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天向上

[复制链接]
341#
发表于 2012-4-7 23:23:0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ti...

下面引用由[U]tiantian天天妈[/U]发表的内容:

这段时间老是发脾气,对老公,对天天都是如此,老公说我整天绷着脸,一不小心就会被我训斥到。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忍受不了老公回来只会开电视给天天看,不陪天天玩,我忍受不了天天不理大人的问话,自顾自的...



天天妈,我最近跟你简直是一个样,连发脾气的原因都是一样,我也不知自己怎么了,天天妈,说实话,天天的情况比牛仔好多了,甚至我有时在想,如果我家的牛仔有天天那么好我就知足了,我们痛苦,我们焦虑发脾气是不是因为我们太不知足了吗?是我们要求太多了吗?抱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9:30:45 | 只看该作者

re:牛仔妈妈,抱抱,谢谢你的安慰。

牛仔妈妈,抱抱,谢谢你的安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3:24:22 | 只看该作者

re:天天班上爆发手足口病,天天也中招了,好了...

天天班上爆发手足口病,天天也中招了,好了之后也不让我们去幼儿园,前前后后在家要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纵观这个学期,就没过几天好日子,首先是班里爆发红眼病,孩子们一个个中招,中间还流感之类的就不提了,接下来又是手足口病。所以送小孩上幼儿园千万别春天送,最好还是从秋天开始送,上个学期就好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6 21:52:20 | 只看该作者

re:天天的特教老师准备要孩子了,所以上完这一...

天天的特教老师准备要孩子了,所以上完这一轮的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当时说的时候,我没多大反应,其实早就想到这一天会到来,她走了之后心里才觉得不踏实起来。
她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陪了我们将近两年,以前只要想到周末还有老师给天天加课,我心里就觉得踏实些,至少在别的地方被打击的时候,还可以向她请教或者倾诉一下,因为她懂我们的孩子也理解我们这些家长。
真的是很好的一位老师,有时候想想如果幼儿园的老师有她这份爱心和耐心还有专业该多好啊。
祝她以后顺顺利利的怀上宝宝生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20:29:27 | 只看该作者

re:这是一位非常智慧的妈妈,她的观点特别适合...

这是一位非常智慧的妈妈,她的观点特别适合高功能的小年龄孩子,如果您的孩子恰好年龄小,智力还不错的话,建议您一定看看这篇文章!
原文地址:必须走出去作者:ARUI
    转载自:拥抱我的至爱    原题:“机构训练+家庭训练”的封闭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出去  

    一周多前,邹小兵教授在评价ARUI的进步时说“我们把这些进步主要归功于科学的教育训练!”。如文中所述,“科学的教育训练”除了“机构+家庭训练”外,更重要的是“融入正常生活的社会教育”。这四年多来,ARUI在高强度的家庭训练(期间一年辅以机构训练)的同时,还一直坚持上正常学校(三年普幼班、一年学前班)接受普通教育,以及采取“融入社会”(外出旅游、户外活动等)、“融入同龄人”(比他仅大一岁的小侄女在我们家生活已有一年半了)等教育方法。这些经验和感受与本文观点不谋而合,因此转载并推荐给大家阅读参考!

    经过几年的摸索,对目前训练模式感悟如下:

    一、(仅)“机构训练+家庭训练”的封闭模式是行不通的

    无论在多好的机构训练,如果采取封闭式的训练方法,期望不断提高孩子能力后,产生质变,从而提高交往能力,从而融入正常的交往,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这种思路是认为通过教授孩子交往技能或认知等,孩子能力提高后,减小了正常孩子的差距后,然后才能进行正常交往的煅练,从而走上康复之路。我认为这种思路是错误的,有可能耽误孩子的黄金康复时期。

    二、必须走出去,在实际中与同龄人交往

    这里不是反对在机构训练,而是反对依托机构,关起门来按机构训练方式办事,一对一的训练的模式。我觉得必须克服担心受歧视的心理,大胆地让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孩子越小越好。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为孩子建立起交往圈子,要用全部的爱心对待孩子的玩伴,时刻维持他们的互动,也要随时掩饰孩子的缺点,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交往圈子。只有让孩子不断的交往,激发他主动交往的意愿,他才能在交往中提高能力,这种交往能力的提高与教他的交往技巧有本质的区别。与同龄人交往,产生的乐趣远大于与大人的交往。

    走出去,每天都要,那怕让孩子多看一眼别的孩子的游戏,都比关起家门来训练好。

    三、上了正常幼儿园,不一定就交往能力产生飞跃

    孩子能力强,可以上正常幼儿园了,就认为孩子在集体环境中耳濡目染,交往能力就肯定提高。这是想当然的思路,不一定正确。幼儿园人多,其他孩子之间的互动远比与你孩子的互动来得有趣,所以有可能反而使他更孤独,反而使他失去信心。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上幼儿园就是混日子。不能完全相信幼儿园老师的话,要自己细心观察。

    四、不要过份关注细节

    自闭症孩子有一些刻板行为,莫名其妙的语言,异常行为举止等等附带特征,不能发现一项,就想方设法解决一项。这样就会产生解决一项,孩子又产生新的异常的情况,从而无法自拔。这里并不是不要干预,而是反对过份干预而忽视核心症状--交往。我认为只有孩子产生了主动交往的愿望,加大力度鼓励他交往,就是抓住了问题关键,而解决了问题的关键,细节问题就自然消失了,也就是主干与枝末的关系。

    五、交往的信心

    如果孩子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愿望,下一关键就是建立交往的信心。一旦有了交往的信心,孩子的交往能力就是质的变化,而他的交往圈子就会扩张,从而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这是孩子长期不断交往的结晶,他的眼神,他的反映,他的情感会有很大的变化,他的其他症状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主干问题解决了,枝末问题自然解决,也不会产生新的附加症状。当然,到这一步很漫长,很漫长,同时,即使达到了这一步,并不意味着巳经完全康复。

    六、心智提高

    这一步是走向成功的最后环节,也是我最苦恼的,没有什么可借鉴的。我的目标是达到以下条件:

    1、与其他孩子(指二人或一人)在一起,没有游戏、运动等媒介的条件下,孩子之间能通过聊天而有自然的互动行为。

    2、情绪识别上,能体察别人讽刺、侮辱、反感等隐藏流露,并且有一定敏感度。

    3、全面体会人的内心感情,能懂得感动、悲伤、愤怒、怜悯等复杂情感。

    这有点难,教不会的,只能由孩子内心体会。总之,我的方法就是在自然交往中训练。交往圈子从小到大,小区周围、朋友家周围、亲戚家周围建立起多个交往圈子,孩子不断交往巳发展到在家里根本呆不住,天天都要与小朋友玩,应该说进步很大,也越来越轻松。虽然没有完成最后一步,但我的信心没有减小。

