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写的《爱因斯坦学习法》读书笔记。
《爱因斯坦学习法》的读书笔记
率真
一、词语
班门弄斧: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断言:十分肯定地说。
蜻蜓点水:做事肤浅不深入。
初出茅庐: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
苦差事:需要付出较大精力但物质回报较少的工作,或令人感到厌烦的辛苦事务。
惜字如金:写文章时不轻易落笔,节省文字。
索引:特指将图书、文献中的关键信息按照特定顺序编排形成的检索工具。
二、彩蛋(略)
三、感想
读完《爱因斯坦学习法》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人会变得聪慧,一方面取决于先天智力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后天努力。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家中学习,都要明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一哲理。不管父母或老师教授知识,自己当时听完之后,还要抽时间温习,对人生哲理不断揣摩,不断调整思维模式,才能准备接收和处理非常多的信息。
在这本书里,我学习到两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是在学习新的课题时,遇到困难,拥有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努力想各种方法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固定型思维是面对简单的课题学得更好,但遇到困难的课题总是想办法避免,认定这一困难的课题不适合去做。因此,在习得新一技能或本领时,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相信自己就会一步一步做得更好。
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阅读的三大能力:速度、效率和记住信息。首先,提高阅读速度,能改善自己的专注力,防止因为走神而忘记书中的核心内容。提高阅读速度,采用的方法是将书中的短语组合在一起阅读,放宽视野,慢慢领会故事的主旨。其次,更有效地阅读。每阅读一本书,第一步,浏览这本书的封面、目录和摘要,找出这本书的核心内容;第二步,花7分钟再次浏览本书,找出每一章的前两段话,浏览每一章的中心思想;第三步,花20分钟更详细地阅读书中的特定部分。寻找为书中的中心思想阐释的部分,汇总自己所读的内容,并总结每一章的要点。最后,记住更多信息。带着目的和问题去阅读,提升自己的专注和敏锐。在每读一句话,或者每读一个段落,或者每读一个章节,可以尝试预测出下一句话或者下一个段落或者下一个章节的内容。边阅读边思考,发现并分析规律。
参与实践活动能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不能仅限于书本,还应该包含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能锻炼人的意志,还能让人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拥有敏锐的直觉和判断力,加强动手能力。石油工人、铁路工人、港珠澳大桥建筑设计师他们之所以有非凡的成就,是因为他们社会实践能力比较强。
科学运动,强化学习能力。据研究统计,人在运动的过程中,血液、氧气和葡萄糖被输送到大脑。运动有利于大脑储存信息,有助于学习和记忆,提高唤醒水平,增强免疫力。
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费曼学习法。第一步:选择你的概念。第二步:用通俗易懂的话写出对这个概念的解释。第三步:找到盲点。假如对概念不能进行简短的描述,说明所学知识有重大盲点。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分解信息,最后再深入理解。第四步:使用类比。为自己要解释的概念找出一个类似的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