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thankstoyil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转帖!!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9-11-1 20:54: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9-11-1 21:22:07 | 只看该作者

re:秒杀,是电子游戏术语,说双方实力差距太大...

秒杀,是电子游戏术语,说双方实力差距太大。这里是什么意思?男女主角实力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谁把谁一秒内情色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9-11-2 00:49:37 | 只看该作者

re:T版看印象西湖的第二天,北京国安登上了中...

T版看印象西湖的第二天,北京国安登上了中超冠军宝座,遗憾的是祭坛上摆的的绿城。怕T版F版都绷着脸。
国安夺冠后的第二天,几个80后志愿者来家,眉飞色舞地描述着前一天的现场观球的狂欢,围攻警车.....年轻真好!

第二天下雪和北京夺冠无关。
沉痛悼念钱老!也别信谣传,他的去世与绿城惨败也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9-11-2 13:08:09 | 只看该作者

re:上下班时看见小区的广告屏上显示正在热播的...

上下班时看见小区的广告屏上显示正在热播的这部电影,才想起自己好象已经不进影院多年。忍不住好奇上网查了一下影评,顺带发现了下面的一篇文章,尽管自己对黄其人有些许看法。

转贴:黄健翔:《那个人不再返场》

电影院归来。理解了为什么电影名要译为《就是这样》,确实,“就是这样”,只有MJ可以用这样简单朴素的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演出,乃至一生。请不要称MJ为艺术家了,请直接称他为“艺术”——因为有太多“艺术家”了。而真的艺术,只有看了这部电影版的演唱会,你才能领略。同时,还有一个伟大的灵魂。
    我再次怀疑MJ的死因。看他排练时的身体状况,他健康强壮的如同那些年轻的全世界最好的舞蹈演员,怎么能就这样没了?美国不能告诉我们就这样MJ没了,我们需要一个答案。这不会比抓住本-拉登还难吧?

   电影的剪辑一定是尊重了MJ的一贯宗旨和意愿:给人们传递爱和快乐。所以,刻意地避免了很多煽情的素材,甚至是有意把观众的眼泪掬在眼眶就是不让你流下来。这样哭不出来的感觉,散场之后才更加难受。我羡慕那些可以边看电影边流泪的人,不分男女,前后左右都有人在啜泣。

   请全国的电影院不要急着开灯,请观众不要急着离开,一定要静静地,看完最后一个画面,听完最后一首歌。因为,无论人们怎么鼓掌、欢呼、哭泣,那个人都不会再返场了。所以,别那么着急,这已经是最后的演出了。你就算看一百次,也是最后的演出。

   提醒一下准备看《就是这样》这部电影的朋友,最好在去影院之前一小时不喝少喝水,电影开始后也要少喝,因为假如电影中途你膀胱的括约肌不那么争气的话,你会痛恨自己的——因为你绝不想错过每一秒钟。

    我注意到今晚看电影的女士们很多都穿的很隆重,大家是带着一种送别的心情去看MJ的。电影结束后有一多半的人一直不愿起身,直到最后一幅字幕在银幕上消失,最后一个音符从空中飘过。我听到一片叹息。有人说:真的就这样结束了?

    我忽然觉得中国艺术某些领域与MJ的差距,比中国足球与巴西队的差距相比,还要大很多倍。因为2003年非典爆发前,2002世界杯冠军巴西队在广州与中国队的比赛,假打之下中国队还能蒙个平局;可是我们很多一线歌手的假唱,都比不上MJ排练时的随意挥洒之万一,甚至远远不及给他伴唱的任何一个无名歌手。

    所以,这部电影从某种角度来说绝对可以提高我国人民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赏力。有什么观众就有什么演员,有什么观众才有什么演员。

    耶稣是被人钉在十字架上死的;MJ也是被人类的嫉妒和阴暗杀死的。或者说,他完成了自己的地球苦旅,回到天国去了,成仙成佛了。与他带给人类的快乐和爱相比,人们给了他什么?财富?这是嫉妒的原因吧。难道他的财富不比任何一个政客的干净一万倍?难道不是他该得的?