    我有个朋友小孩刚好一岁,刚学会走路,虽然没有语言,更谈不上认知水平,然而很机伶,平日里与别的孩子一起玩,交往没有任何障碍。这种交往能力应当是与生俱来,儿童时期交往能力的培养对他以后的交往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而自闭症孩子缺少这种能力,是质的障碍。通过大量的基础能力训练,来提升交往能力,从实践中看,家长耗尽心力,不可谓不努力,但不如人意者居多,有些孩子在机构中越训越孤独。家长们想生二胎的,领残疾证的,呼吁社会关注的,打算建封闭农场的多了些,明显对训练成效毫无信心。所以才有ABA、RID、floortime、生物疗法、中医疗法等等多种方式,无论是哪一种,都可能对部分人有效,对部分人无效,在真正正确的方式出来之前,均是一家之言,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我认为,衡量孩子进步的唯一标准是:孩子与同龄人交往能力是否提高。这里的交往是指与同龄人的交往,不是与大人。因为我的目标是让孩子融入社会,融入同龄人的交往。其余的包括认知能力,语言,学业等提升,不予考虑,所以我不主张高功能的进入机构去提升这些能力,孩子的康复之路关键在于家长是否用心带他,用心去理解孩子和帮助孩子。

    述前,康复之道,各有各的走法,但加强交往总是没有错的。交往能力提高后,刻板行为等之类的状况自然减轻和消失,是个人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是否是普遍性原则还不能肯定。我的实践中,从一开始就是交往放在第一位的,现简述一下具体操作心得:

    1、寻找到能给他最大帮助的贵人

    要求是此人年龄与他相近,有条件天天见面,能说会道,性格较好等特征。最好是女孩。要花最大的力气来引导贵人与他一起玩,十分重要,贵人将成为他交往开始阶段,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和帮助最大的人。

    要请贵人每天都能到家中玩,由家长引导玩些玩具,游戏,即使他中途不配合,家长也要陪贵人玩下去,给贵人食物等. 时期长了以后,贵人会知道家长的爱心,很愿意与他一起玩。而贵人的父母也放心地让你带他的孩子,正好省事。所以到这时,贵人愿意甚至主动要求,对方家长省心省事,而你孩子免费训练,都称心如意,不是吗?

    注意,贵人的作用不单是与他一起玩,而是将来如果一起进幼儿园后,对他在幼儿园的交往有关键作用,否则他在幼儿园很难交到朋友。

    2、寻找合适的玩伴

    不可能一天到晚都与贵人玩,贵人也有其他事的,再说全部占用贵人的时间,人家也不干呀。所以还要带他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越简单越好,只玩追逐即可。追逐游戏一些大孩子也玩,百玩不厌。先找比他小的,能力不强的孩子玩追逐,蹦跳等,这个时期很长。由于对方比他小,适合长时间玩简单游戏。

    这里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从互动游戏中高兴,越高兴越好。同时又有相当的运动量。

    3、多接融自然

    当别人有事,没有玩伴时,要带他出去玩。玩沙子,踢球,丢石头等等,或去公园,或去郊外等。面对长江大河时,带他一起狂喊,面对小山高坡,带他一起攀登。许多RDI游戏可融入其中,自创自玩。

    黄昏时,孩子最多,一定要带出去,而在家里时,静下心来带他画画,看看动画片。

    以上是我在最初期的部分方法,也是为以后建交往圈子打基础的时期,时间约一年。因为交往能力的提高只能是潜移默化的,进步也是缓慢的。但可以感受到部分症状在减轻。这一期间要求家长精心组织,时刻干预,同时要引导他回忆。经过这一阶段,贵人的伙伴及玩伴等大大小小的孩子,应该开始认识你孩子,更重要的是开始喜欢与你这个极具爱心的家长,这样交往圈子的建立就有了基础。这一阶段游戏内容太多太多了,基本是想到什么玩什么,根本不需要按书上推荐的游戏。如买了个钩鱼的玩具,就玩钩鱼,看谁快。我从没有搞ABA中假设场景的交往技巧训练,因为在实际中完全用不上。

    我们的康复之道,目标是使他成为一个完全正常的人,而不是一个勉强自食其力的人。为实现这个目标,采取非常之道。我见过一些高功能,能上学校的,上课能跟得上,回答问题,面对大家发言等也看不出问题。但课间课后总是被人当宝耍,不得巳而缀学了。我看到过这样的后果,觉得不在幼年解决好交往,即使其他能力再强,也很难在学校立足。所以下定决心来解决交往,对其他方面能力、刻板行为等不去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因为我的目标是要让他成为一个正常的人。

    之所以给帮助最大的人称呼为“贵人”,有天意的意思,贵人相助,可遇不可求。我搬过几次家,孩子上过三个幼儿园,交往能力提高最快的是最后一个,因为有贵人相助。于是他不再孤独,也有了交往的信心。贵人比他大四个月,伶牙俐齿,将我儿子当成亲弟弟,从不歧视,也不计较他的缺点,一直和他在一起玩,也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我儿子。贵人住我楼下,晚上贵人也经常到我家里吃饭、来玩,等等,可惜只呆了一年,贵人回老家了,但帮助之功巨大。

    而贵人也非天赐,也要家长全身心的投入,不然谁也不会与儿子交往。开始阶段引导、干预、爱心等等,才能换回贵人的帮助。而通过与贵人的交往,儿子能学到很多训练中学不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开始有了交往的信心。再后来,可以随他们去玩了,不需要去照看了。这样,为建立起交往圈子打好了基础,在新的交往圈子建立时,没有人觉察到我儿子有什么与众不同。

   城市都家家闭门闭户,贵人也需要玩伴,所以邻居的孩子只要有合适的,通过家长的努力,抛开一切担心受歧视的想法,是可以找到的并成为贵人的。如果邻居中没有,范围再扩大一些嘛,不过要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关系。

   万事开头难,开头搞好了,成功一半。我现在不止一两个贵人了,也不止一两个交往圈子,所以儿子一天到晚都是玩,只是学业方面没再教新东西。

    再说一下我孩子三年来的变化吧。

    二岁半时发现的,智力超常,但有一些自闭症的特征:

    1.你我他不分;

    2.迷恋一些事物,如天气预报、红绿灯、上下楼有几个台阶、转的东西……天天都要看,要数;

    3.重复的自言自语,有时莫名其妙的语言,如突然对别人说“你是医生”,弄得别人莫名其妙;

    4.喜欢反复问已经知道的问题,天天要问父母几个重复的问题。如天天要问“春天来了,树是不是发芽了”等等;

    5.不与小朋友一起玩,看见别人就躲开,没有眼神接融;很难带,不怕危险,根本不听大人的话,听而不闻。且不关注父母,如在公园,父母悄悄走开观察他,一个小时了也毫无寻找父母的动作行为。四岁多了,还经常尿湿裤子。

    6.二岁半上幼儿园,报名时遇到经常见面的邻居家小孩,他不认识。在幼儿园一学期,除了两个邻居孩子同班经常在一起外,记不住班上其余小朋友任何一个名字。

    7.在幼儿园极孤独,不讲话,咬衣服之类的,混到放学。且不听指令,经常跑开,室外活动老师必须牵着,不然就跑走了。交往方面,家长带领他与小朋友玩时,经常突然跑开,对玩伴的呼唤听而不闻。

