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老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酸甜苦辣

[复制链接]
901#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9:15:05 | 只看该作者

生活

越来越体会到儿子生活能力的欠缺,特别是参与生活中的某个环节方面!个人和物品的和谐关系固然重要,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更为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9:46:09 | 只看该作者

新朋友

带儿子玩,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华天扬,比儿小半岁。那个小家伙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性都非常好。我带他们两个玩了90分钟,孩子们都非常开心。华天扬都不想回家,他妈妈还说明天带好吃的水果跟我们分享。谁不喜欢孩子们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3#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2:59:04 | 只看该作者

地板时间(摘)

“地板时间”的核心精神,就是传递温暖及关怀给孩子,让他愿意跟你一起玩耍,而不是退缩到自己的世界里。
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检视你们家庭的行为举止:你们是否会克服自己的弱点,互相支持对方的优点,彼此协助发挥最好的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4#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20:45:16 | 只看该作者

安全意识

今天,让我更加明白,安全意识对一个人来讲,有多么地重要,是一个人独立生活最最基本必备的意识。也更坚定我开办类似农场(含医疗等养老必备的设施)的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7:57:20 | 只看该作者

伙伴的抱怨

昨天因为带儿子去桐泾公园玩,没有来得及去福星公园,结果让华天扬有了抱怨。昨天下午他等我们好长时间。唉,道歉吧。我也要有诚信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23:21:37 | 只看该作者

儿子的抱怨

今天,禁食的儿子问我:“爸爸,为什么幼儿园的点心总是牛奶和饼干?”
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13:42:47 | 只看该作者

固执

曾以为儿子没有多少固执。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他的固执了,那就是喜欢“编”。无论他多么喜欢的故事,总要把其中的人物换换。无论他多么喜欢的歌,总要把其中的一些词,改掉。无论他多么喜欢的人,总要给人家起各种各样的绰号。甚至,上午说自己是小海豚,下午又说自己是小老虎。
我无能为力,惟有恳求天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07:41:50 | 只看该作者

自我中心

越来越理解,儿子一切不恰当的言行背后----无论是哪一个方面-----是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这也涉及他的情感。
如何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引导他思维-----特别是在言行前一定要有个遮拦?
无论孩子听过甚至明白过多少道理,但是,在实践中,如果他根本做不到,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不改变他的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无论他在什么方面,有多高的造诣,他的一生就没有任何幸福可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大哥哥

这两天,我们认识了一个六年级的大哥哥。看得出,这个大哥哥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他们两个玩了踢球、射门、投球、慢跑、捉迷藏等等游戏。儿子在玩的过程中,说了几句让人非常好笑的话。如“哥哥,你会踢球吗?”“哥哥,我们比赛跑步吧”。大哥哥听了,哭笑不得。我的儿子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09:04:36 | 只看该作者

躲猫猫大王

这是一本故事书,主人公是一个叫小勇的弱智男孩。故事发生在农村,其他小朋友都非常善良。他们一起玩躲猫猫,可是小勇只会躲在老地方,即使有人教他,仍旧不会变化。小伙伴都上学了,分不清1和10的小勇只能呆在家里。后来,爷爷死了,小勇也不知道哭。小勇的爸爸来接小勇回城的那天,小勇不见了。所有人,找遍全村都没有找到。最后,小伙伴们想起一个好主意,他们大声喊“小勇,你出来吧,算你赢了。”小勇,才从油菜地里跑出来。小伙伴们送小勇走的时候,都说小勇是躲猫猫大王。小勇笑了。
好心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1#
发表于 2009-4-13 14:16:48 | 只看该作者

re:躲猫猫大王,真的让人心酸,我都想哭。

躲猫猫大王,真的让人心酸,我都想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19:48:34 | 只看该作者

自我保护

蔷薇雨:令人心酸的事,还没上演呢。
我反复思考,什么时候,儿子能够有自我保护意识,至少能够别惹来找打的麻烦,我才能安心地闭眼。
这,对于他肉身的父亲来讲,难如登天。惟有仰望天父的力量,惟有祈求天父的保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09:31:53 | 只看该作者

慢慢动怒(摘)

