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子百谭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9:42:25 | 只看该作者

re:如何看待孩子的缺点王金战 htt...

如何看待孩子的缺点

王金战 http://blog.sina.com.cn/wangjinzhan  2011-07-14 17:01:20


曾听过一位妈妈用一系列负性词汇描述自家孩子: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好的习惯,惰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等等。妈妈甚至断言孩子这样的性格,将来不论做什么都将很难有成就。当我问及孩子的优点时,家长沉思许久才说:孩子还算心地善良、孝顺,同学中人缘也比较好,可学习成绩班级倒数,这些优点又有什么用。

每当听到家长滔滔不绝谈起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时,我总是如鲠在喉。父母历数孩子的种种缺点和劣行时,有没有先想一想孩子身上有没有自己的影子呢?再说,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很多时候,孩子在某一方面不尽如人意,家长往往急于指出希望孩子及早改正,甚至会不分场合,殊不知家长不经意间反复强调孩子的缺点,带给孩子的将是压力和伤害,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长期被指责、被否定,孩子也容易产生自卑、抵触心理,甚至有的孩子索性破罐子破摔以此报复家长。

周围不乏有家长把孩子们共有的特点当成自己孩子独有的缺点来批评,这样对孩子是很不公平的。时常听到有家长说一些绝对性的语言,比如:我家的孩子就是马虎,总是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且不说这个“总是”用得多么不合适,单纯是把会做的题目做错这件事--就已经把所有学生共同的特点当成了自己孩子的缺点。我教学多年,还没有见过一个学生能把会做得题目都做对。

还有些家长干脆就把优点当作缺点来批评了,如,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毅力,因为他们经常制订学习计划,却经常完不成。在我看来,制订学习计划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心态,但完不成计划几乎是普遍的。如果是因为他制订了计划没有完成就指责他说话不算数,还真是把优点当缺点来批评了。这样批评的结果可能是他连计划都不制订了。

还有些缺点是家长无端强加给孩子的。例如有家长抛出一大堆理由指责14岁孩子学习不用功,因为孩子晚上回家学习,学不了一个小时就要出来玩一会。我说:“在你印象中孩子一次学多长时间你就感到满意了?”家长说:“怎么也得学上两个小时吧!”我无奈了,从生理学的角度讲,一个14岁的孩子,他每天有效学习8个小时,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且这个年龄的孩子有效注意时间也就半个小时。也就是说,孩子如果能集中精力学习30分钟,就该有一段时间休整。高中每节课40分钟,正规的要求是老师的讲课不能超过25分钟。家长却一厢情愿地要求自己孩子一次性至少学习两个小时,这对孩子有些残忍。

所以当家长更多看到孩子的缺点时,确实需要反思自己的这种感觉是否正确。如果真是孩子的缺点,那就更不应该简单了事,脱口而出的批评只能加重孩子对父母的反感,从而使其在缺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没有父母不爱孩子,如果家长真心爱孩子,最好三缄其口,少去谴责孩子,更不要在外人面前宣扬孩子的缺点。当孩子暴露出缺点时,家长要冷静,多想孩子的优点,多跟孩子像朋友一样沟通,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分析缺点和不足,帮助其改正缺点。家长的信任、尊重和支持将有利于孩子获得自信,孩子也会从内心感激家长,从而努力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


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2408e0102dqs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2011-7-16 10:39:38 | 只看该作者

re:同意以上,可能我们不是说的太少,而是说的...

同意以上,可能我们不是说的太少,而是说的太多,一个人说的话太多可能权威性就少了,更加不好的是假性威胁,和孩子,尤其是小孩子说你干了什么我就要XX,但是并不执行这个后果,权威性就更差了。另外出口的就是负面的评价,鼓励的少,批评的多,我自己觉得简直是论断,建造一个负面的典型, 孩子的好品格和积极性就这么越来越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09:20:02 | 只看该作者

re:亲子话题》儿女心碎时 父母奏凯歌?...

亲子话题》儿女心碎时 父母奏凯歌?

/凝川 世界新闻网 北美华文新闻、华商信息
June 15, 2011 06:00 AM | 416 次 | 0  | 0  |  |

在世界周刊读到不少「中国妈 美国妈」征文入选作品,这些「虎妈」或「非虎妈」的育儿经,无论出发点从严或从宽,最后皆达到儿女成才的目的;唯1414期「遭遇虎妈式父母」一文,蔡珍妮写下两则儿女的心声:其一为大陆女友,年近40仍拒交男友,她忘不了成长期「虎妈」严管的伤痛,指著自己的心说:「一片一片都碎了。」其二是Lac Su,一位30来岁的企业执行长,也是一位作家和心理学家,曾出版过一本自传体小说「I love yours are for white people」(白人说「我爱你」)。他曾应CNN电台之邀,写下对虎妈育儿的看法。他说:「假如我能说一句话,我想说我宁愿用我所有的成功,去换取心理没有被『虎妈』留下深深伤口的人生。」诚然,他说出所有在父母严管下,儿女们泣血的心声。

去年11月,世报家园版曾刊出一篇「一份考卷两样情」,记述作者听到太太在楼上大发雷霆,痛骂儿子数学没考好,但当儿子拿考卷请他签名时,才知是高分93分,离满分只差一步,而老师的评语是「Fantastic (太棒了!)」 老师的赞赏却换来虎妈的责骂:「那你进不进荣誉班都无所谓了,是不是?」令儿子哑口无言。

该文提到曾读「加分的模式」:西方的教育是用加分的,假设学生原本是零分,学会宣答对题才给分,即使考20分也值得喝采;而东方是用扣分的,缺省立场学生该考满分,如果被扣了20分,就要因这20分而被指责。作者还提到有位名校博士告诉他,在台北念高中时,考不到一百分,每差一分就被藤条抽手心一下,每一下都痛彻心扉。

最后他感叹道:「考高分还被打骂,显然不是我家独有…老夫爱子深切也爱莫能助,只能为我炎黄子孙长叹一声:汝奈何生在华人家!」

上述所引诸例,和刊出征文中的华裔家长们何其幸运,他们的孩子不但读书成绩优秀,而且都是乖宝宝,默默地承受父母过度失当的虚荣心,招致不合情理的责罚,没有半言一语自辩;为了满足父母的荣誉感,个人的自尊心一再被伤害、践踏 破碎到无地自容,还不断努力再努力朝满分的高峰迈进,只为了父母快乐,在亲朋戚友中吐气扬眉。父母在不知不觉中灌输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人生观念;在求学的过程中,能够拿一百分的,绝对不该拿99分,不拿一百分就是未尽责。

一个人在人生的战场上,很难永远保持长胜将军的头衔,偶一失手,落败难免,又因长期成功,而失却接受落败受挫的勇气,打击袭来,一下子恍若天崩地裂,心理失衡,精神崩溃,承受不住压力住进精神病院的不在少数,这又有多少华裔成功的家长晓得呢?

一般家庭有失常的精神病患儿女,大多讳莫如深,避免外人知晓。而这些孩子本该拥有如日中天的前途,一下子沦落跌进绝望的幽谷,由优秀的青少年变为精神病患:患上精神分裂症、忧郁症,或是躁郁症。发病时,有时像个疯子般狂躁叫骂、摔东西,有时自我失控打人以致杀人,有时抑郁落落寡欢,与人格格不入,常悲观不能自解,走上自杀之途。

蔡女士文中提及的Lac,成年后经过无数个小时的心理治疗,他自己也是心理学博士,不管他如何努力,都不能自阴霾拯救出来,很多时他不得不依靠酒精来麻醉自己,减轻痛苦。另一位中国女士拒绝交男友:「我的心碎了,我这一辈子就这样将就著过完了,别去害别人了。」她是耶鲁博士,毕业后工作年薪逾30万,自踏出国门再没和母亲联系过,狠心的切断母女亲情。我相信她说这话时,她的心不但一片一片碎落,而且永远滴著血,但又有谁知呢?

我曾探访过住进精神病院的青年,我亦曾参加过亲友年轻自杀身亡患精神病女儿底葬礼。多年来,脑海中浮现著有我亲友的儿女,我的学生…那些可爱的孩子身影,他们因「虎妈」造成的遗憾而与正常的社会剥离,活在另一片失去欢笑,茫然无知的天地里,是谁之过呢?

寄语华裔的父母们,放下严控儿女隐形的心灵杀手,尊重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每个人的才能智力高低不同,成就各异,凡事尽力而为即可,成固欣然,败亦足慰,失败并不可耻,仍能重建生活的信心,迈向未来。华裔子弟和其它族裔的孩子们,在美国同样公平竞争的机遇,没有谁强谁弱的分野。当孩子的成长期,到该放手时放手,让孩子做个快乐的平凡人,胜似争强好胜,一旦遇挫,承受不了生活的考验与打击,不能融入社会群体,即使没患上精神病,但因个性超强而孤立,知己难逢,仍将孤寂终老,孰优孰劣,父母们应三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0:20:33 | 只看该作者

re:教授兄妹档「不务正业」 搞电玩获吴大猷奖...

教授兄妹档「不务正业」 搞电玩获吴大猷奖

记者修瑞莹台北五日电

September 04, 2011 03:30 PM

国立台南大学数码系教授施如龄研发国内首套三D教育电玩游戏,获得国科会吴大猷奖,她的游戏是以哥哥施百俊所写、获温世仁武侠小说大赏首奖的作品为主轴;这对教授兄妹档,一个写小说、一个玩电玩,都靠「不务正业」玩出名。

「爸爸从小就规定我们三兄妹,读书不能太认真,剩下的时间要拿来玩。」施如龄兄妹的父亲是已过世的屏东县前县长施孟雄,三兄妹都在四十岁前拿到博士,目前都是大学教授,大哥施百俊在屏东教育大学文创系任教,二哥施百鸿在辅英科大环工系。

施如龄与研究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制作「台湾史诗」数码游戏,游戏主角是客籍抗日英雄林少猫;施百俊连续出版三本畅销武侠小说,分别是「小猫」、「本色」与「浪花」,前两本小说的主角就是林少猫。

「用哥哥写的小说改成游戏,最大好处是没有版权问题。」施如龄笑说,原本一直构思用什么方法呈现数码教育,后来看到大哥的小说受欢迎,干脆拿来改成电玩。

施如龄说,从小父亲就教育他们「考八十分就好」,父亲说从零分到八十分花的力气,可能与八十分至九十分相同,后者报酬率太低,干脆考八十分就好,剩下的时间拿来玩,学习功课以外的事;还规定假日不准补习,因为是全家游山玩水的时间。

妈妈的教育方式是「支持孩子的决定」,想要做什么,只要有理由就行,遇到觉得不妥当时分析利弊,最后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施如龄说,三兄妹中大哥施百俊最会念书,念台大电机,但只要有空就埋首武侠小说等各类文学中,「从小听哥哥说各种文史故事长大」。

施如龄念的是传播与教育,现在却在搞电玩,除哥哥给她的灵感,另方面发现学生花在电玩上的时间多,「如果能够一边打电玩、一边学习也很不错」。她鼓励父母让孩子多面向学习,让人生有无限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0:09:31 | 只看该作者

re:今日感慨:我们必须选择袁岳 ...

