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401#
发表于 2006-12-1 08:27:52 | 只看该作者

re:哇,闻森和楠楠是同一天的生日耶!...

哇,闻森和楠楠是同一天的生日耶!

祝福闻森,生日快乐!!!!!

淇淇楠楠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发表于 2006-12-1 08:35:24 | 只看该作者

re:闻森今天生日么?那生日快乐,天天快乐!

闻森今天生日么?那生日快乐,天天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发表于 2006-12-1 09:33:38 | 只看该作者

re:祝闻森生日快乐!天天进步!

祝闻森生日快乐!天天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4#
发表于 2006-12-1 10:28:07 | 只看该作者

re:祝你的小孩天天进步!

祝你的小孩天天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5#
发表于 2006-12-1 16:41:49 | 只看该作者

re:小闻森,生日快乐!

小闻森,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6#
发表于 2006-12-1 23:23:36 | 只看该作者

re:闻森先生:生日快乐~请 binf...

闻森先生:生日快乐~

请 binfeng 一定转告闻森,我的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7#
发表于 2006-12-2 00:38:04 | 只看该作者

re:闻森是12月1日生日吗?祝小闻森...

闻森是12月1日生日吗?

祝小闻森生日快乐!

如果是12月1日,与我可是同一天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8#
发表于 2006-12-2 00:44:38 | 只看该作者

re:祝冯公子: 生日快乐!心想事成...

祝冯公子:
    生日快乐!心想事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04:04:58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各位的祝福.闻森是十一月三十日生日,...

谢谢各位的祝福.闻森是十一月三十日生日,要是算上时差,到是能和鱼儿凑成同一天了,但是和楠美女一起生日也不错啊,长大后他就多一个能搭讪美女的话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19:38:12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之七...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之七>>

"没有免费的午餐了"

这是一句英谚,"there is no free lunch",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就是说凡是要自己经过努力.
以这个开头是前天看了十几分钟的一个"脱口秀",叫"菲尔医生"(Dr.Phil),很有名的一个节目,菲尔医生是个心理治疗医生,常常对听众各种各样的家庭,心理问题作出很直率很精炼的分析.我不大有机会看他的节目,但是偶尔看了,总能得到些很有启发性的东西.
其中在去年有个节目,是有个女人要离婚,原因是她的那个"控制欲太强"的丈夫实在让她受不了,所以俩口子上了电视来找菲尔医生评评理.那个男人依我看就是有很典型的"爱斯伯格症"的症状,家里的任何东西一定要按照他的苛刻习惯进行,甚至于他为了挂在地下室墙上的五金工具不被老婆放错地方,他在墙上依照工具的样子每个都画了线,这样那个工具一放错地方,他马上能察觉.搞的老婆整天神经兮兮的,日子很难再过下去了.这个谈话稿我还保留着,以后想写一篇文章,说明象这样的"刻板思维"----无论他是不是被诊断过自闭症还是没有,都会严重地影响到他今后的社交及情感生活中去.
但是前天看的这档节目,是讲一个老人家太宠孩子的事,现在这个叫爱伦的人,过去宠他的女儿,要什么给什么,直到女儿二十四岁了,也成了一个自己有四岁女儿了,老人家还在帮他女儿付帐单,女儿化着老子的钱也是天经地义地化.这个外公自然就更宠孙女了.
本来这样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是很好吗?但是后来母亲觉得不对劲了,女儿越来越难伺候,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不给就耍赖打泼,最后一找到外公就什么心愿都满足了.
女儿说,"都是外公宠坏的,现在这孩子一点都不知道感激,一点不知道珍惜".
外公说,"难道一个外公喜欢自己的孙女,错了吗?"
菲儿医生对母亲说,"你现在也知道后果了?但是先别怨你老爸,你自己就不是这样心安理得地还躺在老爸的钱包上吗?你想改变你女儿,先得改变你自己的态度".

