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方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琳教学活动

[复制链接]
261#
发表于 2010-3-27 13:42:23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 我和王燕老师一起组织二(2)组的...

今天, 我和王燕老师一起组织二(2)组的家长培训。
姜荣老师--TY(小朋友)---教具:小熊

姜老师调整好孩子的坐姿后,就开始了操作。我们先看看她做了什么。

桌子上放了两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是空的,另一个装满了小熊。
第一个回合:
老师指令:拿出一个红色和一个黄色。
孩子操作,正确。老师指示孩子放在桌子上,并让孩子说一遍拿出了什么。孩子回答流利。
老师指示孩子将红色和黄色小熊放到另外的空盒子里,孩子照做。
第二个回合:
老师指令:拿一个白色和两个蓝色。
孩子操作正确。步骤同上。没有难度,孩子很开心。
第三个回合:
老师指令:拿出一个红色和三个黑色。
孩子找了找,看看老师,又想了想,说:没有黑色。孩子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该对老师说些什么,真棒。
老师装作自己失误的样子,表情和声音都配合得很好:哦,没有啊,那就再拿别的。
孩子和老师一直非常配合,两个人很默契。
第四个回合:
老师指令:请你红蓝绿各拿一个。
孩子操作错误。
老师反应很快,柔和地说:嗯,不对,我们再来一次。
老师重新发指令,孩子重新操作。操作正确。
老师立即兴奋地说:啊,对了!真棒!
孩子被老师表扬了,由衷地高兴。
老师:我们不做了,现在看一看两个盒子里的小熊,哪边多呢?(复习已经学过的多少概念)

老师给孩子一个小熊。
指令:指指小熊的鼻子。
孩子操作。正确。
老师问:鼻子再小熊的——?(让孩子填空)
孩子答:前面。
老师:对了。
指令:指指小熊的尾巴。
孩子操作。正确。
老师问:尾巴在小熊的——?(让孩子填空)
孩子:后面。
老师进行小小的总结......

然后,老师将积木类的教具雪花片、小圆片、小葫芦各一个放在桌子的右边。
指令:拿小葫芦放到小熊的前面。
孩子操作。正确。
老师总结:葫芦在小熊的——?
孩子填空。正确。
老师:小熊的前面有——?
孩子填空。正确。

指令:把雪花片放在小熊的后面。
孩子操作。错误。
老师适时评价:不对。(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
接下来姜老师将操作难度降了下来,将复合指令进行了分解,逐步操作,让孩子一步一步地做对。
在这个节骨眼上,是最考验人的。很多新手,碰到这种情况往往会手足无措,上不来下不去。要么硬教,要么全面撤退。看姜老师的:
调整了一下孩子的坐姿后,重新指令:指指小熊的尾巴。
孩子操作正确。
老师问:尾巴在小熊的——?
孩子填空正确。
老师重新强调了小熊的后面这个位置。
然后姜老师说:老师做一次,你好好看。
接下来问:老师把雪花片放在了小熊的——?
孩子答:后面。
老师及时肯定。
老师问:小熊的后边有什么?
孩子答对了。
绕了一圈,姜老师又重新回到上面要进行的课题,发指令:把雪花片放在小熊的后面。
孩子操作正确。
孩子被表扬。
老师问:小熊的后边有什么?
答对了。
问:雪花片在小熊的——?
答对了。

指令:把小圆片放在小熊的后边。
孩子操作正确。
问:小熊的后边是——?
孩子填空正确。

结束上边的活动。把教具收走。跟孩子玩一玩方块积木。孩子自己挑出了9块红色积木,并摆了一把椅子。想象力很丰富。老师提议将一个小熊放在椅子上休息,孩子不同意,老师一再申请,孩子终于同意。玩1-2分钟,收走。开始新的回合。孩子的思路一直被姜老师引领着,孩子的行为一直在姜老师的控制之下。

老师拿出不同颜色的5个小熊,分别放在桌子上,这些小熊看起来面朝着不同的方向。并将放置有很多雪花片、小圆片、小葫芦的大盒子放在桌子右边。看来是多对多了。
指令:请你用眼睛看一看桌子上有几只小熊?
答:5个。(复习孩子已经学过的简单目测)
此时,孩子上课进行了十多分钟了,可能有点累了,出来一些小动作,好像是想手舞足蹈一下。但老师及时阻止了他,控制住了他的多余动作,把他的注意力牵引到桌子上来。
指令:拿小葫芦放在蓝色小熊的后边。
孩子操作正确。小伙子真的很棒。
指令:拿小圆片放在红色小熊的前面。
孩子操作错误。
老师重复指令。
孩子再次操作错误。
老师调整指令,将复合指令再次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操作。
指令:拿小圆片。
孩子就从大盒子里找小圆片。找对了。
指令:放在红色小熊前面。
孩子操作正确。鼓励。
老师随之将指令难度调整回去:拿白色小圆片放在黄色小熊前面。
孩子操作正确。表扬!

