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老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酸甜苦辣

[复制链接]
841#
发表于 2009-3-17 01:15:2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老郭...

下面引用由[U]老郭[/U]发表的内容:

这是一本故事书的名字,是法国奥利弗.查庞迪著的一本大拇指无字故事书。
元宁老师曾经强烈建议我给儿子买此类无字故事书,一直没有行动。
今天有幸看到了,非常棒!我儿子是超级喜欢。
非常感谢元宁老师!...


听起来不错,明天去找找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发表于 2009-3-17 01:31:1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qi...

下面引用由[U]qingNan[/U]发表的内容:

“蒙特梭利说,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


正常孩子的教育方法能完全的运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吗?困惑中,如果不引导他接受不完整的美,以后他会不会走极端呢?如我们的孩子会过度迷恋车轮等,正常孩子会自己渡过敏感期,我们的孩子是不是需要我们的引导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3#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7:49:13 | 只看该作者

自我意识(摘)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包含了自我身份识别以及对于自己的情绪和行动如何影响自己和别人的理解,是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分析以及理解自己的行动如何影响别人的能力。它要求能够持续地监控自己的行动并使用自我调整策略来达到更好的情绪知晓及控制。自我意识直接衍生出互动主体性。
自我意识包含三个方面: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和自我识别。在3-9个月时的初级互动主体性阶段就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原形。自我调节:共同协调是自我调节的前提条件,它是带着训练轮子的自我调节,是带协助和外部参照的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你有意识地关注自己或自己的工作,明白自己如何在世界里或特定环境中的存在。它是坚持和自我保持一种连续的、时刻协调关系。当你决定调整、克制你的行为、减轻你的压力、吃少一点、吃多一点、打破一条强加的规则等等,你就是在进行自我调节。你的行动是有意识的而不是预设的、受提示的或是被规则支配的。自我评价是在你学会自我参照并记录你自己独特的参数和反应后对你的行动进行的分析、评价和评估。自我识别是关于自己如何存在并和他人区别的感觉。自我识别可以作为自我评估的一种参照,这种参照最初借自于成人向导,例如“其他人会怎么想?”。自我识别是你如何感知自己的价值。它是关于自己的独特性以及自己和其他人的相似性的理解。事件记忆的缺陷会导致建立自我识别的困难。
社会参照和经验分享是自我意识的前驱。在真实的不确定性前的真正的参照假定了孩子知道另外一个人对于当前的不确定性情况可能有不一样的评估并寻求借用这个评估。一旦参照开始成为一种内在主观过程,我们看到无需外在参照作为帮助的自我调节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4#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2:36:05 | 只看该作者

创造性思维(摘)

创造性思维是从不同的来源和环境收集信息并形成对现实问题的“足够好”、“最佳”解决方案的能力。这要求有灵活的转换思维角度的能力,而不是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在从前的策略无效时形成新策略或某个特定资源不存在时临时寻求替代方案的能力。我们必须接受来自动态系统的变化,并作必要的持续的调整来保持协调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8:36:33 | 只看该作者

小老师

我扮演哑巴,让儿子给我上课。儿子给我上画画课和折纸课。我模拟他的一些小动作。我仅用非语言方式回应。训练他协调合作。很好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6#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00:17:47 | 只看该作者

养成教育(摘)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对儿童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通过日常生活训练、游戏、美术、音乐和舞蹈等手段,培养儿童诚信、遵守规则、责任、计划和条理性、合作、爱心、追求效率、学以致用、善于思考、终身学习、创新、乐观自信、毅力、成功十四个方面的良好习惯,引导儿童在宽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会如何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分享成功。提倡终身学习、随时实践、不断总结和持续改进。根据儿童自身生长发育特点,分阶段有计划地帮助儿童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社会性习惯。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训练儿童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立规矩说教是一方面,身教引导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7#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1:32:19 | 只看该作者

装聋作哑

生活中,只要我们大人装聋作哑,就能够充分锻炼孩子参照别人和理解并应用非语言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8#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7:18:37 | 只看该作者

事件记忆(摘)