    有些容易哭的人,记得带好纸巾去电影院。记得不要迟到,不要早退,不要打开手机铃声最好关掉手机。还有给影院的一个建议,音乐声是否可以再大一点儿?这比给观众发一根荧光棒来的更好。谢谢。

    最后由衷地谢谢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让我们与全球同步,看到了MJ最后的身影。

    虽然憋着很难受,因为我不是一个容易流泪的人。假如电影里让那些舞蹈演员们哭出来,或者在最后有一些MJ身后的全球悼念的镜头,来催一下泪,不要让我这样的人一直卡在中间不上不下,也许更好。但愿不是被剪辑掉了。如果是被剪掉的话,我收回对有关部门的感谢,我要说:XXX!你们是不是人造的?

    当然,我也愿意相信这样的调子是MJ的心愿。

    我接受这电影,虽然我此时依然不能接受他的离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9-11-2 19:16:59 | 只看该作者

re:看到一篇东东,蛮有意思,不过有点长,分几...

看到一篇东东,蛮有意思,不过有点长,分几段吧。

[转贴]语言规则来历以及与思维方式的互相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9-11-2 19:18:07 | 只看该作者

re:[转贴]语言规则来历以及与思维方式的互相...

[转贴]语言规则来历以及与思维方式的互相影响


各式各样的语言规则是怎么形成的?是一开始就存在吗?它们又是如何发展的?

原始人类的“语言”相当简单,那时仅有声音信号,以及符号(例如结绳、铭刻),用于记录所发生的事物。这些就是词汇的祖先. 由于劳动的需要、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交流越来越复杂,简单的信号、记号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比如要表达时间问题,这时就需要借助另些手段做到这一点。这种手段就是进一步修改那些信号,于是“形变”出现了。另一部分人则更乐于附加其它信号达到目的。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屈折语”和“孤立语”. 所以,语言规则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是交流到一定程度后必然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 那么语言规则是永久不变的吗?不。母体语言规则会演化,演化会导致母体语言分裂。于是会呈现区域性语言结构相同的现状。
那么为什么会演化呢?
人类语言规则中有很多“冗余”的成分。比如性、位、语法格(Grammatical Cases).这些与早期信仰有关,也与之前人的语言创造模式有关。自从人类学会 修改信号表意之后,便广泛地使用这种方法产生着更复杂的表达方式,使句子中每个元素都要发生形态变化,这种复杂的变化在孤立语种是没有的。这种方法会导致严谨的、一层层的“框型结构”的产生。这会让人们本来在解决语序问题的时候还要去考虑句子中每个元素的细节,以便正确表意。(虽然我前面说拉丁语的语序很自由.但是语序仍然是需要考虑的,例如它会影响到表意的重点)。尽管,人类有很强的适应性,会去习惯这些冗繁的变化。但它的确麻烦着人们的表意。它对外族人来说更是不易掌握的。
开化得越早的民族,他们的语言越远离 强屈折语的特征。因为存在交流。交流会让人感觉到语言当中累赘的地方,以及难点。英语缺少了德语的一系列特性,但仍能正常表意,所以它更简炼。尽管换来了严格的语序。由此看来,人们认为语序要比繁琐的形态变化更容易,用起来更轻松。所以,语言规则是在不断简化的.

另外一方面由于语言结构不同,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截然不同.很多人说,语言只是交流的工具,因此语言并没有优劣之分.这话仅仅对了一半,从语言理论上来说语言的确没有优劣之分,但是语言并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

语言是交流工具的说法一般认为是传统语言观,又可以叫做“表征”语言观,也有叫做“博物馆”语言观, 简单说来就是认为语言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再现,一种状物写意, 从而能在人际进行交流的符号象征,因此称之为“表征”(representation)。古典的所谓“博物馆神话”认为一种语言好比一座 包罗万象的博物馆,世间万物都是其中的展品,而语言则是展品 上的标签.这便是后结构主义者德里达所竭力攻击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观,它把语言看成在本原上与世界、与思想经验最 终合一的“逻各斯”.同时,在这一传统下又有很多支流推波助 澜。例如《圣经》中说,“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神 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出为海”等等。这无疑是将语言看作对世 界的命名,是典型的表征语言观。又如17世纪的笛卡尔导演了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在他的哲学中“人”处于绝对 的主宰地位,语言仅仅是自我的工具,被用来表达和再现自我的 思想。 传统语言观的统治事实上直到本世纪60年代还相当牢固,象诺姆· 乔姆斯基这等政治和学术上都非常激进的语言学家在他66年的 "Cartesian Linguisitics"中还把笛卡尔的语言观视为西方语言学 的主流。然而就在这一年,风向开始转变,各国学者云集Johns Hopkins大学,召开了题为“批评的语言与人的科学”的大型研讨会, “语言学转向”正式登场了。新实用主义者Richard Rorty以“语言学转向”来命名他的论文集,他在书中认为,传统形而上学将语言 视为反映自然的一面镜子,而“语言学转向”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 的结果就是使这面镜子不可回复的破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9-11-2 19:18:39 | 只看该作者

re:至此之后,各种语言观都冒了出来,一个比一...

