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thankstoyil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转帖!!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08:33:52 | 只看该作者

可怕的天才

三表说:这孩子的家长脑袋得进了什么东西才能把一个孩子扭成这样子?平克老师说:秦刚有接班人了。我觉得也说不定是李某某的接班人。干脆直接把这孩子送到外交学院算了。我们东北就盛产这类人。我们任何一代人都不知道下一辈的孩子童年是怎么死的。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3956326/Ob/1/Pt/16/sid/XMTMwOTcwOTk2/v.swf

更牛X的是这个关于奥巴马的即兴演讲: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yMzg0Nzcy/v.sw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09-11-27 08:56:12 | 只看该作者

re:我的天啊,赶快上当当,买两本书给这家寄去...

我的天啊,赶快上当当,买两本书给这家寄去,一本《越女剑》,给孩子,再晚不赶趟了。一本《家用DV使用技巧》,给孩子爹。拍摄角度太差,这形象怎么也该仰拍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09-11-27 09:09:56 | 只看该作者

re:我的个妈呀!简直一神童!

我的个妈呀!简直一神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09-11-27 09:10:0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09-11-27 09:10:27 | 只看该作者

re:妈呀,整得忒吓人了。有没有童妖一...

妈呀,整得忒吓人了。

有没有童妖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09-11-27 09:13:11 | 只看该作者

re:还好吧~~~CCTV少儿台的少儿主持...

还好吧~~~
CCTV少儿台的少儿主持人,特别是少儿新闻节目里的,不比他“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09-11-27 10:25:33 | 只看该作者

re:这孩子是个碎嘴子。

这孩子是个碎嘴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09-11-27 10:58:31 |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三表的博客的时候正吃午饭呢,吓的我一...

我看三表的博客的时候正吃午饭呢,吓的我一口饭来不及嚼就吞了下去,噎的我咳了半天。
尤其是那无数个句子中带的“啊”,也太太太....."领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1:04:54 | 只看该作者

re:在优酷上,孩子他爹发了一系列。从视频中可...

在优酷上,孩子他爹发了一系列。从视频中可以得知,他爸爸是个“半途而废”的人,所以立志把孩子从娃娃抓起,殊不知孩子不是半途而废,而是一开始就被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09-11-28 02:51:26 | 只看该作者

re:[转]“被昏迷”的罗姆·胡本之母:我一直...

[转]“被昏迷”的罗姆·胡本之母:我一直认为他是清醒的

某年的十一月,在比利时某个阴冷周日的凌晨两点,芬娜·尼古拉斯听到一个所有母亲都会为之恐惧的消息:周六晚上,她20岁的儿子罗姆在列日(Liège)出了一场交通事故后被送进了医院,生命危在旦夕。

芬娜的家住在比利时与荷兰交界处附近的佛兰德斯堪尼(Kanne)镇,26年前,那个电话将她从睡梦中叫醒。她的儿子和同车的四个朋友都活了下来。但是六个月后,由于她那正在念工程学专业的二年级儿子既不能动,也不能说话或传达出任何能理解事物的迹象,医生认定他已成了植物人,瘫痪且脑死亡,醒着但无意识。

周一晚上,尼古拉斯接到法国南部一位朋友的电话,这位朋友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他儿子的“奇迹事件”的报道。“你总是说罗姆神志清醒,”这位朋友说。

73岁的退休护士尼古拉斯今天说:“我和我女儿一直相信他是清醒的。我们内心有种感觉。我们一直对此深信不疑。”

现年46岁的罗姆·胡本是尼古拉斯的独子,23年来,他被认定已陷入昏迷,虽然是醒着的,但是没有任何意识。直到一位著名的比利时神经病学家用最先进的X线断层摄影术和大脑扫描设备进行诊断,人们才发现原来罗姆的大脑实际上能理解一切事物。他只是无法表达或表现出任何反应。数十年来,他的母亲凭直觉认为就是如此,但医生和专家们——理疗医师和语言专家们都得出结论,说她的儿子陷入了“永久性的植物性神经系统损伤”昏迷状态。

“我儿子昏迷以后,当他们发现他既没变化也没反应时,他们就说他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受到了损伤。他们说没希望了,”尼古拉斯在列日的公寓里说。“一开始,我们都不信。”

她开始不顾一切地在比利时、法国和美国展开漫漫征程,希望能找到新的机会,听到一点好消息,看到医学取得突破或者发现一些未知的专家意见,这些都可能让她不再听天由命。

尼古拉斯和女儿,还有已故的丈夫曾在堪尼镇的家中照顾罗姆,在那里还有很多当地人向他们伸出援手。他们之后搬到了列日,希望能让他在那里得到更好的治疗。他们在安特卫普(Antwerp)找了几位美国专家,又在根特(Ghent)找了其他几位专家。有五次是他们自己付的钱,因为保险公司不负担这种有风险的旅行,他们把罗姆带到费城的格连杜曼研究院(Glenn Doman Institute),该院是全球首家治疗和诊断患脑损伤疾病儿童的研究院。

不管到什么地方,他们都一无所获。1997年,罗姆的父亲病倒了,两个女人难以应付照顾一个瘫痪男人的体力活儿,她们把他放到佐德尔(Zolder)一家脑损伤疾病专修研究院,佐德尔小镇距离列日50英里。几个月以后,尼古拉斯的丈夫因患癌症去世了。罗姆知道了这个消息,因为母亲告诉了他。但没人知道他知道这个消息。

“我丈夫死的时候,罗姆没法交流,”尼古拉斯说。“现在他告诉我们‘父亲去世了,我帮不了母亲,我也不能跟他说再见’。今年,我们在他父亲的坟上种了一棵小树。罗姆也在现场。”

罗姆的父亲去世九年以后,一连串事情合起来,结束了她们不断从好心的医疗行业中周而复始地获得悲观消息的命运。罗姆的姐姐特瑞因(Tereïn)在法国电视台(French TV)上看到一个类似的病例取得突破的一个节目。她与电视台和法国的医生们取得了联系,那些医生们帮她在根特联系了一位专门研究计算机辅助瘫痪者的专家。

他把设备带到佐德尔的护理中心,并在那里取得了初步的突破。

在场的护士、语言治疗师、专科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都使用了这种仪器,并试着让罗姆做一个手势。

尼古拉斯回忆道:“我们要让他按下鼠标。但是怎么做呢?他当时躺着。他的大脑性麻痹症状很严重。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活动。医生看见他的右脚在动。我们把鼠标放到他的脚下,喊道:‘按呀,罗姆,按呀,罗姆,快按呀。’然后他按了鼠标。电脑显示‘我是罗姆’”。

然后他得把脚挪开。“他的全身都动起来,想要试着抬起右腿。语言治疗师说罗姆神经紧张了。”

几个月后,罗姆的母亲和姐姐参加了一场关于“闭锁综合征”的会议——“闭锁综合征”是指活跃意识被完全闭锁在瘫痪躯体内而无法作出任何人类反应的状态。这种症状经常被误诊为昏迷和严重脑损伤。罗姆的母亲和姐姐跟来自根特和卢维思(Louvain)的专家们见了面,他们向她们推荐了列日大学(Liège University)的史蒂芬·劳雷斯(Steven Laureys)博士,一位著名的神经病学家。

根据德国的《明镜》(Der Spiegel)周刊本周报道,是史蒂芬·劳雷斯在三年前的诊察为整件事带来了巨大突破。劳雷斯用最新式的X线断层摄影术和扫描仪发现罗姆的意识处于完全正常的运转状态,而他已被误诊23年了。

罗姆的轮椅旁有台电脑并用一种特殊的键盘。在语言和物理治疗师的持续帮助下,经过复杂的程序,他终于能够交流了。“我只有清醒的意识,除此之外一无所有,”他对医生们说。“我永远忘不了他们找到我的那天。那是我的第二次生命。”

尼古拉斯说,劳雷斯“渴望与那些没有未来的人们在一起工作。他总结出罗姆正受到闭锁综合征的折磨,他最终认定他并非植物性神经系统损伤病人。”今年,劳雷斯博士在一篇论文中推测,有多达40%的昏迷病例被误诊了,那40%就是闭锁在瘫痪躯体内却处于活跃意识状态的病例。

“最大的不同在于人们看待罗姆的方式,”尼古拉斯说。“现在人们接受他是一个完整的人了。对我而言,这意味着我不再需要为他作一切决定了。我甚至能够跟他通电话了。琳达(语言治疗师)打电话给我说罗姆想要跟我说话。他写在电脑上,由琳达念出来。

由于过去的各种医疗意见,尼古拉斯的保险公司拒绝赔偿大多数医疗费用。为了筹钱进行非永久性语言及物理治疗以及支付给协助沟通的专家,尼古拉斯现在正忙着解决这场纠纷。

“他要写字还得有人帮忙。他还没有恢复运动功能,”尼古拉斯说。“但是,只有斗士才会生存下来。战斗就在前方。你需要有坚强的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发表于 2009-11-30 12:49:16 | 只看该作者

re: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尝尝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____ 三分____ 。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豪 遗憾
  B.无奈 悲伤
  C.感伤 埋怨
  D.骄傲 惭愧

  2.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____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____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达 虚浮
  B.包涵 虚无
  C.贯穿 空洞
  D.体现 枯燥

  3. 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 ____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____申请了专利。

  A.垄断 抢先
  B.操纵 独立
  C.控制 自发
  D.专营 及时

  4. 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声名雀起
  B.如日中天
  C.名声大噪
  D.享誉中外

  5. 五四运动后,许多追求真理。追求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 政治力量____中认真思考,逐步看到西方的种种社会____,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识别 通病
  B.甑别 矛盾
  C.辨别 现象
  D.鉴别 弊端

  6. 世界主要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就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为____,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 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并逐渐达到一种互相____的良性发展状态。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契机 适应
  B.目标 协调
  C.手段 促进
  D.标致 制约

  7. 与先辈不同,这一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不愿意____接受古籍中的描写。在希冀精确追潮中国历史的尝试中。他们所____的是实物、数据以及更为“西式的方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被动 依靠
  B.全盘 倚重
  C.直接 擅长
  D.无端 强调

  8. 研究发现,睡眠存在障碍与很多疾病有着难以____的联系。有时候通过改善睡眠状态,可连带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期到____的功效。

  A.割裂 一石二鸟
  B.分割 正本清源
  C.确认 投石问路
  D.区分 釜底抽薪

  9. 古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胡蜂效应”____,两者都告诫要特别注意初始条件。对微小差别应该保持高度的灵敏度和警觉性。事物发展发展结果往往对初始条件具有较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其细微的改变,都会在系统后期出现____,从而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殊途同归 问题
  B.不谋而合 歪曲
  C.异曲同工 偏差
  D.大同小异 编译

  10. 对大多数人来说,岗位是个人历练成长的基石,除了极少数的人能____创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都必须走一条相同的路,在岗位上磨练,依托____奠定未来事业的基础。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直接 组织
  B.生动 团队
  C.独立 同事
  D.一手 机体

  11. 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____地营造自己的生活、生育中心。它的巢是一个____的纸房子。蔡伦入股在改进造纸术之前目睹过胡蜂的建筑过程而受到启发,无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学家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 名不虚传
  B.自然而然 货真价实
  C.兢兢业业 抢夺天工
  D.无师自通 名副其实

  12. 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____,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____的分寸感,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却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当一面 学习
  B.如鱼得水 把握
  C.游刃有余 控制
  D.臻于佳境 复制

  13.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新闻作品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____、深入____新闻的理性新闻的理性力量,使新闻语言具有一种理性美。

  A.高瞻远瞩 分析
  B.高屋建瓴 发掘
  C.见微知著 彰显
  D.由表及里 剖析

  14. 既然编全集,希望完整地____,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便都应该保留下来。可说实话,古往经来,经得起这么折腾的人物不是很多,你很认真地为其 辑佚、 整理、不放过任何____,好不容易弄出全集来,不只没加分,还减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绘 蛛丝马迹
  B.还原 一鳞半爪
  C.展现 闲言细语
  D.呈现 只言片语

  15. 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的独特性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两者本来都有良好的____。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发点 掌控
  B.适应性 规划
  C.侧重点 控制
  D.目的性 约束

  16. 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柜架的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尽管这个年代表还有不够____之和,但它的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____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细致 子虚乌有 B.精准 虚无缥缈
  C.合理 扑朔迷离 D.精确 空穴来风

  17. 成本过高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____。就电力而言,风电是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但成本仍然比火力发电高;太阳能发电成本就更高了,是火电的数倍。因而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____化发展的关键。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瓶颈 现代 B.障碍 规模
  C.问题 市场 D.阻碍 产业

  18. 面对不断出现的消费和产业成长热点,企业的注意力应首先放在寻求高成长产业的“先进入”____上,以____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而当进入者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后,企业则应将重点放在低成本为____的价格竞争上,以保住和扩大市场份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缺口 垄断 特征 B.前景 瓜分 手段
  C.机遇 谋取 基础 D.许可 获取 支撑

  19. 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备受后世____,人见其书,往往____他的人品,欧阳修称“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即使对其楷书有些____的米芾,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崇 联想 微词 B.仰慕 造怀 保留
  C.称颂 认同 不满 D.赞誉 映照 非议

  20. 回到故乡时,发现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____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村正在_____而又急速的转型,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_____。

  A.美好 不着痕迹 似信非信 B.淳朴 潜移默化 漠然无知
  C.单一 默不作声 懵懵懂懂 D.封闭 悄无声息 漠然不觉

  21. 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笔下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地刮,想让凛冽的狂风刮走人们身上的衣服,结果行人为抵御寒冷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人觉得很暖和,便解开纽扣,脱掉了大衣,南风获胜。

