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r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秋天的美丽

[复制链接]
621#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6:53:02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我的《马斯克的五种学习方法》(刘紫琪 著)的学习笔记(四):
第5章马斯克的认知:拒绝零和心态,坚持跨领域学习
●2021年12月19日,马斯克在推特上发了一条博文,包含有50张配有文字的图片,并说“(这50种认知偏见)应该在人年轻的时候就教给他”,引起哗然。传统观点认为,要成为顶级人才应该专注于某领域,但马斯克却唱了反调。
●培养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式的捷径就是——跨领域学习!
马斯克说:“我觉得应该尽可能广泛涉猎各个科目。很多创新发明都是跨学科的成果。我们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庞大,所以必须能够融会贯通。有人精通一个领域,而不了解其他领域,如果你能把不同领域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就有机会创造出超常成果,这里有大把的创新机会。所以我鼓励大家尽可能广泛地学习各个科目。对于工科学生,我建议去学一点经济学,学点文学,或者其他领域。我建议,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学习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然后思考一下如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很容易产生奇思妙想。”
如他自己所说,马斯克的奇思妙想就构建于他丰富的知识之上,而各领域之间的拓展,又让他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得以实现。将梦想照进现实,这是他最为人敬佩的地方。
●所以说,跨领域学习是未来人才的必备技能,跨领域决策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决策方式。
●专家型通才创新能力更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更强。
●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盲目相信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即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的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
●为了让思考更加深入,且更不易被他人的想法左右,我们就要多学习,多积累,开阔思路,拓宽眼界。只有知识储备极为丰富,见识广阔的人,才能更快地打破锚定效应。
●如何更好、更高效地寻找到不同领域之间的共通之处?
这就需要一项基础能力,即掌握重要学科的重要思维。
什么是重要学科的重要思维?
在《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认为,(重要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这些学科是认识物质世界和人文世界的基础,每一门学科都有着自己重要的学科思维。比如,学习数学,是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学习生物学,是培养进化发展思维;学习物理,是理解第一性原理的本源思考;学习统计,是培养系统分析思维;学习历史,是培养归纳演绎思维;学习心理学,是培养共情的同理心思维……跨领域学习,学习的重点不是单个知识点,而是这些知识背后的规律和原理,而这些规律和原理又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的重要认知原理和思维模式。
这也可以回答那个无数人都曾问过的问题:我们从小学的那些基础学科,比如数学、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很多人可能毕业之后一生都不会用到,为什么还要学?
用查理·芒格的话说,就是“这些理论具有最大的确定性以及普适性,是获得智慧时能付出机会成本最小的路径”。
●亚里士多德在《论诗术》将知识分为三个大类:1.静观的知识,主要是客观世界的科学理论知识,比如物理学、数学、化学、天文学等;2.实践的知识,主要是与人及社会相关的知识,比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3.制作的知识,主要是与创作和生产相关的知识,比如造船学、诗学等。
●马斯克常说,“只要你开始做了,一切都不难了”。只要我们踏出拓宽边界的那一步,新的机会和新的机遇就会随之而来。
●弗朗斯·约翰松在《思维不设限》中说道:“人的大脑是由一条联想链条组成的。仅仅听得一词,见到一物,便会牵动整个联想思维链条。而这些思维链条往往会集中在同我们自身经验有关的领域中。”在约翰松看来,大部人都有一个认知惯性,即遇到问题或新事物时,会本能地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总试图将事物拉进自己的熟悉领域。但这个认知惯性却造成了大脑的联想壁垒。
●丰富的知识是联想的基础,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厚度,才能在不同的知识间激发联想、发现联系,从而闪现出新的想法。
●音乐家舒曼说:“要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
●马斯克认为,创新的第一要义是保持思维清晰。但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我们的大脑中存在许多固有的错误和偏见,我们很容易变得情绪化,被感性裹挟,害怕别人的评价,很容易在情绪的激动中失去理性的判断,很容易思维混乱不清,难以保持头脑的清醒。
●在认知惰性的主导下,哪些信息容易获取和联想,人们就倾向于根据哪些信息作出判断,这会让我们的认知盲区越来越大,对世界的认知就只能局限于“主观臆想”,而做不到“客观判断”。
●同样地,如果我们懒于提升自己的认知,任由“可得性启发”摆布,跟随大流,从众盲目,那么,我们就会成为那些不怎么聪明、不那么有创造力的人。
●在现在这个信息爆棚的时代,很多信息都带有强烈的引导性和煽动性。所以,我们要设法不被信息主导,如果一直被信息引导着下结论,那么思考会越来越肤浅,大脑最终也会丧失主见,只会人云亦云,被信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认知和思维模型的改变,要想减少自身的盲点,激发自身的潜能,首先就是要提升自身的认知,扩大认知领域。在不妄下结论的前提下,多方面验证可能性,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把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的一个方法,是个人见识的提升和能力的成长。未来,人与人之间最大的竞争力就在于知识的创造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2#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7:02:57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我的《马斯克的五种学习方法》(刘紫琪 著)的学习笔记(五):
第6章马斯克的创造:学习迁移,扩大适配领域
●马斯克的跨领域学习,让他的知识覆盖了物理、工程、经济、商业、哲学等,但这些庞杂丰富的知识是如何真正地为他所用的呢?
秘诀在于马斯克的另一项学习特长——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的意思是一个人将自己在某处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其他地方。当我们将从学校或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我们就是在运用“学习迁移”这一技能。同理,当我们能将某一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其他领域,我们也在“学习转移”。
多领域知识看起来不相关,但马斯克能从第一性原理思考,不断深化,发掘知识的本质,看到各领域之间的共同之处,如同一个独特的两步法的机器,运用“学习转移”将不同的知识跨领域使用,并在新领域中重构基础原理,快速决策。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知识是想象力的基础。”大量的知识是激发创新想象力的基础,而学习迁移使各学科连接起来,让思维更加开阔,让想象变成现实。
●跨领域学习是让我们花时间学习不同领域的核心概念,学习迁移则是要我们把习得的知识和概念相互联系,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和真实世界中去,而当我们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时会发现,不仅不同领域间的迁移将变得更简单而快捷,而且新的视野、新的内容也将随之而来。
●比如,虽然彼得·德鲁克的专业领域是管理学,在管理学上有很多独树一帜的建树,但这些成就并不是掌握管理学一门知识就能达成的,而是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如历史、哲学、文学、科学、社会学等。正是不同学科的交织碰撞,才让德鲁克获得了闪亮非凡的灵感。
德鲁克认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迁移是寻找问题解决方向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比如,他认为企业管理者和球队的教练有很多相通之处,都是要带领团队获得成功。因此,他常常鼓励管理者们多向球队教练学习,去观察这些教练是如何带领团队的。多分析那些成功的教练,也许对自己团队目前存在的难题,球队教练已经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知识迁移也常常被名校推崇,被认为是将来最有竞争力的能力。《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有句名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Whole Man)。”在哈佛的教育体系里,通识教育是重中之重,倡导学生们不要局限于自身领域,要将眼界打开,在多元知识中培养知识迁移能力。为此,哈佛大学每10年都会重新优化一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最近一次升级是在2019年,相比先前的版本,通识课程从原先的8大领域课程变成了“4+3+1”的新课程模式——4门必修通识课程在于求“博”,3门分布式课程在于求“深”,另外1门是实证与推理课程,采用这种课程模式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们的知识迁移能力。
古今中外的许多智者,都是在完全不同,甚至是相隔甚远的领域之间,获得了创新的灵感,从而取得非凡成就。比如“药物代谢之父”伯纳德·布罗迪就是从纺织物染色中获得了灵感,发明了可以判断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甲基橙测定技术。
不管一个人有多聪明,认知都是有边界和局限的,都可能受其专业壁垒的制约,而使前行的脚步受困,如果能学会知识迁移,以融会贯通的方式看待问题,很多毫不相干的领域之间,也许就藏着柳暗花明的路。
很多卓越的企业家都如马斯克一样推崇知识迁移。
乔布斯说:“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学习编程教你如何思考,就像学法律一样。学法律并不一定是为了做律师,法律可以教你一种思考方式。学习编程也是一样,我把计算机科学看成基础教育,每个人都应该花1年时间学习编程。”
乔布斯对技术充满艺术家的热爱,完美的产品是他的表达方式。他甚至说,那些管理者不仅要懂得管理,还要懂技术。这点,也是佩奇运营谷歌的原则,谷歌的管理层必须是工程师。
●马斯克一直把他的管理技能归因于自己的工程师背景。在他看来,“工程师思维模式的最大优势是把每个问题视为一个系统,然后将问题从最大的阶段分解为更小的部分。”
这也是马斯克作为通才的优势,跨领域整合知识,发掘事物深层关系,在知识混合迁移下,运营一家公司就跟编写代码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虽然各行业不同,各领域不同,但只要我们能不断进行提炼提问,就能寻找到隐藏的共性,提炼出关键词。关键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是进行领域迁移的基础。
●书籍要求的是成体系的内容,因此写书会帮助你把碎片化的知识串联起来,把平面化的知识变成结构化的知识,在写书的过程中知识体系也就构建起来了。
●多元社会下,学习已经从最初的知识记忆,转向多学科的知识迁移。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开发我们的大脑,锻炼我们的思维,因为知识的迁移和连接是现在和未来最需要的学习能力。
●“知道”容易,“做到”难,更难的是“会用”。
●只要是跟这个知识有关的内容都应该尽可能去了解,了解得越全面,理解得才越深刻。深刻理解是长久记忆的基础。
●舒适区带来的懒惰,不仅是身体上的偷懒,更重要的是它会让我们的思维也越来越懒惰。一个人如果身体懒惰,思维仍旧勤奋,那么他的人生仍有向上的空间;若一个人身体懒惰,思维也懒惰,那这个人的人生只会向下走。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就是沉迷舒适区的危害。
●没有外界压力和适度焦虑的刺激,人们就容易陷人“思维舒适区”,产生惰怠。所以说,在适度焦虑的刺激下,我们的思维才能跳出舒适区,保持活跃。
●所以,如果你在舒适区里偷懒,大脑会变得迟钝;若走出舒适区,不断尝试新的挑战,大脑会自动调整以适应现在的改变。所以,俗话也说:“脑子越用越灵光。”
●贪恋舒适,只会摧毁我们向前的斗志,减慢我们前进的脚步。只有果断离开舒适区,进入适度的焦虑区,让大脑活跃起来,让思维开阔起来,敢于向不熟悉的领域进行知识迁移,我们才能开拓出一个新的天地。
●但马斯克却不接受这样的模式。他说:“100年前,没有人能想象在没有电梯管理员的情况下乘坐电梯。而现在,你很不习惯的却是乘坐一个有电梯管理员值守的电梯。”
●普通人总是在为某件事无法完成找借口,而马斯克直接跳过这个问题,只专注于怎么才能实现目标。
所以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敢想!即便最终不能实现,但突破的想象力就决定了你和平庸者的距离。
●通常来说,产品设计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有三种:直线性思维、逆向性思维以及交叉性思维。
直线性思维,也叫近似联想思维,即将性质、外形等方面有相似性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重视规律性的思维方式。
逆向性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就是从反方向思考,将性质、外形等方面有鲜明对比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与直线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不同,交叉性思维是将形态、性质、功能等完全不同,甚至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不同元素、不同客体、不同事物综合联系起来。因此,相比之下,交叉性思维模式最灵活,独创性也最强。马斯克之所以总能有这些别人想不到的产品创意,关键也在于他有着强大的交叉性思维,能将看着毫不相干的事物结合起来。比如,“地图+黄页”的Zip2、“互联网+金融”的X.com、““汽车+新能源”的特斯拉。
1960年,哈佛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因此,两个陌生人之间,也能建立起交叉联系。
●他从不按惯常的套路出牌,他认为那样的效率最低。
●以条件为限制,以框架规矩为束缚,只能故步自封,裹足不前;以目标为导向,以进步发展为动力,才能推陈出新,独树一帜。
●如今买一部电话,人们注重的是外观是不是时尚,运行是不是流畅,拍照是不是强大等,反而最基本的通话功能已经不在人们的考虑范围内了。此时的人们,注重的是产品带来的情感属性。
●有句谚语说:“一个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仅仅”只会看病,那他就不是一个好医生,因为真的好医生,应该保持终身成长,具有多元思维,除了学习专业领域知识外,还应该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病人,判断病人的情况,做出更好的治疗对策。
问题从来都是复杂多元的,要解决它,我们也要保持自己的多元。正如查理·芒格所说:“思维模型是你大脑中做决策的工具箱。你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互联网、太空探索、可持续能源马斯克从大学时代起就立志投身于这三项促进人类未来发展的事业,而他的成功也向我们展示了破解组合创新的成就。
●乔布斯和马斯克都非常擅长识别并打破既有产品在使用习惯上的“已知”,他们总是能从这些已知中发现未知,然后再将这些未知变成已知,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创造出划时代的产品。
●对马斯克来说,限制从来不是阻碍,而是前进道路上的攻略对象。马斯克说:“小时候,我真的很怕黑。但是后来了解到,黑暗只是缺乏400nm~7700nm波长的可见光光子,我觉得因为缺乏光子而感到害怕,太愚蠢了,从此就再也不怕黑了。”你看,大多数的困难和恐惧本质上都是认知上的限制,当突破这个限制时,人也就到达了另一个境界。
●很多时候,某领域的一技之长能给我们在这个领域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一旦我们脱离那个领域,就会面临新的挑战,可如果我们有很强的可迁移能力,那么就不会再有领域的限制。因此,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迁移能力也将成为优秀人才最有竞争力的能力之一。
马斯克说:“我发觉自己为了实现目标,学会了任何需要学习的东西。实际上,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但他们往往自我设限。人的能力比想象得要强。”在外界看来,他的能力好像没有边界,好像什么都难不倒他,而他能在各个领域随意驰骋的底气,就源于他强大的可迁移能力。在这个能力的加持下,只要他想,即便他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他也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成为专家。
正如古典在《超级个体》中所言:“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其实真正相隔的,只是底层入口售票处,越往上走,运用的能力、才干都越来越接近而且越熟悉。”
●就像 iPhone 引领了移动互联的时代,特斯拉也引领了智慧出行的时代。
●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可以迁移的创新点。
●细心观察生活,将知识与生活常识相互迁移,你会发现,很多创新的点滴都源自生活。而佩奇也说:“你们所能想象的一切都是可能实现的。你需要做的只是想象,然后把想象变成现实。”
●将迁移按照“迁”和“移”两部分来分解。迁,是把这个事物的特有元素,即“看不见”的东西,提炼出来;移,是把提炼出的特有元素挪到其他地方或场景中运用。
●马斯克在南加州大学商学院的毕业演讲上这样鼓励年轻人::“不要人云亦云去追赶趋势潮流,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来讲,不要用类比去论证,而是通过最本质的元素去推论。这样你才能分辨出哪些是你应该做的,哪些只是在跟随别人的脚步。当然这很难,但这是最好的办法。”我们也应如此鼓励自己,不要随波逐流跟着趋势,而应该乘风破浪创造趋势。
第7章不能成为马斯克,也要像他一样思考
●我们的心思是否都集中在目标方向上?如果没有,那么立马喊停。
●会思考的人才会学习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知识永远不会真正属于自己;只空想,不学习,那也将一无所得。
逆风翻盘的西冈一诚也说:“一切现象的产生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能够深刻思考并追问‘为什么’的人,才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因此,会思考的人才会学习。只有通过不断思考,我们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才能对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所以,思考的过程,就是提升我们认知结构的过程。同时,知识的融会贯通,又能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思考与学习也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的能量环。
那么,如何进行思考呢?
答案是:提出正确的问题。
马斯克说,聪明的工程师仍然会经常犯一个错误,踏进一个最大的陷阱,就是优化本不应该存在的问题。所以,真正困难的是提出正确的问题。给出答案很简单,但你需要庞大的计算机来告诉你问题是什么。但只要你正确地提出问题,答案就比较容易。
●很多人不是努力不够,而是思考不够。身体很勤奋,头脑却总是偷懒,总是想着将别人的经验知识直接拿来用。照搬照抄,只能原地踏步,想要成功,想要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就必须通过思考和追问,发现问题的本质,这样学习才能高效,思维才能开阔。
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因此,知道的知识多,不代表智慧就高,真理就多。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学说时,才21岁……年轻的他们,专业知识不比大学物理教授多,经验不如很多老教授丰富。由此可见,善于思考,能将思想重构,才是学习的根本,就好比世上好书无数,但只对那些“会读”的人有用。
●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高手洞察的是事物和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他们看到的是更为广大的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3#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10:25:16 | 只看该作者
中秋放假的第一天,儿子和爱人带着礼物去探望了我父亲,和从沈阳带着礼物回来探亲的我二姐相聚在我父亲家,共进了午餐。我因为有点感冒缺席了。