曾經有一個孩子,月考成績不甚理想,他很自責一再的說:「我很笨,我很笨!」父親安慰他說:「你不笨。」但是這個孩子仍然無法釋懷,不斷的自責說:「我很笨!」父親竟然很不耐煩急著大吼:「你真是笨蛋!我說你不笨就是不笨,懂了嗎?」------這會不會是你親子之間溝通的寫照?很多為人父母的,對於別人的子女都會耐心的諄諄教誨、誘導,惟獨對於自己的子女卻缺乏耐心,因而導致一切的安慰與支持,皆前功盡棄。同樣我們也以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耐心的對待外人,也深深明白「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箴十四:29)「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箴十九:11)的箴言耐性的對待外人,但是對待「自己」的家人卻直來直往毫不收斂、毫不保留的惡言惡語,以致家就像戰場。老牧人謹以「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耐心的對待家人為題撰文,期待鼓勵諸位秉持這個原則,建立與家人的溝通模式,你的家必然會更和諧、更溫馨。

當你面臨著使你將發怒的事件時,要即刻祈求上帝幫助你能紓解你的情緒,更賜你能有處理問題的智慧。老牧人就與你分享一個故事,期望對於你有所啟發。曾有一位父親存了很久的錢,終於買了一部雪亮的新車,他非常寶貝這部車,每天都洗車打蠟,他那五歲的兒子看他如此的愛這部車子,非常興奮的幫父親一起洗,父親有這麼樣一個兒子,非常滿足,深覺這兒子很能體諒為父的心。有一天,這位父親很累,雖然車子淋了雨,顯然有些髒,但實在太累了,心想,改天再洗吧!五歲的兒子見父親這麼累,就興沖沖的要幫爸爸洗車,父親見他人小志大,心裡更加得意,便放手讓兒子洗。小兒子便開始一個人洗車子,但因為找不到抹布,他便走進廚房,想到平常母親炒菜洗鍋子時,都是用鋼刷使勁地刷才刷乾淨,所以既然沒有抹布,就用鋼刷吧!他拿起鋼刷用力的洗起來,一遍又一遍,像刷鍋子一樣地刷著車子,等到他洗完之後「哇!」他大哭失聲,車子怎麼都花了?這下慘了,他急忙跑去找父親,邊哭邊說「爸爸,對不起!爸爸,你看!」父親疑惑地跟兒子走到車旁,他也「哇!」一聲嘴裡連聲叫著「我的車!我的車!」如果你是這位父親,你會怎麼做?老牧人想,很多人一定先把把孩子臭罵一頓再說,甚至毒打一頓,罰站不准吃飯,也不為過。但故事中的父親卻氣得走進房間,十分無奈地跪在地上禱告說:「上帝啊!請你告訴我,我該怎麼做?那是我新買的車,一個月還不到,就變成這樣,我該怎樣處罰我的孩子?」禱告時,他心裡忽然出現一個聲音:「世人都是看表面,但我卻是看內心。」突然間,他像是被點醒了。他走出房門,兒子正害怕地流淚,動也不敢動,父親急忙將孩子擁在懷裡,並且說:「謝謝你幫爸爸洗車,爸爸愛你勝過愛那部車子。」一場暴風雨竟然消失了。可敬可愛的弟兄姊妹們,當你面臨著即將「使你大大的動怒時」,要效法這位父親禱告祈求上帝,給你智慧知道如何處置,更能制服自己的情緒,使自己能以「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耐心的面對自己的家人。

要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耐心對待家人,而與家人和諧的相處,就必須先要允許且尊重家人和你能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看法,如此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爭執。老牧人在此就引用生活中發生的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原則:有一位太太喜歡吃辣椒,於是她做菜的時後,不管甚麼菜都要放辣椒,但家人好像不欣賞她的菜色,吃得很勉強,她卻認為一家人就應該歡歡喜喜的,把這些用「愛心」燒出的菜吃下去,不吃就是表明不接受她的愛心,就是沒有良心。因此這位太太,常常抱怨她的先生、孩子對她不好,但卻完全看不見自己的自我中心,已經影響到他與家人的關係。我們喜歡的食物,我們可以歡歡喜喜的去品嚐,但別人也可以表達他不喜歡的權利,這與愛不愛我們,尊重或不尊重我們是兩回事,能有這種度量來對待家人,你的家庭就會減少更多不愉快的事件。有智慧的處理你的「類似辣椒事件」,會使你不輕易發怒,並且使你與家人之間處得更愉快、更和諧。