  A.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2. 呈现大自然多样性的热带森林是许多动植物最后的栖息地,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极其重要。面对热带森林被严重破坏的状况,人们很容易忘记,这是温带地区大部分森林已经遭遇过的:在已开发地区,大量原始森林消失了;在开发区,尤其在严重降雨区,一旦那些山坡的植被冲坏,就会引起诸如洪水和泥土坍塌等问题,多数植物种类分布广泛,能够承受局部砍伐并幸存下来到,但也有些种类分布范围很狭窄。过量砍伐会使之永远消失。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呼吁重视与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
  B.说明温带森林实际上更易遭到破坏
  C.分析乱砍滥伐森林的严重后果
  D.强调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3. 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24. 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B.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C.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D.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25. 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方哲学、美学及各种艺术形式始于此,西方的音乐文化也由此开始。这个时期出现过最早基于口头传唱的希腊长诗,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揭示了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著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在他们的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是:

  A.含义比现在更为狭窄
  B.与其他艺术及科学联系密切
  C.与艺术和哲学有严格的区分
  D.内容主要涉及数学和戏剧

  26. 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主要是划定保护区或建立保种基地。这些措施能很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保护区面积大,偷猎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良种基地保护地方品种投资大,时间长,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物种衰退等现象。试管、克隆、冷冻保存等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建造“动物诺亚方舟”不再是天方夜谭。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保护动物物种多样性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B.动物资源保护促成了生物技术新成果的诞生
  C.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开辟了新天地
  D.传统资源保护措施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

  27.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理解科学”这个大“科普”,便成为迫切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逻辑体系,也渐渐远离了大众的视线与常识。人们很难凭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来准确理解科学及其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很难判断其社会价值与意义,这就使得一些科学技术成为横亘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的知识壁垒。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公民的科学素养与飞速发展的科学存在差距
  B.提高科普工作水平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C.现代科学技术有成为知识壁垒的可能
  D.在新形势下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必要性

  28. 几千年前,在非洲湿热的原始森林里,土著居民围着火堆,跟随各种复杂节奏自由而热烈地边舞边唱。这种歌声,也许在某些“文明人”眼里算不上音乐。然而,这样的声音却是最原始的,是在恶劣环境里顽强的本能所发出的生命之音。如果说布鲁斯音乐是很多音乐的根源,那么,上面所说的便是这个根源的根源。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应该讲述的是:
  A.人类本能在原始音乐中的表现
  B.布鲁斯音乐与土著音乐的源流关系
  C.土著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D.自然环境与音乐风格的关系

  29. 一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杀死约35万只昆虫。亮如白昼的夜晚还会严重影响昆虫特别是成虫的生命周期。昆虫是自然界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小型动物、鸟类和蝙蝠以昆虫为主要食物,许多植物靠昆虫授粉,如果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必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过度的照明对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光照对动植物生长的主要影响
  B.自然界各物种之间的关联密切
  C.自然界各物种之间的关联密切
  D.昆虫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30. 有人说,经济领域与道德领域的规则不一样,经济领域强调的是“经济人”角色, 以取得更大、更多的利润为做事原则; 而道德领域则要求奉献、利他、互助等。其实,经济领域固然有供求信号、等价交换、产权明晰、利润最大化等规则,但既然它是人们的社会活动,道德原则也会每时每刻渗透其中,两者难以清晰地割裂开来。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市场经济中伦理道德的作用是必然存在的
  B.社会性是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共同属性
  C.社会活动中各领域的价值观念在相互渗透
  D.在社会活动中需兼顾经济原则与道德原则

  31. 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而两者的相加并非一个常数,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硬实力像一堆硬干柴,绳子虽软,却可以把硬干柴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铸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城市整体实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B.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C.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各有侧重
  D.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从农业和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存量在内的所有新增劳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B.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C.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D.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

  33. ①单纯罗列史料,构不成历史
  ②只有在史料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
  ③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学家通过史料发挥合理想象
  ④所谓合理想象,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不实之虚构
  ⑤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杜绝
  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⑥③②① B.③①②④⑥⑤
  C.⑤③②①④⑥ D.①③④⑥⑤②

  34. ①在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头、箭头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用树干造出的独木舟便是遗证
  ②陆地上的积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现了苔藓、地衣和细草,这些冻土原始植物引来了驯鹿等动物
  ③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很适合生物的生长
  ④动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欧的猎人在夏天来到北欧狩猎
  ⑤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
  ⑥这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②④①⑤③ B.⑤②③④①⑥
  C.⑥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②④⑥①

  35. 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它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消亡了,但是,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避讳已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愈来愈严格
  B.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进行各种避讳
  C.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
  D.避讳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

  36. 在安科莱,以畜牧为生的希马人和以农业为生的伊鲁人共同居住;在亚利桑那,纳瓦霍人以前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现在主要以畜牧为生,他们与经营农业的霍皮人为邻;澳洲东南沿海地带以前住着以渔猎和劫掠粮食为生的土著居民,现在却住着从事农业、畜牧业及工业的欧洲人。

  作者列举这些事实意在说明:
  A.环境迫使人们接受某种生活方式
  B.人们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C.不同文化的族群完全有可能和谐相处
  D.地理环境并非人类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

  37. 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所谓苏格拉底的哲学,不只是他和别人对话的方法,以及他在对话中提出的种种理论,更是他不立文字、浪迹街头、四处与人闲聊的生活方式。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书面的研究,而是一种过日子的办法。只不过我们后来都忘了这点,把它变成远离日常的艰深游戏。即便是很多人眼中刻板的康德,也不忘区分“学院意义的哲学”和 “入世意义的哲学”,并且以后者为尊。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哲学源于生活,应服务于民众
  B.如今的哲学发展偏离了它的本质
  C.康德和苏格拉底的哲学观念一脉相承
  D.当代人们对哲学的诠释方式发生了改变

  38. 炮制技术被认为是中医药的核心技术,也是中医独有的传统技能,掌握它就等于掌握中医药市场。国外企业通常通过在我国开办饮片加工厂、聘请国内炮制专家“偷学”炮制技术,目前这样的外资企业达到几十家。这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在特殊领域的规定并不了解,无从管起;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虽明知这些规定,但为了经济指标,对此不管不顾。调研表明,国内实际饮片厂数量比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多几百家。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国家应加强对炮制技术保密工作的管理
  B.政府应加强对设立中药饮片厂的资格审查
  C.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外资企业的威胁
  D.地方政府应加强对中医药行业相关规定的了解

  39. 世界记忆工程是世界遗产项目的延续。世界遗产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起的,比世界记忆工程早20年。它关注的是自然和人工环境中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具有历史、美学、考古、科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而世界记忆工程关注的则是文献遗产,具体讲就是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

  根据这段文字,世界遗产项目与世界记忆工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文化与档案 B.实物与遗迹
  C.实物与记录 D.遗产与文献

  40. 中国古代礼制要求服装尽力遮掩身体的各种凹凸,在裁制冕服时可以忽略人体各部位的三维数据,不需要进行细致的测量。冕服章纹要有效地体现等级区别,图案就必须清晰可辨、鲜明突出。这使中国古代服饰中与服饰图案相关的绘、染、织、绣等工艺技术相当发达,也使中国古代服装的裁制向着有利于突出图案的方向发展。与西方重视身体三维数据、要求服装紧窄合体的立体剪裁法不同,中国古代无论是冕服对人所占空间的扩大,还是图案对冕服平面风格的要求,都指向了中国传统服装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礼制对官员服装的规定制约了中国古代服饰艺术的发展
  B.中西方剪裁方法的分化以冕服的产生与发展为特征
  C.中国古代服装的剪裁方法推动了印染技术的发展
  D.礼制的要求使中国传统服装采用了平面剪裁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发表于 2009-12-2 01:11:40 | 只看该作者

re:同活资本家(ZT) 作者:陈经...

同活资本家(ZT)

作者:陈经


(一)引言
在可以印刷钞票的现代货币体系中,本国发行的货币对央行只是一个低成本的工具,它并不宝贵。央
行会对钱的数量与流通进行各种控制,回收货币烧掉也不在意,钱对央行真的就是纸,或者电子数字。还
有一些央行,如德国一战后、老蒋败逃前的中央银行、现在的津巴布韦,用疯狂印钱的法子把钱不当回事。
央行有两种毁灭社会货币的方法,一种是回收,一种是通胀。把货币从社会上回收,是物理意义上的货币
毁灭。通胀,是哲学意义上的毁灭,人手里的钱相当于减少了。
人这种动物,想让它干活,就得把它弄得没钱,它要挣钱才肯干活。有钱了,好多活它就不肯干了。
很多活都是没钱的人才肯干的。要是能坐着收房租或者炒股挣钱,谁愿意挖煤搬砖搞基建,谁愿意朝九晚
五混职场?但对政府与整个社会来说,一些活总得有人去做。所以,政府与央行要想办法让社会上人的钱
减少,这是必须的。老百姓没钱了要挣钱,社会又有高速增长的动力了,或者活有人干,能够维持运行了。
老板们还是有钱,但想挣更多的钱,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老板总不能自己去干活,说到底还是得把老
百姓弄得没钱,让他们跑腿贡献剩余价值。把老板弄得没钱,这没有用,社会资本少了,可能发展动力还
弱了。所以,政府总是倾向于和资本家一伙,把老百姓弄得没钱。我这不是搞《资本论》,不是善恶分析,
是对社会运行规律的思考。
人们对通胀被抢钱熟一些,想存钱靠利息过活,都知道不靠谱了。但对央行回收货币可能不太留意,
实际上这也是经常发生的。大跃进时要干好多项目,货币发得比较多,很多折腾却实际没有造出东西来,
政府后来收拾局面,对此觉得不安。陈云想了个办法,弄了些高级糕点,人们高价买去吃,就把不少货币
回收回来了。中国政府相对来说,很不喜欢超级通胀的法子,80年代出过事。超级通胀这种事外国政府经
常干,中国政府喜欢回收货币。当然那年代回收货币,不是怕人不肯干活了,但回收货币的招数现在一直
在用。
如果我们把中国政府与央行看成一家,那么现在火了许多年的房地产,某种意义上也是这种陈氏"高
级糕点"。政府狂上基建项目,还印人民币大搞出口换汇,比大跃进是猛多了,很多钱流到个人口袋里。
这些钱说到底都是央行印的,老百姓与内资外资老板们看到钱,才愿意基建也干,出口换汇也干。老板们
百姓们有钱了,政府就算是负债了。就弄了些花里胡哨的楼盘,人们高价买去住了,政府伙同地产公司,
土地加税费,捞回了很多钱,不少货币回到了政府手中。政府就又组织一些基建民工和背着房贷的IT民
工,开始了新的项目。老板们有钱了,买完房还是有钱,但想挣更多的钱,买更多的房子,政府继续与他
们合作。
从这个思路出发,我来分析一下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股市的估值问题。
(待续)

(二)拉谁打谁
这个"政府伙同资本家,把老百姓弄得没钱"的原理,需要多方解释印证。首先,"钱"就是银行体
系中的M0、M1、M2,现金、活期、定期存款都算,对一般人而言,就是每月的现金收入,每年的奖金。
其它东西如股票、房子、汽车,是资产。在银行体系看来,"钱"的所有者变来变去,对应"物"的所有
者更换,或者一个"服务"的发生,这就是经济活动。"没钱",不是说没有资产,而是没有了购买力,手
里可能已经有了股票汽车房子,大城市中心区随便一个房产就值上百万。但想要购买生活用品与服务或者
还债,就得靠收入补,不工作可能就麻烦了。
老百姓,在本文中主要是指中产阶级、普通劳动者。这个群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对生活有一定要
求,如想要房子、汽车,女性要求结婚买房,小孩要上好学校,全家身体要健康。形成这种生活观念需要
受一定教育,有那种生活环境。窝在乡下的老农,本来就没多少钱,将来也挣不着,也没有太多想法了,
不算典型的老百姓。
资本家,就是脱离了老百姓那些低级趣味的人,盘算的不是这些事。资本家就是对挣钱有特别的兴趣。
当然老百姓也对挣钱有兴趣,但可以说是因为要挣钱过日子,攒钱防事,发大财只是幻想一下,就买个彩
票,或者炒房炒股。资本家就更有雄心壮志,挣钱就是目的,挣来钱主要不是花了,扩大再生产,钱越挣
越多。资本家个人奢侈消费花的钱,看上去比老百姓多得多,但从消费占收入与资产的比例来说,反而要
少得多。资本家净资产10亿,每年挣1亿花掉2千万,老百姓净资产50万,每年挣10万花8万。资本
家有时还挺累的,比老百姓忙多了,但这是资本家的兴趣所在,不象老百姓不太愿意上班。
这里说的政府,是指有正常资本主义逻辑的政府。它想做成很多事,搞起基础设施,社会上要开办很
多公司,公司把老百姓招去干活,政府自己也要养一堆人,政府企业与事业单位都有,没能力的弱势群体
也应该过得好点。也有些国家的政府不是这种逻辑的,就比较另类,中国老百姓虽然骂政府挺厉害,但那
种就更瞧不上了。咱凭良心说,中国政府算是有正常逻辑的,这些都是正当目标。所谓的"不折腾",我
看也可以说是要按正常逻辑做事,不去追求扭曲的逻辑,比如"民主自由"、"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备战
为核心"、"先军、主体"。问题是,政府想要实现这些正当的要求,它怎么操作,打谁拉谁?依靠低级趣
味的老百姓,还是有着雄心壮志与现实能力的资本家?
按照老百姓的要求,政府当然应该是向着咱们老百姓的。贫富差距这么大,最好收重重的税,把资本
家巧取豪夺剥削来的钱收走,再分给作为弱势群体的老百姓,均贫富实现社会和谐。都看出来了,政府没
有这样做,富人反而越来越富,咱们穷人压力越来越大。原因也很好解释,富人就是政府高官的亲朋,当
官的自然向着他们。有些人知识多些,就继续推出,这是体制的问题,政府不是老百姓的,要民主自由,
要陈胜吴广,要呼唤毛主席。
但这是搞经济,不是搞革命。谁是依靠力量,谁是应该团结的势力,谁是斗争对象?对政治团体来说,
搞革命自然依靠群众,打倒当权的。在台上的政治团体要搞经济,现实选择就是依靠资本家,团结"弱势
群体",斗争作为"社会中坚"的中产阶级老百姓。弱势群体没啥能力,也榨不出油水,欺负他们实在是
说不过去。而且弱势群体要求低,自己没能力也没啥大指望了,安抚容易,如果不干活少干活还能从政府
拿钱,易生感激之情,所以要团结他们,社会就能稳定了。资本家好啊,替政府分忧解难,自己挣的钱拿
出来创业组织社会生产,招人干活帮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再苦再累也充满干劲,交上大把税收。甚至还有
很多"资本家"因为折腾这些事赔钱了,成功一个得倒下九个,这就是市场经济中的雷锋啊。资本家里聪
明人多啊,都是人精才能成功,综合素质强,好多政府解决不了的事,资本家能想出办法。要是没有资本
家,市场经济可就真完蛋了,政府亲自去干经济,哪有那个劲,最多就是弄些大企业,9成的企业还得靠
资本家来运营。最烦人的就是那些所谓的"社会中坚"中产阶级老百姓,也就有点工作能力,没啥大本事,

