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教子百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7 07: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其实上面说纸尿裤的例子并不恰当。据说,西...

其实上面说纸尿裤的例子并不恰当。据说,西方人觉得孩子能自由自在地大小便,是起码的自由和权利,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5: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专题报导》虎妈战歌 点燃育儿战火 ...

《专题报导》虎妈战歌 点燃育儿战火
本报记者/罗旦兮
January 30, 2011 06:32 AM | 3454 观看次数| | 14 | |
  


(取材自英国卫报) 坐在曼哈坦雀儿喜一间艺术俱乐部,「虎妈」蔡美儿15日接受英国卫报专访,幽幽地说了个故事:有一年全家四口在一间餐厅庆祝蔡美儿的生日,当时年仅四岁的二女儿蔡思珊送上一张她亲手绘制的卡片,写着「生日快乐,妈妈我爱妳」,上面还用蜡笔画了张笑脸。蔡美儿的反应是把卡片扔在桌上,说:「我不要这个,妳可以做得更好」,「我有一个小盒子,专门放妳和姊姊送我的卡片,但这张不能放在小盒子里。」然后她把卡片翻了面,学女儿在上面写下「生日快乐Lulu(思珊的小名),Whoopee!」并画了张哭脸。

华人第二代 现身说法


「虎妈」掀起中西家庭教育子女优劣之战,不少第二代华人也跳出来现身说法。对三、四十岁以上华人而言,自己成长过程中,「虎妈」的影子几乎无所不在,他们觉得忽闻「空谷跫音」。不过教育学者强调,教育方式没有绝对优劣之分,高压的教育方式,要视子女成长环境和接受能力「斟酌运用」;心理学家则担心「虎妈」观点,会在美国社会塑造出中国母亲们刻板印象,更担心华人父母盲从,视强迫子女接受高压教育、揠苗助长为理所当然的「高人秘笈」。


皇后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葛树人说,「虎妈」报导曝光后在中美社区引起很多讨论,亚美心理学会忧心外界因此对中国父母教养子女形成刻板印象,加上蔡美儿专业背景提高她撰文的可信赖度,自信不足,或稍稍盲目的父母,很可能就会考虑把这样的教育强加在子女身上。


教养方式 概分四大类


葛树人强调,东西方教育方式没有不同,也没有优劣之分。他指出,教育研究普遍将教养方式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绝对服从」(Authoritarian),父母的话是绝对权威,必须服从,不容质疑也不容反驳;第二类是「权威」(Authoritative) ,这类的父母对子女有很高的期望,但允许子女提出自己的看法,也会从旁给予帮助;第三类是「纵容」(Permissive parenting),这类父母的教养方式中,亲子关系通常很亲密,注重对子女的包容和鼓励,但不在意自己对子女的期望,不过这类子女的抗压性也最低,一旦遇到困难,很可能无法面对。最后一类则是「疏忽」(neglectful parenting),只管子女的衣食住行,让他们自生自灭,对子女很少有情感的表现,也不认为教育子女是他们的责任。


葛树人指出,上述四大类教养类型,几乎囊括所有族裔教育下一代的方式,并将之融合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但不表示「同一族裔家长用的都是同一种方式」,即使采用相同方式的不同族裔,表现出来也有不同。


华裔亲子 意外更贴心


纽约州教育厅督学罗汉中对于虎妈掀起东西方养育子女方式的风波颇有感触。同样嫁给犹太人,虎妈蔡美儿专攻法律、罗汉中服务教育界30多年,相似的背景让她同意蔡美儿的部分观点,「但是也有很多我无法苟同」。罗汉中认为,华尔街日报记者以较偏颇的角度将蔡美儿描述成「虎妈」,对蔡美儿有些不公平,「蔡美儿自己也说,她写书的目的不是教家长要如何教育子女,每个小朋友都不同,不像服饰店的『one size fits all』(均码衣)」。罗汉中认为,作者写书的目的,只是分享她在教育子女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因此改变自己教育的方式,并非概括描写所有的中国妈妈。


「虎妈」话题在媒体延烧,意外拉近或疏缓不少华裔亲子因教育产生的紧张关系。一名家长说,「我儿子把『虎妈』的报导转寄给我看时说,原来还有更严厉的妈妈,儿子和我的关系反而拉得更近。」另一华人家长说,家中老大把报导转寄给妹妹,结尾时说,「妳看,原来我们的妈妈还OK啦」。


蔡美儿的大女儿蔡思慧日前投书纽约邮报,公开为母亲辩护,认为母亲严格的管教「让她的潜能得以发挥到极致」。不料此信反而引起家长们怀疑:在高压管教下成长的孩子,真能了解「虎妈」式教育的意义吗?她的辩护是出自内心的真诚?


幼女反抗 虎妈也反思


蔡美儿也说,她对大女儿的教育方式,在小女儿身上完全不管用。小女儿身上发生的两件事,是促使她回顾自己教育方式的动机。蔡美儿对卫报说,思珊在13岁时开始对任何事变得麻木,还拿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全部剪掉;一次假日期间,全家到莫斯科作家庭旅游,蔡美儿和小女儿发生最严重的争吵,「思珊在一间咖啡馆摔杯子,大叫『我不是你想要的那样─我不是中国人,我也不想当中国人,为什么妳就是搞不懂?我恨小提琴、恨我的生活,我恨妳、也恨这个家!』」


就在全家关系最紧张的时候,蔡美儿决定提笔将这个「可怕的时刻」记录下来,「我一直对自己非常有自信,但那时只觉得整个家庭要崩解析离,是我做错了什么吗?是我搞砸所有事吗?」她一边写,一边分送给家人看,「像是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两个月写下的东西,最后集结成了「虎妈的战歌」。


罗汉中说:「那些对子女的『禁令』,是『虎妈』教育中最大的败笔。」蔡美儿的禁令,包括不许在外玩过夜(sleepover),不许有玩伴,不许参与校园戏剧演出,也不可抱怨;不准看电视、玩电动,不得自己选择校外活动;不接受任何A以外的成绩,除了体育和戏剧两科,其他都不许拿不到第一;不可接触除了钢琴和小提琴以外的任何乐器;不可以不弹钢琴和拉小提琴。


罗汉中说,东西方教养下一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培养小孩子「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和「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 的能力。中国去年公布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针对一胎化政策后,被视为「特优异」学童,观察他们从小到进入社会后的成就,结果发现小时候学习成绩非常杰出的,长大后几乎无法应付社会竞争,真正印证中国古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与小女儿爆发「摔杯子」冲突后,蔡美儿学会「放手」,允许思珊不再去乐团,可以去学网球,想拉小提琴的时候才去练习。卫报记者透过电邮问思珊,「冲突过后,妳觉得妈妈是不是更了解妳?」蔡思珊回答说:「她(虎妈)一直都比任何人了解我,现在她绝对比以前更聆听我在说什么,但不代表她喜欢我想表达的事物。」


消极抗拒 青少年悲歌


「虎妈」的战歌下,随之起舞的不一定全成了杰出人才,有许多无法或不愿承受的青少年,成了逃家少年或干脆自堕歧途,消极地抗拒战歌的乐声,最终变为「悲歌」。


在纽约一所明星高中念书的杰瑞(化名)介绍,他同学彼德(化名)的母亲是医生、父亲是博士,彼德成绩非常优秀,还弹得一手好琴,但是家里的规定与「虎妈」家相似。到了11年级要申请大学时,彼德受不了压力,离家出走,至今没有回家。杰瑞说,彼德虽然离家出走,后来仍回学校把12年级念完,因为成绩好,还申请到密西根的大学,只是再也不愿意回家,现在是大一新生的他只愿意透过同学与母亲联系。


曾在纽约知名明星高中史岱文生高中担任心理辅导老师的林昱廷说,这与子女的个性和抗压性有极大关系。而在纽约市儿童保护局23年的资深社工辅导师罗淑华指出,该局每年接获约4万件儿童和青少年相关案件,其中青少年问题案例几乎都起源于家长「管太严」,导致青少年极大的反弹,走入歧途或引起家暴相关案件。


林昱廷说,她辅导案例中有许多要求严格的家长:有家长要子女周一到周四下课就直接回家,不可以在同学家逗留;每天要练两小时钢琴、其他时间还要学别的技艺;每个月只有一个周末可以娱乐、轻松一下。结果学生无法负荷,成绩一落千丈,甚至离家出走,成了必须接受心理辅导的问题学生。


一对家规同样严格的女学生,在就读史岱文生高中时离家出走,因家长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命运。其中一名女学生因受不了压力,离家出走后轮流睡在其他同学家中,天气暖则睡在公园,家长却不认为有必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导致女孩16岁以后再也不愿去上学,最后到餐馆打工;另一名离家女同学的家长,则在辅导老师的劝导下反省教养方式,写了一封长信给女儿,和女儿沟通、改变教育态度,终于唤得女儿返家。


杰瑞说,彼德母亲一直以儿子为傲,以前动不动就将儿子挂在嘴边,「现在再也没听过她提起儿子,知道的朋友更不敢在她面前问」。这名妙手回春的医生母亲,办公室里贴着感谢卡片上,有不少病人写着「希望以后我的小孩能跟您儿子一样杰出」,现在看来徒添悲伤。


教育方式 多依循父母


罗汉中从心理学角度指出,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绝大部分都是依循她/他所熟悉的教育习惯。蔡美儿在父母严厉的教育下长大,让她能够拥有现在的成就,在一流大学教书、挤进主流社会,享受现在的成就。对她来说,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促使她达成这些目标,当然也会希望子女在相同的模式下获得成功。


目前同时担任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的罗汉中,也遇到过许多东西方家长面对教育的烦恼。曼哈坦史岱文生公立高中是纽约知名的菁英高中,学生必须经过竞争才能入校,一位华裔女学生在升高三那年,决定申请大学后要攻读美术系,「她的母亲得知后,在我办公室里痛哭流涕,害怕女儿以后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光明的前途」。尽管罗汉中说破嘴皮,也无法让这位来自中国的妈妈释怀。


罗淑华指出,适度的高压教育是可以督促子女达到更好的目标,但这与小朋友的成长环境和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她以蔡美儿为例说,蔡美儿和先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一双女儿耳濡目染,自然会产生同理心、认同感,认为母亲对她们的要求,是让她们也可以有相同的生活;但对于每天埋首在外卖店工作的父母,本身教育程度就有差异,与子女的互动也少,当他们要求子女好好念书、不准出去玩,要子女成为医生、律师,难免会造成子女心态上的不平衡,认为「爸妈都没做到,为什么要这样逼我?」甚至埋怨父母「为什么带我来美国受苦?」


因材施教 子女更优异


拥有一对双胞胎儿子的罗淑华说,老二的课业成绩永远是班上第一名,同班的哥哥则表现平常。她记得,大儿子中学一年级时曾苦着脸跟她说:「我不想作弟弟的影子。」一句话让她有所警惕,从此再也不让两人穿同样的衣服,并要求学校让两人分班上课,现在这对双胞胎一个在香港担任财务公司总裁,另一个在伦敦剑桥大学当副教授,「有时候互相竞争带来的不一定是良性影响,更重要的是尊重子女自己的意愿。」


华人新移民聚居的纽约皇后区法拉盛,则可看到另一番新移民家庭的教育方式。在当地华生占大多数小学担任社工的陈老师表示,家长的教育方式与上一辈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他发现很多新移民家长根本不知道,当幼儿回家时,应主动打开小朋友的书包、看看有没有学校的通知单,有何交待的事情,「有时候『教育』家长比教导小朋友还花更多时间」。


陈老师说,有些小学生特别活泼好动、或是上课无法专心,当他建议家长让小朋友学跆拳道或钢琴来发泄精力、训练专注力,「家长还会反问:『学跆拳道、弹钢琴,跟我小孩书读得好不好有什么关系?』」他分析家长教育下一代的方式,与上一代如何教导他们有极大关系,不少来自中国南部沿海的新移民,从小就是父母扔进学校后去上工,等于是由学校「带」大的,因此自己生养后,理所当然地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也不明白学习其他技艺与培养小孩长大成人的关连。


成功的定义 令人深思


「虎妈」旋风的出现,让人开始思考有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方式」?


葛树人说,所谓「成功」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是学业成就?还是对社会的行为贡献?中国、台湾和香港等亚洲国家从小注意学科成绩,学术上可能一直取得很好的成就;西方国家如美国,一直以来不以测验结果为主轴,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呈现在诺贝尔奖各领域得主,美国人占了大部分。教育专家指出,西方重视「多面向智商」(multiple IQ),学业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如果从小学没训练领导能力、学着与人社交、或是在犯错后学习改过,长大后一定会有部分缺憾,而这些缺憾造成的伤害是一辈子」。


葛树人指出,美国在前总统柯林顿时代便发现教育系统和观念必须改变,因此提出「全球化竞争力」的概念;小布希时代则接着提出「有教无类」(No Child Left Behind )法案,设定测验标准。台湾取消了行之多年的联考制度,南韩也开始注重创造力教学,说明东西方都在朝取得平衡点努力。 「不过即使教育方式可以取得平衡,但政策很难一夕之间改变」。但在教育大环境尚未找到成熟的平衡点前,虎妈的战歌是否一直吹奏下去,又要如何因应子女和社会调整音律节奏,就只能端看每位家长的智慧了。

《专题报导》虎妈战歌点燃育儿战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0 05: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在各种“电子暴力”中,“在线交友”给少年...

在各种“电子暴力”中,“在线交友”给少年儿童带来的危险最大。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一位名叫安妮?格雷汉姆的英国妈妈,登录11岁女儿在社交网站FACEBOOK(脸谱)的主页,结果被看到的东西吓住了。以下是这位英国妈妈的自述。

几周前,我的女儿,11岁的克莱尔,与她最好的朋友闹翻了,起因是两人对于下午怎么过意见不一。 随后一周内,这场小小的口角已演变成了十多个其他孩子参与的“小型战争”。
克莱尔被好朋友的姐姐辱骂,那个16岁的女孩认为克莱尔对她妹妹出言不逊;另一个女孩则威胁要打克莱尔耳光,尽管她与克莱尔素不相识,但她决定插手此事。
最让我难以置信的是,一个克莱尔不认识的18岁男孩,跑过来要她当他的女朋友。要知道,克莱尔才11岁啊。
此外,差不多每一天,克莱尔都会收到无数连环邮件,威胁她如果不把这些信转发给朋友们,就会遭遇什么悲剧或惨事。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她的FACEBOOK主页上。

我之所以知道这些细节,是因为有一天,克莱尔用我的手机登录FACEBOOK,忘了退出,让我可以继续登录,从而可以一窥她的网络生活。
那一个星期,我都在偷听偷看她的反应。
这么做,我是否有内疚感?刚开始,我是觉得不好,这种不信任的做法是对克莱尔的辜负。但我看到的信息,让恐惧和惊慌迅速取代了内疚。
我看到了一个现代中产阶级孩子的真实生活,未加任何修饰。我的孩子与许多别的孩子一样,一脚站在现实世界,另一脚站在网络空间。而且,我的女儿与她的朋友们,都不是“刺儿头”。

我们住在伦敦附近一个富裕的村子里,我女儿上的学校非常好,在政府公布的排名表上名列前茅。克莱尔爱骑马,爱跳舞,是学校的尖子生。
去年,她一直对我和她爸爸死缠烂打,要我们允许她注册一个FACEBOOK账号。她流着泪,跺着脚,控诉我们毁了她的生活:“你们要把我变成怪胎吗?我马上要变成世界上惟一一个不在上面的中学生了。”
我们听过太多有关网络欺凌的故事,或者骗子扮成另一种身份在网上接近孩子,所以一直想让她尽可能远离社交网站。
不过,几个月前,我们终于不情愿地让步了,因为我们不可能让时光倒流。不管我们喜不喜欢,现在的孩子都认为面对面的社交是老套落伍的,要把我们的孩子隔绝在时代潮流之外,是不公平的,而且,她是一个多么乖的孩子啊,完全能够信任。

我们坚持要制定几条原则。
克莱尔同意,绝不同意陌生人的要求,把他们添加为好友;好友会有更大的权限,看到她更多的个人信息。她还答应,如果有人在网上欺负她,她会直接告诉我们。我还确定她的隐私设置不会置她于险地。

克莱尔拥有了FACEBOOK账号。一般要求孩子们年满13岁才能注册,但这个年龄限制并没有法律效力,编个出生日期也容易不过。
刚开始,似乎一切都好。但是,如果那天我不是有这个机会去看克莱尔的账户,我可能直到现在仍这么想。

我看到的第一条信息是这样的:“你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但你只不过是一个愚蠢的小荡妇,裙子短到露出屁股。离我妹妹远一点儿,否则我就让你好看。”
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是我认识的那个16岁女孩?她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知道克莱尔和这个女孩妹妹的事,她们俩就像普通的小孩子,在过去的几年里时不时就会闹点小矛盾“绝交”。 但这个16岁的女孩说这么过火的话,实在不合适。

我随后点开了克莱尔的主页。看到我的孩子对那个16岁女孩姐妹俩的回复,沮丧顿时代替了我心里的愤怒。
她对那条威胁信息的答复是:“婊子!”