事件记忆是通过情绪联结而被强烈巩固的关于我们所经历的事件的个人记忆。它是基于我们在特定时刻对于个人经历的主观意义的,而不仅仅是细节和程序。它联系了我们的情绪记忆(我们经历特定事件时的情绪)、语义记忆(我们对于该事件的细节的记忆)以及我们对于自己在那一时刻“做了什么”的理解(从我们自己的主观经历中获得的意义)。它帮助我们联系过去的经历和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正面的事件记忆有助于建立自信和接受挑战的动机、并让我们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好准备。
事件记忆的用途:
•  弹性:记得从前克服逆境的成就
•  排除困难:反省问题出在哪里并在下次遇到问题时作出调整;
•  解决问题:反省和思考从前解决相似问题的方法从而知道怎样最有效的;
•  预见未来:基于过去的经历经验来预见未来的事件和结果,激发自己持续的努力;
•  回忆:分享先前的经验来巩固人际关系;
•  准备:基于从前经历来预演相似的情景从而时刻做好准备;
•  基于过去和某人的关系经历来决定是否以及如何来信赖某人;
•  形成基于过去经验的对现实状况进行评估来决定如何以最好的方式来完成任务的能力;

类似“吃一堑长一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9#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21:30:57 | 只看该作者

好儿子

我和儿子在福星公园踢足球,邱枫从远处过来,儿子很快就发现了,并主动看着邱枫打招呼。儿子骑滑板车,我和邱枫玩射门游戏,儿子发现了,主动过来要和我们一起踢。能够做到和邱枫轮流射门,而且被我挡住的时候,不发脾气。随后,我们进行三轮拍球赛跑,儿子输了前两轮,也都没有发脾气。站在领奖台上,能够接受别人是冠军。儿子和邱枫还玩了矛盾攻防游戏,一个拿泡沫棍子当矛,一个拿一块泡沫板当盾,两个孩子都开心的要命……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邱枫说:“我要走了”;儿子迅速地问:“哥哥,你为什么要回家?”并能够主动看着邱枫再见。吃晚饭时,儿子能够主动地多吃蔬菜,主动地夹他喜欢的肉给我吃,主动地把过去他最喜欢的肥肉放到一边,说他要减肥,不吃肥肉了。吃完饭后,能够主动收拾饭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23:20:25 | 只看该作者

经验分享(摘)

     经验分享是人类交流和互动的精华所在,在交流和互动中,目标是分享情绪反应、意图采取的行动、改变和变化、记忆、计划、主意、观点、思维以及和他人一起预见未来。经验分享发生于动态环境中,在动态环境中,新奇的、不确定性的信息被引入,这要求参与者能够理解人们是各自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感受这个世界的(互主观性)。它要求我们互相分享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心理表示从而能够在我们的思维之间建立联系。我们在相互的思想之间进行桥接,努力的结果是思想的交汇或链接并导致大大地提高了心理融合的机会。参与者必须观察和参照别人的非语言交流:语调(语言背后的语调的改变、重音、节奏等)、面部表达、手势、姿势和物理空间,还要能够感受规则模式以及感受规则互动中的能力感。经验分享要求我们协调并持续监控我们和别人的互动行为并在互动中持续地进行调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发表于 2009-3-19 23:34:46 | 只看该作者

re:赞叹一句:还是老郭的东西最直指核心问题。

赞叹一句:还是老郭的东西最直指核心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44:44 | 只看该作者

宝宝各时期生长发育的特点(摘)

1个月婴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 大动作。新生儿颈肌无力,仰卧时颈后部能与床面接触;当躯干接近坐姿时,则新生儿头能竖直3~5秒,然后下垂;俯卧时能稍抬身躯。1个月大的婴儿腰肌乏力,扶坐时自颈至腰弯成半圆形。
(2) 精细动作。会反射性地抓住放入手中的玩具等东西。
(3) 语言。听到声音会转头。
(4) 感官。新生儿有短暂的原始注视,能在约20厘米处调节视力和协调两眼。1个月时出现头眼协调,眼能随水平面上移动的物体在90°内转动。喜爱甜味和柔软的衣料,声调柔和的音乐对新生儿有镇静作用。
(5) 人际关系。能凝视他人面孔,爱听女声,用注视的眼光吸引母亲爱抚。

2个月婴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 大动作。仰卧位扶起时能间歇性仰头;俯卧时头抬起45°,并交替踢腿。
(2) 精细动作。眼睛能随物体转动90°以上。
(3) 语言。能发出和谐的喉音;有哭声分化——婴儿饥饿、不适、疼痛的哭,其声音的长短、高低、大小完全不同,具有语言意义。
(4) 感官。视力开始清晰,如精细动作中所述眼睛能随物体转动,及凝视他人面孔7秒以上。
(5) 人际关系。逗引会笑。

