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ameli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同度过的日子----凯凯的人生

[复制链接]
1141#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8:44:10 | 只看该作者

re:虎娘早就计划生三胎了,前提是她不带就行(...

虎娘早就计划生三胎了,前提是她不带就行(呵呵,内部消息)。

我已经鼓动了三个妈妈,都生好了,都是好的,也都是女孩。

依妈说的也是,但那只是诱因,我们的孩子底子还是有问题的,否则别人怎么没事,就我们有事了。不过如果没有老人监管阿姨看孩子的话是不放心的,那么就自己辞职,否则两个孩子肯定没法带,但是辞职了经济也要考虑,所以也是要考虑的。我是一直监管着阿姨的,她刚来那会我都是把她和诺诺锁在家里的,出去散步也是固定时间让爷爷过来陪着一起去(爷爷住的不远),现在是全部放手了,门也不锁了,但是身份证还压在我那儿,那时每天都要说她管她,现在她很自觉的,每天也很用心,但是肯定不如我带的好,可是凯凯交给谁都弄不了,所以只能把诺诺给阿姨,可是诺诺不也挺好的吗,所以依妈你也不用想那么多,车到山前必有路,你就是思虑的太多,要放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2#
发表于 2009-9-12 23:23:54 | 只看该作者

re:上来犹豫了很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祝福吧...

上来犹豫了很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祝福吧。祝福大家都好。很高兴认识漂亮的你,跟你聊天很开心,很舒服。希望有机会再见面!
阿姨带的自然没有父母尽心,不过其实也是一种泛化吧,适当帮自己把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3#
发表于 2009-9-17 13:19:39 | 只看该作者

re:论剑最大的憾事之一就是错过了认识amel...

论剑最大的憾事之一就是错过了认识amelia的机会......等待下一个。
祝福凯凯和诺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4#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21:44:44 | 只看该作者

re:以琳的大门口,我在那儿看了你们至少有五分...

以琳的大门口,我在那儿看了你们至少有五分钟,我看到你,眼睛里满怀爱意,蹲着和桥桥说话,逗他,让他和别的家长打招呼,那种热情和爱意曾经多么熟悉,就像我曾经对过凯凯的一样,桥桥爸爸,在旁边笑吟吟的看着你们,多么幸福的一家人,我在前面发怔,s斑竹问我,你怎么啦,我说你看那孩子,眼睛多大,多亮,还有一句话我没说,那就是你看妈妈对孩子多宝贝,像曾经的我...

我对着凯,没有笑容,没有耐心和他细声说话,脸上也没有爱意,我对着别人却可以谈笑风声,如果他,可以每天不要干那么多的坏事,也许,我会更平静和宽容一点,也许我可以不那么怨恨他..

希望像你和更多的妈妈学习,心中永远有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5#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21:48:5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适彼...

下面引用由[U]适彼乐土[/U]发表的内容:

上来犹豫了很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祝福吧。祝福大家都好。很高兴认识漂亮的你,跟你聊天很开心,很舒服。希望有机会再见面!
阿姨带的自然没有父母尽心,不过其实也是一种泛化吧,适当帮自己把手吧!


那晚,是来青岛最开心的一晚,和小k妈妈,哈哈月亮,你,还有另外一个家长的聊天,直到半夜三点不得不结束,永远记得那晚,收获很多,记忆永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6#
发表于 2009-9-17 21:53:17 | 只看该作者

re:阿美,别那么说,其实大家都知道你对凯凯是...

阿美,别那么说,其实大家都知道你对凯凯是充满了爱意的。那天晚上我们彻夜交谈,我相信在场地每一个人都能够体会到你的爱意之深之切。在ZB方面,你从什么都不懂到懂得那么多,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你的凯凯?只是每一个人表达爱意的方式是有不同的,但是那都是“爱”。。。宽宽心,慢慢来,我们会向好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走过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7#
发表于 2009-9-17 21:58:5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am...