羡慕资本家,自己又不敢去做。整天骂政府骂资本家,要这要那,嫌自己挣的少。还特别贪,不想付出劳
动就想发财,自以为小聪明其实是笨,低价股票房子不敢买,高价却一起冲去买房买股,赔了就骂政府,
打横幅退房,挣了就没啥表示。还惹不起,动不动以人民的名义自称,指天骂地舆论在手。劣迹实在太多,
这就是一伙靠不住的白眼狼。所以,政府要依靠聪明的资本家,圈住又贪又笨的老百姓,这样才能搞好经
济!
(注:这段解释政府的思路,观察社会,无关道德。算是一种另类观察,也不代表本人的立场,我自
己也是老百姓中的一个。轻松看看就好,不宜太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发表于 2009-12-2 01:12:56 | 只看该作者

re:(三)没钱的痛苦 政府与资本家联...

(三)没钱的痛苦

政府与资本家联手整治老百姓,是黑暗的自然选择。从来没有哪个政治家敢这样宣称,说出来的只会
是美好的人文关怀,甚至我们可以相信一些大人物的高尚情怀。包青天胡耀邦这样正直的官员,得到民间
舆论推许。主席让老百姓斗大官,他在人民心中永远是个大英雄。
这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是封建社会就是社会主义时代,经济发展慢。现在我们是在先进的市场经济时
代。一些老百姓曾经以为朱总理也是个大英雄,会象包青天一样英勇地打几个大老虎,美名传扬千古。也
有些人至今仍然相信,老朱壮志未酬,是因为没有斗过"坏人",不能怪他。当然,更多的人醒悟过来,
原来老朱下狠手对付的,是俺们老百姓。又贪又笨还天真的老百姓,毫无准备地来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过
上了吃肉骂娘的痛苦生活。
我从来都宣扬,中国经济前景很好。但是没说过中国老百姓感觉很幸福,也没说老百姓将来会很happy。
老百姓吃喝会好,房子车子也慢慢能混上。小孩上不起学只是流传中的悲惨故事,真碰上不容易。过去治
得了的病,现在只能等死的情况也少见。物质地看,咱们会发现经济增长是真实的,连得到的服务都进步
了。但是这一切,都需要老百姓用钱去换,经常会弄得"没钱"。这是心灵痛苦的根源,是政府与资本家
设计的黑暗人生游戏,老百姓却无法"拒绝再玩"。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发达国家也这样。只不过中国
老百姓玩的时间还短,不太习惯。
老百姓,天生喜欢共产主义生活。当然只是其中"共产"的部分,劳动交给机器人去办。我对人工智
能熟一些,知道这东西能力有限,连理论都长久停滞,多半是胡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活该劳动的。
怎么办?实践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人人都是劳动者,这个不灵。现在这世道,虽然经
常感到"没钱"很痛苦,可以前也有别的痛苦。没有资本家,但也是等级社会,混级别,等分配。当官的
更不是好东西,凭什么比老百姓待遇好多了,所以跟着主席斗当权派才痛快。想办些什么事,现在能靠钱,
以前得求人。咱说句心里话,有些事如果靠钱能解决,谁愿意求人?我哥等单位分房,嘴上已经把管分配
的弄死好几次了,最后还是靠集资建房解决问题的。
当然,老百姓从来都是政府眼中的白眼狼与麻烦制造者,从来都不会满意。现在"求人"的痛苦少了,
又来了"没钱"的痛苦。不同的是,这回的痛苦可能是永久的。奴隶社会可以起义,封建社会可以造反,
殖民地或三座大山社会可以革命,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政变,资本主义社会只能自由地骂娘。革命时代确实
是过去了,资本主义老百姓骂了几百年,真动手的没几个。但老百姓的痛苦时代在延续。
在现在这个痛苦周期中,老百姓的主要问题是"没钱"。东西到是越来越多,但人类心理就是这样,
已经到手的东西,带来的喜悦是短暂的,更麻烦的是,失去它会带来痛苦。能够换东西的"钱"是通用而
方便的解决方案,对老百姓的心理而言,它比毒品还厉害。老百姓不知不觉中,已经全体成了"钱"毒的
重症上瘾者,没有戒除的可能。老百姓在追求这种毒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失去理智的疯狂行为,
也与吸毒者一般无二。索罗斯说的"公众幻象",并不是一种形容词,是真实存在的。而作为毒品制造商
与贩卖者的政府与资本家集团,就获得了驱使老百姓劳动的能力。
国际上有些弱势国家,以及每个国家都有的一些弱势民众,从心理上放弃了这种吸毒行为,但是被国
际社会与老百姓视为弱者。中国老百姓当然不肯这样,而是选择和本国与国际的毒品贩子"与狼共舞"。
有什么狠招,只管往俺们身上招呼吧,只要给俺们毒品。

(四)消费心理

中国政府以前宣传,老百姓要有理想有道德,努力工作,无私奉献,雷锋精神,要当砖头与螺丝钉,
听从组织安排。以前学校里教的是这一套,现在的学校我不了解了,可能还在教。中宣部也还在宣传劳模
与好干部,应该是还没转型。
其实这种宣传还真是脱离时代,尽折腾些没用的,对政府与资本家开展工作不利。谁让你有理想了?
你到是想让组织安排,不知道组织上早没位置了么?还得往外赶人。一个好老百姓,应该自谋出路,平时
好好干活挣钱,挣了钱醉生梦死。但政府说这个不太方便,说个扩大内需也不知所云,还是资本家来得直
接。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小资媒体介绍现代生活,广告推出产品,直接间接让老百姓知道,这才是人过的日
子。资本家干这个还是比政府厉害多了,中央台成天拍些革命正剧、农村剧、爱心剧,不是井岗山就是西
柏坡的,不顶事。
这事有点不好办的是,现在这伙老百姓,表面上过去都吃过苦,知道现代生活的好处,但其实受传统
的影响很深。脑子没转过来,不少人油盐不进,不好忽悠。先进的消费文化没学会,只有"挣钱"这个最
朴素思维到不用学,但还不够,得花钱。这么多人的国家,都是想挣钱的人,挣谁的钱去啊?社会制度已
经象是资本主义了,但是思想上,社会主义的流毒还很深。老百姓还是不自觉,mindset其实还是想搞共
产主义,对资本主义没有发自内心的信服,更别说热爱,希望政府干共产主义的痛快事。资本主义美德没
学会,社会主义美德快忘光了。不好好干活,嫌挣的少。老想政府按共产主义那一套给解决问题,工作给
我,房子给我,钱我留着数着高兴。发财的是坏人,政府里的人发财是贪污腐败来的,老板发财是黑心发
家的。俺们平头老百姓,没有当大官的老爸,又不会当黑心老板,社会抛弃了俺们。不消费,是因为生活
没有保障,没安全感。这都是用社会主义脑瓜理解市场经济时代。
资本主义美德应该如何?要好好干工作,挣钱花了开心。要对制度有信心,众人拾柴火焰高,大搞资
本主义创造繁荣,未来很美好。最重要的,要创业,勇敢地亲手创造繁荣。当然,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弄过
火了,丢失了资本主义美德。也不好好干活了,靠工会更容易保住高工资。不管是对未来太有信心,还是
借钱花习惯了,就没认真想过还钱的事。创业也不容易了,一些行业都让几大公司占了,根本不可能再有
机会了。资本家集团制造繁荣假象,利用企业制度漏洞赚钱,不做长远打算。最后,可能民众对资本主义
也会失去信心。中国社会不是这个问题。发达国家民众以前还是认真干过一段资本主义的,中国民众连这
个时期都没经过,还处于思想转型期,美德固然没有,也还没有学到那么坏。
但中国政府与资本家集团,虽然会遭到群众的强烈不满,已经不得不用"把老百姓弄得没钱"的方法
来操作了。不管怎么的,先强迫老百姓吸上"钱毒"再说。以后,就自觉了。钱和毒品之所以厉害,就在
于用上以后,很容易就自觉了。
中国最先中了政府与资本家的圈套的,或者说更识时务的,是女人。根据心理学分析,据说女人比男
人要更加物质,我也觉得确实如此。生意经说,女人和小孩的钱好赚。小孩是因为不懂事不理解钱是什么,
大人表爱心花钱多。其实小孩未必真喜欢钱,有好玩的事才不用花钱,有钱没钱都可以快乐。女人那就是
真是因为更加物质,是真喜欢钱。喜欢逛街购物的是女人,声称没房活不下去的多半是女人。男人打游戏
运动下棋看球搞文史,直接折腾精神文化的不少,仗义疏财的男人也不罕见,女人似乎需要通过化妆品之
类的物质来精神。其原因殊不可考,我认为这和女人喜欢直觉有关,总得有个什么东西给她来直觉吧,直
觉喜欢就买。男人思维多些,除了物质,也还能通过思维产生精神效果。现代社会吃喝不愁,男人女人都
是因为精神需要而作出行动的,女人得靠物质,男人还有别的办法。
还有面子问题,男人女人都重面子,但女人比男人更依赖物质去获取面子。女人更在乎外在打扮,为

此花钱比男人多。大大咧咧不在乎的男人很多,这样的女人很少。女人还更愿意互相较劲,不仅自己想比
人家好,还比老公,比小孩,比房子车子。男人也在乎面子,但似乎要求不太一样,比如江湖道义名声之
类的东西,和物质关系远一些。暴发户式地互比,有修养的男人知道要收敛,女人似乎更直接些。男人要
老婆或者女友漂亮有品味,女人要求老公男朋友能挣钱有地位。所以,即使在面子问题上,男人对女人的
要求也是偏精神,女人对男人的要求偏物质。
从精神准备来看,中国的女人比男人更早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以前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率不低,从
心理上来说,物质缺乏,又要承担劳动与家庭责任,比男子更容易对生活绝望。现在不知数据如何了。市
场经济时代,物质条件进步大,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影响,所以女人率先从精神上转型了。迟钝的男人,
惊讶地发现了女人的变化,被逼只好也转型了。
男人本来还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胡扯着革命与战争之类的无聊事,不关心资本主义时代的混法。其实
男女相处,其本原和物质关系并不大,哪种世代都有,不在乎物质的男人并没有错,现在也仍然有各类混
法。不过既然女人已经被物质俘虏了,男人也没办法,还受到更大的压力。因为在男女关系中,传统要求
以男人为主去挣钱挣面子。城市男子的自杀率,从心理上来说,应该高于女子。
因着这些特殊的背景,中国老百姓形成了特殊的心理。一个是,还是不习惯花钱,总觉得共产才是天
经地义,花钱不管换来什么好事,它本身是不痛快的事,赚钱才痛快。二个是,女人带动的物质与面子消
费习气。中国"把老百姓弄得没钱"的招数,就显出另类的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发表于 2009-12-2 01:23:04 | 只看该作者

re:(五)价格与心理我们这里谈的虽然...

