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不一样只是少少的几处,其它绝大多数是和平常人一样的。
这也是我和儿子说的方法,我们很容易地先指出他和别人不同之处,这列出来的也就那么多,从小时候的语言迟缓到现在的同龄社交没有,从饮食的刻板到生活习惯的单一,但是除了这几样他和别人的不同外,其他都是一样的,我们对他的期望不会和他妹妹一样,但是对他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就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就要做到,不能以自闭症为借口,自闭症只是挡了你的几条道而已,不是让你走都没法走了。作为学生,一些基本的纪律和任务,比如说,他因为是特教,所以一直有校车服务,这是他的特殊性,但是他必须和其他孩子一样,在校车到家前就做好准备,我们不能让校车等我们浪费时间。因为他从小到大一直对饮食非常偏食,所以没办法去学校吃早餐,从小到大由妈妈做了在家吃早餐,但是那样他就必须早起在校车来到家之前就吃完准备好,有时候他自己拖拉耽误了时间,我们就让他放下饭碗宁可让他去饿一顿肚子。
除了少少的几条路上他有绊脚石,其他的千百条路上他也其他人一样的宽广。我们不会去期待他能做到和其他人一样,但是他应该要做到和别人一样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其实让他们懂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们还是一样的,更为重要。因为其实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早已感受到了和其他孩子的不同,和他们的格格不入,甚至还被排斥和鄙视,不用我们说他们也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自己的孤单和怪癖,等他们有一定的能力来理解自己的异样时,最重要的却是我们作为家长来向他说明,其实那只是少少的几个障碍,还有很多的地方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也有自己的长处。我们也非常清楚他在这个世界里从小到大会感受到被冷落被疏远被歧视被羞辱,但是大概他们能唯一得到的一个能够始终如一地给他们正能量的来源就是家长了,所以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告诉他们不管有多少与人不同,他们和所有人一样可以拥有自尊自信自爱,拥有自己的才能和乐趣,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和可能。
第八: 即使是自闭症,也是各自千差百异。
因为我们家大部分的朋友都是有谱系孩子的,所以这个问题很自然地就提出来了。我儿子就马上问,某某也是自闭症吗?我和某某也一样吗?我们家朋友中有些程度非常高的孩子,也有程度非常低的孩子,这个比较立即就摆在了面前。因为实在是程度很大的不同,这样就引入了"谱系"的概念,这概念不一定孩子就能理解,所以简单地可以介绍为高功能和低功能甚至可以加上阿斯柏格征。如果你不想给孩子太多"自闭症"的负面影响的话,尤其是这个中文名称非常让人通俗地曲解本意,那么用阿斯柏格征来说明就比较有益,第一这个"征"(syndrome )本来就表示不是障碍而是一种特质,对某些非常高功能的孩子,也没必要多强调他属于残障群体里,第二,如果怕一些不友好不善意的孩子来借机捣乱羞辱的话,那这个拗口的外国名字他们还不一定说得出来记得住,这样变羞辱他人为自取其辱了。
向他们解释这自闭症是个谱系,是有高低功能不等的,换句话说,如果你是高功能的孩子,就需要做到你能力所能做到的要求,不能以此来逃避和耍赖,而低功能的孩子,或许都不用解释得这么详细了。
当我们和他们解释自闭症的人有很多高功能的,不但绝大部分的能力和普通其他孩子们一样,而且在很多方面还会胜于一般人。我们自然会准备好一些自闭症界的名人或是传说中的自闭特质的名人们。在美国已经出版了一些以宣传自闭症中杰出榜样的儿童绘本,比如"天宝画传","Different like me: my book of autism heroes",by Jennifer Elder. Fossey
这类榜样大概有三类:
1: 一些传说中的具有某些自闭特质但是没有证实因为那时还没有"自闭症"这个医学概念。
有爱因斯坦,牛顿,狄拉克,卡文迪许等物理学家,有维根斯坦,尼采等哲学家,有美国开国元勋的杰佛逊总统(有专家专门写过一本书,"杰佛逊之分析(analyzing Jefferson) "来探讨这位历史名人中的阿斯特征),有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生和丹麦作家安徒生,有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和梵高,有音乐伟人贝多芬和莫扎特,有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计算科学的奠基人图灵,还有我们熟悉的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这些据研究文章都带有或多或少的自闭症特质,但是都是在医学上有了"自闭症"的概念,即使如企业家比尔.盖茨那样很多人觉得他应该是阿斯柏格征但他自己不置可否,这些没法证实或不想被证实的名人,往往被拿来作为自闭症中的天才的范例。
2:一些是自己被确诊而且也承认的自闭症谱系的名人
最著名的是动物行为学专家天宝.格兰汀,从小被诊断为自闭症,但显然是非常高功能的。关于她不仅有其传记电影"自闭历程",还有很多她写的和写她的书,包括儿童读物,是影响最大的代表性人物。
还有的基本上是成年后被诊断的阿斯柏格征,有2002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佛农.斯密史教授(Venon Smith),有数学界最高奖项的菲尔士奖1998年得主Richard Borcherds,还有牛到拒绝了菲尔士奖的俄国数学家格里高.帕尔曼(Grigori Perelman).
