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星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淇子日记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22:50:09 | 只看该作者

re:思维能力手头有一套李老师编的《讲...

思维能力

手头有一套李老师编的《讲故事 学思维》,我曾经选择其中的故事和淇子一起读,也一遍遍地给她灌输“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要从正反两个角度思考,要。。。。。。”淇子听得似懂非懂的,偶尔也会鹦鹉学舌地乱用一气,感觉她没怎么懂。因为星儿的特质,我暗暗对自己说急不来的,慢慢来吧。
早上发生了一件事。淇一向都起得比我和老爹早,今天早上,不知是不是因为刚刚放假特别放松的缘故,她居然晚起了。她起床后发现昨晚浸好准备做豆浆的豆子,竟然被老爹给水煮了佐餐。小妞显然生气了,“爸爸为什么要煮掉啊?我要把它们清洗了磨豆浆。”老爹一边道歉一边坚持不让她把煮好的豆子拿去清洗。小妞无奈只好冲到房间找我诉苦。我很同情她但还是为老爹辩解说:“浸豆子磨豆浆是我们俩商量好的,可是我们商量的时候,老爸不在家他并不知道我们的计划,所以就煮了,他是无意的,你就原谅他吧。我们下次再磨豆浆”小妞听了之后不解气,回头再找老爹纠缠非得把豆子洗了,老爹从经验出发认为这样做不可取表示不同意。后来小妞牛脾气上来了,大声喊道:“我就是要洗,我偏偏就要洗嘛。”说完把碗端着就跑。老爹只好罢了。
小妞虽得逞,但她心里仍有疙瘩。她跑到我身边絮絮叨叨地“。。。。。。爸爸这样做是不是只考虑他自己,不考虑我啊?”哈哈,有些思辩能力了,这回她总算是活学活用把故事中学到的思维方法迁移到生活中了。根据她的“恶人先告状”,晚上我还是和老爹谈了谈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处理问题要多站在她的角度考虑考虑,也别太“自我中心”了,要让孩子学会为别人考虑,咱们首先得示范,得让孩子心服口服不是吗?

to淇淇妈:小妞时有让我感动的瞬间,但并不是常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20:25:55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淇子同学拿回了素质发展报告...



今天,淇子同学拿回了素质发展报告单。一路走回来,小脸上有点汗水,还闪着光“妈妈,这下我可以去参观动物园了吧!”整个一副开心样!妈妈接过一看:思品良、语文优(88.5)、数学优(96)、英语优。

班主任给的综合评价是:你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小女孩,总有很多奇思妙想;一双大眼睛里盛着的是聪明、机灵,老师非常喜欢你。在这学期里,课堂纪律方面比以前好,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和同学们相处也很友好。学校的生活多姿多彩,老师希望你尽快地适应,把自己融入于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的生活与童年时代。

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因此对淇子的溢美之词多了些。但妈妈心里是很明白的,这个学期她的问题很多。

正如何子姐转贴的《越大越难》中提到的那样,不少孩子在7、8岁时还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到11岁左右,他们益发地突出了。他们与周围的人越发地容易起冲突。本学期,淇子在学校也是非常特立独行的。我曾数次和学校的领导、老师吐苦水:“都四年了,可她怎么还这样游离无法真正融入呢?就她这样会不会被退学啊?”好在大家还能理解我们的不易,告诉我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妈妈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我知道,对自闭症的孩子而言,如果没有专门的辅导、辅助,他们在普校中混的是很辛苦的。他(她)自发地从周围环境中能学习,但是很有限的,他们在应对矛盾、困难、冲突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指导,他们要么退缩、要么顶撞,制造了许多事端。有一回,学校的一位资深教导主任一边向我告状一边不无感慨地说:“什么时候,她大脑里的那根筋要是接上,那就整个变样了!”什么时候啊?我们真渴望有那么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08-1-25 20:30:10 | 只看该作者

re:那一天会慢慢到来的。学校宽容的环境和...

那一天会慢慢到来的。
学校宽容的环境和他们所需要的辅导,这二者结合的教育,真是目前比较难的。
只有我们家长不断地努力,不断跟进吧。
好在,孩子是一天天地进步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22:40:02 | 只看该作者

re:两首好听的歌“12楼的流星雨”是...

