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琢石成玉

[复制链接]
3301#
发表于 2009-4-20 03:00: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2#
发表于 2009-4-20 09:10:42 | 只看该作者

re:在方老师的这块菜地里,纠缠太久就怕...

   在方老师的这块菜地里,纠缠太久就怕方老师烦啊。
   看了一个AS写的书,说AS的科技思维、逻辑思维、数学、音乐的能力较强。燕原说她的洞察力强。假定那些专家学者研究结果成立。(比尔。盖茨据说是As).比尔。盖茨就有发现别人惊人纰漏的能力,连蒙娜丽沙画像他也能发现败笔。
   as和大多数人相比就象两种神经状态的人,互相看不惯。但这个世界上多数是所谓正常状态的人,所以我们很孤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如果这种所谓的不正常能像肤色、种族那样被人们所尊重。我们就不会那么痛苦了。改变本质的东西很难,很痛苦。认识可以提高,行为可以训练。思维方式可以改变吗?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3#
发表于 2009-4-20 09:22: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4#
发表于 2009-4-20 09:33:40 | 只看该作者

re:各位大虾,尽管来地里施肥或者种上其他的庄...

各位大虾,尽管来地里施肥或者种上其他的庄稼,转基因的也可以,热烈欢迎,最高兴的是我能保持页数第一的荣誉,向各位大虾致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5#
发表于 2009-4-20 09:34:37 | 只看该作者

re:亲爱的石头: 看到下面这首小...

亲爱的石头:
     看到下面这首小诗,妈妈要送给你,谢谢你给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6#
发表于 2009-4-20 09:37:40 | 只看该作者

re:3298楼石头的表现太好了,在我看来完全...

3298楼石头的表现太好了,在我看来完全是一独立的棒小伙,方老师心中的石头可以落地了。
3296楼T版的回答收到,真的我熟悉她的情况也是只能说这些,具体要她自己去悟去做,我会把T版意见打印给她。有时我和老公感慨我家此MM的问题甚至比小米更棘手,这也许间接令我们对小米更平和、更接受。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在不同环境不同境遇都能感受生活的乐趣就好!
继续搬小凳听人际漫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7#
发表于 2009-4-20 09:52:02 | 只看该作者

re:“假好”就是“假惺惺”...戏票的例子....

“假好”就是“假惺惺”...戏票的例子...说到我的心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8#
发表于 2009-4-20 11:39:46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一次临时出现的“机场事件”给石头制造的...

这一次临时出现的“机场事件”给石头制造的现实情景,真是求都求不来的坏事变好事。看到石头沉着应付,处理得那么有条有理还反过来安慰妈妈,真的是太了不起了。换作我可能都会乱了阵脚。
除了为石头高兴,还是为他高兴。
每一天,石头都在进步,而且是巨大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9#
发表于 2009-4-20 22:04:0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友谊

很难说友谊本身是个复杂的事情。人是群居动物,不喜欢孤独,寻求友谊是天性使然。由于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我们和不同的人有机会在一起学习、工作、生活,相处的时间或长或短,但都有可能产生友谊。产生友情的可能性,和相处时间的长短没什么必然关系。有时候我们参加一个短训班,仅仅相处了几天的时间,就可能成为要好的朋友。有时候两人同事了几十年,彼此仅停留在见面问个好的程度。但是友谊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往往需要时间。

产生友谊的基础,我想不外乎是相互之间多多少少有一些喜欢的地方,或者说是欣赏的地方。彼此的价值观、生活习惯、性格气质可以相去甚远,但只要有时间相处,我们或许单单从一个人笑得比较爽朗、或者是说话比较逗、或者是有某几个共同的话题或爱好,就产生了友谊。

我们每个人在维持和他人友谊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一些规则。比如有些事情,是要等到彼此之间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才可以进行的:比如说点嘲弄的、开玩笑的话;比如约请对方到自己家里来;比如和对方说些家务事,等等。当然每个人脾气不同,这些程度把握也差别甚大。有的人“见面熟”,认识没多久就谈笑风生、说话很随和的。

