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116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04:44:29 | 只看该作者

re:YIBIN:好久没见你了,既然开...

YIBIN:

好久没见你了,既然开车了,会不会来纽约呢?还有吃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2#
发表于 2008-6-11 06:58:0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是在他脑子里有自己的问题时,他会不顾场合和时间,坚决地要求他自己的问题得到满足,这显然也是他"眼中无人,心中无人"的表现了,要想彻底地阻止他提问是不大现实的,而一味地批评他"不礼貌"也非万全之策,现在最有可能的办法,是让他掌握提问的时机,如果说他还是按捺不住的话,可以问别人:"我有一个问题,我什么时候可以问呢?",或者说,"我有个问题,我是可以现在问呢?还是等你说完问?"---估计这样缓冲一下,闻森能掌握,也能接受的.


这个问题丫丫也比较明显,最近我用一个小方法取得一些效果,就是让她想说话的时候(往往这时我正在跟别人讲话)就轻轻敲敲我,嘴里哼一种调调儿,就表示她要跟我讲话,这样我会先用眼神安抚一下她,然后把我跟别人的话告一段落先满足一下她, 等她说一句话我再回头继续谈话。

这样她得到了说话的机会,又不象以前对别人不管不顾地硬插话,她也挺高兴的。而且把这种方式当作我俩间的暗号,还觉得有趣呢

以前我也总批评她不礼貌,可她是一副委屈加不解加无措的表情,下次还是再犯,根本没用,用了这办法,最近有明显改善,楼主也可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08:53:38 | 只看该作者

re:看看我抓拍的镜头,我叫它"人鹿之间"....

看看我抓拍的镜头,我叫它"人鹿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4#
发表于 2008-6-11 09:53:26 | 只看该作者

re:金童玉女一对,超级羡慕。闻林长高了,更帅...

金童玉女一对,超级羡慕。闻林长高了,更帅了。妹妹小美人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5#
发表于 2008-6-11 10:46:53 | 只看该作者

re:那么高大的鹿!别把汽车掀啦!

那么高大的鹿!别把汽车掀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17:22:24 | 只看该作者

re:"女儿的奖状和儿子的奖牌"今天学...

"女儿的奖状和儿子的奖牌"

今天学校开毕业典礼,女儿得了个"GOOD CHARACTER"奖,大概就是我们"三好"里的"品德好"吧.昨天就开始在家里大造声势了,老婆希望全家都去参加女儿的人生第一个奖,问闻森想不想一起去,闻森说不去,他妹妹说,"你要是去的话,就可以玩我们学校里的游乐场了",他们那个很简陋的游乐场实在对闻森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女儿的这个建议很好很高尚,因为她在向闻森灌输着"向光明面看"的理念:尽管你不喜欢去看我的颁奖典礼,但是你要是去了,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你就可以玩我们学校里的游乐场了.当然,女儿不会知道这在她眼里很难得很珍贵的"游乐场".在闻森眼里根本不屑一顾.老婆看闻森不愿意,继续软语相劝,闻森终于答应了一起去.

今天闻森放学后,我再问起来,他很明确地说不愿意去,我想逼他一下,说要是你能讲出个有道理的理由来,我就答应你可以不去,毕竟昨天你答应了你妈的.闻森说,"妹妹的那个学校里的人我又不认识,那个班里的人,赛姬啊,Ruby啊,我都不认识,我去干什么呢?",我没办法再逼他去了.

当然这"逼"不动的更深的原因,还在于"差距",女儿尽管还只拿了一张奖状,但是闻森已经有了三块特奥会的奖牌了,但是心里清楚这里面的"含金量"是很不一样的,闻森的奖牌是只要去了就人手一块,而女儿的这张奖状,不仅名副其实(老婆后来特地留意回来洋洋得意说班上得了这个"品德奖"的也就三四人而已),而且来之不易.当初女儿从国内回来,英文一点不通,父母也生疏,她在幼儿园里有整整两年不开口说话,很象是"选择性沉默",但是幸好经过了闻森的磨练,我们对女儿的基本面有信心,因为她虽然学校里不讲话,但是她一点不缺乏观察的能力,回家来能把班里的大大小小的事说个头头是道.所以我们没对女儿寻求任何干预,只是慢慢地等她自己跟上去.

果然,女儿就象是一棵种子,只要有生长的条件,她自然就会生根发芽起来的,而且很快地,她的长势就一点点地超出闻森了.很早的时候,看她轻轻松松地做完功课,比起了对闻森的"虎视耽耽",真不能同日而语,所以过去我是非常小心地不让他们在同一时间地点做功课,免得闻森的面子上过不去.但是这样的"差距",我女儿自己也能觉察出来,除了平时不时地炫耀着自己的作品,甚至背后在她的"课后班"里说闻森"傻",那个课后班也是闻森过去去过的,所以那里的人知道闻森的情况,估计也是那几个大龄孩子唆使女儿说的,但是这个头在家里不能开,那次哈老婆商量后,决定冷处理,不声张,但是由她妈妈对她单独警告.

