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4641#
发表于 2015-7-14 23:16: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操心省心,冯版对孩子真是做到了细心呵护。对于文森缺少社交,不喜社交这块给予充分尊重理解。难怪闻森一直情绪都很稳定。我自己常常希望聪聪走出去,为了让他走出去,总是和他说没有朋友怎么怎么不好“就像文莺那样说”给了孩子很大很大的压力。可当时自己都忽视了孩子承受能力,如果不去推他走进人群,让他更自在生活,孩子的心理会更轻松。冯版真做得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23:51: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infeng2000 于 2015-7-26 23:54 编辑

"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对我来说,无论是谱系的儿子还是NT的女儿,在某些原则性的问题上没有差别,比如他们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现在他们没有多少大事要负责,那就从小事开始。

昨天晚上女儿要订件明星的T桖,因为我们下个月要参加一个职业美式摔角赛,每人要准备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的服饰助阵,她早就有了心仪的,昨天来找我买,结果发现网上只剩下L和 XL号的了,
她觉得自己穿L号的也能行,如果大点就打个结在腰上,可是我不同意买,因为我对她说你平时买衣服这么挑剔的人,买件衣服跑断腿,我买了这件你会这么容易将就?万一你发现了那点不满意我买
了你不穿了,那我不会答应,你要给我证明即使这不合身的大一号,你也会满意,你说的并不足以让我信服,我要证明,你可以去找找你妈的衣服里有没有L号的,找到了自己试穿,镜子前转转看看,再
下来我看,如果你找不到,我情愿带你服装店找件L号试试,否则我不买,即使这只是25块钱,因为你不能证明给我看你会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  结果她找到L号的了,在房间里试了半天,满意了下
来给我证明看,我才下单买。

对闻森来说,生活中没那么多的兴趣,但是总归有生活中的微小事情也要他做出决定,那么也需要他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从小以来,因为闻森不吃学校的早中餐,我们一直照顾他给他早上在家里
吃完再上学去,这就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他必须要配合妈妈,包括早起床,快洗刷,保证吃药,快吃早餐,在校车来前换好衣服,在家门口等校车,他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决不会耽误校车的,有时候即使
没吃完他也得上车去,宁可让他饿着。饿一顿学点教训。这个问题现在一般可以自主,但有时候还需要妈妈提醒,因为闻森早上起来基本上是梦游状态。  第二个问题就是早上吃什么,小时候闻
森非常刻板,刻板到了多年来只吃两类早餐,pancakes和chicken nuggets, 到了后来,引入了中餐的包子,也是基本上连着一星期吃一样的早餐,因为我们是一周买一次菜。到了青春期,开始加了
汤面,同时开始利用这个机会让他来自己做主并遵守决定,其它机会很少就只好利用起这个微小的机会了。  

可是长期的特教环境下的多方面辅助,给闻森的一个副作用就是他不愿意自己做决定,也是因为他没有一般人的欲求,也没有一般人的决定选择能力,你让他选,他要么说我不知道,要么说你来
决定好了,但我一星期一星期地要求他自己选择,因为他拿不了主意,我的办法是帮他限制选项,两选一,或三选一,这就让他容易了许多,那时候他也能坚持吃一个星期(事实上是一周四天,因为
星期五是固定的方便面,这让他享受下刻板的乐趣,我们一直替他保持了这份习惯,来保留下他的天性)。  但最近一两年,他在饮食方面越来越容易沟通,我们也让他尝试新的早餐,比如豆腐脑,
馄饨等,在我们对他能够接受新食物感到欣喜的时候,也发现了新问题,过去他是连着吃一两个星期同一种早餐而不会生厌的人,现在会在中途吃不了剩了下来。这对我们不算是坏消息,毕竟
他这样连着吃到了和我们一样也会生厌的时候,问题在于第一他要遵守规矩,不能浪费食物,他吃不了的原则上就要扔了,第二更重要的是对闻森来说,要事先他主动地给我们提醒建议说我吃
这个快吃腻了,就象他妹妹那样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都事先跟我们说好,妹妹成了青春期少女,非常注重节食,所以一般吃的她以自己的要求自己搞定,而这对于闻森就远远做不到,不光是他的
能力问题,也是这些年我们对他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要求没做好。  

那这个吃厌了同一种早餐的问题怎么办呢?对我们来说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多换口味了,但这是闻森一向最抗拒的,他愿意吃他同样的几种食物来获得在生活中的稳定感,我对这点是加以理解
和保护的,但现在有这么个机会摆在我们面前了,闻森终于会对他千篇一律的早餐生厌了,我可以抓住机会让他稍微改变一下,我不可能也没必要让他彻底从头开始吃新的食物,但我建议他一
周内换一两种他喜欢的早餐,比如两天吃这个,后两天吃那个,到了星期五仍然吃方便面这个老传统,换的早餐也是他自己喜欢的几种,这个方案就立即得到闻森的拥护,我还进一步来鼓励他
在早餐上做的变通,我建议妈妈甚至可以在某个早上给你炒河粉吃,这干炒牛河是闻森每星期必吃的,但习惯上只是在周末吃,这个建议让闻森心花怒放一样,但我跟进一步,如果早上吃炒河粉
,可能没有牛肉用,他必须要同意妈妈可以用鸡蛋或猪肉来替代,而且他必须在前一天告诉妈妈明天出炒河粉,因为需要准备。这些条件符合逻辑,也符合闻森的习惯,当然他很满意,同时我们也
达到了我们的要求,一是说好了的早餐要吃完,二是遇到了新问题要变通。

