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对孩子说个不字"这几天脑子里有...
"对孩子说个不字"
这几天脑子里有一个血淋淋的人头挥之不去.陆续地有人贴上来死者的照片,看照片有的背景是在绍兴和西藏,音容笑貌犹在,如花美眷却叶落凋零.再看看那"凶手"的履历和照片,也真是一个阳光少年和精英青年的形象.
这里面到底怎么样?温文尔雅如何一怒而割美人头?这真是鬼迷心窍还是积蓄而发?我们或许永远也不会知道.
我们能知道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想象和猜测.每个人刚听见这个事,无一例外地会想起了赵承熙,那个大约两年前同样在那里搞出场惊世惨案的韩裔学生,朱海洋和赵承熙,在美国人眼里,连个头相貌都是惊人地相似,莫非真有魔鬼的幽灵在那个校园里盘旋?
对于这些我们无法深究,我们还只有就我们手里的一点信息猜测一下而已.当时对那个赵承熙,我们可以说:"哦,其实那个人的心理不正常很早就出现了征兆,小时候他的父母亲忙于生计而疏于管教引导,等到了大学里,这些征兆再冒出来的时候,却是因为体制的原因而错失良机."
但是这个朱海洋呢?从小到大人家一直是学校和老师的宠儿,人家的爸爸是大学教授,没有所谓的"疏于教育"之理的.那问题会出在那里呢?
说实话现在去声讨他们的家长,也真是于心不忍,从赵承熙出事到现在,他的家人几乎就从世界上销声匿迹了,用俗话说就是"在地上开个口子就进去不出来了",无地自容啊.那现在这双方的家庭呢?女方家的悲痛自然不必言说,而男方家又何尝不是,我想对那个大学教授的爸爸,肯定会有一个世界稀里哗啦崩溃的幻灭的感觉,那跟灭顶之灾没什么两样.
我们其实只是想从他们那里讨个教训,或许自己在踏上那条道时能想想前车之鉴.我想无论是韩国人,还是中国人,从某种意义上他们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很多都是从中国儒家道学而来的,无论是老祖宗的文章做得多么宏伟精深,但是到了老百姓,这些高深的学问却只留下了一个空壳,那就是只要你是"学而优",那你就是社会的精英,家族的骄傲,或者再通俗地讲,还有"黄金屋"和"颜如玉"啊.
从中国到韩国,大概有一件事是大家共同的,那就是大家都"只教书而不教人",说到这里,你老兄大概愤愤不平:"怎么我们就只教书不教人了?从古代说,我们有多少做人励志的美文啊?从当今说,思想德育课不是从小到大连连不断?"
这些当然是事实,但是你知道那些大道理有多少听进去了呢?有多少人学进去了呢?有多少人身体力行了呢?
其实很多的做人道理是很简单的很细微的很具体的很鸡毛的,比如说,当这个朱海洋对那个女生求爱不成,大概是在想:这个女生我一定要!我非要不可!!我要是得不到,那谁也别想得到她!!!
如果一个人在二十五岁时这么想,可能已经是木已成舟没法改了,但是如果他在三岁时就这样想呢?
正好手头上这本书<<为何家会伤人>>里引用了另外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写的一个故事:
冬天的一个晚上,妈妈带着3岁的皮鲁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里后,皮鲁突然发现一直攥在手里的一块糖果不见了。那块糖果是妈妈的朋友给的,他家没有这样的糖果。发现糖果没有了之后,皮鲁着急地哭了起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来安慰他,并承诺第二天给他买他最喜欢的玩具。但是,皮鲁没有妥协:“我要!我要!!我一定要!!!”