一份学习资料,来自《往前走》(范爱侍  著):
圣法兰西斯(阿西西的)祷文
主啊,
求你使我成为你和平的使者:
何处有愤恨,让我送去仁爱;
何处有冒犯,让我送去饶恕;
何处有不和,让我送去团结;
何处有谬误,让我送去真理;
何处有疑惑,让我送去笃信;
何处有灰心,让我送去希望;
何处有黑暗,让我送去光明;
何处有悲伤,让我送去喜乐;
主啊,
使我不太多寻求人的安慰而是去安慰人;
不太多寻求人的爱而是去爱人;
不太多寻求人的谅解而是去谅解人;
因为,在施予中,才能领受;
在忘我中,才能找得;
在饶恕中,才能蒙饶恕;
在死亡中,才能找到永生。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4#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07:16:48 | 只看该作者
儿子一直在坚持阅读书籍,或是阅读我家买的书籍,或是从图书馆借的。

下面是一份学习资料,来自《标杆人生<新一版>》(华理克 著  PD翻译组 译)
被塑造来服侍神
你的手塑我造我。
——约伯记十8(NIV 中译)

我为自己所塑造的子民,
必传扬赞美我的话。
——以赛亚书四十三 21(NJB中译)

你被塑造来服侍神。
神造地上的万物各有专长。有些动物擅跑,有些擅跳,有些擅泳,有些擅于掘地洞,有些擅于飞翔。神按照不同的方式塑造它们,使它们各具独特的角色。人类也是一样。我们各人都是神的独特设计,或是由祂所“塑造”,为的是要我们专长做某些工作。
建筑师在设计一座新大楼之前,必先问:“它有什么用途?将来要怎样使用它?”这个预计的功能,便决定了其建造的形式。神在造你之前,也先行决定了你在世的角色。祂具体计划了要你怎样服侍祂,然后按照这些既定的任务来塑造你。你之所以是现在的你,是因为神要塑造你去承担一项独特的事奉。
圣经说:“我们是神所作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的是要我们行善事。”“诗歌”的英文原文(Poem),与上述经文中的“工作”,源自相同的希腊文字。你是神的手制工艺品。你并非不经心思、由装配线大量制造出来的产品。反之,你是度身定做,世上独一无二的原创手工艺品。
神刻意塑造你,让你能用独特的方式来服侍祂。神精挑细选造你的基因。大卫为了神的无微不至而深深赞叹:“你为我的身体造了一切精巧的内脏,在我母亲的腹中将我编结起来。感谢你造我那样奇妙复杂!你的工艺何等奇妙!”正如沃特斯(Ethel Waters)所说:“神不会制造垃圾。”
神不单在你出生之前塑造你,还为你日后每天的生活定好计划,来延续整个塑造的过程。大卫继续说:“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记在你的册上。我连一天还未度过,但每一刻都已清楚记下。”换言之,在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没有一样是没有意义的。神使用每一件事来塑造你去服侍祂和服侍人。
神不会浪费任何东西。除非祂要你运用某种才能、兴趣、天赋、恩赐、性格和人生经验去荣耀祂,否则祂不会将这些赐给你。只要你细心辨认和认识这些因素,你便能发现神为你一生所定的旨意。
圣经称你为“奇妙复杂”的个体。你是由很多不同的因素组成。为了帮助你容易记得这些因素,我尝试用一个英文词来作出解释,它就是 SHAPE (中文解作“特质”)。我们会在本章和下一章检视这些因索,接着,我们会继续解释你如何发掘和使用它们。
神如何塑造你去事奉
每当神给你一份差事,祂必会预先装备你,让你能完成那项差事。我用SHAPE 这个英文词,来统称这些组合起来的能力,它们包括:
S(Spiritual Gifts)属灵恩赐
H(Heart)心
A(Abilities)才能
P(Personality)性格
E(Experience)经验
发掘你的属灵恩赐
神将属灵恩赐分给每位信徒,让他们可以用在事奉上。这些从神而来的特别才能,是要你用来服侍神,所以只会赐给信徒。圣经说:“人没有神的灵,不能领受从神的灵而来的恩赐。”
你不能赚取属灵恩赐,也不配得任何恩赐——因此,它们才被称为“恩赐”!显明这些都是神给你的恩典。“基督已慷慨地将祂的恩赐分给我们。”你亦不能选择想要什么恩赐;神早已作出决定。保罗解释说:“唯独圣灵能将这些恩赐分给人;亦只有祂能够决定每个人分得什么恩赐。”
神喜爱多样化,又喜欢我们各有特长,所以,祂不会将同一种恩赐给予每一个人。此外,没有一个人会获得所有恩赐。你如果拥有所有恩赐,就不再需要与人合作了,这与神的心意相违——神的心意是要我们学习彼此相爱和相依。
神将属灵恩赐分给你,不是为了你个人的好处,而是为了别人的好处;正如别人的恩赐也是为了让你得益。圣经说:“神将属灵恩赐给予我们各人,是用以帮助整体教会。”神这样设计,是要我们彼此帮助。当我们一同运用恩赐,所有人便一同得益。倘若别人不用他们的恩赐,你便有所亏损;反之,倘若你不用自己的恩赐,别人也有所亏损。因此,神才吩咐我们要发掘和建立自己的属灵恩赐。你有没有花时间去发掘自己的属灵恩赐(Spiritual Gifts)呢?一份没有打开的礼物是毫无用处的。
当我们忘记上述有关恩赐的基本真理,就会给教会带来问题。两个常见的问题是:“妒忌别人的恩赐”,以及“将自己的恩赐投射在别人身上”。当我们将自己的恩赐与别人的恩赐作比较,对自己所得的感到不满意,对别人得到神的重用感到怨岔或妒忌,那时,就会出现上述第一个问题。当我们期望人人都有我们的恩赐,也当做我们蒙召去做的事,而且还要像我们一样火热地去做,那时,就会出现上述第二个问题。圣经说:“教会中有不同种类的服侍,但我们是服侍同一位主。”
有些时候,过分强调属灵恩赐,会使你忽略神还会用其他因素来塑造你去服侍祂。你的恩赐只是其中一把钥匙,让你借此明白神的心意,要你在哪一方面事奉祂。但这些恩赐不能展示整幅图画。神还用其他四种方式来塑造你。
聆听你的内心
圣经用了“心”这个词来泛指我们的愿望、盼望、兴趣、志向、抱负、梦想和爱慕等。你的心代表你一切动力的来源——你最喜爱做什么、最关心什么。即使今天,当我们说“我全心全意地爱你”的时候,我们都是表达这个意思。
圣经说:“水怎样反照人的脸,人的心也怎样反照其人。”你的心显示了真正的你——不是别人心目中的你,也不是环境造成的你。你的心决定了你会说什么话、有什么感觉、有什么行动。
论身体的特征,我们各人都有独特的心跳模式,正如我们都有独特的指纹、眼膜和声音一样。自古以来,有数以百亿的人曾活在世上,但令人惊讶的是,从没有人与你有相同的心跳模式。
神同样将独特的情绪“心跳”赐予我们各人,当我们想到某些引起我们关注的事物、活动或处境,便会出现不同的心跳。我们本能地关心某些事情,而忽略另一些事情。这都是一些线索,让你认识到自己应在哪方面服侍。
“心”的另一个相关词是热情。你对某些事物特别有热情,而对另一些则较为冷淡。某些经历和体会很快令你感兴趣,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但另一些却使你感到沉闷和无聊。这些反应都显示了你的心。
随着你逐渐成长,你可能发现你对某些事物产生浓厚兴趣,但你的家人却不感兴趣。这种偏好是从何而来的?正是从神而来的。神赋予你这些天生的偏好,是有祂的目的。你的情绪心跳是你发掘神为你预备哪种事奉的第二把钥匙。不要忽视你的兴趣;试想,你可以如何运用兴趣来荣耀神?你之所以喜爱作这些事,一定有其原因。
圣经一再指出:“要尽心服侍主”。神希望你以火热的心,而不是单以尽责的态度来服侍祂。我们如果不喜欢某项工作,或没有一颗热切的心去做,是很难把工作做好的。神希望你用你的兴趣去服侍祂和服侍人。聆听自己的心声,将有助你明白神为你所预备的事奉岗位。
你怎样知道自己是用心服侍神呢?热诚就是第一个指标。要是你在做你喜爱做的事,根本不用别人推动你、激励你或监督你。你只会愈做愈开心。你甚至毋须奖赏、赞许或报酬,因为你就是喜欢这样去事奉。反之亦然,当你无心去做某件工作,便很容易灰心。
第二个你用心服侍神的指标是果效。你若是按照神所赋予的兴趣,去做某件你喜爱做的工作,就一定会做得好。你对那件工作的热爱,会驱使你追求完美。你如果不喜欢某项工作,就很难做得好。在任何领域取得最高成就的人,都一定热爱他们所作的,而绝非为了责任或利益。
我们经常听见人说:“我讨厌我的工作,我只是为了赚钱才继续做;我总有一天会辞职不干,转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是极大的错误!你不要浪费一生去做不称心的工作。请记住,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物质;意义远比金钱重要。一位富甲天下的人曾说:“过敬畏神的简朴生活,胜过生活富裕却烦恼千斤。”
不要满足于追求“美好的生活”,因为这还不够好;它最终仍不能满足你。你可以生活丰裕,却不知为何而活。你应当追求“更好的生活”,就是按着你心所爱的去服侍神。想想你喜欢做些什么事——就是神给你热心去做的事,然后切实去做,以此来荣耀祂。
文章提示:神不会浪费任何东西;一份没有打开的礼物是毫无用处的;要是你在做你喜爱做的事,就根本不用别人推动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21:37:39 | 只看该作者
儿子下午去会了朋友,晚上在读书。

我看到一段感人的文字,来自《圣经综览》(亨利达·米尔斯博士 著):
主的仆人李文斯顿,到非洲去,30年之久,在荒野中行路30000哩,为要将基督传给那些黑人,并去寻找尼罗河的源头。他如此行,好使他将来回国得以释放黑奴。结果别人发现了尼罗河的源头,别人解放了黑奴。而李文斯顿孤单地只有神与他同在,死于非洲森林中。可是他的忠心事主至死,却激动了他本国人,是生前所未曾想到的,信奉基督教的英国,决定完成他的大业释放黑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8 21:50:5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儿子下班之后去健身。吃完晚饭,仍继续学习。

下面是一份学习资料《目的导向的人生》来自《标杆人生<新一版>》[美]华理克 著;PD翻译组 译
目的导向的人生
人的心里有很多计划,但惟有主的旨意才能成就。
——箴言十九21(NIV中译)
因为大卫………在他的世代里,满足了神的旨意。
——使徒行传十三36(NASB中译)
只有活出有目的导向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生活,否则就只是生存。
大多数人都被三个基本的人生问题所困扰。第一个关乎自己的身份:“我是谁?”第二个关乎自己的重要性:“我是否有价值?”第三个关乎自己的贡献:“我有什么位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神为你所定的五个人生目的中找到。
耶稣在世的事奉即将结束的前几天,祂与门徒一起在楼上,以身作则地替他们洗脚,并对他们说:“你们如今知道这些事,你们若然去行,便会得到祝福。”当你知道神希望你做些什么之后,只要你真正去行,祝福便自然临到。我们一起走到这40天旅程的尾声,如今你已知道神为你所定的人生目的,只要你照着去行,就必蒙祝福!
这可能意味着你要放下其他工作。你可以去做很多“好事”,但神为你所定的五个目的,却是你必须全部照做的。遗憾的是,我们很容易分心和忘记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我们很容易偏离最重要的事,再慢慢地离弃正道。为了避免此事的发生,你必须为你的人生订立一个目的宣言,然后定期作出检讨。
什么是人生目的宣言?
1这宣言综合神为你所定的人生目的
你用你的表达方式,对神为你所定的人生目的作出立志委身。这个目的宣言并非一张目标的清单。目标是短暂的;目的却是永恒的。圣经说:“祂的计划存到永远;祂的目的延至永恒。”
2这宣言厘清你的人生方向
用纸笔记下你的人生目的,能迫使你具体地思考你要走的路。圣经说:“知道你要前往什么地方,你就能够脚踏实地。”这个人生目的宣言,不仅厘清你该运用时间、人生和金钱来做些什么,还表明你不会做些什么。箴言说:“智能人会以聪明的行动为目标,但愚昧人却未选定方向便起步。”
3这宣言为你厘清“成功”的定义
它清楚指出什么是你认为最重要的事,而不是世界认为最重要的事,同时厘清你的价值观。保罗说:“我希望你们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
4这宣言厘清你的角色
你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角色,但你的目的却永不改变。人生目的永远比你的角色重要。
5这宣言厘清神给你塑造的特质
它清楚显出神如何独特地塑造你来服侍祂。
请你用一段安静的时间,把你的人生目的宣言写下来。不要试图一次就写完,也不要期望一下笔便写得完美;只要把你想到的东西尽量记下便行了。修改总比原创来得容易。当你预备撰写你的宣言时,以下是你必须思考的五个问题。
人生的五大问题
1我的人生要以什么作为核心?