如何不被家人錯誤的行為所激怒,而能溫柔的對待家人?除了祈求上帝的幫助之外,你自己肯心平氣和克制心中的怒氣,是不可忽視的原則。老牧人願引述一個故事,期待對你有所助益。有一位出為人父的年輕人,推著娃娃車在街上走,娃娃車中的孩子卻一直哭著不停,這位父親只好停下來,小聲的說:「阿華不要著急,別生氣,不要發脾氣。」一位老婦人在旁邊聽見,忍不住的說:「先生,你真了不起,一個男人能這麼心平氣和的教育你的孩子。」說著她也低身溫柔的對嬰孩說:「阿華,乖不要哭了!」那推車的父親說:「阿婆,妳錯了,他叫小毛,我才叫阿華!」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當我們紓解不了別人的情緒時,即將被別人激怒而無法忍受時,提醒自己「不要著急,不要生氣」的方式來克制自己的怒氣,這是你我所當有的智慧,所當有的努力。

聖經上說:「愚妄人的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二十九:11)「輕易發怒的,行事愚妄。」(箴十四:17)「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箴十六:32)老牧人鼓勵也期待諸位能做一個不輕易發怒,慢慢的說,多一點耐性,慢慢的動怒,耐心對待家人的基督徒,來自許自勉。

以「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耐心的來對待家人,這是每一個基督徒當有的決心,當有的努力。  

老牧人祝福你平安喜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4:48:52 | 只看该作者

生气汤

我和儿子一起看了一本故事书----生气汤,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主人公是个叫霍斯的小男孩,有一天,他碰到了一箩筐不如意的事情,带着一肚子怨气回家。但是,妈妈既没有批评,又没有教训,更没有追问。而是帮助孩子处理他那一肚子的怨气------那就是和孩子一起煮一锅“生气汤”。妈妈和霍斯一起,把一锅水放在灶台,加上盐,然后他们一起把所有的怒气通过喊叫、吼叫、吐舌头、敲打锅等手段发泄到锅里。煮开了,娘俩肩并肩笑眯眯地一起把所有的怒气搅散了。
非常实用的一种处理不良情绪的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1:58:14 | 只看该作者

滚地雷

下午四点后的福星公园,简直成了儿童游戏场。除了儿子以外,已经有四个大班的男孩子被吸引过来了。一般情况下,陪孩子玩的,几乎都是妈妈。所以,有个老男人陪孩子们玩,大家都高兴。今天,有个小朋友告诉我怎么玩“滚地雷”,非常好玩。所有的小朋友,还包括两位家长,都玩的很开心。
滚地雷:设定一块场地,指定一个人手拿球,其余的人任意站在场地内。持球的人,滚球;被击中的人,也另外拿一只球去滚。直到只剩下一个人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34:27 | 只看该作者

照顾别人

在生活中照顾别人,是最基本最有用的想法解读。也是去中心化思维的现实价值之一。要琢磨该怎么有效地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0:56:18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启蒙小游戏(摘)