老师宣布这些做完了。收走。

老师:你现在想玩什么?
孩子:玩积木。
老师:玩几个?
孩子:玩9个。要黄色的。
再一次搭了一把椅子。玩得很开心。师生二人互动得很好。

再来。
老师拿5个不同颜色的小熊,排好队放在桌子上。
指令:把红色小熊放在蓝色小熊的后边。(前面、中间这些方位词轮换使用)
孩子每次操作完毕后,就在老师引导下描述刚才的动作。但因为操作时间快20分钟了,孩子会偶尔走神和操作错误。姜老师真的太投入了,自始至终,她的思路就没有乱过。我甚至怀疑她都上课上瘾了,她想把一连串的课题全部做下来呢。果然。

老师指令发完后,开始了连珠炮似地一问一答。
问:红色小熊前面是什么颜色的小熊?黄色后边是什么颜色......类似的问题。
她问一个,孩子答一个。孩子每回答完毕一个问题,她都立即评价,诸如“对了”、“很好”、“真棒”、“正确”等等。孩子略有走神,姜老师立即给予调整,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继续刚才的问答。天哪,魔鬼式训练法啊。
方位问题还没结束,又掺入了序数概念。姜老师后来解释,这也是已经学过的内容,练习孩子综合运用的能力。
TY小朋友真是棒极了,老师在操作步骤中添加了许多以前学过的环节,他都能顺利过关。
大家都对姜老师的课报以热烈的掌声。姜老师上课的思路非常清晰,课题难度把握得很好,几乎让孩子感觉不到任何难度,即便是操作错了,老师也都是和颜悦色地说“不对,我们再试试”。老师的温柔和包容,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谢谢姜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发表于 2010-3-27 13:53:34 | 只看该作者

re:孩子:LZS 四(2)B操作者:...

孩子:LZS   四(2)B
操作者:妈妈
操作过程:
妈妈把崔老师的课题给LZS又操作了一遍。
一、大卡片的配放
二、小卡片的配放
三、小卡片的配拿
这位妈妈操作的套路很条理,能按部就班的做完。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很融洽。
我的意见:
    孩子在和妈妈操作时,孩子是很放松的,也很开心,这要归功于妈妈平时的温和对待。但是,这种关系如果太过的话,就变成了过分依恋。如:一、崔老师在一开始给孩子操作时,孩子一直拉着妈妈的手不肯放开,当然妈妈做的很好,只是在旁边坐着,没有说话。二、在妈妈操作时,做着做着,小同学就不愿意了,非拉着妈妈的手,要拿箱子的玩具,在妈妈的坚持下,最终放弃。如果孩子经常出现这些情况的话,肯定会影响孩子和你的配合。所以,和孩子有亲昵的关系是没错的,但是,要让孩子知道,一旦拉过桌子要上课了,就应该好好的做好,小手放好,等待。
    LZS不管是和老师操作还是和妈妈操作,涉及到卡片的教学时,能一直盯着卡片认真的看,说明孩子的注意力还不错!小同志发现靠山不在了,就好好学习,说明有察言观色的本领。所以,给孩子建立好的学习规矩是必要的,适当的给予奖励。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发表于 2010-3-27 13:57:30 | 只看该作者

re:2010年3月27日星期六 一(2...

2010年3月27日星期六    一(2)组家长培训
今天李国香老师针对引发孩子主动语言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我们也让家长进行了简单操作。
操作家长:小柯妈妈
操作课题:引发孩子主动表达:“我没有”,“我还要”等语言。
步骤:小柯妈妈先分给每个孩子四块积木,然后让他们跟自己搭一样的,在这时,会有家长提示孩子去主动表达自己少了什么颜色,主动去要。之后小柯妈妈又让孩子想象每一层楼的用处,诱发孩子的主动语言,引导三个孩子同时发挥、同时反应。
建议:小柯妈妈的每一步的想法都很好只是回合有点过长,希望不管进行什么课题,在操作过程中,不要把回合拉的太长,可以把课题分解开,每一个回合时间短一些。另外,建议家长多给予孩子示范,让孩子通过示范来进行模仿,而不是被动的说出来,要想一种方法促使孩子主动地去关注别人,把被动变为主动。

操作家长:博妈
操作课题:引发孩子主动表达“我没有,我要”。
步骤:博妈画熊猫,边画边让孩子想象还缺少什么。
建议:可能博妈还没有完全领会到今天的课题,可以通过画画,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比如:有纸没笔,让孩子表达出来没有东西不能画,这中间也最好采用示范的方式让孩子进行表达。但是,博妈的上课过程很精彩,能够顾及到所有的孩子,也能够随时观察孩子的表现,这一点是非常好的。

操作家长:CHY妈妈
操作课题:如何让孩子表达出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步骤:CHY妈妈让孩子去够电灯,孩子能主动表达出“太高了,够不到”,孩子的主动性很好,而另一个孩子就比较典型,他一直在跳着去够电灯,这时候有一个人在旁边做示范,但是,孩子并没有注意到旁边做示范的人,所以还是没能说出来。由于给CHY妈妈的时间有点短,所以没能够继续操作下去,相信如果时间再多一点的话,CHY妈妈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建议:尽可能的找第三个人做示范,要让孩子主动发起沟通,而不是让家长提问,孩子回答。不过CHY妈妈的架势很好,想法也不错,可以继续从这个方面延伸下去。

下面介绍一些简单的引发孩子主动语言的课题和场景供家长和老师们参考:
吃饭:让孩子有菜没饭,或者多分给他一些,让他吃不完,以引发孩子的主动语言。
分东西:其他人有礼物,不给孩子礼物,让孩子能主动去要礼物。
买东西:没有钱,会开口向大人要。
坐椅子:有人做两个椅子,孩子没有椅子,让孩子主动去要。
这些只是我个人通过今天李老师的讲座想出来的一些简单场景,希望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场景可以提供给我们,让我们互相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发表于 2010-3-27 14:09:12 | 只看该作者

re:2010.3.27 周六 二...

