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清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卫填海,DD。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7:27:16 | 只看该作者

re:佑佑妈妈:嗯,我敲进来的,正好可以很...

佑佑妈妈:
嗯,我敲进来的,正好可以很仔细地看一遍啊!

这个记事本的做法我思量好久了,包括电子书的做法在内,不过实施起来总上不了手,我自身还需要再修炼修炼,还得再加点勇气才行。
谢谢你提醒!谢谢分享《兄妹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08-12-27 22:04:03 | 只看该作者

re:DD妈,你好! 感谢你的辛...

DD妈,你好!

    感谢你的辛勤劳动,我已经下载你的劳动成果:游戏与文化介入(Play and Culture Intervention,PCI)杨宗仁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摘要)。

   这几天在“猛啃”这个鱼妈给我的PCI(以前从没接触过它),虽然感觉上对小P有些低一点了,但里面的指导思想还是值得一用(强调: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延长沟通时间和如何让孩子有更多的表达机会和学习大人的示范都是很有用的东西)。就如昨天我跟他玩的“High five”的游戏,就采纳了一些杨教授的“思路”。昨晚跟小P爸讨论我和小P玩的这个游戏,小P爸说“在他玩熟这个游戏后,你可以故意出错,或象Simon says 一样,把它变得更有挑战性。比如把规则改成右手出‘High five’的时候,让他出左手或者High five’的时候我故意做‘Low five’等等,不断变化规则,一级一级地提高难度,宗旨是延长他跟我们engage的时间及训练他的眼神和反应能力!”我觉得小P爸说得非常有见地!

    PCI我还没有看完,但他的思路跟“RDI”还是很类似的。希望与你能有更多的心得交流!

继续加油!
小P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08-12-27 23:00:10 | 只看该作者

re: 小P妈妈,杨教授的...

     
    小P妈妈,杨教授的PCI其实是“拿来主义”,他的理念是综合了RDI,地板时光,结构化,图卡交换系统,也就是他说的“发展派”。他的核心思想是生活训练和游戏,其中以生活训练为重中之重。
   小p爸爸真的好天才哦,提出来的建议不止非常有见到,而且还非常专业,因为,杨教授也是这么教我们的。
   对了,杨教授非常强调“等待”,他认为“等待”可以给孩子机会提升他们的主动性。确实,小鱼的个训老师在教了六年的ABA后,在经过半年的摸索之后,终于成功的摆脱了ABA的影子,学会了“等待”。接着,我们都欣喜的发现,只要我们给孩子等待的机会,孩子就一定会有惊喜回馈给我们。
   同时,快乐也始终贯穿在他的整套理念里。呵呵,他对我最大的肯定,就是我很好的调控了小鱼的情绪,使小鱼一直都是笑容满面。他认为孩子只有在快乐的情绪下,才会打开自己的心扉,才会慢慢的接受外面的世界,才会自发的去学习。
    以上是我当了他一年学生的心得,也不知合不合格,请大家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08-12-27 23:20:51 | 只看该作者

re:鱼妈,你好! 刚刚赶小P爸...

鱼妈,你好!

    刚刚赶小P爸带着姐弟俩去图书馆“寻宝”去了,留下我一人在家“干家务活”。因为今天晚上要请一堆人吃饭,没空了,还是忙里偷闲地上来逛逛。看见你的宝贵留言,赶紧写几句。

    小P爸爸经常是属于那种"不用看理论只听我摆几个事实给他听听,就能很快抓住要点的人!"所以每每我碰到难题的时候,就会请教他。特别让我佩服的那种!如果我待会儿等他回来,跟他讲"鱼妈说你跟杨教授讲得一模一样!"他肯定又是傻傻地一笑了之。

    超级感谢你给我送来的"充电材料"!

继续加油!
小P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08-12-28 05:02:39 | 只看该作者

re:我也偷一把,能不能把杨教授的文章单独放在...

我也偷一把,能不能把杨教授的文章单独放在"教育训练"栏里?以后大家可以就PCI跟帖,就象当时学RDI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08-12-29 10:17:44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D妈给我们的分享!