  视觉起蒙小游戏出列
  ★ 配对游戏
  由于宝宝此时已有基本的形状概念,而且对红色、黄色等鲜艳的色系有高度的兴趣,故可开始进行简单的配对游戏。家长一开始可先准备2~3组不同颜色或形状的图卡及小玩具,让宝宝把相同颜色或相同形状的放在一起。至于同时结合颜色、形状两样元素的配对游戏,因为难度比较高,还不太适合1~1岁半的宝宝,可以等宝宝大一点后再考虑。
  有些家长也有疑问,如市面上常见的配对板等玩具能否作为启蒙玩具,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宝宝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不断的练习,玩得多,自然熟能生巧,只要做到操作难易度符合宝宝此阶段的能力就可以了。家长有空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图卡和小道具,更为经济实惠。
  ★ 分类游戏
  这个时候宝宝虽然还不能清楚地认识每一件物品,不过已经具有一定的分类概念,如能分辨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也知道各种不同的水果是不一样的。最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陪着宝宝一起玩分类游戏。
  ★ 找出异同
  为提高宝宝的视觉区分能力,家长可将同一玩偶换上不同的衣服,或是选择两个相近、但是有一定差异的玩偶,先给宝宝看其中的一个,然后再拿出另外一个让宝宝观察,找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如果是比较明显的不同,宝宝基本都能很快发现,若是差别很细微,宝宝就不一定能发现,家长不要操之过急,可慢慢引导、提示宝宝。
  ★ 运用图字卡
  取得方便的图卡、字卡也是宝宝视觉启蒙的有用素材之一。家长使用的时候,不要仅仅只吸引宝宝来看,要同时配合口语介绍,帮宝宝将两者连接起来。
  ★ 光影变化
  如欲将色彩变化加入视觉启蒙效果里,最简单的方法为准备3张玻璃纸,先取一张盖在自己的手上或小手电上,引起宝宝注意,接着再叠上另一层玻璃纸,变化出不同色彩,保证宝宝看得异常有兴趣。
  另外,对1岁半左右的宝宝,家长可为他准备一支较轻的手电筒,然后打开光源,两人一起对着墙壁或天花板照射,让宝宝感觉到光影的变化。等宝宝到了2岁后,家长就可引导宝宝在天花板上将墙壁画直线、圆圈等,如果平时教宝宝数字的话,也可以一并练习。光影变化有助于增进宝宝的追视能力及眼球协调性,千万不可错过。
关键2 掌握宝宝成长听觉篇
  在宝宝1~1岁半的阶段,听觉启蒙仍以持续提供丰富的听觉经验为主。前阶段如果有足够的听觉刺激,宝宝对于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一些声音,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及辨认能力。举例来说,当他听到汽车的声音时,便能知道爸爸回来了;听到“汪汪”的声音,也知道是小狗在叫。
  家长除了可以给宝宝提供单纯的听觉刺激外,还可以配合其他感觉系统来进行启蒙,例如拿一张画有小狗的图卡,并告诉宝宝,小狗会汪汪叫,帮助宝宝加强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联,平时带着宝宝出门时,如果看到小狗,也可提醒宝宝观察。
  听觉启蒙小游戏出列
  ★ 音乐呼啦圈
  宝宝的听觉经验多半来自于日常生活,而“音乐呼啦圈”不仅能提供丰富的声音刺激,还可引导宝宝配合音乐的开始及结束做出反应。
  游戏方式为家长跟宝宝双手相握形成一个小圈圈,音乐开始的时候,家长就带着宝宝按顺时针的方向踏步走,当音乐告一段落的时候,引导宝宝停下来。初期宝宝对这种游戏不熟悉,所以大人应该带着宝宝一起做,陪宝宝做2~3次后,也可以让他自己尝试。
  ★ 说故事
  由于宝宝已经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活进行简单的生活应对,爸爸妈妈不妨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讲故事给宝宝听。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儿童故事书令人眼花缭乱,家长可视需求选择。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只用一些图卡编一些简单的小故事,这些都有助于宝宝以后的语言发展,同时对宝宝的创造力、认知都有不错的促进效果。为配合宝宝的发展,家长在讲故事的时候,应将语速放慢,同时避免使用太多复杂的字词。
  关键3 掌握宝宝的成长触觉篇