两首好听的歌

“12楼的流星雨”是央视少儿频道寒假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我不知道淇子是什么时候迷上看它的,总之寒假里她是大大地过了一把电视瘾,前阵子她还在看《米奇妙妙屋》、《大耳朵图图》来着。如今又迷上什么流星雨了(说来惭愧,我并不经常陪她一起看电视。她看电视的那会儿,通常是我处理家务的时间。)引起我注意的是前些天,她非常大声地跟着电视抑扬顿挫地哼唱起曲子,那一刻她的脸上充满了快乐、自信,看上去就像一个无忧无虑的阳光女孩。

我百度了一下,这连续剧据说是一部贴近少年儿童生活,吻合孩子心理,风格时尚,活泼轻快具有较强的喜剧特色的儿童剧。我不大清楚淇子对剧情的了解究竟到什么份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她喜欢这种风格,而片中演绎的部分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她也是存在的,她多多少少是看得懂一些的。

片头曲《12楼的流星雨》:
流星孩子,谁在说话
流星故事,谁在长大
我想长大最好一天十年
不用考试也就不会心烦
看看大人好像都挺如愿
许多玩法都和我们无关
我要漂亮,最好超过芭比
我要出名,最好胜过哈里
下一分钟,出现一颗星星
星儿very  good
星儿look  look
一个百分,夸奖我很努力
都是百分,让我丢了自己
保持第一,是个小小问题
如何更好,是个空前难题

流星孩子,谁在说话
流星故事,谁在长大

片尾曲《快乐无处不在》:
不知道为什么
好多事情常常弄坏
ohh  ohh  ye
啦啦啦……
不知道为什么
有些事情弄不明白
ohh  ohh  ye
不知道为什么
一半糊涂一半明白
ohh  ohh  ye
大人有大人的期待
小孩有小孩的无奈
(无奈……)
把捆绑的绳子解开
把梦想的翅膀张开
快乐无处不在
快乐无处不在
y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08-2-14 23:12:39 | 只看该作者

re:飞呀,淇子,想飞多高就飞多高。

飞呀,淇子,想飞多高就飞多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22:31:41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bird,也很喜欢你的温和婉约。...

谢谢bird,也很喜欢你的温和婉约。


一个沮丧的夜晚

在孩子的学业辅导上和老爹有过一个口头之约,一般情况下他135我246。昨天是星期三轮他上。吃过晚饭收拾妥当,父女两就进书房了。我想久没运动了,就到楼下走走吧。

小区的公园里,清清冷冷,一个人影都没有。我独自一人悠哉地练习倒走,据说对腰椎有好处。走了几圈,不知不觉又踱出了小区,信步到了附近的广场。冬日的广场,散步的人极少,只有跳舞的人群依然如故。东边新开张的游乐园倒是热火朝天的。北边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里,那些练健身操的女同胞们也在投入地扭动着。一直也想选择一个项目,好好练习,可总是拿不定主意。也许,会选择步行与广场操吧,简单易行。就这么逛着看着,耳边充斥着震耳的音乐,眼里看到的皆是因运动而显得格外生动的脸。那一刻,想起了老爹曾说过的他同学的经典诗句“为了证明活着,于是我出去走走。”

突然,手机响了起来。一听是女儿的哭诉,她和老爹干上了。广场离家很近,三五分钟就回到家了。女儿满脸都是梨花雨“妈妈,我和爸爸互相打架了,我很疼。” 仔细一看,脸上果然有块地方肿起。老爹则气急败坏地告状“这孩子怎么这么懒,我都教她了,她还不肯写,就这样下去怎么办?我跟她说干脆别念了,找姚老师把学费退回来算了。”淇一听老爹的话更紧张了“妈妈,爸爸说要找姚老师把学费退回来,这是不算的,是不是啊?我怎么办呢?呜呜呜。。。”先是安慰小的“不要紧,爸爸说的是气话,如果你现在就把作业补完整了,爸爸就不会找姚老师的。”“来,妈妈抱抱,我们把眼泪、鼻涕擦了。”把脸洗干净后,在肿的地方涂了些植物油。(心里十分的疼)