今日感慨:我们必须选择

袁岳
http://blog.sina.com.cn/victory  2011-09-24 08:12:03

看到一篇文章,说到体制性的腐败的时候,作者对体制内的朋友喊话:你们不能左右体制,但你们在体制内也有自己的选择。我想,这也是在战争罪犯法庭上对于战犯们定罪的一个道义依据。老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说的是选择的道理;《圣经》的通篇说人的事情,为罪为恶,信仰耶稣与否,也全在于一个选择。我记得以前有一位朋友的母亲,在她去世的最终时刻选择信仰上帝,这也是一个选择。我以前在学习与处理民事案件的时候,家庭离婚纠纷,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是要当事人自己做一个选择或者了断。



我们人作为一个个体天然有选择的自由与限制,作为一个成人的重要标志是自己有相对健全的选择能力并为自己的选择负完全的法律与道义的责任。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在哪里,我们也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亲,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家乡,我们甚至也不能选择是不是去参加考试。但是我们能够选择自己的爱好,能够选择自己乐于培养的能力,选择与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尝试一点过去不知道的知识,选择去远一点的地方上学,去选择一个父母不愿意我去做的工作,选择自己喜爱的对象,选择在合适的时候要孩子,选择是不是去国外,选择是不是投资买房,选择辞职或者呆在一个岗位上,选择做公益或者只是围观,选择开微博或者不开,选择去投票或者不投,选择吃川菜或者鲁菜,选择尝试学习另外一个专业的在职研究生,选择见义勇为或者见死不救,选择积极进取或者平稳度日,选择忠诚或者外遇,选择美容或者素面朝天,选择入党或者在党外,选择买商业保险或者不买,选择做家庭妇女或者全职职业女性。



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选择显著地多于无可选择,我们很多时候可以轻松地选择比如点菜,也可能做艰难的选择比如借不借钱给朋友;我们也可能面临很多小的选择比如是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看电视,也可能面临重大选择比如要不要移民;我们可能习惯了让别人为我们选择,比如让父母给我们选择学校,或者习惯了替代别人选择比如老师决定学生去考啥专业。而我在这里要说的是,要从小培养自己的选择能力,从小培养自己孩子的选择能力,不要剥夺不要侵占;让孩子们从小的选择熟悉起来,从不重要的选择做起来,累积选择的勇气与技能,这样他们就能成为一个决策者与选择者。因为选择太重要了,关乎我们生命的质量,关乎我们建造自己生活的能力,也关乎我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自我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11-10-8 23:19:44 | 只看该作者

re:感谢Binfeng,感谢诸位智者哲人,看...

感谢Binfeng,感谢诸位智者哲人,看得津津有味。唯一的遗憾就是每天时间太少了,工作,陪孩子,偏身体不争气,在以琳网一留恋,睡觉质量就差了。遗憾,太多想看的帖子,太少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11-10-10 15:58:50 | 只看该作者

re:http://www.unicornbl...

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8541.html

台湾妈妈给女儿的信:孩子,请你一定要懂政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3:58:28 | 只看该作者

re:人生的数学公式骆芳美 「...

人生的数学公式

骆芳美

「加减乘除」不仅是数学运算方法,其实,人们也会用它们去带入生活周遭的事物,而有天壤之别的感受。

一位朋友,打电话来都是以「我该怎么办呢?」为起头,象是天要塌下来般的严重,仔细倾听,发现是些大家都可能遇到的不如意之事。例如孩子学校的成绩不理想、上司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微词等。但因为她常把不如意的事,以「乘法」的运算方式加倍上去,想象儿子会因此毕不了业,或自己就要被革职了而忐忑不安。反之,当问及她辛苦获得的博士学位及成绩优异的儿子时,她总是淡淡一句:「我是很高兴,但那没什么啦!」听到这话,我心里头一阵抽紧,明白了她不快乐的原因,因为她常以「除法」的运算方式,把值得庆贺的人生缩小至极微。

家姊最常用的口头禅是:「你猜我又做了什么疯狂的事了?」然后就兴奋地分享她如何克服难关,化腐朽为神奇的事。例如几年前,她先生因酒瘾严重,处在戒酒困难的挣扎中,很多遇到类似状况的太太都撑不过去,她却能昂然挺住。其诀窍是因她以「除法」去看待先生酒瘾发作的不顺,相信那只是改变过程中的一环,所以有动力与先生一起寻找救助之道。每次来电,总会捎来鼓舞人心的好消息:「我先生愿意去接受治疗了」、「他已经好几天都是清醒的」等等。因为她把成功的点滴,以「乘法」的运算方式加倍乘上去,而看到了戒酒的希望与生命的契机。

回想当初决定到美国打造新的人生时,爱我的爸爸心疼地告诉我:「你的人生完了!」就像很多留学生或新移民一样,我与外子以赤手空拳迎向明天,奇妙的是,我们并不觉得那么辛苦。例如得到一小时三块半的图书馆工作,让我乐不可支;多听得懂一句英文,让我自信心加倍;在路旁看到让人自由索取的沙发,全家如获至宝。是的,当我们以「加法」来运算人生,数算每日的斩获,也许旁人看似渺小,却积沙成塔引领我们迈步向前,让爱我的老爸不必再为我担忧。

然而人生不如意的事总是十之八九,如何快乐得起来呢?所幸的是,人天生就有遗忘的本领,不用刻意努力,即使当初多么介意或悲伤的事,都会随著「减法」的人生公式,而成为过眼云烟。

所以,如果人生是一道加减乘除的算术题,我的运算口诀是:「正号用加乘、负号用减除」。定睛积极面,「加法」让人感恩、「乘法」带出喜乐;遇到不如意时,「减法」忘却烦恼、「除法」消弭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2011-10-14 11:52:53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就扎根这里了,希望能有时间看完没看过...

今天就扎根这里了,希望能有时间看完没看过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22:07:24 | 只看该作者

re:专访中国最年轻博士:要求父母全款...



专访中国最年轻博士: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7日10:24  CCTV《看见》
  

柴静


  中央电视台《看见》节目2011年10月16日播出《长大未成人》,以下为节目实录:

  【演播室】:十六岁的孩子大多还在读高二,张炘炀已经是北航的博士,从他十岁读大学起,他就一直被叫做神童,奇迹,天才,也一直遇到很多疑问忧虑和困惑,六年前,我们曾经纪录过这个家庭的生活,也一直在关切这个孩子的成长。

  【画面】2006年,刚从高考考场里出来,被人群包围,被众媒体包围)

  【解说】这是2006年,年仅十岁的张炘炀参加高考。至今,他保持的“全国最小大学生”的纪录无人打破。2008年他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今年9月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生。

  【画面】字幕:博士开学第一天。

  【解说】一眼看去,张炘炀与16岁的同龄人没什么两样,身高已经1米78,他已经脱去了稚气,在北航校园中显得并不突兀,博士期间他选择了“基础数学”作为研究方向。是导师今年招的唯一的博士生,导师认为张炘炀在数学方面很有天分。

  记者:那你怎么不像别的人那样记笔记呢?

  张炘炀:记笔记还不如记脑记。

  记者:很多人都觉得非常多和庞杂的公式和定理,这个能放脑子能记得住吗?

  张炘炀:当然能记得住

  记者:那为什么大家还都在记笔记。

  张炘炀:也许是他们喜欢练字,也许是他们不喜欢动脑。

  【解说】这个言语间不掩饰骄傲的孩子,一直有特立独行的一面,13岁那年,在数学分析的第一堂课上,老师带领同学感受数学之美,讲到著名的欧拉公式时,张炘炀发现,他之前所学的不相关的公式全都由此关联起来,他起立鼓掌。

  张炘炀:当时就是全教室哗然,然后同学们都用一种鄙视的目光来看着我。

  记者:你是被什么触动了吗?                                         

  张炘炀:感觉就是数学之中还有许多就是我还没有发现的规律在内。

  记者:那你当时为什么要用鼓掌这种方式来表达?

  张炘炀:至少是真性情。

  【纪实】10岁的时候,张炘扬说自己“我最佩服的人是张炘扬,因为我觉得张炘扬比其他人都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解说】在很多人看来,这可能是一句有点孩子气的话,但这种长期的自我要求,对张炘炀来说真实地渗透在生活的每个层面里。

  【纪实】(10岁时,张炘扬刚进大学时)

  张炘炀:这宿舍比较差。

  张父:比哪个啊。

  张炘炀:我指的是这宿舍比我想象中的要差。反正我就是想必须要住在高档的地方,否则我就不满意。

  张父:你看这不得了,要这么一报道学院就不要你了。你愿意上哪上去就上哪上去,全国也没人要你。

  张炘炀:没人要就没人要!

  字幕(6年后)

  【纪实】跟张炘扬的朋友座谈 (自信,孩子气)

  张炘炀:我就是要当王者,要不然的话,你就没有地位可以讲。

  记者:你们为什么都笑了。

  张炘炀的朋友:因为平常的人根本就不会像他有那种所谓的王者的那种信念,但是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没有地位。

  记者:这话你能听进去吗?

  张炘炀和朋友同时说:这话我觉得他是在安慰自己。

  张炘炀朋友2:我知道他要说什么。他的台词都被我学会了。

  张炘炀朋友1:我们平时想的都是要过的好点,他想的是过的最好。

  记者:你这个天大的梦想,假如你做不到呢?

  张炘炀:假如我做不到,那我相信就是我父亲一定会非常失望。

  记者:我为什么觉得你的这种笑当中好像有一种说好吧,那是他的事儿,

  张炘炀:你说有一定道理。

  记者:你指什么呢?

  张炘炀:(他)首先创造出一个我不知道是不是不切实际的梦想,然后强加到我头上。

  (红灯笼摇下至儿时照片,叠儿时阳光下奔跑)

  【解说】从小到大,张炘扬深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张炘炀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两岁半时,就在三个月内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他4岁读小学一年级,6岁升入五年级;9岁直接上高三。

  (跟女同学做功课的纪实段落)

  【解说】他的父亲张会祥是辽宁盘锦市的一名公务员,他36岁才做了父亲。给儿子取了“炘炀”这个火旺的名字,希望他走出自己这一代“平平淡淡”的境界。

  张会祥:我做不了大事,唯一的就只能帮帮孩子。把下一代培养好了,让他翅膀硬一点。

  邻居:他爸啊,我的天啊,谁也做不到。这世界上都少有。从小走到哪,他棍都写到哪。这么大,小不点,两三岁就会念报纸。他爸功劳大。

  【解说】张会祥曾出过一本书,叫做《神奇的学习》,在书中介绍自己培养张炘炀的经验。为了孩子的学习,十几年的时间里,只要孩子在,夫妻俩从来没看过电视,即使是无声电视。也几乎没有在家待过客。

  记者:你们俩是为了什么?

