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我的太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阳的光芒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9-2-6 22:06:41 | 只看该作者

re:孩子情况很好呢,按照你们现在思路教下去,...

孩子情况很好呢,按照你们现在思路教下去,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一起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1:19:26 | 只看该作者

re:每天都要各家串串,汲取营养。向优秀的星爸...

每天都要各家串串,汲取营养。向优秀的星爸星妈学习。
到以琳观摩以后发现,自己原来用的食物奖励太多的,以致上课时频繁的要好吃的。今天宝发现开关爸爸的手机会有好看的图案,就拿看手机做强化物开始上课。做了点连线、剪直线、描1、2、3,三角形、正方形。橡皮泥做汤圆等。执行3-4步指令做动作。奖励玩手机3次。成功地一次吃的都没用。在以后的训练中逐渐撤出食物奖励,多引入社会奖励,多表扬,激发孩子的自豪感、成就感。增强主动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21:58:1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副作品——画太阳

今天带宝去了超市,整个过程都挺乖的,没有像以前那样到处乱跑,乱要东西、哭闹。买了一个大篮球,想试一下连续拍球,还是不行。想想以琳那些球技了得的孩子不知是怎样练的。只得换小球,做抛接球。这个已经没有问题了,不用辅助了,有时我故意仍偏一些,也能接住,估计是找到感觉了。
在铅笔线上描画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我说“你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吧”,能大概画个样子出来吧。我又说“那你再画个圆形吧”,有模有样,“再加上光芒吧”,偶宝的第一副作品就诞生了。准备裱起来,长大了给他自己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9-2-8 18:15:45 | 只看该作者

无心插柳柳成荫

今天可以独立画正方形和和三角形了。三角形还好说,边可以不一样长。正方形有时会画得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还需要加强。我要求他画个圆,画出来跟个椭圆似的,宝居然自己在上面画了一条竖线,说“梨”。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哪,让他画梨还真未必画的出来呢!

还是有刻板行为

今天去另外一个小区玩,下车时看见后座上的两个矿泉水瓶子,里面是前两天装的菊花水,不好喝了不说,冰凉的。非要抱着两瓶水去玩,还说“不要黄色的岁,给换成白色的”。今天天很冷,小手冰凉的,没同意。强行将水仍会车里,哭得天昏地暗。过了好长时间情绪才有所缓解。完了一会滑梯,懂得轮候,自己还说“要排队”,能关注其他的小朋友,还是没有互动。
来到沙坑,看见一个小妹妹和姥姥用果冻的小瓶子做“蛋糕”,还插上烟花剩下的棍棍儿,当“生日蛋糕”。这个姥姥真是有一套,期间,跟孩子不停地互动,让孩子说“成功喽”,还要求小妹妹去让妈妈尝尝蛋糕的味道等。我想这应该算是RDI吧,我想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需要RDI,而不光光是我们这些特殊的孩子。跟孩子疯玩,有智慧的疯玩就是了。试着引导宝也那样做,可是他对让沙子从上面滑下来更感兴趣。感觉别的孩子即使玩沙子也会注意不会让自己身上全是土、沙子,而宝不会,每次从沙坑出来他都是最脏的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9-2-8 23:43:49 | 只看该作者

re:我们的孩子比你孩子小半个月,而且我们俩是...

我们的孩子比你孩子小半个月,而且我们俩是同一天在以琳评估的,但我孩子比你孩子差了很多,今后多多交流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12:14:13 | 只看该作者

定力有所增强

今天上午:抛接球100个;串珠两根绳(120个珠子);拧螺丝五个;橡皮泥做元宵。开始串珠子不太情愿,后来我说我来给你数着,就很高兴,还不停地提醒我,“数,快数!”定力有所增强,想想一个月前,穿10几个就不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9-2-9 22:23:54 | 只看该作者

re:孩子已经很超前了,真佩服你啊!能坚持得这...

孩子已经很超前了,真佩服你啊!能坚持得这么好.你是全职妈妈吗?在家孩子很听话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9-2-9 22:56:57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过节也不放过孩子呀!我本来今晚吃完...

