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如何建立以眼神为标准的回合式互动模式(主...
如何建立以眼神为标准的回合式互动模式(主要是写给姑姑和爸爸看)
一、发出互动的信号
1.互动前,找准孩子的“注意力间隙”。
2.走到近处,面对面,蹲下来,用音效、表情、手势等发起互动,保证孩子接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信号要足够强烈和刺激。
二、孩子回应互动(第一个回合完成),我们回应孩子的回应(第二个回合开始)
1.孩子用声音回应,我们保持沉默等待。
2.孩子抬眼看我们的一刹那,我们再次用音效、表情、手势等发出足够强烈和刺激的信号。
三、循环往复,回合越多越好,如果有中断,重新开启新的互动。
互动
就是我们发出一个信号,希望孩子能够回应,或者孩子发出一个信号,我们回应之后希望孩子能够回应我们的回应,如此循环往复。
互动包括(1)跟随孩子的游戏或分享,参与其中;(2)主动发起新的游戏,邀请孩子参与;(3)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比如叫吃饭,叫穿衣出门,洗澡,一起收拾玩具等等都是互动。
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的互动,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互动的细节,要想建立以眼神为标准的回合式互动模式,就必须把生活中的互动和玩游戏的互动同等看待,不能分成两种互动模式。
回合
当我们发出一个信号,孩子做出回应,就是一个回合,我们接收到孩子的回应再做出新的回应,孩子对我们新的回应产生回应,就是两个回合。如果我们喊她吃饭,她没抬头或没应声,就没有形成回合。如果我们发现地上有一条虫,惊叫一声(发出信号,开启互动),孩子看我们(一个回合),我们用眼神示意虫子在地上,孩子顺着眼神看向地面(第二个回合),孩子回头分享,我们给予积极回应(第三个回合),我们拿起身边的铅笔,向孩子示意用铅笔拨弄虫子,孩子微笑(第四个回合),我们用铅笔拨弄虫子,再看向孩子,孩子也看向我们,一起笑(第五个回合),把铅笔给孩子,孩子接过铅笔(第六个回合),一起玩下去,可以有几十个回合,如果中间我们发现虫子可笑的样子,看向孩子,并发出声音,期待分享,孩子还是看向虫子,没回应我们,回合中断,我们再次发出更大的惊叹,期待分享,孩子回应,新的回合产生,或者叫作修补互动的中断。中间如果第三者打岔,回合中断,孩子和第三者产生新的互动回合。
以上是通常意义上的回合,我们这里强调眼神做回应,光有声音不够。
以眼神为标准
孩子听觉优先,习惯于用耳朵听,用嘴讲,不习惯用眼睛看。用声音做回应虽然是一个回合的完成,但是我们这里不算。发出第一个信号之后,没有得到孩子的眼神,我们尽量不要发出下一个信号。
注意力间隙
比如两个领导正在谈话,第三个人想请示,肯定会等待合适的间隙。孩子看书时,翻页就是一个间隙,玩玩具时,抬头拿别的玩具就是一个间隙,跳舞时,一首曲子跳完就是一个间隙,和别人说话时,一件事讲完就是一个间隙。找准间隙发出信号,孩子最容易接收到。
排除干扰,创造环境
孩子接收到信号之后,是否做出眼神回应?一是要求我们的信号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我们用音效、手势、表情就是为了加强吸引力),二是要求环境足够单纯,干扰少,干扰太多会分散她的注意力,比如我正在等眼神的时候,有人在旁边喊孩子,这个眼神我基本上得不到。
自然环境和简化的环境
现在的互动模式所要求的环境和自然环境相比是简化了的,象在餐厅喊吃饭而不管孩子在干什么,对普通孩子太正常了,但是现在为了强化孩子的“对别人的信号进行眼神的条件反射”,我们必须简化我们的互动环境,《RDI》里面说的很清楚,这只是第一步,以后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一切都会回归自然。
原来的互动模式
发出信号之前很少仔细观察孩子正在做什么,只观察到她正在看电视或玩玩具或玩连连看这样的情景,并没有去找她的注意力间隙,发信号时很多时候是她的注意力集中在别的事情上时。
发信号没有得到回应,马上发出新的信号,没有足够时间的等待,发信号的频率太高。
没有注意简化环境,比如离得较远就发出信号,背景太嘈杂时就发出信号等等。
习惯先用普通的沟通方式,得不到回应之后再用加强的沟通方式,比如“你再不来,我就吃完了”,造成她依赖这种提示。新的模式是如果需要使用敏感用语,应该第一次就用,而不是没得到回应之后再用。
[U]以前习惯于她的声音回应,我们也习惯于用口语互动,经常忘记眼神的事。[/U]
对大人的要求
我们三个人尽量用同样的模式和孩子互动,我们互动时尽量使用新的互动模式。比如孩子弹钢琴,一个小时,前半个小时是标准姿势,后半个小时是需要纠正的不好的姿势,这一个小时的钢琴可能白练了,还不如就弹半个小时。