  张炘炀妈妈:当时就是为了孩子。那时候就想,然后也相互埋怨一些,比如说就是以孩子为中心了,咱们都失去自我了。他爸不这么觉得,他爸觉得这是乐趣。

  【解说】在父亲的决定下,张炘炀走上了频繁跳级的读书生活。对于儿时的张炘炀而言,张会祥是父亲又是老师,他们24小时呆在一起。这种几乎没有同伴的封闭式两人教育,使得张会祥不仅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同时也是孩子发泄压力时唯一的出口。

  【纪实】跟父亲发生意见不合时,张炘炀对父亲喊“闭嘴”。

  【纪实】吵架之后 “你哄哄我,我就没事了”

  【解说】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张炘炀的父亲出生在农村,是1978年的大学生。1990年,曾经以优异成绩考上人大商学院第一届MBA班,但因为拿不出一万五的学费只能放弃。用他自己的话说,工作以后的经历并不辉煌,做过企业车间副主任,街道办事处干部,他认为应试教育是一个现实,只能面对现实,让孩子尽快达到成功目标。走到今天,张炘炀说他理解他爸,但他也用 “急功近利”来形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记者:他有一个理论叫做先盖楼,然后再装修,先把进度赶超上去,然后慢慢再补。

  张炘炀:你根本就是钢筋都没有,你盖什么楼?

  记者:他说那你不都顺顺当当都读到博士了吗?这还不够做一证明吗?

  张炘炀:说实在话,那就只能祈祷就是不要有一些地质灾害,不然就成楼倒到,楼脆脆了。

  记者:也就是说你觉得还是留了隐患?

  张炘炀:对,留了隐患。

  记者:担心什么?

  张炘炀:王思涵当初就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退学的。

  【解说】:当年曾经被媒体热炒的神童王思涵和张满意,都在14岁左右因为天分过人而考上大学,但最终无法与环境相容、沉迷网络、先后中止学业。

  【资料】:10岁时张炘扬和父亲的对话

  张炘炀:“我不会重蹈王思涵,张满意他们的覆辙吧。”

  张父:“不可能。你就是那样也没事。你小,你还可以再读书。”

  张炘炀:“我只是,我有可能走上那条路吗? ”

  张父:“百分之百走不上那条路,有爸爸在百分之百走不上那条路。”

  张炘炀:“如果你陪读,我也肯定要走上他们那条路的,不管怎样都要走。”//

  张父:“那我陪读假如你上网,玩电脑,玩会儿我肯定就提醒你了 ”

  【解说】其实,在内心深处,张会祥比儿子更担忧王思涵和张满意的命运重演,他在书中写,希望儿子专心学习,其他事物都少碰,在张炘炀小时候,有一次他发现孩子着迷看《西游记》,就把它藏了起来。

  记者:那可能他会觉得说他就算把《西游记》藏起来,反正也没打你、骂人你、也没伤害你,对不?

  张炘炀:这叫精神上的摧残。

  记者:他说我把这个花盆里的枝儿修一修,不必要的枝都修改掉了,你的主干长的更好,是吗?

  张炘炀:我觉得这样修出来的花,它就是会在这个健康方面损失很多。越是那些歪脖的树,可能越能经受风雨洗礼,而那些就是被人工修剪过的树,往往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

  【解说】在读硕士期间,张炘扬的父亲最担心的事发生了,十三岁的张炘炀开始沉迷电脑,父子间的矛盾由此酝酿。

  张父:你说你成天玩,玩那个电脑,你能玩出啥来吧?

  张炘扬:玩成专家。(张父听完扭过头去。)

  【解说】:他们之间因此出现了剧烈的冲突,父亲在深夜出走。

  记者:你说的什么话激怒他了?

  张炘炀:没说什么话,就是一直在那玩儿。然后那一壶开水就全报销了。还有就是当时我身上的衣服也需要晾几点才能穿,还好没有烫伤。

  【解说】当晚,父亲张会祥气得从北京工业大学步行50公里回到河北廊坊的家。

  张炘炀妈妈:连一瓶水都没有,就沿着路,走回廊坊。

  记者:走着后来几点了?

  张炘炀妈妈:第二天早晨7点多。到家的时候他实在是不行,走不动了,到家就蹲地下了。

  张炘扬:他本来是在惩罚我,其实是在惩罚他自己。

  记者:这对他是双重的痛苦,你知道吗?

  张炘炀:他的培养方式就注定了这个转型期比其他的那些就正常的孩子,来的更痛苦一些。

  记者:因为他认为一旦出现这个,你就毁了。

  张炘炀:因为就是人都要断奶的。他想使我一辈子断奶不了,做不到。

  记者:他认为说,他给你培养你好的出习惯之后,再松手你就没事了。

  张炘炀:再松手的话只不过是把这个转型期推迟了几年,而且推迟几年之后的后果将会更加恐怖的。会有一种反弹。

  记者:对什么的反弹?

  张炘炀:学习压力。

  【解说】张炘炀说,他因为长期迷恋电子产品,加上之前学习进程过快,基础不牢,无法正常完成硕士课程,出现了挂科,最后面临交不出论文毕不了业的后果,他甚至有过想要自杀的想法。

  张:学习的困境,然后那个家长的责骂。当时也是不想给社会增添负担。

  记者:你这么不能容忍自己失败吗?

  张炘炀:我觉得就是,当然了

  解说:因为恐惧失败,张炘扬开始废寝忘食地补习,嘴里起满了泡,体重急剧下降,最终完成了硕士论文。 但他突然提出,如果父母不给他在北京买房,他就不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也不考博士。在答辩的最后一天,父母为了劝哄张炘炀继续把学业进行下去,在北京租下了一个房子,骗儿子是买的。

  记者:为什么不能跟他说真话?

  张炘炀妈妈:那段(时间)他就逼我们,说你要不买房子,我就不读博士。

  记者:这个观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支撑你这个观念?

  张炘炀:那应该就是上了大学之后,也是有不少媒体,经济这种世俗的喧嚣,我觉得就是自己应该做一个人上人。

  【解说】害怕孩子放慢速度,父母做出了相信他们自己也不情愿的妥协,但是考上博士之后,张忻炀觉得现实的压力更大了,他的同学已经都是成人,很多都有了不少收入。张炘扬生活简朴,只打过几次出租车,唯一一双有品牌的运动鞋,是二姨送给他的礼物。

  张炘炀指着衣橱说:家徒四壁、身无长物。这是所有夏天和秋天的衣服。

  【解说】为了省钱,他熟记各个公交路线, 5毛钱去楼下接2.5升的纯净水,可以喝两天。

  (仲秋,北京出租屋内)

  妈:我说外面超市有5升的桶,买一个,他说家里面有几个瓶子,先别买。张:不值当的。妈:坐公交车经常说,坐几几几,花四毛钱。爸:他最适合当导游,你说上哪儿,他知道怎么倒车,坐哪路车到哪儿去。张:关键是,我连打车的钱都没有。我再不算计算计公交路线行吗?

  【解说】和跨越式的升学轨迹相伴的,是超速生长出的迫切感,但现实的窘迫,让张炘炀内心陷入了超出年龄的焦虑,生活在比他大七八岁的成年人中,这个十六岁孩子已经把房子问题视为最大愿望。他说在大学期间,曾经受到过同学的刺激。

  张:当时我抱怨北京的房价高,他们就说,你滚回你老家去。读硕士的时候。

  爸:这是生气的说法,他可能是受刺激了,你说老说这个有意思吗?

  【解说】:对于其他未成年人来说,这些还是过早考虑的事情,但在急速的赶超中,来自身边人的刺激几乎全面影响了这个十六岁孩子的内心世界

  (纪实:看《非诚》)孟非出场,鼓掌。这些女嘉宾越来越嗑碜了。)【纪实】饭桌上张炘炀:这样,我给你们看一段视频和两张照片,这些东西伴随着我硕士期间很久,现在小有成就也可以公开了。//小范围,必要地把一些尘封的档案解密。

  【解说】:他给我们看的是他和一个女孩拼放在一起的照片,那是他的大学同学,暗恋了很多年,从没敢表白过。硕士论文最艰难的阶段,MP4里这张小小的照片就是他全部的动力。

  记者:她年龄比你大吗?

  张炘炀:那肯定的。

  记者:大几岁?

  张炘炀:这个数?(8岁)不过看起来年龄倒是差不多。

  记者:这个会让你觉得难成吗?

  张炘炀:恰恰相反,当时我就想就是光明一定会来到。

  【纪实】记者:她一直不知道你喜欢她是吗?张炘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等到成就再好一些。记者:成就好一些是个什么标准?张炘炀:北京户口,买房,找个好工作。

  记者:难道你觉得就是说你没有在北京有个真实的工作、户口、房子,那就没有权利去谈爱情吗?

  张炘炀:至少我觉得是这样的。

  【纪实】爸:他这个偏激是啥造成的,就是来到北京天津以后,看到城市这种浮华的生活。爸:就一个字,向钱看。爸:这属于孩子认识的错误,这也是社会给他造成的。要不他就担心,连房子都买不上,我博士毕业,博士后毕业又有什么用?张: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 爸:他就过早地接触了这个东西。没有钱生活不下去,再有学问再有本事也没用。   

  【解说】:于是,张炘扬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

  记者:但你知道大家听起来,觉得你用这个方式是在逼你父母。

  张炘炀:应该说是我父母在自己逼自己。他们为了他们不曾实现的一个梦想,来自己逼自己。

  记者:难道你始终认为说你这16年走过的道路只是你父母为了实现自己梦想而走呢?

  张炘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强加的,反正我的梦想也基本上继承了我父母的梦想。记者:所以你下意识当中是不是有一种感觉觉得说,我不需要为我的生活负责任,是你们要为我负责任。

  张炘炀:本来最希望我留在北京就是你们。你们应该为此努力。

  解说:毕竟只是16岁的孩子,很多张炘扬显而易见的偏激和固执,似乎也和一直被搀扶着的成长有关,在这之下,埋着深深的无力和脆弱。

  记者:那你爸他的说法是说让你过早的出来之后,然后你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自己摸索,接触到城市浮华的生活。

  张炘炀:对,会迷失自己。

  记者:那你觉得你的内在比较脆弱吗?

  张炘炀:那最大的软肋应该就是当听到就是家里出现变故的时候,我就会彻底一蹶不振。

  记者:这对你来讲是?

  张炘炀:对我来讲的话就是没有人再帮助我实现自己梦想了。我考虑一些功利的问题,是为了要让我今后不用再考虑它,可以放开手脚的实现我自己的理想---做数学。

  解说:张炘扬的天分和弱点一样明显,他的硕士生导师曾经对他进行过劝诫。

  硕士生导师:你从前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在数学上干出点明堂来,但你如果心志不成熟,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牛人,在任何方面都不可能成为一个牛人。

  解说:张炘扬自己,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记者:你有一次在课堂上直接问老师,问我是不是班上最牛的。

  张炘炀:有这么一回事儿。

  记者:你为什么要那么问呢?

  张炘炀:当时属于一种志得意满,夜郎自大。从张老师那里看看自己真实水平是什么样的。

  记者:老师怎么说?