呵呵,过节也不放过孩子呀!我本来今晚吃完饭就和儿子说要上课了,老公说过节了,放过儿子吧,嘻嘻!也是,我也放松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re:ewlan:去年七月份我们在北京儿童医院...

ewlan:去年七月份我们在北京儿童医院做过智测,落后半年左右。因为当时不知道孩子这种情况,没有任何干预,甚至跟孩子玩的都少,现在来看,干预还是有效果的。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孩子不是差在那些知识性的学习能力上,而是社会性的培养。我的孩子到现在还是不太会跟小朋友玩,目前只是看别人玩,不会融入。这是让我最发愁的。你家自留地我是常常溜进去的,羡慕你家宝宝,如果春天你去以琳评估也一定不会错的。我们一起加油吧。我不是全职妈妈,现在想如果是就好了。可以多给孩子一些时间,春节有20多天的假期,按照以琳的教材教宝一些内容,我想最终目的也不会教他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而是通过坐下来,听你说的,看你做的,来培养注意力,培养学习的兴趣,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以琳有太多优秀的爸爸妈妈,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太多,我们一起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09:35:34 | 只看该作者

re:梦境人生:难得20多天的假期,每天都会陪...

梦境人生:难得20多天的假期,每天都会陪孩子做做手工、写写画画,看看书、到外面走走,我心里一直很着急,怕自己的方法不对路,影响了孩子,希望能快一点来到以琳。我已经加你的QQ了,有机会我们多沟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8:02:21 | 只看该作者

体验晕的感觉——强化物

自打大年初二带宝去乐园看了灯,小家伙一直念念不忘那里的过山车。宝对那些刺激的玩意是既羡慕有害怕。回来后总念叨“一会超前,一会儿朝后,呜呜呜,太可怕了,晕死了”。我趁势问“你想做过山车吗”
“想”“你敢坐吗?”
“不敢,那是大人坐的,我还没长大呢”。
“那你想体验一下晕的感觉吗?”
“想”
好,来喽。呜呜呜呜(像大风刮),最后再来个头朝下倒立,让宝双手支撑在地上“走”两步,“推推小车”。这几天体验晕的感觉都成了强化物了。串珠子——给你体验晕的感觉;剪纸——给你体验晕的感觉......

元宵节又带宝去乐园看了灯。还是对过山车情有独钟,一直站在下面看别人玩。还跟着人家一起惊叫“呜,噢,噢”。问他“你敢玩吗”“不敢,我长到爸爸那么大就行了”。人山人海啊,宝很乖一直随着人流走没有发脾气,分别玩了高空轨道车,旋转木马,原野狩猎。骑高空轨道车是妈妈带着上的,妈妈可是鼓起勇气才敢上来,晕高啊。不用力还真登不动,宝突然说“爸爸来,妈妈没劲儿”,真怕宝执意令我“下马”,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啊。还好,只是念叨了一句。好不容易骑到终点,宝说“骑两遍”,天哪,这一遍已经是排了近半个小时的队才玩上的。说好去玩别的,打打岔,才放过他爹他娘,要不然,犯了那轴劲儿,够他爹他娘喝一壶的。
  说话得算数吧,接下来又玩了旋转木马。坐完了旋转木马,宝问“接下来玩什么啊”,嘿,他到有一套了。好,原野猎奇。偶宝啊,整个一“消费者协会的”。往回走的路上突然摔了一跤,手里的收音机、小火车摔掉了地上,哭了起来,念叨“收音机摔坏了”,哭了大概五分钟。走到门口时,我问,“你今天玩得高兴吗”,宝说“我不高兴”,我说“为什么不高兴啊”,“我的收音机摔坏了”。知道说出一点自己的情绪了。有些进步。多带宝出去疯玩挺好,多让他看看这个世界。回来都快到夜里十二点了。宝有些兴奋,用了很长时间才入睡,妈妈又是先行入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9-2-10 22:09:11 | 只看该作者

re:我的太阳:你的QQ是多少,我能加你吗?我...

我的太阳:你的QQ是多少,我能加你吗?我的是12025934,评估后有没有一份详细的训练计划?能看看吗?我想参加五月份的培训,就带孩子去评估一下.我在本地一个训练机构评估了一下,接近四岁,模仿和大小肌肉都比较差,一直参加感统训练也不见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0:05:12 | 只看该作者

re:ewlan:你好。我的QQ是104052...

ewlan:你好。我的QQ是1040520718。这几天我要带宝回趟姥姥家,等回来后再把详细的训练计划贴在这里。回来之后跟你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20:41:58 | 只看该作者

re:学习帖:生活中RDI的游戏与训练实例--...