  当宝宝有丰富的触觉经验的时候,便会慢慢发展出相似的辨识能力。针对宝宝手部触觉的发展,家长可以多让宝宝触摸一些不同质感的物品,丰富其触觉经验,再搭配口语介绍,让宝宝了解各种不同的感觉,如干、湿、滑等。
  提到触觉,一般人的直觉就是和双手相关,然而随着宝宝能够站立、行走,宝宝的触觉经验不应该只局限于双手,双脚、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不能疏漏。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要给宝宝足够的手部操作和大肌肉运动机会。
  宝贝的小脚丫也要透气
  现在的宝宝生活环境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同时由于父母保护过度的做法,宝宝的触觉经验不足已成为宝宝发展的忧患之一。建议在对宝宝进行触觉启蒙游戏外,在天气比较暖和的时候,也可让宝宝有光脚行走的经验,这对宝宝的触觉发展非常有好处。如果怕地板凉,可以给宝宝穿上一双袜子,当然,还要确定地板上没有会伤害到宝宝小脚丫的物品。
  触觉启蒙小游戏出列
  ★ 小小画家
  这个游戏的重点并非是希望宝宝早早拿起笔写字或作画,而是通过提供多样的材质让宝宝感觉,让宝宝的手指代替画笔,在桌面上、纸上、沙发上等处随意地“画”,达到刺激宝宝触觉发展的目的。家长要注意的是,对较小的宝宝来说,习惯拿到什么都往嘴巴里塞,所以选择素材的时候要注意,必须是安全的。很多家长总以为小宝宝无法配合这个游戏,其实最初可从简单的盖手印等方式开始,宝宝都能很好地配合,并得到许多乐趣。
★ 水中寻宝
  1~1岁半的宝宝通常都能稳稳地坐在小澡盆里了,家长可将一些洗澡玩具、小罐子、日常生活中常看到的小东西放进去,让宝宝一边洗澡一边进行水中寻宝游戏,借此增进宝宝全身性的触觉经验。
  ★ 球池乐
  户外活动方面,如欲给宝宝全身性的触觉经验,球池也为不错的选择。在球池里玩耍与洗澡都是全身触觉刺激的一种,但宝宝的感受却会完全不一样。如水的感觉比较滑顺,而塑料球在材质、重量上都不一样,且球与球之间有一定的空隙,这些差异都可以在身体感受上反应出来。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为顾及小小孩的安全,家长一定要全程陪同,而且球池的高度最好不要超过宝宝身高的一半,让宝宝可以站在那里玩,减轻宝宝恐惧的感觉。
  关键4 掌握宝宝成长味觉篇
  宝宝自1岁起,可以尝试的食物变得越来越多了,只要食物煮得稍微软一点,大人平时食用的肉类、蔬菜等,都能提供给宝宝,帮助他增加新的味觉经验。加上宝宝这个时候能慢慢理解简单的字句,家长在提供食物的同时,可以说说食物的味道,如酸、甜、苦等,久了宝宝自然便能知道口中所尝食物是什么味道。
  味觉启蒙小游戏出列
  ★ 美味时间
  有些宝宝可能会因为前期没有足够的机会尝试辅食,到了1岁左右仍然排斥奶类之外的饮食。但考虑到宝宝成长所需营养及逐步适应正常饮食的重要性,家长可不能不重视哦!建议家长每个星期安排一天为宝宝尝试新口味的日子,这天准备1~2样宝宝较少尝试或没有吃过的食物,并在就餐前就提醒宝宝,引起他的注意,借此提高宝宝对新食物的接受度。
  ★ 不一样的瓶子
  在几个空的杯子中分别装入糖水、盐水、柠檬汁及苦茶各两杯,请宝宝尝一尝,看他能否说出是什么,看看宝宝回答是否正确。或者给宝宝介绍味道的名称“酸、甜、苦、咸”,请宝宝尝尝看,并且说出喝到的是哪一种味道 .
  ★ 果汁配对
  在8个空的茶杯中分别装入4种不同的果汁各两杯,之后请宝宝儿尝尝看,并且作配对,看看宝宝是否能准确地尝出味道并加以配对。
  ★ 猜一猜是什么水果
  将苹果、桃子、梨、香蕉等水果切成小丁,之后分别装进保鲜盒中,另外需准备苹果、桃子、梨、香蕉等水果模型,让宝宝尝过水果丁之后,找出水果模型。
  关键5 掌握宝宝成长嗅觉篇
  许多动物的生存都是依赖嗅觉、味觉,所以发展的特别灵敏,但是人类在这两个感官系统方面的需求不如前者高,当然,该有的感觉经验不能少。如同味觉启蒙一样,家长可以利用方面取得的材料,增加宝宝的嗅觉经验,并引导宝宝尝试不同的味道,分辨不同的味道。
  嗅觉启蒙小游戏出列
  ★ 增广见“闻”
  家长可以在棉花球上,滴上水果汁等特别的味道,让宝宝闻闻看。至于教具方面,市场上还有许多香味书,一般只需简单的操作就能散发一些香味,而且配有与香味相关的图卡,方便家长带领宝宝一起认识新物品及其具备的味道。
  爱的小语
  随着宝宝一天一天长大,家长一方面为宝宝能够有更好的表现而高兴,一方面也为不知道如何促进宝宝的发展而苦恼。从1~1岁半宝宝的五觉发展来看,家长可以发现许多看似平常的活动,一样有很好的启蒙效果,现在就让我们每天多花一些心思,帮助宝宝发展得日渐茁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7:44:27 | 只看该作者

