了一遍,我非常喜欢蔡先生的这篇谈话,集其一生的学识,经验,理解和亲历亲为,可谓"语重心长",或许我们的整个教育训练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是不是太"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了?我们把很多很多的时间化在了那些孩子们很难改变的地方,自然地我们也就无暇顾及或是根本忽视了那些他们本来有的长处,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情是"事倍功半",但是换到了他们长处的地方,很可能就反过来是"事半功倍"了.况且,如果你一天到晚地对着一个孩子"矫正","训练","教育",你眼里看到的全是刺,手里出的全是"招",心里想的不是怨就是狠,这孩子能快乐吗?这大人自己能快乐吗?
这就象是前面讲的这个"老虎和老鼠"的例子,如果我硬是要让他们喜欢老虎,可能到了今天他们还是在应付我,但是要由着他们来决定,不用我费一点心,我们来动物园的目的就全达到了.真的看老虎就这么重要吗?看老鼠就那么卑微吗?是我自己来看动物园呢?还是他们来看动物园?看动物园就只能看"珍稀动物"吗?看动物的目的是什么?
"老虎和老鼠"都只是手段,目的呢?是开心,是学点动物知识,无论是"老虎"还是"老鼠",只要目标达到了就好.由此来看蔡先生讲的自己孩子的现状:
"我的孩子从两、三岁开始就被诊断有肯纳症,我们曾用种种方法去尝试帮助他,到今天他还是有肯纳症,没办法,一听到他讲两句话你就知道他有肯纳症。我们虽然没有把他的肯纳症治愈,但我们给了他足够的爱,也使他发展出上天给他的最大潜能,而且使他有一个丰盛快乐的人生。他能做很多事情,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两个工作,拿到了钱,还要赋税,所以他的贡献不只是在商店里面,而且比很多人大学毕业不工作靠领救济金生活要好。我的孩子对社会有贡献,而且他很快乐,因为他做的事情是他喜欢做的。这个超市在我们家附近,一到周六、周日他是不用上班的,我们带他到他的超市里面买东西,每一次都跟他讲,今天不做事情我们是去买东西的,但他一下子又不见了,他又去后面做事情了。他不计较有没有钱,有没有薪水,他只是很快乐地去做事情。很多了解他的人把他当朋友,想办法和他讲话。"
我觉得这一点不比那些能上大学,能当教授,甚至能获诺贝尔奖的自闭症杰出人物们差,因为蔡先生的孩子能把自己有的最大的潜能发挥了出来,能够从事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并且能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报酬,这不是达到了目的还是什么?想想我们自己,我们所奋斗的,教育所追求的,不正是这些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