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笑咪咪

《自闭儿教养宝典》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2 00: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好帖

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8 00: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楼主不更新了?李宝宝最近如何?上学吗?

楼主不更新了?李宝宝最近如何?上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21: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理解的“重复练习”,这里的“重复”不是...

我理解的“重复练习”,这里的“重复”不是说两遍以上就是重复,这个重复是有个度。正常儿童的学习还需要重复,何况说我们这样的孩子。地板时光中的“重复练习”的“重复”准确说应该说是“过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5: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呵呵,不知道英文的原文是什么,看翻译的,...

呵呵,不知道英文的原文是什么,看翻译的,可能存在不准确。

其实“重复”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而我们需要检讨的是,有些重复确实造成了孩子长时间的困惑,这种困惑,其实是孩子不能理解而造成的。实际上,如果孩子能理解,就不存在重复的说法,能理解,那就是复习、提高了。

重复,我现在的体会是可以,但最好用非语言的方法来重复,语言用一次就好了,其它的是用非语言,而非语言,又是以尽量少的肢体接触为关键。用非语言的方法,其实重复多少次都没有问题,一直重复到孩子能对你的非语言有反应为止。一次语言提示+非语言重复+孩子正确反应=孩子理解(好象有点牵强了,呵呵)。长期坚持,必有奇效。(呵呵,怎么看起来象做广告一样?)

强化,我们的传统做法是“正确反应,强化”,因此会造成孩子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做出了正确反应,得到了强化,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困惑”了,如果我们能做到“正确理解,强化”,那么孩子的困惑就会少很多,问题行为也会少很多,只是能做到这一点的,是少之又少,难之又难。

正确理解,强化,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行,要能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8 14: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近几天才细读笑咪咪几...

          近几天才细读笑咪咪几年前(09年)介绍地板时光的专题,受益很大。看了27楼这句话:“DIR对评估强调了一个重点,原文是这样的:"诊断必须以孩子的最好表现做为基础......了解孩子的最佳能力,是做诊断的必要条件’。”很有感悟。
         四年多来,我厂孙子做了近10次不同的评估,我感到几乎没有一次反映了孙子的真实状况,总是评估偏低或过渡地低。我总是要忍不住反驳评估意见,并和家中相信评估专家的人争论。因为按评估意见组织教学计划,绝对是浪费时间,最坏情况会伤害孩子的,所以我不得不争论。甚至有人说我这个人太难处了,其实我是很随和的人,只是这是涉及活生生的人的一生幸福的大事,而且还是自己最爱的人,我不能不争论。所幸多数培训师多少接受我的意见。 做培训, 和培训师比较我的培训技能是很差的,很多是知道道理我确做不到,但是我教孩子的认知和自理等技能等,比机构的人效率高很多很多的。原因我认为是我很少低估孩子的能力,也就是更准确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对一个负责也愿动脑子的训练者(包括家长),如果训练内容高估了孩子的实际水平,训练中很快就能查觉,并不断调整,降低难度,直到适合孩子的水平。然而,当根据低估了孩子能力的计划训练时,过于简单无趣(高水平训练人能使不合适内容也变得有趣是例外,但孩子也不会进步)甚至烦人的训练内容,孩子无动机,响应很差,注意容易分散,有的还会反感,还会有意乱做(我孙子这里上述反应都被观察到过);结果训练人还往往不知觉,会认为训练内容难了,还要降低难度,使情况更严重, 更不适合孩子的情况。
        因此,我很赞同DIR的这句话。 从实际出发,将话中的‘诊断’一词改为‘评估’或‘制定训练计划’或许更好。因为有的时候,‘诊断’还有其他因素参杂进来,但制定教学计划设定训练内容就不能了。
        我还有个体会,发现自闭孩子的比正常孩子差的地方是很容易的,而发现孩子最好表现是很难的,是一门艺术。孩子偶尔的发光是容易发现的,但在最重要的训练领域,无论社交(如注意,和同龄人交往欲望等),还是认知(比如 会不会匹配2D和3D物体等), 要找到或发现孩子可能的最好表现,就很不容易了。当然,人们更容易犯一类高估孩子水平的错误:交流中总倾向认为自己懂的话语别人(孩子)也懂。 这种高估也是测试孩子水平时低估孩子水平的原因:太多的因交流不成功,或孩子注意根本不在项目上使孩子没有完成测试项目而被认为是孩子的能力低。
        这是我现在学习笑咪咪网友关于DIR的笔记的一点体会。 我发在这里将这个好主题再顶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8 14: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35楼如何实现“有意义的情绪交换”?...