济南民间游戏(摘)


  济南的民间游戏,内容丰富、流传广泛。游戏的玩法多是自由性的和竞赛性的,有团体的、个人的。孩子们随便拣块石头、和块泥巴、拿根小绳、撕张旧纸,都能尽兴地玩上半天。
  一、“猫逮老鼠”
  又称“老鼠老鼠一月一”。五六十年代,一到天黑,多个儿童手拉手向内围成一圈,一个儿童站在圈外扮“猫”,一个儿童在圈内扮“鼠”。游戏开始,大家齐唱“老鼠老鼠一月一,早来!老鼠老鼠二月二,早来!……”一直唱到“老鼠老鼠九月九,逮住老鼠咬一口!”此时,“鼠”自圈内窜出,“猫”趁势追捉。若“鼠”连钻数“洞”未被捉住,则轮换。若被捉住,则罚“鼠”钻裤裆。
  二、杠老杠
  也叫“劈老根”,是秋冬季节流行的儿童游戏。玩时,选用较粗且韧性强的杨树叶柄,两人各用自己的叶柄勾搭折拉对方的叶柄,断者为输。儿童一般把自己常胜不断的叶柄称“老杠”和“老根”。
  三、踢毽子
  多为女孩玩耍。毽子的踢法多种多样,简单的以连续踢的次数多少定胜负,复杂的则有正、左、拐、跳、打等。游戏时,边踢边唱(或数数),一般逢五遇十即将毽子停于脚面一次(称“嗯”)。清代流传三四人入局对踢。
  四、跳绳
  又名“跳百索”。花样繁多,分单人跳和多人跳等形式。单人跳时,双手摆绳,可前摆跳、后摆跳、双手交叉摆绳跳,也可带人跳、蹲跳、跑步快跳等。多人跳时,一般由两人摆绳,也可将绳一端系树上由一人摆绳,其他人跳,跳法多种多样,边跳边唱。
  五、打尜
  多为男孩玩耍。流行于济南的儿童游戏。“尜”一般为10~15厘米长的木棍,两端削尖。玩时人数不限,一般分两组,就地画一方框为“城”。各组选一人站“城”内,轻捏尜一端,用一尺余长木板将尜用力打出,尜落点远者那组先正式开打,另一组为接方。游戏时,把尜放至“城”口,然后一组人相继打尜,其打法:用木板敲击尜的一端,使尜蹦起,迅速挥动木板将尜用力击出。一人打空再换一人接着打,最后一人打空时,另一组人则急忙拣起尜往回扔。打尜方则一边快速向回跑,一边可伺机用木板阻击抛掷在空中的木尜。跑回“城”边,挥动手中木板,不让对方将尜扔进“城”内,若扔进“城”内,则两组交换。若扔不进“城”内,打方可继续向前打第二轮。直到接方再也无法将尜扔进“城”内,接方就认输。
  六、跳房
  玩法多样。一般先在地上划一“田”字形的“房”,在“田”字一端或几端划一半圆形(俗称“馍馍头”)。游戏时,把“瓦儿”(砖块、瓦块、石块等均可)掷于“馍馍头”内,玩者单脚跳入,并将“瓦儿”踢入下一格,依次转下一圈即可将“瓦儿”掷于第二格内,如此类推,跳完一圈便可“占房”一间。跳至自己的房内可双脚落地,别人则须跨过该“房”。玩时,不能另一脚落地、不能“压杠”(“瓦儿”压在划线上)、也不能“踩杠”(脚踩在划线上),否则都算犯规,犯规者出局等待下一轮。最后,谁占的“房”多谁为胜者。
  七、砸“毛驴儿”
  是旧时较流行的儿童游戏。玩时,一般三人以上,可分两组。每组中选出一体质较弱者当“墙”,其余则以头抵裆充任“毛驴儿”。另一组人则后退几米助跑,骑上“毛驴”。“砸”法多样,有扶手的、不扶手的等。如骑不上去,或骑上再掉下来,则轮换。如“毛驴”支撑不住趴下,则另一组重新再“砸”一回。若全部骑上,则选一人与对方的“墙”以剪子包袱锤一决胜负。负者充当“毛驴”。
  八、投“皇上”