    8.还有一些不正常的行为,不列举出来了,他运行能力不强,行为笨拙,协调性不好。这与AS有点相似。

    相信以上特征,星儿家长有些同感。但他有也优点,超强的智力,与大人语言沟通问题不大。现在,有以下变化:

    1.天天都有与小朋友玩,在家呆不住,有天没找到小朋友,他叹了口气,“没人玩,好郁闷的”;

    2.配合性好,能融入同伴互动中,并担负游戏角色,关注同伴的变化。现在家长可以不要管,甚至可以不用下楼,随他出去玩,吃饭时喊他一声即可。现在找他玩的小朋友很多,天天打电话的,按门铃的,都喜欢与他玩。

    3.情感,心智能力提高。如他与几个小朋友一起拿弓箭打妈妈,妈妈跑,他们追。他看到妈妈害怕的样子,马上站到妈妈一边,一个人与其他小朋友对打;玩玩具时,看到比他小的小朋友,他能主动放让,让别人先玩。前几天带他到医院看病,排队时间长,一会儿他就与其他不认识的孩子玩到一起去了。

    4.重复语言和刻板行为消失,时刻关注别人,在幼儿园一个星期就认识很多小朋友了,从别人那里了解到,他在幼儿园不孤独,朋友多。这与以前上幼儿园有本质区别。我想他上学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以上情况,供大家参考。目前情况是,他显得幼稚,心智上还要进一步提高才行。

    我想,如果没有当初这种在交往能力方面的努力,按机构模式训练,不会有今天的进步。我没有花心思解决一些行为细节,如:喜欢看天气预报怎么办;不怕危险怎么办;刻板行为怎样解决;时刻跑开,不关注父母是否在身边怎么办等等之类的,一门心思只解决交往问题,反而这些细节不教自然解决。

    之所以感受到我的想法没有错,不仅是我的亲身体会,还有好几个家长的经验有共通之处,进步也很显著。许多人认为我孩子不是自闭症,只是性格与众不同而巳,我想现在肯定不是,以前是不是,医院、机构的说法是有倾向。我想这个标准,父母心中有一杆尺,尺度宽些就不是,尺度紧些就是,反正与正常人有距离,不管距离远近,必须努力跟上,融入社会。即使现在,我还是量得出距离,还不得松懈。这不,他妈妈带他去亲戚家玩,豆豆玩得不肯回家,睡到他们家了。

    有一些家长有启发,我愿意开始深入一点谈一下体会和方法。

   “培养主动交往的意识”,有三个方面基本理念:

    一、 体察孩子内心情感

    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内心是有情感的,只是不能表达出来,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什么样的话伤害了他等等,他都懂的。例如,有时莫名其妙的哭,事出必有因,可能是受到一些委屈,家长没有觉察罢了。例如,给孩子做认知之类训练,而孩子不配合,训练异常艰难,这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孩子程度不好,智商不高之类的,可能是这种训练方法是孩子内心讨厌的。

    体察孩子内心,家长要与孩子处于平等地位,读出孩子内心感受和需求,心灵相通。应多关爱和爱抚。

    二、 不让他孤独

    有些家长为了使孩子安静,或懒得管孩子,搞些玩具让他独自玩。这种方法是不对的。虽然孩子是安静了,家长也省心了,但孩子不同于正常孩子,他会更孤独。

    让孩子独自在床上、地板上玩玩具之类,很不好。而应该家长与他多玩一些简单互动游戏,孩子越兴奋越好。如老鹰抓小鸡,拔萝卜之类的,总之,室外比室内好,人多比人少好,运动比静止好,平时最好不要在床上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与人在一起来,为培养出主动交往的愿望打好基础。反之,让他独自游戏,家长是省心省力,但以后不乐观。

    三、 游戏中融合训练理念

    这点就是RDI理念,许多家长都是高手,不再累述。以上是培养主动交往愿望的基础性理念,在漫长的训练过程要中始终贯彻。

    以后越早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越容易产生主动交往的愿望。因为是高功能的,能力可以完成简单互动游戏,孩子年龄不大,这是黄金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忽视自然交往,或因为担心受歧视而不敢与人交往,希望关门训练这种封闭模式,让孩子能力提高后再自然交往。怎样选择,各自考虑。

    下面介绍交往圈子建立的技术,结合我三年来经历和心得。由于我没有写笔记的习惯,很多都要慢慢回忆,贴子可能有些零乱。

    交往是正常孩子不需要教的,正常孩子在一起,自然就会玩到一起去。根本不需要掌握礼貌语言之类的,而是主动性、观察性、配合性,理解性、创造性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并有丰富的情感,这种能力远比认知、语言的训练复杂得多。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障碍也在于此,训练根本无法模拟复杂的交往环境,所有的模拟场景训练在实际环境中毫无用处。从交往中提高交往能力,我认为是根本之道,是一种最有效且是不要钱的训练。

    掌握上篇中三个基本理念,而要融入交往,必须要为孩子建一个交往圈子,也是寻找贵人的前提。这对家长要求很高,家长必须要有能忍受歧视的心理,有相当的亲和力,有付出巨大时间精力的能力。

    要能忍受歧视。开始在幼儿园时有一个小孩子与他玩,但后来被家长看出了问题,或有人指指点点,从此再不一起玩了。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也很正常。如果担心歧视而不带领他继续交往,以封闭模式搞训练,现在的面子是保住了,但孩子失去了最宝贵的黄金时期,孩子长得很快,别人的孩子也长得快,以后再想融入交往就晚了。

    要有亲和力。要求家长的性格是开朗活跃型,要求家长为人友善,喜欢与孩子打交道,还是那句话:孩子们先喜欢与你玩,才可能会与你孩子玩。头两年,孩子们看我孩子豆豆,都会问他:“你妈妈呢?”,看到我不会去问豆豆在哪。现在反过来了,看到我,都问:“豆豆在哪?”,看到豆豆不会问我到哪里去了。万事开头难,这个年龄段孩子一起玩,家长都会在场的。要有很强的爱心对待孩子们,要十分关心他人孩子生病、学业、趣事,听家长们的孩子琐事,要带领孩子们一起玩,家长们大多是善良的,长期以来你对他孩子好,他也会对你好。孩子们更是如此。

    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交往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而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中前进的过程。我天天都带他出去交往,不管在哪里玩,只要有孩子,就带他们一起玩。每天孩子们一起疯,一起跑,豆豆每天都兴奋,运动量也很大。这需要家长有付出大量时间精力的准备,每周一两次的交往,我认为力度不够。

    以上,家长就了解和结识了很多孩子,建立交往圈子,为找到贵人打好了基础。贵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交往中发掘出来的。

    我写的关于训练之道,整体思路应该已经很清晰了。

    正常孩子交往历程,2岁就开始了。我观察到2岁多孩子很喜欢跟随孩子们的大部队玩,虽然语言很少,能力也不足以融入游戏,但他只要看到小朋友玩,他的眼神和兴奋情绪令人惊异,这是孩子的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否有语言,不管能力高低,产生出这种参与小朋友游戏的愿望,是交往训练的关键之处。从而,为孩子建立交往圈子比找到贵人更为重要。