2010.3.27    周六    二(2)组家长及部分老师    操作培训      教室4
这次的培训先由老师操作展示课题步骤,然后让家长们进行操作。

上课老师:孙萍萍
孩子:TZH
课题:1、排序讲故事
      2、改错

一、        排序讲故事  《小朋友上学的故事》
步骤:
1、先让孩子认读每张卡片
每张的卡片内容:还在睡觉------闹钟响了,起床了--------换衣服-------背书包上学
孩子的反应:读了每张卡片,可是声音有点小,眼睛到处看。
2、老师正确的排序卡片
孙老师表情丰富夸张,语气亲切的一边排一边用简单的语言来排4张卡片,并且随时关注着孩子的注意力。
3、老师说卡片,孩子来排
现在换成老师来说卡片的内容孩子来排。孙老师把4张卡片的顺序打乱,让TZH根据老师的描述从4张卡片中选择出正确的一张进行排列。
师:“小朋友在睡觉”(孙老师的指令干脆,等待孩子去拿这张卡片)
孩子的反应:可能没听清楚,走神的原因,结果很干脆的拿了第一张‘换衣服’的卡片(答案错误),孙老师的反应也很快,马上按住孩子正在拿的卡片并且摆回原处,在给孩子一次机会,语速放慢重复卡片内容“小朋友在睡觉”,眼睛盯着TZH观察他的反应,这次TZH排对了!孙老师口头表扬孩子。孙老师和TZH一起表达4张卡片(为下面的表达做准备)
4、孩子自己边排边讲
TZH能根据老师的描述排出卡片,接下来要自己独立的边排边讲。
5、根据卡片内容提问(能够让孩子真正理解故事的意思)
A、故事里面谁在睡觉?
------------“我”(错误)
老师纠正:孙老师及时的引导TZH看卡片,说出正确的答案
B、小朋友被什么吵醒了?
----------“叮铃铃,闹钟响了”(正确)
C、醒了以后他干什么了?
----------没有回答出来。现在TZH的注意力分散,开始有小动作发生,不安静。
孙老师没有继续进行内容,通过听指令做动作来调整他现在的走神状态。在孩子注意力有所改善的情况下,继续刚才的内容。
6、凭记忆讲故事
孙老师把4张卡片翻过去,手指头点着每张卡片让其凭记忆讲出刚才的故事

二、改错
1、老师用实物演示,加强理解
例:手表、衣服
老师故意把手表戴在孩子的脚腕上;把老师的大衣服穿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感受,让其判断对错,并引导孩子说出正确的答案。
2、运用卡片(以琳改错卡片)
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注意力由于今天环境的改变,已经变的很难控制。
调整,引诱,调动运用各种方法,提高TZH的注意力,有所改变。
3、句型的加入(宝宝迷你书)
老师:“这是一只蝴蝶”(出示一张卡片)
孩子:“孙老师你说错了,这是大象/孙老师你说对了”

孙老师今天上课的内容,难易程度很适合孩子。让老师和家长有收获的地方:表情很丰富,语调高低结合,让孩子没有压力的学习!在“改错”这个课题的时候,先结合自身或者孩子亲身体验,加强孩子的理解,这是很好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发表于 2010-3-27 14:11:08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五(1)组的妈妈们分别操作了点数及报...

今天五(1)组的妈妈们分别操作了点数及报总数、颜色。三位妈妈上课的步骤都很清楚、条理。
特别是LXK妈妈,从简单到难、单一物品到有干扰的多个物品。每一步都准确。虽然在整个过程中妈妈也有奖励,
但是感觉孩子完全没有感受到这些奖励(吃的、游戏),对于吃的可有可无,妈妈吃了也就吃了。奖励直接就影响到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在和妈妈点数的时候孩子能应要求看着点数,但时间很短而且是被动的。建议多注重孩子的兴趣,通过互动的游戏、夸张的语言性奖励来带动孩子,从而改善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他内在的成就感。让他通过你的反应感受到自己做的真的是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发表于 2010-3-27 14:23:35 | 只看该作者

re:2010.3.27 一(1) “ 家族关...

2010.3.27 一(1) “ 家族关系”
对于要讲这个课题,唐老师开玩笑说:“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从哪来的,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老师和家长对这个课题涉及较少,一般停留在“谁是爸爸,爸爸叫什么名字,你是爸爸的什么”这些问题上,下面将刘老师以及家长的上课步骤归纳列出,供大家探讨。
刘老师  ZGX
一,家庭成员、名字与称呼的对应
刘老师:你家有几口人?都是谁?叫什么名字?
爸爸叫什么(ZK)?ZK是你的?ZK是ZGX的?
ZGX叫ZK什么?ZK叫ZGX?
(妈妈同上)
刘老师:谁是老婆?谁是老公?
GF是ZK的(老婆)?GF叫ZK什么(老公)?
二、父子、母子、夫妻关系
刘老师:谁是父亲(ZK)?谁是儿子(ZGX)?那ZK与ZGX是父子关系。
泛化问法:哪俩是父子关系?你和爸爸是什么关系?
(母子、夫妻关系同上)
三、将自己家三口人与别人家的人区别出来
老师写下两家人的名字,让孩子把一家人的名字用同色彩笔圈出来。
询问小朋友家一家三口人的关系(        ZGX在此卡壳,课题进行到此)
之后LYN妈妈带领LYN将这个课题继续进行。
四、爷爷与孙子、祖孙关系
  仍然从名字开始
五、爸爸与爷爷奶奶的关系
六、爷爷有几个孩子?分别与爸爸的关系,与宝宝的关系。
  妈妈这一支同理。
(孩子回答准确率100%,妈妈又问:奶奶的妈妈是?问题一出,大家都乐了,课题到此打住。)
GRX妈妈又上了一课,带给大家许多启发。