学习帖:生活中RDI的游戏与训练实例--众多家长们的智慧(来自我爱飞扬)

   近期工作不忙,又上以琳网取经,有感于冯先生将精华贴子重新整理归类,给我的再次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实惠.花了两个中午重读了关于RDI教育训练的贴子,也一如往常的将贴子的实例部分作了简单的整理及打印,便于自己的学习,RDI的书略略看过,说实话,可能自己太笨了,太多理论性的东西让我看得头晕,无法继续.由许多家长实践操作的例子中,才让我真正的认识到RDI的皮毛,忽然想到,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的笨女人,笨妈妈,只有看这些实例才会沉得下心来学习呢?呵呵,所以将简单整理的实例部分贴了出来,再次申明,这个贴子里所有的实例,都是冯先生、飞飞家、小然妈妈、月儿明他们的辛苦成果哦!代表我们这些笨女人们,感谢他们这些开路者吧!让我们通过这些实例,尽早从游击队升格为RDI的正规军吧!共勉!


生活中RDI的游戏与训练实例
1.   假想游戏:我与小然面对面地坐着,先用一件大人的衣服当做是炉子,把‘炉子’架在床的中央,我把一双手套举起来,目光注视小然;‘这是什么啊?’小然笑着答:‘这是红薯,是个红色的红薯’这时他的眼睛是看着红薯的,我又问‘你说什么啊,我看不到你说话啊’小然笑得更欢了,同时目光转向了我:‘这是个红色的红薯’我也笑了‘那好吧,我们要把这个红薯放到炉子里烤’然后我把‘红薯’放进了‘炉子’,然后又拿起第二样物品,一张绸布,把它卷起来,再次举过头顶:‘这个是什么呀?’小然笑着看了一下,又看着我说‘是黄色的红薯!’接着‘我们把黄色的红薯放到炉子里去烤’....以这样的步骤放了7、8样东西到‘炉子’里去,每一次都要求小然在说话的时候和我有目光对视,我发现因为他太喜欢这个游戏了,他自然而然地就看我了
然后,我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入了吹火这个步骤,当红薯全部放入以后,我们点火,开始烤,然后两个人一起吹,我说‘我们要一起吹,这样风大一些,火会燃得更好!’小然很积极的配合,然后两个人面对面开始吹,吹一下,又抬起头来,当我抬头看他的时候,我发现小然满脸兴奋、满脸快活地正看着我呢,那一刻,他的眼神专注、目光发亮,注意力完全按照我的设想在走,目光从妈妈的脸上移到炉子上,同时鼓起了腮帮子,很努力地吹着,吹一下又抬起头来,目光又移到了妈妈脸上,好象是在观察妈妈,然后又快乐地开始吹...
这是前所未有的目光对视,时间可以延长到10-15秒钟!
第三个环节,再进行RDI书上所说的烤红薯的步骤,将‘红薯’在两个人之间传递,小然快活得哈哈大笑,但这个环节我感到可能是我做的速度太快的原因,他还有点跟不上,目光的转移不够理想,常常是看着飞过来的‘红薯’忙得不知所措,笑得不知该看哪里了!可能速度还要放慢一些。还可以做假装面前放了饭菜等食品,假装吃,让孩子也跟上做。
2.      放学路上,从机构回家的路途步行约五分钟路程,从下楼梯开始,我就用夸张的语气开始大叫“我们冲啊!”然后用很快的速度跑下楼,到最后两个阶梯时双脚并拢跳下去,小然这时候常常会兴奋的跟上来,并和我一起大叫,这个过程出现了兴奋的凝视,眼神对视,但他常常不能跟随妈妈在正确的位置跳下,(因为每天跳的位置可能都会有变化),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会回到楼梯上重跑一次,直到他会主动跟上并在正确的位置跳下。
在路上,1)突然启动快速向前跑,小然常常会很快跟上来,当他冲到前面去的时候我却会突然停下,几次以后,小然非常注意妈妈的动向,我停下来时,小然会兴奋地看着妈妈,我做出要跑的动作,他紧张地拉住妈妈的衣角,“犯规了!你”和他保持约半米的距离,特别是当他走神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再次突然跑远…