    建立好交往圈子,才能让他更容易地处于高强度的交往环境中,更容易感受交往时的兴奋和新奇,而如果玩伴过于单一,不可能维系长久的友谊,贵人肯定会觉得乏味,会离你而去。建立好交往圈子是找到贵人的基础,也是维持与贵人长久友谊的必要条件。

    1.坚持每天都要在户外玩

    每天都是吃晚饭后,马上带孩子去户外,找孩子多的地方玩。一般情况下2小时左右,夏天更长些。

    在幼儿园放学后,不马上回家,带孩子在园里玩一会。

    2.你的热情和投入是建立交往圈子的基础

    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孩子们的游戏当中,孩子才会喜欢你,进而与你孩子一起玩。虽然你孩子能力不够,但由于你的参与,时刻维持游戏的进行,这就可以建立起长期的交往圈子。

    3.要准备一些游戏和玩具

    优先选择你孩子喜欢玩的游戏,配合性好一些。加上你的投入和变化,化简单为复杂,可以产生意思不到的效果。而不时变换花样,加上一些道具,吸引住孩子们在你的周围。再好的游戏,如果玩得不兴奋,没有任何效果,再旧再老的游戏,如果全心投入,并加以变化,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关键是家长的态度。

    4.游戏中引导

    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产生兴奋,产生兴奋中的眼神对视,就是玩一个游戏的目的。只有长期的不断产生出这种效果,孩子才能产生主动交往的愿望,从而达到水到渠成。这点我想大家可以在实践中讨论,相互学习。

    述前,持之以恒地让孩子呆在交往环境中,家长引导他们互动、游戏,孩子产生出交往的愿望,就完成第一步训练计划。为第二步树立交往的信心打下基础.建立好交往圈子是所有训练计划的关键。

    在第一步中,我的体会是:

    一、孩子越兴奋,越疯狂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我孩子每天都玩得汗流浃背,状况就好些,而安静多些时。状况就要差一点。

    二、在没有孩子玩时,家长可以进行一些训练

    我着重训练他分心关注。如:在抛接球时,一般都是两个人,一人扔给他接球,一人干扰,将球扔向天空,孩子看球时,另一人突然扔球给他接。经常变换,孩子要同时注意两个人的动作。如相互踢球时,我假动作居多,有时假装看其他地方,突然传球给他。如与他玩拼图时,另一人负责偷他拼好的板块。玩中,有时假装受伤,有时突然中断,有时故意搞错等等,这些受益于RDI上的方法。有时也与他种几棵豆子,让他每天观察植物成长的情况。

    但家长及大人与他玩的时间必须小于带领他与孩子们一起玩的时间.因为训练的目标是融入同龄人。

    三、多去公园野外玩,大自然和乡村环境都对他的情绪状况有好处。

    我感觉自闭症就是孩子心灵上蒙上了一层纱,而外力不可以揭开它,只能孩子不断与外界沟通,体会外面世界的精彩有趣,才可能主动地去撑破这层纱。单纯地训练是不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也达不到在实际交往中的训练强度。只有产生出主动交往的愿望,孩子才有撑破这层纱的主动。

    而寻找贵人,将对提高他交往信心有重要作用,贵人的帮助,将更加扩大他交往圈子,保护和爱护他,让他对交往充满信心。但前提是,贵人必须是主动的喜欢他,而不是家长的搓合。否则,即使找到了贵人,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或达不到贵人起的作用。这要求孩子能有第一步的基础,加上游戏的基本理解性和配合性。要求贵人与孩子有相当的感情基础才行。怎样搞好贵人与孩子的关系,以及怎样玩,是根据贵人的性格决定,无定式。

    孩子成长飞快,不久以后不可能有人时刻引导,不可能有贵人时刻帮助,正常孩子到上学以后,心智加速发展,心理年龄的差距将越来越明显,这种结果是可怕的。

    怎样提高心智水平,也就是怎样完成本贴最开始中所写的第三步,目前仍未找到有效办法。我孩子在不熟悉的游戏,或没有游戏媒介时,明显有不适应的表现,对别人的思路不理解。而正常孩子能很快顺着别人的思路,心往一处想,从而愉快地玩在一起。怎样才能使他理解正常孩子的思路,不再幼稚,只进行加强交往训练还是不够。

     心智是交往中通过细微之处理解别人和别人的一种能力,是观察、行为理解、换角度思考、细微及复杂情感理解、预测等能力的综合。心智所要求的这些能力,是进行游戏无法达到的,进行大量的实际交往也无法提高,也无法言传身教。在游戏中,孩子除了兴奋之类简单的情感外,无法体验到更复杂的情感。

    我的观察,孩子不会换角度去理解别人的感受,也不能理解人类细微情感。具体表现为:发表自己观点时,不顾及别人是否理解,也不能感觉到别人是否愿意听。根据以上,我想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1.不再使用玩具、运动或其他新游戏玩法来鼓励孩子交往。也就是,他要去玩的话,家长不干预,也不让他带玩具、球、单车、食品之类的东西,随他去。可能他在交往中会受到挫折,但如果他想办法调整自己,则是一次飞跃。

    2.增加孩子阅历,多带孩子见识,了解自然。

    3.多看感情丰富的电影、动画、书。

    4.引导他回忆,不仅回忆事件,重点引导他回忆别人行为和意图。

    我想这也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吧,计划搞半年左右观其成效。

    要达到本贴开头所述,孩子不借助游戏媒介,能通过聊天来达到交往和建立友谊,需要相当的心智水平。

    我想,心智有两个层次,与情绪有关的是低级阶段,通过语调,细微表情和动作等,能理解别人的意图。而心智的高层次,与情绪无关,通过分析来洞悉别人的内心,叫心机。

    要达到心智的低级阶段,孩子本身必须具备清晰的思路,相当水平的观察和分析别人的能力。其前提是,孩子的专注力必须是建立在对同伴的细微观察之上。

    怎样提高心智水平,我想正常人也同样经历着复杂的过程,当经历和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有时会豁然开朗,领悟到新竞界,非说教所能达到。所以我的想法是:

    1.多经历,多见识。

    2.多看影片,现在我孩子迷上了机器猫,他看懂了。再过一段时间,带他看战争片,我想起小时候最爱看地道战,地雷战之类,有丰富的内容,也有强烈的情感。

    3.我想心智水平的提高,没有专门针对性的训练方式,完全是经历太多后的人生感悟。也只有提高心智水平,孩子才能真正融入社会。

    自闭症的康复,如果仅仅局限于完成学业或一些简单的交往,还不能算成功,还应该看其交往的内涵,不能是为了交往而交往。心智能力差距太大,别人是不会与之“真正地交往”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必须提高孩子心智水平,才有可能真正走向康复。

    心智完全是交往能力,心智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只能靠孩子不断的经历后而自我感悟。说教可能解决纠正部分行为问题,但不能提高心智水平,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说教太多,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总之,有点难。我想,首先从一个方面入手,就是让他先明白“感动”。从情感影片、社会新闻、自身言行等方面,让他理解和感动,理解人间正气、正义、善良、艰辛。让这种感动震撼心灵。由此入手,再想其他办法提高心智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20:50:22 | 只看该作者

re:上面的文章转自牛仔妈妈地里。关于心智...

