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146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22:43:59 | 只看该作者

re:这样的父亲真好,特别是提的问题尤其好。...

这样的父亲真好,特别是提的问题尤其好。 无论回答的是否准确,都不那么重要。 而且孩子眼中的科学就应当是生活的,快乐的,不钻牛角尖的,不追究细节的。

从这篇文章,我的理解是,思维中概念和关系的建立,应当大体是准确的,但是不需要过于准确,因为无论什么领域,都是发展的,没有真理。 小时候过于准确的概念和关系的输入,不利于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不利于孩子去发现更多新的东西。 美国学校,每学年都学一些重复的东西,老师第一遍的时候,讲一些概念,下一年,换一个老师,讲另一些概念。 概念是教材上大体规定好的,关系老师就可以任意发挥了。 这里的关系,可以是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周围什么东西相联系,根据老师的能力和经验,他们讲出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 学校也不要求老师需要讲一样的东西,越个性化越好,好的老师,每学期讲一样的东西,都可能讲出不一样的内容来。

我最近比较发散,喜欢瞎扯,和原来一根筋截然反面,呵呵~~

费曼的书我还真没看过,大一的时候,就有同学抱着图书馆唯一的费曼物理学讲义(英文)每天晃悠,我当时就发晕,感觉和天才相比就是蚂蚁,然后自暴自弃,开始专心自己擅长的领域(谈恋爱),基本上没做过好学生。

既然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现在发现好的一面就是,我有很多的自由,可以专心教育,每天想想有什么更好玩的东西,可以和孩子聊,世界这么大,课本只是一个入口。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这个题目不太好,费曼这么牛,当然可以不在乎别人想什么,人家只要在乎他想什么。
我想他的本意是,你从小就要知道,什么人说的话你需要在乎,什么人说的话你不需要在乎,明白了这个,人生就大体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2#
发表于 2009-12-19 23:19:56 | 只看该作者

re:“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这个我喜...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这个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3#
发表于 2009-12-20 00:02:08 | 只看该作者

re:我也不知道这个题目是怎么来的,但是让我佩...

我也不知道这个题目是怎么来的,但是让我佩服的是这个犹太老爸的用心和方式,这其实比那个“巴豆园”里讲的,做的还好,而且会深受AS之打心眼里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4#
发表于 2009-12-20 00:04:1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我也不知道这个题目是怎么来的,但是让我佩服的是这个犹太老爸的用心和方式,这其实比那个“巴豆园”里讲的,做的还好,而且会深受AS之打心眼里喜欢。


嗯嗯,我是AS,我打心眼里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00:16:00 | 只看该作者

re:11. 书的分类 看书当然...

11. 书的分类

    看书当然越杂越好,需要钻进去的,是自己感兴趣而且最擅长的一门,但是不能在语文课上钻,以后要钻软件,那是另一种读书方法。

    书的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每个类型里,有一些好书和大量不那么好的书。 这里定义的好书,大体上是指作者动脑子写的书,不是google抄来的。 (T版特别喜欢定义明确的概念,我以后写字要格外小心,呵呵。)

    挑书是件苦差事,等我脑子动完了,写不出字来的时候,就坐下来傻挑,当然手头有一些单子,比如纽约时报已经挑过的好书等等。

    不会教思考的老师,教方法也行,都不会教的老师,只能教知识,而且只会考知识。 遇到这样的老师,我特想劝大家都退学,哪怕上职业学校,至少学的东西还能派上用处。 如果想高考,上一年高考复习班就搞定,不用浪费那么多宝贵时间。

    不论教思考还是方法,掌握的最好手段就是用。 所以读是一个引子,一个教材,读完了,马上仿写,最好能做小组作业。

    比如参观自然博物馆这件事,老师一般要求大家认真记一些事实,知识,回来写作文,写上什么我以后也想做科学家一类的话,至少我们那时候老师是这样要求的。
    如果换个方式: 参观之前,先给孩子讲博物馆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要设立自然博物馆,放一些大家动物园平时看不到的东西。 这种博物馆,吸引人去看的内容是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还是世界上最全的蝴蝶标本,老师也没有答案,希望大家主动去发现。 还有就是,你参观完之后,觉得哪一个展室最好,为什么;哪一个展室最不好,为什么。 你觉得博物馆对于不太吸引人的展室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内容啊,布置啊,宣传啊等方面。 博物馆肯定没有水族馆好玩,但是也有改进的出路,如果你是博物馆策划主任,明年夏天打算组织什么吸引学生的活动,等等。

    又发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00:19:5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binfeng2000发表的内容:

我也不知道这个题目是怎么来的,但是让我佩服的是这个犹太老爸的用心和方式,这其实比那个“巴豆园”里讲的,做的还好,而且会深受AS之打心眼里喜欢。


这样的例子唯一不普遍可行的地方是,他儿子太牛了。

没有这么牛的儿子,老爸说的这些,就不太会进到心里去,还得一点一点地往里渗透,累死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00:29:20 | 只看该作者

re:换位思考,对我们孩子最难,所以要多练,特...

