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女儿是天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无风雨也无晴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08-3-14 18:49:07 | 只看该作者

re:要是打印PECS的图片,可以尝试把图片插...

要是打印PECS的图片,可以尝试把图片插入到word里,缩小成小图片,再打印质量似乎好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19:09:53 | 只看该作者

re:photoshop听上去可以啊。我用的是...

photoshop听上去可以啊。我用的是“picture this”。
这大老远的,光这么讨论也不是事儿呀。我只能建议你,去别的电脑和打印机上试试,或者换个软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0:13:5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zc...

下面引用由zc发表的内容:

感觉上训练师是为了训练而训练,本应该生动的学习过程反而被弄得枯燥无味,然后还得想办法在生活中泛化。孩子本来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


嗯,有很多人质疑ABA,缘由大约如此吧。

可是,我竟然一下子认同了训练师的提议。容我接下来做个解释,之后,欢迎继续探讨,希望支持的支持,反对的反对。不同的声音,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2:08:28 | 只看该作者

re:“坐下”和“过来”这两个指令...

“坐下”和“过来”


这两个指令,在ABA训练中被认为是最最重要和首要的,因为这两个指令将时时贯穿孩子整个的训练过程,以及今后的生活和求学生涯。我们的训练中,指令只发一次,最终目标是孩子无条件的执行,无论是否有强化物,无论情绪是否饱满,正确率要求在90%至100%,并且是对不同的训练者。这要求强有力的数据统计支持(考拉妈语),不能估计个大概其,88%行不行呢?不行!换句话说,任何时候,听到“坐下”必须坐下,听到“过来”必须过来。

常见有讨论,孩子去超市走丢了怎么办这样的话题。尽最大可能的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不是一日之内就能找到秘诀的。其中最大的秘诀之一就是通过甚至可能是经年累月的练习,使孩子绝对有效的服从“过来”这个指令。

我们训练这个指令,距离由一米、两米到五米,最后的目的是孩子和训练者在不同的房间时也能执行指令,那时孩子将看不到训练者的身体,也不会闻到厨房的菜香,她要做出正确反应的唯一理由,就是因为耳朵听到了“过来”这个词。要达到那一步,需要从一米距离开始,省略掉训练者的任何肢体眼神暗示。

有书里写,当孩子能在家里有效的执行“过来”的指令,就可以有意识在公共场所进行更大胆的尝试。首先选择操场那样的地方,虽是人多,但孩子不至于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再以后,就可以有意识的在超市里继续练习这个指令,那时孩子可能正在另一个货架的后面呢。当然,他还需要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ABA里有很多的桌面练习,“坐下”是嘟嘟的第一个听指令训练项目,经历过10厘米,20厘米,30厘米,直至整间屋子的距离。椅子的位置正着、反着、倒地。想想看啊,如果以后上学了,不管老师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叫她坐下她得知道回位子坐下啊。我们还考验过她是否知道“坐下”是可以坐在不同的椅子上,因为据说有的孩子会固执的只坐在训练用的那个椅子,如果是这样,要通过训练来纠正。

这两个一步指令的每个距离,和两个指令的任意距离的随机轮换都要求达到规定的回合次数和将近100%的正确率。因此,自去年11月到现在,我们的听指令才只做了这两项。就这样,还算进度超前了呢。

但我并没有感到“泛化”上有丝毫的困难。非但如此,虽然我们的听指令只做了两个,但日常生活中嘟嘟却可以听更多的指令了,包括以前她不听的,包括以前她有时听有时不听的,包括以前我不确定她是否听得懂的,现在她确实在听了。因此我倾向于认为,通过这两个指令,(当然也许应该说是通过整个的训练)锻炼的是一种“能力”,那就是注意力和对指令“条件反射”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08-3-15 09:44: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08-3-15 12:04:44 | 只看该作者

picture this

天使妈妈:

Picture This你用起来感觉怎么样?图片库足够大吗?我想买一套软件,不太确定哪个更好。Picture This还是TeachingPix2 (http://aba-materials.com/)。 我们机构也用Picture This,我想换另外一套软件试试,看儿子是否仍然可以识别那些物品,可又担心TeachingPix2是否足够好?