(五)价格与心理

我们这里谈的虽然是经济,但更多是哲学式的观察。听着似乎挺邪门,其实也不是这么可怕的,看各
人心情。这也是哲学的特点,哲学家想多了就自杀了,他们眼中的世界和常人不一样。到底什么是真相,
也说不清。政府与资本家也是个人组成的,没有什么大规模的黑暗阴谋。只不过各怀鬼胎集体行动,表现
出来的就象是有那么回事了。老百姓物质享受有了,精神上有压力,到底感觉如何,这也和各人的心情有
关。有些人声称现代生活享受得很痛苦,想到乡下光屁股种地,也没真去做。
经济象是研究客观指标的,通过数学打扮得象自然科学,但生活是主观的。人的主观心态,会影响到
客观指标,这是经济学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我认为,虽然早期的经济学家很多其实是数学家,但是象数学
定义那样去研究经济搞经济,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办法,更多是跟在现实屁股后头解释。其它的都好
办,经济学要上层次,得研究"人"的问题。经济学里有个"经济人"假设把这个核心问题简化了,我看这个
不够。开个玩笑,可能我们需要"政府经济人"、"经济男人"、"经济女人"之类的假设,经济学家要象心理
学家那样去研究问题。
另外,经济学家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容易只盯着经济体制、价格机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这些
传统经济学问题,我觉得思路不够开放。经济学机制最终是用到"人"身上才起作用的,应该向政治家、资
本家学习,研究"忽悠人"的问题。主席改造社会的魄力,是超过经济学家想象力的。资本家能想出办法,
把矿物质卖成钻石,把砖头水泥卖成尊贵华府,这也是经济学家不敢想的。所以经济学家要投靠政治家、
资本家,境界上确实低一个层次。
点看全图
经济学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就是那个供求价格曲线。有了市场经济,价格上升会导致供给上升需求
下滑,价格下降会导致供给下滑需求上升,供求两条曲线反向运动,交叉点就是均衡价格。因为生产力进
步,供给曲线整体平移,均衡价格减小。所以要搞市场经济,价格信号真实均衡圆满。所谓的"需求",很
大程度就是人的心理。这里片面假设价格升跌决定心理,可能过于简单。男人买东西讨好女人,生意人撑
场面,有时还就选贵的,便宜的反而卖不动。买房买股都有追涨杀跌的心理。心理因素导致曲线很复杂,
资本家、炒股高手对此的理解要深刻得多,经济学家的假设往往脱离实际。
我的领悟是,有时候观察价格现象,要象政治家、资本家那样去想事,要深入分析人的心理。"与人
斗其乐无穷",政治家、资本家这方面的本事远远超过经济学家。小老百姓是不行,还不如经济学家知道
个供求曲线。但经济学家也不行,供求曲线的奇特变化,往往让他们张大了嘴难以置信,政治家、资本家
却敢想敢干。资本主义时代,不入流的经济学家死读书的那点本事,也就混饭吃,在资本市场上就是个死。
我以前对经济感兴趣,但主要是对"发展经济学"有一定领悟,都是国家层次的战略,也就看个热闹。

关于价格,这和日常生活直接有关,很不好意思,误导过人。四五年前,朋友问我要不要在北京买房,我
说我研究经济,觉得地产商挣太多,价格过高,不建议买。如今8000的均价涨到了20000,那时如果
买了,月供不过相当于现在的房租,可现在彻底买不起了。
点看全图还有这个
上证指数月线图。那个大尖包,有哪个经济学家能想象出来?有唱多的,有唱空的,就是没人能想到这样
大涨又大跌。
对于对此类资产价格问题,经济学其实也不顶什么事。要上层次,在这类问题上作出有意义的研究,
就得研究"人"。我的领悟是,政府、资本家、老百姓的心理才是决定因素。无论房市股市,都不是自由市
场,而是受操纵的。而操纵的目的,还是不要想得太光明。

(六)低物价体系

中国老百姓过资本主义生活历史短,还不习惯。普通老百姓收入低,也不觉得自己有啥大本事,对未
来收入没有信心。对政府与资本家也没信心,因为它们让自己痛苦。对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信心的,那是觉
得中国人多,自己不行也有牛人行。这样一伙老百姓,只会接受低消费。这个群体非常庞大,即使部分人
收入上升,社会生产也必须以这个群体的需求为基准。粮食、奶粉、房租,这类价格上涨不易。即使由于
输入型通胀商品成本上升,政府也如临大敌,想办法压住价格。中国人均GDP并不算低,综合发展水平
更是远高于人均GDP排名,此类基础物价却并不高,比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低,相当反常。世界银行用PPP
来调整中国的GDP,有一些统计调查,我相当怀疑执行人员对此类基础物价给的权重太低,过于注重小
资消费。我认为应该按消费量来算,大米的均价按销售量加权平均,不要超市里抓把小资白米就算了。
这样一个低价格体系,对政府与资本家"把老百姓弄得没钱"实现货币循环很不利。如果是个小区
域,千万人口的规模,就有较理想的模式,把基本生活用品价格与底层民众的收入硬拉上去。吃顿饭花20,
租个房3000,端个盘子扫扫地也能挣5000,就进入高层次的货币循环了。在中国这没法操作,各地情
况千差万别,人员到处流窜。有些城市想这么干,弄什么"高素质",只会可耻地失败。资本家想要在中
国把基本生活用品卖出高价,只能折腾"品味、安全、高科技"之类的概念。但是遭到了草根资本家山寨
式的狙击,反而把很多高利润产品弄成了白菜价,三聚氰氨奶粉式的大胜仗不多。
从发展模式上来看,一个小经济体弄得不错,就会自觉加入发达国家的高价体系,资本主义的格局仍
然稳定。但中国这样的大国搞起资本主义挣钱很猛,却自己整一套低价体系,事情就不一样了。中国挣钱
多,就要增发货币,钱就流到民间去了。基本生活用品又没法猛涨价,老百姓的存钱能力眼见着高起来了。
资本家惮精竭虑,炮制出了种种分级产品,通过细分市场牵扯各类人群的消费神经,不能说不尽力。但这
个国情,实在不好忽悠。不同收入人群的基本消费档资确实不同,但都留着力,我感觉越是高收入人士,
节余占收入比例还越高。老百姓喜欢安全地花钱,精神轻松地享受生活。
老百姓要能舒服了,资本家就难受了,有些事是不能双赢的。老百姓舒心花钱,钱越存越多,这钱是
哪来的?是资本家借的,政府印的借的。中国政府不喜欢印钱,这当然也是老百姓的一致要求。按老百姓
的想法,我存钱到银行里,资本家借去做生意,给我发工资,我越存越多。那不等于资本家得越借越多,
给老百姓存着开心?这还有天理没有,真把资本家当雷锋啊。基础货币通共也就10来万亿,已经是大国
里最多的一类,也就够老百姓一人存一万,这点钱老百姓会满足?再要往多里存,就得资本家借钱付工资。
有人说,不消费是因为挣的少,让我收入多,我就消费了。那意思其实是想存得更多,花得也能多点,这
增收的羊毛是出在资本家羊身上。就这种老百姓,怪不得做外贸容易挣钱。还是外国老百姓豪爽,真信资
本主义,美国人借钱都要买中国商品。
资本主义的天理本是"政府伙同资本家,把老百姓弄得没钱",中国老百姓觉悟低不讲道理,要求"政
府帮助老百姓增收,把资本家弄得没钱",甚至"没钱"还不够,要"欠钱"给老百姓发工资。阶级斗争
太残酷了,老百姓这是把资本家往死里整,中国做内需的资本家阵亡率很高。中国资本家太可怜了,就算
再雄心勃勃,借钱发展事业,可怎么填得平几亿老百姓对金钱赤裸裸的欲望?老百姓和资本家到政府门前
说理,政府要用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会觉得谁有理?政府里也有些人不讲道理,还要求什么最低工资、
劳动保障,资本家受不了,自然是关厂了事,大家不要玩了。当然,中国政府还是有执政能力的,知道资
本家才是靠得住的,不能听老百姓的,还是走上了"伙同资本家"的道路。而且,中国政府本身也干资本
家的活,是中国甚至全世界最大的资本家,世界大企业占头几名。老百姓来告刁状,这不正撞在枪口上了
么?
对付这样一伙油盐不进的老百姓,自然得动用强力武器。老百姓想让小孩做人上人,重视教育,这是一个突破点。老百姓怕死怕病痛,要钱不要命的是少数,这里也能想些办法。但这两个事,不太方便。老
百姓叫起撞天屈,上联合国都敢闹。而且最关键的是,油水其实也不是太大。上大学的费用其实也就和外
国收入比例差不多,小病医疗费用虽然涨不少,还是比外国便宜多了,大病哪国都没办法。这方面也就这
样了,整治老百姓到这个程度已经算够狠了,政府还得往里贴钱,不解决问题。把老百姓弄得没钱,化解
政府与资本家的苦难,得靠两个终极武器:股市与房市。中国男人觉得自己聪明,又爱轻松挣钱,股票有
天然的吸引力,是个很好的搏杀战场。中国女人需要"安全感",又喜欢看到摆在那的物质,对房子有超
乎寻常的兴趣。男人女人就这么两个大弱点,终于让政府与资本家抓住了,所谓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资本
主义在中国总算找到出路了。因为中国老百姓对资本家特别狠,所以政府与资本家的反扑自然也猛烈,中
国的房子与股票就特别贵。
(注:本文讲的一些道理,显然是政治不正确的。并不是站着哪一方的立场上,而是希望大家明白,
老百姓的直觉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哪一方都有麻烦事,事情要平衡看待。有些正义感过强的河友可能看不
明白,宜以轻松调侃的心态去理解)

(七)估值与忽悠

本节,我继续第五节的话题,对于"价格"给出深入的哲学观察。
经济学用供求曲线来判断商品的价格,这是一个不错的模型,适合于某些商品。例如萝卜白菜,贵了
买的人就少了,便宜了买的人会多。在资本市场上,也有这样的产品,例如国债公司债。这类债券的收益
是固定的,例如100元持有到期后还本付息110元。没到期也可以卖,卖价低,买的人就多,102卖比
103卖买的人更多。这类商品或者资本品的特征是,其价值想象力很低,不好忽悠,俗话说"萝卜卖不出
人参的价"。供求曲线能较好地解释它们的价格。
例如美国国债,由于市场的避险需求,收益率很低也愿意买。已经发行的债券价格上升,中国持有的
债券市场价由103上涨到107,浮盈上升很多。美联储新发的债券收益率降低,票面值100的一年期债
券,2%的收益率就卖光了,本来要3%才能卖光的。例如钢材,由于中国基建需求,价格上升,由于钢
铁厂疯狂上产能,价格下降。这都可以用供求关系来解释,经济学对此研究很深。经济政策、经济形势可
以改变供求曲线,影响价格。价格也发出信号,说明供求关系如何。经济学就研究这些作用与信号,越来
越博大精深,市场经济越研究越有道理。这类商品的价格,上下区间很容易确定,波动也就是在其中进行,
讨价还价估值很容易。正常人都有能力进行估值,吃亏占便宜都不会太大,再精明的大妈买萝卜也省不了
几个钱,再不会过日子的姑娘也亏不了多少。
另外一些商品与资本品,就有完全不同的特征,价值想象力很高。例如股票、房子、黄金、邮票、艺
术品。有一些商品在特殊的经济形势下,价值想象空间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石油,原来并不稀缺,忽然市
场觉得要挖完了,想象力就极大上升。价值想象力高的商品与资本品,它的估值非常不容易。我们以房市
和股市为例来说明。
股票有三种常见估值法:市盈率、市净率、分红率。房子是租售率。每年能贡献多少收益,乘以一个
倍数。这类估值法的特点是,试图把这类难以估值的资本品,与容易估值的第一类资本品建立联系。例如
一种推理说,买工商银行4元一年分红有2毛,分红率高达5%,你存一年定期才有3%的利息,存银行
不如买银行。这就是把难于估值的工行股票,与极容易估值的定期存款建立联系。也有推理说,100万买
个房子,每月收租金1000元,还不如银行利息多,不值。经济学家很愿意进行这类估值。谢国忠说,中
国股市没有一个基准债市,估值没谱。他是想中国人习以为常地买国债,例如一年收益5%而不是存定期
的3%,那么股市分红或者每股盈利与股价相比,应该围绕这个固定收益率波动,股价就能比没有成熟债
市时低些。这类估值方法,都是假设人在买股票的时候,会象买白菜一样理性地评估。
让问题复杂化的是,股票或者房子的每股收益、分红、租金,以及用来作为对比的固定收益,都会发
生变化。那么如何进行估值?有时就再引入成长性。成长性好,给的倍率就高。但固定收益率忽然发生变
化,2%变成1%,难道这就会让股票内在价值忽然翻倍?所以,这类方法的弱点是逻辑根基不扎实,表
现在机构作出估值时,给的市盈率、市净率、租售率,非常随意。典型文体是:列一堆理由后,忽然一句,
给予20倍市盈率,估值30元。也可能是这样的,参照某类似股20倍的市盈率,或者A股平均市盈率
20倍,给予20倍市盈率。这显然没有解决逻辑根基问题,市盈率的来源从哲学上来说就是循环论证,不
可信。
我的结论是,这类估值法的本质就是宣传,而不是证明。给出种种理由,宣传一个"合理"的倍率,
追问下去,写报告的人也不知道。既然是宣传,就只有"相信"与"不相信"的问题。如果是一个欠经考
验的物理定律,我们应该选择相信它,不要跳楼,相信地球引力会让人掉下去。选择"不相信",就会付
出代价,哲学家认为相信这个定律其实也没有充足理由,就摔死了。如果是一个"宣传",哲学上我们还