2)变化:慢速走,边走边数数,常常用在小然极度兴奋往前冲时,忘记了参照妈妈的表情和动作,这时候却突然慢下来,用很慢的速度跨步走;在中间加入动作,举手跑、背手跑、青蛙跳、伴随兴奋的表情声音。
就是做这些乱其八糟的游戏,五分钟的路程常常走出15-20分钟来…
3.      描述性语言
在接受RDI以前,我常常在生活中发指令问小然:“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现在必须要改变了,做得还很欠缺很欠缺,却已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在超市里看见卖米的,我夸张地大叫:“哇!好多米啊!这米真白啊!我喜欢这种的,我要买这种的”同时观察小然的反应,小然这时候往往开心地看着白米,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在路边,他开心地看着我说:“哇!好绿的叶子啊!这么多绿的叶子!”
4.      小然很馋,吃东西的时候专心致志,那天晚上吃苹果的时候,爸爸发动了多次袭击,当时并没有想到RDI,事后想想完全就是一个RDI游戏!
当小然正在吃苹果时,悄悄接近他,当他不注意时,突然抢去他手中的苹果,咬去一大口!常常是防不胜防,小然急死了,另一方面又觉得刺激,结果是边着急边笑。
没过几次,小然的警惕性高了,接近他很难了,狡猾的爸爸竟然对小然说:“小然,到爸爸这儿来,让爸爸看看你的头发!”小然高高兴兴地去了,结果可想而知,又被咬了一大口苹果!,不到一分钟,爸爸又叫:“小然,你来啊,看看爸爸这儿有什么?”眼睛却盯着小然手上的苹果,小然又上当了!….到了第N次的时候,小然不放心地看了看手中的苹果,又看了看爸爸,犹豫了,最后,听话的小然把苹果放在了离爸爸很远的桌上,走到了爸爸旁边!哈哈,终于明白爸爸的阴险用意了!
5.      有两个活动都可以随时随地做的,孩子要我拿小汽车,我随手拿一个小鱼玩具给她“给你一个小汽车”再伴以夸张兴奋的表情,孩子也会纠正我,但这出乎意料的回应一定能吸引她的眼神。
另外,这阶段可以多跟孩子“胡闹”,把自己作为父母大人的身份抛开,成为她的玩伴--不是安安静静玩玩具的玩伴,而是一起摸爬滚打的玩伴,身体接触式的玩乐似乎更有感染力呢。
丫丫趴在懒骨头上,我突然跳过去“骑”在她向上,“骑着毛驴出赶集喽”,两个人滚到一起,笑死了。
睡前时间,故意把丫的小肚皮上当枕头,在上面蹭来蹭去,她很开心呢,还不许我离开。
走在路上,故意跑到她前面去(她总想在前面)。
这种开心的时候,孩子都是非常专心,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呢。
我觉得这种“胡闹”对孩子的情绪很有好处,而且没有太多的语言,对孩子的注意力和参照方面都有好处的。
6.分享生活:
挤牙膏/倒水:有几次早上飞飞抢着帮我挤牙膏,我便抓住这个机会,我拿着牙刷,让他挤给我弄,可以想象这是一个需要“协调”的“共同活动”,当然我还故意不很配合,如把牙刷那远一点,如此创造更多需要协调的机会,然后还让飞飞帮我倒水给我漱口,不止是倒水,还喂到我口中
扫地:扫地其实不是我实际做过的活动,但是可以想象也可以用于训练协调能力,例如让飞飞拿垃圾铲、我拿扫把,两人配合着把垃圾扫起来。
洗衣服: 带孩子洗衣服, 把洗衣桶放在大人旁边, 孩子站在洗衣机前面, 如果孩子不够高的话, 就让他踩在凳子上. 大人把脏衣服一件一件(或一小堆一小堆)拿给小孩, 小孩再把衣服丢进洗衣机. 大人一边递衣服, 嘴巴一边说, ‘洗衣机, 洗衣机, 洗衣服’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把正要把衣服拿给小孩的时候, 抓住衣服不放手(或是把衣服拿很高), 有的孩子在这时候会用力拉衣服, 这时候你就可以把衣服给他, 让他把衣服放进去. 如果你的孩子抬起头来看着你, 你就要给他一个很大的微笑, 再把衣服给他, 当孩子抬起头来看着你的次数愈来越多时, 这时候表示, 你已经可以加入一些第一阶段的活动了.