谢谢D妈给我们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00:00:33 | 只看该作者

re:先回冯版: 好啊!我马上去《教育》开...

先回冯版:
好啊!我马上去《教育》开!

ewlan:
这是我应该做的。

鱼妈和小P妈:
正期待大家交流分享呢!
顺便把二位的回帖也搬到《教育》的新帖里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08-12-30 04:13:21 | 只看该作者

re:嗯,我敲进来的,正好可以很仔细地看一遍啊...

嗯,我敲进来的,正好可以很仔细地看一遍啊!

谢你的辛勤。很多姐妹都很收益。我觉得国外这些方法创始人及后辈由于竞争的关系无法吸收他家精华。杨教授的综合百家之长我觉得好过国外单一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08-12-31 22:25:47 | 只看该作者

re:D妈,新年来临之际,祝全家新年快乐!愿我...

D妈,新年来临之际,祝全家新年快乐!愿我们的宝贝明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00:59:20 | 只看该作者

re:新年已来到,祝ewlan,祝大家,祝我们...

新年已来到,祝ewlan,祝大家,祝我们的宝贝们,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09-1-1 01:03:50 | 只看该作者

re:D妈,新年快乐,幸福平安!

     D妈,新年快乐,幸福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16:13:54 | 只看该作者

re:带着DD跑到北京看雪,到了京城,发现北京...

带着DD跑到北京看雪,到了京城,发现北京人民也在跟我们一样盼着下雪。
在北京呆了3天,刚逛完老三样新三样,就接到海口计生局电话,要求我们参加第二天的专家会诊。和D爸评估了几种方案,D爸接受自己带DD提前回去接受会诊,让D妈自己继续在北京多受几日寒风,顺便向一位好友妈妈学习。
知道要提前回家,DD问“滑冰呢?滑雪呢?”他还没看过滑冰滑雪,但知道那时嗖地一下可以滑出好远的东东,《弗洛格》里的小鸭有滑冰,小鼹鼠有滑雪。
“你是说‘我还想去滑冰,我还想去滑雪’吗?”
“‘我还想去滑冰,我还想去滑雪!’”
“DD,很可惜,这次我们不能去滑冰滑雪了。”
“不!我要滑冰,我要滑雪!”
“DD,今天星期二,我们原来计划星期三去滑冰,星期四去滑雪,现在爸爸有急事,你和爸爸星期三要坐飞机回海口,就没办法滑冰滑雪了。”DD理解昨天明天后天有困难,但能理解结构化的星期一二三。
“不!我要滑冰,我要滑雪!我不要星期三坐飞机!”情绪上来了。
“我们以后还可以滑冰滑雪的,下次还可以来啊!”
“‘以后’呢?”这个词是他不能理解的,他被这个词吸引住了。
“比如,比如明年啊,或者海口开滑冰场的时候啊!”妈妈自己不知道怎样应答,舌头开始打结。
“没关系了,爸爸带你和哥哥姐姐去金牛岭玩滑车!”爸爸提供了一个切实的解决方案。
“我要玩滑车!”DD又高兴起来。他要是说“好!”“耶!”,那就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16:45:30 | 只看该作者

re:在家,在幼儿园,在和邻居们相处的时候,大...

在家,在幼儿园,在和邻居们相处的时候,大家已经习惯了DD的方式,知道怎样应对他。出门旅行,遇到的总是不同场景不同的人。

在火车站候车室,人不是很多,妈妈乐得让DD自己走走逛逛,时时眼睛看着他。突然,DD一下子跑回来,扑到妈妈怀里,眼睛还朝某处瞟瞟。妈妈顺着他的眼神一看,有二三个民工打扮的中年男子正冲着他勾手笑呢,虽是逗引,可对自身带孩子的妈妈来看颇有勾引之意。妈妈惊出一身冷汗,紧紧抱住孩子!幸亏你知道害怕。

在火车上,同一格的阿姨说:“他很喜欢说话哦!老是说一样的话!”
一直在狭小的车厢空间里,人们走来走去,DD觉得压力很大,就不停地背书,即使妈妈努力插话进去,还是很容易被被人发现特别之处。

在景点,有美女要跟DD说话。那是个韩国姐姐吧,用生硬的口气说“你好!”,DD不答,妈妈打圆场,代DD答“你好!”。
DD笑容灿烂,于是美女要跟DD拥抱合影。可美女一近身,DD发出惊天之语:
“救命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23:35:53 | 只看该作者

re:近一个月来,DD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我”...