下面引用由amelia发表的内容:



那晚,是来青岛最开心的一晚,和小k妈妈,哈哈月亮,你,还有另外一个家长的聊天,直到半夜三点不得不结束,永远记得那晚,收获很多,记忆永远。

说老实话,那晚真的不想结束,时间过得太快。临别时,我其实头脑还清醒着,没有一丝睡意。狂聊一番,畅快耶!期盼下一次,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8#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22:03:45 | 只看该作者

re:我是吃了三粒褪黑素才睡下的,聊到后来越来...

我是吃了三粒褪黑素才睡下的,聊到后来越来越兴奋,不吃估计那一晚都睡不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9#
发表于 2009-9-17 22:09:1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am...

下面引用由amelia发表的内容:

我是吃了三粒褪黑素才睡下的,聊到后来越来越兴奋,不吃估计那一晚都睡不着。

呵呵,笑倒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0#
发表于 2009-9-17 22:15:03 | 只看该作者

re:阿美,想不到还留给你那么温馨的一幕。...

阿美,想不到还留给你那么温馨的一幕。
从心底里很佩服你,为凯凯尝试所有的可以尝试的方法,这需要你多少的精力和体力啊!那是凝聚的爱。
我想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象你那样的付出,所以就少了一些“怨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1#
发表于 2009-9-17 22:17:55 | 只看该作者

re:桥妈,那晚不知你跑哪里去了?要是知道,该...

桥妈,那晚不知你跑哪里去了?要是知道,该把你“抓”来,对你来说,又是一个半夜三点的恳谈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2#
发表于 2009-9-17 22:23:52 | 只看该作者

re:我家元爸说,你们哪那么多话说?我觉得时间...

我家元爸说,你们哪那么多话说?我觉得时间许可,半夜三点的恳谈会可以继续开,真是好玩极了,扎堆谈谈八卦,交换看法,男的不懂这些乐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3#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3:02:16 | 只看该作者

re:象大家推荐一本书:《大脑可以改变》 ...

象大家推荐一本书:《大脑可以改变》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sr_1_1?_encoding=UTF8&s=books&qid=1253249859&asin=B001RB229I&sr=1-1
内容简介
大脑是个有机体,它能改变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只要人活着,年纪再大也能不断改变。“神经可塑性”推翻了几个世纪以来,认为大脑在成年后不能改变的观念。神经细胞可以重新生长,并可产生新的连接,这不仅给心智有缺陷的人带来希望,也给过去被认为无法治疗的大脑疾病带来康复的机会。此书通过活生生的典型病例,对我们日常所熟知的顽症如:抑郁症、脑中风、脑功能性丧失、孤独症、强迫症、性变态、脑平衡障碍、幻肢、脑萎缩、脑缺失……
这些长久以来被认为无法治愈的病症,在充分利用神经可塑性治疗后,都奇迹般的痊愈和/或改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健康大脑拥有惊人的潜能。

--------------------------------------------------------------------------------

作者简介
医学博士诺尔曼·道伊奇,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分析师,也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分析训练中心和多伦多大学精神病学系的研究人员,还是一位作家、散文家和诗人。他曾经四度获得加拿大国家杂志金奖。他一半时间在多伦多,一半时间在纽约工作。

