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喜莱莉和自闭症早上听了一段美国国...
喜莱莉和自闭症
早上听了一段美国国会对喜莱莉提名为国务卿的听证会,对喜莱莉的任何政治意图,我是一贯的坚定支持者,原因只有一个,她曾是纽约长岛自闭症组织的"荣誉会员",不管这"荣誉"有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但是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名人"在我们的名单上,总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
本来早上想写点"PBS"的读书笔记,PBS-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是现在行为治疗中的主流,但是这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把PBS和喜莱莉搅在了一起,扯也扯不开,就干脆一块儿写了.
何谓PBS也?我手头上的这本书:<<parenting with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by Meme Hienman,Karen Childs,Jane Sergay,有个很简洁的概括:preventing problems, replacing behavior and managing consequences.前面两条:"避免问题的出现",和"用适当的行为去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我们过去讲得比较多,而对这第三条:"对行为后果的处理",我们好象有讲,但是并没有提高到了"方法论"的层次上,从我自己的体会讲,前面两条,在孩子小的时候比较容易做到,尽管看起来孩子小的时候更"自闭"些,但是这团"泥巴"也有更可塑性,等孩子大了以后,无论是他自己的心智在成熟和不成熟之间,还是他开始受同伴受环境受社会的影响,这团"泥巴"不见得能随你捏了,尤其在青春期阶段,孩子的反叛成了基本点,当你在挥舞着"管教"的大棒时,你也不能不想到孩子的自尊,孩子的能力,孩子的历史,孩子的缺陷,等等.
所以对现在和闻森的关系中,对于前两点:"避免"和"代替",我们能做到的已经是很少了,该避免的问题要么他自己可以避免,要么就还是避免不了,能替代的行为要么就早替代了,要么还是在"待替代"阶段.这是一个高过我胸口的半大小子了,这孩子发起狠来我已经不大能抱得住他了,这青春期的门已经在我家敲响了,但是其实从某些心态,某些行为还只是个四五岁孩子的阶段,这个"不平衡"越来越多地在各方面体现出来,也是让我越来越小心越来越谨慎,也越来越"知其可为,知其不可为".
对于我们家现阶段的对策,用"managing consequences"是最好的概括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举止,语言态度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会对别人和自己造成怎么样的影响,从认识到了后果,反过来制约其行为,这或许是世界上最好的行为管理方法了.这也是对于自闭症的孩子特别困难的地方之一,也就是如何地意识到别人的态度和反应,是怎么样被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所影响的.这或许可以说是我们教育和训练自闭症孩子(和成人)的一个终极目标.
但是我理解的"consequences"还有另外一层的意思,当孩子出现某种不当行为的时候,这个"结果"不仅是发生在孩子身上,也同样地映射到了家长或老师的身上,也就是说一方面是孩子需要了解他的行为的后果,并得到应有的教训;另一方面呢,是要看家长或老师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行为的?是杀无赦还是情有可原?是可以缓一缓?还是必须理解纠正?是比天大还是比地小?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就象我们在这个论坛一遍遍地对新手讲的,你先需要去看那些推荐的书和文章,你先需要学习自闭症是怎么回事,然后你才能懂得如何去理解和处理他们的行为和想法.所以我们把自闭症的表现背个滚瓜烂熟,然后一条条地对照检查,发现一个,就惊叫:"这不是自闭症中的某某症状吗?怎么办啊?"家里立刻鸡飞狗跳的乱成一团.这就象一个"侼论":我们学习了很多的自闭症的知识,就象是戴上了眼镜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但是同时这些眼镜又好象是一副副有色眼镜,让我们把孩子看得全都是"自闭".
既然是看着喜莱莉的新闻,自然还是会回想起当初的"克林炖路闻思鸡"的典故来,那时我来美国几年了,能听得懂英语新闻了,看着克林顿的窘境,真是象看一场最大的喜剧,把我乐得,但是事后再回想起来,这故事中尴尬的人不只是克林顿吧,当然还有喜莱莉,我想如果克林顿是和"梦露"有一腿的话,喜莱莉的悲愤会不会从百分之一百降到百分之百九十呢?怎么这么一个聪明能干的克林顿会栽在这个看起来傻呼呼心地里很有心机的肥"鸡"的裙子底下?全世界的焦点也集中在这个第一夫人身上,估计在家里让克林顿跪了无数"床头柜"后,他们终于第一次公开亮相了,那是从直升机上下来,但是克林顿和喜莱莉互不对视,靠女儿硬是拉在了一起.全美国的"男性"媒体在起哄:"Look at her cold face !"
当然这事的结果也想是绝大多数人想的一样,喜莱莉很快地"原谅"了克林顿,因为大家都知道喜莱莉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她需要依靠老公的地位,势力,智谋和公关来达到自己的从政目的,幸亏在美国"政治野心"是一件可以公开化的事,很快地喜莱莉在克林顿下台后当成了参议员,再参选总统,更得到了妇女们无可置疑的热烈拥护,我想如果当初喜莱莉一脚蹬了克林顿,痛快是痛快,但是长期对喜莱莉的理想没有好处,而现在呢?之所以喜莱莉得到了那么多人的拥戴,是因为她现在可以庄严宣告:"为了祖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幸福,我早已把自己的耻辱和不幸置身度外了!"
估计喜莱莉的提名可以在国会通过,那我们再来看看这喜莱莉和PBS有没有关系呢?
第一:尽管PBS的第一个办法是让行为问题在没出现前就消失,但是我们知道肯定有些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就象当年克林顿在严密监视下还能偷点腥.
第二:出了问题行为后,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这坏行为替代掉,比如说,经过那个事,估计现在克林顿不要说"路闻思鸡"了,就连老母鸡汤大概也不敢喝了,所以喜莱莉就吩咐了,"以后我们家捞钱的事就看你的了",所以克林顿满世界地捞钱,本来一个"偷腥"的不好行为转化成了"捞钱"的好行为.
第三:在问题出现的危机时刻,固然要让孩子(或克林顿)知道这个行为的后果,但是同时家长(或喜莱莉)也要想想这个行为及处理方法是不是对自己的长期目标有益?是放他一马还是就地正法?是图一时之快呢还是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替代为主还是矫正为主?这行为背后还有没有深层原因?这个行为是不是非得管一下不可?不管难道就永远脱不了"自闭"这顶帽子了?
我看等喜莱莉正式当了国务卿后,下次到中国时,请她自己在"家庭,社会,婚姻"发个帖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