做完作业,孩子的情绪稳定了许多。她整理好书桌和书包,又去洗漱,然后上床看会书。我端了盆热水一边泡脚,一边问“你和爸爸吵架心情怎么样?”“我很难受”“当你难受的时候,你要及时和妈妈说说,妈妈可以带你去游乐场逛逛或者一起跑跑步,这样你就会放松很多的。”“晚上,要不要妈妈陪你一起睡啊?”老爹一直绷着脸听我们的谈话,这时他忍不住插了一句“自做多情” 女儿犹豫了一下回答说“不要,我现在的心情是适中的。”“晚安,宝贝!”亲了亲她的脸,就退了出来。

泡完脚,回到自己床上,继续看书。不一会儿,老爹关了客厅的电视也进来了。因为女儿脸上的伤痕,心里很是恼他,遂不理他,各自睡下。然脑子里满门子的心思,那能真正睡着呢?躺着不动,听到那厢长吁短叹的,是了,难以入眠的又岂止是我。

面对自闭这个顽症,我们本是战友,相互扶持是紧要的,落井下石就免了吧。于是伸过手去,放在他的心口上,轻轻揉着,“为谁心痛呢?”答曰“为自己,也为她。”“你使劲些揉,我都心痛死了,你以后别叫我辅导功课了,我的心脏可受不了。” 其实,这会儿,我的胃正一阵阵的疼(每每紧张就这样)。“让你孩子整的,我全身都凉透了。”碰了碰他的脚丫,果然冰凉凉的。“你是没泡脚吧?”“哪里?我已经泡了,我的心都凉了。”“那我就温暖温暖你吧。”说完,我慷慨地伸出自己那因为散步而变得暖和和的脚丫。

今早,上以琳。刚好看到何姐的帖子摘录一段放这里警示自己。—“家长在怒不可遏的情况下,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状态,你的想象,你的伤心、你的担忧,这都是来自你的角度的东西。我们一直希望孩子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我们有时真是个坏榜样。在我们承受不了的时候,我们需要躲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平抚自己内心的创伤,但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或者家长的精神一定要修炼到某种程度,只有信仰般执着的时候,才能做到真正控制自己。我也在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23:11:17 | 只看该作者

re:续上篇昨天是元宵节,因为大伯一家...

续上篇

昨天是元宵节,因为大伯一家要去福州,所以奶奶邀请我们中午回家聚餐。吃饭时,大家看到孩子脸上的痕迹便问怎么回事,他们很难相信是爸爸所为,认为他一向笑呵呵的且那么爱孩子,怎么可能呢?不过,话说回来,哪个家长没打过孩子?哪个小孩没被家长打过呢?所以他们也就没说什么了。晚上,和孩子一起做作业。有我在身边不时指点指点,孩子做得满快的,于是大大的表扬了一番。(老爹说我狂拍女儿的马屁,把她拍得找不着北了,可是,可是除了我们,还有谁能给她这么多的肯定与赞赏呢?)接着,一家子带上街看灯会、猜灯谜,孩子还买了个花灯提在手里,晃晃当当的,她很是开心。

就前天晚上的事,我琢磨着大概是这么回事。

先说孩子吧:
1、从寒假的闲散状态进入较为紧张的学习状态,她是不舒适的。(尽管她口口声声说喜欢上学,但学校的学习尤其是繁重的课业她是抗拒的)
2、学习的难度增加了,她有畏难情绪。语文就不用说了,就说她拿手的数学吧,我们一直认为她在这方面是没问题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这学期的第一单元是关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上学期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中,我们就发现孩子掌握的不是非常好,只是觉得关系不大,没当回事。特别是在计算中,她并不按老师要求的从个位乘起,而是从十位乘起的做法,我们也没有刻意去纠正她,但事实证明她这样的错误率是高的。这个问题在本学期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习中,再次凸现出来。继续按她自己的那一套,很难正确计算出结果。于是不得已,她只能按老师教的思路进行,这一思路是她不习惯的,不擅长的,因此她总觉得别扭,心里老有个坎迈不过去,总想着逃避、退缩。这也就是,为什么连数学作业她也磨磨蹭蹭、拖拖拉拉、迟迟不愿完成的原因所在。这也是她爹看不下去,以为她偷懒,故动手修理她的原因所在。

再说她爹吧:
1、他的轻松自在的好日子,随着孩子的开学宣告结束了,多少有那么点不适应。
2、对孩子在学业上可能存在的困难严重认识不足,容易受挫。
3、来自老师的影响。注册那天,我有些不适,是他陪孩子去的.由于目睹了老师对部分学生的态度,多少有了些压力。
以上种种原因叠加在一块,所以不愉快的一幕就发生了。