另外,你们是怎么在家里塑封打印后的图片的呢?有专门的机器?

这方面你有什么经验吗?谢谢。



[QUOTE]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photoshop听上去可以啊。我用的是“picture thi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1:51:57 | 只看该作者

re:ZC:很抱歉我没有留意您全部的帖子,但我...

ZC:很抱歉我没有留意您全部的帖子,但我猜想,您的孩子的程度一定是非常不错的。

嘟嘟具有比较明显的自闭症状,属活泼好动型,大概就因为这样,主动提要求和反抗意识不是她最缺乏的,相反,在培养她成为有思想的人之前,她需要建立的是服从意识。如果不经过训练,不要说拿着她不喜欢的药,就是拿着诱人的冰淇淋,她也未见得会过来,她拒绝尝试冰淇淋。

ABA在发展的几十年中一直是受到争议最多的一种方法,但也是迄今为止被全世界公认的对自闭症儿童最有效的行为训练方法。

当然,如果有些孩子是非典型的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占一项或两项),或智力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又或仅仅是语言上表达欠佳,包括那些已经发展起语言的自闭症孩子,我毫不怀疑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其它的训练方式,或只是经过语言治疗,甚至在生活中就可以得到改善。我在做选择的时候只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考虑嘟嘟现时的状况。

有一点是已经达到共识的,自闭症孩子最终的康复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孩子自身的资质。嘟嘟本来就听得懂一些指令,你说得完全没错。ABA的作用有多大呢?就是如果没有ABA,她听懂了也不能有效执行,有了ABA,她听懂了就能执行。如果她本身不能听懂指令,ABA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快,因为还要帮助她理解那些指令是什么意思。事实是无情的。

同一个机构,同一个训练师培训的孩子,甚至孩子培训前的状况看起来似乎是差不多的,不意味着人家的孩子现在上正常小学了,我的孩子也一定能那样。但还是要尽最大努力做自己该做的。

“应该家长从不同侧面多方面的刺激她,让她知道世界是精彩的。”谢谢你的忠告,我会谨记在心,这的确是在嘟嘟小时,我们做得不够的。

精力有限,我的帖子基本上记录的是和训练有关的,但生活不光是AB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2:16:58 | 只看该作者

re:OY:以前我用的是pyramid的是Ca...

OY:以前我用的是pyramid的是Card Creator v.2,但打印出来的很不清晰,后来换了机构用的picture this,虽然在电脑上用起来没什么不同,但打印效果就好多了。我没有用这些软件的图片库,只是用它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一页纸上任意扩大和缩小图片。你即使换了软件,也不一定换图片的。我们从前的图片多是自己拍的,现在的PECS多是抽象的,做图片分类用的除了训练师准备的就是自己从网上选来的。孩子到了这个阶段,有了辨认图片的能力,有意识的更换图片也是必要的。他们不光要认识自己家里的酸奶图片,也一定要学会认识其它样子的和抽象的酸奶图片。这正是训练的一部分。
塑封机是买来自己在家塑封的。买的时候不要功能太多的,反而难操作,就买A4规格的就足够咱们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发表于 2008-3-17 10:10:21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你的解释。打算仿效你的做法!

谢谢你的解释。打算仿效你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2:56:32 | 只看该作者

re:oy:当初订购Card Creator...

oy:当初订购Card Creator v.2时,程序和图片是分开的,我没有附带图片。机构推荐的picture this里有大量的图片,多得我都没仔细看到底有多少,真正派上用场的其实并不多,有时还是网上找来的更合意。
如果你们机构也用picture this,你应该不必另外购买了吧,从他们那里拷贝一份应该可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3:05:49 | 只看该作者

re:还有这个网页,以前Ean妈妈好象也推荐过...