这个节目让我感触深的是那个四岁的孩子,看得出那个单亲母亲的经济条件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她们还是住在美国人叫"Trailer"的活动房屋里,但是那个孩子的玩具是成山成海,更多的是扔在储藏室里的那些,她外公还很有些骄傲地介绍他的"爱心".
值得一提的是她母亲对她的评价,说孩子一点都不懂感激珍惜,(she doesn't appreciate anything),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她从小到大,想要什么,一张口就有什么,她已经习惯了,她没必要去学会感激珍惜.不光因为如此,也是正因为一切来的太容易了,她的满足感很快地就消失了,马上就会厌烦,就再提出新的要求,立即又得到满足,很快又厌惓.钱化的越多,脾气却长的越坏.
这一切都是大人们宠坏的,孩子能轻而易举地得到他们的愿望,但是同样也会轻而易举地舍弃.比如,象我们小时候,可能就只有那么几样的玩具,但是在我们的心目中对那些很简陋的玩具的依恋和回忆,肯定要比现在这些孩子们要强的多,因为那些玩具来之不易,是自己或家长节衣缩食地省下来的,是自己抽紧骨头"乖"了很久才得到的奖励.是某种意义上自己"挣"来的,玩起来的滋味自然不同了.
用钱不一定就能买到快乐,尤其是对孩子来说.

这很让我反省自己的做法.在闻森早期没语言没交流的时候,为了能介入他的世界,我想方设法地买了玩具来吸引他,他不说,我都自动地给他.心里想着能有那么一两个神奇的玩具能让他在那些单调刻板的行为中脱身而出,但是结果大部分他都不感兴趣.
等到了他开始能表达了,开始对外界越来越有兴趣后,我就在想不能再这样无条件地满足他的要求了,得让他知道他需要付出劳动了.我希望他得到的是付出劳动后才得到的乐趣,而不是不劳而获的乐趣.
让闻森倒垃圾然后挣一个25分的钢奔儿是第一步.他也喜欢做,只要他想起来,他就会抢着去倒,很有点纽约黑社会垄断垃圾行业的味道.但是他没把这个和赚钱联系起来,因为他还没用过钱.有一次,闻森故意把妹妹的脚踏车把手柄上的流苏剪了,他妈妈生气了,让闻森用他倒垃圾的钱去替妹妹买回流苏来.主意很好但被我否决了,一是他的那点钱不够,更主要的是我想让他的最初几次赚钱的经历能用在"被奖励"上,而不是"被惩罚"上.

所以,昨天等闻森做完功课,我先开了口:
"这次圣诞节想要什么礼物啊?"
他没思想准备,就说了他不知道.
"要不要<<夏洛蒂的网>>这本书啊?"
这是他们现在正在阅读的那本书,同名电影这个月上映,闻森正等着呢,所以我提醒了他一下.
"好好,我要书做礼物,我还要去看电影",他马上兴奋地表示,"我还要件礼物,我要两件".
"那是什么啊?"
"<<极地快车>>里的火车".
"闻森,你已经有这么多的火车了,<<极地快车>>里的火车和我们在上海买的那套老火车是一样的啊,换点别的吧"
"不,我就要<<极地快车>>里的火车",闻森开始牛皮糖一样粘上来耍赖了.
"好吧,我答应你有两件礼物,但是我们要做笔交易(deal)"
"什么是交易?"
"就是我把你做事情,你也要帮我做事.我给你买两件圣诞节礼物,但你要答应我做好两件事".
"好啊",闻森这时候什么都能答应下来,只要你给他买宝贝火车.
"第一,你要在家里练琴",最近这小子不愿在家弹琴了,其实老师家弹得比过去还要好,但是回家后却一个指不愿碰,大钢琴成了积灰尘的家具,搞的老妈很恼火,所以我先把这个提出来.他答应了.
"第二,不能和妹妹打架",这几天兄妹俩睡觉时干上了,争着和妈妈睡,免不了又是一场打闹.所以我把这个也提出来了.
闻森答应的很痛快.口说无凭,我让闻森拿来纸写下合同.
闻森写道:(其中几个词我把他拼写出来的)
"two presents for Vincent is (注:他用错词了) Charlotte's Web book and polar express toy train
1) I will play piano
2) and not fight with Frances "
写完了,我提醒他别忘了签名啊,他又把名字签好,写上日期.我把这一纸合同仔细收好了.