这是一个关乎敬拜的问题。你准备为谁而活?你准备环绕着什么来建立你的人生?你可用事业、家庭、某项运动或嗜好、金钱、享乐或很多其他活动来建立你的人生。这一切都是好事,然而,却非你的人生核心。当你的人生快要崩溃时,上述一切都不能承托你。你需要一个永不动摇的支撑点。
亚撒王吩咐犹大的人民要“以神作为人生的核心”。事实上,无论你以什么作为你人生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成了你的神。你将生命委身给基督的那一刻,基督便进入你人生的核心,但你必须借着不住的敬拜,来使祂留在这核心的位置。保罗说:“我祈求基督会愈来愈多安居在你们心中。”
你怎能知道,神何时成为你人生的核心呢?答案很简单:当你以神为核心时,你会敬拜祂;否则,你就会忧虑。忧虑是一个警示,让你晓得神已被推到一边。惟有你请祂回到核心,你才会再次得着平安。圣经说:“神的完全平安……将会临到,使你平静下来。当基督取代忧虑,成为你的人生核心,便会出现这种奇妙的感觉。”
2我的人生要活出什么品格?
这关乎门徒训练的问题。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神重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远胜过你做些什么。要记着,你只能将你的品格带到永恒,你的事业却要留下。你想努力追求和建立什么品格特质?请你把它们一一列出来。你可以用“圣灵的果子”或“论八福””所列的品格作为开始。
彼得说:“在你已领受的基础上,不要放松一分一秒地去继续建立,在你的基本信心上要加上美好的品行、属灵的悟性、警觉的自律、温柔的忍耐、敬虔的心、亲切的友善和宽宏的爱。”你失脚的时候,不要灰心和放弃,建立基督样式的品格需要一生之久。保罗吩咐提摩太说:“要坚定持守你的品格和教训。不要偏离。只要努力持守。”
3我的人生要有生命贡献?
这关乎服侍的问题。你要在基督的身体内作什么事奉?当你认识你的属灵恩赐、心、才能、性格和经验(SHAPE)之后,你在神的家中承担哪个位分是最恰当呢?你可以作出什么贡献?在基督的身体内,有没有某个小组最切合我的事奉特质呢?保罗指出,当你承担事奉时,会带来两个宝贵的好处:“你所作的这服侍,不单能满足属神的人的需要,还能生出对神不绝的感恩。”
神虽然塑造你去服侍人,但即使是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也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你必须按照神塑造你的特质,选择你最适合服侍的对象。你要问:“我最渴望帮助谁?”耶稣说:“我差遣你们出去和结果子,就是永存的果子。”我们每个人都会结出不同的果子。
4我的人生要传递什么信息?
这个问题关乎你对非信徒的使命。你的人生目的宣言必须包括你的使命宣言。你必须立志向别人分享你的见证和福音。你还需要写下神给你的人生经历和属灵感召,是你认为神要你与人分享的。随着你在基督里日渐成长,神可能给你一群特定的传福音对象,到时便可将这点也加入你的宣言之中。
倘若你已为人父母,你的使命就包括要教养你的孩子认识基督、帮助他们明白人生的目的,以及差他们到世界履行使命。你必须将约书亚的宣言纳入你的宣言之中:“我和我的一家必服侍主。”
我们的人生当然要承托和印证我们所传的信息。大部分未信者在接受圣经是可靠的之前,都想要验证我们是否可靠。因此,圣经说:“要确保你的生活方式,能为基督的福音带来光荣。”
5我的生命要归属什么群体?
这关乎团契相交的问题。你如何显出你对其他信徒的委身,并与神的家紧紧连系?你在哪里实践与其他信徒“彼此相爱”的命令?你要加入哪个教会,在那里发挥你的功能?你愈是成熟,就愈爱基督的身体,想为她献上自己。圣经说:“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命。”你必须将你爱教会的行动,加入宣言之中。
当你思考过这些问题的答案后,最好加入一些与各项目有关、而又能提醒你的经文。本书列出的许多经文都可供你参考。你可能需要花上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才能写好一份满意的目的宣言。在这期间,你要祷告、反思、与朋友倾谈,并默想经文。你可能要经过几次修订,才能最后定稿,随着年日的增加,你更认识神怎样塑造你,你可以对宣言作出一些修订。
除了写下一份仔细的人生目的宣言外,你可以再写一份较为简短的宣言,或用一句口号来概括你的人生目的,这对你很有帮助,因为它简单易记,可以随时提醒和鼓励你。所罗门劝勉说:“当把这些事存记心中,让你能不断重温。以下是一些例子:
··“我的人生目的是要尽心敬拜基督、用神塑造我的特质去服侍祂、与神家里的人过团契相交的生活、长成基督的品格,并履行在世的福音使命,借此荣耀神。”
·“我的人生目的是要作基督家里的一份子、作基督品格的榜样、作施恩的管家、传递神话语的使者,并彰显祂的荣耀。”
·“我的人生目的是要爱基督、在基督里成长、与人分享基督的信息,并借着服侍教会来事奉基督,我希望带领家人和更多人和我一同实践这一切。”
·“我的人生目的是要实践最大的诫命和大使命。”
·“我的目标是要活像基督;以教会作为我的家;我很希望能在______岗位上参与事奉;并以______作为我的使命;我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荣耀神。”
你可能会问:“神对我的工作、婚姻,甚至是我要念什么科目或居住在哪里,究竟有何心意呢?”坦白说,这些都是人生中的次要问题,你可能有众多选择,全都合乎神的心意。最重要的,是不管你住在哪里、在哪里工作,或是与谁结婚,你都尽力去履行神的永恒计划。当然,当你去作这些人生抉择时,就要先考虑你的选择是否能承托你,使你能履行人生目的。圣经说:“人的心里有很多计划,但惟有主的旨意才能成就。”你要专注于神为你所定的人生目的,而不是你的计划,因为只有前者才会延续至永远。
我曾经听过有人建议,让你想象将来在你的丧礼上,你希望别人对你的一生作出怎样的评价,然后便按照你期望得到的评价,来写你的人生目的宣言。想象着对你溢美的悼词,来写一份完美的宣言。这并非一个好提议。当你到达人生终结的时候,别人对你的评价已不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神对你的评价。圣经说:“我们的目的是要讨神的喜悦,而非讨人的喜悦。”
终有一天,神会评检你对这些人生问题的答案。你有否将耶稣放在人生的核心位置?你有否建立基督的品格?你有否献上你的生命去服侍别人?你有否传递祂的信息和完成祂的使命?你有否爱护和投入祂的大家庭?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正如保罗所说:“我们的目标是要达成神为我们所定的旨意。”
神要使用你
大约在30年前,使徒行传十三章36节的一句话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的人生方向便由那一刻开始完全改变过来。这句话像火红的烙铁那样,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永远的印记。经文记载:“大卫在他的世代里,满足了神的旨意。”(David served God’s purpose in his generation. )我如今明白神为何称大卫是“合我心意的人”,因为他奉献一生去完成神在地上的旨意。
没有任何墓志铭比这句话更有意义了。试想你的墓碑上写着:“这人在他的世代中满足神的旨意”。我祈求在我死后,会得到这样的评价。我同样祈求别人会这样评价你,所以为你写这本书。这句话是美好人生的最佳诠释:你在一段有限的时间里(你的世代),遵行了永恒和超越时间的旨意(神的旨意),活出了“目的导向的人生”。过去和将来的人都不能在这个世代满足神的旨意,惟有我们才能够。我们就如以斯帖一样,神是为了“现今的机会”而造你。
神在不断寻找祂可以使用的人。圣经说:“主的眼目寻遍全地,为的是巩固那些全心遵从祂的人。”你会成为神所使用的人,去完成祂的旨意吗?你会在你的世代中满足神的旨意吗?
保罗活出“目的导向的人生”。他说:“我每步都带有目的,朝着标竿直跑。”他唯一的生存理由,就是要完成神为他所定的旨意。他说:“对我而言,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是益处。”无论是生是死,保罗都一无所惧,因为两者都能成就神的目的,他不会有任何损失!
历史终必有完结的一天,但永恒却要延续至永远。克里(William Carey)说过:“将来就如神的应许般光明。”当你在履行神的旨意时遇上困难,不要轻言放弃,当谨记,你将有永存的赏赐。圣经说:“因为那些轻微和短暂的患难,要为我们成就永远的荣耀,它们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试想,在将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各人站在神的宝座前,带着由衷的感恩与赞美,将我们的一生呈献在基督面前。我们将一起说道:“噢,主啊!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能!你创造了万有;万有都是因着你的旨意而被造!”我们将要赞美祂的计划,并永远为祂的目的而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21:30:02 | 只看该作者
儿子已经读完《马斯克的五种学习方法》。

下面的《序》来自《直奔标杆》(【美】雷伟恩 著  杨高俐理 译),我喜欢其中的一句话:心灵像降落伞,打开时功效最好。

神所赐给我的属灵儿子当中,再没有比雷伟恩(Rick Warren)更可爱,更有果效的了。我第一次遇见他是在1974年,当时他还是一个少年人——一个疯狂的大学生,开了350里的车程,到旧金山参加加州浸信会大会。透过大会的信息,神呼召雷伟恩将他的生命投资,成为一位牧师与教师。而能够被称为他“属灵事工的父亲”,我的荣幸真非言语所能形容。
1980年,雷伟恩从德州华斯堡(Fort Worth,Texas)的西南浸信会神学院毕业,便与他的妻子搬到南加州,在他们的客厅开始马鞍峰教会。从一个家庭开始,15年后的今天,马鞍峰社区教会被誉为美国有史以来成长最快的浸信会教会。每个礼拜平均超过1万人,在宽敞美丽的74英亩的园区参加敬拜聚会。这个事实就足以证明雷伟恩知道他自己在说什么。1995年,马鞍峰教会被美南浸信会国内宣教部选为当年的模范教会。
这本《直奔标竿》是马鞍峰教会的精彩故事。本书将提出许多被神大能地使用在建造这个北美最有果效的教会的信念、原理及其应用方法,并加以解释。
雷伟恩的事工是建基在神绝对无谬误的话语、满有圣灵恩膏的领导才能,以及一颗对人真诚的爱心上。有人会称马鞍峰教会为超大型教会,但是这个教会在增长当中,仍持守新约里的教义与使命。神实在在马鞍峰教会行了令人惊异的大事。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很多教会基本上只依赖会友所生的子女以及转会籍者来增长,马鞍峰教会却不是这样。他们委身于这样的信念:21世纪有活力的教会必须全心全意投注在领人信主,加入教会。雷伟恩对于教会圈外者的心理非常了解。如果教会要对我们异教日渐盛行的社会传福音成功,就必须掌握非信徒的思考模式。
雷伟恩不鼓励其他教会变成马鞍峰教会的仿制品,他鼓励教会以无损于福音真理、切合时代与需要的方式,传扬基督满有改变大能的信息,改变我们所处于这个物质主义、人本主义的社会。这些就是本书的中心要旨。
目标导向的教会能够帮助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地方教会,再一次抓住新约时代的教会使命。我的祷告是,成千上万的教牧同工、主日学教师、属灵领袖能读这本书。有个人曾经这样说:“心灵像降落伞,打开时功效最好。”这正是读这本书的方法!
无论你的工场是什么,愿神赐福你,能够忠心于基督,以及他的教会,直到他再来。
克威尔(W.A.Criswell)
德州达拉斯第一浸信会荣誉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4 14:33:49 | 只看该作者
儿子最近学习了电子表格的一些课程,制作了有关动态面积图、旋风图、圆环图、柱形图、直条图等电子小课,发到了他的微信公众号。