是选择"不相信"更好。因为相信它,我们实际上犯了逻辑错误,没有根基的。不相信,至少不会有损失,
说不定还能相信别的更好的东西,例如关于此事终于出了一个很可信的物理定律。这在围棋上,就是"保
留变化",到时需要的时候可以相机而动。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售楼小姐说,这个房子值100万,很好
啊,买吧。我们判断这是个宣传,应该不相信她,这样我们就"保留变化"了。等过阵子,小姐可能说,
这楼成本30万,我们卖35万,不挣钱。我们考虑之后,就认为这个是"真理",而不是小姐的宣传,
选择相信。
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关于房子股票价值的各种貌似合理的"估值报告",基本都是宣传。它们披
着理性的外衣,其实就是"忽悠"。在非常少的情况下,它们才象关于国债估值一样,是完全可信的有逻
辑的估值。例如一个房子,付出10万首付以后,月供是2000元,而它确实能租出去收到2500元,那
么我们相信这个价格是很有逻辑的,不妨大胆相信。再例如一个股票,肯定不会倒闭,手持现金已经多过
市值了,那这股价就可以相信。一般来说,房子股票跌到很低的时候,会出来一些值得相信的估值理论。
我认为,巴菲特对这类"可信估值理论"研究很深,他能开发出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可信估值理论,如果
不失误,他的估值不是"忽悠",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价值投资派应该开发这类坚实的估值理论,坚决抵
制各类"忽悠"式估值。如果开发出了一个可信估值,那么就坚定相信,虽然市场上反而认为这个估值是
假的。这就是价值投资的真义,一个要仔细调查,证明我们做出的是可信估值,一个不要被别人带得反而
不相信了。价值投资谚语说,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这是说不要相信不可靠的估值报告。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不是说跌得低了一片看空时买入,这其实是空话,一个下跌过程中,很多这种情况,买入容易错。而是说,
趁别人恐惧价格被打低,要开发可信的估值报告,也有这个可能性了,以此为依据,坚定地买入持有。
但这种好机会不多。大多数情况下,股票房子不是那种一买就赚的情况。我们还得考虑和"忽悠"斗
争,那就得用股票与房子真正常规管用的估值逻辑了。按照索罗斯的理解,资本品的价格是一个"假象",
没有所谓的"价值"。获利的途径是,认清"假象",投身其中,在公众发现"假象"之前,退出游戏。
这就是说,我们要清楚,所有的估值都是吹,全都不要信。我们要观察的是,"公众"会如何相信这个"假
象"。这是可以观察的,力量大的甚至可以操纵。例如,中国股市2007年大大偏离任何估值模型,涨到
6000点。它涨上去的直接原因是,众多股市评论家不断宣传"十年黄金牛市","涨到一万点","站
在珠峰看奥运",也包括中央的"财产性收入"、"股市健康发展"等文宣。这些宣传,会说很多理由,
但逻辑根基是没有的,全是"忽悠"。但是,随着股市不断上涨,它在公众中形成了一个"假象",许多
人真的相信了!公众的这种"相信",会产生真实的力量,从而预期自我实现。2007年,西西股票版确
实很多人坚定"相信"了"万点论"。石油涨到147美元也是这个过程,各类宣传不断影响人,高盛看
多报告一个接一个,人人都能说出石油上涨的那些理由。2008年7月,我在西西经济版有一个关于油价
的投票,投票结果显示,大多数人相信100元的油价是底。这个投票链接在下面,108人说140美元的
油价不是泡沫,79人说会跌下100美元。本来比例更明显,投票截止前已经开跌了,让一些人终于"弃
暗投明"。
链接出处
索罗斯的观察厉害在于,公众的力量是真正不可阻挡的,它能真正决定资本品的价格。凯恩斯的类似
观察更早,他炒股的理念是,看别人怎么对股票估值。有时,我们说"机构操纵股市","政府开发商操
纵房价",这其实需要仔细分析。真正能决定股价房价的,只有我们老百姓的真金白银。机构或者政府、
开发商拿钱去托股市、房市,或者砸股市,在人民的力量面前,都是徒劳的。只有人民,才是决定历史的
真英雄。但是,老百姓的真金白银朝哪运动,这是可以"忽悠"的。机构、政府、开发商,会用各种工具
操纵舆论,在老百姓中形成预期。老百姓的哲学水平都不太高,无法认清这些是"忽悠"还是"真理"。
有时觉得是"忽悠",又痛悔地觉得要是当初信了就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舆论操纵,并以股价房价的实际
表现为依据,就可以在老百姓中形成一个"假象"。有时机构也属于"假象"的一部分,例如基金,是老
百姓买的,并不比老百姓更能分清"假象"。在机构、政府、开发商不断的舆论诱导下,"假象"会发展,
会形成趋势,这样就会造成资本品价格可观的单向运动。这种趋势形成以后,由于是英雄的人民群众造成

的,是真正不可阻挡的,有时甚至会出乎始作俑者的预料。例如A股猛涨到6000点就超过了政府的预料,
虽然是政府用各种办法发动牛市的。
至此,我们构成了两类估值体系。一类是固定收益类,储蓄或者债券,各类研究分歧不大,只需要常
识。另一类,由"公众心理"决定价格,经济学传统的供求曲线不适用。这一类的价格,极端低的情况下
用价值投资可信估值来观察。一般情况下,应该用阴谋论式的"旁观者清"来观察,判断机构、政府、开
发商要进行什么样的忽悠,公众会如何相信"假象"。

(八)房地产的巨大浮盈

前面我们谈的是原理,观察了一些社会现实。
1. 政府总是伙同资本家,把老百姓弄得没钱。这是一个基本原理,只要是资本主义,不管中国外国,
也不管过去现在将来,都能适用。
2. 中国老百姓习惯量力而行消费,钱越存越多,资本家不好挣钱。
3. 所以政府要和开发商,用房地产这种"高级糕点"来回收货币,减少居民储蓄。
4. 为了把房子、股票卖出去,要进行非理性的"忽悠"。
现在老百姓拼命的抱怨,教育医疗房地产三座大山,实在受不了,这鸟社会反了吧。那么说,中国政
府"把老百姓弄得没钱"的黑暗计划得逞了么?我们看数据。
根据2008年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基础货币是12.9万亿,居民户存款22.2万亿,居民
户贷款5.75万亿。居民贷款中房贷数据较难查到,我估计为3-3.5万亿,规模肯定就是这样,其它消费
贷款0.6-0.7万亿,个体户经营贷款约2万亿。也就是说,除去贷款,居民净存款16.5万亿,还多于基
础货币了。考虑到有约4万亿央票其实是银行买的,其实已经算是居民的存款,实质也是基础货币。可以
认为,基础货币规模与居民净存款相当。钱都让居民存下了,再加1.8万亿政府存款,代表资本家的公司
总体是借钱经营,扣除贷款,手里钱是负数。实际数据也是如此,非金融类公司(就是搞实体经济的)存
款21.7万亿,贷款24.5万亿,还欠着钱。老百姓有钱,资本家没钱!
这好象有些违反直觉。有人可能会发现,资本家个人也是"居民户",是不是老百姓其实没多少存款,
存款大头是资本家个人的?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但资本家个人存款不是想象的这么多,老百姓还是有净存
款的。当然这种数据是没有的,央行不会统计有多少居民存款户头是资本家的,我们需要推断。假设中国
有3亿个家庭,每个家庭平均还欠房贷只不过1万。中国老百姓再穷,银行里一家存个1万总还是有的。
中国家庭要借大钱,也就是房贷了,个人有经营性贷款就是想当资本家了。从我日常了解的普通家庭来看,
只要不是近年来高价买房贷款的,想拿出个几万来总还是有的,不少农村的都挤得出。从前低价买房的许
多都还得差不多了,也有净存款。3亿个普通家庭,每户净存款5万,仍然是穷得很,就能把基础货币分
光了。
另一方面,中国富人的主要资产也不在存款上。假设富人总户数1000万,总存款10万亿,平均每
户100万存款,这根本不能算富。有些"富人"是显得富,其实是欠债大户,随时准备逃跑的。富豪榜
上的富人基本都是公司股权折算的。另外,富人基本都有很多房子,中国居民房产价值约30万亿,富人
占去很多。富人的理财观念和老百姓不太一样,钱主要是个现金流概念,日常开销阔绰。钱多了就想置办
产业或者买股票债券保险进行理财,还有专人来帮忙打理,不会听任巨款被通胀吃掉。
也就是说,中国老百姓还没有被"弄得没钱",还是社会主义心态,不肯借贷过资本主义生活。为什
么舆论"民怨沸腾",主要不是没钱,而是有几个钱,但觉得非常不够,收入又少。如果已经"弄得没钱",
还倒欠很多钱,那也会"民怨沸腾",不过表现出来就完全相反了。比如房价,老百姓正因为有几个钱,
欠钱的不多,所以舆论压倒性地要求降房价。买房套住打横幅退房的,得不到舆论同情。香港老百姓就不
一样,欠的房贷多,知道房价降不好,说明经济萧条,50万人上街游行反董建华。
现在为什么说"国富民穷"、"贫富差距大"?这是说国家与富人现金流厉害,收入多,能够调动的资
源,能干成的事多,开销也大,并不是富在静态的存款上。穷人手里拿着点钱,买个房都哆嗦,干不成大
事。穷人为什么抱怨呢?主要是想过富人的生活,觉得没指望。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不正当的愿望,只不过
并不是必然的选择。一些小城市的人,没有那么多浮华的愿望,不想在大城市里买大房,可能反而过得安

宁而幸福。在基本温饱解决以后,越是资本主义风气盛行的大城市,穷人越是痛苦,不肯接受低收入的生
活,又混不上高收入。胡温时代,农村以及中小城市对自身能力寄望不高的低收入人群,得到了不少实惠,
幸福感应该有所增加。而大城市老百姓以及自命不凡的大学生这类心气较高的,可能会感觉压力大了。
应该说政府确实是想把老百姓弄得没钱,可是资本主义历史太短,政府和资本家先得折腾很多事,基
础设施要建,老百姓要教育,这事还不是很成功。手里现钱比过去少的,欠一屁股房贷的,只是很少一部
分人。还有股票,也只是套进了3、4万亿元,只占存款很少一部分。到是已经让老百姓"觉得没钱"了,
已经叫骂上了,资本主义还是不得人心。
这事为什么没成功呢?主要是技朮不太好,干得太赤裸裸了,招了骂名,没有实效。房子,搞房改、
集资建房,给单位居民送了一笔大钱。城市拆迁也不够狠,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等拆迁,还有买入搏
拆迁的,拆到了就大发一笔。要来狠的,就不应该怕老百姓骂,应该直接变黑道把人赶走,还是怕老百姓
闹。中国老百姓其它方面好欺负,对人权没啥概念,如果事关大钱,就变成了董存瑞一样的勇士。真圈进
来借大钱买房的老百姓,还不多。以前地方政府急着捞钱,批了很多地,全国开发商一哄而上挣房地产,
低价卖了很多房给市民。后来开发商短线思维过重,不知道温水煮青蛙,还没圈到多少人,房价就一下涨
上去了,老百姓想上当钱也不够了。大量房子卖不出去,存在开发商手里,房地产公司挣没挣着钱还两说,
看一些公司报表是要破产,拿贷款撑的。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早花光了,其实欠很多钱。现在老百姓是"觉
得没钱",地方政府、开发商,是真没钱了!
中国已经有房的老百姓,大多数其实沾了社会主义的光,在房子上占了老大的便宜。这么说很多人无
法接受,但要想想,哪国老百姓象中国人住这么大房子,条件也过得去,还基本不欠钱的?现在房子是涨
上去了,可高价的年头就一两年,并没有多少人在高位接盘,主要成交发生在低位。还没买房的是痛苦,
高位套住的也难受,但更多的是已经低价买房占便宜的。还有些人有房,但想换大房,也抱怨,这就不太
好说了。中国老百姓手里的房产,有巨大的浮盈,这是千真万确的。
中国政府房地产搞得不够狠,资本家没见过钱一样短线猛挣,阴谋没组织好,弄得老百姓反而有浮盈
了,房贷欠得也不多。香港政府与资本家就干得不错,高价圈进了很多老百姓,每年批一点点地,继续圈。
美国干得也不错,卖出去很多房,每年收很高的物业税,可以收很多钱。为什么说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困
难,地方政府困难,主要是实在没规划好,阴谋没成功。
要是中国政府早就清楚"把老百姓弄得没钱"的规律,那可以操作得好一些。比如卖地,就慢慢来。
先把房子炒上去,老百姓反正是骂,不如早点逼得它们承认现实。我记得深圳2001年那阵子,5万首付
就能在市中心买80平米的房子,均价6000元只有香港房子的六分之一,好几年涨不上去,低价卖了好
多房。那时买房真容易,也没听人抱怨买不起房子,只是不肯借钱买。哪有这么干资本主义的?居然长时
间让老百姓觉得买房很容易,好多老百姓也不清楚规律,还不买,想更便宜。这都是糊涂政府、糊涂老百
姓,没见过钱一样,卖点地就觉得是大钱了。等后来好地皮少了,政府、资本家、老百姓都醒悟过来了,
短时间涨上去了,老百姓手里低价接进的房子还是太多了。整个一操作失败,深圳政府靠卖地得来的钱,
也就香港卖地款的一根毛。
现在,政府再想玩房地产高价阴谋,也不好办了。比如说来个香港式"均价3万"的阴谋,费尽千辛
万苦,把一手房价拉上去了,那老百姓的二手房得卖疯了。这就和股市大小非一样,老百姓房子浮盈太多,
涨不上去。好好的资本主义房地产,弄成了社会主义大锅饭。近来中央松房贷,二成首付,房贷七折,买
房容易了些。深圳一手房成交是多了,可二手房那个火啊,一天能卖600套,是一手成交的两倍多。中
央其实想让一手房卖出去,但刚需让二手房抢去不少。
当然,我这是说已经低价搞定房子的老百姓。还有些没买房子的,就特别痛苦,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