课后,家长、老师提了很多想法和注意事项,下面列出供大家参考借鉴:
1、少问,让孩子多表述。由于课题关系,今天的课几乎是一问一答式,三个孩子表现很好,如同总理答记者问,有问必答。老师建议当孩子理解后,可以让孩子参照名字说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2、上课时层次分明,一层一层找关系,易于孩子理解。
3、多运用图示 一个倒三角的关系,爸妈在上面两遍,孩子在下面
  为了清晰,在教学时一层关系用一个图示。教另一层关系时另画一图。
  将整个家族按照网络关系(如家谱一般)呈现出来,每家用同色彩笔画出,可以贴到墙上让孩子多看。孩子可以清楚知道自己与家里另一个人的关系。有的孩子也许会奇怪,为什么两个奶奶,一个住在我家,一个住在小红家?看到家谱就会明了。
4、小提示:A提问时用称呼比较简单(你是爸爸的?),用名字较难(你是ZK的?),这可能与中国人的传统有关。如果用称呼还不明白,就拿出照片,再不行,就把人找到面前真实体验一下。B孩子比较容易理解与自己直接相关的人(我是爸爸的儿子),对于别人间的关系(爸爸是爷爷的儿子)较难理解。
5、提问的多样化 一位老师将这些问题归纳为三种:是什么?叫什么?什么关系?
一位妈妈说她会问孩子“谁是妈妈的宝贝?谁是小可爱?”
6、更多的关系 姐弟关系、兄弟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买卖关系、乘客与司机的关系等。
7、与人称代词结合加深课题 妈妈:你叫他什么?(指着爸爸)
8、多重关系结合让孩子动脑筋 “妈妈的爸爸是?”“你叫爸爸的姐姐什么?”
9、生活中的运用 “妈妈:你们父子俩负责把东西收拾好。”这时孩子要知道妈妈指的是谁。
10、与年龄结合 “奶奶比爸爸年龄大”,“爸爸有个比较大的朋友,宝宝要叫伯伯而不是叔叔”“姐姐是年龄比我大的女孩”。可以在家谱中用点把年龄表示出来,这样可以一目了然谁大谁小,孩子还可以练习点数。
11、在动画片及电视剧中理解 如灰太狼和红太狼是夫妻,他们的孩子是狼崽子,红太狼与狼崽子是母子关系。
12、有的家长认为这个课题有助于孩子见面礼仪方面的进步,对财物所属、增进家人情感、社会关系等方面都有帮助。
大家若有更好的点子请积极跟帖。不当处请指正。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发表于 2010-3-27 14:35:36 | 只看该作者

re:姜老师真的很棒!课堂上的内容总是条理清晰...

姜老师真的很棒!课堂上的内容总是条理清晰,而且是该退时则退该进时及时跟进,让我们家TY在没有感到压力时就学会了新的课题.而且姜老师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老师.TY的理解不好,前段时间上课总出现神游现象.每当他上课出现神游现象,姜老师给他怎么讲也进不去的时候。我真的急得很想上去揍他。而姜老师却总是耐心的引导他........姜老师真的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发表于 2010-3-27 14:43:47 | 只看该作者

re:噜啦啦:你加上标点好不好,你的回复让我看...

噜啦啦:你加上标点好不好,你的回复让我看得喘不过气来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发表于 2010-3-27 14:49:36 | 只看该作者

re:个人认为——这个帖子是继方老师《...

    个人认为——这个帖子是继方老师《家访日记》之后最受欢迎、最受关注、含金量最高的一个教育训练贴。真感谢以琳把这么宝贵的资源直接放到网上。这要放在其他地方,肯定作为技术秘密吧。
    以琳的金贵在于此。把星星当成天使,把家长当成亲人,不断地共享教学技术与研究成果,让优质资源惠及更多的人。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发表于 2010-3-27 14:50:43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 我参加了张春华老师,王燕老师 组织...

今天 我参加了张春华老师,王燕老师 组织的家长培训
我获益匪浅。

首先 是老师为家长们示范课题
由孙萍萍老师操作 “四张排序” “改错”课题
四张排序
步骤:1.让孩童把四张排序卡片都读一读,老师按照正确的顺序讲一遍故事。
      2.老师一张一张的叙述卡片,让孩童去排列。
      3.排完之后老师指一张卡片,孩童来说一张卡片。直到四张都说完
      4.然后让孩童自己按照正确顺序指自己说。
      5.把每一张卡片的一个重点让孩童来说 例:“是什么把孩童叫醒了?”     “闹钟”
      6.然后卡片收起来让孩童将出这个故事。

改错:
第一张操作的卡片是 手表戴在脚上的
     先是实物示范,老师给孩童一块手表。硬给孩童戴在了脚上
问:“对不对?!” 孩童说:“不对”
问:“手表应该戴在哪?”。。。。。
然后转移到卡片上来说
孙萍萍老师的方法是 :先以实物做示范,正反实例 然后转移到卡片 “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么做?”
最后 老师一张一张的读卡片 让孩童来听老师读的对不对
让孩童说:“老师 你说对了”“老师你说错了,应该是...”

通过孙萍萍老师的这次操作,我收获了很多
例如:抓孩童的注意力。 掌握课题的难易程度 课题太简单容易使孩童厌烦走神,太难孩童容易烦躁,接受不了而拒绝。
拿卡片给孩童看的时候要放在孩童眼前的最佳位置 不能太近不能太远。
尽量不要用卡片挡住嘴巴 还有注意代词的转换等..


姜蓉老师闪亮登场!
她所上的示范课完完全全的成为了一节真实的个训课 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了她个训课的魅力
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 没有什么瑕疵行云流水 用张春华老师的话说:“老师和孩子完完全全的贴合到了一起。”
她的课我记录下了很多,来 看看吧!

  放桌子上一盒小熊,一个空碗。
指令:“去拿一个红色,一个黄色。”
拿完让孩童说一说“拿的是....和...”
这个步骤做了3次,每次拿的积木数量都不一样 越来越多 每次拿的积木都放在那个空碗里
指令:“红蓝绿各一个” 拍盒里的,拍碗里的。
看看盒里的和碗里的什么不一样?

拿出一个小熊 指一指鼻子 认前面
             指一指尾巴 认后面
把...放在小熊的前面/后面
再来指一指前后 重复上述步骤
小熊的前后左右换方位 再来做 总结:“小熊的前面/后面有...”

