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子百谭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1-4-5 08:25:41 | 只看该作者

re: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的社会小团体去逼,而不...

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的社会小团体去逼,而不是家长去逼。
孩子的朋友都会游泳了,就他不会,那个动力比什么都强大。
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左右不讨好,怎么做都有专家出来说不对,怎么做都有可能碰上一个心理可能出问题的孩子。
这是专制体制的内在弊端,是无解的,只有民主体制(孩子的小团体)才是解决方案。

那么我们就要问专家了,社会性缺失的孩子怎么教,全世界的专家这次就都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1-4-5 09:21:43 | 只看该作者

re:昨天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首先让我奇...

昨天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首先让我奇怪的是,这种书居然没被禁,其次这个学经济做客户经理的年轻人,业余写出来的东西还是有些分量的。

大量地读书,依然是我不知道怎么教孩子时候的法宝,如果他不能在社会团体中民主,那么我希望他能够在书本智慧中和人交流,找到民主的另一个方面。
而专制,这种让中国老百姓心安了两千年的东西,也许已经成为习惯,在我的世界观里面,是第一位需要被警惕和被抛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1-4-5 21:20:37 | 只看该作者

re:华尔街日报:教孩子学会设定目标:...

华尔街日报:教孩子学会设定目标:

http://cn.wsj.com/gb/20110405/wvh113029.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03:42:36 | 只看该作者

re:学会温柔地给孩子“剪枝”刘璐 ...

学会温柔地给孩子“剪枝”

刘璐

http://blog.sina.com.cn/zuiailuoli  2011-04-05 07:24:23


一棵小树,如果不经常“打掐”,势必会长出“歪枝”。孩子也就像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一样,虽然生机盎然,但也免不了时不时长出影响成长的“坏枝”——犯错误,这时,大多父母会采取批评。美国的海姆·金诺特博士总结了一些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对孩子的尖刻语言:漫骂:混蛋、瘪三、骗子;侮骂:笨蛋、真是个废物、不中用的东西;指责:又淘气了、真是个坏孩子;压制:给我住嘴、你敢不听大人的话;强迫:不许说不行;威胁:你敢不听我的话,我再也不管你了;挖苦:亏你想得出这种蠢方法,你真聪明……用这类伤害性的语言去批评孩子,有时确实也会立刻见效,孩子会乖乖地服从父母的意志,然而,这种屈服只是暂时的。从长远看,这些语言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对孩子的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就需要身为“园丁”的家长恰如其分地进行“打掐”,也就是“温柔地批评”,以便孩子尽快改正。我们先来看看西方国家家长是怎样“惩罚”孩子的:


西方各国惩罚孩子的方法



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孩子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

新西兰:惩罚是一门艺术。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家长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家长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家长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父母要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日本:给孩子留下尊严。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但是,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他们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因此,他们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孩子一些惩罚。

英国:惩罚——养育智慧的摇篮。英国父母基本是爱孩子的典范。他们对孩子的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又绝对不溺爱孩子。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对孩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孩子一般也会比较绅士,很少在父母面前撒泼。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英国父母也会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但是他们的惩罚十分耐人寻味,他们要让孩子在“惩罚”中得到体验与锻炼,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让孩子明白必须对自己所有的行为负责任的道理。

美国:惩罚教育从小做起。美国父母十分关注孩子个性、创造性、独立性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因此,对美国父母来说,惩罚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一般从孩子一出生开始,父母就会考虑如何惩罚孩子以及怎样掌握惩罚的“度”的问题。一般家长对孩子的惩罚总是善意的,并且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会尽力让孩子体会到她深厚的爱意。美国人从来不打骂孩子,因为他们认为打骂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的错误比较严重,家长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取消周末孩子最喜爱的活动等等。美国的幼儿园、学校也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他们的惩罚方式是:让犯了错误的孩子一个人到某个角落单独呆上几分钟。当孩子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带给了自己麻烦之后,老师就会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如果孩子过分顽劣,幼儿园或学校则会同家长联系,让家长一起参与来改造孩子。严重的甚至会请家长把孩子领回家教育好了再送回幼儿园或者学校。

加拿大:惩罚有度。加拿大也是个不主张体罚孩子的国度。以往时常有家长因为体罚孩子而被警察带走的事情发生。不过最新的加拿大法律规定对2-12岁的孩子可以适度地进行体罚。体罚孩子的程度可重可轻,问题是这个度很难掌握。如果孩子不懂事,在幼儿园向老师告发父母打骂的话,有关部门就会立刻介入。情节严重的,父母甚至会丧失抚养权。


批评孩子的三大原则



  该吃饭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肯放,叫了几遍也没反应,青琳决定来点硬的。儿子哭闹着不肯放玩具,挣扎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敲出了个大包。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说了一顿。可是,说完之后,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青琳又心软了,开始后怕,自己这样批评孩子,会不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青琳的担心立刻赢得一群妈咪好友的共鸣,青琳这才发现,原来,不少做妈妈的都有类似的困扰: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批评是不可能的,可我的批评会不会过火呢?或者说,怎样批评,才能既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

   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

  批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怎么拿捏其中平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教育专家宫老师说,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

  她说,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批评。并且,在孩子做错事时,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就不批评、不管教。

  批评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宫学萍说,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妈妈的头,妈妈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

  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批评,往往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自己该告诉孩子的重点是什么。就拿青琳的例子来说,孩子打了妈妈,我们可能一时气极说,你竟敢打妈妈,真是个坏孩子!但这样会把一件具体的事,扩大到“坏”和“好”的区分,给孩子留下长远的影响。

  批评的方法:一事归一事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他或给他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宫学萍建议,我们的批评一定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后又忘记洗手,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洗手,不洗手是不对的,而不要扩大到其它事情上。而当孩子的错误举动涉及人际关系时,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两个步骤去“完成”一次批评——先把自己对于孩子某个行为的感受直接告诉他,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你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这次做错了。



正确批评孩子10条准则


  1、批评自尊心强的孩子最好是单独进行,不要让孩子当众丢脸,不要伤害他幼小的心灵。

  2、批评前,先说说他的一些优点,这样,孩子对大人的批评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

  3、批评的重点只对事不对人,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过失,重点应放在如何改正上。  

  4、父母批评孩子时态度要和善,切勿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使孩子产生反抗心理。

  5、批评时切不可罗嗦,应简单扼要,对准错误的要害,严肃认真地进行教育。

  6、孩子一旦有错,要立即批评指正。如果错误发生已久,再进行批评,孩子会莫名其妙。

  7、同一错误,绝不可因父母情绪的关系,时而批评,时而放纵,这样会使孩子难辨是非。

  8、不要以为一次批评,孩子就会彻底改正。如有重犯要坚持耐心说服。

  9、只要孩子领会了批评的意思而又有悔改之意,就要原谅他,终止此次批评。

  10、批评应该以爱护孩子、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为出发点,并充分相信孩子能改正错误。



批评孩子的18条法则



  批评孩子时,不要有伤害他自尊的语言。

  批评孩子时,不要感情用事。

  批评孩子时,不要使用恐吓性的言语。

  批评孩子时,要直接明确,不要讽刺挖苦。

  批评孩子时,要学会先扬后抑。

  批评孩子时,要做到及时批评,当场处理。

  批评孩子时,不要跟孩子较真。

  批评孩子时,应该让孩子进行纵向的比较而不是横向的。

  批评孩子时,一定简明扼要。

  批评孩子时,不要把童年的经历抖出来。

  批评孩子时,不要翻旧账。

  批评孩子时,成人一定要站在同一立场。

  当孩子玩有生命危险的游戏时,一定要严厉的批评,

  不要在饭前批评孩子。

  不要为能力不及的事去批评孩子。

  对抑郁质、粘液质的孩子一定要少批评,同时要注意批评的方式。

  要学会充满慈爱的去批评孩子。

  也可以用沉默来代替批评,但要少用。


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指出,批评是一种负强化法,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结果只能是“家长出了气、孩子不服气”,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的确,家长通常采取的批评方式很有问题:唠叨、生硬、严厉,结果越批孩子越皮,反弹力越大,越对着来、顶着干。最后搞得父母筋疲力尽,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学会批评孩子,掌握批评孩子的技巧,是做父母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

  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批评孩子不应在下列场合: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二、批评孩子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孩子犯了错,特别是犯了比较大的错或者屡错屡犯时,做家长的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出的举动,这都可能会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有人甚至因此而酿成千古大错。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三、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四、批评孩子之前可先进行自我批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责任。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关心等等,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会让孩子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一举多得,我们作父母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五、父母在批评孩子方面要形成“统一战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严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还沿袭着这一传统,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如果这样,当孩子犯错后,他们所想的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是积极去寻求一种庇护,寻求精神的“避难所”,他们甚至可能因此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父母一定要旗帜鲜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努力,让孩子能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六、批评孩子之后要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

  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可以从语言上来安慰孩子,比如说些“没关系,知道错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会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新再来”之类的话;也可以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他们会对家长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批评要讲究艺术



    仅凭表扬就能让孩子成材,家长何乐而不为?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孩子存在个体差异,表扬和批评的尺度只能因人而异。对胆小、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讲,以表扬、鼓励为主能增强他们的自信,挖掘他们的潜能;本来就淘气、张扬的孩子,赏识教育要慎用,更多地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让他们形成规矩。现在的孩子个性很强,有时候直白的批评往往不起作用,家长可尝试通过以下方法旁敲侧击,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批评。

  鼓励——巧妙的批评;商讨——热情的批评;提醒——善意的批评;沉默——无声的批评;谴责——严厉的批评。尝试让批评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或许会让孩子们更易于接受。下面请仔细阅读父母妙用批评三步曲:

    妙用批评第一步:唱“白脸”

  就快吃晚饭了,可是贝贝吵着要吃桌子上的饼干。

  策略1:妈妈一把夺下孩子手里的饼干,教训说:“不许吃饼干,告诉你一会儿就吃饭了。真不听话!”

  策略2:妈妈悄悄把饼干盒藏起来,转移贝贝的注意力。“小白兔老是吃零食,结果牙齿都掉光了,贝贝可不要和她学。我们先来讲故事,一会儿吃饭,好吗?”

  策略1和策略2孰优孰劣,相信爸爸妈妈们一看就心中有数,妈妈在批评时唱“白脸”,既起到了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作用,又避免了伤害贝贝的幼小心灵。3-7岁的宝宝大多精力旺盛,调皮好动,做出些出格的事情就在所难免,很容易招来爸爸妈妈的批评。诚然,有时候对孩子进行批评可以避免孩子再犯相同的错误,但是一味地批评孩子却容易造成孩子做事畏首畏尾,情绪压抑,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在批评孩子时有人唱“白脸”。快乐有趣的语言更易让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见,“白脸”之妙就在于可以和颜悦色地让孩子明白他刚才做错了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样就能起到批评应有的教育作用了。
  Tips:“白脸”三要

  1、要避免经常化。父母说孩子做得不对时,孩子总不大高兴,有时候甚至会哇哇大哭,如果说孩子这不对那不对,就会强化孩子的逆反心理,整天闷闷不乐。有研究表明,爱笑的孩子更聪明,当孩子生活在宽松的氛围里,才更容易享受童年的快乐。

  2、要婉转而间接。孩子对世界还不甚了解,很多的错误行为是出于好奇,所以即使是必须批评孩子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孩子喜欢的故事人物,婉转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容易轻松接受,还会感到爸爸妈妈很有趣。比如,爸爸妈妈可以说,“小熊都在自己画画呢,你也自己画好吗?”,“小公鸡在抢别人的虫子吃,你说它有没有礼貌啊?”

  3、要有理加有据。爸爸妈妈在唱“白脸”时要和颜悦色,有理有据。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会受到批评,又应该怎么做,避免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宝宝就会乖乖地接受家长的批评指正并且改正错误。
   妙用批评第二步:扮“黑脸”

  子瑞爸爸:“每到吃饭时间,我和子瑞的妈妈就特别头疼,因为我们家子瑞很难安安静静地把饭吃完,使尽浑身解数才能哄他吃下半碗饭。喂饱他以后,我们都没心思吃饭了。我要是打他骂他吧,又觉得孩子这么小,挺心疼的。该怎么办呢?”

  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些规矩是不能不立的,所以该“批评”时就“批评”。因此,可当第一步——唱“白脸”力所不及时,爸爸妈妈就得在批评孩子时扮扮“黑脸”喽!