晚上,不出所料兄妹俩又打起来了.我在边上象诸葛亮一样说,"闻森,我们有这个交易啊,第二条是不和妹妹打架".
闻森一听,突地起身,赶紧离开了那块是非之地.
圣诞节礼物从现在开始不是那么好拿了,得自己付出点什么才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1#
发表于 2006-12-2 20:54:48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这个可是个不错的主意哦,马上学以致...

呵呵,这个可是个不错的主意哦,马上学以致用.

淇淇楠楠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2#
发表于 2006-12-2 21:07:53 | 只看该作者

re:<<夏洛蒂的网>>我正在读,中文...

    <<夏洛蒂的网>>我正在读,中文翻成<夏洛的网>,也是我儿子的同学的妹妹班上的主选课外读物。
    感觉还是有深度的,但愿孩子能喜欢小猪和蜘蛛的友情。
    越越前几个星期跟我提过零花钱的事,我因为没有想好,还没有写出协议的草本,他自己是想与考试成绩挂钩,什么考90以上10元,95以上20元,而我不太提倡,劳动赚钱似乎更合情理。却不想闻森已经要学习经济学了,真是后生可畏啊。
    闻森很会选生日,过了这节那节,再到自己的生日,还有一个圣诞节在后面压台,好幸福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19:11:08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之八...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之八>>

"一个男人和半个男人之间的战争"


在以前有部著名的译制片<<追捕>>,它的原文却是很长很费解,叫<<涉过愤怒的河>>.但这个名字用在我儿子身上到是蛮贴切的.我们就来看看闻森能愤怒到什么样子:


星期六下午,外面天气有点冷,但是看他们兄妹俩实在在家里玩腻了,就打算让他们去游乐场玩一会儿.
他们很兴奋,照例去拿自己的滑板车,但是被我阻止了,因为外面还是冷,不想他们在外面太久.闻森自然不高兴,但是软磨硬扯的,总算和他达成了不带滑板,但可以带一盒粉笔去.
没想到刚出家门,妹妹就来抢哥哥的粉笔盒,俩人扭成一团,其实妹妹也有自己的粉笔盒,但给她说了,两人就是不理,照打.
我发火了,俩个人都给我回家,今天那里都别去了.闻森的满头热情一下子被浇了个透心凉,火气也上来了.本来这事的起源是妹妹的错,但是我还是想趁机敲打闻森.我把闻森叫来,问他怎么我们刚刚前几天定了圣诞节礼物的交易,你保证过不和妹妹打架的,怎么犯了?!
闻森不知道怎么给自己申辩,但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冲过来举起愤怒的小拳头打了过来,我和他有约在先的,任何时候他要打我,我也还手,然后让他明白打人是会痛的,就象我打他一样.
他被我反打了以后,就不再攻击了,嚷嚷道,"爸爸打我,爸爸粗暴,爸爸要有大麻烦了,我要在你头上打个大叉叉!"

(这一句"粗暴"(rude)还是第一次听他说起过,这应该是我在给他编的第一个社交故事中,向他说明让老师"住嘴"是一个"粗暴'的行为,没想到他学了,还用得很对.看来社交故事确实很有帮助.)

他看看 “打叉叉”的威胁不怎么有用,又想了新招, " 我要吃维生素,我要长的比你强壮,我就把你扔出屋外去”.