  张炘炀:老师说,你还早着呢。

  【解说】张炘扬在十六岁时终于如父母所愿读到了博士,他的家人一直在学业上为他骄傲,但他们也意识到,也许这并不意味着全部的人生。

  【纪实】:父亲:就这么走,别看咱硕士毕业又考上博士了,我说也不见得是成功,也不见得行,一是花了多大心血这就不说,孩子也失去了不少,咱也不能说这就是最好的。

  张炘炀妈妈:跳的快他接触的事儿他自然,他了解事儿就多,然后他就缺乏对这个事物的判断能力。

  记者:其实我觉得包括我们内在的社会当中的人,对炘炀是非常关切跟祝福的态度,而且他还这么年幼,但他可能只是希望说在他的知识跟智能发展的时候,他没有忘了爱,还有同情,还有责任感。也许知识可以从头来读,可是一个人身心他如果就发展到一个程度了就可能很难再退回来。

  张炘炀妈妈:对。这个倒是可能,这也是我们一直就是比较担心的问题,就包括现在也是一样。

  【演播室】:当火箭升空加速时,会出现超重,航天器里的人会有严重的压迫感,这是速度带来的后果。张炘炀十六年来,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赶超他人,这个孩子的内心也承受着必然会有的巨大压力,他的成绩,挣扎,狂妄和脆弱,都是这个压力的后果。中国的普通父母,在自身一代的发展受限之后,很自然地渴望孩子能够超常规地发展和成功,他们以自己的本能与期望做出选择。也负荷着这个选择带来的得失与经验。我们感谢这个家庭真实呈现这一切,给我们共同思考的机会。十六岁的张炘炀,一切都还在发展和变化当中,我们祝福他能发挥自己的天赋,也希望他能够享受内心的稳固和安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发表于 2011-10-20 12:02:17 | 只看该作者

re:一项新研究证实了父母们长期以来的怀疑:青...

一项新研究证实了父母们长期以来的怀疑:青春期会搞乱青少年的大脑。研究人员发现,青少年在青春期的IQ值会上下波动,而大脑结构也会对智商上升和下降作出反应。这是首次获得智力能改变的直接证据。报告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虽然研究人员对IQ测试有争议,但他们一般都承认IQ得分能预测在完成和学习特定任务时的表现,预测未来的学术和职业成就。伦敦大学学院神经学家Cathy Price和同事在2004年测试了年龄在12岁到16岁之间的33名青少年——19男14女。然后到2008年再次进行测试,此时他们的年龄在15岁到20岁之间。除了IQ测试外,研究人员还用核磁共振成像对大脑进行扫描。结果显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之间,青少年的语言和非语言IQ得分上升或下降了多达20分(以100分为平均分)。有的青少年语言能力得到加强,有的非语言能力出现下降。大脑扫描同样反应了IQ得分变化。语言IQ得分增加的青少年中间,他们大脑中与语言有关的区域灰质密度增加了。非语言技能增加的青少年的大脑中与手运动有关的区域也发生了变化。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激动人心”。不过研究没有提供波动发生的线索,可能的原因是训练或其它干扰确能改进性能。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1/10/iq-is-not-fixed-in-the-teenage-b.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011-10-20 12:14:17 | 只看该作者

re:这和青春期有什么关系?只不过研究中的样本...

这和青春期有什么关系?只不过研究中的样本都是在这个年龄段罢了,却又没有平行的、非青春期样本数据,那枉谈青春期的对IQ的“扰乱”就没有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发表于 2011-10-20 12:36:37 | 只看该作者

re:可能因为常识是IQ不变吧。现在想证明青春...

可能因为常识是IQ不变吧。现在想证明青春期变化比较大,和身体发育或者环境有关。

我的问题是,IQ这个概念能说明啥呢,本来就是个不那么科学的一个概念。

所以老Q你还是大有希望的,别太较真,这样的研究都能上nature,上了nature,教授就到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发表于 2011-10-20 12:43:41 | 只看该作者

re:在中国,上nature,院士都到手了。

在中国,上nature,院士都到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发表于 2011-10-25 14:58:08 | 只看该作者

re:胡适谈选专业:要“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胡适谈选专业:要“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今天既是台大代联会邀请,那么,我想谈谈大学生的生活,把我个人的或者几位朋友的经验,贡献给大家,也许可作各位同学的借镜,给各位一点启示的作用。  

  记得四十八年前,我考取了官费出洋,我的哥哥特地从东北赶到上海为我送行,临行时对我说,我们的家早已破败中落了,你出国要学些有用之学,帮助复兴家业,重振门楣。他要我学开矿或造铁路,因为这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千万不要学些没用的文学、哲学之类没饭吃的东西。我说好的,船就要开了。那时和我一起去美国的留学生共有七十人,分别进入各大学。在船上我就想,开矿没兴趣,造铁路也不感兴趣,于是只好采取调和折中的办法,要学有用之学。当时康奈尔大学有全美国最好的农学院,于是就决定进去学科学的农学,也许对国家社会有点贡献吧!那时进康大的原因有二:一是康大有当时最好的农学院,且不收学费,而每个月又可获得八十元的津贴。我刚才说过,我家破了产,母亲待养,那时我还没结婚,一切从俭,所以可将部分的钱拿回养家。另一个是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农民,将来学会了科学的农业,也许可以有益于国家。

  入校后头一星期就突然接到农场实习部的信,叫我去报到。那时教授便问我:“你有什么农场经验?”我答:“没有。”“难道一点都没有吗?”“要说有嘛,我的外公和外婆,都是地道的农夫。”教授说:“这与你不相干。”我又说:“就是因为没有,才要来学呀!”后来他又问:“你洗过马没有?”我说:“没有。”我就告诉他中国人种田是不用马的。于是老师就先教我洗马,他洗一面,我洗另一面。他又问我会套车吗,我说也不会。于是他又教我套车,老师套一边,我套一边,套好跳上去,兜一圈子。接着就到农场做选种的实习工作,手起了泡,但仍得继续忍耐下去。“农复会”的沈宗瀚先生写一本《克难苦学记》,要我为他作一篇序,我也就替他作了一篇很长的序。我们那时学农的人很多,但只有沈宗瀚先生赤过脚下过田,是惟一确实有农场经验的人。学了一年,成绩还不错,功课都在八十五分以上。第二年我就可以多选两个学分,于是我就选种果学,即种苹果学,分上午讲课与下午实习。上课倒没有什么,还甚感兴趣。下午实验,走入实习室,桌上有各色各样的苹果三十个,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青的……形状有圆的、有长的、有椭圆的……要照看一本手册上的标准,去定每个苹果的学名,蒂有多长?花是什么颜色?肉是甜是酸?是软是硬?弄了两个小时,也没弄出几个,满头大汗,真是冬天出大汗。抬头一看,呀!不对头,那些美国同学都做完跑光了,把苹果拿回去吃了。他们不需剖开,因为他们比较熟悉,查查册子后面的普通名词就可以定学名,对他们是很简单的。我只弄了一半,一半又是错的。回去就自己问自己:学这个有什么用?要是靠当时的活力与记性,用上一个晚上来强记,四百多个名字都可记下来应付考试。但试想有什么用呢?那些苹果在我国烟台也没有,青岛也没有,安徽也没有……我认为科学的农学无用了,于是决定改行。那时正是民国元年,国内正在革命的时候,也许学别的东西更有用处。

  那么,转系要以什么为标准呢?依自己的兴趣呢,还是看社会的需要?我年轻时候的留学日记有一首诗,现在我也背不出来了。我选课用什么作标准?听哥哥的话,看国家的需要,还是凭自己?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我”;一个是“社会”。看看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中国现代需要什么。但就这个标准——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现在可以说三千六百行,从诺贝尔得奖人到修理马桶的,社会都需要,所以社会的标准并不重要。因此,在定主意的时候,便要依着自我的兴趣了,即性之所近,力之所能。我的兴趣在什么地方?与我性质相近的是什么?我能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我便照着这个标准转到文学院了。但又有一个困难,文科要缴费,而从康大中途退出,要赔出以前两年的学费,我也顾不得这些,经过四位朋友的帮忙,由八十元减到三十五元,终于达成愿望。在文学院以哲学为主,英国文学、经济、政治学这几门为副。后又以哲学为主,经济理论、英国文学为副。到哥伦比亚大学后,仍以哲学为主,以政治理论、英国文学为副。我现在六十八岁了,人家问我学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学些什么的。我对文学也感兴趣,白话文方面也曾经有过一点小贡献。在北大,我曾做过哲学系主任、外国文学系主任、英国文学系主任,中国文学系也做过四年的系主任,在北大文学院六个学系中,五系全做过主任。现在我自己也不知道学些什么,我刚才讲过现在的青年太倾向于现实了,不凭“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去选课。譬如一位有作诗天才的人,不进中文系学作诗,而偏要去医学院学外科,那么文学院便失去了一个一流的诗人,而国内却添了一个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饭桶外科医生,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你们自己的损失。

  当初日本筹划帝大的时候,真的计划远大,规模宏伟,单医学院就比当初日本总督府还要大。科学的书籍都是从第一号编起。基础良好,我们接收已有十余年了,总算没有辜负当初的计划。今日台大可说是完善的大学,各位不要有成见,带着近视眼镜来看自己的前途,看自己的将来。听说入学考试时有七十二个志愿可填,这样七十二变,变到最后不知变成了什么。当初所填的志愿,不要当作最后的决定,只当做暂时的方向。要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东摸摸西摸摸地瞎摸。不要有短见,十八九岁的青年仍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前途、职业。进大学后第一年到处去摸、去看、去探险,不知道的我偏要去学。如在中学时候的数学不好,现在我偏要去学。中学时对数学不感兴趣,也许是老师不好,现在去听听最好的教授讲的课,也许会提起你的兴趣。好的先生会指导你走上一个好的方向,第一二年甚至于第三年还来得及,只要依着自己“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去做。这是清代大儒章学诚的话。

  现在我再说一个故事,不是我自己的,而是近代科学的开山大师伽利略的。他是意大利人,父亲是一位有名的数学家,他的父亲叫他不要学他这一行,学这一行是没饭吃的,要他学医。他奉命而去。当时意大利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他到大学以后曾被教授和同学捧誉为“天才的画家”,他也很得意。父亲要他学医,他却发现了美术的天才。他读书的佛罗伦萨是一个工业区,当地的工业界首领希望这所大学多造就些科学人才,鼓励学生研究几何。于是在这所大学里特为官儿们开设了几何学一科,聘请一位叫Ricci氏的当教授。有一天,他从那个地方过,偶然地定脚听讲,尽管有的官儿们在打瞌睡,而这位年轻的伽利略却非常感兴趣。于是不断地一直继续下去,趣味横生,便改学数学。由于浓厚的兴趣与天才,就决心去东摸摸西摸摸,最后摸出一条兴趣之路,创造了新的天文学、新的物理学,终于成为一位近代科学的开山大师。