  3-7岁的孩子是最听不进复杂道理的,他们已经开始听从自我意识的召唤,此时就不该拘泥于道理而应着重行为习惯。“黑脸”之妙就在于可以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惩戒”,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最终能够自我管理。对于因长时间的听之任之而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例如不好好吃饭这类问题,单纯的劝说不一定有效,爸爸妈妈可直接批评孩子的错误,语言行动相一致就会立竿见影,收到效果。
   Tips:“黑脸”准则

  1、只对事不对人。不管是语言批评还是行动惩戒,批评的是孩子做错的事,应该避免牵扯到孩子的个性和人格问题。“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笨死了”,这些带有贬低意味的话语很容易导致孩子的逆反情绪,这就将造成批评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语言批评。在批评孩子时,语言批评是第一步,其作用相当于警告。“吃饭时要安安静静的,否则我就把饭收走了,今天你就没有晚饭吃了。”在语言批评时要注意表情和语言相一致。大家可以想象,笑咪咪的警告会起多大作用呢?

  3、行动惩戒。语言警告,往往会因家长的一贯教育或宝宝的个性特点等原因,不一定对每个宝宝都有效,此时爸爸妈妈就要果断采取行动,把晚饭收走。孩子饿了一顿之后就知道下次应该乖乖吃饭了,这说到底还是为了孩子好,所以爸爸妈妈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心软,“光打雷不下雨”的话,“惩戒”就不起作用了。
   妙用批评第三步:少“变脸”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爸爸妈妈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真要持之以恒可就不像说起来这么容易了。

  Tips:“变脸”解析

  这“变”指的是对孩子错误发生后的基本看法和原则态度的改变。

  1.前后不变。拿妈妈为例,在孩子所犯的同样错误的批评态度和原则应该一致,不应有强烈反差,甚至矛盾。比如,妈妈原本与琳琳约定好了每天的固定玩耍时间,可妈妈的脾气很火爆,碰上心情不好,看到琳琳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的,她就会气不打一处来,把琳琳好好“批评”一顿;要是碰上心情好的话,又跟女儿亲得不得了,即便看到琳琳做错了,也会轻松放过。那琳琳可能就会在妈妈义正严辞地批评她时,对妈妈曾经完全相反的行为提出疑问,那时你到底是以“我是你妈妈,你要听我的”搪塞,还是向女儿认错呢?认一次两次没有关系,可老在孩子面前检讨的话,以后孩子就会以“我妈妈还做不好”为由降低做事要求。造成前后改变的大多数情况下,原因出在家长自身控制情绪的能力上,为此各位长辈都应先检讨自己,省得以后再检讨就晚了。
  2.人人不变。这不变,不单需要一两位家长,还应涉及到祖辈,这是出于现今祖辈参与了很大一部分教育影响孩子的角度而考虑。如果各持己见,夸张起来,就会造成妈妈说东,爸爸说西,爷爷奶奶说北,外婆外公说南的混乱场面,那孩子一定是晕头转向,没了方向。那他怎么办呢?可能就索性依着自己的性子行事,而缺乏体验和能力的他只会越做越错,导致更多更大的错误发生,家长就开始新一轮的“批评”了。这样可是个恶性循环啊!

  要做到人人不变,那就得统一步调,各自分工,长辈可以事先协调好,该批评的时候就贯彻批评,该教育的时候就正确教育,这样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明是非懂礼貌的好宝宝。

  3.始终不变。这里讲的是“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说宝宝会出现的小差错虽有不少,可也无外乎那几样,不过依循的原则是不变的,可方法就可因人而异了,比如“白脸”、“黑脸”,但切记不可在同一次批评中改换,这样会给孩子“你治不了我”的感觉,以后孩子会更加肆意妄为。

  成功而有效的批评对孩子还是有益的,所以就应仰仗合理的情境,良好的氛围,有趣的方法,达到万变也不离其宗。


不同年龄批评方式不同  



  批评孩子除了掌握以上的技巧,结合孩子的年龄也是很重要的,同样的事,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好的批评方法也是不同的。

  2岁以下,不主张直接批评

  桌上一杯温开水,被宝宝一不小心碰到了,这时候,任何形式的批评和紧张,例如“怎么这么不小心?”、“烫到没?”都是不适合的。最好的做法时,把孩子抱开,收拾好桌面,父母提供一个安全环境,为孩子的不小心犯错负责。

  3-5岁,直接告诉孩子结果

  让孩子自己体会行为的后果,分两种情况,一是像打碎杯子之类的小事,你可以告诉他,“看,杯子碎了。”而另外一种情况是人际之间的纠纷,比如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你可以告诉他,“被打是会痛的。”对三到五岁的孩子,批评时最好不要加上正确或错误的评价,让孩子给自己打上“我很坏”、“我就是不会做事”的标签。

  6岁到小学期间,适当惩罚

  6岁后的孩子犯错时,适当的惩罚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提前约定规则。比如,孩子上同学家玩,你跟他约定好,“6点回来吃饭,如果没回来,星期六就不可以出去了。”如果孩子一个没忍住贪玩回来晚了,告诉他事先说好的惩罚,“好吧,这个星期六不出去了。”不要没讲好任何规则,事后就直接惩罚孩子。


惩罚的善后



  安抚情绪。惩罚的最大副作用就是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对错误的懊恼、对斥责的委屈、对气氛的害怕、对家长的恐惧……甚至延伸到对爸爸妈妈爱的怀疑。此时家长必须站在比孩子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一旦孩子知错表态,就要及时压下怒火,以宽大的胸怀安抚孩子,让他知道,惩罚是出于一颗爱他的心。

  加深印象。不服管教,反复再犯是家长常常头痛的问题,家教咨询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孩子如此“难教”?家长一方面要考虑孩子的心智发展程度,能否明理自制;另一方面要加深孩子印象,注意不是惩罚的印象,而是犯错后果的印象,罚在点上,才能管在面上。

  帮助改正。惩罚只是治标,改错才是治本,如果孩子犯错了,受罚了,道歉了,结果却不知如何改正,那么再犯时家长不需反省吗?正确的做法是适当管教,让孩子明确知道日后如何避免重复错误。

  监督检查。孩子好奇心重,玩性大,自制力弱,自觉性差,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改正错误后需要家长反复的监督巩固,适时提醒、总结经验、举一反三都是家庭管教的好窍门,也是“监护人”监督和爱护的职责所在。(搜狐母婴)

    【点灯心语】“爱”是家教的唯一线索,合理的惩罚要从爱出发,以爱结束,以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事为基准,以养成孩子良好习惯为目标。我们谈论惩罚,不是要教家长如何“罚孩子”,恰恰相反,是希望家长们不要轻易、冲动地惩罚孩子。否则惩罚失当或无效之余,就会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管教包含两个方面,管是规范,教是引导,惩罚不能只取其“管”的力度,而摒弃了“教”的深度。如何科学管教,适度惩罚?其关键就在于“爱”的贯穿和把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1-4-15 17:46:52 | 只看该作者

16岁男孩与妈妈绝交:我们只维持金钱关系

“妈妈,从现在开始,我们只维持金钱关系嘛,以后长大了,我会把钱从账户上转给你……”   母子成了“甲方乙方”

  拿着儿子这封信,陈郝是又气又急,气的是儿子说的“金钱关系”,但更急的是,她搞不懂儿子为啥会有这样古怪的想法。

  “我上个星期天下午回家时,就看到这封信了,上面尽管署名妈妈收,但我没想到就在一套房子里住着的儿子居然会给我写信。”陈郝说,打开这封信后,她看愣了,上面写着:“妈妈,从现在开始,我们只维持金钱关系嘛,以后长大了,我会把钱从账户上转给你……”

  在这封“绝交信”中,儿子要求妈妈做甲方,自己则是乙方,甲方的责任是把他抚养成人,而作为乙方的儿子,他的责任就是在长大成人后分期偿还父母养育他的所有费用。

  “你一直想把我变丑”

  “我和他爸反复读了这封信,感觉不到有啥火药味,也不像是气话,通篇都说得很平静,这才叫我们担心。”陈郝说,随后,他跟丈夫找来了儿子,本想好好聊一下,但儿子却不肯,“他一直说,他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我不是他妈妈了,以后也别管他了。”

  夫妻俩急了,赶紧回想最近与儿子的相处,但想了半天,两人对待正在念高一的儿子都是处处小心,“平时重话都不得说一句,最近的冲突倒是有一次,但都是些小事情。”

  不过正是陈郝口中的小事情,被医生称为儿子写下绝交信的导火索。陈郝说,最近她发现儿子彬彬(化名)的成绩下滑得很快,后来一问,原来孩子近视,高个的他,坐在教室后面看不清楚黑板。于是,上周六,妈妈带儿子去眼镜店,挑了一副黑框眼镜。彬彬对此非常抗拒,“他说不想戴框架眼镜,想要一副隐形眼镜。”可配镜员告诉她,孩子没成年,最好不戴隐形眼镜。

  最终,在陈郝的坚持下,还是给彬彬买了这副黑框眼镜。“当时在眼镜店里,彬彬就试了一下,还问我他戴眼镜好看不。”陈郝记得,自己当时只笑嘻嘻地给彬彬说了句好看,结果没想到彬彬的反应却非常强烈:“你好虚伪!我明明戴起眼镜很丑,你一直就想把我变丑!”彬彬说完扭头就走,陈郝愣了小半天后,才连忙上前去追赶。

  儿子不和妈妈说话了

  母子俩回到家后,陈郝想到要尽快纠正儿子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我给他说不要把自己的美丑看得很重,只要成绩好,找个好工作,美丑都不重要……”没想到,这话还没说完,“砰”的一声,儿子暴跳如雷地冲回了自己的房间,猛地一下关了门。

  “从小你就不爱我,你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我变丑。初中你就让我矫正牙齿,在牙齿上弄钢圈。高中你又让我戴眼镜,你就是一门心思让我变丑。”见陈郝在外面敲门,儿子一边哭着一边大吼。

  当晚,彬彬整晚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第二天一大早,这封“绝交信”就摆在了陈郝的枕头边。“我当时以为说的气话,过几天气消了就好了。”但让陈郝没想到的是,儿子自从交完信后,就一直没喊过她妈,也不和她说一句话。

  察觉问题严重了,昨天,陈郝只能把儿子带到西南医院临床心理科,让心理医生帮忙想想办法。

  “信在这儿,你看嘛!这就是儿子长到16岁,第一次给我写的信,我居然变成‘甲方’了!”昨天上午,在西南医院心理科,家住江北区的陈郝(化名)说起儿子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封儿子放在她枕头边的信中,这样写道:妈妈,从现在开始,我们只维持金钱关系嘛,以后长大了,我会把钱从账户上转给你……

  跟心理科专家何梅聊了半天,陈女士还是没有想通,一副黑框眼镜怎么成了儿子跟她“绝交”的导火索。

  这孩子从小就有心结

  医生说>

  “我跟孩子聊了很久,这个16岁孩子的行为尽管有点反常,但他的怪异脾气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心理科医生何梅告诉重庆晨报记者,彬彬一再对医生提到一个问题,小学时,他一直被大孩子欺负,而此时,母亲并没有发现儿子的变化,只是一味要求儿子要好好学习。

  “那时候,彬彬觉得很无助,认为天天说爱自己的母亲,其实并不爱自己,没有及时发现自己的痛苦。”何梅表示,要解开儿子对母亲的心结,只能从小学时候受欺负的问题开始,进行心理治疗。

  何梅医生表示,通过对很多案例的总结,发现与子女关系出现裂痕的父母,其实平时都很疼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用错了方式,“与子女相处时,最好是搞清楚,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盲目地给子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1-4-19 10:08:57 | 只看该作者

re:[zz]加藤嘉一1984年出生于...