每个人都有被认同、有所归属的心理需求,所以深厚的友谊我觉得离不开彼此认同、欣赏甚至敬佩、敬爱。彼此之间如果有这样的基础,就产生了一种愿意为对方做点什么、乐于让对方高兴、有点什么想法和感受愿意说给对方听的动机。而不是那种实用主义的友谊:交朋友是为了日后排得上用场。

有共同爱好的人,往往容易结成很质朴的友谊。比如一起打球的、一起钓鱼的、一起打桥牌的,等等。共同的爱好可以消弭职业、地位、身份的差异,在共享爱好的过程中形成持久真挚的友谊。

《围城》里方鸿渐和唐晓芙在苏小姐家参加一个类似Party的时候,彼此就一个有体味的女士说了几句俏皮话。赵辛楣看到后问他俩因何窃笑,两人笑而不答,让辛楣顿生妒意。能和心仪的唐小姐共有一个小秘密,让鸿渐很受用。

我想,在很多人眼里,友谊深浅的一个度量,是彼此共享秘密的程度。每个人都喜欢知道私秘的事情(简单说是八卦,呵呵),这应该是比较有共性的心理;每个人也有被信任的心理需求,所以当对方告诉你关于他(她)的一些比较私密的事儿,你会感受到被信任。

有时候几乎可以说,深厚的友谊,某种程度上讲是用共享私密来得到的。说“几乎”,应该就有例外。这应该是每个人的性格脾气不一样,也有人并不以此作为友谊的前提。----好像我就不太注重这些。

就我的观察,友谊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占据怎样的位置,不同的人也不一样。套用海生的性格分析,那种“以事为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见的人,往往对友谊的依赖程度要低一些。我观察有些人好像并不注重一定要有“倾心”的朋友,而是有相互能够合作、共事的人就可以了。相反,有的人很在乎友谊,这样的人往往是“以人为本”的,他们天性当中把朋友这个概念放得比较高,可以为朋友忙活老半天没顾上自己也无怨无悔、乐此不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0#
发表于 2009-4-20 23:12:23 | 只看该作者

re:T版的思路很有帮助,说说我们这边的想法。...

T版的思路很有帮助,说说我们这边的想法。

大多数AS小时候是很渴望友谊的,这就带来了许多痛苦。 长大了之后,可能会好一点,找到自我,找到兴趣,可以不那么依赖朋友。

AS从小很少有朋友,我觉得两个方面,一个是来源于大家觉得他奇怪,一个是来源于自身的不接受其他人。

不接受其他人,最主要的我觉得是黑白思维,不能接受NT的发散思维。  特别是真假问题,我有很长时间,对于我老公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大话假话耿耿于怀,现在我觉得他们自己双方可能也明白,但是还是需要这类话来调节气氛,增强化学反应。 对于我来说,一听到假话,原来有感觉的也马上没有了,化学反应开关马上闭合。

还有一点,也是源于黑白思维,觉得朋友之间的程度,不能接受灰色地带,如果觉得好,就恨不得把心都掏给人家,如果不好,就完全不理睬。 如果完美主义的太过了,根本不会去想实用类的朋友。

所以从根子上来说,还是要解决黑白思维,解决好了,一切人际关系就有了可能性。

黑白思维,我相信不可能解决的很彻底,硬塞进一层灰色的,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1#
发表于 2009-4-20 23:42:40 | 只看该作者

re:下面,分析一下T版的逻辑性发散思维,我很...

下面,分析一下T版的逻辑性发散思维,我很少这样多层次地想问题,所以理一理觉得很有意思。

1. 友谊是天性使然,比友情更需要时间 -- 从定义开始,很清晰。
2. 产生友谊的基础,彼此欣赏 -- 同意,中间提到标准可以比较低,值得我们反省。
3. 维持和他人友谊中有规则 --  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这一步搞砸的。
4. 真挚的友谊和实用的友谊,还有质朴的友谊  --  原来没想过这么多哦,有启发。
5. 友谊深浅之一:共享秘密  --  T版的发散思维开始了,你都不认同的东西,用了三段来写,估计是脑子里正好想着唐小姐呢。
6. 友谊在生活中的位置 -- 结尾写的很不错。

我最近在看写作基础,快要成毛病了,见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2#
发表于 2009-4-21 00:03:43 | 只看该作者

re:燕原3310贴中把根子问题归结为黑白思维...