《均衡发展的人生》来自《标杆人生<新一版>》([美]华理克 著;PD翻译组 译),我喜欢其中的一句话:均衡发展的人有福了;他们比所有人更能坚持。

均衡发展的人生
不要活像那些不知生命意义的人,
却要像那些知道的人那样,以尽责的态度来过活。
——以弗所书五15(Ph 中译)
不要让恶人的错谬,
引你们误入歧途,令你们失去平衡。
——彼得后书三17(CEV 中译)
均衡发展的人有福了;他们比所有人更能坚持。
夏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中,有一个包含射击、剑击、骑术、赛跑和游泳的五项全能比赛。每名参赛者的目标,都是想在全部五个项目中获胜,而不只是在一两个项目中胜出。
你的人生也是五项全能的竞赛,你要同时朝向五个目的进发,因此,你的人生必须保持均衡发展。这五个目的,便是使徒行传二章的早期信徒所实践的,也是保罗在以弗所书四章所讲解的,以及耶稣在约翰福音十七章所示范的;不过,它们可以用耶稣所颁布的“最大诫命”和“大使命”概括起来。这两项宣告概括了本书的全部内容——神为你所定的五个人生目的:
1.“尽心爱神”:你活着是为使神喜乐,因此,你的人生目的是要借着敬拜去爱神。
2.“爱人如己”:神塑造你是为了要你服侍人,因此,你的人生目的是要借着事奉向人表达爱心。
3.“去使人作门徒”:你被造是为了履行使命;因此,你的人生目的是要借着讲述福音去分享神的信息。
4.“给他们施洗……”:你要作神家里的人,因此,你的人生目的是要借着团契相交生活,去认同自己是教会的一份子。
5.“凡主所教训的,都教导他们去作……”:你要长成基督的样式,因此,你的人生目的是要借着门徒训练而长大成熟。
当你以全然委身的态度,去响应最大的诫命和大使命,便可成为一个伟大的基督徒。
要在这五个目的上均衡发展,并非一件易事。所有人都会倾向侧重自己最热衷的目标,而忽略其他几方面。教会也是一样。然而,你可以借着参加彼此关怀的小组、定期检视自己的灵命健康、在灵程日志中记下自己的成长,以及将自己所学到的与人分享,就能保持均衡发展和对准方向。这是活出“目的导向的人生”的四个重要环节。你若决心要向着标竿直跑,就必须建立这四个习惯。
1与灵友或小组分享
要将本书的原则内化,最佳的方法就是在小组内,与其他组员作仔细的讨论。圣经说:“铁磨铁会变得锋利,人同样能够互相砥砺成长。”我们在群体之中学习得最好。通过彼此的交谈,我们的思想会变得更加敏锐,信心亦得以增强。
我殷切地鼓励你与朋友组成《标竿人生》的阅读小组,每周定期聚会,温习各章的内容,讨论各章的含义和实践方式。不断反思:“知道又如何?”“现在可以做些什么?”“这对我个人、我的家庭和教会有何意义?”“我准备要如何作出响应?”保罗说:“将所学到的实践出来。”本书的的“附录1”提供了一系列问题,可供你的小组或主日学作深入讨论。
阅读小组有许多好处是单独阅读本书所不能得到的,小组成员可互相分享学习的心得和意见,还可以讨论现实生活的例子。当你尝试实践这些人生目的时,还可以彼此代祷、鼓励和支持。切记,我们的目的是要一同成长,而不是独自成长。圣经说:“要彼此鼓励,互相支持。”当你的小组读完本书之后,可考虑继续研读其他标竿人生系列的作品(见“附录2”)。
我亦鼓励你去研读圣经。本书的注释引用了超过一千节经文,你可以按照经文的上下文来进行研经。我会在“附录3”解释为何要引用多个译本和意译本。为了让每章的篇幅适合一天的阅读,我不能详细解释每节经文的精彩语境。不过,圣经应该是按段、按章,甚至按卷来研读的。我所写的《个人研经法》(Personal Bible Study Methods)可以为你提供归纳式研经的步骤。
2定期检视自己的灵命
为使你的五个人生目的能得以均衡发展,最佳的方法就是定期作出评检。神非常重视这种自评检的习惯。圣经最少有五次吩咐我们,要察验和检视自己的灵命。圣经说:“要察验自己,确保自己有坚固的信心。不要随波逐流,将所有事看成是理所当然。要定期检视自己……作出测试。假如你通不过测试,便要作出补救。
你若要保持身体健康,就要到医生那里作定期检查,让他对你的血压、体温、体重和其他重要的健康指标作出评估。为了保持灵命健康,你也要对敬拜、团契相交生活、品格成长、事奉和使命这五个重要的指标,作出定期的评估。耶利米忠告我们:“让我们细察自己是如何过活,然后按神的心意重新调校我们的生活。”
在马鞍峰教会,我们为信徒设计了一份简单的个人评估表,它已帮助了数以千计的信徒持定目的,为神而活。你将会惊讶地发现,这份简单的评估表竟能帮助你过均衡生活,让你得着健康和成长。保罗勉励我们说:“让你们起初的热心,能与现在的实际行动相吻合。”
3利用灵程日志来记下你的成长
要鞭策自己不断成长,以完成神为你所定的人生目的,最佳的方法就是撰写灵程日志。这并非记述事件的日记,而是把你不想遗忘的人生功课记录下来。圣经说:“我们必须谨守所听过的,这样才不会随流失去。”我们将会谨记自己记下的功课。
撰写日志可助你看清神在你生命中的作为。陶曼(Dawson Trotman)经常说:“当思想借着指尖表达出来,便会得着厘清。”圣经中有几个例子,提到神吩咐百姓要记下属灵的进程。圣经说:“在神的指示下,摩西把他们的进程记录下来。”你是否很庆幸摩西听从神的吩咐,记下以色列民的属灵进程呢?他如果懒惰,没有写下出埃及记,我们就没有机会学到那许多重要的人生功课了。
你的灵程日志虽然不可能像摩西五经那样被广泛阅读,却仍有重要的价值。新国际译本对这节经文的翻译是:“摩西记下他们旅程的不同阶段。”你的生命就是一个旅程,为旅程留下一份日志是很有价值的。我盼望你把奔向目的导向人生这趟属灵旅程的不同阶段记下来。
不要只记下愉悦的事情,倒要像大卫一样,同时记下你的怀疑、恐惧并与神的争辩。最重要的人生功课总是来自痛苦的经历,圣经说,神会为我们的泪水记账。每当困难临到,你都要坚信,神要用它们来成就你的五个人生目的:困难迫使你定睛仰望神,引领你与别人更紧密相交,建立你的基督样式,给你事奉的机会,并赐你一个见证。每个困难都驱使你迈向人生目的。
诗人在痛苦中写道:“为将来的世代记下耶和华的作为,以致未出生的人可以在将来赞美祂。”你有责任为后代留存见证,让他们晓得神如何帮助你去完成人生目的。当你上天堂后,这个见证仍会在地上继续发声。
4将你所学到的与人分享
你若想不断成长,最佳的学习方法,就是把你学会的与别人分享。箴言教导我们:“祝福别人的人,必蒙丰富的祝福;帮助别人的人,必得着帮助。”与人分享心得的人,必从神那里学到更多。
你如今既已知道人生的目的,就有责任将这个信息传开。神呼召你成为祂的信息传递者。保罗说:“我如今要你将这些事,告诉那些值得信赖的跟随者,让他们告诉其他人。”借着本书,我将我从别人那里得知的人生目的告诉你,如今你便有责任去将它转告他人。
你可能认识数以百计的人,他们还未知道人生有何目的。你可以向你的儿女、朋友、邻居和同事分享这些真理。倘若你准备将本书送给朋友,请在献呈页上先写上你的留言。
你懂得愈多,神就愈期望你能运用你所懂得的去帮助别人。雅各说:“人若知道该行善事,却不去行,这就是犯罪。”知识加增责任。将人生的目的传扬开去,不仅是为了尽责,而是人生最大的特权之一。试想,倘若世上的人都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这个世界将会何等不同。保罗说:“你若将这些事教导其他跟随者,就是基督耶稣的好仆人。”
一切都是为了神的荣耀
我们是为了神的荣耀和祂国度的扩展,而将所学到的传开。耶稣在被钉十架前的晚上,向父神祷告说:“我在地上已荣耀你,你交给我的工作,我已完成了。”耶稣作这个祷告时,祂仍未为我们的罪被钉死,那么,祂究竟完成了什么“工作”呢?祂在这里所指的,明显是救赎以外的工作。问题的答案,就在随后多节的祷文之中。
耶稣告诉父神,祂在过去三年所完成的工作,就是装备门徒去为神的旨意而活。祂帮助他们认识神和爱神(敬拜),教导他们彼此相爱(过团契相交生活),将真道赐给他们,以致他们能长大成熟(门徒训练),亲身示范如何作服侍(事奉),以及差遣他们出去将信息告诉别人(使命)。耶稣亲身活出标竿的人生,且教导别人如何将它活出来。叫神得着荣耀的,就是这项“工作”。
今天,神呼召我们各人去做同样的工作。祂不单希望我们按祂的旨意而活,还希望我们帮助别人明白人生的目的。神希望我们引人归向基督,带领他们进入团契相交的群体,帮助他们长大成熟,发掘他们的事奉岗位,然后差派他们把福音告诉别人。
这就是“目的导向的人生”所涉及的一切。不论你是什么年纪,你的余生都可以成为最美好的人生;标竿人生可以由今天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19:30:51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晚上,儿子又制作了电子表格小课,发到了他的微信公众号里。

《成长需时》来自《标杆人生<新一版>》([美]华理克 著;PD翻译组 译),我喜欢其中的两句话,一句是“今天的人凡事讲求速度,但神却关心人的成长是否健壮和稳定,甚于成长的速度。”另一句是“圣经说:‘我们必须牢牢紧握我们听过的道理,以免随流失去。’”

成长需时
地上的一切都各有本身的时间和本身的时序。
——传道书三1(CEV 中译)
我深信,在你心里动了善工的神,
必继续在祂的恩典中帮助你们成长,
直至祂在你们心里的工作在耶稣基督再来的那日最终得以完成。
——腓立比书一6(LB中译)
成长路上没有任何快捷方式。
我们必须经过悠悠十数载,才能长大成人;果实也需要整整一个季节,才能完全成熟。要结出圣灵的果子,道理也一样,我们不可能在仓促之间建立基督的品格。灵命跟身体一样,都需要经过时间,逐渐成长。
倘若你使果实加快成熟,它就会失去应有的味道。美国的番茄通常还未成熟,便被摘下来运到市场,以免在运送期间被碰伤。商贩在出售前,会向那些青色的番茄喷二氧化碳,使它们立即变成红色。这些被喷过的番茄是可供食用的,但却绝对没有在植株上慢慢成熟的那种鲜味。
我们担心自己成长的速度,神却关心我们有多健壮。神要我们为永恒而活,祂也从永恒的角度看我们的生命,所以祂绝对不会匆忙。
亚当斯(Lane Adams)曾经将信徒灵命成长的过程,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解放南太平洋岛屿的策略相比。首先,他们利用炮舰在沿岸的海域炮轰敌人的防线,削弱他们的还击能力,借此使岛屿的居民“软化”。接着,便派遣一小队海军进驻岛上,建立一个“滩头堡”,就这样控制了岛屿的一小片范围。稳守滩头堡的据点之后,他们便进入解放整个岛屿的漫长过程,一小块一小块领土地逐步进驻。他们最终控制整个岛屿,但过程中仍免不了几场死伤惨重的激战。
亚当斯作出这样的模拟:在我们还未悔改,让基督征服我们的生命之前,祂有时会容让我们遇见一些问题,是我们无力解决的,以致我们能“软化”下来。当基督首次敲人心门时,有些人会开门迎接祂,但我们大多数人却以防卫的心态拒绝祂。我们信主前的经历,就如同耶稣所说的:“看哪,我正在门外大力叩门!”
在你敞开自己,接受基督的那一刻,神就在你的生命中建立了“滩头堡”。你可能以为自己已完全向祂降服,但事实上,你生命中还有很多保留,甚至连你自己也没有察觉。你那刻认识自己有多少,就只能够向神交托多少。这是没问题的。一旦基督得着了一个“滩头堡”,祂就会逐步开始祂的进驻大计,直至你的生命完全属于祂。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挣扎和争战,但基督终必成功。神已应许说:“在你们心里开始了善工的神,定必成全到底。”
作门徒是一个效法基督的过程。圣经说:“我们要达到真正的成熟——要用‘基督的完全’来作为衡量成熟的标准。”长成基督的样式,是你最终的目标,但这是一生之久的成长历程。
直至目前为止,我们认识到这个历程包含了相信(借着敬拜生活表达出来)、归属(借着团契相交)和改变(借着门徒训练)。神希望你每天都像祂:“你们已开始过新的生活,在这过程中成为新人,和逐渐长成那位造你的神的形象。”
今天的人凡事讲求速度,但神却关心人的成长是否健壮和稳定,甚于成长的速度。我们希望有快速的应变措施、快捷方式和随时解决问题的良方。我们期望一堂讲道、一个讲座或一次经历,便能够立即化解所有问题,挪开所有试探,除去一切成长必经的痛苦。然而,一次经历——无论有多大影响力或如何震撼——都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成熟。圣经说:“随着神进入我们的生命和我们变得像祂,我们的生命便逐渐变得更加光明和更加美丽。”
一 为何需要那么长时间?
神虽然可以立刻改变我们,但祂宁可让我们慢慢成长。耶稣一直是从容不迫地建立祂的门徒。神容许以色列民“渐渐”占领整个应许地,以免他们一下子难以应付;祂同样希望我们的生命能循序渐进地成长。
我们为何需要那么长时间去改变和成长?有以下一些原因:
1我们的学习迟缓
我们经常要重复四五十次去学习一个功课,才能真正学会。问题重复出现后,我们会对自己说:“绝不会有下次!我已经学会了!”然而,神比我们知道得更清楚。以色列人的历史已经证明,我们是何等快速地忘记神所教导的功课,又何等快速地回复到旧有的行为模式。我们需要不断重复学习。
2我们要除去很多积习
不少人带着积压多年的个人或人际关系问题,来到辅导员面前,说:“我有一小时的空当,请你为我解决问题。”他们天真地期望有快速的方案,可以解决根深蒂固的问题。我们的大部分问题,以及我们的一切恶习,都绝非在一夜之间形成,因此,期望它们立刻消失,根本不切实际。没有任何解药、祷告或方法,可以很快抚平累积多年的损坏。它需要经历“脱下”和“更换”的痛苦历程。圣经称之为“脱下旧人”、“穿上新人”的历程。尽管你在悔改决志的那一刻,已得着新性情,但你仍有旧有的习惯和行为模式,必须弃旧更新。
3我们害怕谦卑地面对自己的羞耻本相
我早已指出,真理会使我们得自由,但却会先令我们感到痛苦难堪。我们害怕坦然面对自己,因为恐怕会发现自己的瑕疵,于是,我们便宁愿活在否定真相的牢笼中。惟有我们让神用真理之光来光照我们,叫我们看清楚自己的过错、失败和挂虑,我们才能去处理这一切。所以,倘若你没有谦卑、受教的心,便难以成长。
4成长往往是痛苦和害怕的
没有改变,就没有成长;没有恐惧或失去,就不可能有改变;失去不可能没有痛苦。每个改变总会令人失去某些东西:你必须弃除旧有的生活,才能体验新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害怕失去,纵使我们的旧有生活方式会伤害自己,但它犹如一双穿旧的鞋子,至少令我们感到舒服和习惯。
我们总喜欢把自己的瑕疵看作特点。我们会说:“我就是喜欢自己这个样子……”,或“这就是我”。其实,在潜意识里面,我们担心在戒除旧有的习惯、放下旧日的伤痛或挂虑以后,我会变成一个怎么样的人,这种恐惧必定会减慢你的成长。
5建立习惯,需要时间
当记住,你的品格就是你一切习惯的糅合。你不能自称是仁慈,除非你惯性地表现仁慈——不用细想,也自然地表现出仁慈。你不能自称是诚实,除非你常常惯于诚实。一个丈夫若只有大部分时间忠于妻子,就根本是不忠!你的习惯反映了你的品格。
倘若你要建立基督的品格,养成基督的习惯,就只有一个途径:你必须经常实践,而这是需要时间的!没有习惯是立刻养成的。保罗劝勉提摩太说:“你要实行这些事。要专心一致地去作,以致所有人都看出你的进步。”
无论作什么事情,只要经过长时间实践,就必有所成。品格和技巧的建立,在乎不断重复实践。这种培养品格的方式,通常称为“属灵的操练”。有很多优秀的著作提供了这方面的教导,本书附录2就有一份有关灵命成长的推荐书目。
二 不要急于求成
在灵命成长的过程中,你可以在好几方面与神合作。
1纵然你感觉不到,但仍相信神正在你的生命中作工
灵命成长的过程,每次只能前进一小步,有时是相当磨人的。我们最好期望能逐步成长。圣经说:“地上的一切都各有本身的时间和本身的时序。”你的属灵生命,同样也有其时序。有时,你会急速成长(春季),然后停滞不前、经历考验(秋冬)。
对于一些你希望能够神迹般除去的问题、习惯和伤痛,你该怎样处理呢?祈求神迹是没有问题,但倘若神只应允让你逐渐改变,你也不要失望。即使是缓慢的流水,经过长时间的流动,也可以侵蚀坚硬的石头,使大卵石变小。一根小小的芽苗,经过长时间的成长,至终会变成一棵高达107米的巨红杉。
2将学到的功课用笔记或日志记下来
这并非日记,而是把你学到的功课记下来。神教导你认识祂,认识你自己,认识人生、人际关系及其他一切事情,你要将所有启迪和体验记录下来,让你可以经常重温,更可留传给下一代。定期重温你的灵程日志,可免除许多无谓的痛苦和烦恼。圣经说:“我们必须牢牢紧握我们听过的道理,以免随流失去。”
3对神对己都要有耐性
人生在世,其中一件令人懊恼的事,就是神的时间表很少与我们的相同。我们经常急于求成,但神却毫不心急。当你看见自己的生命成长似乎很缓慢,可能会感到失望。请记住,神从来不急进,但却永远准时。祂会尽用你的一生,来为你在永恒的角色作预备。
圣经记载了很多实例,显示神怎样用漫长的过程来建立人的品格,尤其是那些领袖。祂用了80年来装备摩西,其中包括40年的旷野生涯。摩西总共等了14600天,期间他不停地问:“是时候了吗?”但神却一直回答:“还未是时候。”
与许多畅销书的书名刚好相反的是,世上根本没有什么“迈向成熟的简易步骤”或“立刻成圣的秘诀”。倘若神想要蘑菇,祂可以在一夜之间得到;但祂若想要一棵巨大的橡树,就必须等百年。人要经过种种挣扎、风浪和痛苦,才能磨炼成为伟人。在过程中,人必须忍耐。雅各劝勉我们说:“事情未成熟之前,不要过早放下。要让它完成工作,使你变得成熟和发育健全。”
4不要灰心
哈巴谷认为神的行动不够迅速,正为此感到沮丧之际,神对他说:“我所计划的这些事不会立即发生。随着时间慢慢、平稳和稳步趋近,这异象定必成就。纵使好像很慢,但不要灰心,因这些事定必应验。只要忍耐!它们必不延误一天!”延迟并不表示神不理会。
要记着你已走了多远,而不只是记着你还要走多远。你现在所处的光景,虽不是你所向往的光景,但已不是你过往所站的光景。多年前,在美国流行一种钮扣,上面写着一串英文字母,那是一句话的缩写,意思是:“请忍耐,神还未将我改造完成。”(Please Be Patient,God Is Not Finished With Me Yet.)神同样未完全改造你,所以要继续努力。即使是蜗牛,只要坚持到底,也必能登上方舟!
文中提示:
1我们担心自己成长的速度,神却关心我们有多健壮。
2没有改变,就没有成长;没有恐惧或失去,就不可能有改变;失去不可能没有痛苦。
3神从来不急进,但却永远准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9 11:11:47 | 只看该作者
儿子最近在读一本法律方面的书。