至此之后,各种语言观都冒了出来,一个比一个走得远,其激进的程度到德里达的“文本以外别无他物”达到极致。虽然各家学说之间也是分歧重重,但追根溯源,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无疑是他们的精神之父。 索绪尔的重要性在于,他首次将语言看成一个自足自律的系统。他指出对任何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说,语言都是一种先于个人的存在。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只能接受他/她加入的语言系统。这样,人和语言的关系就被彻底颠覆了:不是人为语言立法,而是语言为人立法。语言不再是人可以操纵的工具,它展开双翼以主体的姿态脱离了人的控制。在索绪尔的理论中,语言不但摆脱了人,还摆脱了所谓的“客观世界”。在博物馆神话中,标签对应的是客观世界中的实体,而索绪尔的能指/ 所指理论指出,标签(能指)对应的不是实物,而仅仅是人脑中的观念 (concept)而已。这样,索绪尔就切断了语言与实体的联系。Moreover, 标签对应的不但不是实物,而且连它与观念之间的联系也是任意的(arbitr any)。这一任意性的必然推论就是“意义”不是由单个符号决定的,而是由符号之间的差异决定的。语言好比覆盖在人脑上的一张语义之网,每一个网眼(意义)的大小、位置、形状都由它周围的网眼决定,而只要在任何一处轻轻一拉,整张网都会变形。于是,意义的确定性也被瓦解了:意义不再是人们用语言这个“载体”来表达的明确思想,而是由整个语言系统通过差异发出的价值。意义再不是一目了然的,它必须通过阐释才能获得,而既然是阐释,就不存在一个大写的、唯一的意义。这样,索绪尔通过切断语言与人、语言与实体的联系将语言彻底解放,又以其结构主义语义学将意义的独断论放逐.

在传统语言观看来,语言是人和世界的中介。往人这一端有笛卡尔的工具论,往世界这一端则有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的表征论。因此,索绪尔以来的新语言观也往往从这两点入手.对语言工具论的攻击实际上可以上溯到17世纪(or 16世纪?记不太清了)的德国语言学家洪堡,但是直到本世纪初这一思路一直遭到传统工具说的压制.从笛卡尔开始的语言工具论,在17世纪就受到了德国语言学家,洪特保的挑战.但是这一派学说一直受到工具论的压制.真正对工具论构成致命挑战的是所谓的Sapir-Whorf假说。Benjamin Whorf在他题为"Language,Thought and Reality"的论文中有力的证明,语言绝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人的思维方式.

Whorf 指出,我们认识的“世界”实际上并不是客观世界,它早已被深深的打上了语言的烙印。所谓“世界”其实不过是一堆万花筒般杂乱无章的印象,我们只能按着语言规定好的线条来切割它,使它成为有“逻辑”的认识对象。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是人为自然立法,而是语言为自然立法。我们用语言将世间万事万物归类整理,形成各种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进行思考。自然,思考的轨迹必然脱不开语言的预先设定. 不同的语言规则决定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事物认识的不同.我们把“光”看作名词,只是片面地认识世界.还有 性、数。在汉语里单个名词没有数的概念。西方语言则都有,他们说一个事物时总会想到 数,这也是一种思维的习惯.语言 是思维方式的体现,是思维模式的展现,什么样的思维产生什么结构的语言.
要得到 252
可以用 6^2+6^3
也可以用 200+40+10+2.法国人的数字系统就是如此,99,在法语中的表达是四个二十加一个十再加一个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9-11-2 19:19:12 | 只看该作者

re:Whorf在研究印弟安土著Hopi语的时...