所以,对我们家来说,同样的要求对闻森和闻莺原则上一样,他们说好的决定自己要做到,无论是买件衣服,还是吃完早餐,但是差别在于他们怎么做到,对闻莺来说,我们是要求她自己做到,对
闻森来说,常常需要我们悄悄地出手帮一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3#
发表于 2015-7-31 15:27:36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在学习中,学习F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4#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9:17:53 | 只看该作者
"死刑"


星期五晚上,我女儿难得一次和我们一起看电视,正好新闻上讲到当天的一个大案,一个帮派分子和警察枪战最后被毙,这正好发生在我下班路上经过的斯丹顿岛上,那时我纳闷看到一辆辆警车呼啸而来,还有一辆装甲车,估计是有大事发生,没想到是这样的.

但是让我忍不住的是电视上那案犯的老母亲在电视采访中的唠唠叨叨,听起来是老母亲在埋怨社会对儿子的不公,让儿子一生中很多次地坐牢,可是我说,如果她养育了这么一个儿子,难道这一切不是她的很大的一份责任?如果是我的话,我先找个洞钻进洞里去.

我对女儿说,我也明白我自己有很深的传统中国人的思想,可是我对一些美国的事情实在是很有看法,我举个例子说,这几天在康州的最高法院通过一个裁决,因为康州已经通过了废除死刑的法令,现在的法官更进一步地裁决,那些即使已经在这法令生效前被判处死刑但是还没被执行的死刑犯也都要免死.

而在康州过去发生过一个骇人听闻的案件,两个入室抢劫案,有一次侵入了一个医生的家里,医生自己上班去了,留下老婆,两女儿和保姆在家,结果那两个罪犯把老婆押去银行提款,回到家把两个少女当着她们妈妈的面先奸后杀,再把母亲强奸后杀害,着案子破了一后,发现了这两个人是一辈子都是各种各样的罪犯,这次实在是太残忍了,两个都被判了死刑,他们自己也供认不帏,只是美国有漫长的上诉程序,所以这两人的死刑还一直没被执行.

但是现在他们立即被免死了,那个被杀了一家的医生就发表声明,说了一个美国人再熟悉不过,但是无可奈何的事实,医生说你们赦免了他们的死刑,那么我的公平在哪里呢?

我说我理解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正当的理由赞同废除死刑,有的是基于宗教信仰,有的是为了避免因误杀而沉冤,但是就一个具体的事例象这个医生那样的,有谁能理解他的苦难?因为那两个罪犯一天不死,他就难以把他们从脑海里消除,这个医生其实是生不如死,本来希望死刑能帮他把这悲惨的一页翻过去,现在是这一页大概永远翻不过去了,虽然他们会被关一辈子,可是美国的监狱不是劳改,他们不需要工作,监狱里面有图书室,健身房,换句难听的话,这医生交的税还得用在养这两个杀他全家的罪犯.我说,这实在是让人接受不了,我还是坚决认为美国的法律总的来说,照顾了太多罪犯的利益,却无视于照顾受害者的利益个公平.

但是闻莺立即反对,她说难道说这两个罪犯杀了人,你一定要把他们杀了才解恨?那么他们的家人再杀回来,你再杀回去,一直杀下去?杀人不应该是惩罚的最好手段,任何人都无权去剥夺别人的生命,他们杀人已经做了错,你还要继续错下去?

这时候妈妈也加入了争论,说这听起来很正确的事情,要实际做起来就非常不一样,一般的选民没有经历过家人被无辜杀害的苦难,他们可以赞同推动了废除死刑的法律,可是那些受害者,却是少数,改变不了法律,却要在亲人遇害之后再经受这样的痛苦.

闻莺大概感到了我们对她围攻一般,继续用她的理由反对着,我说法律是一回事,经受者是另一回事,如果我的家人也这样被他们杀害了,那我最想做的只是我要亲手杀了他们.我被到那个要宽恕他们的程度,因为不杀了他们我永远生不如死.

闻莺说,如果以后我被我的丈夫杀了,你难道也要他的命?我是不会同意任何杀人的事情的,即使是那个杀了我的人,你去杀他,或者是要求判他死刑?你难道是在尊重(honor)我吗?

闻莺越说越激动,竟落下泪来.我们一看,先不争论,我去拿纸巾给她擦擦,另一方面真感叹这女儿长大了,有自己越来越强的主见,我们平静了一会,女儿宣称自己并没有哭,所以我们也能继续讨论下去,我说,正好今天有另一则新闻可以支持你的见解,一个在1976年被判定奸杀少女而获刑的一个人,终于在坐了这么多年的牢后,以DNA为证据给他平反了.这几十年他一直在申诉受冤枉,他的妻子这么多年来也没有背弃他,终于今天昭雪了.如果当初被处了死刑,就不会有今天这真正公正的一刻了.这方面我也是支持你的见解的,但是在如康州医生的例子里,我绝对不能释怀,但是你的话我记住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家也遭了这样的大难,我一定会记得我女儿十三岁讲过的话,不去主动要求死刑判决.我会尊重你的意愿的.