写下这些,是希望自己能多观察孩子、倾听孩子、了解孩子,进而帮助孩子。当然这种观察、倾听、沟通也包括我们身边的家人。

上午,我把F版翻译的“自闭症孩子最希望你能知道的十件事”打印出来,给老爹看。他老人家看了之后说:“这是谁写的呀?怎么写得这么好!” 但愿他的记性能如从前一样的好,和我一起牢牢记住这十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08-2-22 23:33:26 | 只看该作者

re:跟他老人家说,是我写的,以后去你们那里,...

跟他老人家说,是我写的,以后去你们那里,他欠我一顿饭局.

我还有个"自闭症学生最希望你能知道的十件事"这本书,看样子也得赶紧翻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18:14:56 | 只看该作者

re:报告斑竹,某人说了,饭局是没问题的,他擅...

报告斑竹,某人说了,饭局是没问题的,他擅长三陪。呵呵,就等老大您来了!

爱上成语

在淇子7、8岁的时候,她对数字、数学着了迷,每天嘴里嘀咕的尽是数字问题。那时我多想她能对文字感冒,多希望她能常常跑来问我:“嗨,妈妈,这个字什么意思?这个词什么意思?”可是,没有哦!

大概是三年级的时候吧,她对文字,特别是成语感兴趣了。最开心的莫过于这个寒假。大冷天里,她把几本词典都给搬到自己的床上,然后开起电热毯,窝在暖烘烘的床上,美滋滋的研究起词语来。

“爱不释手”:喜欢一样东西,吃饭睡觉都不离手。(怪不得,只要是她喜欢的东西统统都给搬到床上,搞得床上是一派狼籍,原来人家是“爱不释手”呢。)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妈妈,我的寒假作业已经完成了三项只剩一项没有完成,是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名副其实”——“妈妈,JL、ZY、YH他们三个,是不是名副其实的才艺高手啊?”

“一筹莫展”——元宵节,逛灯会。给她买了个小灯笼,里边装了根小蜡烛,刚回到家,蜡烛就点完了。小妞想把它扔了,我说留着做纪念吧。小妞说有点皱了,我对她说你可以扔了,也可以挂在房间里留念,有两种选择。小妞回答我“我可以制作(成另)一个东西。”她想了想,暂时没想好做什么,嘴里嘀咕着“我真是一筹莫展啊!”又过了一会,她提着一东西出来了“妈妈,你看这像什么?”“恩,很像古代的仕女喔,这创意不错!”于是,小妞不再强调要扔了它,而是拿回了自己的房间。很高兴看到她的变通,这也是小小的进步吧。

还有,形容自己不能坚持做某件事情用了“半途而废”,形容大人脾气不好“暴跳如雷”,形容自己担惊受怕“杯弓蛇影”,自己的好创意是“别具匠心”,向大人提问就是“不耻下问”等等等等,这里边有用得恰当的,也有不妥的。

当她用得恰如其分的时候,我会很夸张的表扬她,这种好学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至于用得不妥的就告诉她可以用另一个词来替代,那样表达会更准确。小妞喜欢翻阅她的小学生四库全书并自学了些语法,她知道词语搭配不当是病句(她的书面表达要比口头表达好一些,我想是她的视觉帮助了她),所以她心情好的时候还能接受我的指正。

什么是快乐学习呢?那就是能让她充满兴趣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学习。可是,学校的教育显然不是这样的。真想真想有个——巴学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08-2-23 22:03:23 | 只看该作者

re:真想有个巴学园,我也想啊。淇子表现不...

真想有个巴学园,我也想啊。
淇子表现不错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23:24:18 | 只看该作者

re:何姐:看到越越长得那么俊朗,以后的事啊,...

何姐:看到越越长得那么俊朗,以后的事啊,您估计是不用愁的啦,呵呵!