[zz]加藤嘉一

1984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美丽的伊豆。家里有一个小一岁的弟弟,和小妹妹。家庭从爷爷开始都是贫困的。  
 
出生时,奶奶突然离去。

3岁时,自己贪玩,骑车撞上了大卡车,得幸被救回。但留下几处永恒伤疤和右耳的伤残。父亲是运动员,从小锻炼我和弟弟。

小学10岁时,父亲宣布找到好工作,搬往别处,住上了大房子。
  
14岁时,加藤成为了优秀的柔道运动员,身高1米74,体重75公斤。

14岁后,改练田径,体重下降到56公斤。练习三个月的田径训练后,荣获全国大赛第四名。同时他也参加校棒球队,参加了棒球日本小学生全国棒球大赛。在新学校里,每天坚持晨跑5公里,回家跑5公里,在路上走20公里。
  
小学毕业后决定报考山梨学院大学附属中学(相当于杭二高,私立的),第二次报考通过,进入实验班学习。  每天6点起床,坐一小时的电车,8点到校,下午5点放学,复习功课都在电车上完成,到家又换衣,在爸爸指导下与弟弟一起跑步,跑到8点,洗澡吃饭,复习睡觉。天天如此,很有规律。   

初二时,违规参加田径比赛,参加过全国大赛、夏冬的国家青年队集训。初二时,他被很多人认为是下届全国大赛的双冠军。   但意外的是,他的腰由于过度锻炼出现伤情,致使他难以恢复原来的巅峰状态,于是放弃全国大赛,与同学去澳大利亚毕业旅游,大大开拓了眼界。   

13岁时,父亲被要债,他们一家不得不不停地搬家,四年间搬了20多次。  他开始做童工,送报纸。在2200个日子里,除比赛、集训、报纸停刊,不管雷风大雨甚至台风,他都没有休息过一天,逃避过一天。那些天里,他都三点起床,三点半送报纸,六点回家吃饭,然后上学,晚上10点到11点睡觉。几乎没有一天睡过6个小时以上,平均4小时。但好在睡眠质量好,入睡容易。   

他高二时托福几乎考了满分,也开始做翻译。

加藤嘉一在校,他是个日本学生中的异类,常受到排斥。   后来,他决定独自与逼债的黑道谈判,让父母全心去挣钱。  在每次谈判中,他必被毒打,留下了好几道永久的疤痕,甚至出现过几次危机。但他绝不还手。后来得幸给做翻译的公司老板同情他,向黑道们施压,使得黑道不敢下重手。  高二的冬天,他每天3点开始送报,骑15公里路上学,放学后到田径场锻炼两小时,再骑15公里路到21点半回家,吃饭,做功课。到24点睡觉,还时时刻刻面对来自黑道的压力。  于是,他放弃田径,决定退役。这巨大的悲痛,加之他的“报复”社会的心态努力学习,三个月后的模拟考试,从全班中等偏下一下子升到“山梨县高考状元” 水平(省状元)。但在专注学习的同时,他每天还留给自己90分钟的慢跑时间。而且尽管学习紧张,但送报纸和做翻译工作却是一直坚持的。

 高考前夕,他不为考试担忧,而为家庭担忧。于是,高考第一天送完报后,打起了退堂鼓,但心中想起了奶奶的声音,决定参加考试,但不想上大学。第一场英语迟到15分钟,但做题只花了50分钟,还剩20分钟。考试结果是:语文只都扣在20分的汉字题的20分,数学满分,英语198/200,生物91 /100(三选一),世界史满分(三选一)。   

通过简单的全国统考,参加困难的大学组织的第二轮考试,成功考中日本最高学术殿堂“东京大学”。   此前,他父亲已成功申请破产保护。   但避免父母承受过多经济负担,让弟弟妹妹读大学,他决定留学中国,去北京大学。   

来中国时,他一字不识,一口难说,一钱没有,得幸北京国际化程度高,安然到达北大,但又遇上非典,经过与家人商量,决意一人留在空荡的北大勺园(留学生宿舍,号称小联合国)一号楼。每天晨跑一小时,洗澡吃饭,出去与阿姨们聊,中午吃饭看字典,聊到下午5点,与传达室大哥借《人民日报》看,晚上 11点带着耳机听广播入睡。后来,中文说的写的很棒。   

在校期间,担任北大日本人协会会长,现任顾问。获留学生学习优秀奖本科生奖。  参加、主持、策划、发言中日学术交流活动、国际研讨会共50多个。  他有多种身份:制作人、策划人、主持人、媒体评论员、专栏作家、图书作者、同声传译者、人大附属中学日语教师、退役优秀运动员、谈判者、中国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1-4-19 10:39: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11-4-19 12:52:47 | 只看该作者

re:“他决定独自与逼债的黑道谈判,让父母全心...

“他决定独自与逼债的黑道谈判,让父母全心去挣钱。”啧啧!

加藤嘉一这孩子,好像跟教养环境没啥关系吧,他搁哪里都会优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21:53:20 | 只看该作者

re:留学生刺母事件凸显转型期人格教育缺失...

留学生刺母事件凸显转型期人格教育缺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1日16:54  中国新闻周刊


  只因学费问题起争执,24岁的旅日留学生汪某在上海浦东机场,众目睽睽下将刀刺向了52岁的母亲。这起“留学生刺母”案与前段时间“药家鑫杀人案”一起,再次掀起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反思:究竟为什么会接连发生这样的悲剧?究竟是谁,让孩子们举起了那把锋利的刀?

  不可否认,无论“刺母案”还是“药家鑫杀人案”,都是极端的个案。然而频发的个案背后,亦有使人担忧的中国青少年人格健康状况。《中国新闻周刊》走访的多位专家及机构均表示: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近十年来中国青少年的心理疾患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此案中汪某的留学生身份,更应引起社会对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家庭教育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基础的一环。过去几十年我们对它的轻视,正在结出恶果,这个恶果隐蔽在一个个具体而鲜活个体的人格中,渐渐聚合起来影响社会的整体。失败的家庭教育没有赢家。孩子与家长,都是受害者。具体到留学生刺母案,尤为如此。

  尽管在家属的申请下,公安机关已启动对汪某的精神病鉴定程序,但《中国新闻周刊》仍辗转获得汪某的生活片断,复原他的成长经历及家庭生活状况,以探讨造成这起人伦悲剧的深层原因。

  刺母事件背后的家庭拼图

  惨烈的现场背后,隐藏着一个悲剧家庭:暴躁的父亲,温顺的母亲,外表光鲜而内心千疮百孔的儿子

  文/杨迪  本刊记者/ 崔晓火 (发自上海)

  浦东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的“会合点”闪着橘红色的光,背景是两个握手旅客的卡通图画。4月15日晚9点,一对香港来访的情侣在“会客点”前摆出握手的姿势欢愉地拍照。

  但在15天前,刚下飞机的汪军军,就在这块牌子之下,把刀连续刺向他52岁的母亲,原因很简单:要钱不给。

  据目击者称,汪军军所持的,是一把从托运的轻背包中取出的水果刀。上海市公安局国际机场分局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块百余平方米的地方,距离国际出闸口约百米,是通往配楼的交通枢纽。灰白色塑胶地板,已经被清洁工打扫得没有血迹。熙熙攘攘的旅客,走过四周玻璃透亮的过道,可以看到上海街道的车辆。

  目前,在家属的提请下,公关机关已对汪军军启动了精神病司法鉴定程序。

  然而公众的疑惑却没有消失: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究竟在什么样的心境下,能在这种明亮舒适的环境里,将尖刀刺向母亲?

  幼年碎片

  这把儿子挥向母亲的刀,也出现在南京路电视墙播放的新闻片里。汪军军的大伯汪建良,恰好在上班途中看到了。

  尽管新闻报道将人物面部模糊处理,但那熟悉的轮廓,仍让汪建良觉得像他的侄儿。当发现行刺的儿子是“汪某”,而受伤的母亲是“顾女士”时,他终于明白,家里出事了。

  汪建良没想到,家里的事有一天会以这种形式为天下人所知。电视墙下,汪军军58岁的伯父站了很久。

  汪军军已过世的爷爷汪政祥,和年过古稀的奶奶杨春霞,育有子女四人。长女汪建兰、长子汪建良、次女汪建琳和次子汪建新。

  他们一度住在距外滩不远的北京东路一处老弄堂。楼高三层,楼梯近乎垂直,阴暗逼仄,踏在上面咯吱做响,门外经过的货车都足以让木质楼梯晃动。

  门廊的墙上排列着众多铁皮邮箱,其中一个用楷体字漆着:“汪家”。汪家爷辈到孙辈,三代人都或长或短地在三层一间十多平米的阁楼里居住过。

  奶奶杨春霞已经多日没有出现。邻居们虽然有些好奇,但想到老人最近常去子女家住,索性也不多问。这些天,邻居们一直在谈论着报纸上报道的“儿子刺母”案。然而直到有外人特意到来询问时,他们才惊讶地发现,故事的主角就是他们的邻居。

  几十年前,爷爷汪政祥曾在巷口拖着铁皮车卖螺丝、修拉锁。如今,这条街依然是五金商贩的集中区。数百家店面,卖的是更新潮的金属零件。

  汪军军是汪家小儿子汪建新的独生子,出生于1987年,不可避免地被全家当做掌上名珠。

  军军对这条街很熟。10多岁起,他就经常到爷爷奶奶家,把自己丢到他们怀中。那时还念小学的军军,睡觉前会自己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摆在床头,是个规矩的小孩。

  2000年,爷爷在家门口注册了一家五金商店,注册资金5万元,并自己担任法人。

  本来希望这家店能为全家人的生活带来转机,然而事与愿违,五金店并没有成为全家的动力源泉,而变成了一个家庭成员不断索取的“潘多拉的盒子”。

  为了店面的经营权问题,子女们与父亲长年纷争不断,邻居们经常看到汪家成员脸上的指印,甚至裂口,都暗暗为这家人担心。

  楼下一家的媳妇,有次亲眼看到汪爷爷与子女争吵,被顺着台阶推倒在她家一层半的厨灶下面,幸无大碍。这位邻居知道汪家人的脾气都比较暴躁,但她当时还是后怕得很:万一汪爷爷被她家灶上的开水壶砸到,不知道会伤成什么样。

  军军便在这种吵闹的环境中长大。

  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这里,是今年春节从日本回上海探亲时。那时,他已从一个规矩的小孩子,长成为24岁的成年人。

  “炸药桶”父亲

  顾妈妈仍然躺在病床上,9处刀伤虽然没有致命,但十几天的休养并不能让她恢复元气,至今只能靠半流食物品来补充体力,虚弱的她甚至说句“帮我倒杯水”都很费力。

  二十几年前刚刚出嫁时,她小巧精致,面貌娇美,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 “阿华”。

  阿华是个不辞辛苦、勤俭持家的媳妇。在家,她温顺地服从丈夫;在外,她也一直努力地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军军出生后,阿华和军军的父亲汪建新,曾在三口之家位于福建路弄堂里经营了一个小卖部,生意不差;几年后,阿华又做起服装销售,还当上一家国产高档服装品牌专营店的营销经理,每月收入7000元,比不上高级白领,但在上海普通居民中,收入也不算太低。

  2007年,她娘家位于在地价飙升的虹口区苏州河畔的老宅被拆迁,让位于知名开发商的新项目,这给全家带来了还算丰厚的经济回报。他们并未用这笔款项购置新的房产,而是选择租房生活,因此,相比于过去,军军家的手头更宽裕了。

  但对于这个普通的三口之家来说,经济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军军的父亲汪建新从小就渴望成功,争强好胜。作为家中的老小,他始终迫切地渴望去经营父亲的五金店,却总和父亲的想法矛盾,导致冲突连连。

  在邻居们眼中,汪建新是远近闻名的“炸药桶”,是汪家最不稳定的因素。他个子不高,很瘦,看起来很精干。眼睛很大,平时眉清目秀,可一发起脾气,两颗眼珠子直往外突。一旦发生矛盾,即使面对的是家里人,从父亲到哥哥姐姐,他都不手软;在外面,他也经常用拳头解决问题。

  他的脾气在阿华面前也没有收敛,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有时还会举起巴掌。有一年,奶奶到他们租住在浦东的家来做客,仅仅因为谁来给气垫床充气这个小问题,汪建新发了脾气,还差点动手。

  邻居们形容说,阿华在汪建新面前,就像“小鸡仔”一样顺从。阿华也想过要离婚,但不知何故,这个婚姻却一直在不断的冲突中继续着。汪建新去美国前的一个月左右,阿华还曾逃到外地,直到汪建新走后,才又回到上海。

  这个脾气暴躁的上海男人,对生活的要求有点偏执:无论屋里屋外,他目光所及的一切都要整理得利落干净。每逢出门,他会讲究地穿上名牌西服,光鲜时髦。

  汪建新喜欢大方地花钱,因此总感到钱不够花,拮据时则四处借宿。他工作不稳定,收入不多,因此更渴望财富,他常常研究彩票,梦想自己有朝一日成为那个幸运儿。

  家里经营的小卖部最初生意不错,但随着连锁超市的普及,小卖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终于不能维持经营关了门。