(吃维生素长身体,是我们一直哄着他,但是他的口腔敏感而不愿意嚼这些维生素粒,但是虽然没吃,但是话是听进去了,而且马上被用来作为了一项新武器.
第二天,当然是风平浪静后,吃完晚饭,我一拍维生素瓶子,说谁要STRONG谁就过来吃维生素啊,闻森自觉地过来吃了,这是第一次看他自己愿意而且没打折地把整颗维生素吃下去,边吃边问我, “我吃了维生素,就会长大变强壮的,是不是?”)

他在那里涕泪直流狂喊乱叫,我也知道再逼他也没有,我坐下来,冷静地和他说,不管你要打叉叉,要把我扔出去,随你便,但是你和妹妹打架,打我,骂我是不对的.
闻森仍然被愤怒控制着,这时他去搬救兵了,但是妈妈正在洗澡,妈妈说,闻森别进来,我要 “隐私”(PRIVACY).闻森做的很好,在这种时候,他还能听进去了,最终还是让妈妈洗完澡再来帮他.

(就象在<<如何对待脾气暴躁的孩子>>一书中讲的,等他的愤怒冲过了临界点,到了不可控制的时候,这时候什么规劝,教训都是没用的,只能是让孩子平静下来才说.
去寻求帮助,找靠山就是一个很好的很合理的方法,如果面对强敌,自己不能改变现状时,不能自己硬顶,也不能由着自己被愤怒牵着走,这时候去寻外援就是给自己下台级.这点他做到了,以后要有意识地加强)

闻森看看妈妈救兵还一时来不了,自己又想了个主意,回来后又冲我嚷嚷, “我要和杰妮诗打电话,告诉她爸爸很粗暴,爸爸太坏了,应该把他送进牢里去.”

(这个时候能想起老师来,应该能说明这个老师平时对他还是不错的,到底是自闭症学校的老师,能够和孩子形成这么亲密的关系,很不容易,这也是我之所以不愿现在就考虑把闻森换到正常学校的原因之一,好的老师要远远优于好的学校,至少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是这样的)

大概还不解气,闻森又说出让我们很担心的话出来,"要是你以后还这样粗暴对我,我就不回家了,我到别人家去".

(这不是好兆头啊,赶紧和他严肃讲明:如果你现在离家出走,是违法的,警察可以把你带回家.闻森就说,那我长大后呢?你要是长大到十八岁,我们巴不得你离家呢.他好象认可了.这事不能马虎)

妈妈紧赶慢赶地洗完出来了,闻森先去告状:爸爸粗暴,爸爸打我,爸爸很坏.他妈妈一听我这个”墨索里尼,总是有理”这次没理可讲了,就过来兴师问罪.我说好啊,闻森我是打你,骂你,对你粗暴,可是谁先动手的啊?妈妈问闻森,谁先打的啊?谁先骂的啊?小家伙倚靠着妈妈身上,不言语了.
看着这条愤怒的河渐渐地平息了下来,我也不想再纠缠下去了,先走开去,留下他娘儿俩亲热一会儿.孩子的脾气也是象夏天的阵雨,来的快去的快,一小时后,他就坐在我身上看电视了.
但是大人的心里却不会这么快平静下来.其实象闻森现在的暴怒发作现在是很少的了,对于这样的情绪失控,我自己给他订的发展纲领,大致可以分为三点:

1)在已经习惯的生活或作息程序被打破时,能处之泰然,平静地接受.
2) 能做到在一般较强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能够较快地把情绪平息下去,并且愿意听取合理的解释,接受折衷的办法.
3) 在受到误解,嘲弄,指责,批评,冷落等时候,或者是他的情绪爆发失去控制的时候,能不能不让局面升级,能不能控制住 “只动口不动手”,尽快找个台阶下.