--------------------------------------------------------------------------------

媒体推荐
不过短短十多年前,科学家还认为大脑线路一旦固定就永远不会改变了,并认为大多数形式的脑损害所造成的伤害无可医治。精神科医师道伊奇通过对“神经可塑性”的观察、研究、访谈,得出了大脑可以自我改变的革命性发现。道伊奇的书对具无止境的适应性的人脑,做出了不起而且充滿希望的描绘。
  ──奧利佛?萨克斯(Oliver Sacks),《火星上的人类学家》作者
多年来神经科学家一直认为,大脑是一个机器:部分遭破坏,就永远失去這部分的功能。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即使是面临灾难性创伤,大脑仍可以自行修复,增强大脑功能一如锻炼软弱的肌肉。本书是一个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教的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分析师,访谈研究大脑如何改变的科学家及被他们改造的病人,所写下有趣迷人而且不曾被正确理解的奇迹故事。
  ──《出版家周刊》(Publishers Weekly)
脑科学领域中最新的专业术语应该就属于“神经可塑性”了,这个概念显示成人的脑仍有改进的可能性。夏伦?贝格利(Sharon Begley)的《训练你的心灵、改变你的大脑》(Train Your Mind , Change Your Brain)虽然也是相同主题的著作,不过道伊奇医师在本书中描述这些因神经可塑性而得救,或是接受相关训练而改善能力的故事,对于非专业領域的一般读者应该更具吸引力。
  ──《图书馆学刊》(Library Journal)

--------------------------------------------------------------------------------

编辑推荐
从大脑自我修复的故事中发现神经可塑性疗法可以治疗中风、脑瘫、性变态、抑郁症、脑萎缩、孤独症……

--------------------------------------------------------------------------------

目录

前言:科学带来希望


第一章 一位老是坠地的女人——神经塑性疗法对平衡障碍和前庭损伤的治疗
典型病例:谢丽尔,因过量服用消炎药庆大霉素,毒害了前庭器,造成了视觉和平衡系统的破坏,成为老是坠地的人。
治疗方法:滥用抗生素会给人造成严重后果,有时也会造成终身残疾。一种通过打开其他神经塑性的通道的“舌面显示器”,达到治愈的效果。

第二章 让自己有个健全的大脑——神经塑性疗法对大脑功能性丧失的治疗
典型病例:芭芭拉,一生下来就只有半个大脑的人,患有学习障碍症,缺乏空间方位感,没有视觉记忆力等缺陷。
治疗方法:“描线练习会提高孩子的说话、写字和阅读的能力;听CD音乐和背诗的方法能提高微弱的听觉记忆,从而强化语言思维。”这种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说明了大脑可以像肌肉一样接受训练,会让人超乎寻常的受益。

第三章 重塑大脑——神经塑性疗法对孤独症的治疗
典型病例:劳拉莉,一位只有8岁的孤独症女孩,具有典型的孤独症症状:不说话,拍手掌,咬东西,好动等,并只用一些动作来表达,具有严重的语言障碍和学习障碍。
治疗方法:孤独症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发病率不断攀升的疾病,“重塑大脑”是治疗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

第四章 获得性品味和爱——神经塑性疗法对性变态障碍的治疗
典型病例:托马斯,一位沉迷于色情网站的受害者,色情描写的泛滥,使他一天只睡三小时,同时他还表现出许多怪癖和性行为,以至于他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治疗方法:难以启齿的性变态,一直困扰着患者,塑性的大脑,给你带来了解决方案。

第五章 午夜复活——神经塑性疗法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典型病例:迈尔克,一位医学博士、眼科医生,在一次网球运动中,得了致残性中风,导致左侧身体完全瘫痪。
治疗方法:瘫痪多年并被诊断无法治愈的中风,通过使用CI疗法,让中风患者重接大脑图谱,就可重新恢复正常并得以康复。

第六章 打开大脑的锁——神经塑性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
典型病例:艾玛,患有典型的强迫性官能症,老是不放心家里的炉子、电器、门锁、自来水等关好没有?有时甚至担忧死亡的威胁,并难以自拔。
治疗方法: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强迫心理的人越来越多,一种“转换频道”的神经塑性疗法,让病症完全消失。

第七章 疼痛——神经塑性疗法对“幻觉痛”的治疗
典型病例:汤姆,在一次汽车失事中失去了手臂,出现了“幻觉痛“,这种幻觉痛使在事故中失去肢体的人,备受煎熬。
治疗方法:几个世纪以来神秘的幻肢以及它所造成的疼痛,只需利用“镜像盒”,即可消除肢体的慢性疼痛。