生想要大城市的房子,满世界叫嚷,确实是可怜。这也是政府没操作好,弄得不公平。早买的占大便宜,
不吱声,没轮到占便宜的自然大骂。按成熟资本主义的规律,应该早点弄成高价,慢慢卖房子。后来政府
明白过来了,房价涨上去了,只会招来大骂,挣的老百姓不会感激的。
房子前两年一通猛涨,但不合经济规律,只会是泡沫,骗不进多少老百姓的真实成交。如果用供求曲
线来定价,算上二手房,房子供给与老百姓有购买力的需求一合计,均衡的房价肯定是往下走,这方面经
济学家算得很清楚,房价收入比实在是过高。近来成交增多,是因为中央减首付、房贷利率七折,再加上
开发商降房价、送面积,能买得起房的增多了。
银行降首付,降房贷利率,这对买房人很有用,特别是首付不够的情况。但这种作用也有个边际效应,
不能太离谱。就零首付,供30年,房子总价不下来,人月供就受不了。所以现在也就是托一托房价,成
交活跃一些,一些刚需跑出来。还有2.5亿平米的存量房子等消化,二手房还一堆想出货,想大涨是不可
能的。局部因为刚需抢购,可能有点小加价现象,也加不了太多。等这波买得起房又憋了一年的刚需过去,
估计得再降价,让更多刚需进来消化。当然这些刚需也不好受,得贷不少钱,就弄得没钱了。同时,只要
成交够多,房价就不会降,想象五六年前那样容易买房也不可能了。
中央也明白了,高房价阴谋宣告破产,想再折腾回来太困难,所以宣传里明确都说了要成交不要高房
价。不是真心疼老百姓买不起房子,是心疼以前卖太多低价房了。其实以老百姓的收入,以及对房子的疯
狂兴趣,应该能卖出更高的均价。比如以前均价6000人觉得高,涨到20000,再跌到12000,人就抢
上了。可惜在6000卖太多房子,好地都卖光了。以后再城市化,进城的是低收入农民,新毕业的大学生
收入也不会太高,房价也不太好炒。可以肯定,在全国高房价模式是彻底破产了。当然,全国十几亿人,
可能有那么几个地方,富人非得扎堆抢房,上海北京杭州深圳,那另说,谁知道好房子抢成什么样,我说
不上来。这一般收入的也不要去想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线城市的市中心买不起大房,是正常的
事,没啥好抱怨的。就是一线城市,城市往外扩还有很多地,也有很多不是太好的房子,想涨也难。象香
港那样,条件极差的小房子也卖个天价,是不可能了。
总的来说,中国的房地产让近两年以及以后要买房的人痛苦,能把人变得没钱,足够让社会充满怨言。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功能没有用得太好,老百姓总体上没有折腾得没钱,很多人占了便宜。这些人可
能有其它烦心事,也不一定高兴,只能说没有遭到更多的痛苦。

(九)通胀与收入

这几年房价猛涨,股市暴涨暴跌,中国老百姓迅速知道要琢磨"理财"这个事。这有许多技术流派,
炒房炒股基金,"理财"做得好坏不论,这是真正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对股市有常规性地持续研究,但想
有更深入的观察,必须从社会财富的整体规律着手。
首先要说的是,"理财"是老百姓干的事,不管如何理财,都不如成功的资本家。资本家这个有前途
的职业混好了,就直接解决了"财富"问题。资本家的人生财富游戏,理财只是副业,选择也比老百姓多
多了,这是银行理财经理考虑的事。我们要探讨老百姓如何理财,这对老百姓的财富是决定性的。这几年
资本市场的动荡,应该能让人充分认识到这事的严重性。日常收入差不多的两个人,买房或者进入股市时
机不同,财富状况就完全是两回事。目前就是房子和股票这两个事琢磨的人多,成了绝对的社会"显学"。
另一个"显学"是"创业",现代社会其实就这么点事。
房子与股票的价格规律,不知道有多少种说法。第七节已经说了,此类价格是心理现象,基本规律是
"忽悠"造成公众"假象",而不是以数学为基础的理性内在价值分析。价值分析在极端情况下能起作用,
一般还是公众心理决定价格。股市实战高手总结出了"波浪"、"周期"等"数学模型",进行各种精确预
测。我的看法是,这确实有一定道理,人心变来变去,波浪就出来了,是有一些普遍规律。但从数学的严
格标准来看,其逻辑基础是没有的,只是一种经验总结。对了就对了,错了就说是数错浪了,千人千浪,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它有一定实用价值,但从哲学上来说,只是一个可靠性不太高的预测系统,不应该相
信。我们应该寻找更深入的原因。显然,是有什么人在"忽悠"造成"假象",以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
经过本文的理论准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政府与资本家会联手在资本市场进行忽悠,在公众中造成
假象,把老百姓弄得没钱。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原理。市场经济理论说,在经济运行中,"市场"是"看不
见的手",比"计划"这个"看得见的手"更高明,这是一个很深刻的原理。在资本市场,也有类似理论,
说资产价格应该market to market由市场交易决定。从表象上看,交易者拿钱买出来的价格,这是"看
得见的手",股票与房子每一笔成交都有交易记录。但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去理解,决定交易者行为的,是
政府与资本家"看不见的手"。搞市场经济要研究"看不见的手",研究市场对经济政策或者厂家产品的反
应,哲学上更高明。同样的,如果要更有逻辑地观察资本市场,应该研究政府与资本家的忽悠意图与路线
图,而不是观察投资者买房买股的心理状态。
例如,有人说,钞票可以印,会通胀没有掉,房价长期上涨能保值。所以要买房,要借大钱买房,通
胀一来就幸福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经验观察,有几处逻辑问题,没有考虑政府与资本家的根本意图。首
先印钞票通胀只是操作起来很方便,能够把老百姓变得没钱,却不是一个必然。钱在老百姓手里,政府偷
偷或者明着增发基础货币当然是正常的事,最近七年中国政府基础货币猛增300%就是如此,早几年借大
钱买房的很幸福,存钱不买房的亏了。但如果老百姓象美国人那样借钱消费欠一堆钱,大规模增发基础货
币大通胀只是缩减老百姓的债务。前些年美国人勇于借钱消费,零首付买房,美联储的基础货币就增长缓
慢,只有不到一万亿美元,还没有中国基础货币多,很出乎人预料。这是因为美国政府与资本家让提前消
费的老百姓工作还债,不需要印钱。危机一来,美国人不借钱了,甚至房债卡债也不准备还了,美联储就
转而印钱了,基础货币成倍增加。这是因为原先那伙借钱消费的老百姓指望不上了,甚至资本主义欠债还
钱的道义也不顾了,就转而印钱对付另一伙存钱的老百姓,包括持有美元的外国政府与老百姓。
有一个口号叫"适度通涨",3%不错,6%就过高。我认为它的意图是让存钱的老百姓认识到,存钱
无意义得花掉,借钱消费好,但又不能通胀太多,那借钱的老百姓还债就容易了。要有那么一个"通胀区
间",让老百姓又想花钱,又得辛苦挣钱还债。在某些情况下,通胀率与人收入增加幅度直接相关,通胀
率高,人增收快。90年代中期,是中国老百姓增收最快的时期,通胀数据也很高。但这并不是必然的,

有可能通胀了,收入还相对下降。
有些人盘算,我现在借它100万买个大房,到时一通胀收入就会增加,和老婆月收入合共3万,4
年就还完了,还钱太容易了。这事其实是操纵在政府手里,借钱买房的老百姓欠很多钱,就不会让人这么
容易增收。它可能是通胀,但是你借大钱的人不增收,借不起钱的才增收。底层民众,反正也借不起钱买
房,可以让他们增收,他们提供的服务价格上涨,努力干活消费。白领或者政府职员贷巨款买了房,就不
给增收,老实干活还房贷。不用给涨工资,小白领小职员也不敢炸刺,敢造反收入断掉房子就断供。社会
上真有本事的人并不多,政府与资本家花大价钱抢不在话下,也花不了多少钱,牛人就是牛在能摆脱规律。
大多数没啥大本事的老百姓,不管是不是白领,就是挣个政府与资本家调控的行业平均工资。最近五六年,
底层老百姓的收入增加迹象是明显的,而有许多白领就抱怨,啥都涨,就工资不涨。可以肯定这种白领一
定没啥大本事,有大本事的人这些年收入增加最快。因此,所谓通胀有利于贷款买房,并不一定正确,要
看是不是牛人。
现在老百姓手里钱还是多,22.2万亿存款,贷款不过5.75万亿。所以,政府肯定会继续凶猛增发基
础货币。在前七八年,这些增发的基础货币主要用来搞出口以及购汇,买成了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现在,
购汇这条路肯定要改,但大规模货币增发会继续。只要老百姓存钱,增发就干得下去,我估计增发个20
万亿人民币不成问题。这些钱政府会拿来用,中国政府不缺钱就是这么回事。这些钱用来搞基建,再搞社
保医保,财政上没有任何问题,只要敢增发一定有钱,现在政府的社保医保规划明显提速。社会上钱疯狂
增长是一定的。但问题是,这并不说明人的收入就会上涨。政府的规划还是很明显的,并没有一个白领增
收计划,到是有个让人干活的计划。
增发出来的钱,一方面用在医疗保障上,全民基本医疗覆盖。这是个好事,可以促进消费。从原理上
来说,让老百姓自己花大钱看病,这回收不了多少钱。老百姓小病可以忍,而且会骂翻天,而且还缩减消
费防病。所以,政府要"仁义"地把医疗包下来,小病包治都行。大病治起来没边了,包不了,不包老百
姓也不会抱怨。另一方面,增发的钱会用来搞社会保障,低收入群众有办法活不闹事,基本生活用品通胀
也不怕,增发更容易进行。增发的钱主要应该用在各种工程上,发工资组织人干活大修基础设施。可以看
出,这些钱都不会自动变成老百姓的收入,要干更多活才有收入。大多数人还是干那些活,既不更多也不
更出色也不稀缺,收入增加没有理由。
没啥大本事的老百姓收入要真正增加,靠的是什么?肯定不能靠资本家,资本家最好你不要钱给它白
干。也不能靠政府,前面的原理说了,政府只应该管弱势群体的收入,应该和资本家一起对付普通老百姓。
就算政府增发20万亿,每人也就分不到2万,小白领能增加多少存款?政府没有能力让老百姓收入大增。
收入增加,靠的是老百姓自己!只有老百姓互相帮助,才能都"阔"起来。老百姓得卖力消费,创造真实
的需求,资本家能挣得更多,资本家数量也更多,才大方地增加工资,不加工资人就跳到肯加的公司去了。
也就是说,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得靠货币的流动,而不是存款的增加,甚至政府大规模增发基础货币也没有
用。增加存款、增发基础货币,收入甚至会减少,正如美国现在发生的事。
在中国,存款常态就是一直增加,有时减少还是因为调去炒股。老百姓这样的心态,小白领大规模增
收是没有指望的。这是老百姓自己的囚徒困境,想增收,就得指望别人花得比挣的多,可自己又希望存钱。

(十)逐利而失财

政府与资本家联手对付老百姓,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计划。政府与资本家比较聪明,会随机应变,根据
老百姓的选择,设计不同的套路。老百姓是没有办法的,总是会被捉到弱点,在这场斗争中从来必败,除
了革命没有胜利的可能。作为个人,在道义上应该支持老百姓。不过如果要自私的趋利避害,还是要认清
局势,不要和老百姓站在一边。在一些残酷的财富游戏中,获利的办法是,主动参与到欺骗老百姓的阴谋
中来,利用群众的愚蠢获得利益。这里有两个关键,一个是搞清楚群众的愚蠢在哪,二是认清政府与资本
家的阴谋是什么。
我写这样的东西,完全是一个技术性的讨论,试图揭示社会真相,与道德无关。如果人看了这些东西
学坏了,真琢磨起如何对付老百姓,那不是我的本意。需要从哲学上再平衡一下,消除可能的恶劣影响。
我还是希望看到一个正义的社会,不要追逐财富迷了心眼,重义轻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没啥劲
了,可以去求财,其实人生有很多更有意义的事,这绝不是唯一的选择。从事这些更有意义的事,一个正
常的社会是能给予回报的,努力越多回报越大。而求财这个事却不是如此,老百姓努力求财,反而容易失
败。
中国老百姓的特点是,财迷。某种程度上,这说明了老百姓的低级趣味。对于这个禀性,有些老百姓
的解释是,社会保障不好,不得不存钱防事。对此,我深表怀疑。以中国现在的综合国力,建成一个较好
的社会保障系统并不太难,我预计数年内就会有很大改观。许多人没有注意到,其实教育与医疗,并不是
想象的那么花钱,在国际上性价比并不算差。只是做不到理想主义的低价优质,发达国家也不行。有了社
保,老百姓就不财迷了?许多收入过得去的中国老百姓,自住房连贷款都还光了,看病或者小孩上学也不
成问题,但仍然在积攒财富。借口是为小孩的未来着想,小学生的婚房都准备好了。存款越来越多,还琢
磨投资,股票房子基金,行为没有别的解释,就是财迷。和世界其它国家同等收入层次的老百姓相比,中
国人是比较财迷一些,消费保守。我猜测中国人把理财当头等兴趣的人最多,所占比例是世界各民族中较
高的。这确实不是唯一的选择,天天踢足球看球赛说不定更快乐。中国人也有沉迷于各类兴趣的,但绝大
多数人如果有了挣钱可能,可以从其余兴趣中迅速摆脱出来进入财迷状态。我观察到不少志趣并不低俗的
人,如果还买得起房或者能投入巨款炒股票,压倒性的日常话题的不是房子就是股票。
中国老百姓许多社会传统不错,完全算得上优秀的民族。世界上不少民族喜欢"今朝有酒今朝醉",
这种消费主义当然会被资本家利用,直接给弄得没钱,容易对付,中国老百姓不会犯这种错。但"财迷"
就几乎是中国老百姓唯一的弱点,从本质上也是一种愚蠢。中国老百姓疯狂求财的下场,就是被政府与资
本家利用,反而失去财富。
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是股票市场,这较容易说清楚。中国老百姓一般留有足够的钱才消费,就有许多
余钱可用于投资,A股自然成为世界最贵的股市。这是从市盈率来算的。一方面民众不全力消费,公司挣
的钱就不会太多,平均每个人消费行为给公司贡献的利润并不多。民众有很多余钱投资,只要拿出一些来
买股,就足以托出一个世界最高的市盈率。股票投资者崇尚投机性上涨,对于公司股权本身或者其分红并
没有兴趣,只希望低点买入高点卖出,时间越快越好。因为这个特点,中国股民已经吃了很多亏,整体上
有巨大的浮亏。以目前2400点算,我估计股民基民亏损在1-2万亿元之间。亏损的原因是投机性买入,
挣快钱的冲动盖过了对风险的惧怕。
当然,因为"把老百姓弄得没钱"的社会本质,世界各国的股市都是如此,老百姓最终都是会吃大亏
的。这就是股票市场的社会意义,改变不了。具有同样性质的是"彩票",从数学上就可以证明,老百姓
是一定吃亏的。但老百姓追求暴富,从来都是一直上当,相当于政府成功卖出了"暴富希望"这种心灵药
品。还有赌场也有同样的性质,有些人说"股市是赌场"就是这样一种观察。在本文的观察中,应该说股