主观与客观

孩子突然间抛出“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这个问题,是我始料不及的。

在我眼里,她还只是个小小孩而已,难道就这么丁点大的孩子,要和我探讨初中阶段才涉及的概念了?这也太早了吧,于是随口给了她一个答案。孩子没再追问了。只是,事后,自己想了想,这个答案给得太抽象了,既然孩子问了,那么就有她的意图在其中,我怎么可以就这么敷衍了事呢?遂在教育训练栏目中问计于大家。以琳果然是卧虎藏龙之地,良师益友数不胜数。黄花菜阿姨所举的例子,真是太切合淇子了,我在厨房中找了一个小碗,适量水,一个量杯,做了这个实验。通过这么个直观演示,何谓主观?何谓客观,在孩子幼小的心中留下了个或深或浅的印象。在此,再次感谢菜!

问题的背后——为什么孩子会提出这个问题呢?我带着几分好奇去问她:“孩子,你从哪看到的这两个词语?”淇子回答说:“在同义词、近义词的词典里看到的。”我在淇的床上看到了这本小词典,在书的某页看到了“客观”形容词,近义词“主观”,“客观”指。。。。,主观指。。。。,呵呵,这里头的解释比我给出的还复杂、抽象,难怪淇子看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原来小妞是因为困惑不解才有此一问。

发现是这么回事后,我有些欣喜。一是孩子的可贵的求知精神;二是这两个词不同一般。就说说这后者吧。

我个人认为是她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单独开发孩子的心智方面,我所做的努力很少的,我想它应该是在整体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获得的一种发展吧。我曾提到《讲故事 学思维》,通过故事这个基础,我们时不时的结合生活实际,强化了她的某些意识,譬如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要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但是要把这些观念内化成她自己的意识,目前还是困难的。平时遇到她不顺心的事,总是叫嚷着:“我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别人”在这里,我的理解是他人以及客观实际,但她是表达不了这么准确。)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她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管、不顾别人究竟会怎么想。这样处理事情,显然她自己觉得比较舒服。但是,她也知道这样做,并不能让别人满意,或者说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相反还会给自己找麻烦。于是她内心是有斗争、有困惑的。也因此,当她有意(无意)中翻看到这两词时,对这两个似乎与她内心的困惑有那么些关联的词语产生了兴趣,并在自己琢磨、思考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寻求自己能理解的解释。这就是她的进步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发表于 2008-3-14 15:45:04 | 只看该作者

re:孩子的情况总是让我们每天的心情起起伏伏,...

孩子的情况总是让我们每天的心情起起伏伏,好在我们已经从内心接纳了她,所以有理由相信孩子的情况会朝着好的大方向发展。
祝孩子快乐、幸福,因为他们的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他们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16:50:04 | 只看该作者

re:“表里不一”昨晚,我们仨,老...


“表里不一”

昨晚,我们仨,老爹在看新闻,淇子刚上完课正自由活动,我则忙于收拾整理换季的衣物。(说好过一会儿,一起去看望爷爷)

东边不远处的广场大约是举办露天晚会吧,时不时有声音飘过来,钻进我们的耳朵。先是维持秩序的粗粗的男声,而后是女主持人美妙悦耳的声音,再往后冒出来的却是畲歌。估计淇子也和我一样,正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她一听我提到“对歌”就立刻应一句“是不是三月三歌会?”我说“还没到三月三呢?你想不想去看看?”淇子回答:“我不乐意去,我厌恶去。”我有些纳闷,不去就不去,犯得着厌恶吗?我就说:“你不喜欢就说 “我不想去”,不要使用厌恶这个词,你只是不想去对不对?那使用厌恶这个词就不合适了。”她按我的要求重新说了一遍。

“妈妈,我们要不要去看爷爷?”“妈妈收拾来不及,改天去吧,你给爷爷打个电话问候问候。” 话音刚落,老爹就去打电话了。淇子大概是听说不用去看爷爷了,于是她对我说:“妈妈,我想去看演出了,我表面上说不喜欢,其实内心是喜欢的。” “是吗?既然喜欢那就去看吧。”

类似的事还有多起。从中可以看出,她的特别的思维逻辑。因为妈妈说过要去看爷爷,那么她就不能去看演出,于是她干脆“厌恶”一把。等到妈妈说不去看爷爷了,她知道看演出的时机到了,于是重新提出了请求。说她是一种刻板,好象也不完全是,感觉在刻板中还是有所变通的。