更糟糕的是,下面还有来自别的孩子的几十条回复,他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FACEBOOK账户看到这场在线嘴仗,而且所有人都期待着更多嘴仗。
我当时很想去找克莱尔面对面问清楚,她怎么面对这样的纠缠。不过,我决定先装聋作哑,再偷偷观察一下女儿在网上的所作所为,说不定还有更多更恐怖我不知道的事。
很快,我就确定,克莱尔不仅接受比她大的陌生人的好友请求,而且还主动要加陌生人为好友,她似乎想让自己在FACEBOOK上有尽可能多的好友。
克莱尔的同龄人中,在FACEBOOK上有500个好友的一点不稀奇。
仅仅两个月,克莱尔就有了将近400个好友。才11岁的孩子,他们怎么可能对这么多人有足够了解,信任到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克莱尔在对一个14岁男生自我介绍时是这样说的:“你不认识我,但我想你是我朋友的哥哥的朋友。”
对方可能是一个肥胖的中年男人,假扮成一个英俊少年。但女儿只知道他是个英俊少年,他还可以随时与我的小姑娘聊天!她怎么会这么蠢?

我并不天真,但当我读到一张张俊美的少男少女头像旁的那些话,忍不住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尤其是读到女儿写我的话时。
有一次她做错事被我抓到,克莱尔在给一个朋友的消息中把我描写成“该死的母牛”、说“我恨她”。
这些话让我心如刀割,而这颗心每在女儿的邮箱里看到一封连环信就会往下沉一点。那些连环信都威胁,如果她不转发,就可能死亡或遭遇厄运。
克莱尔的一个朋友有天傍晚问她:“如果你不转发那些信,你觉得会发生坏事吗?”
克莱尔马上回复:“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冒险。”

达到极点的事发生在克莱尔和她最要好的朋友闹僵几天后。以前发生这种事时,她们会几天互不见面,给彼此一些空间,但现在放到FACEBOOK上,事情有了令人吃惊的转变。
两个小姑娘都贴出含义模糊的信息,字里行间暗示着她们之间的矛盾,于是成功地挑起了一场网上冲突,共有二十多个孩子“参战”,宣布支持这个或那个。支持的话很快演变为互相辱骂。
如果刚开始小姑娘们还想着迅速解决问题,那么到此她们的拌嘴已变成了众人的娱乐。从跟帖可以看出,卷入这场纷争的除了当事人,还有很多克莱尔学校的孩子。
那些侮辱人的信息会以“新消息”的形式跳出来,如“要给那小贱人一个巴掌”等,看着这些信息,就仿佛在看一场让人不舒服的电视真人秀。

读着这些消息,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在游戏场上,也有许多吵架分手,也有人被欺侮,但那时都局限于一个个小群体。现在到了网上,不断有孩子煽风点火,规模就像野火一样迅速变大。
更重要的是,当我还是孩子时,那些小矛盾一般在放学后就结束了,大家各自回家互不相干。现在有了FACEBOOK,矛盾会跟着孩子们回家,占据他们的课余时间甚至周末,让事情继续发酵。
同时,不断有人用网聊功能侮辱克莱尔,而她以牙还牙,那些话让我吃惊。但是,尽管她显得很勇猛,我还是注意到,她在渐渐退缩。

于是我叫出克莱尔,给她看我的手机,让她明白我过去几天都知道了些什么。她的脸变得煞白。
一星期的“偷窥”经历让我更加明确了这个事实:惟一了解我们孩子网上活动的途径,就是时不时地坐在他们身边,坚持他们让我们看上一眼,坚决不能让孩子在网络世界独行。

接着,我和克莱尔达成协议。
1.我们要过一遍所有的那些所谓朋友,然后把她不认识的通通删掉,那些曾发帖侮辱的人则要被隔离掉。
2.克莱尔继续保留FACEBOOK账号,但我知道密码,而且她不能改这个密码。另外,我已是她FACEBOOK好友。

这样,她就不能瞒着我了。每次她发一个消息或贴一个评论,添加一个新朋友或者聊天,她知道,妈妈可能也正挂在网上。
当然,我也不认为FACEBOOK就一无是处。克莱尔会在网上和朋友诉说期末考的忧虑,有作业不会做时也能从朋友那里得到切实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05: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过度早教是“独一代”父母教养焦虑的表现...

过度早教是“独一代”父母教养焦虑的表现

(2011-02-11 10:03:50)

转载标签: 孙云晓媒体报道


搜索“独二代”、“父母”这两个词,会出现什么样的页面?“七成父母只生不养”、“‘独二代’健康状况引人关注”、“‘独二代’更易感到孤独”……伴随成长,一路非难不断,这对有相当承受能力的“独一代”而言,并非不可逾越的干扰。但是,初为父母,他们却感受到了不易——  


  只生不养——被标签

  在常人眼中,“独一代”尽管已经生了孩子,但他们自小习惯了被别人照顾,尚未学会怎样照顾别人,基本上不会抚养孩子——“只生不养”成为他们的又一个标签。

  “‘只生不养’之辞严格地说根本就不成立。隔代教养难道不正是“独二代”父母选择的一种教养方式吗?怎么就成了‘不养’了?若不能贴身带着养就叫‘不养’的话,我想‘不养’父母的比例会更高。所谓‘不养’并非他们不愿、不肯、实在是不能!”《轻松教好独二代》作者顾建梅表示,“独一代”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房奴”、“车奴”、“卡奴”的他们背负着生活、工作的重压。种种压力之下,祖辈的援手无疑雪中送炭,使他们极易做出让祖辈分流压力的决定。于是,隔代教养在一片质疑声中依旧保持上升的比例。另外,孙辈数量减少,双方老人纷纷将照顾这唯一的“希望”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她看来,隔代教育确有诸多弊端,可是如果人们明知有这些弊端却仍然选择这种方式就一定有他非如此不可的理由,而并不像批判者以为的,是父母自私没有责任感。“‘独一代’的身份标签并非来自于他们真的做了什么,而来自于人们对他们行为的片面诠释和由此阐发的联想。”

  拼养,却是这代父母中独有的形式——有孩子的家庭组成一个临时家庭玩伴小组,每一对父母轮流周末照看本小组中几个家庭的两三个孩子。这样,孩子们有了玩伴,家长们也可以放手去过自己想过的周末……

  “对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幼儿,同龄群体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拼养对他们而言是如鱼得水。”顾建梅告诉记者,根据相似性原则,人们自然倾向于同有共同属性的同龄人交往。学前儿童就有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欲望,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和游戏规则,而他们的特定交往需求是成人所无法全部予以满足的。

  不过,拼养表面上拼的是孩子,实际上拷问的却是家长的素质。

  顾建梅建议,在选择之前,可以先问问自己:

  你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吗?

  你能客观、冷静、平等、包容地对待其他轮值家长吗?

  你能不偏不倚地评价拼养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吗?

  “如果你做不到,你可以不选择拼养。这并非是拼养有哪儿对不住您,而是你的个体体质对拼养过敏,不合适这一形式。”

  过度早教——被焦虑

  思维训练馆、音乐培训中心、儿童生活馆……各种各样的幼儿早教机构层出不穷,孩子被家长拉着走秀般地穿梭其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表示,“独二代”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重智轻德忽视良好习惯培养。

  在一次世界心理学大会上,专家设计了一个关于儿童自制力的实验:孩子们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只要能多忍耐15分钟,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到少的那盘。在参加该实验的上百名3岁至4岁的中国儿童中,超过80%的儿童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试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而66%的澳大利亚孩子都得到了多的那盘。

  孙云晓研究员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孩子的自制力不容乐观。欧美国家许多类似的实验和跟踪研究发现,在日后的发展中,这些懂得克制自己的孩子更加独立,更有责任感,他们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我们习惯了过度满足孩子,使太多的孩子变成了不能等待不能忍耐的孩子。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对于‘独二代’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这也是我们坚持做10年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的深刻结论。但是,实现这个目标可能是较为困难的。”孙云晓说。

  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早教“发烧友”父母,奔波于各种早教培训班之间。

  “这其实是‘独一代’父母产生的教养焦虑表现。比如欠缺育儿经验、对孩子寄望过高等等。”顾建梅认为,强迫小孩子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会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而过多地限制孩子活动自由,无形中成了一种“心理虐待”。此虽非父母们故意所为,但是当过度早教成为现实,必然以克扣孩子睡眠、减少玩耍时间、限制社会交往为代价,这实际上就是对孩子健康权的隐性剥夺。

  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这在专家之间形成共识。

  孙云晓告诉记者,韩国前教育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鳞教授曾给年轻父母们的一句忠告是: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道德智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他解释,“道德智能”就是判断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同情并关心别人痛苦的能力、调节自己情绪和抑制欲求的能力、接受和理解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能力等。文龙鳞通过大量研究得出了“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将无法适应10年后的社会”的结论。

  “目前,教养焦虑既然不能回避,就只能去接受。只有当我们接受了这一切时,才能与这一切慢慢磨合,并在磨合中获得使自己与现实和解并对话的智慧。”顾建梅表示。欣慰的是,在横向的观察中“独一代”父母的教养焦虑呈普遍性的态势,但在纵向研究里,这种教养焦虑并未持续发展并增强,反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呈下降和消解的趋势。“独一代”父母的教养焦虑终将实现软着陆。

(2011年2月11日 光明日报  记者 靳晓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04: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哈佛的性生活薛涌 htt...

哈佛的性生活

薛涌

http://blog.sina.com.cn/xueyong  2011-02-13 22:40:54


2007年10月的一天,哈佛校园里展开了一场公开的性辩论。参加辩论的一方,我不妨名之为“哈佛的木子美”。她是位中国裔女孩儿Lena Chen,在2006年8月大二时开了个名为“性与常青藤”(Sex and the Ivy)的博客,专述自己跟各种男人的性经验,细致入微,漫无顾忌。比如她栩栩如生地描写了如何用口交让对方达到高潮的过程,她白描式地叙述对方完事后“从自己粘乎乎的精液中抓起我的耳环,举在我的眼前。我简直笑死了:‘他肏我肏得这么凶,乃至我的首饰都掉下来了。”她有非同寻常性瘾,也有非同寻常的聪明。她不仅是哈佛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哈佛校报的编辑(常青藤校报一向是人才辈出之所),甚至在《波士顿环球报》上也写过文章,文采很受编辑的赞扬。她的主张也是不言而喻:性还是多多益善,及时行乐,犯不上对对方承担什么责任。参加辩论的另一方,则是哈佛贞女Janie Fredell。她不仅是位有男友的处女,而且是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学生组织“真正爱情革命”的主席之一。这两位女性,代表着两种极端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这里面对面地撞击。如今,两人也都成了媒体红人。她们的活动、思想、和组织,不仅在校内街谈巷议,而且被《新闻周刊》、《纽约时报》、CNN等全国性主流媒体广为报道。



她们如此招眼,当然并不完全是本人的因素,而是各自代表着美国大学特别是常青藤中在性问题上的极端潮流。Lena Chen的性观念,和她的成长经历分不开。她在《波士顿环球报》上撰文讲她高中时只要和别人秘密幽会,被妈妈发现后就要被训斥一顿,然后关紧闭,绝对不许她再和对方来往。上了哈佛后,她终于获得了解放,并对母亲在三千英里外为她瞎操心又无能为力而感到幸灾乐祸,不过,她在学校的朋友也常常令人想起她那位受不了的母亲。比如,她母亲目前希望她嫁给一位受了良好教育的人。她的同屋们更觉得既然她们已经身在常青藤了,这当然是天经地义、别无选择的出路。这些人年纪轻轻,却从来都是一门心思想着未来:跟人家刚刚约会三次,就开始计算未来夫君潜在的收入。大概这种对未来的斤斤计较让她感到压抑和可笑,于是她要用现在或者眼前的快乐来反叛未来的设计。她嘲讽说,在哈佛有80%的人没有性生活,大概也不准备有。她则属于另外的20%。



对于八岁开始写日记、十五岁开始网络写作、各类性伴侣不停地经验的Lena Chen来说,她的性博客一炮打红并不意外。哈佛校报上有位学生在专栏中写道:不管他怎么讨厌Lena Chen的性博客,但每到深更半夜、自己在房间里准备期中考试和学期论文、大脑发胀之时,面对计算机屏幕一个点击,就进了她的博客,于是马上沉浸在她绘声绘色的文字、无遮拦的照片、以及没完没了的跟帖讨论中。这也许是在互联网时代被facebook这类媒体所塑造的校园文化的必然结果。在这方面,Lena Chen并非完全是个异数。如今在以常青藤为主的美国大学校园中,学生性媒体势头甚旺。学生经营的性杂志,哈佛有H Bomb,耶鲁有SWAY等等。波士顿大学因为学生人数庞大,其性杂志Boink竟有四万订户。如此繁荣的大学性媒体,自然也培养了一批性写手。表面看起来,美国的大学特别是常青藤似乎正在酝酿着新的一场性解放。



Janie Fredell则似乎是来自另外一个星球。她的老家是科罗拉多的Colorado Springs,是个极端保守的城市。但她作为一个天主教的好女孩儿,对那里原教旨式的宗教运动却颇为反感。比如,在她的高中,几乎所有人都带着贞操戒指,大家也都没有性经验。她觉得很荒谬:你为什么要带着那么可东西来表白自己不干一种实际上谁也不会干的事情呢?