上面的文章转自牛仔妈妈地里。
关于心智的提高这一段太赞成了,心智很难提高,就靠潜移默化,我当初就是这么想的,就希望他能从别人说的话处理事情的方法来学点皮毛,在一起呆久了总能感悟一点。
还有不再使用玩具、运动或其他新游戏玩法来鼓励孩子交往,这一条也是我觉得难以跨越的地方,如果不借助游戏,天天很难与其他孩子建立或者维持友谊,一看到其他小伙伴开始用对话的方式交流时,天天就很不耐烦,逃避。我一直在想天天为什么就不肯好好的听完对方的说话,然后做出回应?是他注意力不够,集中不了精神听完对方的谈话,还是觉得对方讲的太难了,他不知道回应?
不同的是,作者的孩子智力高,所以不用担心学习能力,处理方法也有些不一样,比如,我还是希望天天一天中有一段时间能静下心来,做一些桌面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发表于 2012-6-21 17:18:59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又仔细读了天天的表现,怎么觉得天天一...

今天又仔细读了天天的表现,怎么觉得天天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啊。他1岁半的表现比我家老二优秀呢,为啥你和你老公非说孩子认知差啊?。。。。。。我很担心我家老二。。。。可能老二比姐姐的表现强太多了,我觉得他很正常。但是他的语言没有天天同期时候好呢,认知也没觉得和天天有差别。

是不是我的标准因为姐姐的缘故,降得太低了。反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发表于 2012-6-21 17:27:0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唐轩...

下面引用由[U]唐轩[/U]发表的内容:

  
天天妈妈的思维出问题了,天天的表现再正常不过了,唉,都怎么了,水晶妈妈也在那胡思乱想呢,以后以琳少来吧。


哈哈,偶尔发现我去年就被点名了。是的,我也是爱胡思乱想的人。一朝被蛇咬,十年忘不掉啊。 心理素质不行的说。天天妈不应该向我学习啊,你还是年轻银。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
发表于 2012-6-21 17:39:20 |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天天日后就属于学习好,但是交往处事和...

我看天天日后就属于学习好,但是交往处事和沟通能力弱的那种人。很多男性筒子都是这样的啊。 天天妈妈其实不要过于强求孩子的社交处事能力,因为孩子的总体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他的注意力被牵引了,原来的强项就会变弱。你非让他去锻炼社交,对人的关注度确实高了,但是心思也溜号了。 那个妞妞就是个例子,颜色形状数字都不会,因为她注意力全放在人的身上了。这种孩子没准到了初中就早恋呢,家长一样费心。人精有人精的成长之路,憨厚的郭靖也有自己的运气。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样的。 家长不能强求,反之应该挖掘欣赏孩子的长处,给孩子树立安全感和自信,有了这些孩子才能够自我激发起来,否则家长怎么推也推不动,就像我家水晶,哈哈。

这些话也写给我对我家老二的态度上,安慰一下自己,嘎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发表于 2012-6-21 18:40:3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ti...

下面引用由[U]tiantian天天妈[/U]发表的内容:

这是一位非常智慧的妈妈,她的观点特别适合高功能的小年龄孩子,如果您的孩子恰好年龄小,智力还不错的话,建议您一定看看这篇文章!
原文地址:必须走出去作者:ARUI
    转载自:拥抱我的至爱   ...

好东西,转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22:26:4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水晶...

下面引用由水晶妈妈发表的内容:



哈哈,偶尔发现我去年就被点名了。是的,我也是爱胡思乱想的人。一朝被蛇咬,十年忘不掉啊。 心理素质不行的说。天天妈不应该向我学习啊,你还是年轻银。 :-))



我估计水晶妈没事又在瞎折磨了,说你不要胡思乱想,你又胡思乱想了,。你家帅小儿的记录我都看过,我再对照同时期的天天,觉得小帅就是神童啊。小帅现在已经有数量的概念了,相比于同时期的天天,还在为五官奋斗啊。然后天天2岁的时候,我记得我还跟你说过,我教天天的点数就是教不会,你还安慰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22:27:2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杏林...

下面引用由杏林开膛手发表的内容:


好东西,转走了。



转吧转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1:50:17 | 只看该作者

re:如何训练孩子的听知觉能力一、了解孩子...