这事后让我好好想了想,第一是惊讶于孩子长大了,开始有和我们针锋相对的主见,我们不能象自己的父母辈那样来灌输和强求我们顺从他们的思想,我们这一代要学习尊重和容忍下一代和我们的不同.第二是我希望有这样的交流机会,很多是侯是我主动有意地挑起话题的,这是我一个把孩子们当成大人一样地交流和讨论的尝试,但是今天没想到的是,本来我都是和闻莺,闻森三人谈论的,我会掌控气氛,太严肃的话,我会用玩笑冲淡气氛,今天是因为妈妈无意中加入,闻莺大概觉得被围攻了,再加上自己举的自己被人杀了还要免人于死而情绪激动,这确实也是青春期少女的特点,以后主要就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5#
发表于 2015-8-16 19:46:31 | 只看该作者

F版是有大智慧的人,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6#
发表于 2015-8-17 15:25:05 | 只看该作者
这确实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有时候我看那些人真是恶贯满盈,但是那些被冤枉的人也是很难过的……只好总是告诫葫芦远离是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7#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1:28:55 | 只看该作者
“狗肉节”

有一天闻莺问我你知道那个”yulin festival”吗?我猜那应该是个中国的节日但怎么也想不起来是那个,她怎么来问我肯定是有来头的,所以就问她这个有没有新闻或故事?

结果她把网上的文章搜了出来,我一看明白了,原来就是那个闹过一阵子的广西玉林狗肉节,中国人吃狗肉!这对老美来说比吃人肉还可耻.对我这个从小渴望有条狗但是估计在她独立生活之前不可能实现的女儿来说,这不光违背了她的信念,而且还触及了她的自尊,因为她会有不少朋友或敌人来问她是不是中国人都吃狗肉的.这在美国,就是中国人是野蛮人的同义词.

我说我很能理解你的感受,是有不少地方的人吃狗肉的,这不光是中国,我承认我小时候也尝过狗肉,味道和其它肉也差不多.在很多国家尤其是过去,没有象美国那样的富裕,所以狗也是会被当成肉一样地吃的,当然更多的是当护院的家狗,很少有当宠物的,但是现在中国的物质丰富了,人民为了吃肉有大量的肉可选择,所以吃狗肉的越来越少了,这个狗肉节是有的,但是本来是一个小镇上的几家餐馆做生意做的噱头,结果被舆论闹得越来越大,结果我给你搜几篇文章,你看本来舆论不闹,他们的销量也平常,结果那些来抗议和保护动物的人去了玉林,反而把更多的人吸引过去,那些狗肉店的生意也更好了.不少的爱狗人士去玉林把餐馆的狗买下来,结果有些生意人就故意去孽待那些笼里的狗,引诱那些爱狗者看不过去而高价买下,那些养狗的人因为这钱好赚而把更多的狗送进了店里…这些爱狗人士的好心,在这里被人利用了,反而造成了更多的狗被送上了餐桌.

在美国长大的孩子,非常普遍地缺乏国际观,因为在他们的教育和环境,都是美国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新闻,即使昨天偶然闻莺说起了几个澳大利亚籍的演员,在戏里的表演一点没有澳大利亚的口音.全世界英语国家的演员都想来美国演戏,全世界的游客大多数要来纽约,所以纽约的孩子们即使来自各个移民家庭,也是自以为是生活在世界的中心的,所以有这个机会也向闻莺说说这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和风俗,比如说,我说在印度看到大街上游荡着很多的牛,他们不但不吃牛肉,连牛干扰交通都不干涉,同样的世界上有的地方不仅会吃狗,更有专门养斗鸡和斗狗的风俗,就连美国也有过斗鸡的,只是后来政府觉得太残忍了而被禁止.现在其它国家里这样的传统也越来越少,毕竟人类也越来越人性化了,我给闻莺查到了一则新闻,说浙江衢州取消了一个有六百多年历史的狗肉节,这应该是个历史趋势,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富裕了,肉食又多又健康,不需要靠吃狗肉解馋了.尽我自己没养过狗,但是深切地了解到作为宠物狗和主人间的情感纽带,所以我现在也和闻莺一样对狗肉节的反感,但是同时我也要闻莺知道,这世界上并不是都和她一样,对她来说,可以亲如家人的狗狗,对有些地方的人是赚钱的工具,或是餐桌上的大餐,我们不能以我们的意愿去改变这些,至少我们可以学习容忍和保持自己的平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8#
发表于 2015-8-19 12:35:35 | 只看该作者
昨天跟葫芦谈到对死刑的看法,这个动不动就要杀了别人的人听说闻莺不同意杀来杀去,竟然也说:这是个难题,也许要交给哲学家或神学家。我说:”你不是不信神么?你要不要礼拜天跟我去礼拜?“他说:”我不信(神), 不过这个问题可以交给神。" 是不是同龄人的观点更能得到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9#
发表于 2015-8-19 23:50: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昨天要看冯版的最新的文章,在翻页时翻到以前的文章,再看时仍然有很多感受,很多启发。冯版要多写多分享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0#
发表于 2015-8-20 11:32:55 | 只看该作者
昨晚也借着狗肉节谈了谈文化多元化的问题,葫芦自己说:那就是啊,美国那么少人,中国那么多人,意见就是很难统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1#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0:42:17 | 只看该作者
重回世贸大厦

从911以来一直到了十四年以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世贸大厦,这也是闻森和闻莺要求的,911时,闻森才一岁多,闻莺还没有出世,时间这么久了,往日的恐怖和悲哀已经淡化了,可是这纽约人必须要膜拜的圣地是一定要来致敬和思考的。