当她被哈佛录取后,邻居朋友都来告诉她:那是个没有上帝、性泛滥的自由派学校。许多人干脆劝她不要去。但她觉得,要想成就点事情,还是要到哈佛。但一到哈佛,她就傻眼了:哈佛的学生手册等宣传物充满了性安全的说明:“当阴茎碰到阴道、嘴、肛门以前,一定要戴上安全套。。。如果你想进行第二次性交,或者决定运用另外一套性交方式的话,要换一个新的安全套。”这里似乎和家乡正好相反:大家都在指导或者鼓励你干一种你不准备干也不想干的事情。她马上警觉起来:自己被一种性泛滥的文化所包围。



她的新男友向她表达了自己的欲望,但她坚决说“不”。到了二年级,她从校报上看到有些学生成立了“真正爱情革命”的组织,宣扬贞操观念,引来舆论的一片嘲笑。当看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受到如此攻击时,她决定挺身而出,不仅加入了该组织,而且很快成为该组织的两位主席之一。



哈佛的“真正爱情革命”虽然只有十几人,但能量不小,影响也相当大。这除了参与者强烈的个人信念和活动能力外,也和美国保守主义的社会运动有关。在九十年代初,福音派基督徒对公立学校那种公开发放安全套的性教育、色情流行文化的泛滥、青春期怀孕率的居高不下等等深恶痛绝,于是在高中组织了贞操俱乐部。克林顿的性丑闻后,保守主义似乎更是为自由派的堕落和对青少年的毒害找到了证据,于是贞操运动更是大行其道。几百万青少年发誓在婚前拒绝性行为。到了布什上台,共和党主控白宫和国会,联邦政府得以拨出数亿美元的巨款用于禁欲教育。当时的国务卿鲍威尔鉴于性病艾滋病泛滥,督促青少年要在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结果福克斯新闻电视网的保守派评论员斥责他:“国务卿先生,你要听清楚:布什总统号召大家禁欲,而不是使用安全套。”



哥伦比亚大学的Peter Bearman和耶鲁大学的Hannah Bruckner两位社会学家2005年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的时间范围截止到1995年,调查了从七年级到十二年级(十三到十八岁)的一万两千名学生。结果发现:宣誓保持贞操的学生,比起那些不宣誓的学生来,在技术上可以把贞操多保持十八个月。但是,他们比起不宣誓的人来,进行口交的比例要高六倍,而且他们更少在第一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保守主义的贞操运动,看来并不成功。

如今大学里的性媒体和贞操运动同时崛起,是否是对中小学中这一潮贞操运动的反应呢?目前还没有研究能够证明。不过,性博客、性杂志、性专栏等等,确实是和贞操运动几乎同时出现在大学校园里的。在中小学贞操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如今也确实正好在上大学。2005年,在普林斯顿成立了常青藤中第一个贞操俱乐部:Anscombe Society。这一俱乐部的成员基本都是天主教徒。不过,他们致力于给贞操一种理性的而非宗教的解释。Anscombe这个名字,指的是天主教的著名女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得意弟子Elizabeth Anscombe。她是第一个把“后果主义”(consequentialism)带进分析哲学的人。这一“后果主义”的最基本理念是:一个行为的后果形成了对这一行为进行道德判断的基础。担任这一俱乐部非正式顾问的普林斯顿教授Robert George指出:“性泛滥深深地伤害了人的尊严。随便的性关系会带来个人不幸并危害社会。”哪怕是不同意这种保守的性观念的人也承认,这套理论有着深厚的分析哲学基础,绝不可轻视。结果,麻省理工学院也随即成立了同名的俱乐部。



哈佛的“真正爱情革命”俱乐部迟迟到2006年才成立,也就是Lena Chen的性博客开博的同年,其成员的主体还是天主教徒。不过,与普林斯顿的Anscombe Society不同,“真正爱情革命”并不追求分析哲学式的严密知识目标,而是更具感情性。同时,他们也试图从世俗的角度对待性问题。他们拿出一系列的科学研究证据,表明在没有固定的性伴侣的情况下所谓安全的性行为其实往往并不安全,过早的性行为常常导致更高比例的抑郁症、婚姻不忠、离婚、贫困等等。婚前保持童贞,则增进健康、巩固配偶之间的纽带,并且使婚后的性生活更有质量。Janie Fredell还投书校报,称“童贞是一种强有力的诱惑。这种神秘的诱惑力不是来自清纯的形象,而是来自力量。”一句话,保持贞操不仅有益,而且很“酷”。



“真正爱情革命”一开始就遇到许多批评。有人指出他们对性行为危险性的宣传是危言耸听,他们关于婚前性行为和贫困、高离婚率的关系的论述缺乏研究上的证据等等。最大的一次公关危机,也许是2007年的情人节。当时“真正爱情革命”给哈佛一年级女生送出情人节贺卡,上面写道:“为什么等待?因为你是有价值的。”结果,许多人把这句话解释为那些在婚前有了性行为的人贬值了。哈佛校报发表文章指出,这种卡专门送给女生,反映的还是一个古老的观念:衡量一个女人的价值就是其贞操。



Janie Fredell成为“真正爱情革命”的主席之一后,俱乐部在2008年的情人节不分男女给所有新生都送了贺卡,以示男女平等。事实上,Janie Fredell不仅是“真正爱情革命”最有力的发言人,而且还把贞操运动和女权主义结合起来。她不仅以甘地和曼德拉为自己生活的楷模,而且不断阅读教皇保罗二世的《身体的神学》和约翰.密尔的《妇女的屈从》等著作,在知识上充实自己的信念。她认为,男性总是通过种种手段控制女性:工资差别、阴道整形、强制节育,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在性的问题上,总是男人着急。有的男人寻求和女人的性关系,常常是为了在更衣室里和同伴吹牛。而女人常常不情愿地发生性行为,以便保持和男友的关系。她用密尔的理论来解释,男人总是比女人在性方面更随意,因为社会文化容许这样。在这种社会文化规范下,女人说“不”就变得非常困难。因此,要求女人拒绝男人的性要求,是一种非常女权的观念,显示着女性的力量,而不是要把女人塑造成男人心目中理想的那种天真无邪的贞女。



“真正爱情革命”的另一位主席,则是位叫Leo Keliher的男生。他的心灵历程,比起Janie Fredell来则痛苦得多。他父亲在他小时候因为对儿童的性侵犯而入狱,母亲改嫁给一位电工。但这位电工不久就被一位年轻二十岁的女人钩引走了。结果年幼的他自暴自弃,开始偷东西。幸好后来被送到一个基督教青年组织,获得灵魂拯救,最后全奖进了哈佛。从这种经验中,他懂得了“爱一个女人应该是出于力量,而不是出于需要”,懂得在性问题上不尊重女性的后果是什么。他不仅发誓保持童贞之身,甚至考虑以后从事神职的工作。



这对童男贞女共任主席,经历不同,哲学不同,性别不同,甚至对贞操的生理反应也不同。Janie Fredell要走世俗路线,Leo Keliher则更倾向于宗教路线。《纽约时报》的记者在两人中间穿插采访,提供了兴味盎然的对照。



Janie Fredell有自己的男友,但是两人说好不发生性关系。当她有了性冲动时,就去长跑。跑完步,人基本也就平静了。对Leo Keliher来说可不是这么容易。他承认,性欲是一个难以驾驭的野兽。有时女人碰他一下,或者看了某位女士一眼,甚至看了张照片,都会让他勃起。有个新生女孩,特别温文尔雅、关心别人,喜欢为儿童服务。他则对人家充满了性幻想,甚至Janie Fredell也成了他幻想的对象。性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挣扎。当记者把这些告诉Janie Fredell时,Janie Fredell马上爆发:“不!不!我们俩不搬配呀!”



当“真正爱情革命”和Lena Chen的性博客都在哈佛成为街谈巷议的核心时,一场辩论就不可避免了。2007年十月,Janie Fredell和Lena Chen在校园里公开PK,吸引了上百的学生。两人一出场,对比就再鲜明不过了。Lena Chen身着超短裙,坐进沙发里后,超短群陷入沙发中几乎看不见,仅剩两条赤裸裸的大腿,简直是一览无余。正是她在博客中报告:某日醒来,突然从体内拽出一个不知道是谁用过的安全套。Janie Fredell则穿着一条普通的蓝色牛仔裤。她曾声称:从和伴侣的一次谈话中获得的感情满足,比从性行为中获得的满足要大得多,虽然她根本没有性经验。不过,两人有个共同点,即都是要做坚强的女人。Lena Chen主张:“坚强的女人就不会为自己作的和自己喜欢作的事情而感到羞耻。让我关心每个和我发生性关系的男人实在是太不靠谱儿的期望。我就是感觉快乐!我就是感觉快乐!” Janie Fredell则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套催产素荷尔蒙的理论,解释这种荷尔蒙在生产、哺乳、和性交中都会分泌。这种荷尔蒙能帮助人们形成彼此之间的牢固纽带,促进家庭的和谐;但是,随意分泌则只能引发短暂的亢奋,而不是长久的爱情,甚至会把人们在错误的境况中绑在一起。她称她和男友之间摆脱了性要求后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她可以从对方身上发现真正的人性。她还宣称,如果不发现真正的爱情,她将独守终身。



令人惊异的是,这两位本来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女性,真一过招儿竟客气得出奇。她们都同意公开讨论性问题的重要性。同时,Janie Fredell还宣称,她们因为都承受着外界攻击,两人反而形成了某种纽带。



不过,这场大戏,如同美国的两党政治一样,过度两极化,容易让人忽视站在中间的“沉默的大多数”。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大学男生在最近一年的性伴侣数量,已经从2000年的2.1降到了2006年的1.6。另有2001年的研究表明:39%的大学女新生是处女,等她们毕业那年,仍有31%保持童贞。200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大约一半的哈佛学生没有过性经验,比一般大学生的比例明显要高。可见,哈佛既不象Lena Chen所嘲笑的那样80%的人没有性经验,也不象Janie Fredell所想象得那样被性泛滥所包围。在我看来,Lena Chen的性博客在哈佛风行,与其说明哈佛的性泛滥,更可能说明哈佛的性饥渴。在性方面比较满足的人,不会热衷于在网上寻找性博客。甚至象Leo Keliher这种真诚地相信贞操、并不断和自己的性欲搏斗的青年,也都可能是Lena Chen的读者。难怪不少人对Lena Chen颇为认可,认为在哈佛这么一个未来世界领袖的摇篮中,她撕破了“领袖”的假正经,把大家心中想的东西表达了出来。



问题是:这两位极端的女性,以及她们所代表的极端潮流中的大学生,在未将面临着什么?许多在性媒体中成长起来的写手,觉得这些经验对日后的事业有利,甚至可以帮自己找到机会。但更多的人对此将信将疑。Lena Chen自己承认,随着她的博客的流行,来找她的男人越来越少了,前男友也开始不理她了,大概是大家怕和她做完爱又被评头论足一番吧,虽然她声称她会尊重别人的隐私。一位网友更是浮想连翩:二十多年后的一天,Lena Chen的老公坐在华尔街的办公室中穷及无聊,把自己妻子的名字打入谷歌的搜索框中,一点击就发现了她性博客的这些照片,才明白自己娶的人是谁。。。她日后是否能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庭,确实比较难以想象。另一位则在哈佛校报上发表文章,称Lena Chen日后从政的路肯定已经堵死,华尔街金融公司的工作也不用想,谁会雇佣这么一位来污染公司的品牌?随着她年龄的增大,甚至其博客的行情也将看落,性毕竟是碗年轻饭。



Janie Fredell则不会有这些问题。她已经当过两次实习生,发现自己大概不太适合作律师。她正考虑当个心理学家,专功儿童早期发育。这样的选择除了兴趣外,也是因为工作时间比较灵活,使她可以成为贤妻良母。也许人们会担心她因为找不到理想的爱情而独守终身,或者找到一个负心汉而浪费了纯洁的青春和爱情,但更大的可能是:她的生活不会有Lena Chen博客上那种刺激,却有更大的机会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家庭。最近的一项研究(Bikinis Instigate Generalized Impatience in Inter-temporal Choice)表明:男人面对性刺激往往会表现得比较缺乏耐心,倾向于短期内的回报而非长期的利益。而能够为了未来利益推迟眼前的满足的人,则一般在事业上比较成功。所以,在摆脱单纯的性诱惑的条件下选择了Janie Fredell的男人,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Lena Chen嘲笑她的哈佛朋友求偶时为了未来算计太多、压抑了眼前的快乐,而前述的研究调查也表明哈佛学生享受的性生活比较少,这也许和哈佛学生比较善于从长远设计自己的人生、因而日后也比较成功不无关系。其实,预测这两位的前途,大家问自己几个问题就可以:如果你是位求偶的男性,你会找谁?如果你有个儿子,你会希望他娶谁?如果你是公司老板,你会雇谁?哈佛的性生活,虽然是私人领域,但和哈佛人未来的事业恐怕并非全无关系。

《美国大学原来是这样的》选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07: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很棒与羞耻——从中美的儿童图书看教育差异...

很棒与羞耻——从中美的儿童图书看教育差异


来源: sansemao 于 2011-02-17 14:28:00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7739次


安安喜欢读书,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就捧着他的第一本书,煞有介事。此后,我们一直不断地买书,英文和中文都有。安安表姐琪琪淘汰的旧书,我也会从国内背回家,算是补足中文书籍的不足。

琪琪的书,当然都是中文,有中国原创和外国翻译的区别。非常有趣的是,安安喜欢那些外国翻译的书籍,包括日本,美国和英国的翻译书籍。中国原创,安安也喜欢,但是每次读起来,总有问题,不是伤心就是害怕。

琪琪有套书,叫做塑造孩子完美人格。其中一本是作家叶兆言的作品——忙碌的熊贝贝。就是这本书,让我彻底地收起中国原创,要求自己在给安安读书之前,必须每页仔细审阅。

这本书的故事很简单,熊贝贝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爸爸妈妈很宠,饭菜都是妈妈做,贝贝总是吃现成。有天爸妈出门了,贝贝一个人在家,只好自己起来做早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吃上早晨,但是蛋也打了,牛奶泼了,被蜂蜇了。但是无论如何,贝贝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问题不在故事上面,而是在故事的叙述语言上。

从一开始,叶老给贝贝的定义就是又懒又胖的熊贝贝,懒和胖都是非常负面的词语。此后的故事里,当贝贝打了蛋,撒了奶,被蜂蜇,叶老不是以同情或者鼓励的口吻来描述,而是以一种讥讽,嘲笑弱者的口吻来描述。总的来说,就是贝贝这个从来没有做过饭的孩子,有天自己做了饭,得到的不是鼓励,而是谴责(谁让你那么懒)和冷嘲热讽(现在活该了吧)。

我当时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作者的负面语言问题,边读边修改文字,尽量削弱负面力量,但是安安听完还是大哭起来。我知道,安安一定觉得,贝贝多可怜呀,花那么大劲做早饭,有什么错?应该是个很能干的宝贝。况且,贝贝不做早饭,也是正常,因为贝贝是孩子,可能现实生活中,爸爸都不一定做饭呢。

这本书,我只读了一次。第二次,安安还想看,他非常喜欢贝贝,我狠心把书束之高阁。我没有扔书的习惯,但是这次我真的想焚书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本书被收录到塑造孩子完美人格的丛书里面。我理解中国文人的想法,就通过树立羞耻感而让孩子勤劳,但是这样负面地描述,不仅不能塑造孩子的完美人格(暂且不说是否存在完美人格,要求孩子具备完美人格是否合理),简直就是在摧毁孩子的健康人格。

人之初,性本善,我想,叶老应当从安安这样的孩子身上看到人的同情心和爱心,这是所谓孩子完美人格的基础之基础。

同样是烹调的故事,美国也有一本书——小老鼠的最好的饼干( The best cookie of Little Mouse )。说的是一只小老鼠,要烤饼干,买了东西,开始做。也把蛋打了,第一次饼因为老鼠睡了午觉,给烤糊了,但是小老鼠坚持不懈,继续做,终于做出很多很多小饼干。其中最好的饼干就是跟朋友分享的那块小饼干。

安安非常喜欢这本小老鼠的饼干,我也很喜欢。这本书告诉孩子,做错了没关系,可以再做。而最好的饼干是跟朋友分享的。这两个价值对于孩子都是非常重要,这样的正面激励不仅会激发孩子做饼干或者家事的兴趣,而且还会鼓励孩子做错了,再试一次。

从这两本书,我可以看到中美文化在孩子教育上的概念差异。中国的文人认为孩子必须推,而推的办法则是用负面的刺激,用贬损的语言,希望孩子从小树立羞耻的概念,包括懒惰是羞耻的,肥胖是羞耻的,做错事是羞耻的。而美国的儿童读物作者则致力于树立孩子最基本的做事概念——做错了没关系,只要动手,都是好孩子。分享是快乐的,那本书通篇没有任何跟羞耻挂钩的词语或者描述。


安安喜欢的另一个系列是美国的孩子心灵教育系列(The Way I Feel Books)中文版。其中有篇——我觉得自己很棒( When I Feel Good about Myself )。我原以为这套书籍对安安为时尚早,没想到安安在 7 个月的时候,就喜欢读这本书。这本书很简单,内容如下:

我觉得自己很棒 ( I feel good about myself )

有些人爱我,爱的就是我这个样子 ( Somebody loves me just as I am)

我不用和其他人一样,如和他们一样高,或者做同样的事情 (I don’t have to look like anyone else, be the same size, or do the same things.)