擦桌子: 拿一条大的抹布, 可以让大人和孩子一起把手放在上面, 刚开始可以抓着孩子的手, 轻轻的擦桌子, 一边擦一边说’擦桌子, 擦桌子, 停下来’ 擦两下就停下来, 再擦两下再停下来,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擦桌子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 完全停下来不动, 不再继续擦, 让孩子在修补刚刚终止的动作, 所以大人再继续帮他擦. 熟悉了了以后, 不要抓着他的手, 让他把手放在抹布的另一边, 两个人一起做.
打蛋: 把蛋打在容器中, 握着孩子的手拿筷子或打蛋器打蛋. 一边搅拌一边说’打蛋, 打蛋, 停’ 打两下就停下来, 再打两下再停下来,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打蛋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 完全停下来不动, 不再继续搅拌, 让孩子在修补刚刚终止的动作.
7.      限制性参照
飞飞很喜欢喝益力多,前天晚上吃饭不到一半的时候,就说要喝益力多,我们当然不让喝,但是相对于从前过敏式地立马声明反对“不行!”,然后噼里啪啦解释一大轮什么“要吃完饭才能喝!”“喝完就吃不下饭了!”之类的话而言,我们现在更注重非语言参照的运用,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飞飞说完要喝益力多后就跑进厨房准备到冰箱去拿了,在他刚踏入厨房的一刻,我“呃!”了一声,飞飞退回半步回头看着我,再看到我没有继续表示反对后才进去哪里益力多。
接下来的参照更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们一直通过眼神,声音来限制他喝益力多,他拿着管子,想插又不敢插,在那里拨弄来拨弄去,时不时看我的反应,最后打擦边球——悄悄插穿了一点点,在那里舔管子,可爱极了!整个限制参照的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最后还是提前让他喝了。整个过程生动、有趣!
8.      规律---打破---重组:星期一放学时,一下校车,儿子不知怎么的说下次要我拿着一个他的玩具来接他.那个玩具是芝麻街的一个人物,叫"厄尼".我说好吧.
星期二为了不忘记,特地把厄尼放在门口,还想了一些怎么能抓住这个机会做一点训练.说实话,要是过去没读过RDI,我也就是直接拿给他了事了,但现在就发现这也是个很好的机会.
等他下车后,我去门口接他,但一只手把厄尼藏在身后.我知道他是不会忘记这件事的,果然,他马上问我,厄尼在哪里?我把另一只手伸出来,给他看厄尼,他自然很高兴.
这是第一天,不想玩太多的花招,主要是让他知道老爸言而有信.
星期三,我就不是把手藏在身后,而是把厄尼藏在T桖背后,在衣服里面夹着,空着两手.一见儿子来了,我把双手高高举起,目的是让他看明白手里没东西,因为昨天他是看见我一只手藏着厄尼的,现在他看见我两只手都空着,肯定会以为我忘了厄尼.果然,他一看就急了,马上要我上楼去取.这时候我提醒他看看我身上有没有,他转了一圈就找到了.
明天的打算是,还是把厄尼夹在身后,但不故意抬起双手,象平时一样走出去,让他自己来搜我的身.
9.      打破常规的玩笑,无厘头的玩笑:很久以前和帆帆玩过一个词语接龙的游戏,其实也不是游戏,无意是那么玩的,他挺开心。
那段时间他老顶嘴,你问他“你不听话是不是?”他就答“听话个屁(或听话个呼接圈)”,你要说“我要打你”,他就说“打个屁(或打个呼拉圈)。”表情鬼鬼的。
于是我就说“屁个冰箱(或呼拉圈个冰箱)”,他又接上来“冰箱个微波炉”
我又说“微波炉个洗衣机”他又说“洗衣机个电话”―――――
一直持续很多,两人都在笑,
这种搞笑的说法经常使用,在不同场合都玩,有时说不在现场的东西,有时说现场的东西,持续了有几个月。后来不玩了,可能觉得没意思。


