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曾经自闭的天才少年进入世界知名大学,却患上抑郁症! ”
---------- 来源:“大米和小米”微信公众号 2018-05-08
编者按:
郭延庆教授曾经写过孤独症障碍的复杂:“一个明确诊断的真实孤独症孩子经过干预,他们能力提升了,症状缓解了,但并不意味着孤独症这个疾病不再影响他们,也不意味着这样的孩子以后就可以自如地像同龄正常儿童那样适应社会了。不,他们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还会遭遇孤独症本身带给他们的挑战。”其中作为孤独症障碍常见共患病的抑郁症、双相精神障碍(躁郁症)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是我和邹小兵教授曾经长期关注的一个小时候被诊断自闭症孩子后来康复很好的天才少年林林,他因成绩优秀而进入世界知名大学,如今却又因孤独、紧张和焦虑而患上抑郁症,不得不选择休学。令人感动的是,林林爸爸选择接受我们采访,说出这段真实经历,以提供给其他父母参考。(因保护隐私需要,文中林林为化名)
2016年8月7日,林林爸写下一篇日记,记录下自己的18岁自闭症儿子林林出国读书的第一天。在机场,林林爸一直把林林送到安检口。回想起这些年,林林爸思绪万千,看着林林远去的背影,内心感觉苦日子终于到头了!打从林林出生以来,他就一直为林林操心着。从出生时缺血缺氧性脑病,到3岁又诊断为自闭症,再到旷日持久的康复训练和更长期的教育培养……林林爸已经想不清这一路多么艰辛和曲折,才等到这里程碑式的一天——这一天,林林远赴国外留学。
林林,3岁时被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征。在林林爸的积极干预下,林林一路飞快进步,顺利在某重点中学毕业并被一所世界知名大学录取。一切仿佛都按计划顺利进行着,未来似乎前程似锦、胜利在望。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一次出国,却成了他人生的又一次大的挫折……
就在2017年12月,刚完成大二第一学期学习的林林被诊断患有轻度躁郁症,学习生活难以为继,如今面临休学。
林林去国外留学的一年半…--- 受访人 | 林林爸
混乱的作息、萎靡的精神、艰难的学习、孤独的生活、渐失的学习动力和无尽的担忧与焦虑,是林林去了国外一年之后的状态。说实话,这样的结果,作为一个父亲,我有所准备,但从未预想到……
01
一个自闭症孩子在国外读书有多艰难?
林林所就读的大学世界排名前50,宽进严出,课程及毕业要求高,淘汰率超过40%。从大一开始,林林就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每科每周都有作业,每科每月都有考试,每次作业和考试都计入总成绩。由于语言没完全过关,自身的不懂社交、思维刻板的自闭症缺陷又使得林林在学习上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他常常有很多课程内容不太懂,作业经常不知道怎么做。为了完成任务,林林几乎天天熬夜看书写作业,每次都担心考不好,一直忧虑课程的最终成绩和GPA(平均绩点)。对于一个习惯了中国教育的孩子,特别是一个自闭症孩子,在国外大学读书很孤独。没有中国大学的班级概念,没有长期一起学习的伙伴,有问题很难请教到同学和老师,一切都靠自己。因为没有结交新朋友的技巧,加上学习的紧张和分散的住宿,林林至今在大学一个朋友都没有。每天,他都是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孤独地学习。
>>>>
2017年4月,正读大一下学期的林林有天突然打电话告诉我:他学不下去了,课堂上他听不进去,参与不了小组讨论,作业做不出来,坐下来无法集中精力……虽然之前知道林林在学校不容易,但这样直接的倾诉,林林还是第一次。突然的反映让我们都万分紧张和忧虑。正好有朋友回温哥华探亲,我便拜托他去看望孩子,了解孩子的实际状态。另一方面,我建议林林去找辅导员说出自己的困扰和状态,我也给辅导员发去邮件将林林过去的经历和问题告诉了他。之后辅导员同意让林林撤销两门较难的高年级数学课,林林才如释重负,精神压力稍微缓解。
>>>>
我常常告诉他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但林林总是不甘心,他习惯了国内学校的八九十分(A),追求比别人优秀是他的理想,在学不进和考不好时,他又忧虑又焦虑。而他的喜怒哀乐和跌宕起伏也一直在支配着我的情绪和工作外的安排。每当他有困难和沮丧时,我就想方设法安慰他,甚至帮他解决问题。多少次彻夜难眠,我帮他查资料、解难题,甚至写文章,给他另一类的“陪读”,为的只是舒缓一下他的身心。而其实我并不习惯和主张替孩子做作业和过度帮扶。但担心的终究还是来了。
巨大的精神压力极大影响了他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一个接一个的作业和考试无时无刻不在压逼着他,使他越来越焦虑和担忧,越来越学不进、不想学,恶性循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林林每个学期都会因为不堪重负而不得不放弃一两门原本选定的课程。