对于前两点,闻森已经能做到了.这第三点,其实对所有的人都是难的,但我还是觉得应该从现在就开始找机会磨练.其实这天这件事一开始我也明白,我完全可以把这件事灵活一下,想个办法,让闻森的情绪不受打击,本来他也是好好的,是妹妹横插一杠进来,但是这个冤大头却让闻森扛了下来.
我一开始也知道是闻森受了委屈,但是他不知道怎么来表达委屈,不知道怎么样来化解委屈,而是听任自己的情绪泛滥成了一条愤怒的河,然后泛滥成灾,把自己和别人都卷起来不知冲到何处去了.
所以,我打定了主意,委屈就让他委屈一次吧,这何尝不是一个训练良机呢,只是这样很难有所作为的,以后还得想想办法.
但是有一点,我也是比较坚持的,尽管平时对他宽容有加,但是在一些重要的态度上我非常强硬,寸土不让.不给他一点迁就的幻想.这也是我能日益感觉到的,随着闻森一天天的长大,就象所有的处于反抗期的孩子,越来越难以驾驭,我觉得家里必须要有一个具有权威的人,要让孩子有朝一日知道,他的某些行为和态度是家里绝对不容许的.这样或许能在孩子的青春期中某个关键时刻起点作用.
但是孩子妈妈象很多的女人一样,常常把芝麻大的事情当西瓜,却将西瓜大的事当成了芝麻.所以这角色还是得我来.
也是我带闻森比较多,家里也是他和我的关系最近,所以只要我一翻脸,对他的刺激也越大.所以尽管他口出恶言,我还是自我感觉他其实是最在乎我的.
可是这样闹,对大人的伤痛要远胜于孩子自己的.就象秋妈妈不愿到央视露面一样,我也不想去当这个角色.实在是不得以为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4#
发表于 2006-12-7 11:46:02 | 只看该作者

re:真得替闻森叫屈。不知道闻森当时有没有对妹...

真得替闻森叫屈。不知道闻森当时有没有对妹妹喊“这是我的”,或者喊爸爸来救驾。最近看了《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后总结里有句话:“在我们努力教育孩子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时,要想有效果,就不能伤害他们的感情”。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确实太难了,往往看到孩子们的打架,我们往往先控制不住就发火了。这样孩子们反而会迁怒于我们,像闻森向你挥拳头,我想冯先生也是得到了教训。也许很平静的将他们俩拉开,但要很严厉的告诉妹妹“没有的到别人的允许,不能抢别人的东西”;告诉闻森:"妹妹不是用来打得,你可以给他讲道理。”话虽这么说,但这个不能伤害他们的感情也得分情况对待,我也是常常不能区别对待直弄得我现在常被深深牵着鼻子走。最让我头疼的是买东西,一出幼儿园直奔超市的垃圾食品。这么冷的天,要不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大声哭嚎,真得令我很难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发表于 2006-12-7 12:55:14 | 只看该作者

re:看了闻森受教训,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觉得...

看了闻森受教训,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觉得闻森真是受委屈.我是这样认为的,闻森已经用行动用他的那种表达方式很好的表达了他的委屈了.我可以以自己的经历来为闻森做个辩解,比方说,我老公冤枉我,他会说,而我说不出来,我没办法,我只好大喊大叫,顺手摔点摔不破的东西.这样做我自己痛快点.老公当然也就罢嘴了.闻森向爸爸挥拳头和我那个表现差不多.比我还好呢,我都那么大的人了,闻森这么小,他都会骂,会搬救兵.尤其想出来的招数,充满了童趣,非常可爱,闻森很棒!
还有一个感慨,做爸爸的有点歪脊梁,凭什么只教训哥哥呢,妹妹也得教训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发表于 2006-12-7 13:30:29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男人和半个男人之间的战争"非常...

"一个男人和半个男人之间的战争"
非常好的案例,告诉我们从不同的纬度去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
发表于 2006-12-7 14:59:45 | 只看该作者

re:冯先生对孩子的较育很用心.不过还是提醒一...