我就是我,这样最好。 (It is fine to be me)

我是某些人的朋友( I am somebody’s friend )

有些人喜欢我,喜欢的就是我这个样子( Somebody likes me just as I am )

我不必事事第一( I don’t have to be first )

我也不必是最好的。我所要做的只是尽我最大的努力( I don’t have to be best, All I need to do is try my hardest )

有些事情对我来说很容易( Some things are easy for me to do )

有些事情对我来说很难。但是这都不要紧,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 Other things are hard. But that is OK, because every one is different )

……

我喜欢交新朋友,我还喜欢学习新东西。

如果我没做对,( If I make a mistake, ) 我能再试一次( I can try again )

我觉得自己很棒(When I Feel Good about Myself (Way I Feel Books)


(图片来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22: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孩子最需要的十件东西 你都给他们了吗?...

孩子最需要的十件东西 你都给他们了吗?

学问猫

http://blog.sina.com.cn/xuewenmao  2010-10-26 14:59:53


  每逢过年过节,家长们都要忙不迭地送孩子这样那样的礼物,其中以压岁钱、压岁金条、玩具零食为典型代表。但调查显示,其实,孩子真正需要的礼物并不是这些,您是否准备好给孩子以下这十种“爱与关怀”了呢?

  第一件 临睡前的一个吻 

  孩子临睡前的一个吻,孩子遇到困难时轻拍他们肩头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时一个温暖的怀抱,孩子回家时的一个问候,还有一句“爸爸妈妈爱你”的表达。这是我们采访的数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爱的方式。还有一些孩子提出:“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在一起,一起来爱我?”

  专家建议:中国是一个讲究深沉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们需要家长把爱说出来做出来。另一方面:这些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又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爱,作为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尽量享受完整的爱。

  第二件 请尊重我的个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靓妹都是现在的家长们很愿意做的一件事,至于孩子们是不是喜欢家长给自己设计的“包装”就不管了。有些家长总是爱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有些父母总是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当众对孩子进行表扬。在我们的采访中,有80%以上的孩子对家长的这些行为表示不满。孩子也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

  专家建议:给你的孩子适合他们年龄的打扮,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事情,然后说一声:“做得好!”在外人面前,如实地夸奖自己的孩子。

  第三件 爸爸妈妈的尊重 

  把孩子的秘密当做笑话对别人讲,家长们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通常不能给予适当而及时的称赞,而对孩子的错误,总是不分场合地过分指责和嘲笑。

  专家建议: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其尊重培养出来的。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尊重他的个性,不要什么都替他做主,多对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第四件 爸爸妈妈给我当榜样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

  专家建议:家长应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把你自己当成一个好榜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第五件 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这些教育却不能是生硬的。

  专家建议:你所规定的一切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确的。对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对待。

  第六件 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60%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在一起游戏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到半个小时,20%的孩子不到15分钟,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天之内见不着家长。对于孩子们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档的幼儿园也代替不了爸爸妈妈。

  专家建议: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尽情地玩儿,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在玩儿的时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应付,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第七件 给我一个小伙伴 

  孩子需要与同龄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和伙伴在一起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可是,没有伙伴成为现在城市孩子最大的烦恼。

  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把紧闭的房门打开,迎接孩子的伙伴,或是让孩子走到外边去接触更多的朋友。

  第八件 和我一起养成好习惯 

  在现在这个时候,这一件礼物就更显得重要,大部分孩子觉得以前父母不爱打扫卫生,不爱锻炼,不注意饮食卫生。而近来,家长们都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孩子们很高兴。

  专家建议:保持你的好习惯。

  第九件 给我一个可达到的目标 

  孩子没有出生就开始学习,孩子刚睁开眼睛看世界就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孩子刚会说话就开始让孩子学着阅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目标也一个个地增多,学习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所有的孩子都不希望家长拔苗助长。他们说:“我们要的是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专家建议: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标要求。

  第十件 让我们一起笑起来 

  “我们的父母太严肃,太没有幽默感。”这就是很多孩子觉得影视剧里的父母很出色的一个原因,因为,那些父母总是和孩子一起欢笑。

  专家建议:中国的传统使很多父母觉得,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严肃,这样才有威严,其实,爱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生活轻松和愉快的一面,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90484a0100ln0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07: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美国人给孩子多少零用钱(图)思考...

美国人给孩子多少零用钱(图)

思考者 http://blog.sina.com.cn/sfskz  2011-03-02 06:00:21



编译/散粉思考者


我们国家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宠爱有加,有求必应。给孩子零用钱也很大方。有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家长给孩子零花钱占收入的比例要远高于日韩和美国的家长。娇惯孩子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没什么好处。小孩零用钱和正确金钱价值观是相联系的。给多少零用钱合适?小孩子可以自由花钱吗? 还是必须储蓄一些金钱?如何引导孩子理性使用零用钱? 如何教育小孩理财的观念? 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其实不用散粉思考者说,大家也会知道,这个问题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这样的问题。美国家长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看看他们的观念和处理方式,也许对我们也有些帮助。

美国人重视小孩子的教育,只是零用钱的问题,也会考虑到许多隐忧,美国的不少家长要求孩子必须要做家务才有零用钱。但也有家长认为把零用钱和酬劳挂勾或是只给零用钱本身就是有争议的。许多的家长认为,家里每一个成员也有做家务的义务,小孩子不应该得到酬劳才做家务。同时,也有家长认为小孩子不应该得到零用钱,因为一切开支都由父母支付的。更多家长认为给小孩子零用钱,目的应该以帮助孩子学会重要的理财技巧才是大前题,因此,给多少零用钱? 什么时候开始给小孩零用钱? 如何教导小孩用钱? 就很有技巧了。

有专家的建议是,家长应写下孩子平均每周和每天的花费,设立一个平均每日金额,再支付零用钱。当小孩子大约4岁或5岁时,开始对金钱有一些概念时,父母可以给小朋友零用钱。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给予小孩子? 出发点是为了教育小朋友的理财观念,却有可能转变成为扭曲的价值观。

据新的研究发现,支付小孩子零用钱,可能对他们未来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做成弊大于利的结果。华盛顿大学金融教授路易斯曼德(Lewis Mandell)就50年来小孩子零用钱进行研究,指出一些定期和无条件得到零用钱的小孩,倾向于不懂思考金钱价值,事实上,他补充说,这些孩子似乎更可能成长为“懒虫”,因为它们不是在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机会下赚取金钱的。

然而,支付孩子做家务的零用钱,也可能导致问题,因为它教导孩子们为钱工作而没有得到乐趣,如果小孩因为学业成续好而获得零用钱也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孩子努力学习不是被自我激励,而是为了赚取额外的现金。

据曼德的研究指出,一些孩子在需要用钱的时候,例如买衣服或午餐,才向父母要钱的,在将来会更倾向于懂得理财。他说,其中原因是这些小孩不得不考虑那些东西才是必需品,才是真正需要用钱来买的,“那些在需要时候问家长要钱的小孩子,比较习惯取得零用钱的小孩,在成长之后,一般有较高的理财和金融知识。 ”曼德说。

但是,有一个更聪明的方式来支付孩子零用钱,让他们学会如何在早期的年龄处理金钱?曼德说,父母应该在支付零用钱时,跟子女谈谈家庭经济状况。 “零用钱可以是非常建设性的,如果父母花时间和精力来跟子女坦诚的沟通,不过大多数的家长不希望这样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 曼德说。

金融教育玩具系列创办人丹亭德森(Dan Henderson)指出,连贯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坚持有规律的作息安排,不管是每周或是每月,让孩子有规划和预测其零用钱的收入,并要小孩维持适当运用金钱的承诺。亨德森还建议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平均分配他们的零用钱,例如百分之三十用于消费,百分之三十用于短期储蓄,百分之三十长期储蓄和百分之十作出奉献等。

金融服务专家苏珊比彻姆(Susan Beacham)发明一种小猪钱箱,分有四格,分别是存款,花费,捐赠和投资,教孩子们如何预算金钱。她说: “第一步可教导小孩子如何停止消费和学习储蓄来教他们如何精明运用金钱。”

至于支付多少?什么时候开始? 亨德森表示,大多数三岁的孩子对于金钱已经产生兴趣,随着他们年龄增长,他们的兴趣将会加深,如果提早跟孩子谈论金钱或适当运用零用钱,对小孩子将来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


财务策划月刊介绍一个家庭每周给小孩6美元,但不依赖于家务。家长是一名金融规划师和精神科,他订立帮助小孩思考的理财方法,那6美元的零用钱非常明确地分配: 2美元直接任由小孩花费买东西,另外2美元由小孩选择捐到自己选择的慈善机构,最后2美元存到银行。直到年底,小孩子可从银行户口拿取一半的钱来花费,留着另一半的存款增长。该名家长的计划是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做出明智的决定,关于消费,储蓄和施惠别人这三方面。

另一名6岁小女孩阿利萨温斯坦(Alisa T. Weinstein)的妈妈也决定放弃传统的支付家务的零用钱观念,她编制了一份清单,列出小孩子有关的简单任务,例如教育女儿做一个市场研究,跟其他小朋友查问他们最喜欢的冰淇淋口味,然后做出一份报告。每星期,女儿担任一种指定的职业角色或执行相关的工作。

最后,温斯坦用“发薪日”来奖励她的女儿,她写了一本新书《教育孩子金钱价值,工作和时间的运用》,她指出方法不像是劳动密集式的赚取金钱,家长每周也不必投入超过10至15分钟,就可以教育小朋友金钱观念。

温斯坦说: “支付小孩子做家务而赚取零用钱是一个问题,因为孩子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做家务是他们的责任,最重要的是,小孩子需要学习真实世界的经验,以模拟事业和工作角色来支付零用钱,可让小孩从参与,娱乐和教育中,学习到现实世界中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温斯坦还表示,家长应该自行决定付多少钱作为回报以及多久发一次薪金。有些家长的意见是一美元或50仙已经足够,也有家长建议可设奖金,为小孩完成额外任务做出鼓励。温斯坦表示,6岁的女儿最近用自己的储蓄购买书籍,当她走出商店时,告诉她:自己可以用零用钱来买喜欢的东西,是多么幸福的。温斯坦说: “零用钱的制度是要让小孩子得到那种经过艰苦奋斗而来的满足感并学会享受和珍惜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22: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楼上这帖子让我想起我的父亲,来现身说法一...

楼上这帖子让我想起我的父亲,来现身说法一下。

我爸爸的教育观,是相当的西方化(虽然他的教育程度不高),这是我长大后意识到的。在我心目中,从小到现在,他一直是非常好的爸爸。

我上中学的时候,我爸爸给我们每月一定的零用钱,金额在当时我的同学看来,包括现在的我看来都有些太高,父母赚钱又不算多。他也建立了一个制度,目的是让我们学会理财和自制。没见他读育儿书,那时候也没有,应该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结果呢,在价值观方面,我们兄妹三个都是不把钱看得很重的人。而理财方面,我们确实都不怎样,我的能力甚至很低于平均水平。

当然个体的例子是说明不了什么规律的。只是,看到这帖子,真的让我怀念我的爸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23: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贴,非完全本人观点,但此观点令我想起...

(转贴,非完全本人观点,但此观点令我想起了方老师关于自闭儿最好有每天针对性训练6个小时的意见)

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
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
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一个销售员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小说家,一个医生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画家 --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小说或者画过画 -- 但他们认为他们距离“真正的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尝试了就会爆发天才。
所有这些关于成功学的个人经验和励志故事都不科学。假设一个成功人士做过一百件事,包括参加演讲比赛,衣着有个性,听英文歌曲,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等等,他会非常自得地把这一百件事都写进自传,没准还要加上女朋友的影响。然而其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只有四件事,问题是他和读者都不知道是哪四件。
科学家不信励志故事,他们只相信调查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用多少时间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环境,来比较到底是什么使得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 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过去多年来,训练方法是不断进步的。比如说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六年时间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三年就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200%。统计表明,莫扎特当时的训练,他的有效指数是130%。而二十世纪的天才也许没有莫扎特有名,但其训
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十三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少于30年之内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学到多得多的数学,教学方法进步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曾经有一个时期俄罗斯对女子网球,韩国对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的的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传统上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摸索掌握了科学训练法,那么他就可以带出一代绝世高手,比如中国花样滑冰教练姚滨。人们经常感慨中国十多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 -- 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么十多亿人必然足以产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练出来的,而中国缺乏有效的练习环境,人口再多也比不上欧洲小国。
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
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
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2.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从在房间内集体对话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安排接受治疗者在一个疗程之内跟130个女人聊过天。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 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
学院学生 -- 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
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 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人脑的学习原理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一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将来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基因不可能把一切技能都用遗传的方法事先编程,那样的话太浪费大脑的存储空间。最好的办法是不预设任何技能,只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这就是人脑的巧妙之处。基因的做法是先预设一些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比如看见好吃的东西我们会饿等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但对于更高级别的技能,比如演奏音乐,需要协调调动很多神经,就必须靠后天学习了。

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解剖表明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其大脑的神经结构非常不同,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内识别方向的区域就特别发达。也就是说与计算机不同,人对于技能的掌握是在大脑硬件层次实现的。

而最近有一派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直到2000年新技术允许科学家直接观察活体大脑内的髓磷脂之后,髓磷脂的作用才被发现,而且一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被在学术期刊上说明。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髓磷脂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小孩常会犯错?他们的神经系统都在,也知道对错,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起来髓磷脂的高速网络。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因为所谓“习惯”,其实是以神经纤维电缆组合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的,髓磷脂一旦把神经包起来,它不会自动散开 -- 改变习惯的唯一办法是形成新习惯。为什么年轻人学东西快?因为尽管人的一生之中髓磷脂都在生长,但年轻人生长得最快。最激进的理论则认为人跟猴子的最显著区别不在于脑神经元的多少,而在于人的髓磷脂比猴子多20%!解剖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平均水平,但他拥有更多能够产生髓磷脂的细胞。
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06: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少教多学随想49接受孩子,为什么...

少教多学随想49

接受孩子,为什么这么难?

文/陈禾

     许多人都说知易行难,也有一些人说知难行易。于是我们看到,家庭教育专家在谈到家长之于子女的教养问题时,就在家长的“知否”与“行否”上面做文章,结果不是指责家长不学习以致许多应该知道的事情都不知道,就是片面地指责家长没有行动能力,知而不行。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家庭教育专家总是喜欢骂人,而家长都必须被骂?”的确,骂人能够显示自己的权威性,但往往习惯了骂人以后,专家就变成砖家——一亮相就拍砖,砸得你不敢抬头仰视,令家长在困惑之余,又增添几许无奈。一位家长向我说:“既不知道,当然就没有行不行的问题;而没有行动能力,正是知的不足。拿这么互相矛盾的话来敷衍我们,真是不负责任!”这位家长的话过激了,但却迫使我不得不去思考:目前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经常感到有心无力,或是莫知所从,究竟是不是“知”和“行”的问题?

“知之为知之,是知也!”你明白孔子这话的意思吗?

孔老夫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常常被不懂古代汉语的人拿来开玩笑。作为教育家,孔子也喜欢骂人,不过他老人家骂归骂,道理还是说得很清楚的。他要说的是:“你学习了,能够融会贯通,那才是有智慧的人。”知识,只要你不是脑残,花时间去学,肯定能学个七七八八,但只有能够消化吸收,并在生活中实践了,那才能成就你的智慧。

但这个从学到知,从知到行的过程,有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接受”。

家庭教育专家的喜欢骂人,我想,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这个环节——许多道理,家长们都知道,也想去做,甚至想做得很好,做得比别人更好,但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接受”,他们的习惯性思维,他们根植在内心最底层的价值意识,以及他们的优越感、自我中心、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造成的浮躁情绪,以及面子问题……,方方面面的潜在因素钳制着他的思考、捆绑着他的手脚,于是,他就没有行动能力了。你不帮他找到这团乱麻的线头,帮助他厘出头绪来,能解决问题吗?