  大学生选择学科就是选择职业。我现在六十八岁了,我也不知道所学的是什么。希望各位不要学我这样老不成器的人。勿以七十二志愿中所填的一愿就定了终身,远没有的,就是大学二三年也还没定。各位在此完备的大学里,目前更有这么多好的教授人才来指导,应趁此机会加以利用。社会上需要什么,不要管它,家里的爸爸、妈妈、哥哥、朋友等,要你做律师、做医生,你也不要管他们,不要听他们的话,只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想起当初我哥哥要我学开矿、造铁路,我也没听他的话,自己变来变去变成一个老不成器的人。后来我哥哥也没说什么。只管我自己,别人不要管他,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学下去,其未来对国家的贡献也许比现在盲目所选的或被动选择的学科大得多,将来前途也是无可限量的。下课了!下课了!谢谢各位。 (编辑:李吉琴)

胡适之的毕业生赠言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很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困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赠与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作个防身的锦囊罢!两个典故都出自通俗小说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作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第一条继续求学之路,我们可以不讨论。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

危险。人生的道路上满是陷阱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所用非所学,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决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

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试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所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此段讲社会往往不能给我们做学问的环境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力的俘虏。你在那俘虏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成社会的顺民了。此段讲理想容易幻灭,人便甘心为现实奴役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有什么好法子呢?依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疑难。所以梁漱溟先生自认是"问题中人"而非"学术中人"所谓"为知识而求知识",其实也只是一种好奇心追求某种问题的解答,不过因为那种问题的性质不必是直接应用的,人们就觉得这是"无所为"的求知识了。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继续保持追求学问的热心。可惜当时青年人最大的问题是养家糊口,生存都是难题,遑论其他?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笑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撙衣节食去巴结她。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

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能时时有疑难问题来逼你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智识环境中,你也会慢慢地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智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古人说,"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试想葛理略(Galileo)和牛敦(Newton)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所从事的职业往往并不能满足个人的志向,如果这份职业既轻松又赚钱,那么胡适的建议倒也不错。但当时的情况是"毕业即失业",职业尚无,哪里能有"非职业的兴趣"?离开学校之后,大家总得寻个吃饭的职业。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或者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学而实在和你的性情不相近的。在这种状况之下,工作就往往成了苦工,就不感觉兴趣了。为糊口而作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 "的工作,就很难保持求知的兴趣和生活的思想主义。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英国十九世纪的两个哲人,弥儿(J.S.Mill)终身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斯宾塞(Spencer)是一个测量工程师,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成为前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的一个重镇。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特别在这个组织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性情,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有了这种心爱的玩艺儿,你就做六个钟头的抹桌子工夫也不会感觉烦闷了,因为你知道,抹了六点钟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去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第三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你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生当这个不幸的时代,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非是叫我们悲观失望的。特别是在这个年头毕业的你们,眼见自己的国家民族沉沦到这步田地,眼看世界只是强权的世界,望极天边好像看不见一线的光明,——在这个年头不发狂自杀,已算是万幸了,怎么还能够希望保持一点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任呢?我要对你们说:这时候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候!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还有救。古人说:"信心(Faith)可以移山。"又说:"只要工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军队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穷教授叫做菲希特(Fichte)今通译"费希特",社科院哲学所梁志学先生译有《费希特选集》(已出至第五卷)的,天天在讲堂上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菲希特死的时候(1814),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而不满五十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

  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初涉人世的青年都有的想法,但现实往往是劳而无获,因此理想也就丧失,心灵也就麻木了。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

  你不信吗?法国被普鲁士打败之后,割了两省地,赔了五十万万佛郎的赔款。这个例子无数次地被胡适用来证明"科学可以救国",但是当时中国的现实是残酷的,连一张平静的书桌都放不下,哪里还能指望"科学"能救国!这时候有一位刻苦的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终日埋头在他的试验室里做他的化学试验和微菌学研究。他是一个最爱国的人,然而他深信只有科学可以救国。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一)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二)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于一种微菌在生物体中的发展;(三)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它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这三个问题,在表面上似乎都和救国大事业没有多大的关系。然而从第一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定出做醋酿酒的新法,使全国的酒醋业每年减除极大的损失。从第二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教全国的蚕丝业怎样选种防病,教全国的畜牧农家怎样防止牛羊瘟疫,又教全世界的医学界怎样注重消毒以减除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从第三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发明了牲畜的脾热瘟的疗治药苗,每年替法国农家减除了二千万佛郎的大损失;又发明了疯狗咬毒的治疗法,救济了无数的生命。所以英国的科学家赫胥黎 (Huxley)在皇家学会里称颂巴斯德的功绩道:"法国给了德国五十万万佛郎的赔款,巴斯德先生一个人研究科学的成绩足够还清这一笔赔款了。"

  巴斯德对于科学有绝大的信心,所以他在国家蒙奇辱大难的时候,终不肯抛弃他的显微镜与试验室。他绝不想他的显微镜底下能偿还五十万万佛郎的赔款,然而在他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他已收获了科学救国的奇迹了。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能够永远有这样的信心,自然也是好的

  选自《胡适文存》第4集第4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8:06:06 | 只看该作者

re:心灵诊所》儿子没有朋友怎么办? ...

心灵诊所》儿子没有朋友怎么办?

卓以定 世界新闻网  

问:

我的大儿子今年19岁了,上了著名的大学,但是他很不开心。我和他很亲,我告诉他如果不喜欢,可以转学回家附近的大学读书,但是他不乐意。做为他的母亲,我知道主要的原因是他不会交朋友,在大学很孤单。虽然听我话,很努力地去参加学生社团活动,但是他只去一次,事后从不和同学联系,我很担心。

大儿子念初中时,被同学欺负了,我不当一回事。总想小孩子难免在学校有些冲突,而且他的功课一直不错。在家他和父母,弟弟都话很多,在家长会时,我曾问所有的老师,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很好的年轻人(nice young man),我总想他长大之后,就会渐渐好了。

高中时他更为内向,所有的老师都说他太安静了,在高中开始,完全没有朋友,从没有人找他出来玩。偶尔只有一两个人打电话来问他功课。我曾经在他12年级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作过测验。虽然测验结果有点不正常,可是儿子也不愿意再去看那心理医生了,我也没有强迫他。

我们其实在他初中、高中都帮忙他办过party,可是同学吃吃喝喝之后,没有再约他出去玩。现在大学放假回来,儿子还会要求我举办party,因为会来的同学的父母都是我们认识的朋友,所以这些小孩恐怕是碍于父母的情面才会来。每次都是吃完饭,打打game,人来得也越来越少了,实在是件很令人伤心的事。

儿子的另一个毛病是在家里或是和外面的小小孩讲话,声音都很正常。一旦和同学或是陌生人,讲话的声音就变得很小。别人常常都没法子听清楚。我经常提醒他,可是好像非常难改,他总会这样子。

现在回想他童年,他是长子,小时候大概一岁多,吃东西掉了一地,我老公就打他。老公还说你现在不打他,以后他大了就不怕父母。我也没有适时加以阻止。如今想来,真是很愚痴,他刚上preschool时,常常会出手打小朋友。老师还让我们一家去看心理医生,否则不让他来上学。所以我们真得带他去看了三、四次。

后来老公学业告一段落,我们就搬去别的地方。儿子后来进了小学表现都很正常,当时也有同学找他玩。到了初中之后,就没有同学找他了。我先生对他和小他四岁的弟弟一直用体罚。小学时打屁股,可是初中开始发育,两个儿子因为会顶嘴。老公很生气,有一、两次会有父子扭打到地上。老公对大儿子较严,但到了他高中之后,就没有体罚了。

两个儿子,个性相差很多。大儿子听话,功课一直很好,个子瘦小,约170cm,体重不到60公斤。小他四岁的弟弟个子高大,外向好交朋友,功课只有中等,但是很有自信,很爱美又喜健身,才过15岁就敢去外国店打工。为什么两兄弟相差这么多?

令我更为担心大儿子,如今已念大学,还是不会交朋友。因为离家不近,只有长假期才能回家,他就一个人独来独往。校内只有一个同学,是从小认识的,因为我告诉他母亲,我儿子很孤单,所以他有时会在大学找我大儿子出去吃饭。我也试著教儿子如何和他人交往,可以要电话,然后约别人一起吃饭。他听完之后,却说很可怕。

我们夫妻也属于内向型,平日朋友也不多,但是和别人交往总是还没问题的。希望您可以指导我们该走的方向,依照我儿子的问题刚可以寻求学校帮忙吗?还是寻找心理医生用催眠来改进他呢?

答:

我明白你是位很关心儿子的母亲。一个人的个性很多是来自遗传和家庭环境,你和先生原本就是内向型,所以他会内向并不足奇。而且你儿子虽然离家在外,想家没有新朋友,但是读书成绩很好,只是想增加交友能力,这些都是他刚上大学正常的适应反应。

父母常常对长子和长女管教较严,以致你的大儿子原本内向,就变得更为胆小怯懦,失去对外结交的能力,也随著年纪就越发显得害羞了。父亲有多次体罚儿子,何况为了小事就打一、两岁孩子,这在西方社会是完全不允许的。我曾看过一个老式权威父亲在美带大三个儿子,个个都是打大的,母亲在旁无法阻止。除了中间一个儿子后来结婚又离婚之外,另外两个儿子人际关系都很差,和男上司相处都不合,都终生未婚。

过去认为只要有一门专精的才艺就能在社会上立足,现在则是人人都要多才多艺,有多种语言能力,各种社会大事都会关怀,能够表现各种才能都十分重要。这样子就容易和大家什么都可以交谈,做一个全方位关心他人,高EQ的人。因为全球化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天涯若比邻,更多的人在同地竞争,若没有更多方面的能力来表现自己,就减少自己发挥的空间,就很容易被淘汰。

所以我宁愿多花些时间来面对这个社交能力的课题。因为现代年轻人不但要有实力,学历,还要学会结交朋友,去体会各个人的不同需求和特色。就像读书,学习任何技能一般,都得学到熟能生巧。记得我在诊所曾经为了一位青少年的无自信的病人,读过一本how to be popular(如何学会受欢迎?)的书。书中提到外在条件,除了衣装之外,最要紧的是脸上的表情。其实不管去何地,到何处,最重要的是脸上的表情,要永远带著友善的微笑,告诉外人「我是友善的。」。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依然可以找出儿女特殊的天赋,他的特有才能一旦显现突出,就会让他发光发亮。2009年当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欧巴马宣誓时,第一夫人穿的礼服是20多岁,来自台湾的吴季刚(Jason Wu)所设计的。人们一定都会羡慕吴的幸运,就像中了乐透,一夕成名。

事实上,真正地关键应归功于他与生俱来的艺术天份,不断地辛勤耕耘,当机会来时,吴季刚才能展翅高飞,发扬光大。吴季刚从小就和哥哥个性非常不同,他内向害羞,喜欢芭比娃娃和女性的漂亮衣服,自小爱描画她们的穿著。小小年纪在台湾时就对美的敏感度极高,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站在百货店的柜窗前,欣赏模特儿的时尚衣装。她的母亲看他和其它的男同学都格格不入,就毅然在他读小学四年级时和哥哥一起移民加拿大,来接受西式完整教育。