如何训练孩子的听知觉能力
一、了解孩子的听知觉水平
就如同其他方面一样,孩子的听知觉也是一步步发展的。孩子出生后,耳朵内会存留部分羊水,所以刚开始会发现孩子听知觉不灵敏,对妈妈的呼唤没什么反应,这是正常的。当羊水完全清除之后,孩子的听觉自然就有明显提高,听到妈妈的呼唤会扭头看,对外界的声音也会有眨眼睛、观望等反应,对较大声音会有全身收缩的行为。出生一个月后,听到声音能用眼睛寻找生源;出生3、4个月后,会对音乐有反应:当听到明媚、优美的音乐时,会表现出愉快的表情,而当听到让他不舒服的噪音时会表现的烦躁不安。从第4个月开始,孩子可以根据不同声音分辨出不同的人,如听到别人的声音不会有太大反应,但听到妈妈的声音会表现的比较兴奋。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水平会稳步发展,用不了多久,他的听觉能力就完全发展好了。但是有些孩子因为先天原因或后天的训练不足,会出现听知觉能力落后。如果孩子到了4、5岁依然充耳不闻,这就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了。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法了解孩子的听知觉能力水平
1.家长可以通过“漏数”的方法来判断孩子的听觉注意能力发展水平。家长以1秒说1个数字的速度,从1数到30,中间随意漏数十个数,孩子每听出一个漏数的数,就拍手一次。如果孩子能听出8个漏数,说明孩子的听觉注意能力较强;如果孩子能听出6个,说明孩子的听觉注意能力一般;如果孩子听出6个以下,说明孩子的听觉注意能力较差。
2.我们可以通过“电话测验法”来判断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家长不妨和孩子在家里玩“打电话”的游戏,放慢语速告知孩子:
“喂,你好,我是妈妈的同事刘阿姨,请你转告妈妈,让她明天上午八点在单位门口等王处长和我,我们一起去开会。”孩子能回忆刚才“电话”里的相关重要信息:谁、找谁、什么时候、在哪儿、和谁、干吗等。一般2岁孩子记2条,3岁孩子记3条,依次6岁孩子能全部记住(顺序不作要求)。
3.通过记词语的方法测验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家长说8个词语:电脑、汽车、果汁、书包、桃子、飞机、火车、面包,孩子听完后复述出来。能记住7个以上的词语的孩子,则听觉记忆能力属上;能记忆5~6个词语的,则听觉记忆能力一般;能记忆4个以下的,则听觉记忆能力属下。
二、听知觉能力落后儿童的表现
我们在有关学习能力的测试或者咨询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父母觉得他们特别难管,对他们说什么话都得重复好几遍,幼儿园老师也觉得这些孩子整天一副心不在焉、玩世不恭的样子,刚布置的任务,转眼就忘得一干二净。父母、老师都认为是孩子对老师、对家长的态度严重有问题,或者认为孩子脑袋有毛病、智商有问题,轻则说教训斥,重则打骂羞辱,这样也无济于事,家长、老师便认为孩子没救了……其实实在是冤枉了孩子。这些孩子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听知觉能力落后,他们并不是不尊重家长、老师,不认真听家长、老师的话,也不是故意要去忘记成人的叮嘱,而是他们存在的听知觉能力落后导致了他们无法听明白、听清楚或者记住成人的话。这是影响孩子日后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尽早发现幼儿的听知觉能力落后呢?这需要家长了解幼儿听知觉能力落后的具体表现
1.充耳不闻,家长说的话通常跟“耳边风”似的。
2.平时和别人讲话很少有目光交流,严重的甚至眼神“发飘”,不敢与人正视。
3.听他人讲解时显出不耐烦的样子或东张西望,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打断别人。
4.上课时听不了几句话就开始走神儿、做小动作,常因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听课常是听一点、漏一片。
5.无法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常常是听而不闻;老师提问时,常常答非所问,甚至连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也没搞清楚。
6.听力完全正常,却听不清或记错老师留的作业,教师口头布置的作业或其他事情常记不全或记不住。
7.听故事时,明明看到他认真听了,复述故事时却颠三倒四、逻辑不清或流失很多信息。
8.喜欢自己看着读而不愿听别人读。
三、听知觉能力落后的类型及表现
听知觉能力是指个体将耳朵所接受到的刺激音分析成有意义的意象的过程。孩子的听知觉能力落后排除器质性原因外,一般是指听知觉辨别力,听知觉记忆力,听知觉排序力,听知觉理解能力,听说结合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
1.听知觉辨别能力落后
听觉辨别能力是指接受和辨别各种声音的能力。一般而言,孩子对差别较大的听觉刺激,比较容易分辨。如果声音太接近,差别很小,就很难分辨。孩子听觉分辨力低下,就会对相差不大的语言或语音产生混淆,从而使语言的接收出现错误。我们知道通过听-说通道接受信息包括三个过程:听觉收讯、听觉联合、语言发讯,这三个过程都正常运转时,人才能真正听懂信息并做出恰当反应。而听觉辨别能力是听觉收讯过程的基础环节,孩子只有能准确分辨各种声音,将信息听清了,才有可能记住正确的知识并做出准确的反应。从接收信息开始就出现错误,自然导致孩子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
比如幼儿园老师教拼音时经常遇到这样的孩子,任你使出浑身解数,他依然把“an”读成“ai”音,把“ei”读成“en”音,经常t-d,k-g不分,他们发音不准,却无生理原因;他们经常听不清或记错了老师的作业,你让他帮你拿红色的外套他们拿来了黄色的;他们对声音反应迟钝,难以听清环境中的声音;他们缺少倾听的态度,经常破坏规则。
2.听知觉记忆能力落后
听觉记忆能力是指保持与回忆所听到信息的能力。例如,有些孩子对于家长或老师刚刚布置的任务能听明白,但是过一会就不记得让干什么了;跟孩子玩“打电话”的游戏时说:“喂,你好,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王阿姨,请转告你妈妈,我们确定好这周日上午九点在单位门口集合去看演出。”回忆刚才“电话”里的相关重要信息:谁、找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和谁、干什么等,一般2岁孩子记2条,3岁孩子记3条……6岁孩子能全部记住,但是有听知觉记忆能力障碍的孩子无法完全记住他年龄段该记住的条数,他可能支支吾吾描述半天家长仍然不知道电话内容到底是什么。并不是孩子没听见或没仔细听,他接电话的时候对方的信息他完全接收到了,但是由于他的听知觉记忆力差,前面听到的信息很快就被后面的信息所覆盖,当转述的时候,他可能只记得最后一条或其中某一条了。
3.听知觉排序能力的落后
听觉排序能力是指孩子将过去听觉获得的信息准确而详细地按先后顺序回忆出来,并将这些听觉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有意义的能力。听觉排序力是以听觉记忆力为基础,二者相比听觉排序力的要求更高一些,它需要大脑神经的积极配合,可以说这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它不仅要求孩子记住所听到的信息内容,而且要弄清楚该信息的次序、条理,它对孩子将听学的知识有系统、有组织地保留下来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它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来说具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对孩子将来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些孩子说话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你甚至怀疑他是不是瞎编的或者在说谎;有些孩子逻辑性很差,一件事说半天你也不明白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好像费半天口舌还是那么一句,或者他的语言跳跃性远远超过了你的思维所及……这些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听知觉排序能力出现了问题。
4.听知觉理解能力的落后