换位思考,对我们孩子最难,所以要多练,特别是写作文的时候。

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东西需要写,但是稍微少写点。
多写那些为了读者写的东西,比如最简单的,教弟弟用微波炉,就是要把复杂的说明书,转写成弟弟能看懂的说明。
然后呢,小到给弟弟写童话,给姥爷编菜谱,大到给博物馆出主意,给一个公司做计划,有大量可以写作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00:53:09 | 只看该作者

re:12. 说着说着阅读,就容易说到写那边去...

12. 说着说着阅读,就容易说到写那边去。

    随着年龄增长,阅读的内容会越来越难,一个人看不懂的书很多,非常正常。 如果中学时代,孩子就开始读哲学,历史,经济,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名著,比其他孩子就会显得成熟一些。 除了文学作品,这些书的阅读,我也都算在语文课上,因为思路是一样的。 (经济涉及数学,不过也有不少主要讲概念的书。)

    所以我要是开出课表来,不会有十几门课,还和小学一样,只有最基本的语文,数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

    有一个人说他在哈佛,闲着想修点好玩的选修课。 科学和艺术在哈佛是一个系,因为都是讲阳春白雪的。 他去找系里秘书,以为人家就给他几页纸,站着看完了就行了,结果秘书递给他一本1000多页的书。

    每门课只有一小段介绍,他已经看的神魂颠倒,就像井底之蛙看见大海的感觉。

    中学里,老师不可能带孩子去大海里游泳,因为比起哈佛的大师资源,我们没有那么丰富。 但是中学老师可以不做井底之蛙,带孩子从井边上开始看起,看到小池塘,小河,小湖,大河。 等以后孩子一个人看到大海的时候,他就不会那么茫然无措。

    我还没有开始备课科学,但是当博士研究已经不分物理化学生物的时候,中学更没必要把科目分的这么细,在一个自然科学的大框架下面,更容易学习思考和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01:13:31 | 只看该作者

re:13. 在美国,从小分辨媒体宣传,是每个...

13. 在美国,从小分辨媒体宣传,是每个老师都会在小学高年级涉及的一个项目。

    先从广告开始:商家为什么做广告;读广告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作业可以是:调查牛奶产品,分析几家著名的牛奶广告的宣传手法,对大众会产生什么影响。 调查周围人群购买牛奶的习惯,分析广告对他们购买选择的影响。 为一个滞销产品做广告,相互评价优劣。

    很多学校,接着会评析政党和团体宣传,电视报纸宣传等等。

    所以,就像前面讲的,什么人说的,想的,我们才需要在乎,是在这种不断的分析,思考和比较中,形成的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01:31:43 | 只看该作者

re:说点我自己的感想。好的书和电影看...

说点我自己的感想。

好的书和电影看多了之后,我开始喜欢人。 因为书和电影可以非常完美,完美到看多了之后,就引不起联想。 而不好的书,不好的电影没有必要在上面浪费时间。

但是人不一样,因为人就是不完美的,因为不完美才可爱,才生动,才有出乎意料的情感。
因为人是最丰富的,最不可思议的,每天都有新的东西产生,所以我从某一时间开始,特别喜欢观察人,而且发现自己不是不敏感,而是非常敏感,也许是过于敏感。

所以有一位老师说,不是我教孩子很多东西,是孩子教我很多东西。

也许下半辈子做教育,真的很适合我,我可以一直做到 80岁,如果还有小朋友喜欢我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1#
发表于 2009-12-20 02:21:55 | 只看该作者

re:燕老师。就做教育吧。我觉得您是一位爱思考...

燕老师。就做教育吧。我觉得您是一位爱思考,也会思考的好老师。学生可以是小朋友,也可以是大朋友啊。你现在的帖子含金量真是高。我拼命追,拼命看。还是跟不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02:51:51 | 只看该作者

re:多多妹子,现在拼命写,就是为了回北京拼命...

多多妹子,现在拼命写,就是为了回北京拼命吃。

你行程定的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03:08:51 | 只看该作者

re:14. 知识类的书怎么办? ...

14. 知识类的书怎么办?