Whorf在研究印弟安土著Hopi语的时候,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
例如在 英语把大部分词汇分为两类:动词和名词,他们各自有不同的语法和逻辑特征。因此讲英语的人认为自然界也是双向的。其实,自然界本来面貌并不是这个样子。例如,“雷电”,“波浪”,“火焰”等不应该一定是名词,它们是短暂的动作或事件。像“保持”,“继续”,“成长” 等概念也不一定应该是动词。例如在印第安土著的Hopi语里,“雷电”,“波浪”,“火焰”等都是动词。Hopi语按“延续时间”来划分词类。而努特卡语里似乎一切词都是动词。如果说“房子”这一概念,就说“一座房子出现了”,“房子”一词发生词尾变化,来表示“长期的”,同样通过变形还可以表达“短暂的”。回到 Hopi语,除了鸟类之外,一切其它的飞的昆虫、飞机、驾驶员,都用一个词表示。这对讲其它语言的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又如英语里“雪”这个词对爱斯基摩人来说同样不可思议——爱斯基摩语用各种不同的词表示各种不同的雪。而Aztec语中cold,ice和snow只是一个单词的三种变格。

除了词汇以外,语言之中还有更重要的差别。例如Whorf发现了一个最经典的例子,Hopi语中没有没有“时间”“速度”“物质”等概念,由此出发竟可以推导出一种截然不同的物理学. Hopi语中有“延续时间”(duration)概念,没有物理学中的时间概念。要表达“他呆了5天”,Hopi语只能说“他第五天离开”。Hopi语中没有时态变化,也没有速度概念,只有强度概念。因此一个欧洲人和一个Hopi人谈论物理或化学就相当困难。一个讲化学反应的速度,一个讲强度.谈来谈去最后发现,两个人的理论系统有根本的差别.这些都会导致hopi人在考虑问题时 用的完全不同的理论系统。也就导致看待事物的方法也不同.因此,传统哲学中牵涉到认识论的主要问题:“我们能认识客观世界么?”便成了一个伪问题,因为所谓客观世界到底是什么,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其实就以汉语为例,这类例子也是举不胜举。比如汉语中没有印欧语系中大都有的"be"这个概念,汉语中的"存在"或"活着" 都不是其准确翻译,也就难怪将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误译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了;Hamlet咏叹的"To be, or not to be.."其实也不是"活还是不活.."这么直白。再如汉语中的亲戚一门门分得清清楚楚,到了英语中一个brother就包括了哥哥弟弟,一个cousin就包括了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中国人的家庭本位观又岂是没有长幼尊亲之序的英国人能想象?于是到了更极端的语言决定论者那里,语言不单决定个人的思维方式,还决定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比方说,"哥哥" 真是一个客观实在么?对照中英两种语言立刻可以看出,它只是一个存在于汉语这一系统中的概念而已,脱离了汉语系统便变得毫无意义.其实反过来也是如此,最近网络上,经常有些玄幻YY小说,中国人回到过去带去近代西方的科学知识,然后消灭日本,称霸世界等等.如果我们真的能回到过去,带去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国真的可以产生牛顿么?在索绪尔的著作里,观点似乎是否定的.他认为,语言的逻辑结构早就存在,而语言的功能则是将这种逻辑结构的"纹路"凸现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9-11-2 19:26:20 | 只看该作者

re:[转贴]新华网:从叛逆中找到乐趣的韩寒...

[转贴]新华网:从叛逆中找到乐趣的韩寒


【编者按】很遗憾,新华社发布的这篇文章只有英文,没有中文。在我们寻找中文报道的时候,发现有好事者已经发布了,我们把翻译整理在这里发布。


  今年6月份,在收到中国赛车巡回赛的罚单之后,赛车手韩寒在裁判面前竖起了中指。很多人疑问他这个抗议行为是否太过。但他随即更新博客,痛批汽车联合会在执行规则时违反职业道德,并批评其在处罚违规路段方面的失败。在问及他是否考虑过色情手势对社会的不利影响时,韩寒用他典型的讥讽回应到:“唯一可能受影响的是儿童,但是我相信在绿坝(互联网暴力及色情内容过滤软件)的保护下,他们不会受到伤害。”