市与赌场并不相同,但都有"把老百姓弄得没钱"的功能。可以肯定,如果一些地区申请开赌场成功,"把
老百姓弄得没钱"会很简单。但政府认为杀伤力太大,弄没钱容易,人都能弄废了干不了活,失去了弄没
钱的意义。从这个原理出发,哪怕是因为要好好干资本主义,也可以强烈要求灭掉澳门赌场。彩票也是如
此,不能干太大,应该以不损伤老百姓正常心智为限,再干大就成开赌场了。
因此,政府与资本家主要利用股市来让老百姓大规模地"逐利而失财",而不是靠彩票或者赌场。股
市的好处是,它的周期相当长,上涨期可能长达2年甚至10多年,下跌期短也有一年。有这么一年或者
数年时间作缓冲,哪怕是暴跌赔掉80%,人也较容易接受,一般还能干活,疯掉或者自杀的很少。赌场
很快就能输光,疯掉的人会特别多,不能搞。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政府开股市显然不是想这么害老百姓,
开始就是想给国企解困出力,断乎没有这么深的用心,没成心要把股民套死。这也说明本文原理的厉害之
处,政府也许没有不好的意图,甚至开会商量的都是"为民解困"的正经事。但社会运行自有其规律,干
着干着就会因为各种现实问题,最终得用各种手段"把老百姓弄得没钱"。
认清了股市的本质,我们要把它当最高战略指导原则。价值投资、趋势投资都是次一级的战术问题。
如果认不清战略,我认为还是趋势投资更适合散户,有止损至少不会亏太惨。我心理上更倾向价值投资,
并在股票版公开实践。但从战略上,不得不沉痛地得出结论,价值投资理念对于老百姓是难于学习
的,从而也是不合适的,更糟糕的是学错了损失惨重。我算是误导人价值投资,属于实践问题,还是好意。
最黑的是,利益集团会诱导老百姓用错误的方法进行价值投资。
在股市上,可以肯定政府与资本家是不可能亏钱的。它们是以原始股的形式进入,只要卖出去了肯定
挣,无非是挣多挣少。政府制定股市政策,资本家有公司内幕,还有利益集团老鼠仓,天生对股市波动先
知先觉。相比之下,印花税手续费超过分红,只是小问题。所以,从逻辑上就可以证明,老百姓的"钱"
通过股市不断跑到政府与资本家手中。作为散户偶像与价值投资大旗的巴菲特,他其实是个资本家,根本
不是散户。他的生意模式是收购保险公司,获得巨量非其所有但可以"支配"的现金,一买就特别多,这
样就可以进入公司董事会,人家也主动请他来投资,足以获得一手的公司内幕。他确实不用看股市波动,
看内幕就行了。价值投资表面上"高明"的原则是,它人恐惧时逢低买入,长线持有,市场贪婪时逢高卖
出。这个其实不难理解,很多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容易误导人,因为没有准确的定义,属于糊涂哲学,
穷追下去就发现,没有本文所追求的绝对清晰的逻辑基础。只有长线持有可以较准确定义,容易实践,恰
好用于将人深套。什么叫市场恐惧贪婪,这是主观感觉,难于定义,数学上说不太清楚。这需要对公司内
幕深入了解,再加上精确的估值体系,才能有效评判市场价格是恐惧还是贪婪。我并不是否定价值投资,
只是认识到它的困难之处远超人的想象,容易犯错。
政府与资本家利益集团在股市里获得的"钱"肯定是越来越多的。有时它们会托市或者建底仓,把钱
暂时换成股票,但绝大多数情况会获利又退出变钱。时间一长,从总体上老百姓的钱肯定是因为股市减少
了。牛市上涨时,老百姓不断投钱进去,钱减少,财富增加是浮盈。熊市下跌时,钱也并不增多,有老百
姓卖出钱是因为有别的老百姓接手。只有股市或者个股到底时政府与资本家会托市吸货,老百姓钱增多了,
但前面高价买亏在先了,其实也卖错了。从这个描述看,我们知道老百姓炒股,作为整体真是没有活路的,
完全和彩票赌场一回事。
不一样的是,小部分老百姓不用靠运气中彩票或者赌赢,也可以在资本家与政府在股市中吃肉的同时,
喝到一点汤。我不知道彩票或者赌场有什么获利技巧,但股市是显然存在的。当然,前提是大部分老百姓
必须亏掉,让小部分老百姓还能分点渣。这个观察并不新鲜,我只不过从哲学上论述得深入一些。经验上
据说是一挣二平七亏,七个亏的才有一个挣的。这也是一个糊涂表述,它应该是个动态数据,浮亏多时亏
的人多,但亏的人远多于挣的人肯定是真的。一个老百姓如果想从中获利,如果和政府与资本家搭不上关
系,就得学会当小部分人,不要混在大部队里。

作为明确的买入时机,显然是政府托市时,如前一阵子上证跌到2000以下。这时大部分老百姓不买
所以政府才要托市,买股就是当了小部分人。而政府托市买入,这些投入的钱总不至于反而被老百姓卖出
套住,虽然我们认识到政府要对付老百姓,道德上不信它,但总要信它的实力,特别是中国政府这种大阔
佬。有些人认识到政府不可信,说要和政府宣传对着干才能挣钱。其实应该是和大部分老百姓对着干,大
部分老百姓相信了宣传,才应该和政府宣传反着来。大部分老百姓不信政府,就应该跟着政府混。
要注意,必须是政府投入真金白银去买,口头托市让大家对股市有信心,这是不能信的。人民日报在
4800点时发社论说股市健康发展,可并没有投钱来买,反而让社保退出,这几乎可以算是一个阴谋了。
还有减印花税这种托市也不能信,是羊毛出在羊身上。2000点以下政府已经让汇金出钱托市了,中石油
等国企大股东也出手买了,所以,这是安全性最高的买入时机。这时再要唱空,虽然A股从估值上说是比
境外市场高,内在价值并不过硬,但做空就是战略上的严重错误,是不明白社会根本原理。
目前2400点,离政府出手托市的点位并不高,也能时不时发现政府托市的动作。不仅是口头上的,
盘中也能发现资金出入的迹象,从年报季报应该能看出政府方面资金在继续进入。而老百姓仍然是将信将
疑,基金与股票开户数仍是低位,持有的随时准备逃跑,新增资金不多。我确信目前仍然是安全的买入时
机,应该投入大批资金到股市。
而政府想要在股市上吃到肉,必须营造一个假象,把老百姓的钱忽悠进来。如果政府让国有股凶狠地
2000多点就一通乱卖,其实也卖不到多少钱,股市跌到1000点以下,成交剧减,这是笨政府。许多唱
空者认为政府会这么笨,这是不可能的。由于老百姓"逐利而失财"的特点,只有一种忽悠是可行的,就
是营造"能够获利"的假象。这肯定是一个"假象",因为老百姓的钱肯定整体是亏的。但股市厉害就在
于它有"浮盈"这个"能够获利"的"假象",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很多人都知道只有浮盈"兑现"以后,
才是真的挣到,但这就和买彩票或者进赌场一样,明知道希望不大,但仍然去买去赌,何况股市欺骗性更
强。我确信老百姓无法抵抗股市上涨挣快钱的诱惑力,这只是早晚的事。
我们需要观察的是,政府营造的股市"能够获利"的假象,是什么级别的。是涨到4000点,还是
10000点?这方面有一些基础数据可供参考。老百姓的钱,居民存款,现在是23万亿,将在约三年内至
少再增加10万亿。已经投进股市的是3-4万亿,浮亏1-2万亿。政府与资本家作为"大小非",拥有股
市五分之四的总市值,正在不断地解禁,2年后基本全部流通了。老百姓包括通过基金间接持有的股票,
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总市值。大约在上证3500点,老百姓将进入整体浮盈状态。政府与资本家在均价
3000点减持五分之一,需要老百姓投入4万亿,在4000点减持五分之二,需要老百姓投入10万亿。
作为一个忽悠的第一步,"能够获利"的诱惑至少得压过"还它妈赔"的抱怨。所以,3500点以上才
有可能营造出"价值投资长线获利"的假象。如果在4000点减持五分之二,政府就已经失去了绝对控股
权,老百姓甚至银行存款不会比现在少!这种减持计划不可行。卖的均价太低。这些硬数据说明,股市要
把老百姓弄得没钱,需要涨到非常高的点位去,政府减持的均价必须很高。这需要想象力,美国股市就有
一个10年的牛市,甚至可以算连着几十年是牛市。老百姓总不要求兑现,"假象"就可以延续。
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而论,中国股市也能支撑这样一个"假象",能提供很好的想象力。因为中国老
百姓有足够的闲钱来炒,兑现需求并不多。目前难以看出啥时产生兑现要求,到时会有大崩盘。有可能是
经济失去长期上涨势头引发的。目前显然的选择是当少数派,投入到股市中,趁老百姓还不相信,等待公
众相信"假象"。公众相信假象后,政府会借打压股市泡沫的名义减持,又在低点以托市的名义增持,来
回折腾慢慢减持。这个阶段,只要存了逃顶的念头,只有逃得早获利不够多的问题,但足以保证成为在股
市中获利的小部分老百姓。本节主要阐述股市运行的基本原理。关于将来政府会忽悠出一个长线慢牛这部
分,是一个猜想,逻辑上不如其它部分严密,需要不断更新认识,仅供参考,不是重点。

(十一)无路可逃

如第八节所述,由于前面十余年,中国正从社会主义向现代社会转型,政府与开发商对资本主义规律
认识不清,大部分房低价盘给了老百姓。如今价格虽然涨上来了,但很多老百姓房贷都还光了,甚至不少
平头老百姓手头都有几个房。中国这种局面,可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方面从房价收入比来说,已经
涨成了世界最高。老百姓买房,是一个比较痛苦的事,要凑钱,要贷款20、30年。但另一方面,全民居
住条件较好,还贷压力不大。
美国是一种系统,算是世界上居住条件很好的,房子很宽敞,买房相对收入比较便宜。为什么美国的
房价收入比不高?是因为美国人使劲消费,于是老百姓互相帮助收入高。但消费厉害开销也大,存款少,
拿不出太多首付买房,每月能拿来付房贷的钱也少。所以,一个使劲消费的社会,房价收入比不会高。美
国老百姓已经给消费主义弄得没钱了,就不需要再用房子来把他们的钱收回了。美国老百姓胆大吃天,没
钱也敢买房,闹出事不是高房价害的。美国政府主要靠收税来把老百姓弄得没钱,税务负担相当大,物业
税可能就占收入约十分之一,所得税也很高,中产阶级可能30-40%的收入给政府收去了。如果成了弱势
群体就有很多税费减免,富豪有办法避税,政府主要对付中产阶级。
香港是另外一种系统,居住条件极差,房子极小。中产阶级买房比大陆现在要容易些,但那是因为买
小房子。80平米就是豪宅了,内地如果买50平米的小房成家也不算困难。香港买房还是合算的事,因为
租金变态地高。香港房价是深圳2、3倍,租金能是4-5倍,100平米的房租金1万2算便宜,10平米
的如果交通方便可能租到3000。所以香港房价也不算特别贵,主要是租金太高。不少发达国家城市都是
如此,房价相对收入还不算离谱,就是租金特别吓人。
美国和香港是两个例子,要么收入高买房容易,要么租金高,买房合算。而中国大陆就很离奇,收入
不高,租金很低,可是房价却不算低。所以房价收入比、租售比是全世界最高的。现在的状况是,买房需
要掏大钱,贷许多年,回报却不高。所以投资者观望也是有理的,买了只能靠卖给别人挣钱,挣租金不靠
谱,卖给别人最终得自住者买得起。
为什么房子租金低?因为中国是低物价低收入体系,房子也并不短缺。多少年城建搞下来,居住条件
过得去的房子并不少,也让投资买房,许多居民手头有多余的房子。在租房市场供求曲线一画,租金确实
是涨不上去。如果房租能高上一倍,那房价还能涨不少。但团伙炒高房租不象包片区炒房,基本没有可行
性。二手房主其实大部分都是老百姓,跟风炒房比谁都来劲,一有房价上涨风头,立刻贪婪地挂个高价卖,
很不专业,挂高了卖不出去反正也没损失。租房就不一样了,提高房租失去租客损失是现成的,很麻烦。
就算涨价成功也挣不了多少钱,不如涨房价挣得痛快。租客也有办法应对,实在要涨租金,换小点的房子
或者合租多拉些人也行。炒房团伙放谣言说房价将大涨,还真可能成事,放谣言说租金将大涨,实在不好
编。从投资价值来说,房价的基础是租金收入。如果租金收入太少,那就成了炒房群众运动,大涨后面会
是大跌。中国的房价经过大涨以后,租售比过高,具备了大跌的动力。
但房子和股票有区别,人拥有房子的愿望明显高过股票,不能单纯用投资来分析。女人可以带着得意
地说,我住在啥高档楼盘。男人只能自嘲地说,我是中石油的股东。某些房子,社区老旧房型差楼距小,
面积不实用,看着档次低,买了也没面子,住着心理感觉不好。这类房子用租金或者学区房之类的投资价
值来分析就行了,跌价是应该的。最多就是搏个拆迁,可能政府也不肯出居民要求的高额拆迁费,就死在
那了。有些房子地段好,档次过得去,买了可以显摆,自己住着心理确实感觉不一样,那就有额外的价值,
连租金都要高。从这个心理来分析房地产,那就是和买车差不多,卖的是档次,不是图它四个轮子能动起
来。地段差的旧房子就是奇瑞QQ或者长安奔奔,真的是用来住人或者代步。地段好的高档房子就是奔驰
宝马,再贵也有人买。很多女人对好房子的要求,其实潜意识里是对高档生活的追求,并不是有啥实际困