  之后,汪建新多次易工,为私人老板打零工,在医院做保安队队长,一度还找到了一份培训学校教师的体面工作。但他似乎对这些都不满足。

  父权阴影

  在军军面前,这位对生活要求苛刻而性格暴躁的人,更是永远不能违抗的父亲。

  汪建新时常告诉军军:“你一定要比别人强,这样才不会被欺负。”

  为了让军军身体强壮一些,他给军军制定了完整的健身计划:跑步、抬哑铃、练单杠……只要是学习空下来,就进行这样的训练,因为他认定:个子小就会被欺负。

  为了让父亲满意,汪军军在各方面一直很努力。大概是继承了父亲的风格,军军对每一件事都要求甚高,要强而倔犟。据说,他遇到无法做好的事情时,还曾用头去撞墙。

  虽然汪建新对军军各方面始终不满意,但亲朋回忆,直到初中,军军的成绩在班级里还算名列前茅,家人也都认为军军可以考到重点高中,尤其是汪建新。

  或许是压力太大,中考前,军军成绩不断下滑。这激怒了争强好胜的父亲,军军因为成绩不理想也没少挨父亲的打骂。

  他最终没能考上重点高中。结果出来后,汪建新指着军军额头骂个不停,“没出息、太笨,葬送了前途”。或许因为太生气,他甚至对军军填报中考志愿都不理睬。

  无助的军军只好到奶奶家寻求安慰与帮助。正在奶奶家的大伯看到可怜兮兮的军军,便拉起他说:“你爸不管,大伯带你去。”

  2002年,军军入读了上海一所名声不错的职业学校,并选择了汪建新期望的商务英语专业。

  但中考失利一直是汪建新心里的结。他对这家中学也心存不满,坚持认为从这样的学校毕业不能出人头地。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出儿子的出路:学商,出国,挣钱。

  在汪建新的强烈要求下,2006年,军军从尚未毕业的大专退学,辗转去了日本。汪建新本人也经朋友介绍,在2009年底,只身前往美国打工,要去赚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这次妻子和儿子一起出事,身在美国的他至今没有现身。

  孤独的留学

  军军的独立,是在东京真正开始的。

  2006年,已嫁至东京的大姑汪建兰为军军担保留学,并安排他进入东京一家国际语言学校的日本大学预科班。两年后,军军通过了入学考核。2008年,21岁的军军迈进了私立日本大学经济学部的大门。

  尽管出国留学也是父亲为他设计的,但是这似乎并不妨碍军军享受远离父权的自由空气。

  军军最初借住在大姑家。不久,他就决定独自居住。他的房租是每月人民币12000元左右,据了解日本情况的人士介绍,这比普通中国留学生租房花费高出很多,相当于东京普通白领阶层的房租水平。

  在穿着打扮上,军军倒是越来越像升级版的汪建新。他很讲究品牌,衣服也越来越多,时髦的穿着配上帅气的外形,汪军军开始吸引女孩子的目光。

  和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军军也喜欢和同学或者兄弟姐妹们相约一起去K歌,堂哥说,军军唱歌很好听。

  去日本留学后,军军每年都回上海探亲一次,回来后经常会豪爽地宴请家里的兄弟姐妹。在这很少的接触中,家里人明显地感到,军军成熟得相当快,已经完全不是他们记忆中的那个乖巧规矩的小孩子。

  大伯汪建良还记得,今年春节,军军回家探望奶奶,他也赶去相聚,一进门,一脸成熟男人气息的军军就爽气地拍他的肩说,“走,咱们出去吃,我请客。”汪建良指了指奶奶刚烧好的一桌晚饭,说:这不是奶奶刚做好饭菜吗,还是应该在家里跟奶奶一起吃饭。

  大伯觉得二十多岁的侄子身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汪建新的影子:手上若是充裕了,便显得很大方;拮据时,又不免有求于人。

  在这五年的留学生活中,家人有时会劝他:“一个人在外面不容易,要多读书,没事就不要总回来了,来回的路费比较贵。”但很明显,军军对这些话没有放在心上。

  军军在日本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家人都不太了解。家人知道的唯一情况是,军军曾对一位堂兄提过,有的同学对他不友善,经常因为一些小事陷害他。堂兄则劝他现实一点,在异国他乡,应尽可能低调。

  最明显的变化大概发生在今年春节。

  原本健谈的汪军军,变得有些沉默,曾跟小姑姑说:“耳朵里好像装了机器,总有声响。”

  最近一次回家,大伯与他聊天,他忽然大笑起来,笑过后又戛然而止,而那个话题并不好笑。军军也曾跟奶奶说,“我不知道怎么了,我控制不了。”

  大家觉得有些奇怪,但谁也没在意。谁也没想到,两个月后,会发生浦东机场那疯狂的一幕。

  曾经散落在上海、美国、日本的一家三口,今天终于有两个聚在了同一个城市。只是,一个在看守所,一个在医院。

  医院里瘦小的阿华,并不认为自己会失去儿子的爱。“他是个好孩子,我们母子感情很好的。”她曾坚持表示,“我不怪他。”

  4月19日的上海浦东机场,到大厅的人们继续着他们奔波的脚步。而在一旁的等待区,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一口一口地喂着她漂亮的混血小女儿……★

  (本文内容均来自当事人家属、邻居、朋友所述。因涉及采访对象的家庭隐私,文中人物姓名均为化名,实习生翟小瑶对本文亦有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21:58:19 | 只看该作者

re:刺向父母的那把“刀”http:/...

刺向父母的那把“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1日16:54  中国新闻周刊

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情况




  
  本刊记者/杨正莲  文/周丽

  一把明晃晃的水果刀,接连刺向顾妈妈的身体,一刀、两刀……一共九刀。大庭广众之下,母亲倒在血泊中。事后,伤心欲绝的母亲躺在医院里告诉媒体,她看见儿子从包里取东西,“不料,他拿出了把刀向我刺来。”

  这把刀不只刺伤了一个母亲的身体,也刺痛了备受责难的中国式家庭教育。

  3000万青少年困惑正在加速

  儿子快要上小学了,王占郡发现,他不愿意跟其他小朋友玩。全家一起外出,儿子见陌生人也比较害怕,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学校发给家长的联络本上,很多签字是由儿子代替家长签的,等等。

  12年前,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的王占郡还在深圳创业,那时他关注的是通信、自动化控制和互联网这些蕴藏着无限商机的领域。但当他突然回头去关注儿子时,发现孩子正在沿着他并不认同也不能接受的轨道发展。王占郡为此震惊,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失职:“我没有关心他的情绪和性格的培养,没有关心他的社会关系和情感情绪方面的东西,这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王占郡突然意识到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早已广泛存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环境,这个问题似乎愈来愈严重。

  “我关注这个问题至少有十年时间了,现在有加速度的趋势。”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相比十年前,现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如焦虑、睡不好觉、学习压力、人际交往退缩等等。中国儿童中心2006年发布的《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杜亚松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对媒体表示,青少年心理疾病患病率正不断上升:“上世纪80年代,青少年前来就医主要是解决多动症问题;90年代中期,一些青少年开始出现情绪障碍和行为困扰;21世纪初期,近1/4的就诊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和行为困扰,近几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近1/3,这个发展趋势很令人担心。”

  另一个使人担忧的问题是,这些问题在中学阶段没有明显的症状,反而是在大学阶段才露出头角,其中一些发展成严重的人格问题。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一份于2010年1月完成的《青少年健康人格调查结题报告》显示:中小学生的人格心理问题并不严重;高中虽是问题高发阶段,但因高考被掩盖;而进入大学则表现明显。

  这份报告随机选取了北京市、辽宁省大连市、吉林省长春市、山西省太原市、贵州省贵阳市、湖南省长沙市五个地点,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当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学生,共发放了3500份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了学习、情绪感受、人际关系、自我管理能力、性健康知识等五个方面。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一半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三成与父母不沟通,有四分之一与父母出现矛盾才主动沟通;近一半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安全感;有一半对生活不满意;约两成对现实生活感到空虚不安;六成大学生觉得孤独;有八成认为社会不平等,他们中还有的已发展成愤怒情绪。

  转型期的人格教育缺失

  同大多数家长一样,王占郡当年忙于事业,因为觉得事业应该是第一位的,“爸爸妈妈就应该是忙忙碌碌地赚钱,工作起来很牛,孩子就请老人过来帮忙带。”王占郡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们和孩子住在一起,但我们不是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依赖对象,如果孩子认为家里哪个人离开他最难过,肯定不是爸爸和妈妈。”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许许多多个王占郡们的奋斗下,中国已然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高效的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人们投入其中,被这种趋势裹挟的成人,又不可避免地将这种竞争压力传导给孩子。在这种竞争逻辑下,学习成绩成了衡量教育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志,而钢琴等所谓的特长也成了提高竞争力的筹码。

  北京师范大学人格课教师王芳认为,这样的教育使得孩子从小学会的是“注重外部的标准和目标,比如成就,比如拥有什么东西,也导致孩子把人生价值建立在这些东西上面”。她说,社会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期,没有人认为社会大环境和教育体制可以一夜之间被扭转或打破,但父母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弱化大环境的影响,“更强调内心的关注和成长”。

  事实上,孩子们并非真的抗拒学习、竞争这些社会上认为使他们厌烦的事物。《青少年健康人格调查结题报告》显示:大多数小学生喜欢上学,他们焦虑的主要原因不是害怕学习,而是担心因考不好带来的家长的责骂,大多数小学生对成绩很在意,并且会在成绩不好的情况下从自身做起,主动想办法。而这种学习态度又直接影响到情绪。感到愉快和自豪的小学生主要是学习成绩好,他们的积极情绪里边一半来自学习。学习对情绪的影响,从小学一直到初中、高中、大学,继而影响到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而学习的热情却在岁月的打磨中起伏不定。

  这种对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的追求,主导了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成长过程,并不可避免地牵引了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本来应该对人格教育承担主要责任的家庭教育,也不得不为学历教育服务。“一方面要听从学校教育,一方面学校教育又听从家长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陈建翔认为,在这种教育局面下,“人格教育是失败的、缺位的。”

  “中国父母是不懂得爱的。”在陈建翔看来,中国式父母的爱缺乏慈悲心、平常心和公正心,而且很狭隘,“其实是爱自己,爱自己的想法,然后寄托到孩子身上,当孩子达到要求的时候就爱,达不到的时候就恨,是一半恨一半爱,带有太多个人的目的和功利在里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史占彪则将这种教育称为“没有深度的教育”和“没有哲学理念的教育”。“现在是有知识没文化,没有德性的功底,没有思考,就是就事论事。比如吃饭是为了有营养,为了长身体,这样才能奋斗,但孩子不会享受吃饭的乐趣。事事都这样,孩子就找不到生活最原始的乐趣,只能生活在一个很肤浅的境界里。”他解释说,“拿水来比喻现在青少年的生活,如果像大海一样有深度,有鱼又有草,一颗小石子落在里面激起小小的波澜,会自己化解掉。但如果只是浅浅的水坑,一滴水珠也能泛起很大的波澜,所以容易出现攻击、冲动,容易出现兴奋,容易把小事儿弄大。”

  带着伤痛独自上路

  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国外高等院校对中国的开放态度,使得中国的留学生群体越来越庞大。

  根据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3月,中国海外留学生人数在2009年已达22.93万人,同比增长27.5%,而这一趋势仍在不断增长。来自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的最新《2010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09~2010学年,美国高等教育机构里注册的中国学生人数已经从9.85万人增至12.76万人,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9.9%,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美国国际学生最大的生源国。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史占彪认为,在少年时代责任教育、家庭教育不到位的情况下,将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也许并不能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可能还有副作用。“他去干什么呢?他去学一个东西,但学完了干什么他也不太清楚。以前说为中华崛起而学习,为谋生学习,现在都没有了。现在就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拿个成绩而学习。因为工作有人找,什么都安排好了。他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去做。虽然每天很忙碌,但不知道为什么忙碌的人最可悲也最可怜,他的心灵是空虚的。”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接触到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出去读书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家长自己无法解决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冲突和矛盾,因此选择与孩子分离作为解决办法,固执地以为,花钱送孩子出国去受好的教育,可以解决家庭内部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对问题的逃避。亲子关系的问题,早期教育的问题,不会因为孩子出国而解决,反而可能会使问题越来越糟。”