燕原3310贴中把根子问题归结为黑白思维,我是很认同的。的确这是关键。

3311贴当中的问题稍微解释一下。关于共享秘密,是我观察体会的一个现象总结而已,虽然我本人不认同“深厚的友谊需要共享足够多的秘密”,但不能否定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存在的。

另:我是漫谈,你不要用正规写作的标准来看,呵呵。我又不是写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3#
发表于 2009-4-21 00:11:06 | 只看该作者

re:3311贴开玩笑,T版这么认真,害得我又...

3311贴开玩笑,T版这么认真,害得我又重新看了一遍,没写什么过分的话吧。

PS, 我也解释一下,3311不是批评。 因为我自己发散思维比较弱,和儿子聊天的时候,经常不自觉地被带沟里去。 儿子最近喜欢讲故事,想象力很丰富,我属于不时打岔提问的,但是这个岔要打的好非常不容易,不能完全不搭界,也不能相反,最好是30度角,能一直带着他的思路去发散。

T版和F版不一样,才华没在自己地里展示,我是抓住个机会不容易,不会太 aggressive 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4#
发表于 2009-4-21 06:57:24 |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是燕原你太认真的了,呵呵。由此我还真...

我看是燕原你太认真的了,呵呵。由此我还真觉出你自己声称的所谓AS的一点苗头,3312贴是一个非常“平和中正”的回应,看来得对你还原一下我当时写贴的心理,让你看看是否你想太多:

(1)看了你3311的“条分缕析”,我首先感到的是“满足感”,大多数人的正常心理是:说的话、写的贴,如果被别人思考琢磨,就会得到满足感。别人是否同意,是第二位的。最失落的,是说了话没人响应,no response,这显然比招来否定的意见更无趣。

(2)看到你写第五点,发现“你都不认同的东西,分了三段来写”这句话不太合理。这里可能有个误读,我的意思是“对我个人来说,共享秘密未必是友谊的前提。但是我觉得有不少人是这样的,所以作为一个客观来描述”。

(3)最后你说“我最近在看写作基础,快成毛病了,见笑。”我觉得是一句非常得体的话。即便是你前面的五点真的是“批评”,你这句话也可以起到消解“或许存在的过于正经的味道”的作用。更何况我很清楚地理解成,你的5点只是试图解读我的原帖罢了。

(4)所以随后我就说,“呵呵”,我随便写的东西,是经不起你用学写作的眼光来这么打量的。因为不是写论文。
    PS:我写帖子的确是一口气写完,很少来回修改的。甚至看到由于拼音输入法造成的谐音字,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我都懒得修改。错得离谱了,才回去改一改。这样写的东西,肯定不是严谨的。况且人际关系这种话题,凡事没一定,只能漫谈。

(5)你随后3313看起来就觉得“没必要的小心翼翼”。不需要啊。倒是显得见外了呢。

另:你的5大点有些许“解读过度”,呵呵,我还是得澄清一下。1、我第一段的“定义很清晰”不敢领受,因为我没有想去区分“友谊”和“友情”,只是写的时候无意中用了两个词而已,你姑且把“友情”看做是“友谊”之误;2、“真挚、实用、质朴”的友谊,呵呵,我没定义那么多种。其实只是大概想说两种情况,“真挚的和实用的”。具体的意思其实体现在最后一段。也就说,我觉得有些人是不太在意是否有很诚心的、倾心的、性情相投的朋友,他们似乎自己能够很好地掌控生活,活得特别理性,特别“以事为本”,友谊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合作、互助的关系。----我写的时候,脑子里是有好几个现实原型的。和这样的人交往,其实也有非常松爽的好处,你面对的似乎是一个理性的机器,很不必担心他会多疑、多想和误解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5#
发表于 2009-4-21 07:26:37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见外见外,彼此彼此,都太客气了哈。...