最近总是下雨,有一次姑婆出门没打伞,我说“哎哟,下雨了,等下姑婆淋成落汤鸡了。”一会儿姑婆回来后他说对姑婆说“姑婆婆淋成煲汤鸡了。”大概经常听我们说煲鸡汤,还没弄明白什么意思吧。后来再次下雨时他用到这个词还是说煲汤鸡。
那天他洗完澡出来,我借机向他解释,头上身上全都是水,被淋成这样,就叫“淋成落汤鸡了!”
他还是一脸鬼笑看着我说“我淋成煲汤鸡了!”,然后哈哈一笑,又说“我淋成高汤鸡了!”(还用手比着高高的样子)。我一边笑一边说“怎么又成了高汤鸡了?”,他又笑笑地把手比到脚下低低的地方“我淋成矮汤鸡了!”,
我只好跟他玩上了“那我淋成长烫鸡了!”(我两手伸开比出很长很长)
他对“那我淋成了短汤鸡了!”(两手合拢隔一点点)
我说“那我淋成大汤鸡了!”,他对“那我淋成了小汤鸡了!”
我说“那我淋成了方汤鸡了!”他对“那我淋成了圆汤鸡了!”马上又补了一句“那我淋成了三角汤鸡了!”
我说“那我淋成了冰箱汤鸡了!”他对“那我淋成微波炉汤鸡了!”
我说“那我淋成了枕头汤鸡了!”他对“那我淋成了床汤鸡了!”
――――
持续了十几个回合,我说“那我淋成了苹果汤鸡了!”,他对“那我淋成了全部汤鸡了!”
整个过程,我们都在停顿,对视,笑笑地,双手配合语言在比划,还高兴地跳。最后大笑。
有些词我都不知道怎样向孩子解释。
搞笑1:拿起一包卫生巾
       “这是什么?”正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说“哦,尿裤!”我奇怪他怎么知道。
搞笑2: 闪电(当时我们正在吃饭,帆帆的方向对着窗外)
       “是谁在照相?”
        大家都笑,我说“是老天爷在照相。”
        后来看到闪电“哦,闪电啦!”
        我问他“是谁在闪电?”
        “我也不知道,是他自已在闪电”(可能他不记得我说的老天爷是个什么东西吧。)
搞笑3:雾
       “哇,冒烟了!”
       “那不是冒烟,是雾!”
       “妈妈你说错了,是冒烟了!”
10.      学会肢体语言的沟通:昨天在机构见到一孩子,RDA可能处于第一阶段。当时他妈妈正在跟老师沟通,孩子站在玻璃门里,我站在玻璃门外,他把手贴在玻璃上,我心一动,也把自己的手贴在他的手形上(隔着玻璃),孩子本来看都没看一眼,完全没关注,这下,他似乎有点奇怪,但仍没看我,只是自己把手移开,两只手指来戳在门上,我也同样,对应用手指戳在他的位置上,他看了我一眼,又把手移走了,换了个方式,我也跟着换,这样好几个回合,没有用任何语言,但成功引起了他的主动注意。应该算一个RDI小活动吧。
11.      两个小活动
1、帆帆要吃葡萄,放一颗在小盒子内,让他躲到门外,我把小盒子藏在懒人沙发下,他进来后只能从我的脸上找到答案,错了就没得吃,要重来。
2、帆帆站在台阶上,下面放了一排四个懒人沙发,我用表情示意他跳到哪个“石头”上,不能掉进河里,如此反复。几次后,他故意跳错,专门不跳我指示的“石头”,狡滑地笑,我去他身边做些胡闹搞笑的动作,玩得很开心。
3、懒人沙发有不同的图案,苹果,字母,桔子,树叶。他听完我的口令后依次坐一下。“苹果,桔子,字母”,“桔子,字母,苹果,树叶”。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判断力。
12.      我又想到一个活动:唱歌
1,一开始是一人唱一句
2,加入大小声的变化
3,加入快慢的变化
4,变成一人唱一个字(在结尾节奏变慢的时候)
这也算变化的一个活动么?我总想找些随时能进行的事。如果孩子有颂唱的基础,这个应该不难。
13.      发现“蹬自行车”是个很好的RDI游戏(不是指骑自行车,而是两个人脚心相抵的蹬),可以加入以下变化:
1、协调相对位置:故意采取不合适的位置,比如离得稍远,脚虽够得着但使不上力,或者歪着,两双脚不能正对着,等待孩子来协调
2、教练发出指令:预备--起,两个同时用力,注意孩子是否跟你同步启动。
3、活动过程中:注意自己的力量,去感受孩子参与这项活动的程度,是否能适时地收腿和蹬脚,大人的腿部力量变轻些才能感受到孩子的状况。
4、加入节奏的变化:过段时间后悄悄变慢或变快,看孩子有没有及时调整节奏,这时大人开始要控制节奏,再退到50%的参与程度。如果孩子不能及时跟上,可以用语言提示“快一点,慢一点”
5、加入形式的变化:从两人来回蹬变成往两边分。
6、结束:大人假装累坏了,抬不起腿,提出结束,休息一下换下一个活动。如果孩子能同情你,主动提出你累了就休息,那就太完美了
14.      经验分享的理解:
有一天,我和丫丫起床了,爸爸还没起,我叫过丫丫,“你看,爸爸怎么还不起床啊”
她的注意力马上跟我一致了,笑着跟我说“爸爸老是不起床”--分享情绪
“我们一起笑爸爸吧”--我提出“意图采取的行动”
“好的,我们一起来笑爸爸”--丫丫响应
于是我们并排站好,我伸到手指向爸爸,一边有节奏的说“爸爸,爸爸,不起床,是只呼噜猪!”
第二遍,我们一起说--一起说的过程中,丫丫有参照我的节奏,也指着爸爸。
然后我们对视而笑,又是情绪分享