    我觉得,大体翻一遍,别强迫自己记住,到要用的时候再说。 比如像老V一样,要展示他的红酒和雪茄牌子的时候。

    不是嘲笑老V,名牌,名画什么的我也记了不少,现在还在苦读怎样调制鸡尾酒,要不出门就显得特别乡下人,纽约到现在我还没敢去过呢,更别说欧洲了。

    知道很多没用的东西,是老牌上等人的表现,比如会亚马逊森林里土著人的语言。 这种知识,多如牛毛,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门槛越低。 以后大家随身都有上网小设备,想知道啥,一查就完了,元素周期表可能都不用背了。(真的不用背了?)

    说正经的,老V 的红酒雪茄,其实不是知识,是文化。

    知识是最初级的一步,从我十年臭美经验体会到的。 一开始,是比知识来着,等认全了牌子,就开始体会到品味了;等品味提高了,就开始关心后台的东西,历史,设计师,社会的评价什么的;等都关心的差不多了,看每年时装秀,不是看热闹的时候,文化才慢慢浮出水面。 太深了。。。。 我说的是老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05:52:07 | 只看该作者

re:15. 我看书的时候,大体只看骨架,很少...

15. 我看书的时候,大体只看骨架,很少看血肉,也不明白血肉是做什么用的。
    我写字的时候,肯定也是一样,没血肉的。

    所以我不太明白修辞的作用,和近义词在文章中的细微差别,和现在大都完全不理解隐喻同理。 这个问题,大概是 AS 的固有问题,深入研究也没什么解决办法,就将就着过吧,理解一分是一分,理解十分不可能。

    对于 T版说的语言逻辑严密性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因为我们这边数学好,语言的逻辑严密性就稍微放松一点,为了下一步往社会性问题上过度,不能太追求严密,要“虚”。

    毕竟AS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完美主义和黑白思维,太严密了,我们以社会性为中心的教育核心就丢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5#
发表于 2009-12-20 10:21:06 | 只看该作者

re:可是能够在看书的时候找到骨架就是一种很强...

可是能够在看书的时候找到骨架就是一种很强的能力呀。
说道看书的血肉,我自己印象很深的读王安忆的“长恨歌”。我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读的时候就是开头那一大篇关于上海弄堂的描写深深吸引了我。我舍不得每一个字似的慢慢读。长恨歌的情节固然吸引人,但是她的细致描写才能让人感受到“海派”文化的“做”。可是最近再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却对这些描写一点也看不进去了。我觉得是自己浮躁了。还是我的理解能力退化了呢?

而且我一直喜欢看小说。简单呀,省心。看着别人的喜怒哀乐,自己整天做白日梦。读大学的时候赶时髦也读很多杂书,因为附庸风雅,也读很多散文和小杂文。但是留在脑子里的很少。反而是通过小说来读的书容易对我产生影响。我想还是因为我自己不会“思考”。我必须借助于一个类似的场景才能体验。

最近也想得多了。接受自己的现状,不要给自己定那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了。找个工作,安定下来,好好享受生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1:17:00 | 只看该作者

re:写论文累了吧,享受一阵子生活,你感觉就又...

写论文累了吧,享受一阵子生活,你感觉就又回来了。

思考都是被逼的,不过不痛苦,我这人是有事想不明白就会心情不好,写这一大堆之前,心情特别差。 忽然一天灵感来了,写的收不住,但是越写心情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7#
发表于 2009-12-20 14:25:21 | 只看该作者

re:像爱因斯坦说的,思考的过程就是先理解概念...

像爱因斯坦说的,思考的过程就是先理解概念,然后建立关系,然后通过头脑风暴,把更多的概念和关系建立在脑子里,人的思考能力就更进了一步。 掌握的不同思考模式越多,不同领域的不同概念越多,建立的不同关系越多,思考起来,就越快速,越容易。
————
爱因斯坦关于概念与关系的论说不好懂哈。按形式逻辑的说法,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对象的基本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事物的基本属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某事物自身的性质,二是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换言之,事物自身的性质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属于概念的内涵。如此说来,概念与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包含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并列的关系。不知爱因斯坦所说的概念和关系之间的关系是否是指不同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即相容关系(全同关系、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形式逻辑在谈到思维的形式时通常只谈概念、命题和推理,但俺感觉除了这三者以外,似乎还有“理念”这一要素。特别是当人脑在对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进行反映时,理念这一思维形式要素要素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很多价值层面的概念很难找到它们的思维源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23:07:06 | 只看该作者

re:先感谢讨论,不过语言逻辑思辨交给 T版来...