去年圣诞节,林林艰难地完成了大二第一学期的课程。一放假回来,我就带他去看精神科医生,经问卷测试和诊断,医生告诉我:林林患有躁郁症,而且似乎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02
看回以前的照片,初三之后,林林就很少有笑容了
事实上,林林的问题不是上大学才开始的,看回以前的照片,我们明显发现林林初三之后就很少有笑容。其实,问题在那时候就开始了。林林小时候还是有说有笑的,会主动跟同学一起打篮球,经常因放学后运动而晚回家。但初三开始,随着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期望越来越高,林林话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照片上他的表情经常是木讷无神的。但当时我并没有察觉,以为这只是自闭症孩子共同的问题。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简单。现在看来,其实他的自闭、抑郁、焦虑都一脉相承,相互之间有很大交集。虽然他的自闭症状在改善不错,可是抑郁和焦虑问题却日益增加。
也正是初三到高中不断增加的学习压力和对普高教育的不满,让林林下定了毕业之后出国念书的决心。他天生自由散漫、我行我素,讨厌被约束。再加上家庭对他的照顾过度,没有给他足够的自主空间。他早就渴望无拘无束,想摆脱这个家庭,摆脱国内的应试教育。而身为父母,当时很自豪地认为林林是自闭症孩子之中最优秀的,因此他自愿出国念书,我们也相当鼓励支持,其实我们也变相地给了他部分压力。
这半年来我一直在自责,后悔当时让他出国念书,后悔初三那时没有深刻理解他,没有注意到抑郁和焦虑也是他的问题。如果说从林林出生到初中,我对他干预还算比较成功的话,那到初三以后就基本失败了。
03
孩子,爸爸真的很抱歉以前没真正了解你
虽然他的躁郁症是轻度的,医生也认为通过药物治疗一两个月之后他就能有所改进,但根本的环境因素没有改变,这个学期回到学校三四个月了,林林的状态还是跟以往一样,没有多大改善。这个学期一开始,他选了四门课程,后来迫于精神压力又不得不中途放弃了两门。因此,不论如何,等林林这学期上完大二之后,我都要让他休学一年,回来好好恢复。希望休学一年能有足够的时间让他自己去调整身体和精神,也希望他能利用这个时间真正去接触社会,去社交实践,去实习工作,培养工作和社会技能。
这些日子我在反思,也跟邹小兵教授有私下沟通。我向教授坦诚了我的疏忽和失误,我没有在孩子精神躁郁的初期注意到孩子的问题,没有在孩子笑容越来越少、表情越来越木讷时想到除自闭外的抑郁和焦虑问题。
邹教授告诉我:很多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都伴有单相或双相的情感障碍,家长务必高度警惕,务必让孩子在快乐学习成长,避免过度的压力和过高的期望。当然这些精神障碍都可以药物干预和心理干预。教授还特别推荐了正念课程疗法。
可见,真正了解孩子是最重要的。不论是正常发育的孩子还是自闭症孩子,我们永远不能疏忽的,是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细致地观察孩子和与孩子充分的交流是必须做的。作为父母,林林当前陷入的困境是我无法抹去的伤痛。如果重头开始,我多想在他开始失去笑容的那天,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孩子,爸爸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在开开心心中学习和生活,身心健康是一切梦想和未来的前提。
编者后记——
负责编辑小鱼告诉我,电话采访林林爸时,是晚上10点半,那时他正出差在外,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编辑说,在接近一个小时的采访里,她深深感受到一个自闭症孩子成长的不易,也深深感受到了为人父母,永远有操不完的心。
青春期心理情绪问题,是很多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自闭症孩子更不例外。由于自闭症孩子本身存在社交障碍,他们的心理健康可能更容易被疏忽,因此,密切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那些恢复得很好的孩子。
我认识林林和爸爸四年。我曾经多次和林林爸探讨过林林的成长,林林是个非常有礼貌稍微内向的孩子,我真的愿意认为,日常不会有多少人认为,他和其他普通少年有什么不同。我一直对林林的成长中过分强调学业有几分担忧,会担心林林没有交友的机会。比起他的学习,我更关心他快乐不快乐,有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另外家庭无形的压力,似乎对他也是一种压力。没想到我的担忧终成现实。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林林回来之后好好休整,像从前一样,健康快乐。
会过去的!
林林加油!林林爸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