《建立一个均衡的基督徒教育课程》来自《直奔标杆》([美]雷伟恩 著;杨高俐理 译),我喜欢其中的四句话:
1灵命成长有五个衡量标准:知识、透视、确信、技巧、品格。这五个学习层次是灵命成熟的基石。
2知道要做什么(知识),为什么要做(透视),以及如何做(技巧),却没有一份确信激励你切实去实行,这些便全无价值。
3技巧是有果效的秘诀。
4种下思想,收成行动;种下行动,收成习惯;种下习惯,收成品格;种下品格,收成命运。

建立一个均衡的基督徒教育课程
我在前面提过,我相信灵命成长有五个衡量标准:知识、透视、确信、技巧、品格。这五个学习层次是灵命成熟的基石。
马鞍峰教会的基督徒教育课程是根据这五个层次设立的。在此,我们没有足够的篇幅来详细说明生命建造讲座的各种训练课程,但是,我要解释我们如何建立主要的课程,并根据这个课程设立了每个层次的学习内容。
话语的知识(Knowledge of the Word)。要开始建立灵命成长课程,必须问两个问题:“人们已经知道些什么?”以及“他们需要知道些什么?”有些教会,其主要增长是来自自然生长(会友的孩子),或是从转会籍而来,会员们已经有一般的圣经知识了。但是,那些为未加入教会者而设计的教会,却不是这种情形。你无法假设新会员具有任何圣经知识,一切必须从零开始。
在最近的一次每月浸礼,我们为63位新信徒施洗,其中包括一位前佛教徒,一位前摩门教徒,一位前犹太教徒,一位前天主教修女。如果再加上曾为新纪元运动背景者,以及非基督徒背景者,真是要应付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人。圣经文盲在非信徒中间是很普遍的情形。他们甚至不知道最为人所熟知的圣经故事或圣经人物。
侯牧师(Tom Holladay)是我们教会带领成熟团队的牧师,告诉我他所带领的一位生命里有许多挣扎的新信徒的事情。当侯牧师翻到雅各书1章,并且解释试炼的目的,这个人对侯牧师的解释似乎很满意。当他要离开侯牧师的办公室时,他说:“我以为我的试炼是前世犯罪的结果。”侯牧师立刻看出他需要,向他解释了圣经里对生命的看法。
在知识层面上,教会必须定期有条理地提供持续不断的“新信徒”查经,以及新旧约圣经导读。我们曾经以27个周三晚上涵盖新约27本书。有许多非常好的圣经导读材料可资使用,著名的“走过圣经(Walk Thru the Bible)即是一个例子。
马鞍峰教会建立对话语知识的课程,是一套长达9个月的归纳查经课程,由我们的平信徒教师准备并教导,称作“话语(WORD)研经”。WORD 是由查经的四个活动的第一个字母组成:想要知道(Wonder about it)(提出对经节的问题),加以观察(Observe it),思想(Reflect on it),实行(Do it)!这个方法在我的另一本书《动态查经法》有详细说明。每一课都附有作业,可以做为自我发掘、讲解、小组讨论以及家庭作业之用。这个课程从九月开始,隔年六月结束。妇女查经(WORD for Women)每周有两次,弟兄查经(Word for Men)每周一次。
由于圣经里每一卷书都很重要,马鞍峰教会要求每一位会友在他们自己选择其他经卷前,都要读五卷“核心”书卷。这五卷书是创世记、约翰福音、罗马书、以弗所书以及雅各书。
透视(Perspective)。透视是你从一个比较大的角度看事情而有的一种了解。这是一种能够了解事情的相关性,从而判断它们的相对重要性的能力。在属灵上意即从神的角度看事情。在圣经里,了解(understanding),智慧(wisdom),以及分辨(discernment),都与透视有关。透视的反面是硬心、盲目以及愚钝 。
诗篇103篇7节说:“他使摩西知道他的法则,叫以色列人晓得他的作为。”以色列人晓得神的作为,但是摩西了解神为什么如此作。这就是知识与透视的差异。知识是知道神所作所说的,透视是了解神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透视是回答生命里“为什么”的问题。
圣经教导我们,非信徒没有属灵的眼界,而缺乏透视正是属灵不成熟的证据。神对以色列一再的责备就是他们缺乏透视,许多先知们斥责人的也正是这一点。相反的,能透视代表灵命成熟的特征。希伯来书5章14节说:“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学习从神的角度看每一件事有许多好处,但是在此我仅提四件。
第一,透视使我们能更爱神。我们愈了解神的本性与法则,我们便愈爱他。保罗祷告说:“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弗3:18)
第二,透视帮助我们抵御试探当我们从神的观点看情况时,我们便能了解最长远的结果,比短暂的乐趣来得重要。如果没有透视,我们就往往随从自己本性的倾向。“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 14:12)。
第三,透视帮助我们面对试炼。当我们对于生命有神的透视时,我们能了解“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以及“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雅1∶3)。透视是耶稣能够忍受十字架的其中一个原因(来12∶2)。他能够看穿摆在他面前痛苦之后的喜乐。
第四,透视保守我们避免错误。今天是有史以来,基督徒最需要定根于真理的时刻。我们活在拒绝绝对真理,相信所有的意见都等同真理的时代。多元论产生一个混淆的文化。问题不在我们的文化什么也不信,而在什么都信。合一论,而非怀疑论,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今天最需要的是牧师及教师,他们能够清楚教导对神的透视——关于工作、金钱、乐趣、受苦、善、恶、关系以及其他生命中的主要事项。当我们有透视,“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4∶14)。透视使人生安定。
马鞍峰教会教导透视的课程称为“人生透视”。基本上这是一套系统神学的课程,由我的妻子凯以及我们灵命成熟部的侯牧师执笔写成。“人生透视”包括十二项基本的基督教教义,并以每周上课2次共20周的课程,由凯以及我们教会的平信徒教师教导,以讲授及讨论小组的方式上课。
确信(Conviction)。字典往往把这个字定义为“一个强烈坚定的信仰”,其实,它的意义比这些还丰富。确信包括你的价值观、你的委身以及你的动机。我喜欢有一次从韩霍华(Howard Hendricks)听来的定义:“信仰是你会为之而争论的事情,但确信是你会为之而死的信念。”“知道要做什么(知识),为什么要做(透视),以及如何做(技巧),却没有一份确信激励你切实去实行,这些便全无价值。”
当你一开始成为基督徒时,你做事往往只是因为身边的人告诉你这样做,或是学他们做。你可能祷告、读经、参加礼拜,因为你跟着别人做。对于一个新基督徒这样做没错——小孩子也是这样学习的。但是,当你渐渐成长,你必须建立你自己做这一切的理由。这些理由便是确信。合乎圣经的确信是长大成熟的基本条件。
80年代最热门的一首歌是“Karma Chameleon”(羯磨变色龙),是由“乔治男孩(Boy George)”所唱的。其中一段主要的歌词说:“我是一个没有信念的人。”很悲哀,许多人的价值观都很模糊,人生没有优先次序,人生的意义散漫。葛杰姆(James Gordon)曾说:“一个没有确信的人,软弱得如同门只拴在一个枢纽上一般。”
一个没有确信的人,便任凭环境的处置。如果你不决定何为重要的,以及你要怎么过你的人生,别人就会替你作决定。没有确信的人,往往跟着群众走。我相信当保罗讲到罗马书12章2节时,是指着确信讲的:“不要向这世界看齐,要让神完全改变你们的心思意念”(现代中文译本)。
教会必须教导合乎圣经的立场,才能抗衡信徒们一天到晚接触的世俗价值体系。正如老生常谈:“若不坚持立场,就会败于任何立场。”讽刺的是,人们往往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坚持立场(足球、流行等等),对于重要的事情(对或错)却没有坚定的立场。
“确信”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在属灵上长进,成长需要时间与努力。成长若没有一份确信,人们很容易灰心放弃。除非有很好的理由,没有人愿意一直停留在困难的任务当中。教会能够教导人们如何祷告、如何读圣经、如何作见证,但是除非他们能确信,否则无法坚持下去。
那些对这个世界最有冲击影响的人,不管是好的或坏的方面,不一定是最聪明的、最有钱的或受过最好教育的。他们往往是有最坚强、深刻确信的人。马克思、甘地、哥伦布、马丁路德只是几个因着他们的确信,改变世界面貌的例子。
耶稣的一生完全取决于确信他自己乃是受差遣来完成父的旨意。这样的确信产生一种对他人生目的的清醒,使他免于其他事物的干扰。要洞察他的确信,只要研读耶稣一直使用这句话:“我必须……”当人们建立起像基督的确信时,他们也会建立起人生目标的意义。
“确信”有一种吸引人的素质,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许多邪教如此受欢迎。一个邪教可能是完全错误,又不合逻辑,但却被人以“确信”来相信。教会若没有清楚、坚强的确信,就绝不可能引来基督应得的完全委身。我们必须燃烧着这样的确信,相信神的国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事。海弗那(Vance Havner)曾说:“耶稣比历史上所有的独裁者要求更大的忠贞,不同的是,耶稣有权这样要求!”
马鞍峰教会在每一个课程、每一个节目、每一个研习会都教导合乎圣经的确信。“确信”藉着关系传播得最好,它具有传染性:人们被有确信的人包围,就会想要也有这份确信。这就是我们在生命建造程序里,强调小组的主要原因。让人与拥有坚固确信的人相处,比让人听一篇信息的影响力更大。
技巧。技巧是轻松准确地做某事的能力。技巧不是凭听一场演讲而来的,却是靠练习与经验而来。在基督徒的生命里,有些技巧必须培养,才能够成熟:研经技巧、服事技巧、见证技巧、时间管理技巧以及许多其他的技巧。
技巧是灵命成长中“如何”的步骤。知识与透视都是有关所知,确信与品格是有关所是,技巧是关于所做。我们理当“行道,不要单单听道”(雅1∶22)。我们的行动证明我们是属神的家庭。耶稣说:“听了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弟兄了。”(路8:21)
今天很多信徒觉得挫折,因为他们知道该做什么,但是从来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做。他们已经听了无数的信息,说到读经的重要,但是没有人教他们怎么读。他们也为自己有一个软弱的生活而觉得内疚,但是没有人花时间解释如何制作一份祷告事项单,如何以神的名来赞美神,如何为别人祷告。只有劝诫而没有教导解释,只会带出挫折感。每次我们劝诫人做某事,我们就必须负责解释如何做。
如果你的教会想要栽培出有果效的基督徒,就必须教导他们基督徒生活与事奉的技巧。技巧是有果效的秘诀。记得我在第2章里分享过的经节:“铁器钝了,若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气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处。”(传10:10)
马鞍峰教会栽培技巧的课程称为生命技巧研讨会。这个系列的研讨会通常是4到8小时,一天的课程。我们发觉人们比较容易排出一天来,而不能每个礼拜上1小时,连续上6个礼拜。不过,有时我们还是把研讨会排成数周的课程,因为内容实在太多,无法在一天里上完。
每一个生命技巧研讨会都只集中于一个特别的技巧,例如:如何读圣经、如何有效地祷告、如何处理试探、如何安排时间服事、如何与人相处。我们确认出9个每个基督徒所需的基本技巧,但是如果我们觉得教会里有某种需要,我们会随时提供课程。
品格。像基督的品格是所有的基督教教育的终极目标。少掉这一点,就错过灵命成长的中心。我们是要“……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3)。
培养基督的品格是人生最重要的任务,因为这是惟一一样我们可以带往永恒的东西。耶稣的登山宝训里清楚地告诉我们,永恒的奖赏是根据我们在地上所培养、所实行出来的品格。
这意味着我们所有教导的目标都必须是为了改变生命,而不只是提供知识。保罗告诉提摩太,他教导的目标是要栽培人们的品格:“这命令的目的是要激发爱;这爱是从纯洁的心、清白的良知和纯真的信心所产生出来的。”(提前1:5现代中文译本)保罗也是这样告诉提多:“但你所教导他们的,必须是出于那纯正道理的品格。”(多2:1英文腓力版直译)
品格绝不可能出自课室,而是由生活环境所建立的。在课室里研读圣经只是确认出品格的价值,并且学习品格是如何建立的。当我们了解神如何使用环境来建立品格,那么神把我们放在建立品格的情况当中时,我们就能正确地回应神。品格的建立总是附随于选择之后。当我们做了正确的选择,我们的品格便越像基督。
每当我们选择以神的方法而非自我的天性来回应一个处境时,便是在建立我们的品格。我曾经写过一本书,是关于圣灵的果子,书名为《改变你生命的能力》,对于这个观念,这本书有清楚的解释。
如果你想要知道像基督的品格是什么样子,就该从保罗在加拉太书5章22―23节所说的9个品格特质开始:“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圣灵的果子是基督的完美画像;他具有这9种特质。你如果要建立像基督的品格,你的生命就必须也要有这些特质。
神如何在我们的生命当中结出圣灵的果子呢?凭着把我们放在完全反面的环境里,让我们有机会作选择!神把我们放在不可爱的人当中,来教导我们什么是真实(爱可爱的人并不需要什么特质)。他在忧伤中教导我们喜乐(喜乐是内在的。快乐与否取决于所发生的事情,但喜乐却独立于环境之外)。他把我们放在混乱喧嚷当中,来建立平安在我们的里面(如果凡事顺利,就不需要什么特质去处在平安当中了)。
神关心我们的品格,比关心我们是否舒适更甚。他的计划是帮助我们完全,而不是放纵我们。因此,他允许各种建立品格的环境临到我们:矛盾、失望、困难、试探、干枯的时刻,以及延迟。教会基督教教育的主要责任之一,便是以知识、透视的眼界及处理这些情况的技巧,来帮助人预备好去面对问题。如果这样做,人们便能建立品格。
一个世纪以前,史迈尔(Samuel Smiles)做了这样的观察:
种下思想,收成行动;
种下行动,收成习惯;
种下习惯,收成品格;
种下品格,收成命运。