呵呵,见外见外,彼此彼此,都太客气了哈。

恩,写的这么透彻,AS们就真的明白了。 认真可能是来源于不完全理解,然后就有刨根问底的心理,T版很适合做沟通桥梁。

写唐小姐真的是开玩笑,因为觉得3311太严肃了,看来这个玩笑反而开的不适当,是最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

那句所谓得体的话,是今年才学的,什么地方都用上一哈,看来的确有好处。

写3311,本意的确是想学学发散思维,就是越随意越自然的文章越好,经过修改编辑的反而没意思了。 T版有空接着写哦,每次都能看出收获。

我这个人一定不让人轻松,误解也是经常的,不过绝对理性,任何话都不带感情色彩的,houho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6#
发表于 2009-4-21 08:56:52 | 只看该作者

re:T版分析每句话的感受,我觉得这正是AS不...

T版分析每句话的感受,我觉得这正是AS不懂的地方,就是说出的话,听众的感受会是什么。 因为同样一句话,AS自己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也很难推测到他人的想法。

T版,这个问题能不能展开谈一谈。 大巧不工是基础,这是基础之上的一些东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7#
发表于 2009-4-21 09:19:30 | 只看该作者

re:昨天发疯的经历是一定要记下来的。在办...

昨天发疯的经历是一定要记下来的。
在办公室里,和小聂商讨家访哪几家,说没有压力是假的,看着组长报上来的名单,觉得在我走之前家访不完,加上有几个老师意外怀孕,有哭的,有要打胎的,我要挨个去劝说,头真的有点大。糖琳还追我屁股后要让我主持家长会,韩国的姊妹追着我介绍情况和谈谈未来的方向,好朋友家里出点事,等我去调解,另一个认识的家长一而再再而三给我电话要把孩子送给我。可能几件事情积在一起,我唐突地对小聂说:我要尖叫。
“啊”我就叫开了,我想一定吓到了大家。可是我真的很舒服。
我拍拍胸口坐下,没一会,那种想歇斯底里的发泄的想法不可控制的冒出,我再次尖叫,大家已经把窗户关上了。我想聂聂是壮着胆子过来劝我去睡一会的,我说不睡,我就想尖叫:“啊。”
孙老师也过来说:你太累了,休息一下吧。我说不累,我想打人,我想摔东西。
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就是想发泄,我跺开了脚,大家只好看着我发泄。
我一会坐下一会呼腾站起来,不知道怎么办好。我真想摔东西,但还是能控制自己,但想尖叫是控制不住了,主要是叫完了我觉得很舒服。我自己也在问自己:我怎么啦,我怎么啦。
折腾了一会,我猛然想起我上午忘了吃药了,大家前呼后拥推我出去回家吃药去。
上了车,我真的很想骂人,我想秽语症的人一定就是这样的感觉的,不骂不痛快,但我毕竟没有精粉掉,还能控制,我总不能随便骂送我的孙老师吧。
打了老公电话,老公还没问我有什么事,我就“啊。”开了,他以为我和他开玩笑,因为上午通过电话,我们谈的很好的。“你干什么?”“你信不信,我想扒你的皮。”“你怎么啦?”“我没有吃药,我难受,老公我难受。”“快吃药,快吃啊。”我关掉了电话。
孙老师腾出一个手放我额头上,让我闭眼睡一会,我甩开她的手,我想当时我一定是恶狠狠地对她说的:你信不信,这会我下去能掀翻你的车?
我看到孙老师流泪了,我很痛快,还是要说:你信不信,这会你给我刀子,我就杀人。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反正我痛快,说了就痛快了。我不停拍胸口。
到家了,吃下了药,拒绝让我在家里睡一会的要求,跟车回以琳。孙老师怯怯地问:多长时间起作用?半小时。
到了办公室,大家紧张地看着我,“你们谁都别惹我。”我就坐到了电脑前。
其实以前也有忘了吃药的情况的,最多情绪低落,不想说话,或者抹眼泪就是了,可是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不会是精粉的前兆吧。
大石头说是上帝让我体积一下躁狂的感觉,让我更多地理解那些想尖叫的孩子,有行为问题的孩子,他们是真的控制不了自己。
但愿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8#
发表于 2009-4-21 09:40:42 | 只看该作者

re:抱抱方姐,知道吗?最近岛城白领最流行的减...