3个月婴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 大动作。仰卧位扶起时头不完全后垂;俯卧时头能抬起90°;扶立时髋、膝关节仍弯曲。
(2) 精细动作。双手可移至胸前碰触,能有意识地握物,能握稳手中的小物体。
(3) 语言。能自发咕咕声,能笑出声音。
(4) 感官。头、眼协调好,双眼能朝同一方向移动;视力能集中在一件物体上,能看自己的手或手中的东西。
(5) 人际关系。能东张西望寻找亲人,亲人走近时手舞足蹈,伸手要抱;能用面部表情表示喜悦、不快等;对婴儿说话时,他会微笑,也能自动对人笑。

4个月婴儿的体格发育特点是什么?

(1) 大动作。颈与躯干维持在同一个平面上。俯卧时能用肘支撑身躯数分钟;扶之坐起时能抬头,且头稳定,坐时腰呈弧形。
(2) 精细动作。喜在胸前玩弄手,扒或碰触伸臂能及的东西,能将抓住的物品送入嘴中。
(3) 语言。能应答性发声,偶尔模仿成人声调。
(4) 感官。能看出颜色,适应不同距离;能寻找声源。
(5) 人际关系。会注意其他孩子的存在。

5个月婴儿的身体发育特点是什么?

(1) 大动作。仰卧时,拉其小手使之坐起,能感到婴儿在稍稍用力配合。拉起时头不后仰,靠垫坐时能直腰。
(2) 精细动作。两只小手能分别抓小玩具或物品。
(3) 语言。会发“a—ge””a—gu”的声音,能咂舌,回因高兴而尖叫,能与亲人”对话“。
(4) 感官及人际关系。较4个月大有进步。

6个月婴儿的体格发育特点是什么?

(1) 大动作。会翻身,拉手能坐起,并能伸臂向前撑着坐,但时间短,仅能维持30秒;喜在母亲腿上跳跃。
(2) 精细动作。小手会敲打及玩弄玩具,会玩自己的脚趾,能自己拿奶瓶吃奶,会拿小饼干吃。
(3) 语言。能发出4~5个单音。
(4) 感官。目光能随着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移动的物体转动;在90度内,能改变体位来协调视觉;喜欢玩鲜艳的玩具。

7个月婴儿体格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 大动作。能独坐片刻,能进行腹部着地式爬行或爬时在原处转动;抱起时会在成人腿上乱蹦。
(2) 精细动作。能弯腰伸手够取较远处的玩具或物品,也能将一只手中拿着的物品转移到另一只手上。
(3) 语言。能发辅音加“a”,如,“ma、ba”或双元音“ai”;能判断声音的来源而转向声源,并作出反应。
(4) 感官。视力明显清晰。
(5) 人际关系。认生,怕生人抱,与母亲建立了相依感情。

8个月婴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 大动作。能坐得较稳,能用上肢拖着身体爬,扶立时背、髋、腿能伸直,扶着能站立片刻。
(2) 精细动作。手像耙子一样抓东西,能较好的将小玩具或物品从一只手移到另一只手。
(3) 语言。能发出“ma-ma”“ba-ba”的声音。
(4) 感官。耳朵能辨别出熟悉的声音,能寻找刚落地的东西。
(5) 人际关系。会玩“藏猫猫”游戏。

9个月婴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 大动作。能从坐姿扶栏杆站起,扶着东西可维持站的姿势;可前进、后退爬行。
(2) 精细动作。能用食指指点,用拇指合并四指钳取小东西(如:小珠子、绒线头等),可用食指碰触或推动物体,能吸吮自己的小指头,能玩“拍拍手”游戏,开始能随意放下或扔掉手中物体,并以此逗亲人玩。
(3) 语言。能理解简单的语言,模仿简单的发音,且能将语言联系动作。
(4) 感官。能较长时间的看3~5米内人的活动,能随成人的手或眼神注视某样玩具或物品。
(5) 人际关系。看到陌生人会哭,睡觉醒来时愿意有母亲在身旁。这个时期,婴儿的好奇心非常强,自我意识有所萌发。

10个月婴儿的身体发育特点是什么?