我们定了一个导游团,是由911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作一个简单的讲解,后来证明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就象那个导游说我们在这里纪念的是那些无辜的遇难者,纪念他们曾有过的生命,和家人朋友对他们的怀念,还有那么多消防队员,警察,和急救队员们的英勇无畏,我们不去谈论恐怖分子,不给邪恶留下余地,不让仇恨取代善良。

在导游之前,我们有时间瞻仰一下南北两个纪念牌,上面刻满了所有的911遇难者和牺牲的烈士们的单位和名字,我给孩子们介绍了当时我们银行里的一位华裔职员,中文名叫曾喆,是广州来的移民,当时在离世贸大厦两条街的我们公司的一座大楼里上班,他自己跑去了Ground Zero救护伤员,后来到底怎么样,没有人知道,也没有听说过他的遗体被发现,但是后来他的一个同学在电视上看到了当时他和急救人员一起在世贸大厦前救护伤员的新闻镜头,而且他是先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打了电话给妈妈说去救人,因为他上大学时做过业余急救员,他拿了自己的急救包,逆着逃难的人流,跑去救死护伤,可以确信当时在电视上看到他站立的位置上,当南大楼倒塌时,在大楼周围的人无一能幸免。作为这么一个舍身救人的英雄,我们当然要致以敬意,纽约市政府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唐人街的一条街,这在当时是纽约华裔中的唯一一个,我们公司至今只有两个会议厅以人名命名,一个是公司的创始人,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的哈密尔顿,一个就是曾喆。这真是华人之光。

但是我们几乎把南北两个纪念牌上的三千多个姓名全找遍了,还是没有看到曾喆的英文名字(Zachary Zeng),大概是人太多,有的的地方我们没有能够看清楚,或许是曾喆的遗体再也没能找到,但是我们在里面找到了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事情:我们发现了有的名字上别有一朵黄玫瑰,后来得知是每逢遇难者的生日,纪念馆都会给他们别上一朵象征亲人思念的黄玫瑰;我们发现了好几处是以母亲和未出生的婴儿一起命名的,孩子还没出世就遇难了,但是我们为他们在纪念牌上留下了位置;我们发现了有两处同姓不同名的,结果他们是两对兄弟,一对是消防队员和警察兄弟,双双牺牲;一对是金融业界很有名的Shea兄弟俩,后来导游特地介绍了这两兄弟非但名字排在了一起,而且在他们上面是另一个很有名的金融界高管,Gardner兄弟俩的弟弟,是遇难者最多的Cator Fitzgerald公司的一名总裁,哥哥是公司的CEO,但是那天是孩子第一天去幼儿园上学,哥哥因此晚上班而逃过了一劫。那么者弟弟为何会和另一家公司的两兄弟排在一起昵?因为他们都是一家慈善组织的成员,生前同志愿,死后共永生。导游介绍说,那些遇难者家属和纪念牌的设计者们化了很多的爱和努力,让这些名字们尽管生命已逝,但是他们的友谊和亲情在方寸排列之间默默地延续和永恒。导游特地带我们去纪念牌的一角,看一男一女两个紧挨着的名字,男的是一家咨询公司的董事长,另一个却是坐着飞机去洛杉矶买结婚戒指的年轻女性,原来那董事长的女儿,正是那个待嫁的女性的闺蜜,一天之内,女儿失去了自己的爸爸和好朋友,所以特意请求将他们排在一起,在天上有个照应。

等我们进入了911博物馆里面,就不再感到压抑和悲痛,我们看不到那些基地恐怖组织和劫机分子,我们眼里看到的是那些遇难者的音容笑貌,听到的是亲人们的回忆,摸到的是让无数人得以安全逃生的那残存的楼梯,闻莺说起过去看烹饪节目时听说过的一个厨师帮助坐轮椅的残疾人安全下楼,自己却不幸牺牲的事迹,我们在满满一墙的照片里发现了那个厨师的真容,一个前所未有的悲剧,成就了一个平民英雄。我给孩子们讲911后我们很快地就继续上班,那些遇难者的亲朋好友明知他们已经逝去但是坚持着一天天地张贴着寻人启事,地铁站里,公交站里,教堂里,处处是一张张微笑的面孔和亲朋们不愿放弃的坚持。本来在纪念牌上,我想起这个我曾天天坐地铁经过的世贸大厦,想起我们目睹着大厦在眼前的崩溃,烟火冲天,生命陨落,有如世界末日,想起那些绝望而跳楼的遇难者,我几次压住眼泪,后来我向孩子们说起,闻森说他没哭,因为他不是个爱哭的人,而我哭是因为我经历过这一切。我想更合理的大概是这个911博物馆和纪念馆充满了正能量,充满了对无辜生命的尊重和怀念,充满了人类之善,我说上帝在任何的事情背后都有其伟大的目的,即使象911这样的人间惨剧,很多人在责问苍天为什么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现在我们或许明白,我们今天在那么多生命陨落的地方,想起来他们的音容笑貌,想起我们今天还平安活着,想着我们真应该珍惜自己的所有,前人的生命给我们照亮了前面的路。
我们后来去了新建的世贸大厦,现在叫自由大厦的顶楼观景台,屏幕拉开,海天都市壮阔雄伟,两个孩子从没来过这里,不禁齐声赞叹。下楼后,仰头望,大楼玻璃墙面印忖着蓝天白云,这世界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从前,而且更美丽和雄伟。我问闻森和闻莺,你们现在能说什么是恐怖分子吗?闻森说,象拉丹那样的人,闻莺说,象伊斯兰国那样的,我说,如果从源头上说,是什么样的人可能会成为恐怖分子呢?是那些只相信自己的,只有自己的才是对的,任何和自己不在一边的人都是错的,不但不能容忍别人的信仰,而且还要消灭别人的生命的人,从极端分子离恐怖分子只是一步之遥。这是我们和他们的差别,我们会坚持自己的信仰,也能容忍别人有不同的信仰,大家一起可以共存,甚至可以相互欣赏和学习,这大概是我们今天来世贸大厦参观911博物馆所能得到的最重要的领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2#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9:59:53 | 只看该作者
“接纳和排斥”

