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是我的《马斯克的五种学习方法》(刘紫琪 著)的学习笔记(三):
第4章马斯克的逻辑:删繁就简,追溯事物第一性
●马斯克的逻辑,就是通过一件件事实的观察及一层层问题的拷问,寻找未来有可能达成的事情是什么,以确定未来的目标。“第一性原理”对马斯克来说,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行动方式。
●再比如,读一本很厚重的书,如何将书中几百页的内容全部记在大脑里呢?答案无他,就是抓住书中的起点关键词,围绕起点关键词进行重点阅读,找到需要记住的中心主旨,从而精准地记忆、有效地阅读。
●我们读书的时候,也是集中了注意力,认真地、、一字不落地读完了,可为什么很快就忘记了书里的内容呢?
是我们的大脑比别人的大脑愚钝吗,还是因为缺少记忆法、分析法之类的神兵利器呢?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建立起“起点一终点”思维模式,脑海里没有形成起点与终点的观念。
学习的起点是什么?就是我们已懂、已掌握的知识有多少,未知、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多少。终点呢?那就是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二者的差距,就是学习的内容。已经懂的可以忽略掉,虽然不懂但不是自己需要的,也可以忽略掉。明确自己的起点与终点,专心把这段距离学好,就能事半功倍。
我们在读书时,如果没有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不熟悉书中内容所处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那么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可能就不会很准确,对作者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含义可能也无法完全体会,这也就造成了书读完之后,仍然是似懂非懂,迷迷糊糊。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没有明确阅读这本书的起点,起点不明确,内容就不能完全理解,不能完全理解自然就不容易记住书中的内容。
●马斯克的逻辑,就是通过一件件事实的观察及一层层问题的拷问,寻找未来有可能达成的事情是什么,以确定未来的目标。“第一性原理”对马斯克来说,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行动方式。
●马斯克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更倾向于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物理学教会我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去推理,而不是用类比的思维去推理。”
比如,在2007年马斯克发现一辆特斯拉的成本可能高达20万美元,而预期的市场售价却在8.5万美元。这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但当他冷静下来后,他开始运用第一性原理推导特斯拉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最终他发现,当时电池成本每千瓦时高达600美元,占据了总成本的30%~40%,因此导致了整体成本居高不下。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马斯克仍然采用第一性原理思考,毕竟造价更高的火箭都能将成本拆解开来,何况是一块电池呢?于是,在马斯克的拆解下,电池变成碳、镍、铝和一些聚合物,他又计算了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最后,综合算来电池成本只需每千瓦时80美元,降低了好几十倍。
这就是马斯克的问题解决方法——发现问题的基本事实,找准起点,构建解决方案。
●马斯克说:“很多时候,直接删除比不断优化更好。通常,优秀的工程师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对本不该存在的东西进行优化。”所以,马斯克坚持一定要用第一性原理去看待问题,他认为第一步就是让需求不要那么愚蠢,即找到正确的起点;然后删减不需要的部分,提炼出精华——马斯克还强调,如果你没能删减最少10%,那么删减得肯定不够。
特斯拉今天的成功,就在于当初马斯克发现电池成本的问题时,找准了起点——他并没有去买现成的电池去改进,而是分析电池的组成部分,采用新的电池排列技术,然后通过实验不断验证和改进,最终让电池成本大幅下降。
由此,我们可以大概总结一下,找准正确的起点需要以下步骤:
第一,提前熟悉事物的背景知识,搜集需要了解的信息,只有充分了解才能深入分析。
第二,进行信息取舍,抓住关键的信息,尝试抽取起点关键词,再运用关键词来追溯起点与终点。
……
再比如,读一本很厚重的书,如何将书中几百页的内容全部记在大脑里呢?答案无他,就是抓住书中的起点关键词,围绕起点关键词进行重点阅读,找到需要记住的中心主旨,从而精准地记忆、有效地阅读。
第三,拓宽视角,观察易忽略的关键内容。
为了确保找到的起点关键词更加准确,需要拓宽观察的视角,尤其注意容易忽略的内容,从而保证能对起点关键词进行高度、准确的概括总结。