所以,我面对家长们的问题,总要先想想,产生问题的根源究竟何在?然后再想,他可以怎么做?

简单地说,家长在许多教养问题上搞不好,就是缺乏智慧。那么,这智慧怎样得来?或者怎样提升?

从“同理心”来剖析“知”和“行”的脉络

1-3岁幼儿处在“自主意识”的萌芽期,什么事都想试一试,喜欢自己动手。所以,你不给他机会去自己吃饭,总喜欢端着饭碗来追着喂他,让他无从发现吃饭的乐趣,让他玩一阵吃一口,这无疑是在进行一项负面教育,让他注意力涣散、失去集中心智做好一件事的努力目标,于是问题渐渐产生了: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时磨磨蹭蹭、不认真不尝试,家长这时急了,开始尝试教育孩子,但都看不到孩子的改变。你能说这样的家长不爱孩子吗?你能说这样的家长不知道要培养孩子做事能力的重要性吗?显然,这不是一个“爱”字能够表达清楚的问题。

那么造成家长“知”“行”相违的原因何在?我认为关键在于“没有同理心”或“没有运用同理心”去了解、去接受孩子的特点,于是也就没有能力去处理或解决问题。这里说的同理心,包括了三个过程:

1.        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性和成长规律:知道孩子喜欢亲自尝试,只有在尝试中体验了,他才能通过感受,积累经验,获得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想了解,用些心思就会有所获;但有几个家长能解除“爱的金箍罩”,让孩子去亲自尝试呢?有几个家长不是因为看到孩子“抓着”小勺吃得费劲,吃得满地满身脏兮兮而“不忍心”下出手“帮忙”?所以,问题在“接受”,并不是“知”。

2.        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孩子在体验中改变自己:只有亲自体验了,孩子有了新的感受,他才会作出改变。所以家长的启发思考、顺势引导,提供孩子以动手体验的机会,才能催生孩子的行动力。家长若习惯于“训教”,总要以自己的干预来达到改变孩子的目的,这是教育手段的错失,以致见不到教育的正面效果,并非家长没有行动,而是行动无效。这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失误。

3.        知道并接受孩子自主意识成长的要素:这个要素就是给他发展的空间,并正面地引导他在尝试中前进,在体验中改正错误,在能力发展中建立自信、巩固心智成长。但有几位家长能接受“给与孩子空间”呢?要求孩子时时刻刻按照自己的要求说话做事,不许孩子违背自己的教导,结果孩子的成长受阻,或是走着歪路,这也不是家长的“不知”与“不行”,而是不能接受孩子自主意识的成长需要。

当然,这个过程对于家长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你的教育理念正不正确?你的教育手段是否可行和有效?这就需要学习。但在学习之前,家长必须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质,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明确的目标,也才能够学得到可行和有效的教养手段。

明白了这些道理,家长就会以同理心去了解并接受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孩子循着正确途径去学习,这就有了行动。相反,家长没有同理心,或不懂得应用同理心,他就不可能发现自己的教育理念或教育手段存在缺陷,也就不会去学习并寻求改变;而对于孩子,因为不接受他的特质,任何教育手段也就变得不可行,不可行而勉强施行,当然不会有效。家庭教育专家需要做的,是协助家长厘清混淆,帮助他找到正道,让他轻装上路,而不是施加压力,令他失去自信。

接受,其实可以不必那么难

我们不空谈理论,就拿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常见问题来看看,“接受”这些事实真的很难吗?

举个实例:你把婴儿正在把玩的小玩具藏起来,他好像很快就忘记了玩具的存在,但幼儿就不同,他会寻找,找不到就哭闹。同样的道理,正在逗弄婴儿的妈妈走开,婴儿不会哭闹寻找,但幼儿就不同。

这里有三个心理学上的概念需要学习:

1.        物体恒存(Object permanence):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发现,对于一个具体存在的物品,突然在眼前消失,婴幼儿的认知是有差别的。妈妈把婴儿正在把玩的小玩具藏起来,婴儿不会寻找或哭闹,他的目光和兴趣会很快转移。这是因为他这时还没有“物体恒存”的概念,以为玩具消失了。大约6-7月开始,婴儿的恒存概念开始萌芽,他才会在玩具不见时就在它消失的地方寻找。

2.        依附关系(Attachment):这是发展心理学家用于描述婴幼儿的社会化情绪发展状况,指的是婴幼儿与照顾者之间强烈的感情连接。0-3月的宝宝还未曾和人建立依附关系,所以当妈妈离开,由爸爸接手照顾他时,他不会哭闹着要妈妈。3个月开始宝宝就会认人了,6个月以后,依附关系渐渐形成,这时,他会对某个特定对象的行动特别注意,会主动地和他亲近。这个照顾着他,令他信任的人,可以是妈妈、爸爸、保姆、奶奶,一旦这个人离开,宝宝就会产生分离焦虑。我们通常说的“粘人”就是这么产生的。

3.        分离焦虑(Dissociative anxiety):宝宝在9个月大以后,对依附对象例如妈妈的突然消失,由于他已经有了恒存概念,知道妈妈不会不见,于是就会到处寻找,找不到时就会焦急不安,产生了“分离焦虑”。

这3个概念,爸爸妈妈们只要看书,或者听谁讲解,十分钟就可学会,也就是“知”了。然而,我们却常常看到一些爸爸、妈妈被宝宝哭闹得不知所措,孩子不让上班、不愿意上幼儿园,搞得寝食难安、神形枯槁、心力交瘁。他们没有行动力吗?也许是,更多的是尝试了种种做法,依然摆脱不了困境,为什么?

要解决上述难题,先决条件是:接受孩子的这3个特质。但要真正做到“接受”,必须在下列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   在育儿过程中,从婴儿开始,就和宝宝玩“躲猫猫”及寻宝游戏,加速发展婴幼儿的“恒存概念”,让孩子知道玩具或爸爸妈妈一时看不见,并不会消失;

第二,   找东西或寻宝游戏,一定要有“找到”的结果,让孩子知道玩具不会消失,爸爸、妈妈离开了必定会回来,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等待”的正面情绪,摒除了对“失去”的担心而产生焦虑;

第三,   经常借机离开孩子,在离开前约定好回返的时间,要做到遵守承诺。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孩子接受“分离”,并且养成习惯;

第四,   要注意展现从分离到回归的“无损害性”。玩具找回来了,引导宝宝观察确定和原来一样,没有破损;爸爸、妈妈离开后回来,要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一样疼爱他、关心他。

上面只是亲子互动中的一个例子。其他的育儿案例还很多,不一一举例。我要证明的只是:想做个好爸爸好妈妈,学习是必要的,但还必须拥有一定的智慧。懂得道理不难,难的是如何应用所学。有智慧的家长必定会接受孩子的成长特点,并能按照相关特点,制定一整套的教养策略。策略对头,才能有可行有效的实践。

也许不少家长这时会拍着脑袋后悔:“怎么我以前没想到?现在大错铸成,孩子的问题一大把,都是我害了他!”


不,别这么想!你没想到并不是你的错。自责是没用的,后悔也不必。面对现实,接受孩子的现状,制定一套适合现在状况的、可行有效的改变孩子的策略。当然,这时候你可能需要专家的协助。从这点看,亲子教育专家是很需要的。我在本文开始时指出不少专家喜欢骂人并没有否定专家的地位和价值,我要说的只是:专家有学识、有经验,应站得高、看得远,能够真正协助家长解决难题,而不是突然增加家长的焦虑,或给家长造成更大的压力。(文/陈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09: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记得虎妈唯一两门不要求女儿拿A的就是体育...

记得虎妈唯一两门不要求女儿拿A的就是体育和演戏,我在想这也许是ASD最差的两门课,一个天生肌张力低下连走路姿势都别扭,学龄前还分不清清你我他的ASD来说,这两门课太重要了,在虎妈看来,体育不太重要,每天走路上下楼梯就是锻炼,每天和人打交道也在扮演不同角色,有啥好推的,这些都是NT天来俱有的,殊不知世界上还有NON-NT,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5: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杭城一中学调查发现 4句口头禅父母孩子“...

杭城一中学调查发现 4句口头禅父母孩子“没天谈”

2011年03月09日     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http://edu.zjol.com.cn

  杭州惠兴中学两天前在两个班级做了一份“亲子”沟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跟父母主动聊天的学生不多。初中生平时对父母说得最多的四句话是——“我回来了”,“我饿了”,“我作业做完了”,“我睡了”。而学生列出的父母对他们说得最多的四句话是:“该做作业了”,“考了几分”,“别浪费时间”,“少看会电视”。

  调查显示,多数孩子不常和父母聊天,原因是“没什么话说”、“要写作业没时间”、父母工作太忙”等。每次与父母聊天,60%以上是父母更主动,而超过20分钟的聊天不到20%。

  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过程中,讨厌父母一味以“学习”作为谈话主题。而这些中学生最希望父母对他们说的话是小时候经常听到但现在很少听到的:“加油!”“看得出你努力了”、“真不错”、“懂事了”、“你最棒”、“长大后你想干什么都行”……

  这份亲子沟通的调查结果让老师们很吃惊。前天,初一(7)班班主任沈凌平老师专门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家庭作业——主动陪妈妈聊天20分钟。昨天他发现,学生们作业完成得还不错,“有些学生回家后主动给家长敲背、拥抱,还陪家长聊天,有个学生破天荒给妈妈打了一盆洗脚水。”但也有不少学生连这道简单的作业也无法完成。

  妈妈说“要考满分哦”我一听就没话了

  初一(7)班的方玥没法完成这个“主动陪妈妈聊天”的作业,因为父母在外地经商,一个月或一个半月回来一次,“我已经很久没跟他们沟通过了。”

  方玥说,父母一个星期打一次电话过来,主要问学习情况,她在电话里基本上以“嗯”“哦”回答,每次通话不超过10分钟。“我有话跟姐姐说,姐姐不在就跟洋娃娃说。”方玥想对父母说,多回几次家,女儿也想完成这样的作业。

  初三(1)班的孙楷文说,接到这道作业时,正好和妈妈处于冷战中。她想把这作业当成弥补和妈妈僵硬关系的一次机会。“前两天吃饭,妈妈跟我谈中考,说我现在成绩不太理想,因为我不努力。”话不投机,两个人开始冷战,一连几天不说话。

  吴奕雯同学父母是做生意的,她说,父母每天回家都很晚,有时要10点以后。等他们回家了,她基本上已经做完作业睡着了。所以平时想找他们聊天都没有时间。为了要完成“陪妈妈聊天”这道作业,她破天荒地给妈妈打了一盆洗脚水,看得出来,妈妈心底很高兴,但她第一个问题还是:“考得怎么样?”原来吴奕雯刚考完英语测验,她并不希望妈妈问这个问题,“我考砸了。”妈妈有些不高兴了,但女儿今天这么懂事,她就说了句“以后考得好一点。”

  胡昱涛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他满心欢喜给妈妈准备了贺卡、鲜花,还有拥抱,妈妈也挺高兴的,但坐下来聊天时,话题还是没有变,先聊中考体育,说就是眼前的事情,要抓紧联系,一定要考满分哦;然后问最近学习怎么样,说作业有些马虎,老师都发短信来了,再不努力,中考就没希望了。

  胡昱涛说,本来想跟妈妈好好聊聊自己的真实想法,可妈妈一聊这个话题,他就没话了,“本来我想对妈妈说,学习虽然很重要,但还有其他开心的事情。既然是交流,为什么妈妈不跟我说说她的事情,比如工作中开心的或不开心的事,但妈妈很少讲,只想听我讲学习上的事。”

  吵架时儿子哭着问:“你知道我的朋友是谁吗”

  当代学生和父母交流的语言如此贫乏,无话可说,不能不让父母感到吃惊。昨天在钱报家长会QQ群里,不少妈妈们也深有感触。

  李女士:自己真正投到孩子身上的时间也不多,总是提纲挈领地告诉儿子要学习,但是并没有真正了解儿子的具体情况。记得儿子有次和我争吵时哭着说:“你知道我的朋友是谁吗?你知道我的烦恼吗?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就知道工作!你根本就不关心我!”我很震惊,当时我觉得儿子不懂事,自己平时好吃好喝地供着他,让他从来没缺过什么,居然还说不关心他。现在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不是那些物质,而是父母真正对自己心灵的关心。

  惠兴中学校长唐少华:父母怎么跟孩子交流,这是一门技巧。我有一个读初一的儿子,我跟儿子是“兄弟”相称。上次回到家想跟儿子交流一下。“兄弟,最近篮球队怎么样?”篮球是儿子最喜欢的运动,聊起这个话题,儿子就滔滔不绝,两个人聊了很多关于篮球的事情。看聊得差不多了,我随口说了句“你们班里的A怎么样了,你是他的好哥们,得在学习上帮助他一下。”儿子听了,点了点头。我接着说,“A缺乏自律,你得多提醒他一下,你们是哥们,他会听你话的。”儿子表示认同。

  我也想跟儿子聊一下学习,但单刀直入不合适,特别是孩子考试没发挥好,特别怕家长问。作为家长,不问也不行,考好了表扬一下,没考好得给他“加油”,谈学习多了,孩子会反感,应该先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学习作为附带,随便问一句,技巧很重要。

  美国父母和孩子沟通

  有17条“军规”

  美国知名教育咨询公司所做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美国67%的父母选择在私家车里和孩子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利用在车里的时间和孩子谈论最多的话题分别是学校(占91%)、朋友(占90%)和其他事情(占82%)。

  美国父母和孩子沟通有17条规则:

  1.用心倾听孩子怎么说。

  2.真正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3.孩子当然不是完美的,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吧!

  4.常和孩子一起度过有意义的时光。

  5.别将孩子跟他们的同学作“横向比较”。

  6.对孩子常找一些表示肯定的话说说。

  7.不忘表扬——告诉孩子你为他感到自豪。

  8.礼貌对待孩子的朋友。

  9.跟他们说说你心中的烦恼,让孩子明白:遇到麻烦的并非只有他们。

  10.热心参加孩子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表演等。

  11.有些事完全可以征求他们的意见或看法。

  12.对孩子拥有的物品予以尊重。

  13.让孩子知道,你随时乐做他们的帮手和后盾。

  14.作解释时务必耐心。

  15.帮孩子学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16.对孩子说,你很高兴是他们的父母。

  17.每天都真诚地说:我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23: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孙云晓:亲子关系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

孙云晓:亲子关系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要素

孙云晓 http://blog.sina.com.cn/sunyunxiao  2011-03-22 13:46:45


新华网北京3月19日电(记者谢良)“中考、高考临近,毕业班的学生进入了频繁的周考、月考、模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说,最近他不断接到学校和家长的电话,称孩子心理压力大,造成学生精神失常、抑郁等现象。
    青少年心理纠结不仅只是局限于精神抑郁。近年,青少年因心理危机造成的自杀、校园暴力、沉迷网络等事件不绝于耳,有关专家表示,我国三亿多未成年人,他们最弱的是心理健康,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教养”方式不当,引发的心理健康危机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应坚持“成人大于成才”的教育观。

    全球20%的青少年有心理健康隐患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期发布的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指出,全球20%的青少年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抑郁。早在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对我国中小学生调查数据则显示,80%左右的中小学生是心理健康的,有16.4%的小学生、14.2%的初中生和14.8%的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不超过5%。

    “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0年来对青少年发展状况调查看,这组数据到目前基本没有改变”,孙云晓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曾对中学生心理咨询问题作过统计分析,发现42%是来自于人际关系的问题,27%来自于学习的问题,还有20%是来自于自我方面的问题,关于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不到10%。

    在林崇德看来,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大体可以包括敬业、乐群和自我修养三个方面。

    湖南女作家阮梅7年来跨省对2000—3000名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做心理和生存问题调查。在她与孙云晓合著的新书《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讲述了10余名男女中学生因心理危机而导致离家出走、沉迷网络、盗窃犯罪、割脉自杀、吸毒卖淫、同性恋爱等极端个案,让人触目惊心。在这些个案中,学生大多是在敬业、乐群、自我方面出现了问题,而家长、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致使悲剧的发生。

    这与家庭、学校、社会“教养”不当密切相关。阮梅分析说,父母的精神支持与物质给予严重失衡,高压、高期望值、包办一切,让孩子远离了心灵的快乐;应试“高分”成为悬在学生心头的一座大山;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脱节,学生社会知识贫乏,社会环境的灰色污染导致青少年对校园外的恐惧和漠视。如此,青少年人生坐标可能发生严重倾斜。

警惕家庭“虎爪”伤及孩子

    产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根本原因何在?孙云晓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未成年人支持性的人际关系不够,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出现严重问题,就会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其中,亲子关系在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孙云晓等专家认为,有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家庭教育不当造成亲子关系紧张,会引起巨大的心理危机,需引起中国父母的高度重视。

    2010年底,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的《虎妈战歌》讲述自己对女儿的严厉教养方式使女儿成才。其教养方式引发了关于中美教育一场大讨论,也让虎年中的中国妈妈们既跃跃欲试又犹豫不决,是“放养”还是“圈养”?是严厉还宽容?