35楼
如何实现“有意义的情绪交换”?按地板时光的说法,其一就是关联,即我们的训练要让孩子体会到自已与别人是关联的,其二是要有体验,不会的东西要让他亲身经历一下,他才可以体会得到。就我的经验而言,有时这种经历需要很多次,反复经历才可以。书上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翻看。

很期望楼主或K妈等高手能否详细一点介绍什么是“有意义的情绪交换”和怎样实现? 如果孩子情绪表达或情绪理解方面有缺陷时用什么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8 14: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41楼3.每一种能力的进步情形都是互...

41楼
3.每一种能力的进步情形都是互相牵连.
这是第四章的内容,但要回到第三章去看.第三章列出了六个阶段的特征,体现了每一个阶段相互牵连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训练孩子非常有用,建议家长细读.
1)不能将自已的情绪与动作及感觉系统连结在一起.自闭孩子最早出现的缺陷就是这个,例如看到妈妈笑,他很高兴,却不会冲着妈妈笑,而是过了一段时间,用其它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尖叫或奔跑或其它的表现,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表现.
2)没有能力将自已的感觉系统与情绪及动作经验相连结,不能完全参与别人,他们或许能感到愉悦,且体验到强烈的亲密感,不过却没有能力呈现开心的笑容及脸部表情.这个阶段孩子看到妈妈笑,他很高兴,却不会马上冲着妈妈笑,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可能自已在那里傻笑,让别人感觉莫名其妙.
3)没有语言的开心对话.(这也是一种交流,例如李宝宝小的时候躺在床上时很喜欢我突然将脸转向他,然后他就会哈哈大笑,不过后来这种“没有语言的开心对话”有变成刻板的趋势,我改变了这种互动的方式)
4) 只能持续五到六个互动循环,而与别人一起解决问题往往需要三十个以上的互动循环.
5)\6)想象、创造、逻辑思考能力。
   
    这一段不大懂。看来得按楼主说的读原文。这里想问问楼主或别的高手,“自已的情绪与动作及感觉系统连结”是什么概念?比如高兴了脸上没有反映是大脑负责情绪部分有缺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9 14: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85楼 K妈说:-------...

85楼  K妈说:

-------
"参与的关建:“当孩子感受到愉快的关系,许多基本的能力就会自然产生。与人产生联结后,就会让孩子有了看及听的动机,及留意到外在的各种感官刺激。”


上次去地板时光会议,恰好有一个科研报告出来,就是从大脑和生理的理论上,证明了愉快的互动可以打通很多渠道,让孩子大脑的一些链接接上。

这个理论老格多年前就提出了,也是地板时光的基础。只是这次是从理论上论证了这个观点,所以大家很高兴找到了理论依据。它主要是说如果一个ZB孩子处于开心的状态,那么从身体和感觉统合的角度出发,他可能处于正常的范围内。平时他们的各项机能一般都没有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所以当他们的身体/感觉统合方面处于正常范围内,经过互动,大人的协助等等,许多基本的能力就会自然产生。与人产生联结后,就会让孩子有了看及听的动机,及留意到外在的各种感官刺激。
-------
我对地板时光知道太少。这里首次听到格老的这个理论,很感兴趣。我心中很认可这个理论。RDI强调孩子在放松和愉悦情绪才能有效学习,这里更进一步:“当孩子感受到愉快的关系,许多基本的能力就会自然产生。”就是对常人也有说法:“人太急无智。”一些急躁烦恼情绪下失去的能力在放松和愉悦情绪下会恢复。我关心的是: 我们感到自闭症孩子缺了又很难教会的能力,比如联合注意,模仿,不参照大人,不注意玩伴的情绪等等,是否在此之列。不知道DIR的先辈家长有无这方面的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1 03: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K妈124楼说======我...

K妈124楼说

======
我觉得还是不是“想法”,而是“情感”。比如在做假想游戏时,两个小朋友每人拿着一个小木偶扮演角色。比如A偷偷拿了B的东西,B表示很愤怒,于是小朋友B要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出他的愤怒。地板时光走到这一步很多时候都是DRAMA了,如同编戏。但是在编戏中表演出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去经历人物的情感。只有这样真正的经历,你从旁边来点评他(“哦,你感到很愤怒哦!”),让他感到从身体的变化(肌肉紧张,双手发抖,感到脸红,等等)到他的情感的反应的综合反应能够对应于这个抽象的词汇“愤怒”,他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愤怒”。任何情感其实都有不同的身体物理方面的反应。我想,ZB儿本生对感觉方面的刺激不正常,很难把自身的身体反应跟高级抽象的情感(感觉)联系起来,所以通过第五阶的这些练习,能够让他们最终明白这些抽象的情感的词汇,同时他们也就具备了这些情感,将来也就能够理解这些情感吧?自己的一点小感想。
===========