近一个月来,DD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我”都没错,以致我以为“你我”可以过关了。谁知爸爸一回家,多了个“他”,一切就乱了套。
你我他混乱之际,爸爸和妈妈“什么?”“谁?”疑问不断。DD转变思路,直接说“爸爸”“妈妈”“DD”,或者谁谁的名字,拒绝你我他。
给他几天适应期,让他自己琢磨琢磨;也给我自己几天适应期,让我想想如何应对这新的混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23:49:59 | 只看该作者

re:4日是新年上课的第一天。DD一到教室...

4日是新年上课的第一天。
DD一到教室,就大声宣布“我去北京了!我回来了!”“我去了鸟巢、水立方,我去了大剧院,我去了天安门,我去了故宫,我去了长城······”
老师问“故宫怎么样啊?”
D“故宫好大!”
“故宫里有什么?”
“有···有···有很多房子!有御花园!”准确,没有背书,御花园的确和那些房子集中的地方有很大不同。
“长城有什么?”
“有烽火台,有缆车,有雪!”除了长城那一点点积雪,别的地方都没有雪。
“北京好不好玩?”
“好玩!”
“还想不想去?”
“我不想去了!”
“为什么?”
“···因为,···因为,好冷啊!”因为冷,DD在两天里学会了自己戴手套。

妈妈还有功课没做,就是要把北京之行的照片整理出来,做成电子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2:02:42 | 只看该作者

re:最近很忙,乘着电饭煲煮饭的空档,列举部分...

最近很忙,乘着电饭煲煮饭的空档,列举部分困惑,大家帮我想想办法吧。

1.电子书做出来了,孩子不爱看。
  我把照片贴出来,在旁边列出问题,如果DD能回答,我就帮他敲写出来,如“第一天我们见到谁”“爸爸。还有黄阿姨。”;一些他不能描述的,我写出我自己的看法,如“天坛的房子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一次旅行所见的人比较多,去的地方也多。不知道是不是内容太多让他接受不了,还是提问太多让他接受不了。
  他更爱一张一张地翻看照片,快速Pg Dn,最多嘴里念叨“这是巨蛋”“这是···”什么的。我很担心他沉迷在电子照片翻阅的视觉刺激,努力想让他理解或回忆照片中的故事,但他基本不能配合。
  我这样做超出他的能力了?
  我应该做到怎样的简单呢?

2.训练时间上,要不要以集中安排的时间为主呢?还是以见缝插针为主?
  11月中旬听杨教授的点评后,这两个月主要在“看眼神找东西”“非口语指示”“理解所读的书”上努力。所有努力,是在DD的课余时间进行,还要刨掉妈妈的做饭时间、DD的练琴时间、作业时间、跆拳道时间、亲戚交往时间,还有妈妈的思考和反应延迟的时间。这样算起来,我们的“训练”时间很少,再减去DD讲条件磨叽的时间,就更少了。
  “见到一些孩子还没训练好,就送到幼儿园里,我真为家长的勇气感到敬佩!”每每想起杨教授的这句反话,我就问自己,DD是不是真的适应幼儿园了?即使他能完成作业,做完考卷,没有行为问题表现得很乖,他就真的适应了吗?
   他还是不能和小朋友交流,我应该怎么做呢?我需要一天至少安排多少固定时间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8:02:16 | 只看该作者

re:13日,杨教授给DD做了互动点评。 ...