(1) 大动作。扶住栏杆能慢慢移步,一边走一边移手。
(2) 精细动作。能拍手,双手各拿一个玩具会互相敲打,会抓住汤匙,会拉掉帽子。
(3) 语言。能学发音,模仿成人发简单的音,包括人称、物品名称、人的五官及简单的动词等。如见到爸爸叫“爸爸”和见到妈妈叫“妈妈”。
(4) 感官。能模仿成人眼神注视物体。
(5) 人际关系。成人叫宝宝名字有反应。

11个月婴儿身体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 大动作。能独站10秒钟,拉紧宝宝一只小手能走。
(2) 精细动作。会把小东西放入杯中或容器中,成人为其脱衣服和袜子时,能配合成人。
(3) 语言与感官。知道身边亲人的名字;能有意识并正确地发出一个音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意愿。
(4) 人际关系。能用手指出要去的地方或所要的东西。

12个月婴儿身体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出生52周是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关键年龄,其行为模式出现飞跃性的发展,同时也是婴儿期的最后一个月,孩子的独立性也将进一步加强,应当为孩子即将过渡到幼儿期做好积极准备。
(1) 大动作。放松支撑孩子的双手,宝宝能独自站立10秒钟以上;牵孩子一只手,能向前行走3步以上。
(2) 精细动作。捏住小丸能往瓶里投,但不一定成功;能全掌握笔在纸上画,能留下笔道。会将瓶盖翻正后盖在瓶上,但不能拧紧。
(3) 语言。见到爸爸和妈妈时,能主动称呼“爸爸”和“妈妈”。能发一个字音,表示特定的意思或动作。
(4) 人际关系。要东西时,孩子能主动给,并会松手把东西放在家长手中;穿衣知配合,如穿上衣时手会伸向袖口,穿裤子时,会把腿伸直做配合。
  
这段文字,让我反思,孩子真正欠缺的,就是最基本的“凝视中的情感交流”!这是我最需要琢磨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3#
发表于 2009-3-20 09:24:16 | 只看该作者

re:老郭:你好!看了你儿子的进步真为你高兴。...

老郭:你好!看了你儿子的进步真为你高兴。陈瑜回家有一段时间了也在上幼儿园,她很喜欢和小朋友玩,只是不太会交流。好在孩子们很好都在帮助她。真羡慕你家子行也佩服你!我会向你学习继续努力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4:27:21 | 只看该作者

有意义的眼神

黑龙:您好!谢谢您的关注。陈瑜喜欢和小朋友玩,多好啊。慢慢引导,会越来越好的。

最近一段时间,深刻体会到对孩子说“我的看法”的价值,配合适当的“装聋作哑”,总能顺利地诱导儿子主动回应---说他自己的看法。看着儿子有意义的眼神,好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22:09:11 | 只看该作者

新伙伴

儿子现在非常喜欢去福星公园玩,主要是有邱枫哥哥在。中午的时候,儿子就在叨咕要去。下午,邱枫一直没来。但是,倒认识了一个新伙伴王钰嵩,和儿子同龄的一个孩子,相差2个月。儿子一看见有小朋友来,立马跑过去,自我介绍后就问别人的名字。然后,一起玩推沙发、踢球。总算缓解他的失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2:46:57 | 只看该作者

踩水

雨停了,儿子要出去踩水玩。穿上雨鞋,找根树枝。我只要求儿子小心衣服别弄湿了。他点点头。我问他怎么才能不湿?启发他不仅要注意周围的车子,而且要自己动作轻和慢。儿子小心翼翼地玩了30分钟,没有弄湿衣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0:53:46 | 只看该作者

儿子的日记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多云转阵雨
在福星公园里,有一对父子,那个父亲左腿已经有毛病,右腿有力气。他走路的样子是一瘸一拐的。那个儿子让父亲锻炼左腿。那个父亲做的是漫步器。那个儿子有爱心,像爱心树一样,都有爱心。那个父亲很难受,有点疼。那个儿子陪着父亲,父亲好高兴啊。我们在玩的时候,邱枫哥哥没有来。我们好遗憾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2 13:00:08 | 只看该作者

情感的重要性(小P妈给我的悄悄话)

小P妈,您好!