听觉理解能力是指孩子能辨识声音以及了解他人说话内容的能力。通过测试发现,有些孩子智力水平很好、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知识结构也具备了听课能力,但对教师讲课内容及家长所说的话就是不能理解,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的听知觉理解力差。有听知觉理解力障碍的孩子往往听不懂词意、句义,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他们根本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即使听懂了也无法将老师所讲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因为听不懂成人在说什么,他们还经常表现出注意力分散,会经常走神;他们难确定两个听觉概念之间的关系。如:石头是硬的,棉花是软的……有些孩子记东西喜欢死记硬背,这也可能是听知觉理解能力障碍所致。
5.听说结合能力
听说结合力,是指孩子能听够懂别人在说什么并做出较复杂而有意义的语言反应的能力。听说结合很复杂,它不仅仅关注孩子听进去了没有,听懂了没有,还要求孩子对所听的内容做出有意义的反应。你会发现有这样的孩子:你告诉他做什么他能去做,能够听懂并记住你的要求,但是你让他跟你交流,跟你讲一下他是怎么做的就难为他了,他喜欢动手的工作,不喜欢动嘴的工作;他们说话挑最简单的说,有时候还会出现话到嘴边又咽下的情况……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听说结合能力出了问题。
听知觉能力落后会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但是经过专业的针对性训练,是会有很大改善的。
四、听知觉能力落后的原因
1.先天因素
(1)母亲孕期居住环境过于嘈杂、母亲孕期营养不良或营养失衡、母亲孕期情绪消极等都会对胎儿的发育带来不利。
(2)错误的胎教,主要是指给胎儿听录音磁带,导致胎儿的听觉神经受损。
2.环境因素
(1)父母工作繁忙与孩子交流机会缺乏;看护人内向,与孩子交流少。
(2)幼儿看电视时间过多、对外交流少。
(3)幼儿过早学习认字。
(4)家长和幼儿缺乏倾听声音的习惯。
(5)幼儿园重视手工操作忽视言语教学。
五、幼儿听知觉能力的培养
1.听知觉辨别力训练
对听知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可通过让其倾听环境中的声音,或让他们带上耳机听故事录音带,分辨声音的高低、大小、不同的音色,辨别声源的方向,分辨相近的声音等活动,以增强儿童听觉的分辨力,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1)辨别声音。让孩子把眼睛闭上,判断房间里的一个声音从什么地方发出的,是近还是远,是响还是轻,是高还是低。
(2)搜索声音。把一个音乐盒或有声音的东西(如小闹钟)藏起来,让孩子根据物体发出的声音寻找到该物体。
(3)追踪声音。在广场上,蒙起孩子的眼睛,大人移动某不断发出声音的物体如手铃等,让孩子追踪声音。
(4)捉迷藏。在家里蒙上孩子的眼睛,根据听觉去找藏起来的人。
(5)在背景音中辨别。帮助孩子注意背景中的声音,忽视同时出现的无关的环境噪音,如把一个听觉刺激与音乐背景加以区别、在嗡嗡的空调声音中注意找出闹钟的位置等。
2.听知觉记忆力训练
通过听觉记忆力训练,不但可以加强儿童听觉的记忆力和听觉的广度,减少儿童对较长的听觉信息无法记全等情况的发生,还可以促进儿童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产生联想,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力。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儿童感兴趣、不同难度的语句让其听并仿说来提高儿童的听觉记忆力。
(1)即时仿说。即时仿说就是孩子听完材料后立即复述。家长可以说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让孩子仿说,然后逐渐增加字句的长度,如:我看见——我看见妈妈——我看见妈妈和姥姥——我看见妈妈和姥姥在一起做饭。还可以让孩子仿说听到的故事,来提高孩子的听觉记忆力。故事选择遵循由短到长、由简单到复杂。
(2)延时仿说。即让孩子回忆并准确复述以前听到的信息。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孩子听觉记忆的保持及记忆的准确。具体做法是:告诉孩子一句简单的话,如“明天上午奶奶要来我们家。”隔1分钟后问孩子“妈妈刚才告诉你什么来?”当孩子熟悉这项活动后可以适当延长回忆的时间,如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半天、一天……再让孩子复述妈妈一开始所说的话。当孩子能将简单话语记住后,可以适当增加句子的长度和内容的复杂性。
3.听知觉排序力训练
  (1)帮助儿童认识材料可以编成先后顺序的道理。教他们了解并使用一些编序的用语。如:下一个、先、再、最后。然后练习一些简单的序列句子。如:我先买票,再上车。
  (2)利用视觉线索引导儿童注意听觉刺激的顺序。视-听-动多种感官的结合,可以帮助儿童加深对听觉刺激顺序的印象。如:对照故事发展的图片来听故事;听完一个故事后,练习将有关故事的图片排成正确的顺序。
  (3)数字训练。这是儿童练习听觉编序力的一个基本方法。它包括两方面的训练内容:一是顺背倒背数字,即:家长以每秒1个数字的速度说出一串数字,如3、7、4、9,念完后,儿童跟着说或以相反的次序说出。注意,数字的个数应由短渐长。
  (4)续编故事。这种办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儿童听觉的编序力、口语表达的能力以及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的能力。故事接龙训练,可先从句子接龙开始。如家长、孩子交替说一个字,最后将句子补充完整。如:我——我有——我有一——我有一个——我有一个球。然后,再让儿童听故事续编结尾。
  (5)背文章。为儿童选择一些短小精彩的散文、童谣、诗歌,练习背诵。儿童边念边背,听觉的编序力、听觉的记忆力乃至听觉的理解力都会有所提高。另外,童谣、诗歌的押韵或平仄的组合也利于孩子更好地体察序列关系。
  家长还应注意,在使用上述方法时,所选材料应视儿童的听觉编序力水平而定。先从短小的序列练起,反复习听,听熟了一个序列,再让其习听另一较长的资料。还要注意呈现的听力材料的速度要适当。相信只要恰当地按上述方法进行训练,孩子的听觉编序力就一定会提高。
4.听知觉理解能力训练
有些儿童虽然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具备了听课能力,但对教师讲课内容却听而不闻,原因之一就在于听觉理解力差。这就需要家长利用多与儿童交谈、多让儿童接触各种声音、多充实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词汇来增强儿童听觉的理解力。比如:可以使听觉刺激配以动作、图画给儿童呈现,使意义更清楚,让其对词句故事做判断,回答问题;口头布置任务让儿童完成等,都是提高儿童听觉理解力的好方法。
(1)帮助孩子建立倾听的态度。学会倾听是理解信息的第一步。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孩子倾听的兴趣。如:变化声音的高低、速度以引起注意;服从口令;指出所听话的错误等。
(2)将所听信息与图画、动作配合起来,使意义更清楚。孩子在听的过程中,如果配以相符的实物、动物、表情或图片等,可以使声音的意义有一些实在的寄托,因而容易把握其含义。譬如说动物,则向孩子呈现动物的图片。另外,对孩子进行听理解力的训练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如:听——做动作,找图形,填数字;配对游戏;提供线索;听从指示完成任务等。
(3)充实孩子的词汇。孩子听觉的理解力水平与其词汇量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理解的词汇越多,听觉理解力也会越高。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多与孩子交谈,多让孩子读课外书(最好是大声朗读),多让孩子听故事等活动来扩展孩子的词汇。
(4)培养儿童思维的逻辑性和变通性。听觉理解力的好坏,往往和儿童思维的联想、推理、判断以及变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训练这方面的能力,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认识概念间关系的一些方法外,还可以通过让儿童听句子做判断、将他人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听故事回答问题、续编故事等方法来实现。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儿童思考的弹性,如:寻找一个问题或故事的多种答案或结局等。