“表里不一”这个词的最早的铺垫大概是这么来的。因为她对某老师有成见,于是我告诉她,某某老师外表看上去很严肃,但其实他的内心是善良的,他是喜欢你的。。。然后某一天,她自己翻阅词典找到了这个词,并和我探讨了一番。又过了若干日子,这个词化成了她自己的体验,并主动表达了出来。自闭的孩子学习词语真是特别的费劲,别的孩子轻而易举的事,到了他们这儿就得拐好几个弯~~~


又:  (晚上,我检查她的作业本,发现她成功解决了一个问题.前些日子,她发现组长批改作业,把她的一道题给改错了,小妞十分委屈,抱怨组长"真是不负责任",然后就闹起情绪来,我告诉她去找组长,让组长给改回来.今天看到作业本,发现真的改回去了.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报告老师了,是老师帮她改的.以后,我要注意可以给她支招,但具体的问题她需要自己去处理,逐步提高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1 13:42:34 | 只看该作者

re:偶然间,在书店看到窦桂梅老师的书,翻阅后...

偶然间,在书店看到窦桂梅老师的书,翻阅后小有收获.后来在网上一搜索,还有她的博客呢.边看边摘录一些与大家共享:

我不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背离了今天儿童的天性,放弃语文的灵性,让儿童在语文的牢笼中,受尽文字的折磨。爱因斯坦说过大致的话,不要做一只训练有素的狗。这句话用意并非骂人,而是提醒我们,不要只是作训练,还要设法透过知识体验到情感与智慧。

不管是从内容入手,还是从形式入手,目的都是基于语文,着眼于学生的语言与精神的发展。社会大背景造成的浮躁、尾大不掉,我们只好从学生的角度,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抓住学生的“魂儿”,使其情感精神有了“定力”,也许,这可能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前提。借助于主题让学生觉得原来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原来语文学习并不那么枯燥。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同时又是情感的深化、思想的磨砺,

以台湾著名儿童文学教授杨茂秀的观点作为佐证——

现在我们要建议的方式是,不把所要讲的故事做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儿童的反应做为主要目标。举例来说,讲故事好像领小朋友到郊外走一趟。故事有起头也有结尾,郊游有开始,也有结束。有的郊游是健行式的:努力赶路,赶到终点,算是完成了一件事。路上小朋友看到什么都不许停下来观赏或研究,要不然,走走停停,怎么走得到目的地?想要有效地使用讨论与对话的故事,绝对不可以用这种方式,应该用走走停停的方式;小朋友有了反应,便是一个机会,可以“顺水推舟”,让他们的思想去发展。

杨茂秀教授还建议“看图说话”的过程应持有下列几个原则:

第一、不要赶进度,讲到那里停都可以。

第二、不要扮演知识的权威或仓库的角色。不要以为儿童一提出问题,您便有责任给他一个标准的、正确的答案;但是也不是要让小朋友觉得一切都没关系,什么问题都没有正确的答案。大人要做的是和他们一同研究,一同寻理由、找证据、做说明,一同找意义。大人是小朋友知性的研究伙伴、思考的技术顾问。

第三、不但要容许,更是要鼓励儿童进行观念及语言的游戏,在游戏中要捉住机会,提供良好的练习,借机会做思考的训练

我们应该是情境的引导者,创设者,不能把自己放在优势地位,而是增加引导技巧,不是希望学生强迫自己相信,而是轻松地质疑和思考,然后表达。在学生面前,要尽量示弱,而不是示强,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堂,不然,压抑了学生,他们是无话可说的。

必须让学生淋漓尽致地表达——首先是情绪的引导。整堂课,我始终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比如让大家看图画,适当用我的有些体态语,乃至眼神,引导学生发现图中要表达的奥妙。课堂上的我,和7岁的孩子一道“哈哈大笑”,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时已忘我,行走在自己似曾相识快乐的童年生活。我想,这样的教学,会随时让孩子们保持足够的注意力,也提高了课堂的情趣;再就是完成了由情感到情致的发展。在引导学生看图,学习词句、理解文本的同时,特别注重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孩子们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与发掘,把学生引向对父子之间爱的认识与体验。

从学科特点上看,不上成语文课,不做字词句的品读理解。让孩子笑起来,多一些流荡,轻松,少一些死板的匠气。比如理解爸爸的“哈哈大笑”,我不仅仅和孩子们做出图中的爸爸的样子,还给学生扮“小猪”“小狐狸”的鬼脸——逗得学生哈哈大笑。对于“哈哈大笑”,学生不仅是看到的,更是体验到的。