  这就是来自27岁中国最受欢迎博主的那种重量级批评,并受到他们这一代人的欢呼。韩寒的博客以攻击当局而出名。每当他的评论通过审查时,就往往成为头条新闻。他对二月份那场摧毁CCTV大厦的大火的看法迅速贴遍网络。但那些帖子不久便从国内互联网上消失了。但是在此之前,帖子早已经被复制传播数千遍了。在帖子中,他表达了他们一代人的失望:“政府需要思考一个严重的问题:在现行的体制下,喉舌已经为主人丢了脸。一个事实在他们报道中会变成假的。新的一代人已经成熟。他们将嘲笑这些国有媒体越来越多的做法,难怪这些媒体正在被时代所淘汰。” 他同样指出了自己知名度高的原因:“这是一个除非你有美德否则说服不了别人的时代。”

  2008年5月下旬,当美国演员莎朗·斯通因谈论四川大地震“有趣”和“报应”而引发愤怒的时候,韩寒争辩说斯通的观点受到了媒体的扭曲。他在博客上引用并翻译了大量资料,说明斯通只是在讲她思维的过程,但是媒体断章取义了。三天后,他刊登了一篇3000字的文章《不要动不动就举国暴怒》,呼吁公众缓和民族热情。

  “一个被媒体断章取义的过季明星的一句话,反映了我们野蛮的一面,”他写道,暗指那些呼吁将她“封杀”或者在其他方面伤害的帖子。

  “如果我们想想在其他国家发生自然灾害后我们说过的话,我们将发现我们离真正的人道主义还很远。如果你仍然不反思过去,你还不如斯通。她至少知道反思自己,”他在贴子中写道。

  他还说中国人应当把焦点对准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在地震中倒塌的“豆腐渣”学校。

  因为这个,他在中国互联网上被标记为“白痴”,“冷血”和“不爱国”。
     
  事实上,在地震之后他立刻就和朋友们前往四川分发救灾物资,但是他小心的避开摄像机以避免再被贴上“作秀”的标签。

  然而,路金波(韩寒的出版商)和梁文道(总部设在香港的凤凰卫视的评论员)赞同韩寒将成为下一个鲁迅。(鲁迅可以算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作家,他以强有力的批判文章而被读者喜爱。)

  韩寒2000年出版的处女作《三重门》是关于高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在这部书里,他通过比较家教老师和妓女来抨击教育系统:“教师不受欢迎,但是家庭很流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就像约会。一对多很便宜,但一对一就贵了--每小时的价格几乎和妓女的价格一样。然而,一名教师比妓女更有本事。妓女通过给别人快乐赚钱,老师却通过给别人痛苦赚钱。”这种挑衅式的批评将他至少5本书送进了畅销榜。

  一位《三重门》的读者写道:“韩寒你太棒了!你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那么你为什么不说?”他回复到。

  广州出版的《新周刊》杂志在2008年末指出,韩寒履行了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职务和责任。“他的理性思考使我们对80后充满希望。” 80后指的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也因以自我为中心和缺乏社会责任感而出名。

  然而,韩寒拒绝了这个角色,他说自己只是喜欢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他甚至喜欢许多人不同意他观点的事实。“当我开动赛车的时候,我想开慢车的人是傻子,但之后我改变了我的看法--没有他们,怎么显出我来?”

  很多人相信韩寒在写作方面是很有前途的。但他却跟随着自己的激情开始了赛车生涯。人们觉得他只是想炫耀自己的价值,或者像很多雄性激素过量的年轻人一样想得到刺激。

  首先,韩寒把自己的钱花在了训练和买车上。并且,他是一个专业车队的签约车手。然后,令公众惊讶的赢得了2007年中国赛车锦标赛。

  “我的成功来自于我的判断,这是我的天赋。很多人从来不知道他们真正的能力是什么。他们只是把生命浪费在他们不擅长的事情上,”他说。

   韩寒在上海郊区的一个城镇长大,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他的父母不像很多中国父母那样督促孩子走向成功,而是在功课和学习上对韩寒的要求比较宽松。在学习汉字之后,他发现自己对阅读充满激情,晚上总是躲在被窝里读书。

     他的独立倾向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当父母尝试纠正韩寒的一些“坏习惯”或是“坏行为”的时候,甚至一些很小的问题,例如保持桌子清洁,他总是抵制父母的教育。 “他们经常试着改变我,但是从来没成功过。然后他们开始明白我一直做最大努力去得到我想要的。现在他们支持我做的每一项决定,”韩寒说。