  其实,此次“刺母事件”发生前,中国留学生因一点小事发生恶性事件陆续有报道。

  2011年3月,25岁的上海女留学生陈豪,在瑞典小城厄勒布鲁被同班同学、上海籍男生小军(化名)连捅十几刀不治身亡。

  2010年11月,加拿大密西沙加市一华裔留学青年因与女友发生口角,用椅子猛击女友头部,因失血过多,女友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1月7日深夜,两名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一家日本餐厅厨房争执继而发生打斗,25岁的天津留学生将27岁的沈阳留学生刺成重伤,警方事后对前者控以二级谋杀罪。

  2010年1月12日,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发生中国留学生杀人案,一名26岁的中国留学生持刀刺死该大学一名女秘书,另有三名教师被刺伤。

  2009年1月21日晚,弗吉尼亚理工大学25岁宁波籍男生朱海洋斩杀了来自北京的22岁女生杨欣。警察于事发后一分钟赶到时,凶手正捧着受害人被割下的头颅,束手就擒。

  ……

  “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在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看来,尽管矛盾爆发在国外或留学期间,但根子却是在国内的幼年教育中的缺失,家长过度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哪怕高中学业已经完成,人格的心理年龄和社会化年龄也可能是不匹配的。“因为心智的成熟、心灵的教育,如果没有受到科学的引导,是不会随着生理的成熟而成熟的。”

  在徐凯文看来,刺杀母亲的汪某至少还在国外坚持了几年,学了语言,考上了大学,他了解到的更多例子是,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送到国外,孩子无法面对所处的环境,不能坚持到学业结束就草草收兵,继从国内的教育中逃离后,再次从国外的教育中“逃”回来。

  杨雄认为,现在不仅是反思中国式教育的时机,更需要对中国留学生输出这种社会模式进行评估。如果继一味地追求将孩子送进国内高校之后,再发展为一味地追求将孩子送到国外高校,而不考虑孩子自身的意愿、感受和心理状况,也许出现更多的悲剧。

  父母儿女皆祸害?

  专家们感到如此普遍而又混沌的状态,却并不能引起广泛关注,人们甚至会认为这与自己无关。王占郡曾经也是如此,直到他发现“父母皆祸害”豆瓣小组。

  “父母皆祸害”豆瓣小组,创建于2008年1月18日,截至2011年4月18日有超过36000名注册成员。那里聚集了一群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挫折、苦苦思索出路的年轻人,他们自称“小白菜”,在小组里倾诉自己的无奈、挣扎和绝望。

  然而当王占郡和一些父母谈及“父母皆祸害”小组的案例以及“小白菜”们的反应时,很多父母都庆幸而轻蔑地笑了,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幸运的,这个小组和自己没有具体关系。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个女孩的妈妈发现了这个小组,并向女儿炫耀自己教育的成功和女儿的幸运,殊不知这个女孩一来到小组就像找到了组织,声泪俱下地倾诉自己的遭遇。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继“父母皆祸害”小组后,豆瓣又出现了“反父母皆祸害”小组以及“孩子皆祸害”小组,用以倾诉父母的挫折和遭遇。对此,心理学家们认为,无论对谁,都不应以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而要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进行探讨,因为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不是主观地要造成这种“皆祸害”的结果。

  史占彪指出,现在的孩子跟过去不一样,以前的孩子要承担起很多使命,比如照顾家,照顾弟妹,还要考虑很多现实的生活问题,比如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家族兴旺等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起来麻烦,是负担,但实际上也教会孩子承担责任。“现在的孩子已经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一切都有人帮他安排,他就找不到意义和价值。”

  史占彪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70后的焦虑,是焦虑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而80后和90后的焦虑,是没有什么需要应对,他们的口头禅是:“没劲!”于是焦虑便转向抑郁,他们不知道生活为了谁,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并不是只有中国专家在关注中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澳大利亚一位社会学家看到中国独生子女生态环境后,与中国同行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做同样的儿童试验:告诉孩子们,你眼前就是你喜欢的巧克力,但如果能坚持 15分钟,你能得到更多巧克力;如果熬不到15分钟,最后就只有眼前这一颗巧克力。

  这项研究的结果是:80%的澳大利亚孩子能坚持到15分钟,而中国孩子中,熬不到15分钟的高达66% ,坚持15分钟的只有34% 。

  这个研究表明:中国当前一代青少年的自制力很低。而自制力低的人习惯于“眼前怎么舒服就怎么来”,不顾及远期目标。这也许印证了当前许多中国青少年的生活现状:眼前上网玩舒服就上网,连上班时也不例外;眼前吸毒舒服就吸毒,不是不知道网瘾的坏处和吸毒的后果,只是忍不住。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自制力低下所带来的行为后果有:缺乏宽容、没有远大目标、心胸狭窄、贪玩、自私、丧失自尊等等。

  如果家庭教育的结果是父母儿女都认为对方皆“祸害”,那将是一个可悲的“双输”局面。

  值得庆幸的是,不断有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当年对儿子很不满意的王占郡,为了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走访了不同国家的多名家长和学者,投入近十年的时间研究家庭教育。如今,身为某天使投资机构总裁的王占郡,同时也是小有名气的儿童教育专家,他在深入接触研究豆瓣网“父母皆祸害”小组之后著书《父母皆祸害?》。

  “这是一个绝对和你我有关的话题,这是一个大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序言里,王占郡提醒读者:作为已经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的你来说,无论你多么委屈、多么无奈,你都不能回避“我是不是也在‘祸害’孩子”这个问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21:59:54 | 只看该作者

re:尹建莉:“家长强权”是最隐蔽也是最锋利的...

尹建莉:“家长强权”是最隐蔽也是最锋利的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1日16:54  中国新闻周刊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教育体制能完美地解决每个孩子的个体问题,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他的父母和学生生涯中的几位老师,这些构成的是一个“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文/杨迪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教育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写作及咨询工作。

  不是爱得太多,而是自由太少

  中国新闻周刊:留学生上海机场刺母这件事,你是如何看的?

  尹建莉:这个案子我也是局限于目前媒体报道的只言片语。我注意到一点,这个孩子是在高考失利之后选择的留学,虽然留学是否来自家长的压力还有待了解,但至少这个时候,让孩子带着高考创伤就去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读书生活,会给孩子心理造成更多的伤害。

  媒体报道中也提到,孩子曾经表示过想退学,但家长依然坚持让孩子留在日本读书。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哪怕倾家荡产也要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接受教育,殊不知如果孩子在之前的教育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品格,出国读书对孩子只有压力。家长的一片苦心,以及为此付出的辛苦,都变成了一种沉重的压力,直到崩溃。

  小汪和药家鑫这两个孩子面对问题时,都选择了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药家鑫为什么会杀人?撞人是个偶然因素,他即便不撞人,如果是遇到别的类似的事,他的处理方式不会比这好到哪里去,这背后有其必然因素。

  报道中提到药家鑫的法庭供述:“从小到大,我生活几乎除了学习以外就是练琴,妈妈陪我练琴,小的时候每周练琴,为了练琴,妈妈都会打我。”

  父母与孩子这样的互动往往对孩子的行为起到这样的示范效应:当事情无法解决时,可以选择暴力。一个依靠暴力教育孩子的父母,造就的是心理和性情相似的孩子。

  药家鑫还说跟父亲关系紧张。他对父亲的评价是:非常严厉,不允许出错,凡事都要求他超出他人,尽善尽美。这些要求带给孩子的只有压力和被管制的不自由感,孩子自然就会产生抗拒。这样的父母教育是暴力教育的典型,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

  暴力教育的根源就是“家长强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强权”是最隐蔽也是最锋利的刀子。家长强势的典型表现就是对儿童自由意志的剥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懦弱、逆反、没有上进心等等。

  这些年来,人们一谈到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时,都说孩子是被“溺爱”坏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归纳。结果,有人为了不溺爱,就更严厉地要求孩子。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可以想象出来,就是孩子更不如意。其实,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孩子再多也不会把孩子爱坏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健康成长。如果有些“爱”让孩子变坏,那肯定不是“爱”,只不过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比如小到吃饭、大到上什么课外班或选择什么专业,家长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

  不间断地监视和发号指令是教育吗?

  中国新闻周刊:你提到家长强权会造成人格问题子女的问题,有比较具体的例子吗?

  尹建莉: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案例是这样的。

  有一位母亲,毕业于名牌大学,工作出色,人也漂亮,为人处世都不错,是个近乎完美的女人,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在爱情上奉行宁缺毋滥,一直蹉跎到36岁才结婚。这些年她同学们的孩子已一个个上了小学,甚至上了中学,大家聚在一起经常感叹孩子如何难教育,她当时在旁边听着觉得不相信,小孩子会那么难教育吗。她婚后有了个儿子,中年得子,爱得要命。

  她读了很多家教方面的书,知道早期启蒙特别重要。孩子还在襁褓中,她就给他读唐诗;孩子刚学说话,她就天天用中英两种语言和他说话。她儿子也表现得聪明伶俐,上幼儿园后,有一家心理研究所来幼儿园采集数据,对孩子们进行了智商测验,结果当然是保密的。但后来园长悄悄告诉她,她儿子是全园第一名。她觉得自己是个成功的家长,相信自己倾尽全力,一定会教育出一个出色的孩子,甚至是个神童。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说话如何发音标准,小到如何抓筷子如何玩耍,都进行着认真的指导,只要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她就立即指出来,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做。如果孩子的一个缺点重复犯了三次,就要受到批评,三次以上,每犯一次就打一下孩子手背。

  她说,我打他手背一下又不痛,只是希望孩子在这样的要求越来越完善。手背挨打的事总会有,打翻饭碗,牛奶没喝完就玩去了,见了阿姨没问好,昨天学的单词今天有一半没记住等等。

  但令人奇怪的是,她的孩子却越来越差。刚上小学时,是班里前三名的学生,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时,反倒成了倒数第三名。现在这个孩子已上初中,各方面仍然毫无起色,即使是从小就学习的英语,成绩也总是很低,而且性格特别内向,既不听话,又显得很窝囊。

  其实,这位母亲在孩子面前一直扮演权威。她自己或许不是这么认为,但只有权威才有资格对别人不间断地监视和发号指令。指令和监视是教育吗?不是!教育如果这么简单,每个家长都可称心如意,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恨铁不成钢的悲叹了。

  就人的天性来说,没有人喜欢自己眼前整天矗立一个权威。所有对权威的服从都伴随着压抑和不快,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内心的冲突——孩子当然不会有这么清楚的认识,他只是经常感到不舒服,觉得做什么事都不自由,又不能令大人满意,这让他感觉很烦,于是他慢慢变得不听话,没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闷。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汪某已经启动精神病鉴定程序。我们知道精神病是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倘若汪某经过鉴定真患有精神疾患,那么讨论家庭教育是不是就失去实际意义了?

  尹建莉:我不认为精神病是有遗传性的。通常精神病患者向上追溯会发现有精神病史,所以普遍认为精神病有基因遗传性。

  但在我看来,精神病是心理损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一种激烈反应。一个心理有过创伤的人,在与人沟通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这样的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更会在很多环节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损害。

  有研究表明,当母亲是精神病患者时,将她的孩子从幼年时期就与母亲隔离,换到一个健康正常的家庭中抚养,这个孩子是不会出现精神病症状的。

  可以说每一个精神病患者和罪犯的背后都有一个扭曲的家庭教育。

  家长应学会与孩子一同成长

  中国新闻周刊:当前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批评,有观点认为现在的大环境造成了当前的问题,家长不得已而为之,你怎么看?

