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北京之行购物:火车上,购物车走过...
北京之行
购物:火车上,购物车走过,小坏蛋吵着要买饼干吃,要买好吃的,其实我们包里带有好多好吃的。我给小坏蛋指了指,我们在4号车厢,要买东西得到5号车厢,有两个阿姨站在那儿。给了他五块钱,让他去买饼干。小坏蛋拿了钱就跑过去了(我跟在两个车厢中间偷窥),两个乘务员正在聊天,小坏蛋跑了过去却只是拿着钱在转悠。我一看抓紧把他叫了回来。教了他两遍:“阿姨,我要买饼干。”并把口袋里的零钱全给了他,于是再拿钱跑过去,这次很响亮的抬着头跟乘务员说了,车上没饼干,乘务员拿出了一桶薯片,这时小坏蛋回头捕捉到了我的目光,我点了点头,小坏蛋就把钱往人家手里一塞,拿过薯片就跑回座位了。可贵的是他响亮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阿姨,我要买饼干。”
尝到了这甜头,周六晚上在饭店里,每次碰到跟服务打交道的事情,我也乐得吩咐他去做,要餐巾纸,要热水,每次小坏蛋都乐颠颠地照做。回到宾馆,我们的房卡没磁了,教他跟服务员说:“阿姨,我们的卡打不开房门了”,然后从三楼到一楼的前台去找服务员。小坏蛋也顺利完成任务,乐得我们跟在后面捂着嘴偷笑。。。
出了火车站,北京正在下着小雨,小坏蛋出乎意料的没有紧张。在汽车上,不停地问:“我们要去哪儿?到了哪里了?”看见红绿灯就控制不住地喊:“绿灯了,快走啊,快走;红灯了,等一会儿吧;车上拉着什么啊;怎么又堵车了?”看到公交车,不停地复述所做到的是多少路公交车,能认识1000以内的数字。我一遍遍的解释,回答,附和,细声慢语让我自己也感觉不可思议,我从来没有这么耐心过。接下来的两天,小坏蛋情绪没有大起大落,一直保持了这个良好的状态,话多,关注别人。
“我们找宾馆睡觉去吧。”---周六晚从饭店走回宾馆的路上。
“爸爸在看汽车。”---坐在前排的爸爸微微昂头。
“我们吃山羊去吧”---征求他吃什么时的意见。
在去上课的路上,路过一处不知是小区还是公园的门口,还没建好,但门口蹲着两个庞然大物,我们纷纷发表言论。爸爸:“好象是羊。”---因为有山羊胡子。姨妈:“我觉得象马”---因为眼睛象马,而且脸很长。小坏蛋接上:“我觉得象兔子”我们皆愕然,细看,身子胖胖的,果然象只小兔的样子趴在那儿。还是在路上,我们看到有马拉大车在收拾路边的建筑垃圾,我赶紧指给小坏蛋看,小坏蛋立即问姨妈:“姨妈你看了马了吗?”我和姨妈感慨:“这一次出门在外表现得真不错。”“是啊,从元旦到现在觉得这孩子又进步了。”小坏蛋闻言对着前排的爸爸邀功:“爸爸,我棒!”
临上火车了,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小坏蛋对这儿显得一点都不陌生,不停地跟我疯跑,拽着我的衣服跑S形。看见阿拉伯女人穿着一身长袍,感到很新奇,“阿姨穿着长裙子”,但是无论我怎么怂恿却不肯去他们合影。自己倒是臭美得很,无论跟我怎么疯,一看爸爸的镜头对准了他,立马就摆出POSE,脸上笑眯眯的。我和姨妈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为老不尊争前恐后地跟小坏蛋抢镜头,可是每次都是被小坏蛋硬生生推走。想起杨教授这次讲游戏中的[U]轮流[/U]规则,于是跟小坏蛋仔细的讲了规则,在他不情愿的情况下三个人轮流“照相”,可惜了小坏蛋的表情,快门根本就没摁下。
从毛主席纪念堂转到了前门,小坏蛋显然对这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按以前我的思路,本来趁机教他,自问自答或由姨妈来解答:“这是哪儿?”“这是前门。”想想授课中教授讲到:“[U]要少提问,多进行旁白,辅助性的旁白,帮他解释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U]”于是开始说:我们来到前门了。小坏蛋听到马上问:“姨妈,你来过前门吗?”“爸爸,你来过前门吗?”这就是结果,同样的是让孩子知道了这是前门,可是有的只是平等的交流,没有提问时的挫败感和焦虑感。我故意装做被前门惊呆的样子,吃惊的描述不出来了:“呀,前门真----”“前门真大”这是小坏蛋的接龙,呵呵。、
这趟北京之行小坏蛋的情绪一直平稳,中间哭过两次,一次是在爸爸办公室,当时进来一屋子人小坏蛋还没适应过来,有个伯伯在玩他不让玩的电动车(有声音,他不让别人玩),一下子就哭出来了;一次是在饭店里,上来菜呢,突然就哭了,也不知为什么。不过两次情绪都很快收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