  玩时,拣一块较大的砖块竖于地上作“皇上”,周围竖一些小一点的砖块作“鼻子”、“耳朵”、“小辫儿”、“顶门杠”等,距“皇上”数米外划一线为界。玩者站在线外以砖块击投。击倒“皇上”、“鼻子”、“耳朵”、“小辫儿”、“顶门杠”者,即用自己的砖块压在上面,别人可再投。最后那位击投不倒者便是输者。由击中“皇上”者发号施令,那些击倒“鼻子、耳朵、小辫儿”的小伙伴们分别扭住输者的鼻子、耳朵和脑后头发,击倒“顶门杠”者用单腿膝盖不断地撞击输者的屁股,从“皇上”所在地向界线方向走去。走至途中,“皇上”一咳嗽,众人便往回跑。输者便追,追上哪位便以相应的惩罚如扭耳朵、捏鼻子走回原处,或让被追上的那位将输者背回原处。
  九、“骑马”打仗
  玩时,一般由两人一组,一人作“马”,背着另一人,与其他组对阵。双方可通过拉、拽等方式,设法将对方拉下“马”为胜。
  十、磕拐
  流行于男孩之间的一种对抗性游戏。一般是两人对抗,也有多人一起玩的。游戏时,双方单脚落地蹦行,另一只腿折攀起来,用膝盖向对方进攻。进攻方法多种多样,可磕、压、顶、砸等。游戏规则为谁被对方磕倒或双脚着地即输。
  十一、拾子儿
  多为女孩玩的一种游戏。玩时,几个人就地选若干块石子,先由一人将石子撒散开,遂将一子抛起,同时迅速抓起地面的石子,再马上接住抛起的石子。有时拾单、有时拾双,拾多者为胜。拾子时,手不准触及不该拾的子儿,否则,被称为“瞎唡”(意为违背游戏规则,失效、失败了。系济南人在各类游戏中的常用语),改换别人拾子儿,依次轮换。也有的用布缝制的小沙袋代替石子。也有的用麻将牌或涂上颜色的木块代替,济南俗称“拾方块”,其玩法大致与拾子儿无异,不过又多了立、竖等玩法。
  十二、推铁环
  旧时济南较流行的儿童游戏。用较粗的铁丝弯一大圆环,再用铁丝弯一铁钩,铁钩的下端弯成U状,上端握手中,下端U状钩扣依铁环推其前进。也有的在铁环上套一个或若干个小铜环儿以便铁环滚动时“铃铃”作响。玩时,边走边推铁环,也有边跑边推者。比赛时,一般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为输。其他玩法,有原地转圈、拐弯、推上坡等。
  十三、走四棋儿
  除少儿玩外,成年人也常常摆局“厮杀”。玩时,在地上画一棋盘:纵横线各四条,每人执四个棋子(多用石块、砖块、木块等代替)对阵摆布。走子时,纵横进退,但每次只许走一步。若一方两子相邻,与对方一子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线上再无别子时,则“吃”掉对方一子。一方只剩下一子无法对阵时为输。
  十四、摔哇呜
  流行于五六十年代,一般是在雨后儿童常玩的游戏。玩时,人数多少无限制,各自备泥一团,并用泥团捏成各式各样的“泥碗儿”。捏好后,高唱“东乡的、西乡的,都来听俺放枪的”,也有高唱“东北风、西北风,摔个响儿给你听”,然后用力将泥碗口朝下摔在地上。“碗”内空气冲破“碗”底成一窟窿,摔者和其他参赛者各喊“吃蛋儿”或“吃片儿”。谁喊出早就按谁说的算。然后,其他参赛者拿出备用泥团捏成片或蛋堵于泥洞上面。最后以各自的泥团多少决定胜负(多者胜于少者)。
  十五、抽“懒老婆”
  即抽陀螺,济南俗称抽“懒老婆”、抽“老牛”。“老牛”一般为木制,取一矮小的圆木柱,一头削尖,为了便于旋转和耐磨损,通常在其着地的尖部再砸上一个钢珠。游戏时,先用鞭绳将“老牛”缠住,将它置于光滑地面处,然后用力拉绳将“老牛”发起来旋转(也有用两手将“老牛”发起者),然后用鞭绳不断抽打,使其不停地转。谁的“老牛”转得时间长,谁为胜。
  十六、扇皮将