闻莺从小学时就喜欢看一个娱乐性节目,叫WWE职业摔跤赛,这完全不是体育性的比赛,而是一个有各种彪型大汉,嘴里胡言乱语,满嘴喷粪,肆意挑衅,到了真打的时候,却全是精心设计好的假打假摔,这是美国最典型的Trash talk类的节目,用中国话说就是低俗得不能再低俗了。

所以当然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实在是不能接受她看这个节目,但也没有强迫她不看,我们也特意陪她一起看过,妈妈是实在喜欢不起来那样闹腾咋呼的节目,我说我知道这只是表演而已,可是这是体育,不是竞技,连表演也算不上,有的只是低俗。女儿争论道,这本来就不是来看摔角的,是来看“戏”的,看drama,看这些人之间的恩怨纠缠,你们不喜欢我看,是不是因为我是个女孩?可是我的好几个好朋友都看,也不是说只有那些低俗的人才看,我的那个班主任老师也看,如果说台上的只有傻大个的男人,现在也有女选手参赛了,个个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还是很正派的。你们这样就是歧视我。

我们费了很多口舌,却丝毫不能改变女儿对WWE的热爱,最后的结果就是每到了有节目播出的时间,她就一个人对着电视看,在小学时她有一两个女朋友也喜欢看,所以还有交流的对象,到了初中,我们搬了家,过去的小朋友们都星散了,也不再联系,现在的女朋友们好像还没有喜欢这个节目的,但是闻莺还是每周两次雷打不动地看,我们也习惯了,没有注意到有何异常。

结果偶然的一次,闻莺说起了她在instagram上给她喜欢的一个女摔跤手建立了一个粉丝页,其中她贴的一张女选手的照片经过了自己的独特处理,还得到了那位女选手的点赞,闻莺颇以为自豪,这无意之中触到了我的神经,原来她不但上网,而且还有了几百个网友的“follow”,我说这我们得严肃谈谈,一直你上网交际我们没干涉过,我们也谈过不少网路安全的问题了,你和你的同学们可以在网上在线上随意交流,我们放心的,可是现在你在网上和不认识的陌生人打交道了,我们必须要好好说说,闻莺说我知道啊,我从来不会在那里说出我的个人信息的,我说,还有你绝对不能和不认识的人私聊,这是绝对禁止的,包括给你电子邮件,你们可以在公开的网页上交谈,但是不能有任何私人的接触,无论对方说她也是女孩怎么的,我们在方面的话题讲了不少了,你也懂了很多了,但是我还是要强调一下。闻莺说她全懂,让我们放心。

但是我放心不下,不是指她的网络安全,而是重新反省了这个好多年的事情的发展。对于这么一个我们接受不了但是她热爱的事物,我们没有去接纳,就等于是排斥,因为现在的孩子有这么多交流和交际的手段,他们不会老老实实地待着,他们比我们更懂更活跃,我们这个例子就是闻莺在家里和朋友这里分享不了她对职业摔跤的兴趣,她就自己跨入了网上的粉丝团,这也是必然的,只是外面凶险莫辩,做爹妈的总放心不下,而且这确实是个危险因素,很多在家里没有了和父母的有效沟通的孩子,很容易被网上不相识的却“谈得拢”的人所吸引,很多不怀好意的人也就是这样找到机会下手的,这真是让我警觉了起来,尽管我对闻莺还是很放心,网络安全方面也教了她不少,她自己也自觉,但是这事给我们一个教训,就是本来我们做到了自己能容忍的最大程度,也就是不强迫她改,而且容忍她继续,我们不赞同也不参与,可是这还很不够,因为很快地闻莺得不到呼应后,就向网络发展去了。如果她在这上面以后吃了亏,上了当,我一定会自责是我们自己当初没有去全身心地拥抱她的这个爱好,所以后来不能和她一起共鸣,也就是变相地把她推到了网络上的粉丝团,而哪里谁知道有没有居心拨测的人呢。所以我们没有去全身心地接纳她,其实就是变相地把她推了出去。这是我明白过来的道理,其实我一直把过去互联网上竞争的一句口号引申过来,“if you cannot beat him, join him.”(如果你赢不了他,你就加入他),可是现实里还是做不到啊,这件事让我醒悟了。

我马上决定要向女儿靠拢,过去是想带她去看WWE的真人秀的,一查,八月二十三号,也就是明天,在纽约就有一场表演summerslam,离那时候要大半年之后,但我知道这票会卖得很快。女儿一听高兴坏了,我们赶紧订票,那票价太贵了,最好的位置一千刀多,我们精打细算,找了最远区的最近的票,两张票连票价带手续费一共四百多美金,真是我们从未买过的最贵的票子(除了机票),我们豁出去了!女儿这几天很高兴,要穿戴的行头早置办好了,准备扛到会场的大招贴画也画好了,就等明天出发,我也要买行头,得和女儿相配,可是没买到合适的,只好到会场上买。