我们的难处是如何不明说但是又做得有分寸.我想如果闻森是低功能的话,那我们的策略就很明确了,就可以从小教育妹妹闻森的特殊性,让女儿和我们一起把闻森当成特殊照顾对象来对待,这样的条理也能理顺了.但是现在闻森的情况却是一般人看不出他的问题来的,他也不是时时刻刻地表露出问题,这时候如果硬是要让妹妹来"照顾"哥哥,是说服不了妹妹,同时也会惯坏了哥哥,我最怕的就是那些拿"残疾"当"护身符","保护伞".这是其一,其二呢是伴随着闻森的长大,他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地能分析得出来那是因那是果,比如说,他今天的改口不去参加妹妹的颁奖典礼,是因为那里无聊呢?是因为兄妹相争呢?是因为自卑?是因为他回避有太多感官刺激的场合?是一贯的对社交的回避?是三年级的大男生对幼儿园大班小女生的不屑?是偶然的正常还是一贯的异常?很难说得清.对我来说,这前几年是我的"蜜月期",刚刚懂了点自闭症,拿来一条条地给闻森对上号,屡试不爽,屡战屡胜,正自我得意呢,没想到这形势悄悄地起了变化,闻森到了俗话说的"八九岁男孩狗都嫌",男孩子的顽皮,自我的膨胀,思维的刻板,学习的困难,情绪的脆弱,等等,全搅在了一起.

所以我们只能暗地里下功夫了,当女儿公开对闻森叫板时,妈妈告诉她不要和闻森相比,闻森是闻森,你是你,你可以和同学相比,和过去的你自己相比,但是不要去和闻森比.而我呢,只好尽力维护一下闻森的尊严,搬出点陈年往事来给闻森抹光,翻出来三块奖牌来"平衡"一张奖状.

这场"走钢丝"表演到底能走多远多稳,谁也不知道,现在只是小心走着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7#
发表于 2008-6-12 21:04:53 | 只看该作者

re:男孩子的顽皮,自我的膨胀,思维的刻板,学...

男孩子的顽皮,自我的膨胀,思维的刻板,学习的困难,情绪的脆弱,等等,全搅在了一起.
)我们的儿子也是这个年龄,情绪问题突增,真是头疼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发表于 2008-6-13 10:00:58 | 只看该作者

re:恭喜闻莺!羡慕冯版有这么可爱的女儿!

恭喜闻莺!羡慕冯版有这么可爱的女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6:32:51 | 只看该作者

re:"含怒不过日落" 昨天临睡前...


"含怒不过日落"

昨天临睡前,闻森选了<<贝贝小熊>>里的"Hug and Make Up"一书,这是讲兄妹俩吵完架后如何言归于好的事,我们边读边谈,觉得很有意思,这些<<贝贝小熊>>的书,他们都已经读熟了,但是还不见厌烦,我们家的兄妹俩又想买更多的<<贝贝小熊>>,我让他们写下了书单,跟我们自己的生活不符合的我就坚决删除,那些和季节相关的书,如万圣节,圣诞节等的书就推后,我要买那些他们能亲身经历的书,学那些他们自己能用得上的知识和态度,所以我对这套书把关很紧,但是如果发现他们能适合的,他们不说我也会主动买,前天又下单买了几部<<贝贝小熊>>和<<Magic School Bus>>的DVD.

这个"Hug and Make Up"的题材就正好是适得其时,昨天上床前,大概是他们在抢同一本书,闻森把妹妹弄哭了,妈妈说,今天是妹妹得奖的日子,闻森你怎么着也是不对,你要道歉!闻森不肯,我过去瞪起了眼,闻森想混过去,拿起瓶水让我喝,我不理他,坚持他道歉,闻森气冲冲地说了声:"SORRY!",我说你是对着谁道歉呢?闻森只好绕到了妹妹面前说了声"SORRY".妹妹继续矫情,哭得更响了,我只好把她抱起来,劝她闻森已经道歉了,你也不好意思再哭了,总算太平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自然闻森有了一大进步,从过去死不认错到现在在强迫下可以有个说得过去的道歉,但是离发自内心的反省还差得很远了,其实如何表示歉意如何言归于好如何化干戈为玉帛,这是人生一大课,其实没有几个人做得好的,我很高兴地看到了<<贝贝小熊>>从这么小的年纪开始就来教育这么大的课题.