   正如您所言"要搜索这种资料,总也找不到非常有用的,大部分商业气息很浓的。"“注意力还是在于他的兴趣”,这话非常对。如果是一对一,问题好解决。问题是,我希望孩子去普通学校学习,授课的内容不可能由孩子主导啊。
思考来,思考去,如何提升孩子的求知欲是最核心的东西。
但是,怎么做呢?我茫然无序。
感谢您对我的多次帮助。
祝平安喜乐。
老郭

郭爸,您好!
   有没有尝试禁食?我最近给小P禁食,效果还是很好的。只是,这玩意儿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不过,为了他,还是愿意尝试!您们可以给他试三个月看看,有无效果。因为,我去年在小P刚被诊断出来时,看过很多资料里有讲:面食和yeast对多动症影响很大,尤其是yeast有很明显的影响。我们小P,去年五月开始我就给他戒掉了牛奶,脾气行为问题就慢慢少下来(不知道是否跟我强化训练有关?那时他还没有接受学区的训练。完全靠我自己在家的训练。)这次禁食了麦类同时吃了益生菌,效果更明显。所以,我觉得我们这种孩子,肠胃可能真有问题的。如果,不从根本解决,再如何训练也只是枝叶末节,达不到真正的解决。您看,方静老师的石头也是禁食的。

   在国内,要读普通学校,确实有这方面的困难,因为没有象美国一样会专门派一个aid来提醒他的注意力。您也就知道为什么方静老师要站在窗外陪读了!有没有这种可能:向政府去要这种teacher assistant(不见得要告诉其它同学是专门派给这几个特殊儿童的,可以告诉他们就是帮助老师管纪律的。在美国大部分是高中生毕业经过短时间培训就可以上岗,当这种aid的。)也可以试着和学校的校长沟通由他们来决定:是否可以由几个家长共同出钱来支付这个aid的工资。我知道,在国内这种事是很困难的,但您可以努力一试!

   另外,小郭,我觉得您可以多多地从训练他的情感下手。不过,您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这情感是他以后人生的关键,社交方面不说。近的就如他的功课,尤其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我女儿三年级的阅读理解,我和先生都好多时候做不好,女儿也经常做错!最近开始练习写作文,一上来就让他们写一篇寓言。前阵子还让他们写诗。好在,我这个女儿还能对付。要是小P,写诗,天呐!我都不敢想象!这种天马行空的东西,要让他那么具体的脑袋,如何下手?)。这两项就是要充分发挥他的情感理解尤其是同理心的东西,因为情感的东西就是最抽象摸不着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孩子缺乏这一块,那他就永远不可能接近正常孩子。我觉得我们迫切需要来训练他们这一块。因为他们少这根筋,如何通过强化训练来使这根筋搭上,至少也要靠近,就是他们给我们的重要课题。如何训练?我也是一筹莫展!最主要的可能还是要在生活中训练。