冯先生对孩子的较育很用心.不过还是提醒一下,对孩子"动手"还是注意场合,不然那个"爱管闲事"的告你child abuse,把孩子带走了.而且学校也会教孩子,家里发生"暴力",打911.我听过这样的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8#
 楼主| 发表于 2006-12-7 18:47:54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个话题还可以说许多,所以我特地放下其他...

这个话题还可以说许多,所以我特地放下其他更"赏心悦目"的话题,讲讲这个不愉快的事,也是为了想借机讨论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1)对于特殊儿童,要用特殊方法,这是我们训练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点.比方说,我们对自闭症孩子呵护有加,从揣摩他们的心思到规范行为训练,到RDI层次上的基本思维能力的训练,这都是我们正确的方向.
但是对他们的呵护,从道理上来讲,不能够成为娇惯他们的借口.也就是说,不能在某些大的原则立场用"特殊孩子"来做挡箭牌.一旦他们的能力能达到一般孩子的程度,马上就要把应有的教育水准给他加上去.这里,我讲的不是他受不受委屈的事,而是他尊不遵守合约的事,最近我在给闻森灌输的是:keep promise(说到做到,不食言)的观念.看来我还要用更多的社交故事来讲给他听.

2)我在以琳刚开这个帖的时候,曾引用了一篇描述"草莓族"的文章,也就是那些家境优越却心灵脆弱的年轻人,我是非常担心照现在的情况下去,闻森(或者说很多这里的孩子)即使是被"康复"了,也还是"草莓"一颗.
如果你有机会去看一些美国那些成年自闭症尤其是爱斯伯格症的BBS,你会发觉他们的心理是很脆弱的,在自己的"与众不同'中找不这北,更不用说心理承受能力了.

3)但是象有些家长那样的,又是太出格了.有个人在说孩子不肯练琴,就恐吓,开骂,还自己说这是训练心理承受能力,这不是训练,而是"白色恐怖",因为你没有搞清楚孩子的"特殊性"在那里,为什么他回这样?你是不是一定有这个必要要强制他这样,为什么你自己没有先检讨一下自己的做法?

4)就象有朋友贴的那本孙瑞雪的书,对里面的观点我也不一概认同.
孩子有敏感期,成长期这是对的,了解到孩子在各年龄阶段的特殊需求,能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处理孩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没异议.
但是要把孩子成长的敏感期当成宠惯孩子的借口,这是我深不以为然的.
用书中的一个例子:孩子第一天拿到学校里的书,被老师没收了,由此家长推论出孩子的心灵深处受到了伤害,后愧不该送到学校去.
这样做的后果会好吗?
以后她还要上学,上班,难道她第一天不喜欢那里,你就同意她不去上学,上班?
这个例子里的家长态度就是太多虑了.孩子适应新环境,总会有哭哭闹闹的时期,这些是正常的,并且很有必要的生活经历,孩子们就是在哭哭啼啼中学会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的.家长是过分夸大的孩子的敏感期.把成人的思维套到了孩子身上.一个孩子的正常成长就是要在笑声和哭声中同时进行的,过份的呵护只能培养出一个颜色鲜艳但是内心脆弱的"大草莓".

所以对孙瑞雪的那本书,我私下里认为它的功利目的太明显了,举的例证都是象往自己脸上贴金.尤其是她说的,家长老师没能正确处理孩子的敏感期,造成了孩子的"自闭",更是胡说八道.