前天,报纸上有篇评论现在的共和党候选人之一的Donald Trump,说他的路数和WWE好有一比:吹大牛,秀肌肉,秀钞票,毫不羞耻,夸大其词,极力贬低对手和对手的粉丝,自己的粉丝叫,对方的粉丝骂,等等,我和闻莺边看边笑,说这个Trump也真是个蛊惑人心的好手,做戏是个高手,真做总统的话,要把美国人的脸丢尽了。我突然觉得现在终于和女儿站在一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3#
发表于 2015-8-24 13:36:34 | 只看该作者
"If you cannot beat him, join him."
反过来, “惹不起,躲得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4#
发表于 2015-8-24 15:01: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对孩子喜欢我们不喜欢的,装也要装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04:10: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大装得了喜欢,我们看完了表演,女儿问,看起来你也喜欢,那我是不是可以再来看这表演啊?我说看我不反对,但这票价也太贵了。她又问,那你以后会和我一起看吗?我说如果我有空看电视的话,我的首选是喜剧,如果没其它的看,我会看动物世界,历史频道,二战记录片,不会轮到看你的摔跤赛的,我们不反对你看,但是我们还是喜欢不了,我从来对家里人实话实说,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但是他们有喜欢的权力,我们这样做彼此习惯了,不一定会适用于其他家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6#
发表于 2015-8-25 10:14: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没有去全身心地接纳她,其实就是变相地把她推了出去。”这个道理才明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05:13:19 | 只看该作者
“哈佛先生的左脚”

在哈佛大学的广场上,当然有一座创始人哈佛先生的雕像,民间传说是如果你摸了哈佛先生的左脚,你的子孙们以后能上哈佛,所以历年来这左脚被磨得錚光发亮,露出了金黄的铜色。这绝对是崇拜名校的华人来哈佛游览的首要任务,我们自然也不能免俗。

在我们寻找塑像的路上,妈妈向闻莺解释了这摸脚的风俗,马上引来了女儿明确的反对。闻莺说,我不要你去摸脚,因为我绝对不会因为你们或我自己的心愿,去影响到我自己的子女今后的选择,他们只应该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如果他们自己想考哈佛,那么大家都高兴,如果不是,你摸了脚也没用。闻莺没说她自己,是因为我们已经和她讨论过了,如果她没有决心和动力去考纽约的特殊高中,那么以后去考哈佛之类的常春藤名校就差不多是没任何希望了,因为连纽约的特殊高中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进藤校,除非你有其它的非常特殊的才能,但闻莺显然也只是一个一般的孩子。这点我们完全接受,闻莺不是非得去竞争千军万马的那些特殊高中考试,她可以上个家附近的高中,我们家的学区也很不错,也同样可以成为这个学校的优秀学生的,所以我们在哈佛校园里,闻莺已经绝口不提她自己了,我们也没有去提。不过,妈妈有了个机会和闻莺聊了很久,作为美国亚裔的孩子,他们在选择那些最好的资源,比如上哈佛等藤校时所面临的竞争和困难,同样的条件,一个亚裔学生和非裔或拉美裔的学生,被哈佛录取的机会就要小得多,这是个现实,所以对我们来说,如果要出类拔萃的话,非得用更大的努力才行。

而对我来说,到了这里没有那么多想法,对于闻森,他也仅仅知道哈佛是个大学而已,至于哈佛如何有名,应该不在他的意识里面,所以我看到好不容易塑像前出现了一个空档,就和闻森说,我们一起去拍个照,摸摸那左脚会给你带来好运的。闻森一听欣然同意,我们一起摸着哈佛先生的左脚,随了一次俗。

过了一会闻莺过来问我,现在如果让你考哈佛,你能考得上吗?我说大概还是考不上,但是即使是我考上了,我也不会来哈佛念书的。闻莺问那为什么?我说,如果让我重头活一遍,我希望第一自己能够学习我最感兴趣的学科,比如说历史,大概有丰富历史的大学都在欧洲吧;第二我希望到我能力所能及的大学去读书,我在一流大学里最努力也就是能达到个中流水平了,而且我会累个半死,所以我宁可去一个没这么有名的公立大学,自己能够学的轻松点,也能学得名列前茅。最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学习,这不光是我对你们的期望,也是对我自己的期望。

所以,我们在哈佛校园里转了一圈,拍拍照,说说话,就出来了。哈佛虽好,终归不是我家吃得起的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8#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2:13:04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Danson --the extraordinary discovery of an Autistic Child's innermost thoughts and feelings"

by Michele Burns and Danson Wambua

"上帝让他以手代言“

Danson是个重度无语言的自闭症孩子,一直到了7岁,家里发现了他可以指着字母板来表达,就去了哪个由印度妈妈Soma开办的RPM(rapid prompting method ),就是对那些重度没语言能力的孩子,用指点字母板的办法让孩子学习认字,拼字来表达,Soma当时在印度,就是这样发现了孩子的交流途径,而且儿子还出版了两三本诗集,Soma后来到了美国发展了RPM的干预方式,并招收有相同意愿的孩子训练,Danson的妈妈带了他学习了两年,妈妈发现了儿子指点着字母板写出来的东西却有那么多的诗意,让我们能直接感受到那些封闭在内心的情感和心声。

Light the way to love
Every day.
I live in the dark when I feel sad in my heart.
Soon I will write why I fee sad.
Keep telling me about feelings because
I need to make a life for myself.
Like I need a girlfriend to love when I am ready.
Karla is her name and I gift her my daughter.
I feel almost like living in my head so I don’t have to write so much.
God lives in me, for me , and God is me.
Nothing is a mistake.
Right,Mom?