  他不会让任何其他因素影响自己生活的决心。

  他的学习进程在1999年终结。那时他高中7门课不及格,包括语文。他多花了一年时间尝试赶上课程,但是他最终决定辍学。然而,在这之前,他赢得了第一届“新概念”全国作文大赛,这个大赛鼓励学生创新写作。而且,他在上学期间完成了三重门的草稿。

  他告诉老师他将靠版权维生,老师们全嘲笑他太“天真”。但是一个月后,《三重门》成为畅销书,销售量达到了100万,他成了百万富翁。

   他的自信更强了,他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现在他还通过驾驶赛车和博客广告收入赚钱。
     
  为了鼓励中国写作者,他希望在自己将要做主编的新杂志中,支付每1000字2000元的超高稿费。他已经在考虑放弃比赛和写作一段时间。“但是我仍然有一些目标没有完成,还有一些'敌人'必须去打倒,”他说。他的理想生活将是“和正确的人呆在正确的地方”

  “每天早晨我们醒来的时候,我们没有事做,并且不需要事做,”他说。

  他承认从16岁起有过几段感情,但是他现在才刚刚开始考虑婚姻。

  “我不想被什么东西限制,”他说,“但是我相信有一种更巨大的力量,当它出现时,它将使我愿意担负责任。”

  《中国画报》杂志的一份报告曾经把他的反体制和个人主义称为“西化”的,并且责问:“你怎么会变成这样?”

  “我不认为一个东西可以被称作'东化的'或'西化的',”他回答。“这里只有一个标准--是否适合人类。”

  《时尚先生》杂志总监马一木说,“韩寒只是个普通的年轻人。他像正常人一样喜欢美女并且对他不喜欢的东西说'不',如果中国还有更多韩寒,这个国家将会更正常。”

  韩寒在一首自己作词的歌曲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在他唯一的专辑中,他唱到,“快乐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寻找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9-11-2 19:27:53 | 只看该作者

re:新华英文报道原文:Han Han...

新华英文报道原文:

Han Han: Finding happiness by being different

by Xinhua writer Wu Chen

BEIJING, Sept. 23 (Xinhua) -- When racing driver Han Han flipped the bird at judges after receiving a penalty during the China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 in June, many asked if he had taken his tendency for controversy a step too far.

But he followed up on his blog, lambasting the Federation of Automobile Sports as "unprofessional" in enforcing rules and criticizing it for failing to impose penalties for prohibited pre-rally road surveys.

Asked whether he considered the influence of his obscene gesture on society, Han responded with typical sarcasm: "The only group that might be affected is the children, but I believe that with the protection of 'Green Dam' (filtering software designed to block violence and pornographic content on the Internet), they won't be hurt."

It was the sort of hard-hitting criticism that has made the 27-year-old the most popular blogger in China -- and seen him hailed as the voice of his generation.

Han's blog is known for attack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his opinions often make headlines -- when they pass the censors.

His thoughts on the fire that destroyed a new tower block owned by state broadcaster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CCTV) in February disappeared from Chinese Internet screens soon after they were posted.

But not before the posting was copied and sent thousands of times. In the post, he voiced the frustrations of his generation: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think about a serious issue: its mouthpieces have damaged the image of their master, when they operate under the current mechanism. Even a truthful story could appear fake when reported by them. The younger generation has been maturing and they will ridicule what these state-owned media agencies produce more and more.... No wonder they (the media) are being left behind by the times."

He also pointed to the reasons for his own popularity: "This is an era in which you can not convince people unless you have virtue."

In late May 2008, when American actress Sharon Stone triggered outrage in China by saying the Sichuan earthquake was "interesting" and "karma", Han argued that Stone's original meaning was distorted by the media.

He put the full quote and direct translation in his blog, saying Stone was telling the reporter the process of her thoughts, but the media had quoted her out of context.

Three days later, he posted a 3,000-word article "Don't show the fury of the whole nation," advising the public to ease their nationalist ardor.

"A sentence of a passe foreign star who was misquoted by the media made us show our savage side," he wrote, referring to postings calling for her to be "killed" or otherwise harmed.

"If we think about what we've said after natural disasters in other countries, we will find we are far from real humanitarians. If you still don't reflect on the past, you are not as good as Stone. She at least knew to reflect on herself," read the post.

He also said the Chinese should be focusing on more important matters, such as the "dofu-built" schools that collapsed in the quake.

For this he was branded an "idiot," "cold-blooded" and "unpatriotic" on Chinese websites.