有著名喜剧"捉鬼突击队"(Ghostbusters )的编剧和主演之一的Dan Aykroyd ,还有主演过美人鱼的著名美国演员Daryl Hannah。
著名的歌手和作曲家泰勒(James Talor )也是阿斯柏格征。
英国最著名的草根明星苏珊大妈最后把自己一直以为的脑瘫重新诊断为阿斯柏格征。
日本著名的动画设计师Satoshi Tajiri (J田尻 智),创造了Pokémon. 也有传说他从小有阿斯柏格的诊断。
前苏联最杰出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也是阿斯柏格征。
而在更年轻的一代的阿斯柏格征的年轻人中,还出现了过去想象不出的行业中的杰出人物。
Brian Gutierrez,2013年被当选为美国加州州议会成员,并且是议会中残障委员会成员之一,一直为残障特殊群体服务。
Clay Marzo:美国夏威夷州的职业冲浪运动员,曾得过全国比赛的第三名的成绩,并且拍摄的一部关于他的阿斯柏格征和冲浪生涯的纪录片"Clay Marzo: just add water ".
Craig Nicholls: 澳大利亚摇滚乐队"the vines"的创办人和主唱。
Danny Beath: 国际著名的植物摄影家之一,主要以拍摄热带丛林中的蕨类植物而闻名,他获得过植物学硕士和生物环境学的博士,他在四岁被诊断为自闭症,长大后改成阿斯柏格征。
Heather Kuzmich: 诊断为阿斯柏格征和多动症,曾参加美国著名的模特选秀节目America's next top Model, 并得到名次,现在为职业模特。
Henry Bond:英国著名的摄影艺术家和作家。
James Durbin 美国选秀节目"美国偶像"第十季中获得第四名,小时候被诊断为自闭症和妥瑞症,现在为职业歌手,出了两张专辑,并成家生子。
Jason Zimmerman: 国际电玩界的著名职业选手,其化名为 “Mew2King” (M2K), 小时候被诊断为自闭症,多动症和强迫症,开始以电玩来弥补他在社交能力上的不足,但以后却以此为事业而成名。
Michael Burry,曾在2003年前经营美国一家对冲基金,并敏锐地觉察到了金融危机而賺了大钱,他以此为主题的自传"the big short",被改编为电影并入围了2016年奥斯卡最佳故事片奖,他从小被诊断为阿斯柏格,而且他的一个孩子也被诊断为阿斯柏格征。
Peter Howson:瑞典以战争题材而闻名的画家,他和自己的女儿都被诊断为阿斯柏格征。
Raymond Thompson:英国著名的作曲家,编辑和制作人,涉及音乐和电视两大领域,自己和儿子都被诊断为阿斯柏格征,自己也因为这方面的公益活动而受到英国女皇的褒奖。
Tim Ellis澳大利亚最著名的魔术师之一,从小被诊断为阿斯柏格征。
Tim Page :美国著名的音乐评论家,获得普立策奖,他在成年后被诊断为阿斯柏格征,也以此写过自己作为一个没被诊断为阿斯柏格征前的生活和困惑。
Alexis Wineman 2013年美国小姐决赛选手,获得最受欢迎奖,她是蒙大拿州选美冠军,她从小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
3: 我们周围的榜样
在现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年代里,大概所有的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会加入多个相关团体,必然有不少进步很大,努力成长的孩子,足以成为榜样,基于隐私原因,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九: 抓住一切机会,给以正向鼓励
记得当时和我儿子说这个话题时,他反复地提到了两个问题:
"我以后还能上大学吗?"
"我以后还能找到工作吗?"
我知道他心里还应该有另外一个问题他没说出来,因为他一直宣扬自己要独身一辈子,所以他没说出来:
"我以后还能恋爱结婚生子吗?"