    对于“虎妈”教育,孙云晓说,儿童特别需要严格管教,但“虎妈”教育是灾难。“虎妈”在孩子眼里可能既是天使,也是魔鬼,“虎妈”式教育容易导致或诱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危机。

    湖南省脑科医院有个叫严恒(化名)的病人,是“虎妈”教育下的典型案例。因认为父母啰嗦,从丢东西发展到打父母,最后被诊断为人格障碍,而这都起因于母亲在家里事无巨细都要管、都要说,规矩要求多,而且不允许严恒犯任何错误。

    阮梅所作的调查表明,青少年谈及压力、紧张的来源,首先提到的是家庭父母,其次是学校教育。

    严恒的悲剧近年在我国家庭时有发生,孙云晓认为,惩罚孩子的前提是肯定孩子,要宽容孩子的不完美,不要对孩子管束过于严厉。

拿什么爱孩子

    阮梅对一位未曾谋面,网名叫“路过的生命”的16岁学生记忆尤深,正是他促使阮梅完成了《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一书。在2010年仲春时节,这名学生投河自杀。面对一个稚嫩生命的离去,男孩的姨妈在网络上发出悲伤的诘问:“要怎样去爱你,才能唤回你远去的脚步?”

    阮梅说,人的一生有许多爱逝去可以再来:婚姻、家庭、爱情、友情、事业等,唯有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爱,错过了就错过了。

    专家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人才问题上应坚持“成人大于成才”的教育观,父母、老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孩子付出“真爱”,许多心理问题和由此引发的家庭社会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孙云晓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三个要素,即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进行抗挫折训练。他特别指出,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一是延迟满足的教育方法;二是爱孩子要敢于说不甚至惩戒;三是培养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四是鼓励孩子更多一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全社会都应高度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同时,加速推进心理学学科建设,培养大批应用心理学人才刻不容缓。”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杨凤池指出,当今家庭教育存在三大误区:重智商轻情商;重物质轻精神;重少年轻童年。这种误区值得反思。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李文道博士提出,未成年人本身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家庭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坚强后盾;学校要减少应试教育对未成年人伤害。

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166401018agy.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08: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首育儿路 蔡美儿感悟人生记者孟...

回首育儿路 蔡美儿感悟人生

记者孟芳纽约报导 March 26, 2011 06:01 AM




虎妈蔡美儿接受世界日报专访,畅谈创作体会和人生心得。(记者孟芳/摄影)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母亲和两个女儿,以及两只狗的故事。这原应该是一本关于华裔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更优于西方父母的故事。但取而代之的,它是一本关于文化冲突、包含一丝荣誉,以及我曾经如何向一个13岁孩子屈服的故事。」
这是「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一书封面上的三句话,虽然很短,却包含了一个母亲的温柔、坚持、挣扎和反思,没有人生来就会当父母,每一位父母在回首孩子的教育之路时可能都有著他们各自的「失败与伟大」。

在纽约曼哈坦中城,这位引起无数媒体好奇和报导的虎妈接受了世界日报的专访。蔡美儿自信而且幽默、爱笑,长而卷的头发搭在肩膀上显得优雅迷人,一袭贴身黑色的套装看起来中规中矩,但当她挽起袖口,露出虎纹的图案,让人不觉会心一笑,「哈,真的是虎妈」。回答起问题,她也是快人快语,问话者必须要集中120分精神才能够跟上她的思维。

绕个弯 母女又走到一起

之所以自称虎妈,是因为蔡美儿生于虎年,相信生肖性格的她在书中写到,虎年出生的人「高贵、无畏惧、有力量,有威严和魔力」。她的大女儿索菲亚(Sophia,中文名字蔡思慧)属猴,小女儿露露(Louisa,简称 Lulu,中文名字蔡思珊)属猪,不同的生肖,暗示了两个孩子迥异的性格,也让她经历了一个母亲的蜕变。蔡美儿说,在写书的过程中,她逐渐发现自己「曾过于自信,因为第一个孩子比较听话,但第二个却完全不同,而且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

蔡美儿说,两个女儿让她最感动的时刻,一是她完整意识到索菲亚多么的勇敢和贴心,因为虎妈太习惯要求女儿做这个或那个,并且不断加码,以及看着女儿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钢琴的那一刻;另外则是露露对她说:「别傻了,当然我喜欢你是个严格的华裔母亲。」蔡美儿说,当她后来决定给露露空间,母女紧张关系放松下来的时候,女儿又「回头倾向于我,我们象是绕了个弯又走到了一起」。

一家人的作品 就像日记

这本书的创作要回到2009年6月29日,在经历了人生中最坏的事情—最亲的妹妹Katrin罹患白血病、蔡美儿决定向小女儿露露「周而复始的战争」妥协后,这位耶鲁法学院教授开始了她人生中第三本书的创作,这本对她具有「疗伤效果」(Therapeutic)的书,让她回顾了一家人走过的「旅程」(Journey),只是当时她没有想到这本书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连出版社The Penguin Press 的宣传总监哈特森(Sarah Hutson)也表示,「没有人可以在一开始就预测一本书将会多么成功,但出版这本书的确让人兴奋。」

蔡美儿认为这本书是一家人的作品(Family Project),和她之前写的两本书完全不同,「我第一本书花了八年来做研究,第二本用了五年,这一本是零,它更像我的日记」。书名也着实花了一番功夫,一开始她打算叫「华人妈妈养狗记」(Dog Raised by Chinese Moms),但后来觉得不太切题,便和先生Jed一起商量出用「战歌」这个词,代表她和女儿间的冲突和在美国采用华人教育模式所遇到的困境,蔡美儿说:「其实Battle Hymn在英文中有点悲伤的味道,这个词缘于二战后,具有宗教和精神上的意义。」

让蔡美儿欣慰的是,这本书不仅是她自身的反思,也拉近了她和女儿、母亲的关系,她表示孩子们读后更愿意和她交流,也都更理解她。比如索菲亚一直认为母亲更喜欢露露,花的时间更多,也总是在为露露操心,而「她现在知道我一样平等的爱她们,只是我一直认为老大就应该是规规矩矩的,我也一直在这些规矩中挣扎」。而露露了解「我不是要对她严厉(Mean),而是我想给她一个未来,我不愿放弃她,我对她非常自信」。母亲也给了蔡美儿肯定,「按照传统,妈妈不太习惯将家中的事公开化,所以其实这本书非常的不华人化(Unchinese),有一种反抗在其中,可是当她读完,妈妈说她爱死了」。

历经艰难 靠创作来疗伤

蔡美儿说,书中最后三章是最难写的,她曾文思中断,几乎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因为妹妹的病和女儿说恨自己。作为「疗伤」的一部分,蔡美儿认为这也是西方媒体对她不公平的地方,「我经历了最难过的时刻,而我的西方朋友告诉我,每一个有青少年的家庭都有争吵,有的甚至更糟,比如孩子打架,吸毒或是酗酒,即使这些家庭从表面上一点也看不出来」。

对于理想型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蔡美儿认为是混合了父母和向导的角色,父母要学会倾听,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孩子的朋友,「如果孩子不跟你交谈,说心里话,是很危险的,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可能面对的痛苦或麻烦」。

【蔡美儿小档案】

蔡美儿(Amy Chua)

●身分

母亲、作家、耶鲁法学院教授,曾出版过两本学术著作

●家庭状况

丈夫Jed犹太裔,大女儿Sophia,小女儿Lulu

●成长经历

祖籍福建,父母在菲律宾长大,父亲于1960年被麻省理工大学录取,取得博士学位后担任大学教授。蔡美儿出生在美国,家中老大,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大妹毕业于耶鲁法学院,二妹毕业于哈佛医学院,小妹Cythia虽有唐氏综合症,但曾拿过两次残障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冠军。


AmyChua1.bm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09: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亲子话题》两个儿子 从贵族到平民...

《亲子话题》两个儿子 从贵族到平民

文、图/晓亚 世界新闻网 March 27, 2011 06:30 AM

父母无法预知孩子的人生,但期待他们能够养成美好的人格特质,伴随著他们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 那天看到小儿子坐在书桌前很努力的在一张白纸上涂涂写写,我问他在忙什么,他说正在安排这星期的时间表,包括每一天的课外活动、中文功课、阅读、练琴、休息、打电动、吃晚餐、刷牙、洗澡、睡觉…等等。从星期一到星期天,洋洋洒洒,井然有序。我想想自己好像在高中要考大学那年暑假,才开始准备了一张温习功课表,详细列载了每一天早、午、晚预备念的科目。这小子较老妈提前了十年进程,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相对于小儿子的凡事做计画、并且按表操课,老大便显得浑浑噩噩,常常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我所筑构起来的想象空间里,过著山中无岁月不食人间烟火的日子。

两个小孩相差五岁,因为个性差异,及随著经验累积摸索,这几年在小孩教养方式上不断做变异调整,也逐渐领略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灵魂,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生命的方向与进程。

哥哥上幼儿园之前,我们小城周遭的学校大概都已纳入我的侦查搜索范围,参观了20余所大大小小学校,捧回一大叠资料,总觉得没有一家完全符合我的标准与期待。最后选择了一家由比佛利山学校退休的教师所创办的小型儿童学习中心,这所学校收费昂贵,标榜的是智能学习的开发,所有活动皆以课业(academic learning)为重点,从四岁班开始每天便有三到四页的功课,以不断的书写让孩子熟悉文字的拼音与句子文法结构,五岁幼稚园班便要求小朋友必须要阅读简单的故事书。

到了弟弟要进入幼儿园的时候,这所才创办第五年的小学校已经有了很长的waiting list,但越来越拥挤的学习、游戏环境及完全以课业为主的教学方式,让我最后决定舍弃这所许多华人家长趋之若鹜的学校,另外选择了以注重孩童社交发展的教会幼儿园,学费只有当年哥哥贵族学校的一半。在同样的年纪,哥哥整天要练写书写成串的英文句子、计算数学加减法,弟弟却在锅碗瓢盆做饼干蛋糕中度过两年快乐的光阴。

虽然老大的学业超前许多,比弟弟出色卓越,但进入公立学校后却影响了他在班上的学习态度,因为老师所教的都是他已经会的东西,因此头两年常常发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弟弟虽然没有接受早期智能开发的震撼教育,上了小学后课业也从不需要我们操心,反而每次做糕点时,他都自告奋勇当小助手帮忙,在生活上显现出比哥哥更具弹性与乐在其中的能力。

养育第一个孩子时候,因为缺乏经验,战战兢兢想提供自认为最好的给他,不自觉给自己与小孩很大的压力。选择课外才艺活动时,老大的钢琴老师是一个小时收费60元的名师;老二的钢琴老师是一个钟头18元还在上大学的学生;老大参加的是区域小联盟棒球队,每年制服注册是一笔可观费用;到了老二,打棒球?到社区育乐部门所举办的棒球队,只要几十元便打发了,同样玩得开心。

老大是贵族养育法,老二则走向平民化。很多哥哥小时候参加的课程,下棋比赛、运动营队,以及在各个图书馆、博物馆、城市育乐中心举办的活动中穿梭…后来一一减少甚至停止。体会到过度密集赶场式的教养,不仅孩子没有喘息空间,大人也疲于奔命。

我们在养育孩子时,往往向外寻求资源,将他们送到各种才能训练、潜能开发活动中想靠所谓的专家来代替我们型塑完美的孩子,却常常把自己与孩子忙累得没有时间彼此好好面对面相处,享受优质的亲子时光。

很多时候,父母只是想满足儿时未能完成的梦想,或是对子女怀抱不实的期待,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是否合适孩子及他们真正的兴趣。我见过很多家长,将孩子的时间填塞得毫无空隙,钢琴、小提琴、绘画、舞蹈、网球、游泳、英文写作、演讲辩论…小孩从来没有机会停下脚步,看看蓝天白云,欣赏树上的花朵、翩翩飞舞的蝴蝶,做做白日梦,好好与爸爸妈妈促膝谈心。如果我们不给孩子梦想的时间与空间,又如何养育出具备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未来主人翁。

一百年前那对小兄弟,没有计算机、没有游戏机、没有网络,太无聊了跑到爸爸的车库,东敲敲西弄弄,玩著玩著就玩出了一架飞机飞上天。

记得有一次,我和儿子一起对著窗外的蓝天发呆,看着远处的白云不断变化形状,并且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我们静默不语,只是专注于云朵的飞翔旅程,从远到近,从近再飘向远方。偶尔发出几句赞叹声,感叹于大自然的浩瀚与奇妙。这看似平凡无奇的场景,却是我认为与孩子交心的时刻。当子女长大后,父母回想起来,如果记忆中仅是一连串赶场奔波于各种活动的片断,或是因焦虑压力无法舒解带来亲子间剑拔弩张的争执冲突场面,而没有任何心灵互相交流的温馨画面,将会是多大的遗憾!

如今老大即将进入高中,我们没有送他去任何的课后辅导班,在他的同侪中算是异类。因为人生有很多事情远比功课好更重要,我希望他们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乐观积极、懂得感恩付出、能为自己与他人带来幸福快乐的人,所以我经常与他们分享社会上感人的事迹,如前阵子一位台湾司机拾金不昧,将相当于他开十个月出租车工资的钱,毫不迟疑的送还给遗失钱包的乘客;还有那位将毕生所得奉献出来帮助穷苦孩子的卖菜阿嬷,及许多匿名不求回报的慈善家…,将这些诚恳、正直、回馈社会的人生价值观点点滴滴透过小人物的事迹,传达给他们,并且鼓励他们将压岁钱及零用钱捐一部分出来成立一个charity fund(慈善基金),随时准备去帮助那些遭遇不幸的人。

两个小兄弟,一个按表操课喜欢规律的孩子,一个天马行空不受拘束,个性南辕北辙。我无法预知他们将来的人生,但期待他们能够养成美好的人格特质,伴随著他们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21: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优等生母亲称对女儿教育方法系第三条道路...