比如普通人看到电动车的电池成本高,可能就是在原有电池基础上进行改进,对其他电池相关的知识、背景一律略过,但是马斯克却从零开始,在对背景知识进行充分阅读后,重新思考电池究竟是什么东西,然后尝试各种各样的原料和组合,甚至去探索更加新型的材料,这样他才实现了飞跃性的突破。
这种方法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有效。比如,谈一个项目合作,你首先要尽可能地调查、搜集与项目相关的所有背景和知识,了解掌握“起点”内容,这样在谈合作时才能更加有底气、有把握。
第四,追溯起点,探寻本质。在背景知识中,有许多用单一因果关系无法解释的信息。如果要深度解析某一事件,并从中抽取重要的信息进行总结概括,我们就必须做到深入了解事件的背景,不仅要看整个事件,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思维,挖掘整体格局,识别信息重点。
就像马斯克一样,针对电动车成本高的问题,他首先了解可能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然后探索,在这一问题中主要原因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要解决的重点,他发现,解决重点是电池成本过高,然后从这一关键点出发,进行观察、记忆、总结。
第五、将事物的终点与起点联系起来。
●对学习来说,其起点与终点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对其进行优化,以缩短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
……
为了更快地到达终点,也需要对终点进行优化。比如,当终点比较宏大,与起点太远时,人会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也会比较难找到合适的途径、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将终点分割成多个阶段终点,将大目标切割成若干个小目标,然后寻找每个阶段的实现途径。比如制造火箭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所有人都不认为私人企业可以建造出火箭。但是,马斯克将火箭拆解开来:发动机、芯片、整流罩等,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然后一个一个实现,最后将所有组合在一起,火箭就造出来了。
再难的终点,只要选对路,终会到达。
……
万事万物,皆有始有终,因此,起点思维适用于各种情景,作为第一性原理的基础,起点思维也许不能保证所得的方案就是最好的,但能确定的是,在起点思维启发下的方案一定是有效的。
●马斯克说:“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如果我们也能学会马斯克这样的思维方式,学会运用第一性原理,凡事先从本质开始思考,就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对结果失去信心,也不会因为好高骛远而做出徒劳的努力,因为我们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
●马斯克开始分析其他电池的组合,发现松下18650钴酸锂电池的管理程序可以用来重组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电池。于是,他与松下公司达成了合作,而特斯拉的电池成本也终于实现了大幅下降,并达到了全行业的最低水平。
马斯克说:“科学的方法(探寻本质的方法),对于搞清真相真的很有效……它对于搞清楚棘手的事情很有帮助。但是大多数人不会使用它,他们更愿意根据别人正在做什么和没有做出什么的结果来形成结论。但这样的推论就会导致‘这是真的,因为我说的是真的',而不是因为它客观上是真实的。”
●再比如,爱迪生在发明寿命更长的灯泡时,所有的元素,比如钨丝、玻璃、电都是既有存在的,爱迪生找到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创新性产品。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基因》中说道:“问题比答案更加重要,发问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问题是事物的表象,追问是抽取本质,破界则是从问题本质出发,打破原有系统的思维局限,从更大范围找寻更有价值的解决办法。
●要让约束能发挥最好的效用,关键在于坚持第一性原理,从本质出发。约束过多,会让视角过窄,不利于开拓创新;没约束,则会漫无目的,最终忽略了目标。
要想约束发挥正向的作用,需要我们将约束分为核心约束与辅助约束。核心约束是根据第一性原理追溯出的目标,是不能随便改变的。辅助约束,是实现目标需要的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以辅助约束是可以改变的。
●正因为有这种逻辑洞察力,马斯克才常自信地说:“只要有一个目标,哪怕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做,但是我一定能够找到解决方法。”
●笛卡儿的四条原则,简单总结起来就是:首先,质疑一切,将一切推倒,从起点开始;其次,将不容易完成的大困难拆成容易实现的小问题:然后,将这些小问题逐一排序,由浅入深,按序解决。最后,检验复盘,防止疏漏。这四条原则否认了归纳法,摒弃了经验主义,开创了现代理性主义,因此,也可以说是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论”。