不管我们内心有多么怀疑和悲观,这种时候都要坚定地给他们正面的鼓励。当我们为他们的前途忧心忡忡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担心着,而我们大概是世界上很少的几处他们能听到那样正面积极的鼓励的。但是也不是单纯的给他们不切实际的虚夸口号,实事求是最重要,对能不能上大学,我们还没有拿定主意,有些是可以肯定的,他不可能自己离家去外地上大学,最多也只是在家附近的两所大学,再加一所社区大学里挑选,即使上不成这些,还有很多网络大学可选,这不是一个非上大学不可的问题。但是他必须也可以找到工作,而且还要维持,他也可以在有我们帮助的情况下,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自尊和自信。
我们和孩子详细讲解什么是自闭症,他是怎么样的自闭症,以及这个自闭症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好坏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他们解答和他们生而带来的困惑,给他们从小就感知到的与人不同的人生一个解释,对于已经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如何在这个阶段找到自己的"身份归属",也就是找到自己该属于那一类人的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在现实中他们好象没有办法去融入任何的一个同龄人的群体,程度高的即使已经在融合了,绝大多数还是不能和普通的同龄伙伴无间隙地交集融合,而程度低的孩子既不能和普通孩子看齐,也不能和同是谱系的孩子互通,这些孩子或多或少地都被社会所疏离隔绝,青少年人格成长中的最重要的关键之一"身份归属",似乎成了无可归依。无论是高功能的还是低功能的,都会遇到这方面的空缺。从哲学的角度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三个问题放在谱系青少年身上,就是如下三个方面:
"我是个怎么样的人?我是自闭症吗?我又是怎么样的自闭症?"
"我的自闭症是怎么来的?是先天的还是后天造成的?是该怨天呢还是怨父母?"
"我的将来会怎么?自闭症会给我带来多大的伤害?还会带给我多少好处呢?"
最新的一个调查让我警觉,瑞典发表一个基于从1987年到2007年中全国2万7千多自闭症成人和同事情2百7十万普通成人的医疗数据的调查报告,显示出自闭症谱系成人的平均寿命比同龄的要少将近二十岁,而造成早逝的原因第一个是我们已知的癫痫发作率高,第二个原因却是我们以前不知道的:自杀率高,而且是高功能自闭症成人的自杀率要比低功能的比较高出9倍多。大凡人不想活了,总是基于要么是肉体上的不可忍受之苦,要么是精神上不可忍受之痛,我们知道自闭症普遍感知异常,但也没到忍受不了要自杀的程度,那么其原因大概就是心灵之痛了,为什么那么多闭症成人会轻生呢?而且还是高功能的(自然包括了阿斯柏格征)的居绝大多数呢?
每一个轻生的人当然有各个不同的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他们的父母大概想的一个最多的问题估计是一样的,那就是"假如我们那时候这样那样做的话,那么现在会不会不会这样了呢?"好好的谁也不会欢欢喜喜地去自杀,总是在不断地受到了挫折和绝望后才走上不归路,而挫折本来也是失败和期望之间的关系,即使面对同样的挫折,自我期待高的或许会痛不欲生,而自我期待低的人可能会安之若素,当我们和孩子解释了他的自闭症的时候,我们不光要给他们这个概念,还需要给他们一个在泛泛的谱系这他自己确切的定位,比如高功能的,低功能的,或是阿斯柏格征的,因为不同程度的肯定有不同的期望,这期望也给他们对现状和历史的解释(我为什么是这样的?),和对将来的期待(我会在人际关系,恋爱婚姻,工作岗位等方面不如他人,也不必强同要求),在他们面临着人生将来的风浪颠簸前先给他们准备一个可以稳住阵脚的铁锚,这大概是我们之所以要在他们的青少年阶段甚至更早,就和他们进行符合他们程度的深入讨论的最主要的目的吧。
写了那么多,再概括总结一下:
1: 和孩子讲他们的自闭症是非常必要的,晚说肯定不如早说,轻描淡写肯定不如认真严肃,但是最重要的是依据孩子的程度及他自己的需要。这是最根本的准则。
2:父母在讲之前先要做足功课,找到最切合孩子实际的内容和方式。如果父母自己没有对自闭症有个正确的积极的认识,那就先不讲或是求助别人。
3:要详细地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来印证他所具有的特征。不是一个笼统的自闭症就可以盖棺论定的。
4: 任何自闭症的症状,都有其有益的正面的方面,也有有害的负面的方面。即使是自闭症,也要从孩子身上找出优点和长处了。
5:自闭症只是孩子全面的人格中少数的几个方面,除了那几条之外,他和所有的孩子具有一样的价值,也具有一样的要求。不能以自闭症这个标签来抹杀一切。
6: 即使是自闭症谱系,也是有很多人才和榜样,尽量地收集和宣传那些符合孩子需要的事例
7:无论你怎么悲观,现实多么残酷,记住,除了你做爹做妈的以外,大概孩子的世界很可能再也找不到一个能一直接纳他鼓励他支持他帮助他的人了。所以鼓起你的勇气,聚起你的智慧,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看到希望看到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