比如让学生看图“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这幅图的时候,引导学生“爸爸哪里去了”?孩子发现爸爸变成马的时候,再看看餐桌上的食品,以及爸爸手里拿的叉子,学生明白了——噢,原来是说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啊!接下来的一幅幅“游泳时像鱼一样灵活。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教师不用多说,只需要学生看后回答。没想到,学生的“表达”恰恰和绘本的表达大同小异。大同的是,都会用“像”来表达,而我却没有提“比喻句”这三个字。小异的是,形容词用的差不多。比如说爸爸像鱼一样灵活,孩子说成像鱼一样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当我把书上的文字打出来的时候,孩子们是多么惊喜啊。他们就是绘本的创作者,成了作家!可以想见他们热烈参与的程度。于是,学习的热情始终在课堂中弥漫。这样做,也许正是语文生命的完整和圆融。

鲁迅的三大教育原则是“理解、指导、解放”。这三个顺序不能颠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22:10:11 | 只看该作者

re:只言片语淇子:“我的数学考卷要妈...

只言片语

淇子:“我的数学考卷要妈妈来签字。”
妈妈:“为什么?”
淇子:“因为妈妈比较公平。”
爸爸:“为什么不要爸爸签字?”
淇子:“因为要根据情况做个分工吧。”“爸爸就负责签语文。”


淇子:“妈妈,这次考试我的组长考砸了,我是不是要安慰她啊?”
妈妈:“什么考试?”
淇子:“是数学考试,卷子已经发下来了。”
妈妈:“她得了多少分?”
淇子:“她只考了66分,我得了91分,是不是要安慰她。”
妈妈:“你怎么安慰她呀?”
淇子扯着嗓子:“雨珊,虽然这次你考坏了,但是你已经这么快就找到了不足,你下次就一定会考好的。”
妈妈:“安慰别人声音要柔和些。”
淇子一听立马接受,又用甜蜜蜜的声音重复了一遍。
妈妈:“这样很好,当你用温和的声音和别人说话时,别人就会觉得比较舒服。”


淇子:“妈妈,我的《数学单元练习与测试》不见了。”
妈妈:“你到书房找找。”
淇子:“妈妈,我找不到。”
妈妈:“你仔细找找书桌、橱子、地板。”
淇子:“还是没找到。”
妈妈:“既然书房没有那就是在学校了。”
淇子:“到那里去找呢?”
妈妈:“比如老师的办公室、你自己的抽屉、讲台桌等等,你可以请同学们帮忙一起找。”
淇子:“去老师办公室是不是要喊报告?”
妈妈:“是的。”
放学回来
淇子:“妈妈,同学帮我找到了练习与测试。”
妈妈:“是谁啊?”
淇子:“林**”
妈妈:“你平时都说她很坏,这回她可帮了你的大忙,你有没有谢谢她?”
淇子:“我忘了说。”
妈妈:“当别人帮助了你,你一定要说谢谢,记住了吗?”
淇子:“记住了。”


淇子:“妈妈,***同学要借我的《女生日记》。”
妈妈:“她上次借你的油画笔不是还没还吗?”
淇子:“她忘了还。”
妈妈:“假如她是个不讲信用的人,你就别让她带回家了,让她就在课间的时候看看吧。”
妈妈:“你自己喜欢这本书吗?”
淇子:“我对它爱不释手。”
妈妈:“既然这样,就要保管好它,避免丢失。”
到了晚上
妈妈:“你下午把书带去给****看了吗?”
淇子:“我太小气了,就不带了。”


淇子:“妈妈,我和爸爸争抢频道了。”
妈妈:“你找个理由说服他。”
淇子:“爸爸,这个少儿频道和我息息相关嘛。”
爸爸:“这个频道也很有意思,哈哈,你不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谈恋爱的吗?可以先了解了解。”
淇子:“我到十五、六岁再看。”
爸爸:“好吧,我再看五分钟,然后给你。”
五分钟后
淇子:“时间到了吗?”
爸爸老老实实地交出了遥控器。
淇子:“是不是要学着和家人啦、同学啦商量啊?”
妈妈:“是的,学会用温和的口气和别人商量才能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23:26:16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晚上,参加了孩子的家长会. ...