(这一天妈妈安排儿子在意本特制的练习本上练习书写,妈妈还教他说,这练习本就是一个他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写下来的地方,后来儿子就捡起了字母板上的字母,“拼”写了下面这首诗。)
每天
都给我照亮爱的路吧。
当我内心忧伤时,我就生活在黑暗里了。
很快我就能写我为什么会忧伤。
继续告诉我什么是感情吧,
因为我要自己开始我的生活。
比如在我准备好的时候我会爱上一个女朋友,
她的名字叫卡拉,我们的女儿会是我给她的礼物。
我觉得我就是活中我的头脑里的所以我没有很多好写。
上帝活在我心里,为了我,上帝也就是我。
没有一样上帝的产品是次品,
对吧,妈妈?

I am so mad because I cannot talk,
I am so mad because everyone,
Everyone is so centered on my scratching,
I scratch because I am mad  at myself,
I am mad because I cannot talk yet.
I want to say we lean on God more when we are scared.
Maybe with more God we will live fully,
Have so much to say.
No one remembers when I found
I could not speak.

(在马丁路德纪念日那天,妈妈给儿子讲解民权运动的历史,我唱起了一首当时的灵歌,他把手搭载我喉咙上感受着我唱歌时喉部的振动。后来儿子连拼带写,完成了下面的作品,写完后感觉他的情绪平静了很多。)
我很生气因为我不能说话,
我很生气因为每个人,
每!个!人!都只管着我刮脸的事。
我刮脸是我在生我自己的气,
我生气时因为我还不能说话。
我想说的是我们害怕的时候更需要神,
如果我们和神更多在一起,我们会活得更完美。
千言万语无从说起。
没人还记得当我发现
我不能说话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9#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05:24:01 | 只看该作者
“安德鲁的故事”

读书笔记:<<send in the idiots – stories from the other side of Autism>>
By Kamran Nazeer
2006年出版

《把那些傻瓜们都送这里来吧 --- 从另一个角度讲自闭症的故事》

Kamran是个巴基斯坦裔,但是在纽约,巴基斯坦,中东,英国都生活过的年轻人,他小时候在纽约,在当时很少的几个有专门教育包括自闭症的学校里读书,后来Kamran去了英国,一直读到了剑桥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后来参加了英国政府工作。他回想起了当时那个特殊班里的四个小伙伴,想看看他们长大后都怎么样了,而且想写本以自己和朋友的成长经历来反映自闭症成人的书。他发现了这四个小伙伴现在一个是政治撰稿人,但是还不能和别人眼神接触;一个是电脑工程师但是需要用木偶来帮助他和别人交流;一个是送信的信使,纽约有专门送信的,是骑自行车在曼哈顿送快件,因为开车反而慢,但是他非常讨厌别人碰他的自行车;一个是富有才华但是压抑抑郁的钢琴家(好像后来自杀了)。那时候无论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对自闭症理解很少,按书上作者的介绍大概是在1982年,老师们大概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专家经常来访问也是要来学习了解和科研的需要,所以当初这些孩子们,以后怎么样能长大,怎么样去克服或适应自己的种种困难和缺陷,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但是他本人几年后就离开美国了,和这些小伙伴们彼此间也没有过交流和联系,只是各自的家长们都还知道他们长大后在那里在干什么,所以Kamran还能找到他们,看看这些老朋友们都怎么样了,他们各自的自闭症是不是被消除了,还是继续留存?在他们现在的生活里,还能看到自闭症的影子吗?

对于Kamran来说,光是坐飞机来美国采访这些老朋友,就帮他克服了一个从小到大没有突破的心理障碍,那就是闲聊。他从小就认为凡是谈话,必须要有个明确的主题来讨论,而且必须是和自己熟悉的人才能谈得下去,比如在剑桥读书时,好像校园里的风气就是你告诉我些我不懂得东西,我还你些你不懂得东西,这样充满了学术气氛的正式的谈话他就非常感到舒服。而这次来美国坐飞机的边上是一对犹太老夫妻,他们聊起来了,他们对他在中东生活过的经历感兴趣,因为他们曾移民去以色列,但是后来因为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而又移民了出来,Kamran待过那种极大多数人口是同一个种族和信仰的国家,所以能理解那些犹太复国主义者希望建立以个只有犹太种族的国家,这对犹太裔的夫妇却要反对这样做,所以Kamran就有了讨论的主题,算不上是严格的闲聊,但是已经是个突破了。要知道他小时候的一个习惯是在心里默默地谴责那些在地铁上巴士上和不认识的陌生人或司机聊天的人,觉得这些人无聊而且骚扰别人。