●将复杂的结构细分成小部分,然后再将各个部分进行规范化,从而提高效率。这是1913年亨利·福特发现的高效生产方法。
●结构细分,流程管理,不仅是企业运行高效的得力工具,也是个人达成更高目标的方法论。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曾是一家小钢铁公司,总裁查尔斯向效率专家请教,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司目标。
专家递过来一张空白的纸,让他写下六件第二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并要求他给这六件事标注重要性次序,明天早晨开始严格按照这个次序,一件一件地完成。最后还信誓旦旦地告诉查尔斯,六件事做不完也没关系,因为最起码一直在做的都是最重要的事,这张纸至少能将公司业绩提高50%。
查尔斯将信将疑,但第二天仍然按照专家说的去做,结果第一天他就发现自己处理事情的效率高多了。然后他将这个办法在全公司推行,让所有的人都按照这个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工作。
5年后,公司的业绩不止提高了50%,伯利恒钢铁还成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独立钢铁厂。
这就是结构细分、流程管理的威力。通过细分,找出关键点,让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便捷化,从而让目标更容易完成;通过流程,提高效率,让操作方案更加明晰、有重点,从而让成功变得可以复制和延续。
●按照现在的工作时间设定,每周5天,每天8个小时,那么10000小时换算下来至少是5年。所以说,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5年的学习,不仅要学习足够多的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并能做到融会贯通。
但在现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所有的知识和事物都在飞速跃进,很多机遇和机会转瞬即逝。没有足够的时间成为专家,该怎么办呢?
像马斯克一样学习,不追求做专家,而是做问题的解决者。不是以成为专家为导向,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因为目标通常不会只局限于某个单一领域,我们不可能将目标所涉及的所有领域的知识全部学会,所以我们需要将目标问题进行分解,然后根据每个小问题寻找相关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学习。这就是跳出目标这个系统,站在系统之外看问题,从小地方出发解决大问题。
●而且,如果你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学习,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种长期的高效学习积累,也会让你成为专家,而且这个过程比你专门去学或许用时更短,效果更好。马斯克从来不说自己想成为专家,但最后,他就是所在领域的权威专家。
●《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一书中讲了一个“敲钉子的故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定义问题”的重要性。
……
找到了真正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围绕这个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方案的重点也不再是“如何敲好一根钉子”,而是“如何让客人在会议室感觉更舒适”。
不要只看问题的表面,而是要从全局的高度去分析问题的本质。如果站在系统之中,我们就只能从问题的字面意思出发,考虑的是该如何去解决;但如果站在系统之外,我们就会更加关注问题的本质逻辑,这时考虑的就是要解决什么,如此,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达到目标。
●挣成长,个人成长是长期投资,近期可能看不出收获,但可以确定的是,长期的收益一定是巨大的,甚至是超出自己预期的。
●马斯克说:“我相信有一种很好的思考架构,就是第一性原理,我们能够真正地去思考一些基础的真理,并且需要去论证,而不是类推。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类推地思考问题,也就是模仿别人做的事情并加以微幅更改。但当你想要做一些新的东西时,必须要运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
●所以,马斯克才说:“如果用类推,你无法知道什么是真正正确的,什么是真正可能的。类推看上去很诱人,很有说服力,但只是个故事而已。”
马斯克一再强调,第一性原理对于了解新事物极其重要,它是追寻事物本质,找寻真相的最有效的工具和方法论。他说:“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较思维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
●想要看透事物本质,关键就在于,跳出直觉影响,用第一性原理去分析和判断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