  尹建莉:世界上没有任何教育体制能完美地解决每个孩子的问题。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最重要的是他的父母和学生生涯中的几位老师,这些构成的是一个“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状态,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很多家长会说,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如果教育不好,将很难立足。这忽略了一个问题,一个人是由“自然人”和“社会人”两方面构成的,在幼年时是以“自然人”状态存在的,而我们却在用“社会人”的标准来要求他。

  人性又分为“善”“恶”两面,家长在孩子成长阶段,一定要尊重人性,同时引导孩子人性中“善”的一面的滋生。但如果方法不当,刺激了他人性中“恶”的生长,像小汪和药家鑫这样的罪恶行为就会出现。

  我认为刺母事件和药家鑫事件都是偶然事件,他们的恶行无关“社会”,也无关“教育”和“时代”。我们应该从这些恶性事件中看到,重要的是他成长的“小环境”出了问题,而这个“小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就是家长,这样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源。

  这样说,似乎在给药和汪的家长伤口上撒盐。但不能因为家长是无心之错就绕开他们的错误。这一次绕开了,会让更多家长糊涂地也把孩子送上绝路,不如狠心做一个解剖。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教育问题的批判与反思,这几年不曾停止过,而这些批判与反思却使得家长们越来越困惑,越来越不知所措。当面对孩子问题时,家长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家庭教育得当呢?

  尹建莉: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谁都不是天生的教育高手,也都不是天生就会做家长。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家庭教育对孩子道德和心理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家长如何跟孩子相处;第二,家长的榜样作用如何;第三,孩子是否从小有足够的阅读,他的精神生活是否丰富。

  从第一点来说,我国直到现在对打孩子仍持暧昧态度,甚至有些“教育专家”宣称孩子是可以打的。打孩子根本没有任何教育要素,会从根本上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家长出口恶气。我可以确定地说:每个行为粗暴的孩子或成年人背后,一定有个粗暴的家长,他的成长中一定经历了许多粗暴的对待,他的暴力行为只是家长坏行为的翻版和放大。

  从第二点来看,古人已有精辟的总结:言传不如身教。很多家长所能想到的教育手段就是“讲道理”。其实,心理学研究显示,讲道理无法起到实质作用,远不如家长加强对自身的约束和管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不希望孩子发脾气,就先消灭自己的脾气;不希望孩子懒惰,自己就不要懒惰;希望孩子听话,自己就不要强权,要学会“听话”。

  一个孩子品行出现严重的问题,多半是家长的言与行分裂的后果。比如,我们告诉孩子要团结友爱,可一遇到桌子磕碰了孩子,人们就打桌子;遇到自己的孩子和小朋友或同学发生冲突,就急于以一种对立心态来处理问题。有的家长从我书中看到“给小板凳揉揉疼”,觉得很好,立即学来了,可有一天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就会严厉地责怪……家长言行分裂,会扰乱孩子的价值观,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会就此产生。

  说到底,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核心只有两点:自由与尊重。这两个词非常简单,但理解不容易,真的做到更不容易。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1-4-23 10:12:33 | 只看该作者

re:让孩子慢慢长大徐 贲 尼...

让孩子慢慢长大

徐 贲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的再版序中说,在这本书出版后的12年里,许多小学、中学的学生给他来信,表达他们对书中问题的看法,“我尤其对五六年级学生的观点感兴趣,因为他们正当其时。这个年龄的儿童不仅会饱受早来的、强加于他们的成年的影响,而且可以对这些影响进行讨论,甚至进行反思。这个年龄的学生也往往行文直率和简练,还没有被鼓励用语言来掩盖思想”。

这也是我对小学生作文很有兴趣的一个原因。在美国,五年级是小学的最高年级,把四年级和五年级的作文要求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忽然长大了。五年级的语文分为6个单元(以Harcourt Language这一教材为例),每个单元集中在一种写作样式,6种写作样式分别是个人叙述、说明如何、说理、比较和对比、研究报告、故事,样式与四年级的要求差不多,但写作要求却显然有相当的提高。不仅作文的字数从140字左右一下子增加到300字左右(六年级再增加到500字),而且作文的段落也从一般的3段(有的就是一大段)增加到5段,更重要的是,思考问题的全面和复杂性也有了相当的提高,他们开始有“观点”和“看法”了。作为学习动脑筋思考并且写下思考结果的儿童,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不再是“小小孩”了。

当然,五六年级学生的“想法”并不一定要用学校的“五段落作文”的形式来表达。波兹曼在他的再版序中就给了我们几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在他的书中,波兹曼断言电视媒体侵入家庭生活的空间,正在加速孩子们童年的消逝。尽管波兹曼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媒体研究学者,但他在书里说的仍然只不过是自己的“看法”。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并不把他当作一个必须听从的“权威”,而是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他们很在乎自己的看法,并且写信与波兹曼这个大学者交流。

例如,一个叫纳里艾拉(Nariele)的女孩在结束她的短信时说,你的想法“稀奇古怪”。一个叫杰克(Jack)的男孩说:“我认为你的文章不怎么好。童年没有消逝——哈!——就这样没有啦?!”约瑟夫(Joseph)写道:“童年没有消逝,因为我们看电视,我认为一周五天上学才是荒废童年。我觉得那太过分了。童年非常宝贵,用超过半周的时间去上学,太浪费了。”蒂娜(Tina)写道:“当你是孩子时,你并不需要顾虑责任的问题。孩子们应该多一些玩耍。”约翰(John)写道:“我认为18岁才应该是儿童变成成年人的年龄。”帕蒂(Patty)说:“我不认为一个10岁的孩子看了成人节目,就不再是儿童了。”安迪(Andy)说;“大多数孩子看电视节目,知道那不是真的。”

波兹曼很尊重这些孩子们的“看法”,认真地把这些看法记录在自己的书里,并且从中得到思想收获:“从这些评论中可以了解到许多东西,但它们给我的主要教训是儿童自身是保存童年的一股力量。那当然不是政治力量。那是一种道德力量。在这些问题上,也 许我们可以称他们为‘道德多数’。看起来,儿童不仅懂得他们与成人不同的价值所在,还关心二者需要有个界限;他们也许比成人更明白,如果这一界限被模糊, 那么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就会随之丧失。”

小学生的作文写得像小学生的作文,这是儿童与成人不同的一道界限,当这道界限消失时,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就会随之丧失。美国小学生作文有一种自然的直率和简练,有儿童率性的原因,也跟老师不鼓励用语言来掩盖无思想有关。中国小学和中学里盛行一种模仿大人、貌似成熟的“高跷语言”,夸张做作、故作深沉、夸夸其谈, 因为没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特别需要用现成的套话、空话来装点掩饰。许多“校园文明标语” 提供的就是这样的高跷语言范本:“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放飞你的青春,奔洒你的热情”、“天空是温暖的摇篮,不要再向天空吐烟,让地球心酸;草地是美丽的地毯,不要再乱扔杂物,让地球难堪!”。

其实,这样的语言算不得是思想成熟的成年人语言,而是一种滥情、冲动、既不幼稚又不成熟的“儿童成人”语言,逼着孩子像小大人似的鹦鹉学舌、装腔作势、有口无心。它不能提升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力,但却能降低成年人的智力定位,其结果是模糊了成年和童年之间的界限,形成了一个智力发展模糊的年龄段。不知有多少人,都因为使用这样的语言而成为一个“长不大”年龄段的成员。与其快快成为这样的成人,还不如让孩子慢慢长大,让他们与成人之间还保留一道尚未被模糊的界限, 也能拥有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言语和说话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7:49:07 | 只看该作者

re:父母要压住心中“怒火”有多难?文...

父母要压住心中“怒火”有多难?

文、莫尼卡

都说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值。人的一生肯定会有很多的坎坷,会让你心情压郁有怒火,就算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也会经常出难题考验父母的忍耐力。我们该如何应对?怎么去熄灭这心中的怒火?



早上,我跟豆豆同往常一样,洗漱完毕,到幼儿园附近吃早餐。路上,我问豆豆早餐想吃什么?豆豆说你说吃什么?我回复吃稀饭吧。豆豆没有反对。到了店里,我们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我点了两份稀饭,还有几样小菜。只见豆豆一直低着头不出声,当我坐下来准备吃饭的时候,豆豆马上站起来退到一米之外站着。很生气的样子。我问豆豆:怎么了?豆豆不回答我。我招呼他赶紧过来吃饭,吃完饭送他去幼儿园后,我还得赶着去上班。可不管我怎么说,豆豆就是站在那不动。我猜想他可能不想吃稀饭,但之前我提出吃稀饭的时候他也没反对呀。歉说无效之后,我自顾吃起稀饭来,刚吃到一半豆豆生气的过来推我,还哇哇的哭了起来。这小子,咋回事呀?问他要吃什么?他也不出声。叫他坐下来吃也不坐。店里的顾客都看着我们,老板过来拉住豆豆,让他不能这样推扯妈妈。可豆豆一点也听不进去。说句实话,一大早的看着豆豆这样折腾,我心里怒火冲天,恨不得找根竹鞭狠狠抽他一顿。



想想,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我一定要忍住。同时我也一直在回忆刚才路上的对话。我询问豆豆吃什么的时候疏忽了他的表情。问他早上吃什么的时候,我只顾看着前面的路,想着工作上的事情。也许我说吃稀饭的时候豆豆就有摇头说“不”。可是我没发现。再想想,当豆豆站起不想吃稀饭的时候,我又自顾坐在那吃,激起他第二重怒火。我强压着自己要冷静,不要再冲动。干柴碰烈火只会越烧越旺。



豆豆把我折腾了一翻,却看我没有生气。他也冷静下来,继续流泪。我从包里取出纸巾帮他擦干眼泪后,把他拉到身边:宝宝,刚才妈妈建议吃稀饭的时候,你是不是有摇头?豆豆马上看了我一眼,证明了这事实。对不起,因为刚才妈妈只看前面没有留意你的表情也没看到你摇头。这样好吗?以后你反对你要说出来,以免发生今天的误会。妈妈误认为你答应了,而你误会妈妈故意跟你作对。下次,你想吃什么早餐,也可以跟妈妈建议。我们每天都可以变幻着吃。你说好不好?豆豆点点头。



后来,豆豆告诉我,他想吃奶黄包及一杯绿豆奶。我赶紧带他去买,看看时间再过十分钟公司的班车就要到了,我只能让豆豆一边走一边吃。到了幼儿园门口豆豆早餐还没吃完,按幼儿园规定早餐不可以带进幼儿园,豆豆只能站在幼儿园门口吃。我要赶时间,让保安通融一下让豆豆站到门内吃,我才能放心离开。可豆豆是遵守原则的人坚持没吃完就不进园。行吧!让他记住这个原则也不错,以后吃早餐就不会拖拖拉拉的了。豆豆终于吃完早餐,走进了幼儿园的大门。



一场心中的“怒火”最终没有燃烧起来。过后回想,其实早上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说实在的为了这么小的事大动肝火实在不值。但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为一些小事摩擦。为此这也提醒了我,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做事一定要冷静,要学会宽容、包容及理解,多站在他人位置去考量问题,大事就能化小事,小豆就能化没事了。



总结:一个善于体谅他人和平心静气的人都是宽容大度,涵养很深的人,所谓“宰相腹中能撑船”,这肚量是平日注意涵养的结果。因此,学会消气,首先应该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开阔心胸,才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使自己成为少生气和快消气的乐天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07:56:40 | 只看该作者

re:失败父母的八大典型行为你有吗? ...

失败父母的八大典型行为你有吗?  

  
 根据心理学家对大批父母的调查,发现 8种典型的行为导致失败的父母。

  一、 没有原则 ( Parents fail at setting limits )

   
没有原则的父母,最终会被子女控制住。曾有位母亲一旦听到孩子说 “ 我不上学了 ” ,立刻投降,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这位母亲最终陷入绝望的境地。

  二、过度保护 ( They're overprotective )

  父母保护的越多,孩子越无能。尼采说过,最大的善往往包含最大的恶。

  三、 唠叨、说教、罗嗦、嚷嚷 ( They nag. Lecture. Repeat. Then yell )

  这样的父母通常是低智商的父母,因为不会说些有用的话,因此,只会重复些无用的话。

  四、赞扬泛滥 ( They praise too much—And badly )

  对于 4 岁以上的儿童,“知心姐姐”式的赞扬已经不起作用了。你不能总是用“孩子,你真棒”这样毫无营养价值的话语“忽悠”自己的孩子。

  五、惩罚过重 ( They punish too harshly )

  记得初中时,我的一个朋友的妈妈太想让她的儿子优秀,曾经让她的儿子跪了一夜作为惩罚,结果,我的这个朋友从此精神失常。

  六、剥夺孩子的感受 ( They tell their child how to feel )

  父母往往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用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孩子的行为,结果孩子失去了感受、判断的机会。

  七、成绩与创造力本末倒置 ( They put grades ahead of creativity )

  绝大多数父母除了关心孩子的成绩,不知道孩子还有比成绩更重要的部分需要关心。

  八、 忽略了乐趣 ( They forget to have fun )

  乐观的天性是父母送给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11-5-3 10:41:20 | 只看该作者

re:新兴教育能搞活教育吗? by 南桥的博客...