第二次,又发生这样的事,丫丫主动邀请我“妈妈,爸爸不起床,我们一起笑他吧!”

第三次,我故意没有象前两次那样有节奏地说,她还纠正我“不是这样说,要象儿歌那样”--呵呵,她自己总结出来,有节奏的说话象说儿歌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20:32:53 | 只看该作者

去姥姥家

  宝非常喜欢坐火车。坐到车上就找以前坐过的动车组上那种折叠的小桌板,纳闷地说“怎么没有折叠的呢?” 吵着“我要坐白火车,那上有折叠”。经过叮嘱,进家门主动跟姥姥、姥爷说了“姥姥过年好”“姥爷过年好”“舅妈过年好”。看见姥姥烧火做饭,主动问了“姥姥你在干什么呢?”过了一会拿了一根玉米秆说“我烧火呢”。在院子里拿着小锄头说“我干活呢”。跟小表哥在一起玩时互动不是太好,经常争抢玩具。
  回来的路上,成功在火车上便便一次。宝开始念叨说要拉粑粑,带他去厕所,看了一下蹲坑,马上说“我害拍”,妈妈问“怕什么呀”“我怕掉下去”。第一次没成功。过了一会还是要去,妈妈相反设法劝说,宝看见蹲坑前面的小扶手问“这是干什么的?”妈妈说“这是扶手,小手扶着就不会摔倒,也不会掉下去的”,终于同意蹲了下去。也没有像往常那样要求把裤子全脱掉。妈妈想观察一下便便情况,还说“不许看,臭”。真是不错,希望就此过了不蹲坑,便便时把裤子全脱光这一关。
  跟小哥哥争抢小狗上楼梯的玩具,宝不让哥哥玩,妈妈从中进行协商,每个人玩时从一数到十,再轮到另外一个人玩。宝明白了规则,能够看着哥哥玩,并能等候,得到了妈妈N次亲吻。
  情绪问题时有,但比在家时减少。
  神游得还是比较多,经常自言自语,有时问话反应较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21:02:58 | 只看该作者

上电梯

吃饭时,宝拿个玻璃杯一上一下举着说“我坐电梯呢”。还真是挺形象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10:56:14 | 只看该作者

以琳评估给的训练计划(发展及自理、社交部分训练计划)

范围     训练目标                                                                                        训练内容
  
模仿     动作模仿:                                                                         以琳训练手册