  扇皮将,又叫“扇板儿”。皮将多为用纸叠成,其形有三角、方形,有单面、双面之分。玩时,一般是一方先将皮将安放地上,另一方寻找皮将与地面的缝隙,又叫“窍儿”,然后用自己手中的皮将用力掷地扇对方的皮将。若将对方皮将扇翻个,则胜,对方皮将归己;若扇不翻,对方则拣起自己的皮将扇对方皮将,直至决出胜者。
  十七、翻绳
  多为女孩玩耍。玩法分一人玩和双人玩。玩时,用一线绳,将绳系成圈状,套于手指上,通过手指的穿插、交错、缠绕等手法,使绳变换成各种形状,如降落伞、太阳、锯、鱼、天窗、面条、豆箕儿、牛槽、担架、鸡腚眼子等。
  十八、撅杏核
  多为男孩玩耍。玩时,每人拿出数量相同的杏核参赛。以剪子包袱锤方式决出先后顺序。先将所有杏核抛散在地上,所有玩者依其先后将杏核敛起,只剩三枚成并列状。玩者用拇指将一端杏核撅起,使其落在另一侧的杏核上,所以也称“隔山打虎”。若砸不中或撅起的杏核碰到中间那块杏核,则轮换。若砸中,三枚杏核则归为己有,用所剩杏核继续玩。除上述玩法,还有“蹦杏核”、“弹杏核”等。
  十九、打呱儿
  即打手背。玩时,一人将掌心向下平放空中;另一人掌心向上和对方手掌相靠,然后设法分散对方注意力,并迅速翻上以掌击打对方手背,而对方则应迅速抽回手,以防被打。如打中,继续玩;如击空,则轮换。
  二十、“剪子包袱锤”
  俗称“贼幺贼”、“将军宝”。玩时,食指与中指同时伸出代表“剪子”握拳代表“锤子”、五指伸开代表“包袱”。规则是:剪子胜包袱、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子。游戏人数不限,大家一起喊:“将军……宝”或“贼幺……贼”,并同时伸手决出胜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22:53:41 | 只看该作者

小猫钓鱼

我自己琢磨个小猫钓鱼的游戏。划定一个区域作为小岛,一个人扮演小猫在岛上。其他人在岛外面扮演小鱼。小鱼要跳入小岛内随即离开,如果脚在岛内时,被小猫拍到,算输。小鱼如果跳若干次(事先规定好)没有被拍到,算赢。规定时间内小鱼没有成功若干次,也算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0#
发表于 2009-4-15 23:05:3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老郭...

下面引用由老郭发表的内容:

生气汤

我和儿子一起看了一本故事书----生气汤,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主人公是个叫霍斯的小男孩,有一天,他碰到了一箩筐不如意的事情,带着一肚子怨气回家。但是,妈妈既没有批评,又没有教训,更没有追问。而是帮助孩子处理他那一肚子的怨气------那就是和孩子一起煮一锅“生气汤”。妈妈和霍斯一起,把一锅水放在灶台,加上盐,然后他们一起把所有的怒气通过喊叫、吼叫、吐舌头、敲打锅等手段发泄到锅里。煮开了,娘俩肩并肩笑眯眯地一起把所有的怒气搅散了。

非常实用的一种处理不良情绪的办法。

好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9 14: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