      昨晚,我跟小P玩扑克牌。这个游戏叫“小驴拉车”。规则很简单:54张牌一人一半,轮流出牌接龙,轮到者看到长龙里有和他正拿出来那张牌相同数字的就可以把这两张牌之间的所有牌都拿走。可以随时结束游戏,看手上牌谁多,谁就赢。这个游戏,小P连续每天晚上都玩,大约有两周了。因为有数字,他乐此不疲,每晚必玩。很让我头疼!前几日有一个晚上,先生跟他玩。就把规则改成: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比如3秒种(念三次Mississippi), 轮到者看到长龙里有和他正拿出来那张牌相同数字的就可以把这两张牌之间的所有牌都拿走,超过规定时间没拿走的话,就不能再拿。训练他的思维反应快慢。先生,为了训练他的“一心二用”,还特意在旁边播放他以前小时候的录像,中间还时不时地穿插问他一些录像里的问题。一边看牌,一边要去看看录像,一边还要回答问题,训练他的切换能力。先生说,大部分时候他还真能回答出来,也可以把自己赢得的牌拿到自己手里。不知这种“土办法”是否真能训练他的“一心二用”,不得而知!规则改变后就有了一些挑战性,小P玩了几晚,开始不干了,坚持要玩最初的那种规则,因为最简单。我们陪玩者就感到很无聊,昨晚姐姐和爸爸都不愿意跟他玩。他就来拉我玩。我想这种机械玩法一定要想办法改掉。就跟小P满口答应。然后,我看他放了一张“A”在那儿,就跟小P说“哦,你看你的baby来了!(我们假装最小的A是baby好不好?) ”小P一听大乐!我接了一张“草花5”,嘴里念叨着“黑色的是一个5岁的boy!象小P一样是一个Kindergartener !”轮到他时,放了一张“红桃Q”,小P自言自语说“这个Q就是Queen,是妈妈!”我接了一张“方块K”,我说“这个红色K就是King,是爸爸!”小P又拿了一张“黑桃Q”,他居然问我“那这黑色的Queen 还是妈妈吗?”我说“是,当然是妈妈,只是黑色的我们假装是stepmother!(前阵子老跟我讨论白雪公主里很坏的stepmother,继而讨论继父,继子,还有养子adopted children的问题)”。小P大声说“那joker就是Grandpa和Grandma; 10和J 就是Teenager;A就是baby;2就是toddler;3和4就是preschooler;5和6就是Kindergartener(他自己就是6岁Kindergartener);7就是first grader;8就是Second grader;9就是Third grader….”我马上跟他说没有规定一定是7岁就是first grader,也有的人6岁就是first grader。这样吧:我们把10以下的,红色的都规定为girl,黑色的都是boy;10以上的几张,黑色10和J就是Teenager是adopted children, 红色的10和J是大哥哥和大姐姐;红色的Q分别是两个family 的妈妈,黑色的就是两个family 的stepmothers,红色的K分别是两个family 的爸爸,黑色的就是两个family 的stepfathers;红色Joker 是Grandma,黑色那张就是Grandpa(还挺复杂的!)。有了这个个规定后,我们开始玩就有话可说了。小P拿了一张红桃A出来,孤零零的一张,我就说“这个Baby girl 好可怜,她一个人了,看我们能不能帮她找个大姐姐来跟她玩?”说着我刚好拿了一张“方块7”接上,我的旁白是“哦,Baby A 别哭,方块姐姐7来陪你了,你迷路了吗?为什么这么伤心啊?妈妈出车祸了吗?不用担心,爸爸会给你找个stepmother!”小P刚好出了一张“黑色joker就是Grandpa”。小P接着说“来,让Grandpa抱你回家!”我又接着出了一张“草花A”,我就说“Baby boy A is coming !Let’s go home!”说着我把牌全都收进。小P还抬眼望了我一眼,说“怎么把我的Grandpa也带回家了?”我说“Grandpa正想来我家visit呢!姐姐弟弟妹妹都回家了,该你出牌!”小P觉得很有趣,玩了很久。准备一会就去给他画这张family tree 的图,今天晚上给他看看,顺便讲解介绍一下我们家族的成员。去年曾经给他画过这样的图,当时他只懂得有爸爸妈妈姐姐,其他人一概不知。我相信:如今的他应该可以大致明白这张图了。如何把游戏扩展到生活情境,我觉得是很值得一试的。他的情感也是一样,先从书本中讲解,再泛化到实际生活里。前几日,他的同学EXX跟小P说“I like you!”小P不知道应对。昨天,我就跟姐姐演了话剧。我和姐姐说“Cherry,Mummy likes you !”姐姐就说“Mummy , I like  you too!”说得充满深情!小P在旁边观看。我就跟小P说“下次,有人跟你说‘I like you !’你就可以象姐姐一样说‘I like you too! 或者说‘Thank you ! ’或者说‘How nice you are!’或者说‘Great!I’d love you to say that!’”我想可能还是要多次强化后,小P才可能pick up。重复是必须的!

  祝您们全家幸福!

小P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09:45:33 | 只看该作者

昨天下午,我和儿子在小房间里玩。过了一会儿,我非常困,就躺在小床上休息,很快就睡着了。儿子就静悄悄地出去了,还把灯关掉。他妈妈不知道我睡觉了,就像平常一样拉窗帘。儿子就压低声音,轻轻地对妈妈说:“嘘!妈妈,轻点,爸爸睡觉了,别吵醒他。”妈妈没听清,儿子就轻轻地走到妈妈面前,又说了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0#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6:11:23 | 只看该作者

好玩

儿子越来越淘气,似乎是到了“狗都嫌”的阶段了,但是,有些话,很好玩。
1.爸爸:儿子,想吃什么?
  儿子(笑眯眯地看着我):落汤鸡!(还没说完他就忍不住笑了),还喝西北风。
2.(空手道压腿的时候,儿子感觉韧带酸,不舒服)
  爸爸:是不是酸了?
  儿子:是的,我不喜欢酸。
  爸爸:酸了,才能长本领啊!
  儿子:那我吃桔子,不就行了吗?
  爸爸(忍不住笑着说):桔子能让腿酸吗?
  儿子笑了:不能,只能让嘴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7-1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