13日,杨教授给DD做了互动点评。
因为DD是候补插进研讨小组的,教授只接触过一次,印象不是很深刻。听着教授说了几次“他状态不错啊”,弄得我心里发紧——要是讨不到真经可怎么办呢?
当薯片来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教授拿薯片引诱在操弄玩具的DD,DD瞟了一眼没反应。薯片只好被收在一边,我们来听教授的总结。DD玩够了玩具,就冲薯片去了,呱唧呱唧地嚼。教授过去,把薯片从他手里拿来,说“这是我的,你不能吃。”
D急了,开始还能说“我的”“拜托拜托”“给我”,几句不成句子的句子之后,就大叫,跳起来抢。
教授乘他不备,叫一个家长 藏到身上。
DD急着在教授身上乱翻。
教授说“DD,你看我的眼睛,薯片在那里。”
D先在那伯伯前面找,又到后面找,再到他身后远些的豆袋椅下翻。最后在进一步的“他那里”才想起找那伯伯要。
——这种意识不到人也是环境一部分的情况,显示DD社会性趋向不足。

DD得到薯片后,南南进门来了。
DD拿着薯片过去说,“小弟弟,给你。”
——小弟弟和小妹妹,不会对DD提要求,不会对他问话,不会给他造成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8:17:56 | 只看该作者

re:14日,杨对我们提供的文字和短片资料进一...

14日,杨对我们提供的文字和短片资料进一步点评指导。

*DD的眼神参照很不够。我们的训练方式很不到位。
在上一次的点评,杨教授即提出这一点,奈何我体会不到点子上。只记得要抓住生活中的可能之机进行眼神指示和其他非口语指示,却忽视了,在家里,对物品的所在,孩子其实大概知道那个方位,所以我再眼睛一瞟,他很快能找到;在陌生之处,当他只能用参照别人的非口语信息时,短处立现。
——我们需要从桌面眼神参照做起,先从两个开始,到8个物品;需做10次成功10次,才可以进如下一步。每天需要30分钟以上,可以5分钟一节。

*共同调控能力很不够。
我一直以为,如果孩子能跟着老师弹琴,能跟着教练学肢体动作,能跟随我们的步骤不走远,他的共同调控能力不是大问题;我一直以为,他在很多活动中初次配合度不佳,是因为他理解力偏弱。共同调控的训练,有助于他的配合程度,有助于延长注意力时间。
——包括同步调控游戏,非同步调控游戏。 《请你跟我这样做》,《请别跟我这样做》?

*加强小团体活动。
DD的能力不足,使得大团体活动对他的促进作用有限,甚至给他造成负面心理。
——尽快建立小团体。如同龄小团体难建立,也要至少两个以上的大人陪他玩,教会他一些基本社会技能。

以上三个方面是最最急需加强的部分。
此外有,
*语言训练
以生活故事书的方式,可以先从现在所作的问、答文字提示方式开始,过渡到无文字提示。
鱼妈特地提醒合作画漫画的方式。
简单句->简单连接句->复杂句型。
在做故事书和其他语言训练的同时,加进情感分享的部分。
(这一部分我自己还没消化好)

*过动表现的处理
可考虑药物。                          ——治标不治本,且我本人对药物有恐惧心理。
在整体能力提高后,孩子过动情况会改善。——治本,但漫长
用行为管理方法。                      ——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内进行,效果较好。

这一次的点评面授,教授对孩子的了解有了上一次的参照对比,我自己也对相关的概念有了了解,所以教授的总结方式有很大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8:31:28 | 只看该作者

re:15日,借着跟教授同路的几分钟,进一步讨...

15日,借着跟教授同路的几分钟,进一步讨教。
除了对DD部分的请教,特地说明眼神参照、共同调控、小团体的重要性外,我特地拉了小鱼和佑佑做参照。

我:我对小鱼和佑佑的表现印象很深刻。
杨:主要对哪些印象深刻呢?
我:小鱼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长,配合度很好,而且他对语言指令的反应很快、很自然;佑佑的眼神参照非常好,配合度也很好,对指令的反应也很好。他们是不是以后的发展会比DD更好呢?
杨: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他们年纪小。你对他们的妈妈印象如何?
我:她们都非常活泼,非常有激情,很有感染力。佑佑妈妈还能表现得非常从容、自然。(不看自己的录像感觉不深,我自己就一整个木头,且是焦虑的木头。)
杨:对,这一点非常重要。家长做好了,孩子才有可能进步得更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09-1-17 18:45: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4-29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