抱抱方姐,知道吗?最近岛城白领最流行的减压方式就是扔枕头,工作有压力时,大家就互相扔枕头发泄,咱以琳也可以在办公室准备几个抱枕,就像您昨天想发泄却无处发时,就可以跟几个老师互扔枕头。

正像石老师所感悟的,我现在也更理解小S情绪暴发时的那种控制不住,谁去安抚她,她就朝谁又喊又碰,就像您昨天想对孙老师怒吼想掀车,我从中受了启发,在家也开始准备枕头,她烦躁时就扔给她,她当然又扔出去,我就再向她扔,偶尔装做接不住或摔个趔趄,她会突然笑了,一来二去,不仅发泄了,还可以从中找到乐趣来缓解焦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9#
发表于 2009-4-21 09:47:30 | 只看该作者

re:方姐,脑子里的化学作用,我认为是人的自我...

方姐,脑子里的化学作用,我认为是人的自我保护。 你压力太大,它们就分泌出来提醒你,可惜它们的作用比较负面,不过不用太担心,它们折腾完了,就没事了。

精粉的感觉,和这个不一样,是脑子里一些链接断掉了,大脑马上失控。

自身体验哦,可能是伪科学,你每天出门忙,我和T版每天在你家漫谈,我就怕他打我,嘻嘻。

石头老师真的是偶像,镇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20#
发表于 2009-4-21 11:16:35 | 只看该作者

re:方老师: 早上看到你3317楼帖...

方老师:

早上看到你3317楼帖子,颇不平静,因为明天要去省教育厅开几天会,所以要赶紧处理几件比较急的事情,但老想着这个事,硬是见缝插针回你帖子。

其实我们说什么,对你来说都是毫无裨益的,久病成良医,何况你本身又是心理训练顶级专家,我们是帮不上你的忙的,但尽管说什么都没用,没用也要说,因为说本身就是一种关心和理解。

方老师,你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们都只是操一个人的心,都操得心力交瘁,你还要操那么多孩子(其实还包括家长)的心,你又过于追求完美,太尽心了,这样不超负荷是绝无可能的。

前段时间,看过你的家访日记,心里就想,该激励你,还是劝退你。我知道在以琳训练的家长都特别期待你的家访,你的家访日记是他们最为珍重的指导,但家访要占用时间,写家访日记同样要占用时间,而且写这些日记可都是心血凝结的,真的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方老师,我难以想象你是如何撑持下来的。套用《沙家浜》里的台词:“这个女人不寻常”,还远不足于形容你,应该说:这位伟大的女性伟大得不寻常。你不要以为我开玩笑,凭什么我们平民百姓不能用“伟大”一词?我们这些家长本来就是接近伟大父亲、伟大母亲的标准了,而你不仅独善自家,还兼济万家,这是一种什么人格,这是一种什么胸怀?这就是一种伟岸的人格,这就是一种崇高的胸怀,合成一句话,这就是一种伟大的精神。

我还想说:你不要太操心了。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也不是一个人建起来的,所以,方老师啊,为了家庭,也为了以琳的可持续发展,你要努力减压,学会偷懒。你的自我保重,是大小石头的福气,也是以琳以及以琳网的福气。

儒家强调自强不息,道家推崇无为而治,两者兼顾,可能是比较好的,就像大自然要有白天,也要有夜晚一样。我们所有的以琳网友,都要认真考虑这一点,坚持是一定要,但要适当放手,适当偷懒。孩子,归根结底要靠他自己去面对未来的人生,我们为孩子太尽心了,孩子太习惯我们的呵护和叮嘱,太习惯我们的教导和扶持,他的潜力如何挖掘,主观能动性如何发挥?所以,我们适当的不负责,何尝不是对孩子更大的负责。我们适当的偷懒,也许就是为了孩子更不偷懒。这不是托词和借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6 14: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