她母亲辞了工作,陪两个儿子在温哥华读书,从小四开始插班。吴季刚在14岁时,曾到东京修习雕塑,高中时又到巴黎做了一年交换学生,母亲鼓励他单飞,到处耳孺目染,得到许多不同文化艺术的薰陶启发,加上他特别喜欢逛面料店,立刻灵感泉涌,于是更为坚定自己要走上设计师的这条路。翌年从巴黎回来,吴季刚就去纽约的Parson School of Design学习艺术设计。就读时,他就在纽约,这个时尚之都有著各种不同大师的实习机会,他都把握努力。不久他的才华横溢就开始令时装界嘱目。

他现在自立门户,建立个人品牌,每年进行三次发布。除了美国,和世界各地都有百家精品专柜店,还在继续成长。吴季刚的出人才华,后天努力,和外面的机遇,还有他家人的开明,坚持造就了吴季刚的成功。他自己更是在不同的记者访问之中提到他非常感谢支持他的家人,包括他母亲多年来独排众议,无条件地支持他追求理想。还有他父亲自己年纪轻轻就白手起家作起生意,父亲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想法都给他很好的身教。所以在才十岁的他告诉双亲,他决定要做服装设计师时,他父母不只没有惊奇的打击,而是想尽方法支持他完成梦想。

我之所以举这个吴季刚的真实案例,就是让你明白,吴季刚的母亲因为儿子内向,不同,她不惜将儿子带到一个更远的地方去念书,不等到他18岁,就撒手让他自己去巴黎找到自己。所以希望你的想法和作法也要改变,因为儿子内向,不能再建议他搬回家附近的大学就读,不能再为他介绍社交圈子。你和很多过份宠爱儿女的母亲所做的就象是「直升机父母」。即使儿女大了,离家念大学,还把儿子的事当成第一要事。设想儿子大学了,唯一的知己是母亲,怎么可能会有朋友呢?

赶快放手吧!不能再为儿子开party了,现在爱他就得推他出去,越远越好。鼓励他暑假去参加大陆或是台湾的青年夏令营,不赞成他常常回家。如果想家,就鼓励他去参加志工活动,或是校内宗教活动,让他成为帮助别人的人。甚至鼓励他明年申请一年外地的交换学生。他的个性内向和安静已定,接受他的个性。但是得找出他的特长,凡是有teamwork的,都鼓励他参加任何课外活动,诸如西洋棋社,桥牌社,去旁听有趣的课程,参加任何艺术,体育,音乐的活动,将他的特长发挥出来,走出自己。不只鼓励,甚至说愿意主动替他报名参加。就像刚去世的科技传奇人物Steve Jobs所说找到自己热爱的志趣,这才是人的一生的目的。人生最需要接受学习的就是挫败。没有挫败的大学生就根本不可能有抗压力,年轻时的失败就是成长,是一生的宝贵经验。从失败之中可以站起来,之后的成功滋味才是最为美好的!

第一代的华裔移民大都来自非常传统又保守的家庭结构,自己在家的母语和文化又和西方主流不同。其实在孩子小时,父母应该重视所有方面的教育,最好不要体罚。因父母大多都是选择理工科技的职业。加上在教育方面免不了重复自己上代父母的传统权威方式。可能忽视了儿女其它方面如文法和艺术方面的创作,扩展全方位的视野。鼓励孩子参与所有的课外活动很是重要。

请你将这封信拿给你先生看,请他明白他的体罚绝对对于儿子有著深远影响。请他放下身段,试著微笑,学会和儿子道歉。甚至告诉他自己小时也常挨打,学会弥补父子关系。这个身教对19岁的儿子,非常重要。因为这个微笑不是教人假装笑脸,而是发自内心的开朗,乐观和友善,这就是结交朋友的第一步。尤其是比较害羞的年轻人如你儿子,看到陌生同学更可以首先主动先说「Hi, how are you?」记得一旦自己伸出友善的问候,对方的反应常常会意想不到的温暖的回应。而且一再地持续练习,不怕失败。试著和每个室友或是同学都如此,定有人会主动诚恳往来。祝福你们一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0:03:22 | 只看该作者

re:《亲子话题》妈妈请记住 个性改变命运...

《亲子话题》妈妈请记住 个性改变命运

图、文/琳达

读世界周刊1434 期「高材生变纸老虎」有些感触。文中提到:亚裔青年有的经过精英式的教育,却缺乏社会沟通,领导能力的训练,因此在职场上面临严峻的挑战。我认识一些中国父母,只要孩子学习好,没让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社交知识及健康心理。长而久之,孩子成为「高分低能儿」,甚至是生活和社交的白痴。

我的一个亲戚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上史坦福大学研究所。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第一学期,别人选四门课,她选五门课,门门都是「A」。可是在找夏天实习工作时,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为什么学习成绩比我差的,都能很快找到工作?」为此她想不通。可是一了解,原来学校举办各种讲座,请毕业生和一些事业有成的人员来演讲等等,她从来不去,也不参加学习外的任何活动。她说:「学校没有要求一定要去听讲座,而且要走20分钟的路,太远。」

是的,她的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当走入社会时,没有人会再注意你原来的成绩如何,而社会能力,团队精神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们告诉她:情愿少选一门课,或者一门课得「B」都没关系,而应该选择去听讲座。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一定要珍惜。这些宝贵经验是别人用几年的时间,经过挫折、摔跤才得到的,当你了解后,到了社会上,就会少走弯路。她说知道了,后来找到实习机会。

品德社交 从小培养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和社交能力方面,我认为:要从小培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孩子有好的习惯,逐渐就会形成好的素质。古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美德不是空洞的说教,要从好习惯开始。尤其幼儿时期,他的行为习惯里孕育著道德个性的嫩芽,一定要及时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鼓励他的一个好行为,就是给他一盏做人的明灯!家庭是形成人格的重要地方,所以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能奠定好他的人生基础。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变成个性,个性影响命运、人生!

习惯和个性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和命运吗?我的回答是:Yes! 一个孩子如果光是学习好,但是自私、没有爱心、没有西方特别强调的团队精神,那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碰钉子、会失败。妹夫告诉过我一个实例。

妹夫在美国硅谷一个研究机构工作,他们单位有一个研究员,史坦福大学硕士、博士生,智商(IQ)很高吧?但是在2002年经济危机时,被老板炒了鱿鱼。为什么?就是他没有团队精神。他被炒鱿鱼的那天仍说想不通,为什么业绩不如他的人,老板没有炒他们?

2008年儿子在纽约曼哈顿有七百多位律师的一个事务所实习,所里进行阶段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写作水平和合作精神等等,他得到了「优秀」和「很好」的评价,没有人提出一点缺点。从哥伦比亚法学院毕业后,2010年初到他到这个事务所工作,刚进去时,小组的负责人就给他很多指导,在工作不太忙的时,给他一些以前做的合同看,让他学习,有不了解的问题时,前辈们都会耐心地告诉他,使儿子在业务水平上不断提高。

虚心学习 言传身教

后来小组里两个资深律师跳槽,儿子这个一年级生(工作几年,就是几年级生)被推上了前线。他开始做三年级,甚至四、五年级生的工作,在这期间,得到所一个合伙人(老板)皮特(化名)的亲自指导。皮特在律师行是一个著名的人物,他在做公司收购案方面,名列世界前矛;他有20多年的丰富工作经验。

工作不久,儿子接到一个小活,写了合同的一部分,一个字都没有被改动,皮特说他有「天分」,儿子高兴极了,后来,皮特让儿子写些简单的合同文件,写完后帮他修改;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写的稿件皮特看过后,就基本没有什么改动。有一次两个人从早上八点做到清晨。半夜时,他们实在非常疲倦,又困又累,皮特说:「我们明天再做吧。」儿子说:「好吧。」他们休息了一下,聊了一会。皮特说: 「大家都称赞你,不仅工作做得好,和每个合作的人关系也很好,希望能更加努力,不懂就问,我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你。我知道有时我的脾气不好,得罪了一些同事,你可能也听说了,如果你对我有什么意见请告诉我。」

儿子后来告诉我们:当时他都说不出话来了,「一个50多岁的资深法律人,对一个刚踏进门的20多岁的新生,这么谦卑,这是我要学习的地方。」那天休息了一会,两个人稍微有一些精神了,皮特问: 「我们一鼓作气把它完成好吗?你怎么样? 」当然,儿子也配合他,完成了任务。这时已经是早上四点钟,他们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儿子说,我的年龄只有他的一半,都累到不行,可是看到皮特的工作精神和态度,理解了他为什么会成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前辈们的言传身教给儿子上了很好的一课。

后来合伙人皮特跳槽了。皮特走后,儿子所在小组的工作量减少,使他也产生了跳槽的想法,他很快得到面试机会,这个律师所需要精通中英文方面的法律人士,因为他们准备扩展亚太地区方面的业务,儿子符合他们的要求,所以面试后,马上给了他Offer。2011年4月,儿子去了新的律师事务所,它也是个大的事务所,总共有1300多位律师,纽约有600位。就这样,儿子就开始了新的起步!

认真好学 努力向上

儿子10岁到美国,13岁移民加拿大。在他读小学到高中的12年的学习期间,先后在中国、美国、加拿大三个国家,九所公立学校就读。 当我得知儿子要跳槽时,不禁为命运的巧合而惊讶!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希望他能像以前读书时那样,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保持认真好学、阳光自信、努力向上的精神,在天空中展翅飞翔!

当年到北美,儿子看了不少关于西方礼节方面的书,并且付诸行动。在中学时,男女同学都非常喜欢他,他也喜欢帮助别人。一次,我在整理东西时,看到一本同学写给他的留言。有的同学感谢他的帮助;有的同学留下电话,希望保持联系;有同学写道:「你是我看到的,遇到的,最好脾气的人!」

在高中毕业时,老师要大家评选一个「最有希望成功的人」,同学们一致评了儿子。在读哥伦比亚法学院时,听说他和同学们的关系也非常好。如果大家一起出去,他会主动帮同学开门;吃饭时,帮女生拉凳子,先让大家都坐下,他再坐下;同学搬家,不管自己再忙,也会毫不犹豫地帮忙。

这些点点小事,使他在同学中有好的人缘。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并不一定只取决于某一次大的行动,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善举。」 我曾经看到一个青年记者写的文章,他说从小父母就教育他要礼貌待人。后来他在一些场合下,说话待人非常得体,结果就是因为这些良好行为,得到一些名人的欣赏,后来竟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所以习惯会影响、甚至改变命运!

过度溺爱 伤害孩子

另外,不要不放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儿子两岁半时,就学会穿衣服、穿鞋、叠被子、整理房间;长大后帮助做家务:洗碗、洗菜、烹调、吸尘、割草、油漆、组装家俱、自己修理计算机等等,培养了他的生活技能和动手能力。我在中国的大妹曾给我讲过,她们医院一位医生的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了,却每天还是妈妈给系裤带。一天,她妈妈早上班了,孩子起床后不会自己系裤子,就提著裤子来到医院找妈,一时传为笑谈;还有的独生子女十几岁了,连煮熟的鸡蛋怎么剥都不会。这些过度的溺爱害了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只要没有生命危险,鼓励孩子试试看,摸摸看。有的中国父母总是对孩子说:「别动,危险;站起来地上髒…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美国父母最常说的是「Try it!」 我们也常常这样鼓励儿子,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不要阻止孩子用小手尝试和认识世界。大不了衣服髒了,饭菜翻在地上,走路摔跤了,这些有什么了不起?不要以种种理由阻碍孩子的快乐和成长!衣服髒了不重要,快乐成长是重要的,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不要阻止孩子Try!