放桌子上任意位置五种颜色的小熊 “数一数有几只小熊”
指令:“去拿...放在红色小熊的前面”  五个颜色的小熊来做选择
放小熊方位的东西很丰富 有葫芦,雪花片...
休息放松一会就给小熊们排排队
“放在...的前面/后面  放在....和....的中间
再来问一问  ....的前面/后面是什么颜色

姜蓉老师所做的这一系列穿插了按数取物,认知方位,叙述等课题
孩童掌握的内容 要学习的新内容 都让孩童有成就感的完成了
让我非常的震撼

今天 老师们,家长们所展现出来的东西都使我获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发表于 2010-3-27 14:53:46 | 只看该作者

re:收到张老师的指令,马上改正。

收到张老师的指令,马上改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发表于 2010-3-27 15:12:35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方老师。看到方老师对我上课的评价,心...

谢谢方老师。看到方老师对我上课的评价,心里太高兴了。我会继续努力,虽然方老师说不要上成语言课,但是方老师给我很多的启发,让我知道怎么在这上面进行泛化,怎么样让电脑课不上的那么枯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发表于 2010-3-27 15:22:58 | 只看该作者

re:姜荣老师的课,实在太精彩!在以琳有幸...

姜荣老师的课,实在太精彩!
在以琳有幸上了一个月姜老师的电脑课,那温柔和包容,发自内心的夸奖,流淌着的爱......让俺回味至今!
谢谢姜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发表于 2010-3-27 15:55:25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参加了有赵炎老师和杨春燕老师组织的,...

今天参加了有赵炎老师和杨春燕老师组织的,四一组家长的培训
共三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老师从简到难把课题操作一遍,妈妈们再操作。这三位老师不论在把握孩子方面,还是课题步骤方面都让我学到了很多。
妈妈们也模仿老师的课题上了,内容都不错,看到了妈妈们的努力,但是还要加油,在细节方面多加注意就更好了。
比如:在让孩子选择卡片时,剩最后一张应该怎么办?可以以提问的方法或再放上一张卡片等。我真的学到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发表于 2010-3-27 15:56:08 | 只看该作者

re:2010年3月27日星期六上午三(1)组...

2010年3月27日星期六上午三(1)组家长培训:
两个课题:1、序数的教学 2、动作卡片的教学   
四个孩子:1、三(1)A的XHR  2、三(1)A的ZYZ  3、三(1)C的 GWC  4、三(1)B的SXR
十二个老师
十八个家长
形式:每个课题都由家长和老师操作,然后点评及总结
课题一:序数的教学
XHR的妈妈给XHR操作:
1、        XHR妈妈先依次摆上五张数字卡1、2、3、4、5,然后拿五张动物卡片放在数字卡的下面,问孩子第一个是什么,第二个是什么?等
2、        撤销数字提示再问第一张是什么?第三张是什么?等
3、        换上方块积木,问孩子第一块什么颜色,第三块什么颜色?
4、        方块积木换成四个雪花片,令孩子把小熊放第一个雪花片上面。
5、        三排积木蓝、黄、红个四块,,排头有数字提示,提问红色是第几排?(几次指令之后才完成)蓝色是第几排?第一排有几块积木
经典点评:
三(1)A蛋蛋妈:这是一位被方老师慧眼识到的了不起的妈妈,回答问题有条不紊,头头是道,什么课题目的在哪,怎么做,问题出在哪等难不倒她的。今天她是第一个站出来点评的。指出XHR妈妈操作过程中的问题:(1)妈妈的椅子高,孩子的椅子矮,两人视线高度相差太多,不便于教学沟通。(2)有时无效指令有点多,没有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声音不够大,表情不够丰富。(3)许诺的话没有兑现,说好给奖励结果没给。(4)孩子走神了,没有分析原因,应该给孩子轻松机会。
王丽红老师:关键的一条:给孩子商量的语气太多,而且孩子说不好,违反了妈妈本来的意愿,还是什么也没说接着做了,没法收场了。所以我们要预测好孩子的反应,再揣测我们的问句应该如何说。
吴翠萍老师:姜还是老的辣,吴老师三言两语道出要点,提醒家长我们要教孩子顺序,一定要先理解在去表达,而不是一上来就考孩子,让孩子说出第几个,如何教才是重点,如何找准切入点很重要,建议家长开始时可以用三张卡片或三块积木等,慢慢过渡到数量多一点的。
XHR妈妈看上去很稳,一步一步的进行她的课题,也有层次感,能够进行教具的泛化和课题的深入,但也能隐隐约约感受到她的紧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建立的不够,控制孩子的注意力方面再下些功夫会更好,有时XHR会转换话题,一定要注意别让他把我们的思路带走,可以告诉他等完成了就可以干他想干的,也可以稍微忽略一下。XHR妈妈是一位很爱学习的家长,平时也经常很谦卑的和老师沟通,是个很容易相处的人,希望再接再厉,你会更棒的!加油!
刘君老师给XHR操作:
刘君老师是XHR的个训老师,在孩子和妈妈上了十几分钟之后,接着做同一课题时孩子显然有些累了,刘君老师先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1、        刘老师令孩子跳一跳,然后手里拿着小熊也跳一跳;令孩子跑一跑,手里的小熊也跑一跑,然后顺势问孩子那只小熊第一名,谁第二名?可能平时上课上过,孩子一下子说出小白第一名,小红第二名(白熊取名为小白,红熊取名为小红)。
2、        拿出苹果、黄瓜、香蕉的卡片。分别问孩子是什么,然后放上数字提示,边说第一张是苹果等,接下来令孩子排第一(三)张,第二张在哪里?
3、        将上面的三张卡片变成五张,加上了蝴蝶和金鱼。提问第几张是什么?
4、        撤销数字,令孩子指示出第几张?
5、        让孩子表达出第几张是什么?什么是第几张?
中间有穿插小熊齐步走、赛跑的小游戏,仍然围绕着序数教学。XHR
6、        以上卡片改变顺序,提问第几张是什么等?
7、        小熊两排,面朝师,前面数字提示,两孩子指示出第一排和第二排
闪光点:刘老师满脸的笑容,目光温柔,和蔼,充满了爱;她的指令干脆明了,将内容融进游戏中调动积极性,内容有层次,能够很好的把握孩子,是个很不错的老师。
不足:XHR是个动作和语言稍慢的孩子,容易分散注意力,如果刘老师上课时节奏相对再快一些、再夸张一些的话就会更好,相信在家长和老师一同努力下XHR的明天会更好!
ZYZ妈妈给ZYZ操作:
忍不住要先说一下,这个妈妈非常棒,我们几乎不能挑出她的问题了。记得上次培训时她也操做过,还记得她的儿童化的语言是我们都该学习的地方,这次简直是神了,每个步骤做得都很到位。过程:
1、        拿出红蓝黄粉绿方块积木,熟练地让孩子表达出颜色名称,接着数字提示说出什么颜色排第几,再撤销数字问什么颜色排第几?
2、        拿出小熊,说去KFC吃汉堡了,排队,问那只小熊排第几?
3、        换成卡片,让孩子把某张卡片插到排里,例,把香蕉变成第二张等
点评:
大家都对ZYZ妈妈的操作持肯定的态度,各个环节做得都很好,懂得将内容进行深化和泛化,去KFC的情景引人很好,下面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深化,怎么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运用起来。
接下来是我大概整理了一些有关序数教学的内容,从前提条件、感知、理解和表达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几个方面来讲解的。希望听过的家长和老师们提出宝贵的建议,更好的交流如何进行序数的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发表于 2010-3-27 16:02:30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张春华老师。正如您所说,本意是想把更...