夜里上班途中,听台湾的夜谈节目,讲的是对政坛老将王建煊夫妇的访问录,这是台湾媒体的一个著名的节目,叫"相对论",常常采访一些名人夫妇讲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感悟.(http://mag.udn.com/mag/people/index.jsp)

王建煊,曾任法务部长,为政清廉,难容于人,与登辉.李矛盾而辞职,后长期投身于慈善,在中国国内办"爱心学校",为四川灾区孩子正筹办"寒梅班",象征着这些孩子经历了人生中最寒冷的阶段,但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最近应马内阁之邀,准备重新出山,任"监察部长".拟上任前,变卖家财,尽捐慈善,身无分文,携老妻回台赴任.

王建煊说,"我与老妻结婚四十多年,相看两不厌,这是我们有一个'第三者'插手,那就是上帝.我们和大家一样,夫妻吵架常有,但是圣经上说:含怒不过日落,所以我们睡觉前就把矛盾都解决掉了."

含怒不过日落,又简单又艰难,多么重要的人生一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0#
发表于 2008-6-14 01:16:23 | 只看该作者

re:花了一个星期,终于看完了。 因为孩子们的...

花了一个星期,终于看完了。 因为孩子们的岁数差不多,性格也相似,很多场景感同身受。  

冯版建议我先看书,还是没看下去,书上的例子不如帖子里的生动。 还有就是书上没有家长的心理, 哪个家长不是在苦和乐中起起伏伏,知和行中间,心理因素就是催化剂吧。

开始看石头, 还有其他大孩子的故事, 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 谢谢前辈们,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23:17:27 | 只看该作者

re:"道歉和宽恕"这两天在想上次写的...

"道歉和宽恕"

这两天在想上次写的让闻森给妹妹道歉的事,总觉得没把事情做足了,后来想起来了,应该是让妹妹在接受了闻森的道歉后,应该有所表示她接受了道歉,并且最好更进一步地说,"I forgive you (我原谅你了)".当然这个要求在好矫情的妹妹身上,可能比闻森还难弄,但这应该要进一步地引导和练习的.

在两年前,我们去了一朋友家过她家儿子的四岁生日,同在的还有她儿子特教班的一些同学,程度各不相同,闻森和妹妹在她家玩疯了,也顾不了许多,和其他孩子追逐打闹,一会儿他们兄妹俩把一个男孩子关在了一个房间里,那孩子放声大叫,我们一听不好赶紧和男孩的妈妈一起过去把门打开,发现其实也是闻森他们把门关上了而已,并没有对那孩子做什么或是锁上门怎么的,但是那孩子对一个人独处感到非常的恐惧,对此我很能理解,他妈妈一边在安慰孩子,我这边就让闻森道歉,闻森看见那男孩吓成这样,也乖乖地道了歉,这时候我听男孩的妈妈说,"快说我原谅你了",当时我觉得有点好奇,那孩子的语言还不大利落,他妈妈就坚持让他说道歉了,其实美国的家长们对这些社交上的东西的教育是很早的,也不会因为孩子是特殊的就会放松.

看了gmom关于让孩子学道歉的记录,转贴上面,供自己学习,这第三点讲得尤其好,从正面教育来引导这个本来是"负面"的话.

讲起说“Sorry",我家鑫鑫也有一段痛苦的经历。2岁多时,爱那玩具砸人,一不高兴,就拿玩具打人。要他讲”Sorry",死活不肯,哭得死去活来。我们后来是这样教的:
1.承认做了错事。讲“Sorry"的一切基础都是在犯错误,要改正。
2.辨别别人的表情,会区分sad,angry, happy,tired等等10种表情。
3.一旦犯了错误,主动说”Sorry",妈妈不会惩罚,立刻表扬,而且不会追究错误责任。让他知道说“Sorry"的好处。
现在不用我说,一般他认为自己错的,会主动说”Sor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2:38:26 | 只看该作者

re:"父亲节礼物"前天兄妹俩各自献上...

"父亲节礼物"

前天兄妹俩各自献上了父亲节礼物,都是他们在学校做的手工,闻森的就是在精细课上由老师指导着做的了.

先看闻森的,做了一张大卡一张小卡,写的话却是一样的:

Dear Daddy:

I love you so much.

My dad takes care of me. Thank you for taking me to the park and blushing my teeth.

事实明确,谢之有理,但是感情含而不露,或者说没很多的感情因素.




再看看我女儿的,一大卡一小卡,但是你一看就知道了差别在那里了,对这样年级的小小女生,"玩"点感情就是天生就会的:

I love you daddy, because you pick me up on a half day at school.

这里的"half day"是指有时她学校只有半天课,按理说她下午要去课后班,但是她不愿意去,但是我回家要睡觉,她只能去了,要是碰到闻森也放半天假的话,反正我也睡不了,就干脆把兄妹俩都接回了家,我女儿就把这事儿记住了,找了个父亲节来谢谢我.

这样做的好处是,老爸一激动,说星期一今天我不睡了,也来早接你吧,招来我老婆一顿骂:"骨头轻了!"