先感谢讨论,不过语言逻辑思辨交给 T版来谈。 我没学过语言逻辑,所以没资格辩论,呵呵~~

我的认识是,无论从一本书,还是一个人,一件事情上学习,概念是相对静态的(但是也不绝对静态)。 关系么,如果单就这一次学习,建立的关系一定是不够的,如果包括概念本身携带的固有关系。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根据每个人经验和理解力的差异,脑子里还会建立大量新的关系,这些关系可能只是个人观点,需要实践来检验。 但是如果只固守书本上被检验过的关系,社会就不能发展,人就不能解决每天面对的新的问题,因为很多根本就没有现成答案。

至于理论上这些概念怎么定义,原谅我实在是没时间关心啊,孩子长得比我学的快,只能学一点用一点,不能保证我现在说的,想的,和做的,都是正确的,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还没开始,我还正在计划过程。

楼上说的理念,有点仿佛我前面说的文化,这种更高层的东西,不是教出来的,是自己悟出来的,认同么?

我为什么不钻到语言逻辑里面,因为我们是数字图像思维为主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已经过于严密了。 大多数人,是从社会关系开始思考世界的,然后通过语言学习,特别是高中大学阶段语言逻辑的学习掌握更高层的思维方法。 而我们的过程正相反。

我现在的策略是,数学学的快一点,把孩子的逻辑思维提高到一定程度。 语言作为中介,尽量往社会性这边靠,不让孩子钻牛角尖,然后社会性才有可能去实践。

我自己肯定是要去学语言逻辑的,看明年有没有时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00:32:58 | 只看该作者

re:16. 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

16. 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

    我感觉教孩子批判性思维,主要是教一个理念。
    上面刚说理念不是教出来的,这里就开始教了,呵呵~~ 可见我思维混乱。 入门还是要教的,掌握就靠自己了,用老祖宗的话说。

    教理念不是把道理直接说给孩子听,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要老师先掌握了要点,然后在适当的时间,把适当的话说出来。 (我现在尽量避免说“正确”,全部改用“适当”,为了从实到虚的转换。)

    一般孩子不敢批判权威,比如小都。 他的理念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 我们一直在纠正这个观念,从姥姥批评教育体制做起。(不直接批评老师,但是要批评教育局的一些做法,比如 考100分给奖励,让孩子学习星座性格什么的。)

    现在很多小学都有网站,一个班级一个论坛。 姥姥写的东西,家长老师都能看到,批评体制,也是老师希望的事情,但是很少有家长愿意做出头鸟,姥姥一写,大家倒是都开始附和。

    这样的事情,孩子自己看多了,自信心就强一些,也开始学着批评周围的事情。 这时候,什么地方“实”,什么地方“虚”的理念就来了。 上面明翔爸爸实着批评爱因斯坦(鼓励一下),虚着说我写的东西没逻辑(更加鼓励),那段话不是爱因斯坦写的,是我写的。 没逻辑我完全承认。 我的想法是,思考的过程,越没逻辑,越没有框框,越容易有创造性。 不过写书的时候,逻辑性就很重要了。 (当然写书的时候,创新思想依然是主体。)

    批评体制,我回国的时候听的太多了,现在不批评体制,就没办法和人说话。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虚的,因为体制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批评体制,就是批评我们自己,只不过为了大家面子好看,能把话说透彻,还不得罪人。

    批评本身的逻辑,实的东西,孩子需要学习,批评中虚的东西,孩子更需要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00:50:23 | 只看该作者

re:17. 我写的这些,不叫作品,是思考记录...

17. 我写的这些,不叫作品,是思考记录。 T版不愿意写思考记录,被我批评有框框,因为他只愿意写正确的东西。 但是后来我理解了,因为他身份不一样,不成熟的东西写出来,影响版主权威,然后直接影响到这个论坛的理念,所以我不再批评他了。

    真正的作品,都是严谨的。 作家经过观察,记录,分析,思考,然后打算写一本书。 写书有很多技巧,怎么安排才能让读者接受,怎么构建骨架和血肉,让这个生命不仅有独特的个性,还要有丰富的内容,还要有吸引人的外表,这是思考过程之后的大量高级技术活,这点上,好莱坞大片做的特别到位。

   所以,真正批评一个好的作品,是很难的,容易让人觉得是,达不到作者高度还鸡蛋里面挑骨头,有什么个人阴暗目的在里面。 这种社会“常识”,特别是在中国,让批判性思维不容易成为大家心里固守的一个理念。

   美国教育体系有很多好的科学理念,但是因为官僚系统和老师素质问题,一直传达不彻底,批判性思维就是最重要的一个。 因为民主政治,批判性思维其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教堂,又是一个矛盾。 美国一些大学的教育系,固定有项目,长期培训中学老师,怎样在教学中系统贯彻批判性思维模式,我得找个时间去学习一把,最好网上有免费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7 23: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