总之,家长可以利用多与儿童交谈,多让儿童接触各种声音,多充实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词汇,以及有针对性的训练来增强儿童听觉的理解力。
5.听说结合能力训练
现实生活中,听与说总是密不可分的,不会听讲的孩子,说话往往语无伦次。听与说的结合涉及到儿童对听到词汇的联想、推理、判断等能力,所以,听说结合能力也是听知觉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儿童学说同义词、反义词,听音乐进行联想,将句子补充完整,听故事自编故事结局等形式来训练儿童这方面的能力。
家长可以依据上面介绍的方法对儿童进行训练。当然,如果孩子的分心现象较严重,还是应找专家咨询,进行一些专门的听知觉训练为好。
亲子活动
活动一:辨声音
1.辨硬币
让孩子闭上眼睛,爸爸将一枚一元硬币、一枚五角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分别从孩子的头顶上落下,然后让孩子说出哪是一元硬币的响声,哪是五角硬币的响声,哪是一角硬币的响声,每天做5分钟,坚持一周,孩子的听觉辨别力会有显著的提高。
2.辨字词
让孩子们做分辨声调的练习,注意听其中是否有误,尤其注意其中阳平和上声是否混淆,如马——麻、梨——李、同——桶等,然后将四个声调任意排列组合,如应——迎——影——硬,让其重复,听其发音是否正确。最后把这类字放到句子中去,听其音调是否准确,例如仔细洗手是好习惯、把爸爸八颗牙都拔掉了。注意,应选一些与孩子接受水平相一致的字。当孩子练习认真、完成了任务、特别是有进步时,家长一定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听自然
经常带孩子走出家门,去大自然中感受最天然的声音。比如选择阳光明媚的一天,跟孩子一起躺在草地上,比赛谁听到的声音种类多;再比如,让孩子闭上眼睛,问他哪个方向有风吹树叶的声音、哪个方向有流水的声音、哪个方向有小鸟的叫声……
4.猜猜是哪个
成人跟孩子面对面坐好,逐个敲击物品,让孩子边看边仔细听,然后让孩子闭上眼睛,敲击其中一个,让孩子猜敲的是哪个。刚开始训练要选择音色差别比较大的,当孩子听力水平提升之后再逐渐选择音色相近的。以免因为太困难孩子拒绝玩。
5.绕口令
家长选择一些与孩子发展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儿歌或绕口令让其读,家长也可参与。先让孩子一句一句跟着家长读,尔后让孩子缓慢地一句一句将绕口令背下来。记住绕口令之后,要求孩子以较快的速度将它说出来,说得越快越好。但要注意,先选择孩子发音正确、熟练的句子,逐渐过渡到难分辨、陌生的字句。
活动二:倒顺背数字
家长随机地选一些数字,然后对孩子说:“现在我们听一组数字,我念完这后你将它复述出来,例如我说:‘539’,你要说‘539’。”
但要注意:(1)家长吐字应该清楚,每个字间的间隔大约1秒钟。(2)数字组的长短应循序渐进,一种长度的数字组如果说能连续两次复述正确,则可加长。(3)孩子复述正确及时给予表扬。
活动三:复述句子
范例一:捉兔
一位爷爷他姓顾,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打翻醋,醋湿布。
范例二:小猪
小猪抗锄头,哼哧哼哧走。小鸟唱枝头,小猪扭头瞅。锄头撞石头,石头砸猪头。小猪怨锄头,锄头怨猪头。
范例三:白石塔
白石白又滑,搬来白石搭白塔。白石塔,白石塔,白石塔白塔,白塔白石塔。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范例四:数星星
小青兴致勃勃,望星星,天上星星亮晶晶,星星眨眼瞧晶晶。一二三四五六七,满天星星数不清。
范例五:虎鹿猪兔鼠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边一头猪,草里一只兔,洞内一只鼠,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虎鹿猪兔鼠。
范例六:娃娃和妈妈
娃娃画画,妈妈绣花。娃娃画妈妈,妈妈绣娃娃。娃娃看妈妈绣娃娃,妈妈看娃娃画妈妈。妈妈夸娃娃画的妈妈像妈妈,娃娃夸妈妈绣的娃娃像娃娃。
活动四:传递句子
家长可组织多个孩子一起做游戏。让他们一个挨一个地坐好,家长先告诉第一个小朋友一句话,让孩子以说悄悄话的形式告诉第二个孩子,第二个孩子依次往下传,让最后一个孩子大声说出句子的内容,看是否与原话一致。事前对孩子提要求:要准确地将话一个一个往下传。
活动五:听指令做反应
家长找一些报纸,报纸大小以只能站上人为宜。在纸上写一些孩子容易混淆的发音相近的字,将其粘到报纸上。
例如有以下几个字:“林、领、银、影”这四个字的发音平时容易混,将写有这四个字的报纸在地上依次摆开,围成一圈。父母中的一个敲打某物作为鼓点儿,声音结束时,从这四个字中选一个念出来。
另一个与孩子一起围绕着几张报纸转,鼓点儿停止时,立即找出所念的词,谁找到了就站到纸上,没站上的人被淘汰。看谁反应快。
要注意从发音最不相似的字入手,逐渐过渡到发音最接近的字。家长在给孩子训练的同时,不妨检讨上述因素并及时补偿。
亲子活动
活动一:你听到了什么
玩法一:家长和孩子在家里一起闭上眼睛,安静地听周围的各种声音,这些声音包括家里的流水声、街上的嘈杂声、楼道里的走路声、邻居的说话声等。鼓励孩子既能倾听房间内的声音,又要倾听房间外更远一些的声音。
玩法二:家长带孩子到户外,闭上眼睛倾听各种车辆的声音,如摩托车、小汽车、公共汽车、大卡车、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家长还可带孩子到动物园,倾听各种动物的叫声。
活动二:看谁听得准
给孩子读一组词,规定某一标准,让他认真听(如听出类别、用途、生活习性等),当听到属于这一标准的词时,就拍手。如听动物名称就拍手:猫、桌子、钱包、狗、老虎、苹果、大象、台灯、茶杯、螳螂……
活动三:数数
家长和孩子一起从1数到100。爸爸每次数1个数,妈妈每次数2个数,孩子一次数3个数,如爸爸数1,妈妈数2、3,孩子数4、5、6……依次数到100。熟练之后,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玩倒数的游戏,如爸爸数100,妈妈数99、98,孩子数97、96、95……依次数到1。
活动四:声音在哪里
玩法一:家长事先把一个音乐盒或有声音的东西(如闹钟)藏起来,让孩子根据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到房间里去寻找。
玩法二:要求孩子戴上眼罩在房间的中间,家长走到房间的任意角落(如厨房、卧室、阳台等),轻轻地发出声音,让孩子说出声音从房间里的什么地方发出的,听到的声音是近还是远。
玩法三:在户外草地或公园空地上,蒙上孩子的眼睛,家长在孩子四周随意走动并发出声音信号,让孩子判断声音的方向并追踪声音。
活动五:“小助手”
家长经常鼓励孩子充当家庭“小助手”,帮助爸爸妈妈做事。如家长说:“请你打电话告诉奶奶,请她明天下午5点去学校接你,带你去少年宫找张老师上钢琴课。”
活动六:复述故事
家长每讲完一个故事后,一定要求孩子把故事的大概情节复述出来,不足之处家长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记忆,逐渐过渡到孩子完整复述故事内容。
活动七:我来说你来做
让孩子闭上眼睛,成人发出一系列的指令,孩子照着做。如请你把手放在腿上,摸摸头,摸摸你的左耳朵等等。
活动八:小小办事员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要向邻家借一些东西或传达某种信息,一些简单的事情可让孩子来代替完成。孩子去之前,应告诉孩子怎么说,然后让孩子在家长面前先表演一遍,能表达清楚之后,再让孩子去,这样能增强其勇气。无论孩子完成任务成功与否,家长都应及时地表扬。这样孩子不但能找回自信,肯定自我,而且从心理上能诱发孩子主动开口说话的欲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4#
发表于 2012-7-3 14:58:4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ti...

下面引用由[U]tiantian天天妈[/U]发表的内容:

如何训练孩子的听知觉能力
一、了解孩子的听知觉水平
就如同其他方面一样,孩子的听知觉也是一步步发展的。孩子出生后,耳朵内会存留部分羊水,所以刚开始会发现孩子听知觉不灵敏,对妈妈的呼唤没什么反应,这...

不错,收藏了,谢谢天天妈,有这样好的资料多多和我们分享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6:51:40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我也经常去你帖子看看。我也是想...

呵呵,我也经常去你帖子看看。
我也是想想出些方法来怎么给他训训,暑假没合适的地方去啊。



下面引用由唐轩发表的内容:


不错,收藏了,谢谢天天妈,有这样好的资料多多和我们分享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26 15: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