优等生母亲称对女儿教育方法系第三条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30日03:53  中国青年报  


  在绝大多数中国妈妈眼里,李亦雯肯定是个真正的优等生。

  她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当年报考了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巴斯大学、德国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维也纳大学、华盛顿大学等12所世界名校,全部被录取,并拿到包括牛津在内6所大学的奖学金。最终她放弃牛津大学,接受欧盟提供的全额奖学金到维也纳大学学习全球经济,接着到联合国实习,再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经济史,以全A成绩毕业。

  毕业后,她被美国一家顶级投资管理集团录用。该集团在当年全球数千个报名者中只招10人。最后一轮是集团20多名中高层经理的面试,每人一对一,谈一小时。3天面试后,她脱颖而出。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同学称,这家投资集团跨三大洲层层考核的严格挑选,寻找的是“全球最聪明、最善于沟通”的人。

  李亦雯并不认为自己多么聪明,她讨厌“哈佛女孩”、“牛津男孩”之类的标签,她说自己只是个“为减肥发愁、渴望爱情”的普通女孩。不过,“我有个不普通的妈妈”。

  她记得大学时老师说:在攀岩时,每个人手里有5颗钉子,有的人不冒任何风险,可能每隔半米就放一颗钉子,走得很安稳;而有的人则隔0.8米或1米才放一颗钉子,虽然走得不太稳,但总能达到最高的高度。她自己“不过就是把钉子放得比较远的那个人”。

  而鼓励她安放钉子,并随时准备好在她掉下来时接住她的,正是她的妈妈刘曼辉。

  刘曼辉说自己不是“虎妈”,不“圈养”,但也不“放养”,她走的是“虎妈”、“羊爸”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

  刘曼辉是武汉一家大型国企的中层管理干部,丈夫是大学老师。

  因为2006年当地媒体曾有《我放了牛津大学的鸽子》等对李亦雯的报道,这个“成功”的妈妈在武汉小有名气。也正是在2006年,刘曼辉参加了由一家机构在武汉搞的心理学培训,由此对青少年心理教育产生浓厚兴趣。后来,她还受邀在武汉搞了两场“爱的教育”公益演讲。她退休后准备把自己的后半生“跟教育干上”。

  如今,找她咨询的家长越来越多。她每天要接三四个家长的电话,有的家长在电话里的第一句就是:“刘老师,帮帮我的孩子!”

  这几年在解答别人问题的同时,她把自己从小给女儿记的十多本育儿日记放在床头,每天睡觉前都翻一翻。每看一次,她都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妈妈”,经验少、教训多。

  前来咨询的问题五花八门。一个父亲说,女儿成绩很好,可高考考砸了。高考那天孩子出门时,他说了一句:“女儿,加油!胜利属于你!”事后他一直很自责,认定这句话让孩子压力太大影响了发挥。他堵着刘曼辉问:“我是错了吗?”

  有的家长委屈地抱怨,自己从不给孩子说你要考什么名次,考什么大学,孩子在家学习时,家长连大气都不敢出,恨不得拖鞋都不穿,光着脚走路,就怕打扰孩子。可这种“无声的压力”适得其反。

  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太闷了”,跟大人3个月不说一句话。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儿子“太活了”,课间休息疯个不停,“下堂课怎样收得住心?”

  刘曼辉总结,这些问题无外乎集中在学习不好、与大人不能沟通这两方面。

  她通常不会立刻给出“技术性”的处理意见,比如怎样克服上课玩手机。她觉得那些都是浮在水面上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大人病了。

  她会给这些父母念一些话:“如果我有一颗炸弹,我会炸平我的学校;如果我有一把刀,我会杀死我的妈妈。”这是一个9岁孩子的造句。

  “妈妈是‘会计师’,算好了我们的每一分钟;妈妈是‘变色龙’,考了满分睡着了都会笑醒,考差了就会大发雷霆;妈妈是‘母老虎’,每次出去玩总会被准确地堵回来;妈妈是‘河东狮吼’,看一会儿电视就发作……”这是面对武汉市作文竞赛题《给我一点时间》,孩子在答卷上写下的。

  刘曼辉推荐家长上豆瓣网看一个叫“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听听孩子们是怎样“妖魔化”家长的。这个组组员有近7000人,主题旗帜鲜明地集中于一点:如何对付父母?

  每天,对付父母手法最高明、最智慧的帖子会置顶,追捧者众多。在小组里,孩子们控诉家长“卷子还是热的,就被叫去大骂一顿”,称50后这代看CCTV看春晚、去北京不看话剧不参观美术馆非要先看天安门和毛主席纪念堂的“主流父母”,是一群“僵化的国家教育机器的最末端执行者”。

  组员们称,自己“逃得掉沉闷无趣的小学,却永远也别想从父母那儿毕业”,“家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

  刘曼辉还给家长们呈现各种数据:“知心姐姐”曾在一次涵盖18个省份6000多个孩子的调查中发现,家长和孩子交谈时,最爱说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而孩子表现出的最强烈的愿望是:我们不想在否定中长大!在问卷中,2909个家长中只有4个回答“最满意孩子能与人合作”。

  两场演讲中,刘曼辉都把“父母皆祸害”作为引语,现场一下子变得无比安静。有家长说,自己从来不知道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竟是这样的形象。

  为了得到赞美,孩子会自觉做到自己的最好

  “虎妈”近来成为公共话题,很多家长找刘曼辉聊天,几乎人人都说自己不是“虎妈”,自己的家不是“虎窝”,自己更倾向“美国式的宽松”,而不是蔡美儿那样的“中国式严厉”。

  可刘曼辉发现,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看起来,大家都很赞成赏识教育,但到底怎样赏识孩子?

  有的人谙熟比尔·盖茨妈妈支持儿子退学的故事,甚至能背出盖茨在母亲节寄给母亲的卡片上的话:我爱你妈妈,你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你总是在我干的任何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我怀念和你在一起的所有时光。

  可戏剧性的一幕让刘曼辉至今难忘。一次,她和一群家长吃饭,饭桌上大家正热烈讨论“要赏识孩子”的话题。说话的空当,一个小学生用刚吃过骨头、油乎乎的手,在纸上印下一个可爱的手印。当这个女孩儿很得意地向妈妈展示自己的杰作时,妈妈看都不看,手一挥把孩子推开,“去去去,别捣乱”。一桌子人仍然热烈地讨论着,没有一个家长去看看这个孩子在纸上做了什么,更别说鼓励孩子“有创意”了。

  另一次,刘曼辉现场出题“考”一对父母。很简单,写下孩子的优点。母亲憋了10分钟写了8个字,父亲写了短短3条再也动不了笔。她不得不延长“考试时间”,又给了半小时,让两人发散思维去想孩子的种种优点。她还给了很多提示,比如孩子是否孝顺奶奶,喜欢什么明星,穿衣服颜色搭配怎样,喜欢宠物吗、爱旅游吗……

  最后,夫妻俩好不容易凑了7条。可刘曼辉坚信,“一个提笔就能写下孩子至少20个优点的妈妈,才基本合格”。

  她问这对家长,孩子长到17岁了,你们表扬过孩子吗?他们点头。“那你们怎样表扬的?”刘曼辉不解。

  后来刘曼辉弄明白了,这个孩子17年来,听到的表扬都是“复合句”:“你××事做得不错,但是……”重心永远在“但是”的后面。“但是”像条响尾蛇一样咬了这个孩子17年。

  相比这些“敷衍的赏识”,刘曼辉翻开自己的育儿日记,觉得自己的赏识都有些像“放大镜”,夸张得有些好笑了。

  那时她并不懂什么教育,当肉乎乎的小雯雯出生时,她只是本能地觉得要保护好她。“孩子的心就像豆腐,不忍心破坏”。不破坏最好的办法就是赞美。

  雯雯出生不久,父母就建立了5本档案:一是生活日记,记录雯雯的点滴进步和生活趣事;二是录音磁带,录下雯雯各个时期的语言,包括哭声、笑声、唱歌、背诗、讲故事、对话等;三是画册,凡是雯雯随手乱涂乱画的纸片都保存收集起来,从中可以看到雯雯观察事物、表现事物能力发展的脉络;四是影集;五是病史档案,观察她的体质变化。

  雯雯从小到大画的每张画,小到一个点,大到人物素描,都得到妈妈的“隆重表扬”。严格地说,最初几页纸根本就不是画,“乱七八糟几个点”、“歪歪扭扭的横线”都被妈妈使劲说:“雯雯真棒!”等到雯雯稍大些,画“小鸟”了,妈妈夸她:“哇,雯雯还有这个才能呢!”这番表扬是妈妈考虑过的,因为她知道雯雯能听懂“才能”这个词。她要让雯雯知道,妈妈的每一次赞赏都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虚假的。

  当雯雯表现出小孩子特有的观察力时,爸爸妈妈总是鼓励雯雯:“说得太好了,再想想,还像什么?”所以,雯雯把太阳比喻成“气球”、“鸡蛋”,把盖着铁盖的烟囱喊成:帽子!帽子!她把汉字的“口”,说成是毛巾;看到卖烧饼的与买烧饼的打架,她就说“他们不像大蒜一样团结”……

  刘曼辉渐渐发现,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得到的赞美越多,越喜欢被赞美,为了得到这些赞美,孩子会自觉地做到自己的最好。

  一些时候,赞赏不需要语言,孩子也懂。刘曼辉从不说“你要考一百分”、“你要得第一”,可雯雯发现,只要自己拿到了一百分,妈妈就一脸的喜悦,第二天带自己看两场电影,去山上采蘑菇、做根雕……下一次,她就会更努力。这成了良性循环。

  多年后,当刘曼辉翻开《撒切尔夫人传》时,发现书中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我身边聚集着很多拍马屁的人,但我就是爱听赞美的话。

  “这样的铁娘子都如此,更何况一个孩子?”她常常这样反问前来咨询的家长。


为什么不努力做“快乐的全A生”

  第一次“爱的教育”演讲时,刘曼辉讲了女儿获得哪些成就,怎样放弃牛津大学走自己的路,以及她的教育经验,现场掌声热烈。在场的美籍华人、心理学家李绍崑事后却告诉她,你讲得很好,李亦雯的确很优秀,但你有炫耀的成分。

  当刘曼辉开博客,把报道女儿的文章贴上去,有人评论道:李亦雯的确是个优秀的学生,在今天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她是个幸存者,但这只是极少数的个体。当我们想成为李亦雯并和她一样地规划人生时,我们必须拥有北外的毕业证,拥有托福630分、德语达福19分(满分20分)的学习成绩,否则你根本就不能有放弃牛津大学的机会。

  一个普通学生怎样才能具有这样的能力呢?你必须在高中成绩非常优秀,你不能有任何课余时间,你没有时间看报纸,你不能了解新闻,你甚至不能保证睡眠,因为你要报考名校,你不能独立思考,连上厕所都要节省时间,因为你要面对无数的竞争者……

  总之,李亦雯太“高大全”了,离普通孩子太远了!

  刘曼辉说,她承认,“父母皆祸害,其实真正的祸害是教育体制”,现在的应试教育就像剧场散场一样,人很多,顺着走都可能被踩到,谁还敢逆行,谁也不想孩子是被踩到的那一个。

  她的“第三条道路”,就是要让孩子在这种夹缝中吸收最多的阳光去生长。

  就在《虎妈战歌》大热的同时,中国的社会学博士、应用心理学副教授方刚却写出《我的孩子是“中等生”》,因主张“宠爱教育”,被称为“羊爸”。

  方刚的著作封面有几行语录:爱你的孩子,就让他做快乐的“中等生”吧!宠爱不是溺爱,要天使不要天才;今天的“中等生”就是明天的社会精英……

  刘曼辉说,“虎妈”与“羊爸”都很极端,每个孩子都不同,没有固定的模式,她也不想创造“李亦雯模式”。

  “并不是全A生就不快乐,也不是平庸的中等生就一定快乐!为什么不努力做‘快乐的全A生’呢?”说起这些时,刘曼辉的眼睛闪闪发光。

  来咨询的家长还常问道,“李亦雯为什么能主动学习,总拿第一名?”刘曼辉也常思考这个问题。

  李亦雯的爸爸是个能吃苦、沉得住气的人,这一点女儿像爸爸。小学一年级,因为写字慢,有时写完作业要7个小时,可雯雯坚持下来了。

  刘曼辉的教育也是“功利”的,尽管她从不明说要好好学习之类的话,但孩子得了第一时,妈妈喜悦的表情、接踵而至的奖励,让孩子认为“妈妈是在乎第一名的”,为了让妈妈高兴,她必须拿到下一个第一名。

  当然,拿到下一个第一名的代价是更刻苦的学习。有一年大年三十,要吃年夜饭了,雯雯还在学习,她对家人说:“如果我不学习,我就有犯罪感。”

  如今,刘曼辉在日记本里读到这句话时,心里隐隐发痛。“中国的教育太残酷了!”

  刘曼辉承认,女儿学习好,原因之一是为了满足妈妈。“但让妈妈高兴成为学习的动力,也不算错吧?”后来,她读到了教育专家徐小平的《隧道里的风景》,原来徐小平的成功也是因为“要向妈妈证明自己”。

  事实上刘曼辉也曾想过不那么功利,让孩子学习轻松些。开家长会时,她极力呼吁给孩子一些空间,反对学校节假日不休息。但其他家长反对声一片:你的伢自觉,成绩好,我们的伢非要学校管才听,不能放鸭子!

  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出手的拳头击中的是教育体制这团大棉花,大环境改变不了,就只能在小环境里找出路。

  孩子一边承受着“为妈妈高兴而学习”的压力,但另一方面,这个家庭又给了她尽可能宽松的土壤。

  刘曼辉夫妇一直很少斥责孩子。小时候,雯雯有一次想让6只小鸡游泳,把它们淹死了。妈妈没有责备,而是告诉孩子,小鸡不会游泳,还引导雯雯观察鸭子与小鸡“脚”的区别,观察什么是“死亡”。

  当孩子被伤害,有心理阴影时,妈妈总是努力找办法修补。有一次,3岁的雯雯突然说:妈妈,我们俩结婚吧。爷爷严厉地说:不好,这话说得不好。爷爷说话的口气较重,雯雯顿时大哭起来。从此,她再也不提“结婚”二字。

  为了让雯雯再开口说这两个字,刘曼辉买了一套《世界著名童话集》,里面有《睡美人》、《白雪公主》、《被施魔法的公主》、《卡玛王子和布达公主》、《驴皮公主》等,每个故事都有结婚一词。念书时,妈妈会把“结婚”念得很重,几本书下来,雯雯懂了,说:我好傻,结婚原来是一个叔叔和一个阿姨生活在一起,我不能和妈妈结婚。

  这是妈妈的错

  等到第二次“爱的教育”演讲时,刘曼辉加了很多自己的教训,她把自己的伤口赤裸裸地暴露在听讲的家长面前。她认为,自己的教育并不完美,有的地方甚至很“丑陋”。

  最后,她念了自己给上大学的女儿写的第一封信。当她抬起泪眼时,发现很多家长也落泪了。

  家长更渴望“有缺陷的、真实的、摸爬滚打的教育模式”,如果说李亦雯离普通孩子很远,但刘曼辉的教育却就在身边。

  刘曼辉是等到雯雯上大学了,因为想念孩子,把育儿日记翻出来看,才发现自己不是个合格的母亲。

  在一本绿塑料皮、印着影星张瑜头像的日记里,刘曼辉看到了这样一段泛黄的文字:

  雯雯回家说:上课时,老师要同学们造句“又……又”。一个小朋友被点起来后说:李亦雯又胖又矮。全班同学都大笑起来,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听到这,爸爸妈妈也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接着问“雯雯,别人笑了,你笑了没有”,雯雯说“没有,我没笑”。妈妈说,应该这样造句,李亦雯的脸又圆又红。雯雯说,别人才不会这样造呢,这是爸爸妈妈造的句。

近20年后,读到这番话,刘曼辉唏嘘不已。她说,当时自己没有用最好的方式保护孩子的自尊。

  妈妈造的句掩盖了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如果时间能倒流,刘曼辉希望说:雯雯,看上去你有点儿难过,给妈妈说说你的不舒服好吗?