他访问的第一个老朋友是安德鲁,现在是名计算机工程师,在一个研究机构工作,他的研究项目是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具体的是让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手语,人类运用手语作为一个有效的交流工具,但是却有很多模糊和不规则,这对智能的人可以区分辨别,对于计算机就不能,所以这就是安德鲁的工作。从1984年Kamran离开纽约后两人就没再见过面,但是两人的父亲都是银行家,所以还保持联系,Kamran也知道安德鲁后来的大致情况。后来安德鲁父亲知道儿子不能老是不融入普通学校(mainstream)所以也把儿子带出了那所特殊学校,但一开始公立学校也没法进的去,就先去一家私立学校,那里他的数学,地理,阅读等课程都学得很好,但是不怎么说话,象个哑巴一样地害羞,他需要一直在手里玩着回型针来帮他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当他不得不说话时,他把回型针挤进指缝的肌肉里,他说只有这样才能把话从他嘴里挤出来。后来大学里学习计算机科学,读得很好,所以一出校门就找到了这份工作。

安德鲁现在和他姐姐住在一起,姐姐是从小帮他的人,后来离婚了又搬回了一起住,他们的父亲在干了很多年的银行家后,去了南美传教,后来得了病去世了,母亲大概也没了,所以姐弟俩共同生活。Kamran一到安德鲁的家,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一些招贴画,印着某些格言,甚至还有一段DSM关于自闭症的定义,还有就是一些木偶,马上Kamran了解到了这些木偶师安德鲁自己做的,每个木偶根据某位名人的印象来制作和命名,比如当时著名的橄榄球运动员BOO,和以色列的开国总理本古里安。Kamran和木偶们的见面时这样的:

安德鲁一边给老朋友倒了杯水,一边介绍自己另一只手上的木偶,说,”这就是BOO”,
“别喝这水”,BOO说,Kamran抬起头,想确定这是不是安德鲁自己发出的声音,因为这声调和安德鲁的不一样。
安德鲁笑着说,”别又开始了”,一边打开冰箱门,指指里面的净水过滤器。
BOO大声说,”你自己拿主意吧”,安德鲁咧嘴笑笑。
我说,”你给我一个我不能喝这水的好理由听听”。
“砒霜”,BOO回答,”伙计,这应该够了吧”。
“真的吗?”
“在美国自来水里的砒霜含量一直在增加,现在要比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照明工业废料里的砒霜还要多”.(美国的城市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这部是真的吧?”,我问。
安得鲁笑着说,”你真不该给他开了这个话题”,一边把手上的木偶吊线收起来,把BOO又放回书架上。
我问安德鲁,”你真的不喝自来水?”
安德鲁说,”我不喜欢那个味”,一边走向卧室,就打断了这个话题。

这些木偶在安德鲁的手里被演得惟妙惟肖,成了一场出色的表演,但是他不是为了取悦而表演的,这些木偶其实充当了他自己的保护者的角色,当安德鲁觉得和人交往感到困难时,他就让木偶上场,一方面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木偶身上,另一方面他把自己难以出口的意思借木偶之口说了出来。后来Kamran从安德鲁姐姐那里了解到了这木偶的来源。

安德鲁小时候一段时间里因为行为问题被送进了少教所,一次有个小子不知道是无意还是故意地撞了他,把牛奶泼了他一身,两人就打了起来,安德鲁把那人的脑袋往水泥地上撞,结果造成了对方脑震荡。后来检察官开恩没有以故意杀人罪起诉安德鲁,但也让安德鲁在牢里待了些时间,所幸的是他在牢里学会了制作木偶的手艺,而且从此不离身。

按Kamran的理解,他们这些自闭症的孩子和成人,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努力让自己来适应环境,让自己能跟得上环境,做出符合外界要求的反应,作者把这叫着:local coherence(个体的逻辑性),这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适应”,而更象是”迎合”,因为他们知道在这种时候不得不要做出恰当的反应来。

这方面最普遍的是我们看到的很多自闭症孩子和成人的各种刻板动作,重复动作,Kamran从小需要在口袋里玩着一个鳄鱼形状的回型针,直到现在被口袋里的手机所取代。安德鲁小时侯也必须要拿回型针顶指甲下的肉才能讲出话来,这些其实是他们用来保护自己抵御外来压力的第一道防线,在平时这个办法能帮到他们的忙,可是在有些时候,突然的变化或冲突让他们根本没机会使用这道防线,或者是这防线一触即溃,这时候他们很可能会失控或者崩溃,就象那个少年时害羞如少女的安德鲁,会死命地打那个冒犯了他的人。所以当安德鲁在牢里冷静下来肯定会意识到自己的鲁莽,正好有机会学习制作木偶,他自觉或不直觉地为自己创造了第二道防线,当他觉得第一道防线不行了,就搬出第二道防线来,后来他们三人去酒吧小酝,这对安德鲁当然是个不喜欢的环境,Kamran就观察安德鲁开始用钢笔轻敲台面,后来又把回型针在桌面上排成各种形状,当这些第一防线没有能抵挡得住,他就拿出了他的木偶,可是酒吧环境太闹,很快地木偶也抵挡不住了,安德鲁终于发火,佛手而去。

这短短的几天,Kamran对安德鲁的了解很有限,自然不可能会由安德鲁来自己解释他的内心,安德鲁的姐姐也不愿意这方面多费口舌,所以Kamran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安德鲁的木偶,也理解了这小伙伴从小到大的一个核心问题依然存在,这是进化了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60#
发表于 2015-9-8 11:16:47 | 只看该作者
“那就是闲聊。他从小就认为凡是谈话,必须要有个明确的主题来讨论”这个和葫芦爸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7 00: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