建立知识、透视、确信、技巧、品格,有一个选辑顺序。必须先以知识立下根基。由于灵命的成长是基于神的话语,学习的第一阶段就是先取得圣经的实用知识。透视与确信都必须根据圣经。在圣经的知识之上,加上透视。对神的话语越熟练,就越能从神的观点看生命。“透视”自然会产生“确信”。当你开始以神的眼光透视事情时,便开始建立合乎圣经的确信,从而开始了解神的目标与计划,由此便改变你的动机。
确信于是供给你动机,去维持属灵习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最终,这些习惯便成为技巧。当你做的时候,就不用再一直提醒自己要专注了。
当知识、眼界透视、确信以及相关的技巧连结在一起时,其结果就产生品格!先是知道,再来是了解,然后是全心相信,接着是去做。这四项的结果便是品格。
对于基督教教育课程的安排,你必须问自己4个问题:
•人们是否学到圣经的内容与意义?
•人们是否能更清楚地从神的眼光来看他们自己、生命以及其他的人?
•人们的价值观是否越来越趋近于神的价值观?
•人们是否越来越像基督?
在马鞍峰会,这些目标是我们持续不停去追求的目标。正如保罗在歌罗西书1章28节所说的:“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诫各人,教导各人;要把每个人带到神的面前,在基督里成为成熟的人。”(英文新世纪版直译)
我们对于灵命成熟的异象是,在耶稣再来以前,尽可能地多带人成为像基督的成熟门徒,以此来荣耀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15:40:50 | 只看该作者
星期日,儿子白天做了家务,还去公园晒了太阳,仍在继续学习。

《我喜欢文字的模样》和《阅读的7项核心技能》摘自《阅读的7项核心技能》([美]苏珊·齐默尔曼 [美]克莉丝·哈钦斯 著  李艳会 译)

我喜欢文字的模样

在滚烫的黑色锅底跳动的爆米花
被送入我的唇齿间
在白纸上跃动的黑字
经双目滑进我的脑海中,被大脑侵吞
那样子
就如裹着黄油的爆米花遭到唇齿的十面夹击

当我的眼睛从文字上移开
思想却滞留于心
仿若爆米花在手指上留下黄油的香味

我喜欢书是因为喜欢文字的模样
喜欢那些蹦出来的念头的重量
喜欢脑海中新思想的前进方向

——玛雅·安热卢(Maya Angelou)

阅读的7项核心技能
掌握字词的读音和解码字词只是解开阅读之谜的基础,绝非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如果孩子不理解他们所读的内容,所谓的阅读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他们阅读时不能理解所读内容的意义,那么文字于他们而言就是无聊的胡言乱语。读不懂就不可能读得好,更别说享受阅读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解锁文本意义呢?
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研究表明,善于阅读的人掌握了某些特定的阅读技能。研究人员发现,阅读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善于阅读的人在阅读时会与文本展开一场持续的内心对话,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阐释所读内容。
这项研究通过剖析这些人的阅读行为,就如何让孩子读懂内容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善于阅读的人是用下面这7项核心技能来解锁文本意义的。
1.构建感官图像。善于阅读的人在阅读时会在大脑里构建多种多样的视觉、听觉或其他感官图像,并对阅读内容投入情感。
2.运用背景知识。善于阅读的人会在阅读开始前、阅读过程中以及阅读结束后,运用已有知识加深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3.提出问题。善于阅读的人会在阅读开始前、阅读过程中以及阅读结束后提出问题以明确文本意义、做出预测和聚焦于重要信息。
4. 推断。善于阅读的人会根据已有知识和阅读所得信息做出预测,寻找问题的答案,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见解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5.筛选重要信息。善于阅读的人在阅读时会找出文本的中心思想或关键词,区分信息的主次。
6.整合信息。善于阅读的人会在阅读过程中追踪思维的轨迹,以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意。
7.查漏补缺。善于阅读的人能意识到自己何时理解文意,何时不理解。一旦遇到不确定意思的字、词、短语、句子或段落,他们就会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跳读、重读、提问、查证和大声朗读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2 19:45:56 | 只看该作者
儿子昨晚在单位值班,住在单位,圆满完成了值班任务。现在在家里正看医学杂志学习。

阿尔贝特·施韦泽有着伟大的生存智慧:38岁时去了非洲开医院当医生。
《阿尔贝特·施韦泽》([德]尼尔斯·奥勒·厄尔曼 著 王旭 译)的书摘:
1965年1月14日,施韦泽在兰巴雷内,与亲自到场的加蓬总统莱昂·姆巴等客人一起庆祝了他的90岁生日。在同一天,为了表彰施韦泽的功绩,当地的一条主要街道被命名为“阿尔贝特·施韦泽博士大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施韦泽在庆祝会上还特意致辞,感谢他的员工对他的支持和帮助——
“今天,在这个房间的这张桌子边,大家都在非常高兴地庆祝我的生日。只是对我来说,在我的生命中,我最关注的是我的医院。但是现在,还有在这里的你们,即在医院工作的你们,还有我们医院的朋友和熟人,正是有了你们的帮助和支持,这个医院才得以继续生存。我们现在坐在一起,这使我回想起了这个医院刚开张时的情况。在我的记忆中,我看到了最早就在艰难和困苦的情况下,与我合作的那些人。他们已都不在人世了。但我仍然会想起他们,感谢他们有勇气与我一起创办这家医院。当然,我也想到还活着的每个人,有坐在这里的,也有以前与我合作过的,正是因为你们的付出,这家医院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良好状况。当初,我就曾想到这是有些冒险的,我曾感到害怕,而且我想到和害怕的那些事,确实都出现过。幸运的是,我们总是在继续向前发展。我已经无法描述我们当初是如何共同找到出路,建立和建设这个医院的。我们共同找到了一种正确的方法:用简单的方式经营这个医院,并把它作为我们的一种基本精神不断传递下去。”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这一工作正在慢慢走向结束。现在还有许多信件尚未答复。如果去麻风村的话,他会使用一辆吉普车。人们注意到,他的政治观点和他不知疲倦地反对使用核武器、主张和平,招来了媒体的诸多关注。1964年夏,施韦泽给自己做了一口木制棺材。他无法确定,在他死后医院是否会继续存在下去;如果会的话,又将会以何种形式继续存在下去。施韦泽决定,在他去世后,由瓦尔特·蒙茨接管医疗方面的工作,他已经在兰巴雷内工作了许多年。但是,对于究竟应当由谁来领导整个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这个问题,很久都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至少在雇员和公众面前是这样的。直到1965年8月23日,情况才有所改变:在这一天,施韦泽明确告诉斯特拉斯堡的施韦泽国际协会,他的女儿蕾娜·埃克特-施韦泽(Rhena Eckert-Schweitzer)将负责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从这一刻起,我们的这位丛林医生就变得日渐衰弱:他有时会不去吃饭,也不再像往常那样在医院露面。1965年8月28日早晨,施韦泽正在吃早餐时,员工们看到他们的领导有些垂头丧气。吃完早餐后,他向同桌的人告别,并告诉他的女儿,他感觉很累。9月2日,施韦泽最后一次在医院里走了一圈,并且对阿莉达·西尔弗以及陪同他一起散步的继任者之一瓦尔特·蒙茨说:“医院真迷人——你们不这么认为吗?”两天后,在施韦泽失去知觉前不久,他听了留声机播放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多么美好啊!”
1965年9月4日11点半,这位伟大的医生以90岁高龄在兰巴雷内去世。他的简易棺材中放入了一小袋米、从他在京斯巴赫住房院子里摘来的野葡萄叶子、他在前往兰巴雷内途中一直穿的那件粗呢雨衣以及他的旧毡帽。第二天,施韦泽被安葬在兰巴雷内墓地他妻子的墓边。最终,另三位女性也都安葬在边上——埃玛·豪斯克内希特、玛蒂尔德·科特曼、阿莉达·西尔弗,她们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献给了施韦泽的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17:22:23 | 只看该作者
儿子今天开始休年假,今日出市旅游一天。

《生命的成熟》([新西兰]孙德生(J. Oswald Sanders)著 钟越娜 译)的摘录:
“只有你去取,你才能得着。”
当主说“你的信救了你”时,他说明了属灵生活的一个永恒法则——只有你去取,你才能得着。
迈尔博士生前曾向一大群孩子发表演说,孩子们越来越吵,简直无法无天。他发现自己的耐性迅速地消退,知道他一向驾驭不住的脾气又快爆发了。他为自己的失败感到羞耻,却无能为力。就在濒临爆炸的边缘,他在心中喊道:“主啊!你的忍耐!”霎时,基督的忍耐好像一股清流,注入他的心里。所有的愤怒、烦恼都一扫而光,他终于把那次的聚会做了圆满的结束。
这次的经验如此奇妙,具有决定性,把他完全救拔出来。他由此知道,自己发现了一个珍贵的秘诀。他做见证说,从此以后,他就一直使用同样的秘诀。他保留这句话“主啊!你的……”然后将他当时的需要放进去。他觉得孤独吗?“主啊!你的同在!”他害怕吗?“主啊!你的镇静!”受污秽的事引诱吗?“主啊!你的圣洁!”感到被别人批评吗?“主啊!你的爱心!”神赐给他“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彼后1:3)”他每遇需要就拿出来用。他发现基督补足了他一切的需要。我们也会和他一样,证明用口去求的信心和实际使用的信心,两者之间是迥然不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20:19:00 | 只看该作者
儿子最近在读有关树的书,他想成为一棵大树。

从《生命的成熟》(孙德生 著 钟越娜 译)读到一段文字,多么令人惋惜!!!又令人可敬!!!
“亨利·马廷(1781-1812),英国圣公会宣教士,25岁即赴印度宣教,翻译了多种语言的圣经译本,终生未婚,病重而逝。”
“他在抵达印度沿岸时说:‘现在,让我为神燃烧自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8 13:41:29 | 只看该作者
儿子,昨晚在看《大众医学》2024年第11期。

我的读书笔记:《大脑喜欢这样学》的推荐序《读懂大脑,更好学习》摘录:
一是没有“聪明的脑回”,“学霸”只是恰好顺应了大脑学习的规律。脑外科手术和核磁共振研究发现,在人脑860多亿个脑神经元之间,通过外部的刺激会形成无数的微观连接,而对这些微观连接的提取与应用依赖于某种内部模型,虽然机理还不是很清楚,但这个过程又会加强与完善这些连接,这就是大脑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础。虽然大脑干的活都是“精神世界”的活,但实际上都是基于“物质基础”的。如果你一直学,但脑神经元不发生连接,那就是白学。
“学霸”的基本特点,一是能够接受非常丰富的刺激且形成新的脑神经元连接,这个与脑的物质基础有关——比如营养,良好的睡眠;二是形成的脑神经元连接更结构化,能够在原有连接的基础上产生更新更复杂的连接,这个与脑神经元的内部模型有关。学习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脑神经元连接甚至存在“蝴蝶效应”,一个微小的差异可能会带来一连串巨大的变化,内部模型的建立需要专注、正向反馈和高效的休息。

二是同样的大脑,驱动力决定学习的效果。大脑是一个目标导向的器官,拥有目标,可以激活大脑,产生放大效应。当一个目标实现的时候,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奖励大脑自己,而这个时候的愉悦会促使你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实现一个个新的目标。带目的去学,把大目标拆解为一系列小的目标,是顺应大脑,犒赏大脑,形成主动学习的基本办法。

三是专注力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根本。当然大脑不是一天形成的,学习过程就是大脑成长的过程,不同年龄段大脑有其不一样的特点。低龄儿童学习的专注力持续时间往往不能太长,并不是儿童的错,而是大脑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因为低龄儿童脑能量消耗要占到人体总能量的50%以上,而成年人大脑能量消耗可能只占到25%。孩子们在专注学习一段时间后及时运动放松,是下一段专注学习的良好准备。

四是记忆的本质是良好的大脑内部模型。所谓的内部模型就是输入知识,建立关联,积极输出。通过多感觉通道输入,多场景、多状态的输入,尽可能地建立知识点关联。脑科学表明,大脑神经元发生连接的突触部分,通过反复提取输出会不断得到加强,因此重复是巩固内部模型的基本方法。边学边巩固,通过项目化学习,不断纠错和反馈,把最基本的知识与能力形成强大的基础性连接,一旦形成良好的大脑内部模型,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大脑就会游刃有余。

五是睡觉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大脑是高耗能的器官,睡眠是大脑自我调节的重要环节,这个调节不仅仅是给大脑一个休息时间,让大脑在睡眠的时候有个清洗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大脑在睡眠的时候是把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转换的主要时机。你压缩了睡眠时间,实际上是在压缩大脑自我学习的时间。

六是情绪调节也是大脑的主要功能。心理问题实际上也是脑生理问题,情绪调节能力,主要由大脑左侧前额叶皮质和杏仁核掌管。学习总会存在压力,学习能力的提升就是抗压能力的提升,但过重的压力如果不及时得到调整,超出大脑自我调节的能力范围,就有可能导致有害的大脑器质性变化,甚至产生抑郁症等病变。充足的睡眠、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是十分有效的减压方式。当然,一旦发生严重的抑郁情况也不要坚持单打独斗,及时就诊治疗是可以控制和缓解的。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2024年9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9 14:39:02 | 只看该作者
儿子,昨晚在他的微信公众号里发了他制作的电子小课。