难。所以,租售比不合算,还是愿意买下而不是租住,买下才有面子,做不到理性分析。中国的高房价,
主要是这个心理在支撑。
股票市场,可以鼓吹"万点论"式的大忽悠,政府再配合放钱进来,涨多了忽悠就自我加强,钱多自
然就会有牛市,运行基础是男人挣快钱的愚蠢。房地产市场,有时也有这样的现象,散布"不买房就再也
买不起房"、"房价永远不会跌"这样的谣言,钱多了也会炒起来。但全社会炒房这种事其实并不常见,成
事不易,远比股票牛市少得多,一年暴涨50%这样的事,几十年可能就一次。一涨大,群众想买也买不
起了,又不能合伙买房,炒房运动自然中止。股票涨再高,群众买少点还是买得起的,相当于合伙凑钱买,
上涨的幅度可以远大于房子。房价上涨,主要还是缓慢上涨的的形态居多,拋物线式加速上涨很少见,只
要出现了后面肯定要大幅回调,其后多年再无牛市。
房价的缓慢上涨的动力,一个是租金提高,一个是女人对好地域地段高档房子的追求。当然也有不少
女人炒股,不少男人喜欢好房子。我是指股市由男人心理主导,而房子由女人的心理主导。房子的租金,
这是中国政府控制的。女人对高档房子的追求,大概是没法变了,应该当成一个逻辑根基。因此,我的一
个逻辑基础是,好地域地段的有档次的房子,以能够激起女人非理性的购买心理为标志,这类房子由于其
稀缺性,易涨难跌。只要长线持有,一定挣。当然,发生拋物线式大涨,也得扔出,后面会大跌。老百姓
买不起房的痛苦,是由这类房子引发,在可预见的将来,得不到解决。
另一方面,不具有稀缺性的房子,政府有调控房价的能力。如城市郊区的小区,边上大把空地,随时
可能建起一大片。再如某些三线小城的房产,农村别墅,开发商在偏远地段建起来的概念豪宅。这些房子,
政府要建一大片只要批地就行了。
现在的问题是,政府与资本家卖房子没捞够便宜。好地多半批出去了,好房子也卖出去了。搞房改,
好地段的房子送单位职工了。弄得地方政府欠大债,老百姓好地段的房子却浮盈巨大。应该让住好房子的
老百姓个个欠它20年房贷,但这事没做好。按照群众心理,好地段的房子是会上涨,可这好处政府挣不
着!收点房产交易税也有限。政府肯定得想办法应对这种局面。
一个法子,是学美国收高额物业税。房子,建立估价体系,不少城市已经有了。收税的估个价,一年
让交个2%的税,100万的房子你交2万上来。这样,能够保证政府分享房价上涨的收益,纠正以前低价
卖地的错误。如果真这么干,那么现在的高价好房将会有一个先大跌,然后缓慢上涨的过程。只要放风开
收,就重新估值,肯定是大跌。跌完了,好房子还是心理上有优势,人交税也愿意住,又会缓慢上涨。这
个操作肯定很复杂,也许是慢慢加,换些名目,一年年各项加上来。现在等于好房子让老百姓白住,这种
状况政府肯定受不了。推而广之,就是中产阶级要交税,要交越来越多的税。政府没钱,老百姓存钱,那
大收人头税是迟早的事。但这事即使要做,也得慢慢来,一年加点,不可能仓促推出。
另一个法子,是搞"花式城建",弄出越来越多的好房子。老百姓一看,这新区的房子也不错,不用
死拼在老区高价抢房。这样政府就能从二手房主那里抢到不少客源,能把便宜收上来的烂地变成好地卖高
价。一线二线城市狂修地铁,纷纷推出各类宏大远景规划,就是这样一种趋势。这应该是一个更加现实可
行的招数,名正言顺。这也包括拉近地区发展差距,不要人人都想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买房。所以,城市
要扩大,资源分配要均匀。我认为中国各级政府会采取这个方式,各方面都说得过去。
如果是"花式城建"这个模式,就加大了挑选优质房产的难度。现在一些看上去不错的小区,可能政
府与开发商捣腾出一个更光鲜更方便的片区,原来的房子显得老旧档次低,就卖不出大价钱了。政府甚至
有可能故意把一些老优质片区的资源,分到想炒高地价的地段去。比如,政府来个大搬迁,搬到某条大江
荒无人烟的对岸去。真正靠得住的优质片区,我觉得很难选,这方面容易犯错误。正确的方法是选有潜力
的片区,价又低,以后升值空间还高。这也包括选有潜力的城市,中国这么大,不会只是几个一线城市,

人的心理感觉以后会变。
香港的麻烦就在于地方小,好地就是港岛九龙那么一点。新界的新市镇,也不断有开发,但受限于山
地地形成不了大片,与老区无法相比。它没法象内地城市那样大刀阔斧地凶猛开发。所以,就只好一年批
点地,租金也炒高,搞成了高房价模式。中国各级政府手头资源多,往边上的农村扩展容易,协调发展交
通建设是强项,估计还可以弄出不少好片区。
国际上超高房价的大城市,往往是整个国家就一个绝对经济中心,如韩国汉城、印度孟买。中国各地
区竞争凶猛,哪个城市炒高房价,竞争力可能就受影响,这也是一种制约。上海深圳搞高房价,可能成都
这样的地方就偷着乐,吸引人才容易了。前些年全国各城市政府有一个炒高房价的趋势,这是因为高价地
卖出去了对政府有利。但如果地都卖不出去了,这条路子就走不下去了,可能就得另想它法。香港政府的
地就不会卖不出去,没竞争容易炒高。中国内地开发商都奸似鬼,各地政府疯狂招商,包陪开发商损失的
疯话都说出来了,开发商乐得压低地价。估计开发商哭穷也是假的,并没有那么惨,前些年着实捞了不少,
但说惨点有好处。
中国这些年的城建发展,非常厉害,以前主要是靠卖地滚动开发进行的。现在高价卖地受阻,但架子
已经铺开,"花式城建"这招肯定还要用。中央政府会给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发地方债券或者银行给贷款,
继续滚动开发下去。如果钱不够,扩大发行国债在所必然。如果还不够,那么就通过央行印钞,总是能干
下去的。不过这就是通胀的最后一招了,还不至于。
建出来的新房子,肯定还要大规模卖给老百姓回收货币。支持投资的多买房,也不会象某些穷人幻想
的那样没人买房价大跌。由于这才是高房价的真正开始,通过房地产把老百姓弄得没钱,还得加紧干。老
百姓的需求还在不停地增长,城里人要换大房,农村人要进城,需求还是很多。家庭小型化,对房子的要
求越来越高,改善型需求煽动起来。
趁现在人多,刚需抢房够狠,要加紧卖房让投资者买。炮制一些通胀贬值房产保值的理论,老百姓总
会上当,好房烂房都高价买进。再过些年头,大规模卖房子实在卖不动了,就开收物业税。再多年以后,
人口下降,城市房子都绝对过剩了,老百姓可能就会发现,房子也不是什么财富。就象现在农村的大房子,
根本不值钱。只有真正稀缺的好房子,才能经受长久的考验。
疼爱孩子的老百姓,就算早早给小孩买下房子,以后也未必是管用的财富。老百姓喜欢房子,政府和
资本家就先高价卖房,卖不动了,就收物业税。存款自然更是没用的,一般老百姓也存不了多少钱。如果
存钱多,就随便来点通胀,时间一长就吃掉了,年通胀率5%就够。股票还管点用,但操作不好也是上当,
股票大头都到老百姓手里,就不会涨了。政府和资本家就会弄出经济危机,资本家不好好干,也不扩大生
意了,老百姓没工作,吓得低价卖股逃命。或者上市公司要破产,政府国有化,伙同资本家集团注资救市,
老百姓手头的股票被稀释化水。现在美国可能就在搞这一套。在这样的现代社会中,老百姓是无路可逃的。
混不成资本家,又混不进政府,大部分老百姓注定要在财富游戏中失败。无论是选择现金、房子、股
票,都会被玩死。辛苦劳动换来的只是虚幻的财富泡沫,也无法传之子孙,终会消失,不得不继续当老百
姓,供政府与资本家驱使。也许我的具体分析有可商榷之处,但众多事实与逻辑,足以说明这个原理。读
者可以根据原理自行分析。
我的结论是,一个老百姓在这种社会里,如果想在财富游戏中不沦为牺牲品,就不要站在老百姓的立
场上分析事情。以老百姓的名义,大声疾呼要求公平公理正义,道德上自洽,但没有用。看清楚政府与资
本家的意图,避免和大多数老百姓同样行动,才是趋利避害的方法。这当然也就是不适合大多数老百姓的,
只是利用老百姓的愚蠢,道德上是黑暗的。(全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2009-12-3 16:40:20 | 只看该作者

re:omg. 这么长的zt,你赔我一个鼠标滚...

omg. 这么长的zt,你赔我一个鼠标滚轮。燕博,总得来点儿提示语啥的吧,我猜读的人不多。从头读到(全文完)的举手。
那语文考试的题,有意思,不过我也没做完。
转帖有趣,看大家的议论或者导言更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发表于 2009-12-3 22:35:14 | 只看该作者

re:你上面就是结论啊,就四行。我也没...

你上面就是结论啊,就四行。

我也没看完,但是遵照领导的意思,领导不在我就干活,不管其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发表于 2009-12-4 09:45:15 |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了一半。讲得挺好玩。据说证券市场有一...

我看了一半。讲得挺好玩。据说证券市场有一个功能就是消灭掉多余的货币。这可以解释它为什么经常涨起来又跌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09-12-5 06:04:12 | 只看该作者

re:------151楼  23. 有人...

------151楼
  23. 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E.性取向
------------------------------------

这道题显然是一休出的,选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09-12-7 07:25:26 | 只看该作者

re: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 二日 ...

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

二日
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试的无聊。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
大千走了,颇有落寞之感。

十三日
昨夜一夜大风,今天仍然没停,而且其势更猛。

北平真是个好地方,唯独这每年春天的大风实在令人讨厌。
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
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二日
今天作Faust的Summary
无论多好的书,even Fausteven Faust。
只要拿来当课本读,立刻令我感觉到讨厌,这因为什么呢?我不明了。
过午看女子篮球赛,不是去看想[打]篮球,我想,只是去看大腿。
因为说到篮球,实在打得不好。

三日
今天整天都在预备Philology,真无聊。我今年过的是什么生活?不是test,
就是reading report,这种生活,我真有点受不了。

四日
今天早晨考Philology,不算好。
过午作Faust的Summary,也不甚有聊。
这几天来,一方面因为功课太多,实在还是因为自己太懒,H?lderlin的诗
一直没读,这使我难过,为什么自己不能督促自己呢?不能因了环境的不顺利,
就放弃了自己愿意读的书(写文章,也算在内)。

五日
今天又犯了老毛病,眼对着书,但是却看不进去,原因我自己明白:因为近几
天来又觉到没有功课压脑袋了。我看哪一天能把这毛病改掉了呢?我祈祷上帝。
零零碎碎地看了点H?lderlin,读来也不起劲,过午终于又到体育馆去看赛球。

五日

开始作论文,真是“论”无可“论”。
晚上又作了一晚上,作了一半。 听别人说,毕业论文最少要作二十页。
说实话,我真写不了二十页,但又不能不勉为其难,只好硬着头皮干了。

二十五日

……今天开始抄毕业论文,作到[倒]不怎样讨厌,抄比作还厌。……

二十六日
今天抄了一天毕业论文,手痛。……

二十七日
论文终于抄完了。东凑西凑,七抄八抄,这就算是毕业论文。论文虽然当之有愧,
毕业却真的毕业了。
晚上访朱光潜闲谈。朱光潜真是十八成好人,非常frank。
这几天净忙着做了些不成器的工作。我想在春假前把该交的东西都做完,旅行回来
开始写自己想写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08:26:29 | 只看该作者

re:季先生的日记不知有出版物否?这几...

季先生的日记不知有出版物否?

这几天在旅途中把何兆武的《上学记》看完了,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因为是口述整理的,所以文字不端着,很平实流畅,没一丝半点的矫饰。

大量篇幅是回顾西南联大求学经历的。何先生对吴晗没什么好印象,大致是三件小事:

(1)当年吴晗在联大教书,算是年轻教师。第一次考试就给全班人不及格。一般来讲,周培源这样的名教授,偶尔会让学生们首次小考大面积不及格,为的是提醒大家要好好学习。名教授这么干,学生们服气;吴晗这么干,让学生感到是在摆架子;

(2)当年师生都穷。吴晗租了大房子做二房东,还时常把租住的学生赶来赶去;

(3)那时候每天几乎都有日本飞机轰炸,一拉警报大家都往山里跑。年轻人一口气可以翻几个山坡。校长梅贻琦一直讲究风度,跑警报的时候也是衣着整齐、不慌不忙。但何先生由一次看到吴晗面如土色、连滚带爬惊慌失措地在山坡上爬。

何先生一直觉得吴晗一直以来都太把自己当名家看。吴晗在回忆录中写西南联大的生活时,提到自己去井里费力打水,感慨彼时做教授也这么艰难。何先生觉得这个说法太矫情。那时候大家都艰难,你年纪轻轻的自己打水根本算不上什么。

这本书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推荐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29 15: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