还有这个网页,以前Ean妈妈好象也推荐过的:
http://www.do2lear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发表于 2008-3-18 11:09:48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我们机构不给服务的家庭任何拷贝...

谢谢。
我们机构不给服务的家庭任何拷贝的。
EAN妈妈推荐的那个网站我也知道,只是那些图片太抽象。还是用真实照片更容易接受一些。

反正马上我们就要完全靠自己了,买一份也是必需的,我想用软件提供的图片,那样可以节省去网上搜索的时间。当然也很高兴看到它有两种选择:用它的图片或者外来的图片都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发表于 2008-3-18 12:23:50 | 只看该作者

re:嘟嘟妈妈,有些帖子我以前没好好看,因为对...

嘟嘟妈妈,有些帖子我以前没好好看,因为对我来讲,有些繁琐,因为我的孩子大了,我想用不到这些基础的东西了。其实,不一定。我又重新看了你的帖子,很有些感触。我的孩子虽然能力较高了,但是和人的engagment,眼神,关注力,肢体动作,表情,服从,等等基础的东西还是很差。而你描述的训练,我曾认为太简单,但是简单的重要,简单的有意义。很多这些训练,不论是服从,图片交换,模仿,都在训练和人的有意义,有情感的交流。孩子的智力和情感都是要在交流的环境中才能进步的。所以你说ABA是learn the ability to learn,不仅仅是教认知,是的。这是在用合适他们的方法教孩子和他人互动(尤其是PECS),让她体会互动的意义,学会向正常孩子一样和环境和大人互动,这是成长的必要前提。有了和人的交流和带来的喜悦,行为也能得到改善。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训练的东西很少,可是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也进步了。

你们的团队质量很好,不是一般的好。另外,字里行间,看出你心情很端正,很阳光,不急不躁。是幸福家庭的折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发表于 2008-3-18 19:23:33 | 只看该作者

re:天使妈妈你好,拜读了你五个半月的日记,让...

天使妈妈你好,拜读了你五个半月的日记,让我受益非浅,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这个刚刚接受儿子有问题的妈妈,在儿子的训练上能少走些弯路,真的谢谢!可是同时也好羡慕你能有这样专业的训练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楼主| 发表于 2008-3-18 23:26:3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ni...

下面引用由niuniuma发表的内容:

嘟嘟妈妈,有些帖子我以前没好好看,因为对我来讲,有些繁琐,因为我的孩子大了,我想用不到这些基础的东西了。其实,不一定。我又重新看了你的帖子,很有些感触。我的孩子虽然能力较高了,但是和人的engagme...



你的这一番话,倒是让我感慨良多。

去年这个时候,我正犹豫着要不要带孩子回国。那时我既没接触这个训练团队,也没接触ABA,但我知道西方的教育和中国是有不同的,无论普通教育还是自闭症教育。我给冯斑写了封信,说如果孩子回国训练,一年之后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也可能没有,但如果留在瑞士,我肯定一年之后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我那时觉得以嘟嘟当时的程度,回国训练一年开口“说话”应该是不成问题的,那时我认为嘟嘟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开口说话。冯斑的回信里有一段话:“我的看法是,一旦孩子被当地的教育系统容纳进去了,就要全身心地信任那个系统,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讲,好象是全世界的教育,都是有毛病的,我们总能看出点问题出来,如果一旦孩子进步缓慢,更是怀疑,这样子家长自己的精神压力会很大的,所以,以后我想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尤其是孩子看起来进步很慢的时候,你们或许要学会等待,学会观察,把孩子的些微进步都当成是一个大大的进步。”我把这些话打印下来,不是读了一遍,一天,而是读了好几个月。“全身心的信任那个系统”,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可是不容易啊。但我觉得我做到了。这个“信任”不是相信它能让嘟嘟突然就变得和其他孩子一样了,而是,支持这个系统,和这个系统在一条战线上战斗。看着国内的孩子训练了几个月就学会了多少多少的东西,我们还在这里热身呢,心中不是没有过怀疑的,但我不能让嘟嘟觉察到这种不安。她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对她最好的,也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对她最适合的,这些事谁都不知道,但她需要对她的环境有绝对的信任感,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就不能怀疑,不能焦虑。按照RDI的说法,这也是“社会参照”。我和嘟嘟爸爸从不当着嘟嘟的面评论她的任何一个训练老师,尽管专业人员在不能确定她是否听懂了话的时候就假设她是听不懂的,但我和嘟嘟爸爸的习惯正相反,如果我们没有得到“证据”她听不懂,就一律当她是能听懂的。我们希望她能信任周围的每一个人,在和这些人相处时能感到愉快,我们相信这是她学习和进步的前提条件。来以琳刚好一周年了,借此机会再次谢谢冯先生。