我的《大脑喜欢这样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外科医生 黄翔 著)学习笔记:
第一部分 认识大脑:学习中的脑科学
Chapter 1 揭秘大脑: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一、学霸是长了“优秀的脑回路”吗?
二、脑外科手术的发现
爱因斯坦、列宁、拜伦这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的大脑都被解剖过。爱因斯坦的大脑甚至被哈维医生偷偷拿走,切成240块去做了解剖学研究。然而,哈维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最显著的不同便是比普通人要轻一些,而这最终被证明是他晚年小脑萎缩所致。
后来,终于有一位科学家发现,爱因斯坦的一个脑回特别大,他发表论文称,这就是爱因斯坦聪明和成功的秘密。但随后有更多的论文发表,来抨击这项研究结论:这是什么脑回?你先搞清楚解剖,这个脑回叫欧米伽区,是大脑管理手部运动的脑回。
为什么爱因斯坦管理手部运动的脑回特别大?因为他很喜欢拉小提琴,这个爱好伴随了他的一生。
综上所述,人的成就有高低之分,但人的大脑没有贵贱之别。不管人们的成绩是好还是差,只要是健康的,每个人的大脑生来在解剖结构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别,并不存在所谓的“聪明的脑回”。人们的差别关键在于会不会使用大脑!
三、藏在微观世界里的秘密
成绩好的秘密并不在于“看得见”的宏观大脑,而在于“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学习的本质,是大脑增加看不见的“软件”,而不是看得见的“硬件”。
让我们正式进入大脑的微观世界,看看从脑科学的层面而言,什么是真正的学习。正如你在图1中看到的,这就是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样子。任何人的大脑,包括动物的大脑,细分到细胞层面,都是类似的神经细胞。
这是一种多角形的细胞,中间圆滚滚的细胞核承载着生命体的遗传物质。细胞体的每个角都伸出长长的“触手”并彼此相连,而这些“触手”叫作树突或者轴突,触手的连接叫作“突触”。每个神经元的细胞体的大小在几微米到10微米之间,肉眼无法观察到,只有用电镜或者特殊的显微镜才能看清。
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触手和连接呢?因为大脑在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处理工具。信息处理最重要的就是传递和交流。单个几微米大小的神经元并不会有任何作为。一般来说,连接越多,交流越活跃,大脑的功能就越强。
作为最复杂的信息处理器,人的大脑拥有860多亿个神经元,而每个神经元拥有超过1.5万个突触。每时每刻,我们大脑里数万亿个神经信号就像接力赛运动员一样在神经元组成的网络上飞奔着。
学习的本质并不是增加神经细胞,而是增加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突触。
……
如果我们对一项技能或知识完全陌生,大脑的神经元可能就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连接。当我们不断重复习得技能或者知识时,一个个神经元就开始手牵着手,慢慢地尝试进行新的连接。刻意训练的次数越多,重复得越频繁,神经元的连接就越稳定,我们所掌握的本领就越牢固。
可是,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像软件是可以卸载的,如果一项已经掌握的技能长期不实践,已经习得的知识十几年没有被唤起过,那么大脑中稳定的神经连接就会慢慢减弱,直到完全消失。这个过程就叫作“忘记”。
……
无数神经元组成了神经连接,无数的神经连接进一步组合形成了神经网络,而神经网络就是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所以,一个人在学习上出类拔萃,是因为他的大脑拥有更加复杂的神经连接和神经网络。
必须说明的是,神经细胞、神经连接和神经网络虽然都存在于微观世界,但都是物质的,并不属于精神世界。
……
所谓的“学会”,并不是“心领神会”,而是真的长出了神经连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学习真的可以长脑子、长记性。
2014年,《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脑科学的研究论文,深刻阐明了学习对于大脑物质上的改变。
科学家首先教小鼠学习一种新的运动技能(在某根杆子顶部保持平衡)。小鼠学会以后,立刻让小鼠去睡觉。小鼠睡醒以后,用一种新技术观看小鼠大脑皮质的微观变化。结果发现:在微米的层级上,小鼠的脑细胞的树突上长出了许多小小的“新芽”。这就是树突棘——构成神经连接的重要物质结构。
这项研究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学习对大脑的改变,并不在精神层面,而在物质层面,只不过这种改变过于细微,所以我们平时感受不到。
……
正如长辈们一直和我们说的,学习可以长脑子!长出“新芽”树突棘的过程,就是真正的长记性。
第二,树突棘的数目与神经连接(突触)数是相关的。对于哺乳类动物来说,脑中的突触变化是学习的基础。
第三,学习要改变大脑,必须经过睡眠。研究中,科学家为了探索睡眠是否会影响突触变化,他们训练小鼠学习技能后,将它们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有些小鼠可以在学习后马上入睡,而另外一些小鼠则要经历一段8小时的睡眠剥夺时间。睡眠可令新树突棘数增加,而剥夺睡眠不利于新的树突棘的生长。
所以,睡觉也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做学生的时候发现成绩好的同学大多保证了充足的睡眠!因为睡觉的时候才能长出树突棘,形成神经连接,让短期记忆变成稳定的长期记忆,以应对考试。
……
反过来说,要想学得好、记得牢,一定要保证对大脑物质供应的充足,特别是形成神经连接所需的蛋白质的供应。如果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那么蛋白质就是建造仓库的砖头和水泥。
科学家曾对背诵后的学习者使用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干扰神经细胞、神经连接的形成,结果影响了学习者的记忆力。因此,养成学习型大脑的前提是保证大脑摄入丰富的营养。
……
我并不是鼓励大家多吃肉,而是想要告诉大家,肉、蛋、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在体内转化为氨基酸被吸收,而氨基酸是形成神经连接的重要物质。因此,越是学习辛苦的时候,越是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我提倡每天摄入新鲜的优质蛋白质和足够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以保证“记忆工厂”正常运转。
既然影响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并不是大脑的基本结构,而是微观世界的神经连接和神经网络,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强大的神经连接和神经网络呢?
答案是:刺激。
四、智力不在于开发,而在于刺激
……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智力”就是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其本质是为了让生物适应环境,以求更好的生存和繁衍。
学习和训练就是利用大脑的适应性重塑自我,从而提升智力,更好地适应当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反过来说,外界的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的内部结构,这是教育和训练的理论基础。而如果缺乏足够的刺激,大脑就无法形成神经网络和具备相应的功能。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生理学教授戴维·休贝尔曾进行过一个“盲猫”实验,把刚出生的小猫的左眼缝合起来,在小猫过了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后给它拆线,将它的左眼重新打开。结果,小猫的左眼结构正常,却什么都看不见,成了独眼猫。这是因为缺乏光线的刺激,小猫大脑皮质中处理左眼信息的区域没有得到发展。即使照相机(眼睛)正常,如果解码器(大脑)能力不够,也无法照出照片(形成视力)。
……
所以说,学习成长的过程就是雕塑大脑的过程,岁月的磨砺(刺激)就是一把把刻刀,而父母和老师就是孩子大脑的雕塑师。
……
要想大脑形成复杂的神经连接和神经网络,就要给大脑丰富而多元的刺激。
美国研究心理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将基因相同的小老鼠分成三组,根据环境刺激源的丰富程度,分别在贫瘠环境、正常环境和丰富环境下饲养它们,结果发现:在贫瘠环境下生长的老鼠脑内的突触数量最少,大脑最小,神经递质的浓度也最低。
由此可见,“单一”的刺激不利于大脑发育。这就是为什么“死记硬背”会让孩子的思维变得单一,削弱孩子的自信。
回顾本章开头,我提到很多成绩好的孩子还担任了班里各种职务,开展了许多社会活动,也有丰富的爱好。这些活动看似挤占了他们学习的时间,但其实也让他们与自然交往、与社会交往、与人交往,给他们的大脑带来了丰富而多元的刺激,让他们的大脑形成了更加复杂的神经网络。他们因此反应更快,思维更开阔,就像打通了学习的“任督二脉”,故而不论学什么都能效率很高,游刃有余。
所以,一个人不是因为“有天分”所以能够全面发展,而是因为“全面接触”各项活动而表现得更好。
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读于哈佛大学时,是个精力旺盛、爱好极其广泛的学生。他的兴趣包括拳击、摔跤、健身、舞蹈、诗歌和自然学。大一结束时罗斯福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阿迪朗达克山脉夏季里的鸟》(The Summer Birds of the Adirondacks),被莫里斯评为“美国最博学的青年学者之一”。
如果你认为罗斯福的课外兴趣分散了他上主课的精力,会影响他的学习成绩,那就错了。在大一的7门主要课程中,他有5门获得了优秀。他自己也认为,他成绩优异的原因在于广泛涉猎和对学习时间的独特安排。
……
其实,刺激并不神秘,在我们的生活中俯拾皆是。简单说,父母充满爱意的陪伴、笑容和话语,都是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良性刺激。
本章先简要归纳常见的两大类有益于大脑的刺激源。
1.大自然的刺激
人类来自大自然。大自然里拥有最丰富的促进大脑发育的刺激源。温暖的阳光、徐徐的清风、潺潺的流水都可以促进大脑“快乐激素”(血清素、内啡肽、多巴胺等)的分泌。建议各位学习者,尤其是孩子,平时学累了就多到户外走走,用心倾听自然的声音,促进大脑感知能力的发展和发育。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就曾指出,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探索欲望,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道路。
2.社会活动的刺激
社会化是人类大脑的第一需求。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人,是因为他被当成一个人来养育。仅仅确保营养和卫生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沟通和身体接触,人就无法健康成长。
……
所以说,学习者要脑子“灵光”、身体健康,一定要多增长见识,多与人交流。不论是为了孩子的智力发育还是身体健康,家长都要多带他们参加丰富的属于“人”的社会活动,比如团体手工活动(剪纸、拓印、绘画等)、亲子游戏(击鼓传花、两人三足、果蔬大战等),让孩子更多地与他人接触,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能力。发现孩子的兴趣或者特长之后,要给他们创造进一步专业训练的机会,他们的大脑潜能才能进一步被激发出来,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
具备刺激源后,还需要学习者主动参与刺激。
神经科学领域有两个著名的老鼠大脑实验。
第一个是碰触实验。实验发现,同样的老鼠碰触相同的东西,主动碰触和被动碰触相比,老鼠大脑内的反应强十倍。
第二个是水迷宫实验(强迫大鼠、小鼠游泳,学习寻找隐藏在水中的平台的一个实验)。实验发现,主动学习的小鼠大脑神经连接密度更高,学习效率也更高。
动物实验提示,学习者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可以大幅度提升其大脑的发育。那么,关于人脑的实验结果呢?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它用数字百分比直观地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多少内容(学习内容平均存留率)。
第一种方式——“听讲”,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是最差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学习者通过“阅读”的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结合“声音、图像”来学习,可以记住20%。
第四种,观看“老师示范”,可以记住30%。
第五种,通过“小组讨论”进行学习,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在项目中学习”或“实际演练”,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75%。
第七种,在金字塔基座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让人记住90%的学习内容。
人脑实验提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被动学习;而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
学习者可以多参与小组讨论发言,在做项目中学习或者现学现卖,主动地汲取知识,交流分享,提升学习效率。
如果你是家长,我建议平时多引导孩子参与项目式的学习(比如共同组装一辆简易小汽车、运用纸箱制作滑梯、设计家庭小剧场等),让孩子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大脑的活力,使之形成更复杂的神经连接和神经网络,养育出积极而又聪明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15:34:11 | 只看该作者
儿子仍在继续学习。

下面是一份学习资料,来自《标杆人生<新一版>》(华理克 著  PD翻译组 译):
什么事能讨神喜悦?
愿主以笑脸对你……
——民数记六25(NLT中译)
求你以笑脸迎向你的仆人;教导我认识人生的正道。
——诗篇一一九135(Msg中译)

你的人生目标是要讨神喜悦。
你既然知道人生的首要目的是要讨神喜悦,那么,你最重要的任务,当然是探求如何能讨祂喜悦了。圣经说:“要找出什么能讨基督喜悦,然后跟着做。”幸好圣经已向我们介绍了一个讨神喜悦的模范人物,他的名字是挪亚。
在挪亚的时代,世人堕落,道德沦亡。各人都为着自己的享乐,而不是为了使神开心而活。神在地上找不到一个想讨祂喜悦的人,于是心中忧伤,后悔造人。神极为厌弃人类,甚至打算除灭所有人。然而,唯独一人能令神展露笑脸。圣经说:“挪亚能够令主开心。”