在西方,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西方人不宠孩子。我看到邻居的大概只有7、8岁的孩子,爬到爸爸的汽车上,帮助大人洗车;还看到过4、5岁的姐姐照顾1、2岁的妹妹;15岁左右的孩子在麦当劳打工;孩子帮助家里割草,刷油漆等现象司空见惯。一次我去散步,看到邻居家请人做院子的围墙,一个人带著他的儿子在做工,孩子帮助爸爸搬砖、运送东西。原来孩子放春假,他就让他出来帮忙干活,那个孩子只有10岁。总之,西方人在培养孩子好习惯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不要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不然,孩子会认为,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他们想要什么,就一定能得到。我们不能为了满足孩子一时的欲望,失去机会让孩子知道重要的一个人生现实:「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不管父母多富有,礼物和恩惠都不能白给孩子。孩子要想得到什么礼物,必须努力,并耐心等待。

培养爱心 相互关爱

培养孩子的爱心。我看过一本书,讲一个人一生要做几件事,养狗也算一条。因为养狗可以培养爱心。我们家有一只小狗叫「媚媚」。儿子去美国读书时,打电话时,会问,媚媚好不好?不管哥哥多长时间没有回家,媚媚都认识他,并且会用两个前脚跳起来,摇著小尾巴,表示「欢迎」。养狗真是培养孩子爱心的一个方法!

你给生活种下什么样的种子,你将收获什么样的果实。成年子女的行为或成就犹如父母的成绩单。父母首先要对生活怀抱感恩之情,感谢生活的美好;感谢帮助过你的人;并把这些优良品德言传身教给孩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会表露我们的修养、品德、流露出我们的家教是多是少。我们要培养孩子的三大习惯:做人、做事、学习。做人的核心是拥有爱心、宽以待人、学会感恩和对父母长辈孝心。因为孩子懂道理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在家庭中营造出亲人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的氛围。。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培养孩子毅力和自信心。相信只要有信心、毅力、勇气和永不放弃的态度,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而生命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是生命中重要的关键,也是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地方。

欣赏态度 赞美鼓励

有的中国父母喜欢在别人前夸别人孩子,贬自己孩子,这是最损伤孩子自尊心的做法。想让孩子有自信心,一定要诚心诚意地把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说出来,让孩子感到父母为他骄傲。当别人问起我儿子时,我会发自内心的称赞他,我的朋友说我不像一般的中国妈妈,但是说:「你这样做很好。」我觉得:在孩子取得好的成绩,各方面有进步时,我们家长要以赞美话语、欣赏的态度鼓励、激励孩子;对他做的不对、不好的地方,要在适当的地方和时机给他指出。

不要总是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对。有这样一句话:「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妈妈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嘴里。」 要经常鼓励孩子,告诉他们:「只要你努力,就不会比别人差!」 总之,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而在管束方法上要得当,永远不能让孩子失去希望!事实上,孩子在成长期间的叛逆,就像麻疹和青春痘,到了时间,便会蓬蓬勃勃地发作,压也压不了,挡也挡不住,只要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随它去吧!


在这一点上,儿子特别感谢我们,他说「因为你们不管我太多,从不强迫我做我不喜欢的事。」我给我的朋友们说过:「我不太管儿子。」 他们都非常羡慕我:「你看你不管,你的儿子都这么优秀。」实际上,我说的不管是:不要什么事情都要告诉孩子怎样怎样,管头管脚;孩子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迫他去做。

儿子已经长大,他让我自豪!在前进的路上,还有很多艰难险阻,不要怕失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羞辱,如果输了,就要承认,继续努力!我不敢像虎妈那样说儿子「成功」,因为他才刚刚迈出第一步,当他成为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慾、独立思考的头脑、百折不挠的性格、宽容感恩的情怀的人,在任何风暴中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勇气和能力时,才是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发表于 2011-11-7 15:57:00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美国大学教育这件事http://...

关于美国大学教育这件事
http://www.r-d-x.org/archives/1027.html

今天在等车的路上看到木遥老师的这篇文章:

为什么没人喜欢学习高等数学 http://www.douban.com/note/182405697/

木遥老师主要关注的是高等数学对于学生的该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读罢,到让我想到另外一个话题:美国大学教育,特指培养了美国中产阶级以上成员的大学所提供的通识博雅教育,到底在干什么?



前不久刚刚从某所大学,在折腾了五年五年以后,终于毕业。回顾这段漫长的回忆,我却越来越不知道我是否得到了一个答案。慢慢地我开始意识到,或许我根本描述错了问题。一个更好的描述应当是:一场和社会期待根本错位的教育改革,是如何阴差阳错地,伴随着美国半个世纪以来的变革,寻找到了某种意外的平衡。我不知道这个答案,但或许我可以描述这个问题本身。



大学五年带给我最深的观感即是,美国大学,特别是强调博雅教育的大学,把自己送进了一场错误的期待。如果从哈佛的改革报告里抄袭一段,或许我们就能发现问题。哈佛的改革认为一名受教育的成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必须要能够对人类获得以及应用关于整个宇宙、社会、以及人类本身的知识进行批判性的赏鉴。这句话之下罗列了各种细分的要求,比如对于数理逻辑以及文学历史传统的了若指掌,等等,限于篇幅,不加翻译。这毫无疑问,是一个美妙的设想,甚至从设想本身,让人完全找不到可以批驳之处。难道我们不该拥有这种赏鉴的能力以及其必须的知识么?难道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们不应该试着去了解这个宇宙,社会以及我们本身什么?



但是这样的期待,即使着落在美国最顶尖的学生身上,亦不易实现。大学的时光并不足以提供完整,甚至是勉强的涉猎。学生的资质,他们面对的经济压力等,也不可能允许这样的涉猎。更坏的,也更加根本的是,它完全拒绝了社会上流行的态度,即希望大学教育提供一些“有用”的东西。就我的观察而言,只有两种人或许可以勉强接近大学教育所鼓吹的愿景,一,资质超常,精英中的精英,或者干脆说是天才,二,一生无忧的富二代。当然,最好是两者兼有,不过满足其中一条,大约也足够。



如果我们回顾木遥老师以及我身边无数朋友常常在问的问题,就能更好地理解我上述抽象的讨论。对于木遥老师来说,他常常面对的问题是:“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处?”。对于我常常面对的问题常常是:“哲学,或者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处?”木遥老师的回答,实质上,就是:“学生问的对!我应该写一本教材,或者推动一本教材,让抽象的数学对于一般的,一辈子不可能用上数学的学生觉得有用有趣。”在这个意义上,木遥老师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学生的观点,即学科知识或许该是扳手 — 有用,或者,退一步说,该是洋娃娃 — 好玩,最好两者兼而有之。而这种观点的流行以及被接受,正恰恰折射出了美国大学教育错误的期待:这种教育本身拒绝这样的问题。他要求学生对于无数不同的学科进行真正的,有一定深度的探索,并且掌握一种鉴赏的能力。大学教育能提供的鉴赏能力本身是浅薄的:比方说我根本不相信花一个学期读荷马能够对古典传统有多少有意义的了解。我本人对于古典领域的无知或许可以为这种失败做上一个注解。同时它也被社会拒绝。在实际层面,面对找工作压力的学生并轻而易举理解数理逻辑的资质业务无真心研究数学的动力,在文化层面,整个社会也甚少要求大学教育培养出一个完美的“人”,相反,它要求的是一个有用的“人”,说的难听一些,一颗螺丝钉。



再举一个例子,美国研究生院教育对于精深,甚至是对于平庸的要求,更加折射了大学教育的错位。美国的研究生院一般要求学生能够对某个细分领域拥有深入的知识,相对完整和明确的知识系统,但是却不要求学生成为横跨多个专业的全才,也不要求学生成为真正对坐论谈就能开创新视界的大师。有一位著名的哲学教授说的很明确,虽然他本人的涉猎和大陆哲学犬牙交错,但是他认为美国主要哲学院系被分析哲学垄断是完全正当的,不是因为分析哲学已经成功达成了世界真理,而是因为分析哲学创造了一个可行的教学体系。哲学怎么教?谁敢拍胸脯说给我教出一个亚里士多德或者尼采来?或者,就算教的出来,哪个小庙能吃得下这么多尼采来?把教育体系的目标设定在天才身上既不现实,也不符合社会要求。这位教授认为,分析哲学的体系强调语言和思想逻辑的极度严谨,以及表述的的极度清晰,虽然看起来并不那么吸引人,但是却是唯一可行的哲学教育模式。我们可以教育出来一个严谨和清晰却平庸的哲学家,能给学生教教书,能写写让人看得懂的文章,这是哲学系唯一能做的。相同的观点,或多或少,或明或暗,也被其他的院系在本质上接受了。这种接受,或多或少是一种对于大学教育的讽刺。



说到这里,似乎很自然地需要一个答案。那么,为什么,这样错位的大学教育,还没有倒闭呢?我不认为我知道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或许可以从观感中收集一些思考。我身边有很多同学,不少走向了金融,咨询等等行当。这些行当,作为服务业,有一个很有趣的特色,即他们要求社交能力,要求思考能力,要求领导能力,却不需要四年特定的职业训练。甚至说领导能力要求太高的话,脑子不笨,社交中上,也能够称职。如果把这个特点和美国80年代以后的经济以及社会变迁联系起来的话,或许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一些端倪:社会的流动性下降,社会的阶层差距慢慢开始拉大,经济的分工开始出现变化,需要专业知识的行当逐渐被外包到教育和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区域等等。这使得某一个特定阶层,比方说中上阶级以上,发现自己在社会中寻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并不需要大学四年专业训练。大学与其说是一个教育的工具,不如说是一个筛选的工具。在这种奇特的巧合下,似乎错位而又时常迷失的大学教育竟然,寻找到了一种意外的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发表于 2011-11-7 17:33:33 | 只看该作者

re:陈省身的家教智慧:从不暗示孩子要成为什么...