似乎DIR是所有干预方法中最重视情绪和情感了。 K妈提到的象‘编戏’来体验情绪,从而认知‘愤怒’等这些概念,对NT孩子是没问题的。对某些自闭症孩子, 我感到有几个问题要思考: 很小的孩子自己‘认’得出自己在‘ 愤怒’等时的面部表情?而尤其自闭症孩子能否认识他人‘愤怒’时的面部表情?或是否注意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  如果这些有问题怎么办? 在网上我见到有文有一种观点,认为自闭症主要根源是情绪理解出了问题(原谅我记不得出处了)。如果孩子这些方面有问题,应怎样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1 03: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125楼楼主再次讲了一种将孩子引入“...

125楼
楼主再次讲了一种将孩子引入“有意义的情绪交换”和将孩子引入的方法,但都是提纲式的。我需要看看原著(现在我还没得到)。这里希望几年来,做地板事光的各位高手能介绍介绍在实践中的经验。
(校正:前帖引用的K妈的帖子是123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1 15: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又比较细致地读了138楼K介绍的6个阶段...

又比较细致地读了138楼K介绍的6个阶段,又读了150楼 楼主介绍的“地板时光九个阶段”以及前后时间帖出的帖子,仍没有对DIR的基本内容有清晰的认识,感到头脑中有点混。前三阶段还比较清楚。目前对我孙子训练有参考价值的恐怕就是前三阶段的内容了。仍希望有实践经验的高手能用具体例子讲解后几个阶段的做法和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4 04: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125楼网友随想说:++++++...

125楼网友随想说:
++++++
DIR中提出三个原则,即:依据孩子的神经系统制定出适合的互动方式、建立自发性互动、以及利用孩子天生兴趣及情绪做为互动的部分内容。
这难道不是因人而异吗?
首先,神经系统指的是有各种障碍,当然要调整。
其次,不同的孩子天生兴趣不一样,跟随孩子的指引,当然就不一样了。就是利用刻板作为切入点,也因不同的刻板而不同。
+++++++
有共鸣。读到DIR这样的观点,我总是很受鼓舞。因为我孙子太难控制,太调批。无论什么干预技术,用到孙子身上被迫要‘因人而异’。利用孙子所谓刻板作为切入点,也是我被迫经常采用的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4 04: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178楼网友随想说(更正:上帖引用的...

178楼网友随想说
(更正:上帖引用的是174楼)
=============
我对ABA的一个迷思。
ABA强调一个步骤然后下一个步骤,如果这步掌握不好,会影响下步。似乎学习是一环扣一环的链状结构。但我更愿意相信网状结构,此路不通就换条路。一环扣一环强调每一步的成功率,100%。为什么不允许一个步骤学不会呢?关键是总体,大概孩子学得会60%就够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是否有兴趣,是否与教者有良好的互动。
=============
我也赞成60分万岁。 任何一级学生都没有必要门门80分以上。 我一直对ABA中DTT的掌握通过标准不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4 05: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187楼网友不随想介绍纵向发展后说:...

187楼网友不随想介绍纵向发展后说:
“不要一路上问这是什么,这是树,这是车等,家长的这些问题只是重复上课的内容。”
对我也是提醒。我虽然不是严格按地板时光在训练,但也有类似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4 13: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263楼 举例解释50个回合,...

263楼  举例解释50个回合,
    50个回合具体怎么算?重复的不算吗? 是不是孩子注意离开(或连结断开)就结束了。如那样,注意力不足够持久的孩子很难达到了? 这个要求的能力够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4 14: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K 妈: 先感谢你的帖子使我从中学到...

K 妈:
先感谢你的帖子使我从中学到很多。你在296楼中提到 格老为你的孩子诊断时说:

(8) 我们家孩子的问题:视觉太窄,视觉跟踪不好,VISUAL SPACIAL, VISUAL TRACKING,MOTOR PLANNING, AUDITORY  PROCESSIING, SEQUENCING方面有问题,有LOW  MUSCLE TONE,等等。需要感统跟上配合治疗,并给我提出了一些感统项目要孩子训练;

这其中几项我孙子现在也有。你能告诉格老具体提出的感统项目吗?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3-29 00: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