神说:“这人令我开心。他使我欢笑。好吧,我由他一家人再重新开始。”由于挪亚为主带来快乐,你我今天才有机会做人。从挪亚身上,我们认识到五个讨神喜悦的敬拜行动。
我们爱神胜于一切,祂就会喜悦
挪亚爱神胜于世上的一切,纵然没有人跟他一样!圣经这样描述他的一生:“挪亚恒常跟从神的心意,与祂有亲密的关系。”
神最想让你做的事,就是与祂建立关系!这是宇宙中最令人惊讶的真理——我们的创造主渴望与我们团契相交。神造你是为了要爱你,祂渴望你能以爱回应祂。祂说:“我不想要你的祭物——我想要你的爱;我不想要你的供物——我想你认识我。”
这经文能否让你感受到神对你的爱?神深爱着你,渴望你能以爱回应祂。祂期待你认识祂,花时间与祂相交。因此,我们最重要的人生目的,是要学习爱神,也让祂爱我们。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这正是耶稣所说最大的诫命:“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第一条,也是最大的诫命。”
我们全然信靠神,祂就会喜悦
挪亚信靠神——即使神要他做的事情看似不合理。这是他讨神喜悦的第二个原因。圣经说:“挪亚因着信,在干地中间建造一艘船。他不明白神的警告,却依从吩咐去做……因此,挪亚与神变得很亲密。”
试想象这情景:一天,神来到挪亚面前,说:“我对人类很失望。世上只有你的心中有我。挪亚,我看见你的时候,就展露了笑脸。我喜悦你,所以我准备用洪水淹没这世界,然后由你这家再重头开始。我要你造一艘大船,到时,你便可带着动物进到里面逃生了。”
挪亚当时可能会因为三个难题而对神怀疑。第一,挪亚从未见过下雨。因为在洪水临到以前,神是用地下涌出来的水滋润大地的;第二,挪亚的住处,距最接近的海洋也有数百里。即使他学会造船,但又怎样将船送到海里呢?第三,如何集合所有动物并照顾它们,也是一大难题。然而,挪亚没有申诉或推搪。他全然信靠神,令神喜悦。
全然信靠神,表示你相信神知道什么是对你最好的。你期望祂信守承诺,帮助你解决困难,在必要时为你成就难成的事。圣经说:“祂喜悦那些尊崇祂的人,和那些信靠祂那不变的爱的人。”
挪亚用了120年来建造方舟。我可以想象到,期间他经历了很多灰心泄气的日子。年复一年,全无下雨的征兆,他一定听到许多冷嘲热讽,说他是“自以为听见神说话的疯子”。我可以想象到,挪亚的儿女常因为那建造在家门前的大船而感到很尴尬。然而,挪亚却一直信靠神。
在你一生中,有哪些方面是需要全然信靠神的呢?信靠是敬拜的行动。正如父母会因着儿女信任他们的爱和智慧而感到高兴,你对神的信靠,也同样得神欢心。圣经说:“没有信心,就不能讨神喜悦。”
我们全心全意顺服神,祂就会喜悦
要拯救众动物避过洪水,当然需要周详的计划和安排。并且,一切事情都要完全依从神的指示去做。神没有说:“挪亚,照你喜欢的款式去做一艘船吧!”不,神把方舟的大小、外形和用料,以及各种要带上船的动物数目,都巨细无遗地向挪亚――说明。按照圣经的记载,挪亚的反应是:“所以挪亚便按照神所吩咐的,完全做足了。”
请留意,挪亚是完全依从(没有遗漏任何指示),也依足指示(按照神所定的方式和时间)。这就是全心全意。难怪神会满脸笑容地看着挪亚了。
神若吩咐你造一艘大船,你岂不会提出一些问题、异议,甚或是有所保留吗?挪亚却没有。他全心全意听从神,也就是毫无保留和毫不犹疑地按照神的吩咐做。你不可拖延说:“让我先为这事祈祷。”你要立刻动手去做。所有父母都知道,子女拖延服从其实是不服从。
神要你做的事情,毋须向你解释或陈明原因。你可能稍后才明白,却不可延迟不遵从。凡事立即遵从,比你花毕生时间讨论圣经,更能帮助你认识神。事实上,神的某些命令,除非你先顺从而行,否则永远也不会明白祂的心意。惟有服从,才能使你明白神的心意。
许多时候,我们对神只有一半服从。我们希望选择性地服从:列出自己喜欢的命令,并顺从遵守;但那些认为不合理、太难、代价太高或过时的,便置之不理。我上教会,却不作什一奉献;我念圣经,却不宽恕得罪我的人。然而,一半服从就是不服从。
全心全意的服从,是带着喜乐和热情的。圣经说:“欢欢喜喜地服从祂。”大卫亦以这种态度服从神:“主啊,你只要吩咐,我就会做。在我有生之年,我必全心全意服从你。”
雅各教导信徒说:“我们是凭着所做的事,而不单是凭着信些什么来讨神喜悦。”神的话语已清楚指出,你不可能赚取救恩。救恩是来自神的恩典,并非凭着你的努力可得。然而,作为神的儿女,你却可以借着听从天父来讨祂喜悦。听从神,也是敬拜的行动。神为何那么喜欢我们听从祂呢?因为这足以证明你真的爱祂。耶稣说:“你们若然爱我,就必遵从我的命令。”
我们常常颂赞和感谢神,祂就会喜悦
获得别人由衷的赞美和欣赏,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神同样喜欢获得人的赞美和欣赏。我们向祂表达崇敬和感恩时,祂就会喜悦。
挪亚一生为神带来愉悦,因为他常常充满赞美和感恩。挪亚避过洪水以后,首要做的,就是献祭感谢神。圣经说:“然后,挪亚为主筑了一座坛……在上面献上潘祭。”
由于耶稣已为我们献上自己为祭,我们今天毋须像挪亚那样向神献祭,取而代之的是,圣经所教导我们的要“以颂赞为祭”和“以感恩为祭”献给神。我们因祂是神而赞美祂,也因祂所作的一切感谢祂。大卫说:“我要用诗歌赞美神的名,以感谢来荣耀祂。这会令主喜悦。”
当我们向神献上赞颂和感恩,奇妙的事情会随之发生——我们令神快乐,我们的心也会充满喜乐!
我的妈妈很喜欢做饭给我吃。我与嘉祺结婚以后,每逢回去探望双亲,妈妈总会为我们预备满桌佳肴。她人生的一大乐事,就是看着子女高高兴兴地大嚼她做的菜。我们吃得愈开心,她就会愈高兴。
我们一面享受妈妈所做的菜,同时亦很高兴能令她开心,真是一举两得。我一面大嚼,一面夸赞菜肴的美味和妈妈的厨艺。我不单想享受食物,还想令妈妈开心。家中各人都因而感到开心。
敬拜也同样可以一举两得。我们享受神为我们所作的一切。我们向神表示欣赏,能令祂感到开心,而我们的喜乐也因而加增。诗篇说:“义人在祂面前欢喜快乐;他们很开心,喜乐欢呼。”
我们运用自己的才干,神就会喜悦
洪水过后,神给挪亚一些简单的指示:“你们要繁殖和加增人口,遍满全地……一切有生命和会走动的东西,我都赐给你们作食物。正如我从前赐绿叶植物给你们一样,我现在将一切赐给你们。”
神说:“是时候好好过活了!按照我的意思去生活吧!与你的配偶同房,生养孩子,把儿女抚育成人,种植五谷和吃喝饮食吧。这就是我要你做的事情!”
你可能认为,只有进行属灵活动的时候,你才能讨神喜悦——例如念圣经、上教会、祈祷和分享信仰等。你可能认为神并不关注你生活的其余部分。事实上,神喜欢察看你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不管你是在工作、玩乐、休息还是吃喝,你的任何一个行动,祂都不会忽略。圣经告诉我们:“敬虔人的脚步是主所引导的。他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祂都喜悦。”
只要你抱着一种赞美神的心态去做任何事,神都会喜悦——犯罪当然除外。无论是洗碗碟、修理机器、售卖物品、编写计算机程序、种田或养儿育女,都能荣耀神。
正如自豪的父亲一样,神特别喜欢看见你运用祂所赐的天赋和才干。神为了让自己快乐,特意将不同的恩赐分给我们。祂造了一些人,使他们成为运动员,又使另一些人成为善于分析的人。你可能拥有学习机械、数学、音乐的恩赐,或有其他千百种技能。这一切才干都能取悦神。圣经说:“祂已轮流塑造各人;如今察看我们所作的一切。”
你若把你的才干收藏起来,或试图模仿别人,都不能够荣耀神或取悦神。惟有你做好你自己,才能为祂带来快乐。有时你也许会厌弃自己的某个部分,那你就是厌弃神的智慧和造你的主权。神说:“你无权与你的创造者争辩。你只是一个由陶匠造出来的陶瓶。陶瓶不能说:‘你为何把我造成这样?’”
在电影《烈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中,奥运冠军跑手李德尔(Eric Liddell)说:“我相信神是为了一个目的造我,祂并且造就我,使我跑得很快;当我跑步的时候,我感到神正为此而快乐。”他后来又说:“放弃跑步可能令祂觉得被轻视。”我们没有不属灵的才干,只有误用的才干。运用你的才干来取悦神吧!
神看见你享受祂的创造,祂就会喜悦。祂赐你一双眼睛可以欣赏美物,一双耳朵可以听声音,一个鼻子来享受各种气味,赐你味觉来品尝各种美食,赐你触觉来享受每个触摸。只要你怀着感谢神的心,每次的享受都成了对神的敬拜。圣经说,“神……为了我们的享受,慷慨赐给我们一切。”
神甚至察看你入睡!我记得,当我的孩子还年幼时,我看着他们睡觉的样子,便感到心满意足。有些时候,他们日间不听话并制造麻烦,令人感到很气恼,但他们入睡的时候,我看见他们脸上露出满足、平安和宁静的神情,就立即想到自己是多么深爱着他们。
我的孩子不用做什么来讨我开心。只要看着他们仍然有气息,我就会开心,因为我深深爱着他们。看他们那小小的胸口起伏有致,我就会微笑,有时还会热泪盈眶。当你入睡的时候,神也会以慈爱的眼神凝视你,因为是祂决定把你造出来的。祂爱你,仿佛你是地上唯一的一个人。
父母不会因儿女表现完美,或长大成人之后,才喜欢他们。不论儿女在哪个成长阶段,父母都同样喜爱他们。神同样不会待你长大成熟后,才开始喜欢你。不论你在哪个属灵成长阶段,祂都一样爱你,因你而感到开心。
也许,过去你的父母或师长是难以讨好的,但千万别假定神也如此对你。祂知道你没有能力做到完美,或完全不犯罪。圣经说:“祂当然记得我们是用什么造成的。祂记住我们是尘土。”
神只看你的内心:你内心深处是否最想讨祂喜悦?这正是保罗的人生目标:“然而,无论家在哪里,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讨祂的喜悦。”你若是为永恒而活,你的心思就会由“怎样使我一生获得最大的快乐?”变成“怎样用我一生,让神获得最大的快乐?”
神正在寻找21世纪的挪亚——愿意为神的快乐而活的人。圣经说:“主从天上察看世人,要看看有智慧的没有,有想讨神喜悦的没有。”
你愿意把讨神喜悦作为你的人生目标吗?凡毫无保留地以此为人生目标的人,神也将毫无保留地赐福给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1 14:53:21 | 只看该作者
儿子最近在看从市图书馆借的书。

我被《圣经综览》(亨利达·米尔斯博士著)中兄弟圣情的故事所感动:
“你知道古代希腊雅典城圣徒艾斯区罗(Aeschylus)的故事吗?艾斯区罗被雅典人定罪,将被处决。他的弟兄阿明达斯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刚为雅典打了胜仗,来到法庭上。阿明达斯一言不发,举起他在争战中断了一截的肩膀,还有血正滴下。当法官们看着他的伤痕,他们宣告说:‘为阿明达斯的缘故,艾斯区罗宣告无罪,即行释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5:31:06 | 只看该作者
儿子在读他从市图书馆借的《拉斐尔:秩序之美》。

《声音改造大脑》([美]尼娜·克劳斯Nina Kraus 著 耿馨佚 译)书摘:
《第5章 音乐,知觉、思考、运动和感受的集大成》
◎音乐就像从老虎机里摇出来的大奖,汇集了感觉系统、认知系统、运动系统和奖赏系统的功能,并借助声音将各种功能展现出来。
◎音乐的治愈力

泰德·乔亚(Ted Gioia)在他的《治愈之歌》(Healing Songs) 一书中谈到了法国的一群僧侣。因为梵蒂冈二世颁布了吟唱禁令,这些僧侣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影响。他们变得无精打采,脾气暴躁,且常感到疲惫不堪。身体健康也受到了损害,发病率飙升。后来,吟唱活动恢复之后,他们又恢复到健康安乐的状态。
音乐训练的过程可以抑制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非自主抽动。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曾谈及他观察到的一群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在一起敲鼓时的情景。他发现,一开始时,鼓声很混乱;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起初不自觉的、不同步的动作,最终会同步成一种协调的节奏,就好像他们的神经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另一个例子是乡村音乐歌手梅尔·提利斯(Mel Tillis),他说话时会结巴,但唱歌时却不会这样。
以上这些奇闻轶事证明了音乐与健康(包括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由来已久。音乐医学这一话题所涉领域众多,远远超出了本书能描述的范围。如今,音乐日益发展,并逐渐步入了主流医学领域,已被用于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帮助减轻战争和灾难受害者的压力,以及缓解棘手的疾病带来的压力。音乐可以减轻痴呆症患者的记忆损伤,可以加强孤独症儿童和其他语言发育迟缓或阅读障碍儿童的语言技能。音乐也是一种治疗运动障碍的有效方法,已被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脑卒中、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等。此外,音乐还可以训练失聪儿童更好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韵律。
音乐医学牵引着我们的听觉大脑,并与我们的运动、思维、感觉和情感建立了联系。音乐通过将听觉大脑与这些重要的大脑功能相连,发挥出了强大的治愈能力。如今音乐资源尚未得到完全开发,在医疗保健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听觉大脑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9 20:24:01 | 只看该作者
儿子还在继续学习。

今天我读了《Newton科学世界》(2024.12)中的《深海:充满未知之谜》,得知:“2022年,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等研究团队在小笠原海沟的水深8336米处发现了一种叫做“snailfish”(暂无中文名,直译为蜗牛鱼)的鱼类。这一发现刷新了已知的鱼类生存环境的最深记录。

《深海:充满未知之谜》(部分)
千奇百怪的深海生物总是勾起我们的浪漫情怀。深海中有很多未知领域,但通过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深海探测,深海的地形、甚至是栖息于此的生物形态和生态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从哪里开始算是深海
大陆周围存在着被称为“大陆架”的平坦海床,水深约为200米左右。太阳光(或者说可见光)会被海水吸收,几乎无法到达水深超过200米的地方,只有波长较短的蓝色光能到达约1000米深的水下,但超过这个深度后,海洋世界就变成了无尽的黑暗。由于在光线无法到达的地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深度超过200米的水下,浮游植物是无法生存的。这就导致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浮游动物和鱼类等生物数量也急剧减少。因此,海洋生物学家通常将几乎所有光线都无法到达的、水深超过200米的区域,称为“深海”。按照这个定义,全球海洋约95%的区域都被认为是深海区域。
在水深8336米处发现鱼类
深海并不仅仅是一片黑暗。深海是一个寒冷且高压的环境。海水的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水深约1000米处,海水的温度会下降到2~4℃左右,之后深度再增加,水温变化也不会太大。
在海中,每下潜10米,水压就会增加约1千克/平方厘米(kg/c㎡)。在水深5000米处,水压已达到515千克/平方厘米,相当于每平方厘米承受515千克的重量。
光线无法到达且水温基本稳定的深海环境中,类似陆地那样的环境变化较少,对深海生物来说可能是较为宜居的环境。过去,人们认为深海中没有生物存在,但现在推测深海中其实栖息着1000万~1亿种生物。2022年,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等研究团队在小笠原海沟的水深8336米处发现了一种叫做“snailfish”(暂无中文名,直译为蜗牛鱼)的鱼类。这一发现刷新了已知的鱼类生存环境的最深记录。
雪舞深海
在深海生态中,由于缺乏光照,浮游植物不能生存,能够作为食物来源的生物也较少,那么深海生物到底靠什么食物来维持生存呢?有时,鲸的尸体会沉入深海底部(被称为“鲸落”),成为深海生物们的食物来源,甚至形成一个被称为“鲸骨生物群落”的独特生态系统。然而,这种机会在深海中并不常见。
在深海中,一直有白色颗粒状物质从海洋上层降落到下层。由于这种物质下沉时看起来像雪一样,因此被称为“海雪”(marine snow)。海雪中含有表层浮游植物和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成分。在深海区域,这些有机物下沉成为海雪,成为深海生物们的重要能量来源。
年月流转,海水循环
水深超过1000米的区域中,海雪中的有机物在细菌等作用下被分解成磷和氮等营养盐,并逐渐积聚,由“大洋环流”带动循环。从深层涌出的海水流被称为“上升流”,将富含营养盐的深层海洋水上升至海表层,从而促进了表层浮游植物的繁殖。
海水在冷却至4℃左右时密度增加,变得更重,因此会下沉。水结冰时,盐分会分离出去。变成冰的海水周围会更冷,且盐分浓度增加,密度也会增加,因而这一区域的海水会进一步下沉到更深层。下沉的海水在深海中流动,但最终会与上层海水混合,受热后密度变低,然后继续浮升。这种大规模循环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约需要1500~2000年的时间。
化学合成创造的生态系统
深海中还存在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即在热液喷口周围形成的化学合成生态系统。由于深海底部的水压较大,即使温度超过100℃,水也不会沸腾。热水的温度有时甚至可达400℃,其中含有硫化氢和重金属离子等物质。在深海中生活着一些以这类无机物为能源生存的化学合成细菌。在热液周围,以这些化学合成细菌为中心,聚集了很多贝类、甲壳类和鱼类等生物,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人类与深海的关系
近年来,由于人们发现了可用作天然气的甲烷水合物(可燃冰)以及富含钴等稀有金属的锰结核,沉睡在深海底的珍贵矿产资源开始备受关注。
然而,尽管我们从海洋中受益良多,但人类活动却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高温海域正在扩大。二氧化碳急剧增加导致海水酸化,成为严重问题。海水酸化会影响到用碳酸钙做壳的生物,如贝类、海胆、海星和珊瑚等,会致其难以产生贝壳或骨骼,最终导致数量减少。
此外,易拉罐、塑料等人造物质进入海洋也导致了海洋污染。塑料如乙烯基材料漂浮于海洋中,无法被分解,常会被海龟和鲸鱼等海洋生物误食,造成死亡事故。近年来,微塑料(5毫米以下的微小塑料颗粒)引起的海洋污染也备受关注。由于微塑料十分微小,因此会被各种生物摄取。海中的鱼类和贝类吃下微塑料后,塑料中的有害物质会积聚在其体内,恐怕也会影响食用海鲜的我们。塑料在世界最深处——水深1万零900米的海底泥中也被发现,正在向整个海洋扩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27 13: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