陈省身的家教智慧:从不暗示孩子要成为什么人



对于数学大师陈省身像摇滚巨星那样受人欢迎,他的儿子陈伯龙一直表示难以理解。

他亲眼目睹过父亲在香港科技大学演讲时的盛况。讲座过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冲向陈省身,将他包围,要他的签名。就像那里坐着的不是数学家,而是一位摇滚巨星。

“摇滚巨星”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位名叫苏菲的职员用来形容陈省身的。苏菲在天津机场偶遇一群人在接机,根据热烈的场面推测,来的要么是摇滚巨星,要么是电影明星。可当那人坐着轮椅现身之后,她赫然发现,竟是伯克利的荣退教授陈省身。

2011年10月28日是陈省身的百年诞辰。在南开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纪念活动上,陈伯龙对在场的数学家说,我们正在向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致敬,不过对我来说,他只是我的父亲。

他还说:“我的父亲是个普通人,只不过恰好具有数学天分。”

这位得过最高学术荣誉的大数学家是几代数学家的偶像,被认为影响了数学和物理学的走向。可是,对于他的一子一女来说,“陈省身”永远是那个热爱全世界的美食、喜欢奶酪“越臭越好”、在餐馆里点菜比别人更为拿手的父亲。

他从来不暗示我,他想让我成为什么人

陈伯龙和陈璞都继承了陈省身过人的智商。但是,他们都没有子承父业。

陈伯龙读研究生时念过数学专业——“对我来说这好像是非常自然的选择。”他说。但是,在参加了第一个数学讨论班之后,他意识到,自己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数学家。

当他还是个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时候,就修过一门“微分几何”课。遇上难题时,他周末回家就向被公认为“微分几何之父”的父亲求助。

陈省身亲自教他。“可惜,我不是个很好的学生。我从未真正理解过螺旋的数学。”他说。

尽管在微分几何上面临困难,陈伯龙还是决定以数学为研究生的专业,直到他参加了数学讨论班。

此时,陈省身建议他尝试一下精算学,进入商业而不是学术领域。“他认为,我是个做事负责任、有条理的人,商业世界或许更适合我。”

在父亲的建议下,陈伯龙学习了精算,最终进入保险业,迄今为止,他做了大约40年的养老保险顾问。回头来看,这位现年71岁的老人认为精算这个职业完全适合自己。

他感激父亲当时的建议。“他不强迫我去做他想让我成为的那种人。他会帮着寻找使我最有机会成功的位置,并且给我最好的建议。他从来不暗示我,他想让我成为什么人。”

因此,陈伯龙觉得陈省身是一个“标准的父亲”。这对父子之间的交流跟别的传统家庭一样,没有什么是不同寻常的:在合适的时间,在儿子需要的时候,父亲负责提供意见和建议。在儿子需要指引的时候,父亲总是提供正确的建议。

“他对于一个人该做什么不会有先入为主的看法。他会为人寻找与能力相配的岗位。我个人的情况就是例证。”陈伯龙说。


被父亲打手心“一点都不疼”

同样,陈省身也将选择的自由给了女儿陈璞。陈璞十几岁时就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到了物理学的学士学位,后来转学经济,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她创办过银行,一直在金融界工作。

“他在家里的时候,其实对小孩都是很放纵的。他觉得没有必要给孩子们管制,让我们自由发展。”陈璞告诉记者。

她认为,因为陈省身自己小时候就没有人约束,完全是自由自在地成长,结果“做得不错”,所以他后来对子女也是如此。但她跟父亲说过:“你是很特别,才可以成功,而我们普通的人是需要人来管的。”

她甚至不记得陈省身在家里发火的时候。她只记得有一次,被父亲打手心,但“一点都不疼”。她对父亲说,可以再打得稍微疼一点,否则没有用。

“他是一位慈父,对我们一点也不严厉,但他有原则。什么是对的,什么不对,都有原则。父亲不‘教’,而是‘做’,他以身作则。我们晚辈跟他谈话的时候,他不做空洞的说教,而是谈天。比如他对人非常宽容,但不跟我们讲应该怎么宽容,而是给我们讲一些别人的例子。他自己做,我们就跟着他学。”

她说,有时候跟父亲谈完一件事情,他不会立即表示意见。这并不表示他没有听到,也不表示他不懂,而是表示他需要想一想。“他常常在晚上想,第二天吃早饭,他就把晚上想出来的跟我们讲,嘱咐我们要怎样小心,怎样考虑事情。你可以知道他的精神花在什么地方。”

在读物理学硕士时,陈璞结识了自己的丈夫,后来成为世界著名超导物理学家的朱经武。

尚未见过女儿的男友时,陈省身曾委托自己的弟子兼好友、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向朱经武的老师打听此人。经过一番打探,杨振宁告诉陈省身:“朱经武很聪明,但陈璞更聪明。”

朱经武一度担心陈省身不接受自己。他还记得,当时有朋友甚至开玩笑建议他先复习一遍微积分和微分方程,再去见这位数学家岳父的面。

但这对翁婿第一次见面没有谈什么数学问题。相处久了,朱经武发现,陈省身什么都谈,对很多事情有好奇心。任何人跟他谈事情,他不会说“这不可能”,他会耐心地听人们讲,帮他们想方法。

陈省身还常常问朱经武:“可不可以把你的超导跟我的几何连在一起?你们做晶体跟几何有关系,为什么不弄到一块呢?我相信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他教育孩子们好好学习,但并不是一定要读书才好

朱经武还记得,他与陈璞结婚之初,岳父就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太为孩子们操心,加太多压力反而是个负担。“他觉得随便让孩子做什么都好,结果我们也做得不错。”

“我们跟他在一块儿的时候,都很快活。我们做出了一些事业,他就很高兴。”朱经武说,陈省身对孙辈都很关心,但他从来没有说要孩子们都要成为数学家。他教育孩子们好好学习,但也说过要随着兴趣走,并不是一定要读书才好。

朱经武说:“他有很多‘谬论’,和别人想法不一样的。他自己一生里做的事情都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他就觉得人应该从框框里跳出来,做一些别人没想过的事情。”他认为,陈省身这一点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他总是鼓励女婿,不要跟在别人的后头走,而是要开创自己的领域。

朱经武和陈璞的女儿学医,女婿学生化,陈省身对此都非常有兴趣。外孙朱俊杰学建筑,陈省身专门带他去拜访杰出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陈省身去世之后,朱俊杰亲手为他设计了写有他最得意的数学公式的、黑板式样的墓碑。陈璞和她领导的基金会则资助国际数学联盟创立了表彰全球数学家终身成就的数学大奖“陈省身奖”。这寄托了子女对陈省身的纪念,也成为这个家庭与数学界联系的纽带。

数学大师并未逼迫这个家庭的任何一个成员继承自己的事业。他只是在为女儿取名时表达了这一美好的愿望—— “陈璞”这个名字,源于他所研究的拓扑学。

从父亲那里,陈璞得到的最深的印象是——“他对每个人都很好。他看人的时候就是看你这个人,并不是看你穿什么衣服、去什么地方玩、有钱没有钱。他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尊敬每一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发表于 2011-11-9 10:56:34 | 只看该作者

re:怎样让孩子们爱上读书http://a...

怎样让孩子们爱上读书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63081/229342

家长们要想物色到自认为孩子们会喜欢的书籍已属不易,而让孩子们最终接受这些自己所推荐的书就更显难得。不过,尽管孩子们的需求存在着各种繁杂性,专家们明白这世间仍有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而年复一年与孩子们打交道的经验也最终帮助他们找到了能让孩子们爱上书本的关键所在。Doug Dutton是洛杉矶博利屋书店的老板,2003年全国妇女图书协会颁给了他Lucille Micheels Pannell奖。该奖用以表彰那些在创造性地将孩子与书本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极大提升孩子阅读兴趣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书商们。Judi Bort之前则是南加利福尼亚州的儿童图书管理员,她的工作就是专门为南加州的学校图书馆挑选儿童读物。以下为他们给家长们的建议——怎样找到最好的书籍以激发和建立孩子们对读书的热爱。

爱好之上。 “成年人喜欢那些符合自己口味的书籍,孩子们也一样。”Dutton这样说道。“要想找到对味儿的书全得看个人喜好。”就像你的孩子可能喜欢数学多过喜欢艺术,喜欢足球多过喜欢网球,他在书本上的品味也直接反映了他的个人喜好。“所以你得弄明白你的孩子到底对什么感兴趣。”Bort说,“千万别逼孩子读那些你明知他不感冒的东西,即便是那些获奖书籍也不例外。”

多给选择。 Dutton相信给孩子们提供可选择的余地十分重要。他说,“得让孩子们亲自参与选择书籍的过程。”简单的一句,“这两本书哪一本你更喜欢?”就可以弄明白到底哪类书更能让他来电。

什么都可以。 大胆去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即便那不是你所喜好的方面。Dutton说。“只要孩子们喜欢漫画书,那我这就不是问题。”他还指出,最终孩子们会慢慢将兴趣转移到更为严肃的书刊上。“科幻小说更能吸引男孩们的眼球,还有悬疑故事,比如《百事通布朗》。”另一种能激发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办法就是给他买那些改编自电影的书。Dutton说,“大多数孩子看了电影《怪诞星期五》后都会选择去买这本书来读读,这太棒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开始千万别让孩子读那些在他认知范围之上的书籍,先从简单点的开始然后再慢慢提升难度。”Bort说,“任何孩子感兴趣的主题都行。”那要是孩子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对什么书感兴趣怎么办?对此Bort提供了个小诀窍。“我在学校做图书管理员的时候曾经跟一个与班上其他孩子相比读书能力较差的二年级孩子一起共事。有一次我带他在卡片目录区搜索含有“KIN”——也就是他的姓头几个字母的书籍。当我们在书架上看到这些书的同时,这些书究竟是关于什么方面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孩子找到了他与书本的结合点。最后,他把图书馆里所有书名含“KIN”的书都搜索了出来,在想清楚有哪些是自己感兴趣的之后他回到了我身边,手中拿着一张书单要我帮他把这些书都找出来。那一年,他成为了班上读书最多的孩子。”

多问问题。 Bort帮助孩子们选择书籍的时候只问一句话,“你最近还在读什么方面的书?”作为一名家长,你也完全可以这样做。大胆地去询问图书管理员、老师或者书商任何问题吧,这样你才能对那些畅销书的作者、标题以及主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借鉴其他孩子的兴趣。 当Dutton给孩子们推荐书目的时候他会参考书店员工的建议,不过,他所获得的最好建议往往来自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家长们为孩子选择书本时最好征求孩子的朋友以及兄弟姐妹们的建议,或者访问Read It, Rate It, Review It in Scholastic.com网站的儿童乐园板块。除此之外还可以参考我们书商推荐目录上Dutto和Bort为孩子们所提供的最佳选择。

态度温和点。 Dutton告诫家长们不要操之过急。要意识到让孩子们爱上书本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脚踏实地才不会使孩子们的热情过早消散。“与其一口吃成个胖子,不如一次只给孩子看好一本书。只有这样,他才会用更大的热情对待下一本。孩子对书本的期待也会随着每读完一本书而愈来愈强烈。”

与孩子一起探讨。 Dutton说,“虽然读书是一项个人活动,但每当孩子们读罢一本书他们总会想要找个人来讨论下刚才所看的内容。”他还提到了读书小组的兴起。当你与孩子一起阅读时——可以根据书本的种类一起高声朗读或者静静默读——从而更加清楚地了解他所喜欢的图书种类。告诉他你所喜欢的部分,然后问他对哪一部分更感兴趣。Dutton还说,“让孩子们读大人们过去喜欢的书籍是一件很赞的事。”并解释道这样做可以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如今许多家长都在向自己的孩子讨《哈利•波特》看,角色完全颠倒了过来。Dutton说,“让孩子反过来来向家长推荐自己读过的书会让孩子们更加自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27 18: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