谢谢张春华老师。正如您所说,本意是想把更多的课题演示给家长们看,但却可能已经超出了预定的20分钟时间,真抱歉。以后在上课时间的操控上我会多加注意的。
今天的课主要是展示小熊的使用(主题是:一种教具的多种用法)
我上的大课题主要是“方位的综合运用”(前/后、上/下、中间、里面等),里面穿插了一些小课题:
如:1.复杂的按数取物(加入“和”、“各”的概念)
    2.概括性的对比性描述(让孩子能自己总结出两边盒子里的小熊哪里不同——“多”“少”,并能完整表达:“碗里的小熊多,盒子里的小熊少”)
    3.目测点数
    4.双向性选择(即“多选多”,这里也考验孩子对复杂长指令的理解)
    5.静止与动态时序数的变化(让五只不同颜色的小熊在跑步,老师变到孩子变:如“让红色小熊跑到第一名吧。”;小熊由面向孩子到拐弯儿换方向......)

其实小熊教具还可以做很多的项目:
如:1.按规律排序(名称、颜色、大小等)
    2.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摆放(可以与序数相结合)
    3.“种”与“个”的区分(颜色、大小)
    4.电影院里“排”的应用(与桌面上正常“排”的概念相反)
    5.加减法
    6.肯定与否定
    7.用小熊讲推理故事与想法解读故事(解读别人的想法)等,希望对家长们能有所帮助。


谢谢噜啦啦那么支持和理解我们老师,也谢谢你对我工作的肯定,让我更有了动力(家长们对老师的精神强化也很重要哦)。噜啦啦是一位很优秀的妈妈,她能记下来我在操作中的每一步变化,并且能在小家伙身上应用出来,并且操作得很棒!一点儿也不逊色于我们的老师。加油加油加油,希望TY能越来越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发表于 2010-3-27 16:10:45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桥妈的鼓励,很受用的精神强化。感谢神...

谢谢桥妈的鼓励,很受用的精神强化。感谢神!不能夺了上帝的荣耀——“我们的好处不在神以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发表于 2010-3-27 16:12:28 | 只看该作者

re:一(2)组的培训,这一个组的孩子是以琳最...

一(2)组的培训,这一个组的孩子是以琳最好的孩子,用方老师的话是黄金孩子,是最容易回归主流的孩子。今天这组培训的课题是如何利用示范的方式引导孩子主动的跟别人沟通。还有人称代词的练习。
首先跟家长一起看一下自闭症孩子有哪些不正常的沟通模式,以及如何纠正孩子的不正常的沟通模式提高孩子主动沟通的能力。
孩子常见的几种沟通模式:
(1)回应型的---------非常被动的孩子,很少主动的引发沟通。这类孩子往往很乖。但在学校里往往是别人捉弄的对象。你叫他他才应,你让他做什么他就去做,很少反驳,只会遵从和应答。不会主动的引发沟通,更不能从沟通中享受到乐趣。
如:“宝宝”“哎”“你饿吗?”“饿了”“想吃东西吗?”“想吃东西”。
(2)仿说型的--------也就是鹦鹉学舌型的孩子,分为了及时性的鹦鹉学舌(你说一句,他马上跟着重复一遍或者重复一部分)和延时性的鹦鹉学舌(把曾经听过的话语在学一遍)。
(3)视觉型的--------视觉优于听觉理解,有视觉的提示或现场沟通起来比较容易。当没有视觉提示的时候,跟他沟通起来很困难。
(4)点水型的--------说话总是离题,不能维持一个话题。这样的孩子不会听,也不会在意沟通对象的反应。他们的思维是跳跃的,一个话题没谈完,马上跳跃到另一个话题,你还没跟上这个话题,他的话题又变了。
(5)要求型的--------只愿意提要求,很少评论。较多的说“我要、、、、、、,我想做、、、、、我不想做、、、、、、”很少说“很好吃啊”“很漂亮啊”等。普通的孩子里“哇塞”“好美呀”“真、、、、、、”“可、、、、、、”这类的感叹句很多。
(6)动作型的--------会说话,但不说,或只说电报句,多用动作表示。当他拉着我们的说够高处的东西时在他心目中我们不是沟通对象,只是他的一件工具而已。
(7)现场型的---------只说眼前的事情,很少说发生过的事情。普通的孩子走出幼儿园的时候,叽里呱啦的跟妈妈说今天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而我们的孩子要像挤牙膏一样一句一句的往外挤。
(8)自说自话型的---------自己跟自己对话,不理会别人的反应和感受。如一个小孩子看到薯片便说:“宝宝表现好不好呀?”自己答:“好”自己问:“可不可以吃薯片呀?”自己答:“可以”。随后拿起薯片就吃,不顾周围人的反应。