新兴教育能搞活教育吗? by 南桥的博客
2011-05-02 16:13:28

《新金融观察报》就新兴教育对传统教育冲击问题,对我进行了电子邮件采访,可能采访的内容不一定都能用上,故放在这里,抛砖引玉。

1.网络教育包括很多,比如远程教育、全球名校的名师网络课程视频、技能交换网站、国内还出现了在家教育和私塾,大家在对传统授课方式有很多不满,而想办法进行其他方式的教育,您能否分别说说这几种新兴教育有何优缺点吗?

现在学习的渠道确实越来越多,比如很多基于网络的视频教学。这种方式正在拆解、重新组装我们获得技能、知识和态度的方式。在美国,由于学制比较灵活,学生选择众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加速自己的学习,缩短在校时间,降低成本。比如一些大学的公共必修课,在某个私立大学学起来很贵,学生就常利用暑假时间,选修社区大学的类似课程,转换学分。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趋势。但是能否充分利用这种趋势,要看教育体系是否开放、灵活,如果各个学校之间互不承认,这种教育的自我组合也很难施行。

也有很多学生开始利用视频教学,提高学习的效果。比如中学生可以上一些教学网站,去学习某个几何题的解法,这种做法越来越多,这一切和学制和教学体系无关,非常灵活,希望以后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终身学习”将逐渐成为常规,人们由于工作、生活的关系,无法继续返校充电,那么技能的改进,甚至一些问题的解决,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这种新兴的教育、培训、工作辅助(job aid)、电子绩效支持(EPSS) 手段。比如现在从烹调到修理家电,五花八门什么样的教学视频网上都能找到,对于终身学习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2.有人已经开始在家自己办学教育孩子,也有成人在家看名校视频自学再去考传统的学历文凭,这种种做法您觉得可行吗?您对此有何看法?

前者的关键得看家长的组织能力和时间安排。目前各方面配套设施不齐全,家长做起来只能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效果怎样那要看家庭。不过愿意自己办,决心不小,能力想必也不会太差,可以鼓励。

至于成人在家看名校视频自学再考传统的学历文凭,我不知道效果会是怎样。现在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纷纷涌现,对于开启民智,普及知识是好事。一些讲座本身可能在质量上有所争议,但是这种改进需要个过程。在选题上,应该有所拓宽,不应该只讲一些文史知识,可否加入一些人们更为关注的读书、教育之类话题呢?比如大家都说素质教育,到底素质教育是个什么东西,也可以去一些高校找来内行的老师去讲。再比如外语学习,与其让一些人在培训班上乱念经,以讹传讹,能不能请高校出色的老师去讲呢?当然说不定这一切都已经有了,而我不知道而已。

说到学历文凭考试,考试的内容和学习内容关联度未必很大。名家的视频或许对于个人学习有所长进,至于能否帮助一个人考文凭,我想名家自己都不敢去担保。我感觉名家视频更多地是满足“学习”的需要,而不是“考试”的需要。名家传授的,是知识、技能、态度,但如果仅限于帮人复习考文凭,那么这种名家视频的本身也是值得怀疑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学习大于考试。如果这种名家视频只是用来应试,那就是杀鸡用牛刀,视频本身也会失去存在意义。

3.我知道美国在家读书的孩子很多,那边的情况如何?这两者间又有何异同,我们是否可借鉴呢?

美国在家读书的孩子(homeschooler)很多,我的几个实习生几乎全都是homeschool出来,然后上了大学的。大部分这种在家上学的孩子,学习成绩还很不错,但是不能一概而论。我的一个实习生的妈妈是一个博士,读完博士后没找工作,就在家“相夫教子”,她的孩子的特长,家长很容易看到,所以用心去培养,这样孩子很容易出类拔萃。这个实习生高中阶段,就创了一家小小的科技公司,帮人评估手写电脑,他做得小有名气,很多电脑厂商出了新产品都寄来给他,让他评估,写评论。后来上大学后,为了专心学习,给卖了。在我看来,他对于技术的兴趣,她妈就给出了完整的浇灌。国内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也是这么教育出了自己的儿子。

但是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这样,我另外一个实习生,也是在家教育,他还不错,但是他说他妹妹的一些学科就比平常公立学校的学生差很多。所以如果国内有家长决定这样去做,我觉得首先应该看自己有多少知识储备、多少时间和精力做这种事情。如果家长不喜欢这种事情,做事情虎头蛇尾,就不要耽误小孩,还不如送学校去。

另外,美国由于在家教育是一个非常大的群落,配套设施也很完善,比如有很多家长用的是现成的录像课程上课。每一个学科,都有一个教材市场,针对在家上学的孩子。相关的网站也很多。在家学习的孩子,能挂靠到公立学校下面去考试。监考老师甚至能到学生家里来监考。家长有些学科不擅长的,相互之间可以形成一个互助组,比如这个妈妈教数学,那个妈妈教阅读,等等,我作为旁观者觉得也颇有意思。

对于美国很多小孩来说,这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一个选择。人们选择在家教孩子的原因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小孩多动,有的是因为家长是基督徒,不愿意接受公立学校那种阉割掉价值观的教育,有的是因为对学校或者老师不满。也有人在家教育一个阶段之后,去公立学校就读,反之亦然。

有的家长比较有创意,用各种新颖的方法去教学。比如我上次去中国店买菜,遇到一家美国朋友。我问他们来干什么?他们说他们的孩子是在家教育的,现在想学习关于中国的知识,所以就跑中国店来了。

我今天还特意问了我的一个实习生,在家上学有什么好处。他说好处是这些学生能因材施教,如果有所特长,不会被全班的“教学进度”拖下。另外在家上学的孩子上了大学后,一般比较独立,比如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因为他们一直就这么过来的。不好的地方,是有些学生,需要借助“群体压力”,才能有比较大的进步。

4.现在的传统教育已经知道自己的不足,比如前一阵的国学热催生了“国学课堂”,发国学书籍给学生,有的小学会硬性要求孩子每天背诵弟子规,等等。这些做法感觉是错上加错,您觉得今后传统教育要怎样改,需走向何方?

背诵一些经典不是坏事。但是我个人总觉得“国学”这个词面目可疑,到底什么叫“国学”?过去的一些国学大师常常精通多国文字,熟知各种文化。有比较才有鉴别,我觉得应该打破狭隘的民族自豪感,不要总觉得外面什么东西,“老祖宗”都有,“古已有之”。中国文化之所以几千年不断,也是不断吸收、融合外族、外来文化的结果。要想真正对得起祖宗,就得敞开胸怀,看看不同文化对于同一个问题视角之异同。只有从这种比较鉴别当中,才能树立起一种靠得住的文化自信。在这一个全球化时代,为了国学而国学,两耳不闻窗外事,我觉得既可惜了丰富的资源,也耽误了远大的视野,结果没准是夜郎自大的国学,弄出“非驴非马,穿凿附会之混沌怪物”(陈寅恪)来。

我觉得讲“传统教学”,应该博览群书,比如关于孝道,你不关要看中国人古时候的故事,也要看希伯来人、希腊人等其他民族的一些相关经典,这样才比较全面,“营养结构”才比较完整。这一点不需要等着教育部教改成功了你才可去做,这种课后的阅读,是家长可以帮孩子去做的。

与此同时,图书出版部门,应该在这方面多多努力,不要炒冷饭翻来覆去出无数个版本的唐诗宋词,应该推陈出新,尤其是一些适合各年龄段特点的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1:25:50 | 只看该作者

re:巧立孩子界线的十条军规井中月...

巧立孩子界线的十条军规

井中月

http://blog.sina.com.cn/zhangwork  2011-05-06 07:06:33


  最近,总有一些朋友对我说,说自己的孩子调皮、任性,不是爱发脾气,就是爱哭。其实,这些有许多是孩子没有界线。或者是曾经给孩子立了界线,但感觉无法实施或没有坚持,均感觉效果不理想。所以我井中月认为,从教育的角度看,大家还没有完全掌握立界线的技巧,故此做了许多的无用功。

  

  从教育孩子的角度看,当孩子3岁以后,就需要立界线了。孩子的界线,也可以说是一种管教方针,其核心是让孩子自己约束、管理自己。教导孩子立界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不是做不到的事:只要有心、愿意改变、愿意学习,参照我井中月说的方法,根据孩子的实际特点,仍可以成功的为孩子立界线,培养出有好品格的。

  

  第一,你给孩子定的界线,大部分也是你的界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是最善于模仿自己的父母各种行为。所以,除了一些保护孩子的界线外,如不许玩刀具,其他许多的界线同时也要约束自己。让我井中月举例来说,你要求孩子饭前不吃零食,那好,你自己也在饭前别吃零食。

  

  第二,你给孩子定的界线一定要具体。界线不具体,就难以操作和判断;界线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具体界线应该是受教育目标指引的,而不是孤立的具体界线。让我井中月举例来说,你要求孩子爱惜绘本,这条“界线”看似具体,但实际上并不是很具体,孩子不了解“爱惜”都包含什么方面。所以,你应该对孩子说:“绘本不能撕,也不能踩。”

  

  第三,你给孩子定的界线一定要可行。界线没有可行性,就超出了孩子可能的水平,或现有的可能水平,则立界线的目标就很难达到。当然,你可以把一个“大界线”分解为许多个“小界线”,来保证整体可行。让我井中月举例来说,你要求孩子玩过玩具必须收拾好,这对大玩具还好说,但假如你让孩子收拾盒装的积木,要想都装进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不是孩子能完成的了。

  

  第四,你给孩子定的界线一定要积极。界线的有效执行在于目标是积极的,符合孩子的发展需要。这条非常容易被家长忽视,但意义重大。如果你为孩子定的界线目标是消极的,则孩子一定会经常违反或哭闹反抗。让我井中月举例来说,如孩子要吃冰激凌,你说晚饭好好吃了就给,这样你的界线的目标就不是积极的,你靠奖励来达到你想要的目标。比较好的界线是,冰激凌每周三、日可以吃,其他时间没有,也和吃饭等其他没有关系。

  

  第五,你给孩子定的越线惩罚一定要双方可接受。界线的越线惩罚规定,应由你和孩子共同商定,但最好你先给出几种选择。若有差异,可让孩子自己来修正,或提出他们的越线惩罚办法,并经过你的同意。让我井中月举例来说,如孩子随地乱扔绘本,你给出几个处罚办法:该书没收3天、此书送给其他小朋友、今天晚上少讲一个故事等等,让孩子选择。

  

  第六,你给孩子定的界线一定要符合儿童心理。每个阶段的孩子,其心理都有不同的特点。如3岁孩子在道德方面,其判断的依据,是看一个行为的物质结果,与成人的道德观念相差极远。这个阶段强调自我,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让我井中月举例来说,你要求不到3岁的孩子,不能抢玩具,这基本无法实现,他们会先抢在说,因为得到了玩具的“实惠”,这就是“正确”的。

  

  第七,你给孩子定的界线一定要可以评估。界线无法评估,不能称其为界线。及时评估有助于看到进步,鼓舞双方信心,可以发现不足,及时调整界线。让我井中月举例来说,你要求孩子每天好好刷牙,这就不好评估。“好”,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很可能孩子认为是好好刷了,而你认为没有好好刷。你不如要求孩子刷牙时,上面刷10次,下面刷10次等一系列要求,而这是可以评估孩子是否“好好”刷牙的。

  

  第八,你给孩子定的界线一定要多层次统一。界线的可以是多层次的。既有眼前界线、又有长远界线;既有特殊界线、又有一般界线;既有局部界线,又有整体界线。有效的界线应该是多层次协调的统一。让我井中月举例来说,你要求3岁的孩子不能玩真刀,但4岁的孩子就可以玩真实的钝刀,5岁以上就可以教怎么使用刀具了。

  

  第九,你让孩子执行界线时别唠叨。如果你经常对孩子的行为有要求,但又同时不断的提醒、唠叨,虽然绝大多数的时候,孩子会“乖乖”地听从,但由于不是基于孩子内心的自发性驱使,当你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孩子就会变成另外的样子。所以,最佳的方法还是由你的以身作则,通过孩子的模仿,来达到你希望的目标。

  

  第十,你让孩子执行界线时需要有耐心。耐心是指你让孩子遵守界线的时候,你不能急躁、冲动,孩子没有做到就打骂,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有时候,你的过激反应,往往让孩子产生是“对”的认知,会不断的重复。另外,对孩子的自律不要期望太高,孩子反复“越线”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你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

  

  最后提一下,一般来讲,孩子并不知道他们在作什么,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过“对”的日子,孩子会观察父母的言行,他们观察如何对待他们、对待配偶、及对待工作,然后不分好坏,照单全收地模仿你。所以,若父母在家中养成孩子有界线,他们就会成功地运用到家庭以外的世界。当然,你需要知道,立界线,要根据你的孩子实际情况来定,但总的原则是:从大目标着眼,从小目标着手,在长期目标指导下的短期目标更有深远的意义。(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11-5-13 13:00:28 | 只看该作者

re:小学三年级班长民主选举全程纪录htt...

