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笑咪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闭儿教养宝典》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10-1-19 00:55:2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人家的武功是拿把菜刀就能当宝刀,摘根绣花针就能当暗器,抄起拖把就能顶上张飞的丈八长矛,我真不知道金庸能写出这样的武侠书吗?罗贯中能写出这样的古典名著吗?


所以我觉得只有小忘能写出点道道来啊,哪怕是皮毛呢,因为我看了半天,小忘和方姐心有灵犀,出神入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一个不能复制的方姐,我明白,不光是经验,还有天分。 方姐的家访是艺术,是把书上和专家们的技术综合起来,而形成的自己的体系。

但是如果文科生想和我说,艺术是不可能技术化的,我要持保留意见。 为了普及和推广,而不是永远一个人家访,艺术需要在低一点的层次技术化,而这个技术化的过程,也是艺术,小忘老师的功底和天分我觉得正适合。

说了半天,觉得和我自己也没啥关系的事情,好像要吵起来了一样,无所谓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2010-1-19 08:16:1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所以我觉得只有小忘能写出点道道来啊,哪怕是皮毛呢,因为我看了半天,小忘和方姐心有灵犀,出神入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一个不能复制的方姐,我明白,不光是经验,还有天分。 方姐的家访是艺...

哎呀!燕原你真是高抬我了。我哪儿有那个本事啊?只有佩服的份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08:32:50 | 只看该作者

re:家访帖是以琳涉及的案例面最广的帖,里面应...

家访帖是以琳涉及的案例面最广的帖,里面应可以有很多实例可以用来说明DIR的前九个阶段,而石头的经历,应可以用来说明后七个阶段。

请高手出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10-1-19 10:29:28 | 只看该作者

re:拿我当搓衣板呢!有点时间你们几个就拿...

拿我当搓衣板呢!
有点时间你们几个就拿块毛巾,在搓衣板上搓啊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发表于 2010-1-19 10:56:4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方静发表的内容:

拿我当搓衣板呢!
有点时间你们几个就拿块毛巾,在搓衣板上搓啊搓。

你骑来的搓衣板,我们也敢搓?!照F版的路数,你一挥手能变成坦克。咳咳!
方盖世要是给我们夸得心里特美就直接说,要不然没法跟我们混了。我们都在美国,温良恭谦让都得扔垃圾箱里,要不然没法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10-1-19 11:00:4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笑咪...

下面引用由笑咪咪发表的内容:

家访帖是以琳涉及的案例面最广的帖,里面应可以有很多实例可以用来说明DIR的前九个阶段,而石头的经历,应可以用来说明后七个阶段。

请高手出招。

我觉得,你不妨自己试试看。你已经读了这么多,又在教李宝宝,这些网上的例子可以用作他山之石,自己做一下可以有许多心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1:28:2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忘了...

下面引用由[U]忘了我是谁[/U]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你不妨自己试试看。你已经读了这么多,又在教李宝宝,这些网上的例子可以用作他山之石,自己做一下可以有许多心得的。


皮球又踢回来了,本性难移啊!

中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10-1-19 12:40:57 | 只看该作者

re:OMG!Don't treat my d...

OMG!Don't treat my dear Ms.Wang in this way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2:50:07 | 只看该作者

re:第十三章 家庭取向的地板时间其...

第十三章  家庭取向的地板时间

其实直到现在,才真正进入地板时光.不过前面的章节,让我明白了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于象李宝宝这种不需要正儿八经的专门上课了的孩子而言,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从我的体会来说,我们这种孩子的干预,必须是父母亲自上阵.当然也可以请家教或培训保姆.但干预的主力非父母莫属.以李宝宝的水平,如果只有我进行干预,妈妈不能参与的话,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反之亦然.

本节提出了家庭取向,从学者的角度来做了一个规划,比较专业.我的意见是先做再说,错了就改,不一定要按书上从优劣势开始做.不过本章讲的不是怎样去干预孩子,而是怎样处理这样的家庭关系.

1.确定照顾者的优点、缺点。也就是按照父母的特长进行分工。
2.对照孩子的发展里程碑(参照第三第四章)的进展情形来检视照者的特质.这些反应模式到底是增强或阻碍了亲子之间的最佳互动?能不能让孩子处于放松状态?
3.父母要想办法回避自已的优点,并且尽力发挥优点,避免挑衅对方,以免让孩子感焦虑.
4.鼓励彼此,配偶或任何一位照顾者,都能展现各自最美好的一面.
5.父母时间:即使是干预孩子很累,也要安排夫妻相处的时间
6.兄弟时间:我们可以要求孩子兄弟参与干预,但不能让为此牺牲这位兄弟的正常娱乐时间,同时父母每天也要抽时间与这位兄弟相处至少半个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10-1-19 16:15:45 | 只看该作者

re:要命!看不懂英文!如果方老师肯收李爸...

要命!看不懂英文!
如果方老师肯收李爸当家访车夫,先让他观摩实习N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6:50:1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忘了...

下面引用由[U]忘了我是谁[/U]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你不妨自己试试看。你已经读了这么多,又在教李宝宝,这些网上的例子可以用作他山之石,自己做一下可以有许多心得的。


if I can
I have done
donnot need SO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010-1-20 09:09:37 | 只看该作者

re:先回2楼。 “越是将重点放在重复行为...