         1、能模仿使用常见的物件(如:能模仿折纸)                                    第二册:3、模仿材料的使用  4、模仿触摸身体部位              
         2、模仿较复杂的连串动作:能模仿那个作出简单有节奏及韵律的动作                        6、模仿做娃娃的游戏
(例如:唱儿歌时,能模仿树木,将手身伸向上左右地慢慢摆动,以配合歌曲的旋律)          第三册:3、进一步地模仿玩橡皮泥
         3、能模仿使用物件和做较复杂的活动:                                          第四册:1、模仿两步活动  2、模仿速度和节奏的改变
            能模仿乐器或其他物件,模仿出相同的节奏和旋律                                      3、模仿动物的运动  4、体操游戏
            能模仿那个绘画相连的线条
            当别人在玩耍时,能在旁边模仿以相同的方式玩耍                              附加:1、模仿手指操   2、模仿搭各种形式积木
            能模仿使用积木砌桥                                                              
            能模仿使用胶泥造出各种形状                                                      3、模仿一道二步折纸
         4、能模仿精细的身体动作:能模仿握着拳头时伸出大拇指来扭动
         5、能模仿较复杂或一连串有先后次序的动作                                            4、多练习长句子仿说
            能模仿作出不同动物的动作
            能模仿做出简单的热身运动
        语言模仿
        能模仿说出短句
        能模仿说出6个字以上组成的短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11:26:30 | 只看该作者

以琳评估给的训练计划(发展及自理、社交部分训练计划

范围                       训练目标                                                                      训练内容

知觉                 视知觉                                                                   第二册:
                  1、发展视觉的辨别能力                                                      区分发声的物品
                     对手势有反应                                                             第三册:模仿搭积木
                  2、发展对视觉刺激的专注力
                     能专心注视着电视及电影                                                   第四册:1、按照顺序仿搭积木
                     能留意物件被收藏起来的地方,并将物件找出                                         2、阅读  
                 3、发展对较复杂的视觉刺激的辨别能力                                                  3、多米诺游戏
                    能辨别更多字体                                                                    4、感知声音的数量

             听知觉                                                                                 附加:
               
                 1、发展对听觉刺激的专注力                                                         应答训练
                   能聆听音乐及声音语调                                                            理解简单的手势
                 2、发展对听觉的辨别能力
                   能辨别节奏韵律(如:能分辨不同歌曲的旋律、节奏等)                              简单的做迷藏的游戏
                 3、发展更细微的听觉辨别能力
                   能辨别说话时的节奏韵律(如:能辨别出说话时的快慢、音律的变化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11:33:34 | 只看该作者

以琳评估给的训练计划(发展及自理、社交部分训练计划

范围                       训练目标                                                                      训练内容

小肌肉              1、  玩具操作                                                              第一册:11、折纸
                    将胶泥或粘土捏成简单形状                                                   第二册:3、手指联系    6、晾衣服的夹子
                    将螺栓及螺丝帽扭旋在一起                                                   第三册:折纸玩具
                    2、珠子串联                                                                第四册:2、螺母和螺栓 4、晾衣服   5、图钉
                    能穿上鞋带                                                   
                    3、执笔写画                                                             附加:触觉辨认
                   能用几条线条仿画形状
                   用铅笔及蜡笔绘画简单图画
                    4、文具使用
                   将纸对折超过一次
                    5、触觉辨认
                    用触觉辨认袋中物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11:41:23 | 只看该作者

以琳评估给的训练计划(发展及自理、社交部分训练计划

范围                       训练目标                                                                      训练内容

大肌肉                  1、平衡
                       能用脚尖走路                                                         第二册:1、单脚站  3、用脚尖站  5、保龄球 6、沙袋
                       单脚站立5秒                                                          第三册:2、 越过障碍  3、柔软体操:青蛙跳  4、跳  
                       能走过平衡木                                                                 5、平衡联系  6、翻滚  7、沿着带子走
                       2、技能                                                              第四册:1、拍球    2、前滚翻  3、象步   5、走平衡木
                       举手过头上抛球
                       能双脚交替下楼梯                                                     附加:骑三轮车
                       单脚跳      
                       单脚踏跳
                       尝试向目标抛掷物件
                       能连续拍球
                       一边用力推物件,一边向前走
                       一边拉动物件,一边向后走
                      能连续跳跃5次
                      能踏三轮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6 11: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