  实际上,这个“伤痕”一直留到现在,李亦雯如今只有80斤,可还在喊“减肥”。

  “这是妈妈的错!”刘曼辉叹着气说。

  几年来,她从很多来咨询的家长身上,反思自己过去的不足。有的场景几乎就是一模一样,可家长的处理方法却不同。

  李亦雯高考结束那天,同学们晚上到江滩上狂欢,半夜11点了,20多个同学还不舍得分开,大家商量不回家了,在江边找个宾馆住下。

  女儿在电话里小声哀求妈妈:“在外留宿一次,就一次。”妈妈大吼:“绝对不可以!”后来10多个同学依次给刘曼辉打电话,哀求道:“阿姨,我们向您保证,我们会照顾好亦雯。”

  刘曼辉拍着胸,痛苦地回忆说,在电话里,自己“母老虎”般把一个个孩子臭骂回去:“不行,你们懂什么!”

  巧的是,来咨询的一位父亲也说起类似的事。同样是高考结束这一天,同样是在长江边狂欢,这个爸爸始终跟着这群孩子。到凌晨3点了,女孩给这个爸爸打电话:来接我!爸爸在车里故意等了10分钟,装作匆匆赶来的样子。父亲一直以为,女儿并不知道自己跟着她。多年后,女孩写了一篇《不知道幸福就在身边》,她说,自己其实知道那天父亲就躲在不远处保护着她,她感谢爸爸。

  刘曼辉听到这个父亲的故事,鼻子都酸了,羞愧极了。“爱有很多种方式,显然这个父亲要比我做的好得多。”

  很多家长一脸愁容地问刘曼辉,“孩子早恋了,怎么办?”刘曼辉往往笑着说,你应该祝贺孩子,孩子收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礼物。

  然而,这可不是当年刘曼辉的回答。李亦雯高三时谈过恋爱,被刘曼辉发现了,劈头盖脸地骂:“必须分手,这么早谈恋爱,让小区人看见了,我的面子往哪里搁!”

  她把“面子”二字咬得很重。

  多年后,妈妈问至今单身的女儿:“你觉得你最幸福的时光是什么?”雯雯说:“初恋!”

  刘曼辉顷刻间联想到自己犯下的“罪行”,原来自己伤害了女儿心中最美的东西。

  她说自己后悔的事情太多了。当初,女儿对妈妈说:我的同学都不喜欢你,你太强势、太厉害!刘曼辉冷笑着回应:我要你们喜欢我?我还要看我喜欢谁呢!

  “哎,我那时候多么自大!”如今坐在记者对面,阳光洒在她身上,她一脸黯淡。

  放手,放开拉着孩子的手

  对那些“病症看起来不一样的家庭”,刘曼辉常开同一种药:放下,放下你的控制欲;放手,放开拉着孩子的手。

  她用了26年才真正明白这一点。

  雯雯从小是个乖乖女,大事小事尽管妈妈也表示要听她的意见,但上哪所学校、报文理科、报北外德语系基本上都是妈妈说了算,雯雯也习惯了有问题找家长,把父母当圣诞老人的口袋。可到上大一那年,雯雯开始了第一次“真正的反抗”。

  放完假从武汉回北京,上火车前,刘曼辉坚持让雯雯脱下裙子,换裤子上卧铺,而雯雯坚持:我就穿裙子,非穿不可!母女僵持了很久,最后妈妈生气地走了。

  几天后,雯雯给妈妈发来短信:妈妈,对不起,我只想按自己的方式做一回自己!

  妈妈手里的风筝有点儿脱线了,她不得不接受孩子想飞的事实。

  上大学后的雯雯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了,尽管她的成绩仍然是第一名,但她不再甘于当“好学生”:她逃课去听各种讲座,参加欧盟商会和美国商会的鸡尾酒会,做志愿者、拍电影、学摄影、泡三里屯酒吧,竞选学生会主席,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妈妈以前对她“当外交官”的规划,在她眼里“实在没什么意思”——她竟然违背了好学生、乖乖女的N多原则。

  她放弃保研、放弃各种工作的面试,坚持要去国外留学。12所世界名校录取了她,当面临是否选择牛津大学时,全家开会,爸爸妈妈认为应该去,但雯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放弃牛津。

  这一次妈妈让步了,她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该完全放手了。

  她没想到,正是自己的放手,风筝飞得越来越高。

  在一次次的咨询中,她总是袒露自己的心声:教育的过程,就像放风筝,刚开始要拉着、扯着一起跑,等飞到空中,就要放手,轻轻地带着、注视着、陪伴着,然后完全放手,只是心灵的陪伴。

  刘曼辉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我的”、“我的”,她让这样的父母学着从对孩子说“我们”开始。

  她用自己的教训告诉家长,“放手”的具体做法,就是从停止唠叨、真正“闭嘴”开始。比如,孩子上高中了,饭桌上就不要总说学习,好像除了学习无话可谈。父母完全可以把孩子当大人一样,说说自己的烦恼,像工作上有什么压力,房价涨了,鸡蛋贵了……但千万别把话题一转:儿子,以后就靠你了!

  多年后,等到女儿在美国工作,刘曼辉去洛杉矶看女儿,她感到了某种身份置换:自己语言不通,什么都依靠雯雯,自己倒像“女儿”,雯雯像“妈妈”。

  起初,刘曼辉哪儿也不敢去,出门就靠雯雯。后来雯雯工作忙,就给她地图、车钥匙、机票,鼓励她自己出门。从家门口的超市开始,刘曼辉越走越远,竟然独自把美国横穿了一遍。雯雯自豪地对她的美国朋友介绍:我有个心态超开放的“辣妈”。

  在武汉的一家餐厅里,刘曼辉嘴里不时地蹦出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模仿当时在美国的现场,一脸幸福地向记者回忆,她是怎样一步步化险为夷,“囧在旅途”的。

  她说,是雯雯的“放手”,让她走得更远。做妈妈的,算是真正明白了“放手”的重要。

  如今,刘曼辉在武汉常常给穿梭世界各地做项目的雯雯打电话唠叨:好好睡觉,好好休息……雯雯总是幽默地打断她:“妈妈,你还是放你的风筝去吧!”

  去年3月的一个夜晚,母女俩躺在夏威夷的沙滩上谈心。刘曼辉为伤害雯雯的初恋、粗暴地拒绝她在外留宿的请求,第一次向女儿道歉。

  雯雯很久没说话,最后轻轻地说:“妈妈,我真的很喜欢现在的你。”

  刘曼辉哭了。她说,幸好那晚天很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06: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专家对家长“逼”孩子发挥潜力的利弊解答...

专家对家长“逼”孩子发挥潜力的利弊解答         


2011-03-31 21:59:32         



真妮:

您好!我生活在美国,我想就push(推)孩子进步这个问题听听您的想法。现在我周围的中国人父母,还是尽全力在推。有一个例子:我朋友的男孩子大概7岁多,游泳学的不错,就是不敢跳水。妈妈强迫了几次都不行,就说:"你再不敢,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游完泳后去吃饭,告诉服务生禁止她儿子进门,直到儿子同意再回去试。这样严厉逼迫下,儿子终于敢跳了,当他成功跳下水后,开心极了。妈妈觉得自己非常正确:不这么逼迫他,他几时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呢?我认为这样“逼“是有害的,但她以儿子的开心反应来反驳我,认为孩子是会感激她的。她的观点是:人哪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呢?将来怎能干成大事?我不这么逼他一把,他跃不过去这个坎,怎么体会的到成功的喜悦呢?她说的很有道理,但我总觉得不对头。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在钢琴上社交上。比如逼迫害羞的孩子打招呼。所有的儿童心理学书都指出这样是有害的,我看了您最新的<美国初中对家长们的要求>,文中提到校长"对于父母,她一再强调的是孩子有不同的生长节奏"...,我是觉得父母不应该拔苗助长的,但也亲眼见到了拔苗的好处. 孩子在抵抗无效,不得不屈从于父母的威胁后,的确也体会到了努力后的成就感和喜悦。难道这只是表面上的喜悦,而把委屈和愤怒转移了?这样从长远来看,倒底好不好?而且,也听到过有很多已经成人的孩子在抱怨父母,"当初你怎么不下狠心推我谈琴/打球/画画...现在我什么都不会!"当初父母的确是下不了"弹不过去就不让上厕所"这样的狠心的,现在竟然落这种埋怨。

很困惑。谢谢指教。

晨星



晨星提出的问题我也没能想透彻,前几天就这个问题向在加拿大做儿童咨询工作的网友饶恕咨询,她从专业角度给出了很详细的解答,在这里代所有从中受益的网友谢谢饶恕——真妮注



晨星:

    你在信中说: “孩子在抵抗无效,不得不屈从于父母的威胁后,的确也体会到了努力后的成就感和喜悦。难道这只是表面上的喜悦,而把委屈和愤怒转移了?”——你自己已经很明白了,就是这个道理啊!只是这个“努力”,并不是由孩子的“自我”来完成的,所以成功的喜悦也是不完全的,但所同时带来的委屈和愤怒却没有办法转移到别处去的,它们会一直存在,直到把它解决掉。

什么是成功?

     对于一个以前只吃半碗饭的小孩,这个星期开始吃大半碗饭,是不是成功?是。但对于一个二十岁的棒小伙子来说,吃大半碗饭算不算成功呢?不是。也就是说,成功的定义在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下是不一样的。并且,成功不是跟别人比较才有的体验,而是需要跟自己比较。

      按照心理学家Erikson的人生八步来说:0-1岁是建立一个人一生的信念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与他人的关系是否能够互相信任,与0-1岁时得到食物、温暖、清洁的频率稳定化与照顾者的身体接触的频率的稳定化有直接的、成正比的因果关系。换言之,被照顾得越稳定、持续,孩子以后越有安全感与信任感。在这个阶段,建立了信任感就是完全成功。其实,人是必须要信任他人的,因为我们的环境大多由他人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国家贫穷会造成一代甚至好几代人的“不信任感”。

      1-3岁的孩子,需要一种“自我满足感”,就是来自学习“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自己走路、自己说话、自我探索”等等。而我们的家长往往这时候就开始教孩子识字、弹琴……而上厕所、吃饭、走路等等却反而由家长百般伺候——不让孩子自己做。家长要孩子学的东西,学会了也不能使孩子有自我满足感,而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成长目标却是自我满足感。在这个阶段没有达到自我满足感的孩子会害怕尝试新事物,因为他们觉得很丢脸、很羞耻——这就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阶段(3-6岁)的成长。所以我推想,那个因害怕不敢跳水的7岁孩子,在1-3岁时就没成长好,没有“成功”。所以妈妈发脾气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可能从孩子3岁开始,她就已经不得不逼她的儿子才能学新东西,所以妈妈的“逼“也是在很挫败的情绪下,必须采用的极端手段。

      3-6岁的孩子,在自我满足的“力量感”之下,自然开始要仿效大人的行为,如果得到鼓励,就会持续下去,如果遭到挫败、或因父母的限制,就会感受到负罪感,从而停止做类似的事情。所以明白什么是“可以”和“不可以”,在这个阶段就是成功。但是对于之前的阶段没有成功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他就不愿意去尝试新事物。

      6-12岁是孩子最忙的时候,他们要学会几乎所有的有关于“自己” 的事情,以预备青春期的来临。在上一个阶段成功成长的孩子,会很热衷于学习更多新的东西,年龄越大,越“勇敢”。而那个不敢跳水的孩子,明显对自己的能力认识是自卑型的。所以,他在这个阶段表现得挫败,对自己没有把握、没有力量感,妈妈的威逼最终成功更是使“妈妈的力量大过我”这样的概念深植于小孩子的脑海中。这会使这孩子陷入完全的自卑中而且他自己不会知道——妈妈的作为对他来说,说明了两点:一,“你不行”;二,“妈妈比你行”。除非有人告诉他,他 “心里的不舒服”来自于哪里。

     12岁之前的问题不解决,到青春期会非常使人头痛,如果在青春期还没有解决,轻则会造成青春期延迟,问题性格(没责任感、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信等等),重责造成青春期精神问题。

人生发展每一个台阶都受前一个的影响,一个不成功,都会影响一生。可惜的是我们中国人对这个事实几乎完全没概念。

      当然,Erikson也指出,每一个没做好的台阶,最好的方法是“回头再走一次”。但有我们多少机会可以重回一次呢?有多少人懂得怎么让没长好的孩子重来一次呢?

逼迫孩子的后果你可以看得很清楚,那就是:孩子被培养成龙成风的没几个,需要“重来过”的却很多!

      还有,那个男孩的妈妈认为孩子的“开心、喜悦”是来自“成就感”,我不认同。他的开心是因为他终于做到了妈妈要他做的事情,他如果有“成就感”,那是因为他 “成功地满足了妈妈的要求”。这是很可悲的。他一生是他自己的,不是妈妈的。从行为心理学上说,那个被妈妈逼下了水的孩子,以后可能会听妈妈的话,因为他 “听话”就得到妈妈的认同、就得到妈妈所说的成功;但是他以后不会自己思考,只有听别人的话才行。因为如果“不听话”,妈妈会不认他这个儿子,他就得不到最重要的人的承认,也得不到妈妈所说的成功。显而易见的,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妈妈逼迫孩子跳水的方式最终使孩子失去的是自我思考、独立做决定的能力。

      从家庭教养的方式上来说,严厉的家庭,孩子一生都不懂如何让自己快乐——除了不断地拿“第一”或者“赚大钱”;溺爱的家庭,孩子一生也得不到快乐,因为他不懂得使别人快乐,别人当然也就不给他们好脸色看。只有严格与慈爱并举的家庭,才会养出真正快乐的人。对于所谓的“虎妈“,我劝她们把“虎气”用在促进孩子的自我发展上,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决定吃不吃饭吃多少,妈妈宁可在饭后辛辛苦苦捡饭粒;让他们自己上厕所而宁可花时间力气去洗他们弄脏的臭裤子;让他们自己走路,狠狠摔上几跤……而对于其他的技能学习:弹琴、画画、打球、游泳什么的,也让他们自己决定——即使是决定放弃,也要让他们明白,是他们自己的决定。

      关于孩子长大了之后的抱怨。比孩子抱怨父母为什么不逼他们这种事情本身更悲剧的是:孩子已经长大了,可还在为自己自身的不足而责怪家长,自己完全不承担责任。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决定权、选择权都被剥夺了,现在却要他们承担“长得不好”的责任和义务,这显然是不公平而且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虽然孩子抱怨的内容不对,但孩子有权抱怨。家长如果代替孩子选择、决定,所以也要承担责任,这个很公平。

         作为一个专业儿童工作者,我可以接受虎妈的严格,但拒绝虎妈 “严格”的方向与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5 07: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上一楼的文章可以给人一些启发和思考。...

上一楼的文章可以给人一些启发和思考。

但同时我也困惑。第一个直觉的困惑是:为什么那么肯定地推断孩子跳水后的开心不是他由衷的开心,而是做到了妈妈要求后的开心呢?进而,为什么单纯从一个7岁孩子不敢跳水,就推断他7岁前就有多少挫败的呢?

我的困惑其实是对心理学的科学性的困惑。我觉得现在的心理学有比较明显的用个案(或者小样本)来引出理论,并把理论体系化(论文化);然后,转过来用理论来诠释个案。这中间,有碰上的,也有碰不上的。特别是一些成长理论,我觉得太抽离了,忽略了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太多的复杂性。目前的心理学发展水平,距离科学还较远。

那个逼孩子跳水的例子,除了我认为“再不跳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这样的逼法可以商榷之外,这个做法本身,没有大问题。为什么心理学家就可以先验式地推断其后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08: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觉得这些成长中的心理学,作为一个"路线...

我觉得这些成长中的心理学,作为一个"路线图",比如说文章里引用的"Erikson的人生八步",还是有借鉴意义的,但是说到具体某一个例子,前因后果就太多了,绝大多数是因人而异的,反而没有多少借鉴意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3-29 18: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