先回2楼。
“越是将重点放在重复行为,孩子加入别人或与人互动的能力就会进步越慢,或甚至可能退步"(这是原文),”这不是完全否定ABA,但至少是不很肯定ABA。事实上经过ABA训练的孩子有部分确实似乎有退步。
要以"更密集,更有技巧的方式建立这些基础,同时考虑孩子的独特生理特质,就能帮助孩子展现最好的进步" 。注意此书反复提及的“基础”,就是该书前后反复论证的“温暖的与人连接的方式,从孩子出发,跟随孩子的指引”等等,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而不是要教的知识。如果觉得孩子很投入,就是成功,至于教的什么内容,反而其次了。而且,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与照顾者的融洽关系。这是前提。
同时考虑孩子的独特生理特质。这是指有视觉、听觉等障碍时,有所变化声调、形式。没有明显障碍的话,可以暂时跳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发表于 2010-1-20 09:16:18 | 只看该作者

re:7楼。他们与弱智不一样,弱智无法发展...

7楼。
他们与弱智不一样,弱智无法发展,可能永远停留在五岁的水平,
不敢完全苟同。自闭未必强于弱智。极少数自闭可以得到康复,并且强于弱智,这是事实。但是绝大多数自闭呢?难啊!要走的路还很远。
对于家长的心里负荷。弱智容易给家长接受事实,心态反而平和。自闭有个看不见的将来,往往心情更为沉重。希望、失望、绝望夹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发表于 2010-1-20 09:22:30 | 只看该作者

re:回16楼。为什么lz这么在意重复的迷...

回16楼。
为什么lz这么在意重复的迷思?觉得前面几个迷思才是该书的立论基础。孩子有爱心等迷思就是以后进行DIR的理论基石。重复只是立论后附加的内容。
还有一个建议,看该书时,忘掉ABA,只看本书的结构和论证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发表于 2010-1-20 09:30:51 | 只看该作者

re:17楼。DIR中提出三个原则,即:依...

17楼。
DIR中提出三个原则,即:依据孩子的神经系统制定出适合的互动方式、建立自发性互动、以及利用孩子天生兴趣及情绪做为互动的部分内容。
这难道不是因人而异吗?
首先,神经系统指的是有各种障碍,当然要调整。
其次,不同的孩子天生兴趣不一样,跟随孩子的指引,当然就不一样了。就是利用刻板作为切入点,也因不同的刻板而不同。
再次,家长的介入后,怎样互动,也因家长不同而不同。
觉得一点,不要太轻易制止孩子的行为,以琳的家长很多就是板着脸,不断纠正孩子,很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发表于 2010-1-20 09:38:19 | 只看该作者

re:26楼。会模仿上课的情形问我:"这是...

26楼。
会模仿上课的情形问我:"这是什么",我不同答,他就开始辅助,告诉我:"这是汽车"然后再问一次:"这是什么?"
这在该书的后面行为问题中也有提及。孩子反复的问同样的问题,都回答十次了。给出的方法之一仍然是“基础”,本人的理解是继续培养孩子的温暖的与照顾者的连接关系,让孩子能够意识到照顾者,并且有听从照顾者的意愿,有了互动,这样才容易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发表于 2010-1-20 09:43:45 | 只看该作者

re:27楼诊断必须以孩子的最好表现做为基...

27楼
诊断必须以孩子的最好表现做为基础......了解孩子的最佳能力,是做诊断的必要条件"
我的体会是孩子什么时候会笑,会兴奋,那就是最好的表现,也是最佳的切入点。
下文说的拍手,可以在孩子玩游戏及其兴奋时,很好互动,有注意力在照顾者时,提出成功时拍一次手,也许有好处。所以观察很重要,如果孩子不喜欢火车,那么效果不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09:48:01 | 只看该作者

re:来了一个细读宝典的人,请继续,我在恭听。...

来了一个细读宝典的人,请继续,我在恭听。

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好解决,但用同一种方式反复问就烦了。请指点。

孩子是问了汽车问火车,然后是其它,都是他已经很熟悉的东西,但没见过东西他就不问。正常孩子一般是只问没见过的,不问已知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发表于 2010-1-20 09:49:09 | 只看该作者

re:28楼。我对ABA的一个迷思。A...

28楼。
我对ABA的一个迷思。
ABA强调一个步骤然后下一个步骤,如果这步掌握不好,会影响下步。似乎学习是一环扣一环的链状结构。但我更愿意相信网状结构,此路不通就换条路。一环扣一环强调每一步的成功率,100%。为什么不允许一个步骤学不会呢?关键是总体,大概孩子学得会60%就够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是否有兴趣,是否与教者有良好的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发表于 2010-1-20 09:54:2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笑咪...

下面引用由[U]笑咪咪[/U]发表的内容:

来了一个细读宝典的人,请继续,我在恭听。

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好解决,但用同一种方式反复问就烦了。请指点。

孩子是问了汽车问火车,然后是其它,都是他已经很熟悉的东西,但没见过东西他就不问。正常...

还是回到基础。孩子能够和照顾者有良好的互动吗?孩子能够经常开心吗?孩子能够理解回答吗?孩子注意力好吗?宝典提及,要加强根基。该书后面的固执行为、社交等也是以前面为基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27 04: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