这张更厉害,怪不得老话说:"软刀子杀人"



送完了卡片,女儿说:"星期天你就是家里的Boss了,因为是父亲节".
闻森说,"你就是家里的大法官".
我心里暗笑,"那就是说我说什么,你们就做什么罗?"
他们说是,我想到时候你们别叫啊.

星期天上午,兄妹俩唱着Indiana jones里的曲调,一人拿一辆车,在玩飞车追逐的游戏,我一声令下,"都给我做功课!"
闻森大叫:"从来没有在星期天上午做功课的!"
妹妹大叫:"我的功课昨天做完了!"
我说,"没有回家作业的我给你找,你们忘了今天是谁做主了?"

他们只好坐下来,妹妹做五页练习,闻森一页算术两篇阅读,老婆趁机溜出去看她那部姜武的连续剧,我两边看着,有机会就上网.难得家里各得其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3#
发表于 2008-6-16 22:58:58 | 只看该作者

re:“没有回家作业的我给你找,你们忘了今天是...

“没有回家作业的我给你找,你们忘了今天是谁做主了!”
好经典!
我家的小子父亲节一大早起来,跑到他爸爸床边。“爸爸今天是你的节日,你要去哪玩?”
他爸爸正睡着香甜,说“今天我哪也不去。”
“不,今天是你的节日,我带你出去玩,节日应该出去玩。”(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01:26:23 | 只看该作者

re:"中奖"上次在冬天是去Chuck...

"中奖"

上次在冬天是去Chuck Cheeze玩,里面有餐厅和游戏机,闻森有了点新手好运气,一试就中奖,这机器源源不断地冒出来游戏票做奖品,乐得闻森咧嘴大笑,人类本性毕露无遗.





但是这轻松的心情我不大会经常有了,昨天送他们去玩的途中,有教会的人在散发小册子,我挑了本"你对你孩子理解有多少呢?"突然发觉,尽管闻森还不到九岁,但是其实已经有很多的青春期心理,行为,语言已经出现了,又一个让人恐怖的历史一章又摆在面前,不得不面对,所以这段时间想总结一下了,到底闻森里青春期还有多远,或者说除了荷尔蒙,该来的已经来了.

先喘口气,定定神,贴一张闻森和阿甘的照片,或许最后的结果也象阿甘一样,磕磕碰碰不可思议地一路过来了,但是最后的结局还真不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5#
发表于 2008-6-17 07:50:30 | 只看该作者

re:是的,如果能像阿甘,我就可以瞑目了。

是的,如果能像阿甘,我就可以瞑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6#
发表于 2008-6-17 09:21:27 | 只看该作者

re:好可爱的文森,神态和阿甘有些酷似,但和阿...

好可爱的文森,神态和阿甘有些酷似,但和阿甘相比各有千秋,闻森的将来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7#
发表于 2008-6-17 13:19:00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早晨看照片就琢磨了很久,实在忍不住冒...

今天早晨看照片就琢磨了很久,实在忍不住冒个泡问问,那阿甘是真人还是雕塑啊?我怎么老看着阿甘象个雕塑呢?
我喜欢闻森鬼笑鬼笑的样子.看起来那么聪明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3:30:19 | 只看该作者

re:那是个蜡像馆.谁赢钱了,笑得都可爱:)

那是个蜡像馆.谁赢钱了,笑得都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9#
发表于 2008-6-17 16:47:27 | 只看该作者

re:哈哈哈,吐出来这么多游戏票啊,怎么用得完...

哈哈哈,吐出来这么多游戏票啊,怎么用得完啊,不是机器坏了吧?哈哈哈,我看照片都觉得开心!

如果能像阿甘....那可就发啦!那时大家都能沾光,想着就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8:09:33 | 只看该作者

re:<<来吧孩子>>作者:池莉 ...

<<来吧孩子>>
作者:池莉  

快乐放在第一位

  在这本大谈“育女经”的书中,池莉笔下不仅处处充满着感动乃至感恩,更有着她对中国教育体制的质疑。

  池莉认为,那句流传甚广的话“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混账至极,为此,她创建了自己的育儿“三项基本原则”:让女儿尽情与小朋友相处和玩耍;服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让她在最喜欢最开放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从小为孩子讲故事和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正因为把快乐放在第一位,池莉做了很多令家长们吃惊的事情。整个小学期间,她坚持让女儿9点半睡觉,不惜为她因此没有完成的作业给老师写假条并签名;高中阶段,女儿偷偷用榔头砸开学校琴房的门进去弹琴,结果被学校当小偷进行侦查,池莉却告诉女儿,“你什么都没有做错。”

  池莉希望用自己和女儿的成长经历告诉大家,孩子成长和教育的方式还有其他选项:“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6 20: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