第八章 想象力——神经塑性疗法对帮助增强记忆力和学习力的效能
典型病例:甘姆,一个智力正常的德国年轻人,生来没有什么数学天赋。二十岁时,他才开始每天做四小时的心算训练,到二十六岁时,他能心算一个数字的九次方或五次方,并且能在五秒之内解决像“68乘76等于多少”这样的问题。他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数学奇迹。
治疗方法:要使一门技能持久,需要缓慢稳定的努力,直到这种努力形成新的连接,这就是塑性机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第九章 让幽灵寿终正寝——神经塑性疗法对抑郁症的调治
典型病例:已有40年抑郁症的L先生,由于幼年丧母和家人的相继去世,往往长期封闭自己的痛苦,总是感觉自己被疏离、远隔着,不敢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长时间的沉默,造成了他的抑郁和悲伤。
治疗方法:通过心理分析术疗法的治疗,困扰现代文明社会的大多数人的抑郁症,得到了有效的治愈。

第十章 活力重现——神经塑性疗法对脑萎缩症的再生唤醒功能
典型病例:卡兰斯基,一位90岁高龄的医生,因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老年多忘症”。容易摔跤,不方便出行,同时,他最忌讳呆在相同的环境里不动,造成大脑萎缩。
治疗方法:合宜的节奏,简单地步行,就能刺激新神经元的生长,常常学习新东西,会保持快乐和健康,尤其是治疗脑萎缩。

第十一章 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神经塑性疗法对脑缺失患者的改造
典型病例:米歇尔,一位生下来就只有半边大脑的女孩,身体出现了一些只有半个大脑而引起的病症:右手腕扭曲,右侧视域有盲区等等。
治疗方法:每一个认知功能都是在一个不同的预先决定了的部位中进行处理的。一旦这个部位被“摧毁”了,它的功能可能就永远的丧失了。而大脑的塑性能够创造新的结构来代替被“摧毁”的部位,这是塑性的潜能给我们带来的奇迹。

附录一:随文化而改变的大脑——不仅是大脑改变文化,文化也改变大脑
从海上吉普赛人谈到电子媒介,无不证明文化通过神经塑性时时刻刻在改变着我们的大脑。
附录二:塑性和进步的观念
自从卢梭提出“完美性”以来,神经塑性似乎就和“进步”挂上了钩,理性的看法又当如何呢?
注释和参考资料
……
[看更多目录]

--------------------------------------------------------------------------------

序言
本书通过讲述一些涉及科学家、医生及病人近乎神奇而又真实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革命性的发现,那就是人脑可以自我改变。无需手术或者药物辅助,而是利用了大脑目前尚未被人所知的再生的能力。其中一些人曾被当作患有严重脑疾病而无可救药的患者,另一些人则没有什么特别的毛病,只不过想促进他们大脑的功能或是上了年纪的时候还能保持住大脑的活力。400年来都没人想到来做这样的尝试,因为主流的医学及其他学科都认为大脑从生理学角度上看是稳定不变的。普通人_般认为只有在漫长的衰退期开始之后,大脑才会发生变化;脑细胞则除非无法正常产生,或者受损,死亡,否则不可能被替换。大脑既不能改变其结构,它也无法找到新的方式来运转,要是大脑部分受损的话。大脑恒定不变的理论等于是宣判了那些一生下来就患有脑疾或智障以及遭受过脑损伤的人们,将终身与残障相伴。有些科学家想象是否可以通过运动或者心智训练来改善或者保养好健全的大脑,他们却被告知不要为此浪费时间。认为对许多脑疾病的治疗都是无效的甚至不保险的,这种虚无主义长期盘踞在神经医学界,蔓延到我们的文化里,直至对人的本质的基本看法都有所贬抑。既然人脑不能变化,那么来自头脑中的人的本性也必然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
认为人脑不可能改变的观点有如下三个主要依据:能完全康复的脑损伤患者实属罕见;我们无法观察到脑活体的微观活动;认为人脑像一台完美的机器的观念——这种观念可以追溯到现代科学开端之时。