针对孩子的沟通模式:
(1)针对回应型的孩子--------诱导他们主动讲话(等待)。等待就是不要急于满足他,我们理解他的意图,知道他要什么,但我们不要总去问:“你要什么?”而是蹲在孩子面前,用一种期待和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嘴巴微张,似乎要问“你要什么?”,但不要问,等待着孩子自己主动地说出“我要、、、、、”。如果你不停的问,只能增强孩子的回应性,让孩子更加被动。
(2)针对仿说型的孩子--------我们要纠正他们说话的习惯(指标)。指标就是利用视觉提示指着目标让孩子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再回答问题。视觉的提示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减弱,逐步的纠正他的讲话习惯。
(3)针对视觉型的孩子---------配合他们视觉特点(提示)。利用一些图片或是文字或是图片来帮助孩子把信息理顺,让他把事情能够条理的表达出来。但是对于能说话的孩子,听觉的信息是沟通信息的主要来源,所以视觉的提示也要逐渐的消退。
(4)针对点水型的孩子-------延续他们的话题(找寻)。跟这样的孩子谈话,思路一定不要被他们牵着走,孩子跑题时,要及时的把话题拉回来。也可以做一些相关的练习,练习他们在一个话题上延续的时间。如在一个范围内找寻我们所要求的物品,如在房间里找出所有红色的物品等等。
(5)针对要求型的孩子--------鼓励他们议论(示范)。示范沟通的过程及因果关系。让孩子通过观察把沟通的结果和过程联系起来,从而有动机主动的去沟通。
在他提要求的时候,示范一下如何议论。如他想吃薯片,我们可以示范 “薯片真好吃,我要吃薯片”,把议论的部分加进去。在有些时候,和孩子同时注意到一个东西,不要总用提问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我们可以用示范议论的语句,和孩子一起发起议论。如“那只小狗好凶啊”。
示范和辅助指示之间的区别是:示范是会让孩子主动的去参照别人的沟通方式主动的沟通,强化后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强,而指导只会让孩子被动的跟随。如果孩子说错了我们也可以示范正确的,别总是批评孩子,如果总是指出孩子错误的会让孩子很沮丧从而失去沟通的信心。
(6)针对动作型的孩子--------提升他们的表达方式(加插)。加插语言表达。他拉我们的手时,我们抽出手,问“干什么”?他表达出来以后,我们要自己走过去帮他忙,而不是让他拉着手走过去,这样可以让孩子理解是他的语言支配我们的行为,而不是动作。
(7)针对现场型的孩子---------引导他们报告(演练)。演练表达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开始的时候可以有一些视觉的提示,如文字或者图画的提示。
(8)针对自说自话型的---------推动他们观察(猜想)。猜想推测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多做想法解读练习,让孩子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事情。

接下去是老师和家长的操作:简单的几个情景,如何引导孩子去主动的表达。
情景1:我拿一个大大的黑袋子,趴在袋子上惊讶的呼叫:“哇!”希望孩子们能够问:“什么?”“里面有什么?”
情景2:给孩子吃难吃的辣椒蒜等。希望孩子能主动的拒绝:“太辣了,我不喜欢吃。”
情景3:拿出好吃的饼干。希望孩子能够表达:“饼干可好吃了!我喜欢吃。”
情景4:故意跟孩子握手,很用力的握手。希望孩子能够表达:“好疼,轻点握。”
情景5:玩魔术,丝帕消失,希望孩子表达:“好奇怪,丝帕哪里去了?”
情景6:比赛跑步,从后面拽住孩子的衣服,让他跑不动,希望孩子表达:“放开我,不公平,”或者“别拉我,一边去。”
情景7:让孩子画画,却不给笔或者纸,让孩子说:“我没有纸或者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发表于 2010-3-27 16:46:37 | 只看该作者

re:2010年 3月27日 周六三2组家长...

