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转:从改变自己开始 (摘自jinglen...
转:从改变自己开始 (摘自jinglenn新浪博客)
一些小小的变化可能会带来大大的惊喜,家长们不妨尝试。
1、放慢语速,用词简单,吐字清晰,语气温和,并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
一个6岁的印度孩子,他在普通学校就读,在和孩子妈妈面谈的时候,孩子妈妈告诉我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孩子的行为问题,他很不听话。
在去学校观察孩子的时候,看到一个很听话的孩子,老师和助教的指令,他都跟从得很好。老师和助教都很了解这个孩子,并且为孩子量体设计了很多帮助他更多参与学校正常学习活动的计划。一对一的情况下,他可以坚持40分钟的桌面课程。知道这个孩子需要身体的活动,在每结束一小段学习,助教都会带着孩子到操场上去跑一跑跳一跳。偶尔在代班老师的课上,孩子的服从性会降低,但总体而言,孩子在学校没有太大的行为问题。
在孩子的家里观察孩子,孩子的服从性也很好。但很明显地观察到,孩子很好地听从了我的指令(在此之前,孩子只在我去学校观察的时候见过我一次),但常常忽略妈妈给他的指令。在测试的过程里,给了孩子指令,孩子没有马上做的情况下,孩子妈妈就会很着急的叫孩子做,完全没有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孩子的妈妈讲话很快很急,自然地会让人有压力感。然而,我观察到,即使妈妈没有重复指令,孩子的服从性也是相当好的,他只是需要一点思考的时间,基本上都不需要我对任务做更多的解释。整个测试花了45分钟的时间,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好,一直在回复我的问题,一次都没有提到他痴迷的蜘蛛人话题。在测试结束的时候,孩子很礼貌地离开。
给孩子妈妈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放慢语速,并且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我们在带着小蜗牛散步,不能要求他们走快,只能我们放慢脚步来配合他的速度。往往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们的速度也不是那么慢。
2、学会忽略孩子不适当的行为,不当唠叨妈妈
亚洲妈妈们有个通病,抓每一个细节,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每看到孩子或大或小的不适当行为,就会告诉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然而,又有哪个孩子是生来完美的呢?
在观察的过程里,常常都听到一个妈妈能在五分钟里告诉孩子十多次“不要”做什么,却很少听到妈妈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试想把我们放到这样的一个互动环节里,有个人始终在告诉我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我们的感觉会怎么样?我们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自闭症的孩子和我们是有一样的感觉的!唠叨妈妈养成的是一个紧张的孩子、焦虑的孩子、不自信的孩子。
孩子有不适当的行为,我们是要想办法干预的。但只是告诉孩子“不要”并起不到效果,甚至有可能会提醒或强化这类行为。无论用何种方法干预,爸爸妈妈们首先要做的是,“忽略”孩子不适当的行为,不预评价,不当唠叨妈妈。
3、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多夸讲,多奖励。
当爸爸妈妈们眼里看到的全是孩子的行为问题,担心着、着急着,脑子里想着怎么样才能改变孩子的时候,他们就不再有时间有精力看到孩子好的行为。与孩子的互动变得很负面,对孩子的评价变得很负面,与孩子的关系也变得很负面。
我们要刻意地看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在讲座上,我们在每一期的第一课结束时,一定会给家长布置一个任务,认定一个孩子能做好的事,每天夸讲孩子10次。我们会和家长讨论,确定一个他们可以夸讲孩子的行为。每一期讲座上,总有一两个家长觉得找不出来能夸孩子10次的行为;每一期的讲座上,总有一两个家长汇报说,自从他们多夸讲孩子,所有的行为问题都解决了,而他们也变得非常愿意夸讲孩子。
正面积极地对待我们的孩子,总会得到积极的成果。多看孩子好的地方,多夸孩子,我们的笑容多了,孩子的笑容也多了。
4、多一点耐心
很多家长报怨说,教孩子总是教到脑袋冒烟,但孩子还是不懂不会,忍不住就会对着孩子吼叫发火。
有一次会学校观察的时候,看到一位使用负面策略多过正面策略的老师。她带着十几个正常发育的孩子,讲解分数,讲了几遍,十几个孩子里没有一个明白的。老师开始发火,对着孩子们说,“你们谁也没有注意听讲,你们既然不想听,我也不要给你们讲了,你们解散,不要坐在这里。”孩子们个个噤若寒蝉,低头坐在那里不吭声。——孩子们听不明白,究竟是他们的错,还是老师讲解的问题呢?
我们的孩子学习速度慢,需要帮助他们理解题目或指令,需要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练习,更需要帮助他们把学会的东西应用到生活里。这个任务是艰巨的,但只是对着小蜗牛发火,小蜗牛也不能跑得更快。当孩子学不会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想的事,怎么样可以改变我们教的方法——拉不动小蜗牛,那给他做个滑板车怎么样?
希望这些小小的心得能帮到圈子里的爸爸妈妈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