--------------------------------------------------------------------------------

文摘
谢丽尔?斯利兹觉得她老是在往下掉。也正因为她老觉得自己在往下掉,所以她会摔跤。当她站起来,没什么东西支撑时,就那么一会儿,她看上去就像站在悬崖边上一样,不小心就要栽下去。她开始向一侧倾斜、晃动头部,并且伸出手臂力图让自己稳住。不久,她整个人都像筛糠一样浑身震颤,看上去就像一个走钢丝的人,在失去平衡前的那一瞬间,身肢剧烈地俯仰、扭动——只有她的双脚劈开,牢牢地扎在地上。她似乎不单单害怕掉下去,而更怕的是被人推下去。“你就像一个摇摇晃晃走在桥上的人一样”,我说。
“是的,我觉得我会跳下去,尽管我不想这样做。”
通过更进一步的观察,我发现当她试图站稳的时候,她就会浑身抽搐,好像有一伙看不见的恶棍将她推来搡去,要把她击倒在地一样。实则这伙恶魔就在她内心里头,如此不断地折磨她已达五年之久。如果她想要走一走,就不得不扶着墙。即便这样,她还是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走起来摇摇晃晃。
对谢丽尔来说,她内心得不到片刻的安宁,即便是她倒在地板上的时候。
“当你已经倒在地面上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我问她。“是不是那种要倒下去的念头就立刻消失了呢?”
“有那么几回”,谢里说,“当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地板的存在的时候……一扇想象的地板门豁然打开将我吞了进去。”即使当她倒在地上的时候,她还是感觉她仍然在往下掉,永远地往下掉,直至落入无底的深渊中。
谢丽尔的问题在于她的前庭器,也即平衡系统的传感器官失灵了。她为此活得很累,并且她心头那种总是往下坠落的感觉快把她逼疯了,这种感觉挥之不去,让她无法再考虑任何别的事情。她害怕未来。她出问题后,不久就丢了作为一名国际营销代表的工作,现在只靠每月1000美元的残疾人抚恤金生活。她现在又有一种新的恐惧,就是害怕变老。而且她还有一种罕见的莫名的焦虑。
具备功能正常的平衡感是保证我们安康幸福的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平时少有人提及,但却又至关重要。早在20世纪30年代精神病学家保罗?希尔德就研究了人类健康的官能和“平稳的”体像是如何跟前庭器相关联的。当我们谈到“觉得安定”或者“不安定”;“平衡的”或者“失衡的”;“生根的”或者“无根的”;“落地的”或者“悬空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在使用一种前庭语言。这种语言的真相只有像谢丽尔那样的人才能够完全体会。丝毫也不令人奇怪的是,像她那样有相同病症的人常常精神崩溃,而且其中许多人选择了自杀。
我们具有的许多官能,在失去之后,才意识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4#
发表于 2009-9-18 16:54:3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am...

下面引用由[U]amelia[/U]发表的内容:

以琳的大门口,我在那儿看了你们至少有五分钟,我看到你,眼睛里满怀爱意,蹲着和桥桥说话,逗他,让他和别的家长打招呼,那种热情和爱意曾经多么熟悉,就像我曾经对过凯凯的一样,桥桥爸爸,在旁边笑吟吟的看着你们...

看到你写的这些,狠狠被震了一下。 如果你看到一个,一会儿对着依又啃又抱,乖乖宝贝叫个不停的女人,就因为她的斜视,自言自语,莫名的笑而一巴掌打到孩子脸上, 你是不是也会说,象!

那巴掌狠狠地也打在我心上了。她的眼中有泪,但仍然在笑。笑到我的心裂成碎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5#
发表于 2009-9-18 22:05:23 | 只看该作者

re:看了介绍,满有道理的哦。定了看看。

看了介绍,满有道理的哦。定了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6#
发表于 2009-9-19 23:51:02 | 只看该作者

re:凯妈好!很长时间没上以琳,也都是忙孩子的...

