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ru...
下面引用由[U]ruima[/U]发表的内容:
我家的精细动作还可以,我把绣花针放地上,他也检的起来,但是语言 哎 太头痛了,几乎一点都没有,请问你们是怎么训练的呢
说到是怎么开口的,我自己都在回想,到底这个阶段我们是做了什么,他到了2011.4.27日开始说话了。
其实除去口齿不够清楚的因素,他应该算是老话里那些 一开口就说很多的孩子 。十几天的时间 主动出来很多常用短句了,可见他很酷的沉默着的日子里,还是在积累内容的。
正常孩子如果一岁多些,主动叫爸爸妈妈,但是估计也不是每个人十天之内就说短句的。
所以总结得出,还是靠积累。不管他现在有没有说,还是要不断积累。 积累认知,积累理解。
我们在去机构2个多月后有了语言较大的进步,学校老师还是有功劳的。个讯自然不必说,老师的切入点比我们好,知道教发音的步骤是什么,到了什么时候内容该上一个台阶。
学校一对一的个训课其实不足,每周才5节,还有4节是2个孩子对一个老师的小组课,虽说也叫个训课,但认知类的内容小组课教的明显少。不过后来想想,也有用处的,在以琳如果孩子程度较好,是有2对一的个训课的,这个
安排是合理的。就是我们这里估计是老师人手不足,才这么安排的。经常2个孩子程度相差很大,或者程度都很一般的也有小组课,虽说不够理想,但小组课还是有它的意义所在,有些内容就是需要 你 我 他,三方教学的。
对于孩子加强孩子的理解力、遵守既定的游戏规则等都有帮助。
我说了这些,其实就是觉得开口是一个发声器官和理解能力到达一定阶段以后的突破。现在经常外出游玩,每天各类课程,路上来来回回见到很多事物,这些都拓宽了孩子的眼界,慢慢的提高了他的理解力。
即便他的口腔功能真的很差,他都憋不牢要开始进入这个说话的世界了
以前教一个字,需要许多次的重复,无数遍谈不上的话,起码也是n多遍。
现在到了这个阶段,就方便很多了。新内容的输入,基本上你说一句,他学一句。 讲不出来,发不出音是能力受限,这个除外。
老师是尽快的让他会一个东西,我们家长是要灵活的用,灵活的泛化。泛化的成功,就会显得自然。
ruima,我觉得还是多和他说,积累再积累。 孩子会给你惊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