Niuniu mom 先后研究了生物理论、RDI、感统、生物疗法、地板时光,最近开始向ABA“下手”了。Niuniu mom 的智慧和才能远不止表现在专业的生物神经上,对ABA稍稍下手摸一摸,就摸到“神经”了,寥寥几笔,就道破真谛,令人佩服啊。“ABA不仅仅是教认知。这是在用合适他们的方法教孩子和他人互动。”太对了。自闭症孩子的三大核心障碍是交流、语言和刻板的游戏方式,ABA要解决的就是这三大问题,“语言”能力被认为是交流能力和游戏能力提高之后的自然产物,所以ABA的开始阶段的两大主线是交流和游戏,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认知”。自闭症孩子和普通孩子的学习方式不一样,普通孩子是会讲话了之后才去学配对、分类,而自闭症孩子要先通过他们的视觉优势学会了配对、分类以后才能给物品命名。ABA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语言”服务的。而“游戏”呢,和“模仿”紧密相关,学“模仿”除了使孩子学会“仿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游戏能力。孩子如果掌握了一些玩的技能,将有助于他们融入同龄人,减低对集体环境的不适应。一个孩子融入到同龄人之中,融入到集体中,才有更多的机会和人交流,才能学习和扩展他们的社会行为,分散多余的注意力,不做那些异常和刻板的动作。很多人误以为ABA就是教“认知”,完全忽视了“认知”这个庞大的项目只占ABA训练中很小的一部分,完全忽视了或者不清楚学认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词义,促进语言的发展。PECS,则是这些孩子在语言产生之前或语言发展的不够充分之前充当了交流的载体。方老师曾经说过,即使孩子一辈子不能开口说话,也得让孩子学会“交流”,这“交流”何止是能开口仿说啊!嘟嘟现在的非语言交流进展顺利和开始时PECS的顺利紧密相连,而游戏能力进展不大和不喜模仿密不可分。但这就如同游戏能力强的孩子容易融入同龄人,能提高交流的机会,促进交流,我们也希望嘟嘟的交流能力能促使她增强模仿的意识,提高游戏的技能和对语言的模仿。这些是可以相互带动的。

“有了和人的交流和带来的喜悦,行为也能得到改善。” Niuniu mom 总结得真好。我相信成功的训练不仅是使孩子在训练时没有哭闹行为,就长远的意义,它还应该能够改善孩子的情绪。记得冯斑说闻森特教了一年之后的几个屈指可数的进步之一是不再整日嚎哭,在我看来这是教育的成功,也是孩子日后得以快速进步的基础。我当时暗自立下了同样的目标。现在的效果还令我满意。我可能永远都不能知道在嘟嘟两岁多到三岁的那个阶段,她为什么成天哭闹,有的时候,甚至不夸张的说,从睁眼到闭眼。但现在她好了很多,我没尝试过禁食,也没尝试过生物疗法,唯一令我信服的解释就是“有了和人的交流和带来的喜悦,行为也能得到改善”。要说这几个月的训练我和老公最满意的嘟嘟的“进步”,一是睡眠,二是情绪。这两者也是相互影响。有了这两条垫底,心里很踏实。

风儿,谢谢你的鼓励,如果你真能从中得到一点灵感,也是我的荣幸,祝福你的宝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发表于 2008-3-19 02:36:40 | 只看该作者

re:嘟嘟妈妈分析的这样透彻让我感动的眼睛冒烟...