皮鲁打着滚哭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得实在心疼,便带上照明工具,“倾巢”出动,沿着回来的路进行“拉网式”搜寻。眼看到了午夜12时,糖果还是没有找到,妈妈看到因绝望而死去活来的孩子,终于硬着头皮敲响了朋友家的门……
经历小小的失望就这样歇斯底里,预兆了未来灾难的来临……
皮鲁长大了,想找一个女朋友,但他看上的女孩根本看不上他。他不再打滚哭闹,而是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在医院里,皮鲁被抢救过来了,但是他却又开始绝食。父母哭着对他说:“你想把我们急死?不就是一个女孩吗?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好女孩多的是。”但是他恨恨地说:“我就想要她!要她!一定要她!!”
从一块糖果开始,皮鲁被无休止的满足温柔地包围着,直至失去了理性……
当三岁时的朱海洋,会不会也一样地死去活来呢?其实好象所有的孩子都会这样做的,那他父母亲在那里呢?或是他祖父母亲在那里呢?他们是答应了他还是拒绝了他?他们是迁就了他还是教育了他?
如果他们对三岁的朱海洋说了,"这块糖真丢了,再找也找不到了,你再哭也没用的."
如果他们对三岁的朱海洋说了,"这玩具我们今年不买了,你已经有这么多的玩具了,我们绝对不买这同样的玩具了!"
如果他们对三岁的朱海洋说了,"那好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爸爸妈妈有这个条件,但是我们没有,我们不会化那么大代价去买这个的."
那么等朱海洋二十五岁时,看到了这个女孩,想要得到别人别芳心另许,他会不会这样想:"算了吧,算了吧,不成就不成吧",因为他在这二十五年的生命里,早已经过了很多的"要不成"的好东西.
所以我禁不住地回想起多年前在一次OPRAH的节目里,主持人说的最后一句话:"其实,对孩子说个不字,可能是父母亲对孩子的最好的教育之一".
每到了春节,大概是走亲访友多了,在以琳网上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叹息:"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孩子呢?怎么别人的孩子一个个这么聪明?"
可能是我自己的脸皮的厚度,我很少会有这么的感叹,因为我常常看见了那么一个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们被宠成了"小皇帝","小霸王",这里面出几个"朱海洋"有什么稀奇啊?
而相反的,我儿子八岁时会拿把菜刀对着我做威吓状,但是在他九岁的一天,也就是昨天,我们一起读一个关于"怜悯心"的小文章时,他自己说:"A kind man will forgive"(一个好人就会宽恕别人),这话说得多棒啊!
所以我儿子只会在八岁时拿刀吓唬他老爸,而决不会在二十五岁时去割姑娘的脑袋,因为这中间里,我们在教育他在引导他在纠正他在鼓励他在观察他在琢磨他在研究他在学习他.
我们会成功,因为我们用心.
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努力.
我儿子八岁时拿刀子,是因为他不懂;我儿子二十五岁时不会再拿刀子了,因为他肯定会懂了,而且懂了很久了.
给我一个八岁的"闻森",或是是一个八岁的"朱海洋",我会选那个呢?
我想我还是继续选"闻森"吧,因为他的未来我能有点把握.因为我们从很早就知道了"闻森"这样那样的缺陷,所以我们会从头做起;但是如果有一个聪明伶俐的"朱海洋"呢?估计不会这么想吧,这么可爱优秀的少年,用得着这么操心吗?
可是你也要知道在赌场上那些玩到倾家荡产玩得陪了小命的,基本上都是些聪明人,而且是绝顶聪明的人,而且上帝还给了他们一副好牌.
但是我们只拿到了一副坏牌,我们只好小心翼翼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但是我们就能打出一场尽可能好的牌.
所以,等我儿子到了二十五岁时,我最坏的消息可能也就是从保育院里来的抱怨的电话,而不会是来自警察局里报丧的电话.
因为我们已经付出了,正在付出了,以后还会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
从别人血淋淋的悲剧里,除了那点小小的悲悯外,更多的是自己从中学到的反省和感悟,从而让自己更理智更坚定,也更坦然接受.
"爱,是完全的接受",这真不是一句空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