小学三年级班长民主选举全程纪录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nyf1S8KgGo/

[zz]武汉市常青第一小学一个班级,尝试班长竞选,3个候选人进行表演、辩论、拉票,由学生投票。竞选中,有互相挑毛病的辩论,有舆论造势,也有诋毁,有"贿选"。这个过程被拍为纪录片,有观众把候选人称为阴谋家和独裁者,也有人说孩子只是面具,表演者是打人。

    一场完全透明的选举

    别看程程只有10岁,却有个远大的理想——当选国家主席。

    在小男孩心中,这可是认真思考的结论:当老师太辛苦,白天教课晚上还要改作业;做生意万一赔本了怎么办;还是当领导吧,可以管大家,比如说自己不会开车,到时候全国人民都不准开车。

    程程是武汉市常青第一小学的学生。这番话是在2006年春节的年夜饭上,他对母亲的同事陈为军说起的。

    谁说童言无忌呢?在那一年的秋季学期,这个小胖墩有了一次遥望理想的尝试。他和另外两名候选人一道,共同竞选所在班级的“最高领导人”——班长。

    这场儿童世界的模拟选举,被陈为军拍摄成纪录片《请投我一票》。在过去的一年中,这部成本不到5万元的作品成为诸多电影节的亮点。《华盛顿邮报》称其为“关于一群8岁大孩子的……令人如坐针毡的政治戏剧”。

    班长就有权力

    和程程聊天后,陈为军做过小范围的调查,“见孩子就问”。结果他发现,周围孩子的未来职业想象大多倾向于官员。

    这让这个39岁的父亲困惑不已。他回忆自己的同辈,小时候“想干什么的都有”,诸如医生、科学家和作家,价值选择十分多元化。

    “既然孩子都想当官,我就想如果来一次投票试验,或许能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陈为军在武汉家中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起自己的初衷。

    作为武汉电视台的制片人,陈为军执著于通过影像来表达真相。5年前,他以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引起国内外关注。那部片子讲述了河南一个艾滋病家庭的悲欢离合。

    经过陈为军和班主任的协商,程程所在的三年级一班在新学期伊始,举行了这场投票活动。除了公开唱票,这场选举还像模像样地包括才艺表演、现场辩论和就职演说等环节。

    在此之前,中国大多数小学的班长,由老师直接任命,即使投票也很少公布结果。按照班主任对39个“选民”的承诺,这次的选举要实现“我的班长,我做主;我的选票,我做主”。

    这些戴红领巾的孩子,起初对“民主”和“投票”等名词并不了解。他们对即将选举出的班长职位的阐释是这样的:“班长就有权力,让他站着他就得站着,让他坐下他就得坐下。”

    这或许与现任班长雷磊的行为有关。这个留小辫子的男生,同样是候选人之一。他似乎拥有诸多权力。做操时,他站在前面领队;午休时,他罚说话的同学站墙角;午餐时,他监督小朋友吃饭。有时候,他甚至直接动手打“不听话”的孩子。

    “我必须严,不严绝对不听。”对此他解释道。

    程程看在眼里。他对父亲说:“我就想当班长。”

    对这些语言,有人听了表示忍俊不禁而又百味杂陈。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种观片会上,很多观众甚至“从头笑到了尾”。

    说唱歌手小老虎(艺名)形容为“会心一笑”。他解释说,这种欢笑和看过喜剧片的“开怀大笑”不同,因为“每个人都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让他们自己想投谁就投谁

    让观众“笑场”的另一幕是有板有眼的拉票过程。一位电视台记者联想到中学课本里的《竞选州长》,“文章里那些政治伎俩,他们这儿都有”。

    就像马克·吐温笔下的主人公一样,雷磊最初拒绝了父母的帮助。他甚至不打算“引导舆论”,而是希望同学们“自己想投谁就投谁”。

    但他很快意识到这种自负的不现实。当他在台上吹起长笛时,坐在倒数第二排的程程向班主任炫耀,自己的母亲传授了对付雷磊的绝招。

    这些“绝招”被看过这部纪录片的网民总结为拉帮结派、互相诋毁、制造假象……镜头里的程程,像个老练的政客:他先是自己大声起哄,接着由竞选助手造势。当然,换来这些支持并不容易——他为此许诺了些官职,诸如副班长、学习委员之类。

    如程程所料,在“雷磊雷磊,最爱打人!雷磊雷磊,威胁别人!”的叫嚷声中,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一脸黯然地走下台去。

    前一天,这个小胖墩对另一名候选人晓菲使用了同样的招数。那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小姑娘,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在一片反对声中,她还没有开始表演就哭了起来。

    面对这场闹剧,陈为军一度有放下机器,上前制止的冲动。当时他站在教室后面的窗边,气得停止了拍摄。如果不是另一台摄像机的正常运转,恐怕纪录片中会空缺这些画面。

    “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这个同样有个女儿的父亲说。

    更多的观众用“肮脏”、“倒胃口”和“失望”等字眼来表达他们的愤怒。一位名叫“这该死的教育”的网友在豆瓣论坛上发表评论:“他们还会懂得什么叫做善良、公义和付出吗?他们在对于民主的最初理解上,便被告知这是竞争、诋毁和各种暗黑手段。那么当有一天他们真正长大,变成社会的掌权者,我们的世界将会被构架成什么样子?”

    一位报社的记者,干脆把程程归为“天生的阴谋家”,雷磊则是个“独裁者”。

    但这些标签遭到陈为军的反驳。“怎么能说是天生的呢?孩子其实是最无辜的。”在采访中他再三强调不要伤害孩子。当记者提出联系这些当事人时,也遭到了他的拒绝。



孩子只是面具真正的表演者是大人

    一位资深的电视节目制片人认为这部纪录片的主角其实是大人。“孩子选举有什么可看的,”他说,“他们只是大人手中的面具。”

    为了让自家的独苗成功当选,三个家庭也都铆足了劲儿。正是因为如此,一场孩子之间的选举游戏,变得扑朔迷离又悬念迭起。

    在雷磊首战失利后,他当警察的父亲邀请全班同学乘坐轻轨。整个过程中,夫妇俩还提供了矿泉水、大巴接送和导游等服务。

    这种举动被不少观众斥为“赤裸裸的贿选”。但它无疑是有效的。在陈为军当天进行的“民意调查”中,雷磊的支持率马上就超过了原本呼声很高的程程。

    在北京的一次观片会上,十多名家长展开了“非常热烈”的讨论,主题是究竟该把孩子培养成“狼”还是“羊”。他们中大部分是媒体人士,其中一位还是某所幼儿园的出资人。

    一位有着两个孩子的母亲很是担忧,因为无法确定是把世界描绘成鲜花还是毒草,一头太过理想化,一头又有些功利。另一位父亲则困惑于究竟是选择生命出发的教育,还是权力出发的教育。

    这些话题让在场的小老虎“情绪很不高”。这个22岁的小伙子表示自己尚未为人父母,因此不能完全理解,“他们只是说这样教育不好,但好像也只能这样了。”采访中,陈为军起初对纪录片中家长的行为不予置评。后来,他说了一句:“就算家长有些不对的地方,那也是很无奈的选择。”

    他坚信,没有人敢在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赌博。“你没有孩子吧?”他问记者,“那就无法跟你说清楚。”

    在《请投我一票》的后期制作期间,陈为军的女儿报名参加了湖北电视台举办的小记者评选活动。身为电视人,陈为军起初并不打算进行干预。直到评选前夕看到女儿的准备,才发现“不管根本不行”。

    像纪录片中的家长一样,夫妻俩开始进行全面指导:如何上场,怎么抓住评委的心等等。妻子还特意租用了当地歌舞剧团的一套演出服装。

    可在评选当天,陈为军还是震惊了。其他孩子的亲友团亮出巨幅彩喷照片,搬来古筝古琴,“声势浩大得很”。相比之下,女儿这边只有作业本大小的标语,显得寒碜又小气。最终孩子第一关就被刷了下来。

    陈为军事后说:“很对不起女儿,也很怕她受打击。”



这样的选举,太伤害人了

    半个月的时间,陈为军跟拍了选举的全过程。从课堂的台前到家中的幕后,他自称在记录一场“完全透明的选举”。

    只是故事的结局,连他都始料不及。投票前一天的晚上,陈为军在程程家蹲点拍摄。已经夜里1点了,这个小男生还在准备就职演说。当时他穿条小短裤,站在家里的客厅,不停地咳嗽,还嚷嚷着来杯板蓝根。

    在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中,陈为军看好程程。他评价这个孩子最具竞选精神和素质。在家长的指导下,程程还打出了极具号召力的选举宣言。针对雷磊,他喊出了“要当管理者而不是统治者”的口号。面对晓菲,他则用“爱哭没自信”进行有力反击。

    但经历了之前的意外,陈为军对自己的预计丝毫没底。“按说孩子们应该选个不爱管人的班长,这样才更加自由。”在他的分析中,晓菲也有些希望。有意思的是,在美国的观片会上,其中12~17岁的孩子大多数表示,会把选票投给这个女孩。

    最终的结局却是雷磊获胜。投票前一天,他的父亲拿出一沓粉红色贺卡,告诉儿子这是为老师和同学准备的中秋节礼物。在第二天下午即将投票前,雷磊送出了这份意外的礼物。在阵阵“好漂亮”的赞叹声中,他以超出对手数倍的优势高票当选。

    似乎又是一次“贿选”。前面提到那位制片人由此想到了“程序正义”的问题。他所在的栏目组长期关注中国基层民主选举。“你看吧,民主选举,本来是个好事情。”他感叹道,“但程序如果出问题的话,也就亵渎了这个东西。”

    相比之下,陈为军本人更注重民主精神。在纪录片中,他特意截取了集体广播操、教室外整齐摆放的鞋子等镜头。“民主就是保护每个人,而不是用刻板的规则来抹杀个性。”他说。

    和《好死不如赖活着》一样,这部片子再次为陈为军赢得了声誉。在去年举办的美国白银电影节上,《请投我一票》拿下了最高奖项。在此之前,它刚刚入围200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短名单。

    在两个小时的通话中,这位导演始终没有正面回答,自己是否通过拍片解答了最初的疑惑——孩子们为什么都想当官。“不要认为孩子们很简单。”他说,“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数的。”

    在投票结束后,一个孩子提出这次选举不够公平,另一个“选民”则认为这种选举班长的方式“太伤害人了”。

    程程倒是很快走出失败的阴影。不久后,他在电话里高兴地通知陈为军,自己当上了班主任助理。(文中均使用化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22:07:54 | 只看该作者

re:很有意思的片子,让我想起了AWW纪录片里...

很有意思的片子,让我想起了AWW纪录片里陈丹青讲的一句话:"XXX就是一个大流氓".

我说这个片子正好就解释了一个有很多流氓的社会,那些流氓都是从小培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11-5-13 22:30:32 | 只看该作者

re:能找到这个片子吗?太想看了,还有作者的另...

能找到这个片子吗?太想看了,还有作者的另一个片子。

今天石头也看了这篇文章,还结合目前村官选举跟我大谈特谈呢,期间还联系了重庆红歌,最后谈到了5.12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提到了勇士艾WW。
实在是为当前的情况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22:42:26 | 只看该作者

re:燕原帖的第一行就是土豆网的连接,还可以下...

燕原帖的第一行就是土豆网的连接,还可以下载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nyf1S8KgG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27 20: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