2010年 3月27日  周六三2组家长培训  教室6
主持老师:王延玲 陈雪正
我们本周的培训,主要想通过两个课题,让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分解课题。我们的程序是,先由王延玲老师讲解课题,然后再是现场操作。我们是随机的找家长和老师来操作演示。我们希望大家可以在轻松的状态下操作,所以是先讲后做。更重要的是,如果操作卡住时,我们可以随时来提示下一步是什么。
课题:有规律的排序
前提:有认知的能力;理解物体的基本属性等
指令:按****的规律来排
内容列举:按物品、颜色、形状、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多少、数量、类别等
步骤:视觉和听觉(以物品名称——小熊、积木为例)
视觉:1、感知示范后,运用倒序的方式来教孩子理解
         积木——Z   小熊——J
         Z J Z J Z J Z(    )——只有一只小熊
         Z J Z J Z J Z(    )——小熊、干扰物
         Z J Z J Z J Z(    )——小熊、积木、干扰物
         Z J Z J Z J (    )(    )——积木、小熊
         Z J()()()()()()¬——一堆积木、一堆小熊分开
         Z J()()()()()()¬——一大堆混合着的积木和小熊
       2、听指令(准备好教具)
          请按照ABB、AABB、ABC等规律排
       3、表达:这是按照AB、ABC的规律排的
       4、填空(顺序从后往前,由简到难)
          Z J Z J Z J Z(   )
          Z J Z J Z J(   )L
         (   )J Z J Z J Z
         (教具最开始选用数学插板比较好)
       5、改错
          Z J Z J Z J Z L(雪花片)——雪花片取走
          通常的改法是拿走(多一个)、添加(少一个)、颠倒等
听觉列举:
1、        填空
举例:黄瓜、草莓、小草、(荔枝)——按绿红的规律
2、        找规律(听老师说几样物品找出规律)
红色、三角形、紫色、圆形——颜色形状
西瓜、老师、苹果、理发师——水果职业
叔叔、阿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男女
3、        轮流转换
老师说吃的,孩子说喝的
爸爸说水果、妈妈说动物、宝宝说交通工具
两个人按照运动、职业、地点的规律轮流说
4、        置换
圆形——水果    三角形——动物      正方形——交通工具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老虎苹果卡车大象香蕉公共汽车
拓展:钟表(隔五数数)、星期(隔七)、月份(1到12)等等。
家长操作:
第一位:ZBX爷爷
操作内容:按物品排序、颜色排序
操作过程简述:爷爷先是示范,然后引导孩子排序,再到听指令,孩子独立排,最后是改错。
点评:这是一位让全场掌声响起的爷爷。我们钦佩老人家那么用心地教孩子,鼓舞我们年轻
人要更加努力。ZBX爷爷和孩子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听他们对话很舒服,也感觉很温暖。爷爷的整个导入很自然,他问ZBX,给他们排排队好吗?你看爷爷来给他们排队(示范)。爷爷排完,你自己排排好不好?按照积木小熊的规律来排。指令很自然的发出去,孩子也很配合的完成。排完积木小熊,爷爷很自然的拿出小熊来,要排颜色。很厉害的老人家,能用手上仅有的教具,来教更多的内容。因为孩子很好,爷爷就很快跨到听指令和改错。我们也特别提到,课题的分解要根据孩子的程度来及时调节,分解步骤或减或加。对于ZBX,家长和老师都给出建议,希望可以在表达方面多努力。可以开始尝试做听觉方面的练习。
第二位:LGZ妈妈
操作内容:按物品排序、颜色排序
操作过程简述:LGZ妈妈前面和ZBX爷爷做得内容相近。最后换形式到颜色时,是红红红绿的规律。
点评:LGZ妈妈的声音很轻,我们隔着很近,都没有听得很清楚。整体来看,指令不是很清晰,导致任务不明确。整个回合也挺模糊。一项任务结束时,也要注意总结。桌面的干扰物应及时收走,防止孩子把玩,以免三心二意。需要多多练习,加油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发表于 2010-3-27 17:18:52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五组培训今天上午我和毕老师带队给...

周六五组培训
今天上午我和毕老师带队给5 (1)组家长作培训。
培训的课题:10以内点数报总数
培训形式:家长给自己的宝宝上课
操作后点评: 跟随5(1)组培训的几个老师给上课家长点评。家长也参与。
操作完总结:家长如何操作该课题,老师进行理论性讲述
第一位家长是ZEL妈妈。
妈妈让孩子坐下后,和孩子一同玩游戏,孩子非常喜欢,调整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又一起拍手唱数。仅仅做了一遍唱数就开始让孩子点数。
孩子的本体感不稳定,还需要继续做唱数的,妈妈转换课题有点快呀
妈妈先拿出6个小雪花片让孩子数,孩子做不好,家长帮助孩子完成。接着家长又拿出3个小雪花片让孩子点数。孩子把3个说成是4个,把家长和老师都逗笑了。由于孩子的能力还不能做点数报总数。所以妈妈稍稍演示了一下课题就结束了操作。
孩子不会报总数。还需要家长退回去先学习唱数哦。
老师点评:点数时家长应注意从孩子的左边开始。要让孩子习惯从左到右的顺序开始数。家长初教孩子点数时,应选择大而鲜艳的教具吸引孩子,尽量不用太小的教具学习点数。
妈妈操作时辅助过多,应给孩子独立完成的机会。
学会分解课题,及时把握课题难度,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第二位家长是LXK妈妈
妈妈先让孩子听一些动作指令,孩子做得非常好,妈妈及时给孩子奖励。接下来妈妈让孩子数3块红色积木块,孩子数的很好,妈妈又加了四块绿色的积木让孩子点数,孩子也做得很好。妈妈不停的增加难度,加入几个大小、颜色等不同的雪花片,另外又加了几个颜色不同的小熊让孩子数。
孩子虽然数的很好,但对视不是很好,一直不看妈妈。
老师点评:与孩子的互动做得很好。但要注意眼神的对视。
回和操作不太清楚,让孩子没完没了的做下去。没有结束的概念。
家长除了教实物以外,还可以教一些卡片的点数。如:苹果树上有几个绿色苹果?有几个红色的苹果?树下面有几朵小花等等。
另外还要注意在生活中教学。如:在房间里有几个人?几把椅子等等。
李老师简短的总结讲述:如何教孩子点数。
先认识数字,学会手口一致唱数,学会任意起至数,让孩子有停下来的概念。
然后是分解课题,有规律的点数:先数3以内的,再数5以内的,8以内的,最后是10以内的。都是排成一排进行点数
无规律的点数:将物品打乱次序摆在桌子上,让孩子按颜色数,几个红色?按大小数,几个大的?按形状数等等
孩子学会点数物品后,还要进行学习卡片的点数及生活化
家长注意操作时辅助要及时,可以用听觉辅助,加重声音。也可以用视觉提示,使用数字卡。使用手势等。
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受益,让我们共同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6 15: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