凯妈好!很长时间没上以琳,也都是忙孩子的事情。今天上来晚了点,只来得及问个好。明天上来汇报下我家孩子的最新情况。
您介绍的书我是立马买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7#
发表于 2009-9-20 02:02:41 | 只看该作者

re:经常去JOYO网溜达,但从没有想过用“大...

经常去JOYO网溜达,但从没有想过用“大脑”一词检索下,今天顺着凯妈的指路,一口气买了好几本。等着书到了,也许看不了几页,但是开卷有益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8#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20:03:57 | 只看该作者

书的来历

在医院扎针,总有很多人来问,孩子怎么啦,我说不会说话,为什么不会说话呢,他听得到吗,听得到,听得到为什么不会说,等等很多的问题,然后等凯说了一句话出来,旁边总有人说,不是会说吗,有时我索性不回答,用沉默作答,时间长了,也不愿意给他念卡片,一听就有问题,也是为了维护我那点可怜的自尊,然后给他做数学题,也总有人上来看,孩子不错嘛,进步好多了吗,数学题都会做了,这些都是善良的人们,但他们的善良有时也会让人难堪,还好,我已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所以不难过。

有一个男人,每周来三次扎针,几个月了,我们没有说过话,他的表情也一直不是很开心的,每次都板着脸,那天他突然心情很好,笑嘻嘻的冲我们笑,然后的第二次,他过来和我们搭话,说给我们拍张照,我说为什么,他说母子情深,很温馨很让人感动,然后就介绍了这本书,他说他是脑出血,看了这本书,他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觉得生活是那样美好,他说你一定要去买这本书,里面有孤独症的部分,你要对你的孩子有信心,他一定会好起来的,他旁边的女孩笑盈盈的说,卓越网,20元,你一定要去买。

中午回家迫不及待的上网,看了目录,觉得很好,马上介绍给各位,希望你们也去买,不过我还没拿到书,所以也没看,所以如果书不好,请不要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9#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20:12:44 | 只看该作者

不要长高

凯嗖嗖的往上长,他长得越高,我就越不高兴,眼看都快一米四了,我成天愁眉苦脸,琢磨着怎样让他不要再长高了,一有人夸他长得高,我就气呼呼的说,光长个不长脑,终于我想出一条好办法,问扎针的医生,医生你看你给他哪儿扎两针,他就不长了,你扎哪儿都行,我不心疼,医生瞟了我一眼,不行,这个没办法,扎了长高倒是可以的,我马上说,那你给我扎吧,我想长得高一点,然后医生彻底晕倒,不理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20:31:11 | 只看该作者

睡觉

凯每天晚上必定要在我们的床上睡觉,否则他是不睡的,然后每晚睡着了,再把他抱回自己的房间,他爸在他爸抱,他爸不在我就拖着睡熟的他到另一个房间,因为他又高又重,我也抱不动,只能拖,不管几点抱过去或者拖过去的的,半夜两三点等我猛然醒来时,他肯定又回我们床上了,最绝的是,他一定是睡在我们俩中间,不管缝隙有多大,这种情况从我们下决心和他分开睡到现在持续了大半年了。

现在变本加厉,每天半夜我被一个声音惊醒,妈妈,我要小便,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过来的,也不知道他为何不敢一个人上厕所,我只能陪他去,如果我自己也顺便上了个厕所,他一定又回来找我,把我拉回床上。

如果这个现象讲给陈达德医生听,他又会说孩子哪儿哪儿进步了,我想年底再做一次评估,看看我们的努力有没有改变什么,分数有没有变化,天天陪着他,有时他的进步我的感觉并不明显,况且有妹妹那个小人精在旁边做干扰,有什么进步更不知道了,但医生那里的分数是可以说明一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4 21: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