嘟嘟妈妈分析的这样透彻让我感动的眼睛冒烟了,这样智慧和爱心兼备的妈妈,咱们可爱的嘟嘟的前途一片光明!和你有一点不一样的是,当我知道Ean的问题的时候,我多么庆辛自己在美国,以我接触的美国人,和老师来讲,我真是太喜欢他们了。自从小时候抱着Ean在外的时候,得到好多陌生人的赞美,我这个做妈妈的心情极好,明知是个落后的孩子后Ean还是得到老师的夸奖,smart..super star...这种肉麻话不绝于耳,在这样一个一鼓励为主的教育体系里,我相信孩子的心情和自信都回有保障,对人也会有信任,爱和交流欲望。当然我不是在批评中国的教育,只是个人的体会和感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发表于 2008-3-19 10:00: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发表于 2008-3-19 10:25:52 | 只看该作者

re:嘟嘟喜欢听人唱歌吗?能不能通过唱...

嘟嘟喜欢听人唱歌吗?

能不能通过唱歌做手势促进她的模仿?我儿子尤其喜欢听人唱歌,唱歌可以训练他的目光对视,模仿能力(模仿作手势,模仿发音。。。),也创造很多与人交流沟通的机会。。。。





[QUOTE]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
嘟嘟现在的非语言交流进展顺利和开始时PECS的顺利紧密相连,而游戏能力进展不大和不喜模仿密不可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楼主| 发表于 2008-3-19 22:43:2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Ea...

下面引用由Ean妈妈发表的内容:

在这样一个一鼓励为主的教育体系里,我相信孩子的心情和自信都回有保障,对人也会有信任,爱和交流欲望。当然我不是在批评中国的教育,只是个人的体会和感想。


到现在还记得当年的小学班主任总瞪着圆眼大吼:“看我干嘛?!我脑门上刻字了吗?!低头看笔记啊!”把孩子们 eye contact 的热情和欲望生生剥夺了。我的基因就是从那时开始变异了。


QUOTE]下面引用由katelam发表的内容:

大天使,我对你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啊![/QUOTE]

快别这么说,怪吓人的。不过,倒是不枉我在你那儿潜水了那么久,当了那么长时间你的粉丝,有缘分,总是会擦出火花的。嘎嘎。


下面引用由oy发表的内容:

嘟嘟喜欢听人唱歌吗?

能不能通过唱歌做手势促进她的模仿?我儿子尤其喜欢听人唱歌,唱歌可以训练他的目光对视,模仿能力(模仿作手势,模仿发音。。。),也创造很多与人交流沟通的机会。。。。
...


喜欢呀,那个时候的注意力很好,目光很好,以前喜欢接固定几个歌曲的固定几个词,现在好象这个兴趣没了。。。对了,以前跟着电视有时模仿动作,但现在不让她看电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发表于 2008-3-20 00:09:0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女儿...

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到现在还记得当年的小学班主任总瞪着圆眼大吼:“看我干嘛?!我脑门上刻字了吗?!低头看笔记啊!”把孩子们 eye contact 的热情和欲望生生剥夺了。我的基因就是从那时开始变异了。

我的基因变异是在比利时念书时发生的.那时我上高中,我听人说话或听课喜欢一直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但我们的荷兰语老师则认为每个盯着他看的女生都是他的爱慕者.他还曾对我们宣言只要他看哪个女孩五分钟,保证那个女孩会陷入爱河.从那以后,我的对视能力就开始衰退....... 更惨的是,他是个神父,我当时因为就读教会学校所以开始慢慢走近基督教,就因为他还有另一个很特别的神父,我刚冒出的一点点宗教热诚就被完全熄灭了.[em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9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