对妈妈的要求:这种模式的互动以妈妈为主,妈妈随时要想到用新的互动模式,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就注意一下,忘了就还用原来的模式,[U]妈妈如果不能彻底改掉原来的互动习惯,希望孩子能改掉旧习惯几乎不可能。[/U]
对姑姑的要求:熟读《RDI》和《活动手册》,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刚开始少参与和孩子的直接互动,但是需要多观察妈妈和孩子的互动,生活中必须的互动,尽量用新的模式,比如叫吃饭,如果我们或孩子单独在阳台上玩,就不要在餐厅喊她吃饭,而是走过来观察我们正在做什么,找准注意力间隙,吸引我们的注意,尤其注意要得到孩子的眼神,然后说出吃饭的事。否则一是可能得不到回应,二是即使得到了声音回应也得不到眼神,三是练习了一次不好的模式,不好的习惯又加深了一次,削弱我们正在进行的努力。对姑姑的要求就是“多看多想少说话。”
对爸爸的要求:少指责,爸爸经常用一种瞧不起人的态度进行指责,对妈妈的情绪影响很大,经常浪费妈妈的时间来调整情绪,因为和孩子相处,妈妈需要不断鼓足勇气,而爸爸的这种指责正好起到一种泄气的作用,让人想放弃。
纠正孩子和情绪事件
以昨天的两件事为例,新家是为了生活更好,而不是为了保持干净整洁,如果为了干净整洁而放弃一些让她学习和探索的机会,那生活的意义就本末倒置了。
比如喝擂茶,我当时在厨房,没有顾及到她,但是她找了我,我是允许她自己打开的,而且我也想到了后果----洒在地上,我是想锻炼她对自己力量的控制,就如陈老师讲的在桌上推酒杯一样,控制自己的身体,控制自己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相通的,首先是她能够控制自己,充分的了解自己,然后才能慢慢地通过自己去了解别人。我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如果我没有时间,我让她自己随便做(过去父母带多个孩子,一般就是这种情况,孩子都发育的很好)如果我有时间,我会和她一起打开,以她为主(中间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提示,增加互动的机会,打开之后可以分享成功的感受)如果掉地上了,可以吸引她注意地上,然后一起打扫。
昨天在家里玩米,也是我默认的,因为玩米玩沙对孩子是有好处的,其实我们小时候也有过相同的经验,每个小孩都喜欢玩米,当然根本没有接触到的除外,而且我把米从袋子里倒进桶里就是她帮忙的,没有她的帮忙我办不到,上次在旧家,把米从桶里倒进塑料袋也是她帮忙才完成的。
这方面我们的分歧一直很大,姑姑和爸爸总是认为我纵容孩子,而我认为你们是代替孩子(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结果就是代替孩子,限制孩子,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事),我是希望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让她参与,让她体验,而不是我们弄好了,端到她面前,喂进她嘴里。
生活中这些小事她参与得越多,你们的纠正就越多,而这些又容易引发情绪问题。
现在的互动模式改变了,希望类似的事件由我来处理,因为大家在纠正她的时候使用的沟通方式肯定与新的互动模式是抵触的,引发情绪问题之后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费大量的口舌,而情绪问题的处理不是现阶段的重点目标。
现阶段的重点目标和其他目标
用魏老师的话说,现阶段的重点目标就是“眼神、切换、分享式注意力”,我的说法就是“建立以眼神为标准的回合式互动模式”,实质上是一样的。
其他目标象聊天、想法解读、情绪调控、表达内心感受等等,暂时不作为重点,所以象睡觉前聊天就不作为重点,因为没有眼神,但是面对面的聊天就很好。
互动效果好的经典家事
晾衣服,一个人递衣服,一个人挂衣服,或者一个人取衣服,一个人收衣服,当然需要把晾衣杆升高,造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客观环境。
一起打开零食的包装。
一个人倒东西,一个人扶。
洗澡。洗澡有很多互动的机会,比如大人示意洗脖子时,孩子的回应应该是抬头,大人示意洗胳肢窝时,孩子的回应应该是抬胳膊等等。
一起收拾玩具,一个人捡玩具,一个人拿着玩具箱接玩具。
扫地,一个人扫,一个人帮忙排除地上的障碍物。
一起摘菜、洗菜、切菜。
以上家事的特点就是“你来我往”,正好符合“回合式”的互动要求,但是需要把活动稍稍设计一下,而不是你做这一摊,我做那一摊。
具体的活动
参照《RDI》和PCI,经典的活动多做,如打牌,玩法千百种,打球,下棋,玩积木,一起跳豆袋,捉迷藏,等等,每天几个15分钟的“我失去声音了”,尽量下班前列好计划,晚上玩,录下来,总结。另外随时注意一些即兴的自由游戏和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