5)最后讲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关于情绪控制.
事实上我自己的情绪失控,也曾到了去接受辅导的地步.我特地去参加过公司里的"愤怒管理"课程,有些体会是很有用的.
对于控制愤怒,人们一般会说,做做深呼吸,吵架前先走开,就事论事,只对事不对人等等,这些还只是技术手段方面的.人们对为何引起愤怒的原因做些分析,结论是很多的原因是双方的沟通问题,吵架的双方往往是各说各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都不在同一个参照系上,所以越说越误解,越说越来气.这在夫妻间尤其为甚,因为双方太熟了,没顾忌,所以一件小事,就能把七姑八婆,沉年旧事全拿来恶言相向.本来要搞清楚的问题却早被丢在一边了.
其实只要冷静一下,了解一下对方的'参照系",知道对方为什么要兴师问罪,站在对方的问题想一想,就很容易把对方的怒火熄灭.
这可能就是自闭症孩子的本质困难之一了,如何了解别人的想法,意图,如何感受别人的心情能够考虑到这一层,那就是"治本"了.
在这里,从最理想的角度讲,要是当初闻森马上反应过来,说这不是我要打架,是妹妹先挑衅的话,我会很高兴就放他一码.但是很遗憾,他被愤怒冲昏了头.
当然情绪控制,不光是对自闭症的孩子,即使是对我们这些成年人,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能力处理妥当的.但是,我还是想有机会把这个问题给激发起来,看看自己能教育多少.也慢慢摸索一点办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7 19:57:08 | 只看该作者

re:<<节日欢乐>>昨天闻森没回...

<<节日欢乐>>


昨天闻森没回家作业,我说,这样吧,你就给圣诞老人写封信吧.闻森很乐意.
摊开信纸,我说信应该怎样开头啊,你要写"Dear Santa".
他写了Dear,但Santa不会拼,我给他拼出来,他写上去.
然后我跟他讲,你告诉圣诞老人想要什么礼物吧.
他不加思索就说,"I want ...".我打断他的话,你是请求别人给你礼物,这样写不好吧?如果你不Nice的话,圣诞老人会怎样呢?
闻森答,"He will rip off paper(他会把信撕了)"
很对.然后他就改写成了"May I have ...".
接下来写具体向圣诞老人要什么,这我们前几天写过合同,他飞快地抄下来他要的两件礼物,Charlotte web book and Polar Express toy Train.
写完这两件礼物后,他特地在每件前面注上了号码1和2,还圈了出来.别小看这一点,这是老师特地强调的,在阅读过程中把要点画出来,以加强理解和记忆.闻森有点墨守成规地"刻板",但是这是好习惯.
写完后,他马上想用句好结束,被我喊住了.
"你这样问人家要东西,还忘了说什么啊?"
闻森想起来了,要加"please".答得很好,这既是学校里教的,也是在家里学社交故事中学的.社交故事的功劳再加一笔.
最后,再提醒他签名,注上日期.
很好的一封信,也是一个很好的作业.


在前两天,我最后一次和我那个见异思迁水性杨花的女儿最后敲定她到底想要什么礼物.闻森在一边,正好我接到了亚马逊的发货通知,闻森订的书发货了,就没仔细想,对闻森说,"你的礼物已经在邮局了".
闻森问,"是谁买的?"
"是我啊".
"那圣诞老人呢?"
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了,他是想着礼物单应该是寄到北极去,然后圣诞老人再送过来的.我不想自己打破这个童话.赶紧自圆其说:"对啊,是我付钱,圣诞老人会送来的".
"圣诞老人送到这里来吗?他找得到吗?"
"会的,没问题,他有很多地图".
闻森是个地图狂,一听就放心了.


美国感恩节后就是圣诞假期的开始了.电台里连续地播放着圣诞佳乐.
那天深夜我开车上班去,电台里的Call In节目有个女生来点歌,说是她和几个同事正在帮助一个自闭症的孩子,经过一年后的训练,现在孩子已经可以摘掉自闭症的帽子了.她和几个同事很高兴,想点只圣诞歌.
我想这肯定是个天使假扮的.
车外北风正紧,夜深沉.车内仙乐飘飘,温暖如春.我的心情象着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一路畅快.

愿神保佑大家
祝方老师早日康复.

圣诞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0#
发表于 2006-12-7 20:36:38 | 只看该作者

re:我曾经非常恐惧孩子的怒火。与孩子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6 18: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