今天晚上,参加了孩子的家长会.

两位老师分别和家长交流了整个班级的总体情况,四年级学习的侧重点,同时对如何抓孩子们的学习向家长提出了几点要求。

在会上,出乎意料地被管老师当场表扬,说是在经常和老师联系交流孩子学习方面做得很好。那一刻,我有些脸红,本学期我才找老师交流了一次,自认为做得很不够,没想到竟是做得最好的。在难为情之余,赶紧低头继续做笔记。紧接着,她宣读作业完成的好的学生名单,淇子同学居然榜上有名.感觉这学期淇子的语文作业完成的是比上学期好,但是离表扬好象还有距离,没想到老师当众表扬了她。这真是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咳,这家长会上也是“几人欢喜几人愁”。在前三单元的语文测试中,淇子同学的成绩都还过得去,这让她的老师有些难以琢磨。在私下交流的时候她告诉我,孩子在课堂上的参与还是比较有限的。这学期还多了一毛病,上课老喜欢找同桌说话。(这让我有些不可思议,心里嘀咕着这是真的吗?)但是她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老师就觉得我们家长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其实我们做得并不是很好,只是孩子比较适合一对一教学而已,一个班级六、七十号孩子,对她的干扰有多大,只有她自己知道)   另外,姚老师反映数学课堂作业仍有拖欠现象。

晚上,特别高兴地是结识了淇子同桌珂珊的妈妈,她和我交流了不少育儿的心得,看得出她是个蛮好交流的人,在她的言语中始终没有流露出丝毫对湘淇的不满,这让我很是安心。天知道,在这些方面我有多么的敏感。另外和老朋友雨珊妈妈也聊了很多,姗姗成绩下降了许多,妈妈也很是焦急,我安慰了她几句。孩子们都不省心啊!

回到家,把他们父女两叫到客厅开了个会,交流家长会的情况。小家伙听到好的没什么,一听到不足的地方就反映过头。是不是我的脸色不太好看呢?在此做个检讨,明天保证和颜悦色的和她聊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发表于 2008-4-2 23:28:30 | 只看该作者

re:做得好就做得好,为什么要谦虚呢?

做得好就做得好,为什么要谦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23:38:54 | 只看该作者

re:姐姐啊,我确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真真切切...

姐姐啊,我确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真真切切地希望老师关注孩子、肯定孩子,另一方面又确确实实想保持低调。所以有如此一说。

[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3:42:54 | 只看该作者

re:关注热点问题一转眼,就到了第四单...

关注热点问题

一转眼,就到了第四单元了。本单元语文的习作要求: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请围绕最近发生是这类事情,相互间谈谈看法,再写下来。

正发愁和孩子谈什么内容比较适宜的时候,孩子主动开口了:
“妈妈,老师要求我们上网搜索奥运的内容。”
“奥运内容很多,你们要收集那方面的呢?”
“是不法分子闯入全球破坏火炬方面的。”
“妈妈,我要搜索并打印两张,珂珊也是打印两张的。”

小家伙要关注国家大事了,老妈不得不从旁协助,帮她找点浅显的内容,及一些视频,让她看看。昨天,写字课和语文课,老师引导同学们开始讨论。据说绝大部分同学都很积极,只有少部分比较消极。

晚上,淇子就着网上搜索来的材料及同学们的发言,完成了她的小练笔。先是总写老师提出问题,接着列举了***、**、**同学以及自己的讨论发言,最后总结“辅导员总结说,大家讨论的非常好,你们可以写下来,让全世界的人们了解我们的心声”。问她参与讨论时说了什么?孩子回答说:“我觉得金晶是一名临危不惧的人”。

能感觉得到孩子在这样的讨论中是懵懵懂懂的,“热爱祖国,支持奥运,反击藏独分子,”她也能人云亦云地说,但她更感兴趣的是“金晶的腿怎么了?”“她得的是什么病?”“她是几岁的时候得病的?”“她后来怎么了?”类似这样的内容是她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我很高兴她对人的关注,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对她们这些的孩子而言,其实这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发表于 2008-4-17 16:32:02 | 只看该作者

re:很羡慕你女儿可以这么好 我儿子现在语言...

很羡慕你女儿可以这么好  我儿子现在语言都不能正确表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14 10: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