In fact, he had gone to Sichuan right after the quake to distribute relief materials donated by himself and his friends, but he cautiously avoided the cameras so as not to be branded a "show off" too.

However, Lu Jinbo, Han's publisher, and Liang Wendao, a commentator with Hong Kong-based Phoenix TV, agree that Han could be the next Lu Xun, arguably the most famous modern Chinese writer, who was acclaimed for his vehemently critical essays.

Han's debut novel, Triple Gate, published in 2000, is about a high school student's campus life. In it, he attacks the education system by comparing the teachers who do home-schooling with prostitutes: "Teachers are not popular, but home-schooling is. From that, we can see that teaching is like dating. One to many is cheap, but one to one is precious -- almost the same price per hour as a prostitute. However, a teacher is much more competent than a prostitute. The prostitute makes money by giving joy to the other, while a teacher achieves it through giving agony."

This provocative criticism has sent at least five of his books into the best-seller lists.

One reader of Triple Gate wrote to say, "Han Han you're great! You've just said what I want to say."

"Then why didn't you say it?" he responded.

Guangzhou-based New Weekly magazine said in late 2008 that Han Han lived up to the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 public intellectual. "His rational thinking makes us hopeful for the 1980s generation," it said, refering to the generation of mostly single children, who are famously considered self-centered and lack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However, Han rejects the position, saying he just enjoys speaking out.

He even kind of enjoys the fact that many don't share his views. "When I just started in car-racing, I thought the slow drivers were foolish, but later I changed my mind -- without them, how could I stand out?"

He has followed his own passions, taking up motor-racing to the confusion of many who believed he had a promising future in writing.

They claimed he just wanted to show off his wealth, or just wanted some excitement like many young men with excessive testosterone.

At first, Han Han spent his own money on training and buying cars. Then he was contracted to a professional team. And then he astonished the public by winning the 2007 China Circuit Championship.

"My success comes from my judgment, which is my gift. Some people will never know what they are really capable of. They just waste their lives in something that they are not good at," he says.

Growing up in a small township in the suburbs of Shanghai, Han had a carefree childhood. His mother and father, unlike many Chinese parents who push their children to succeed, were relaxed about his schoolwork and studies.

He found a passion for reading when he started to learn Chinese characters, hiding under the bedclothes to read at night.

His independent streak was obvious at an early age when he resisted his parents' attempts to control what they saw as bad habits or behavior, even on minor issues like keeping his desk tidy.

"They used to try to change me, but never succeeded. Then they started to know I always try my best to get what I want. Now they support every decision I make," Han says.

He won't own up to any influences in his determination to live his own life.

His academic progress foundered in 1999, when he failed seven subjects, including Chinese, at high school. He spent another year trying to catch up, but he eventually decided to quit.

However, before that, he won the first "New Concept" national essay contest, which encourages students to write innovatively, and he finished the manuscript for Triple Gate during class.

He told his teachers he would live on the royalties, and they all laughed at his "naivety."

But one month later, Triple Gate became a best-seller, and has since sold a million copies, making him a millionaire.

He believes "success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fueling his self-confidence.

Now he also makes money as a professional racing driver, and through advertising on his blogs.

In order to encourage Chinese writers, he is promising to pay an above-average rate of 2,000 yuan per 1,000 Chinese characters in a new magazine for which he will be the editor.

He has been thinking about giving up racing and writing for some time.

"But I still have some goals that haven't been achieved and some 'enemies' I have to beat," he says.

His ideal life would be "staying in the right place with the right person."

"Every morning when we wake up, we have nothing to do, and don't need to do anything," he said.

He admits to several relationships since he was 16, but he is only just considering marriage.

"I don't want to be restricted by anything," Han says, "but I believe that there is a stronger power. When it appears, it will make me be willing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A reporter from China Pictorial magazine once characterized his anti-establishment and individualistic nature as "westernized" and asked: "How did you become like this?"

"I don't think things can be called easternized or westernized," he answered. "There is only one standard -- whether it's suitable for human beings."

Ma Yimu, editor of men's fashion magazine, Esquire, says, "Han Han is just a normal young man. He normally likes pretty women and normally says 'no' to the things he thinks wrong. If there were more Han Hans in China, the country would be more normal."

Han Han expresses the view in a song with his own lyrics, in his only album, when he sings, "Happiness is being happy in different way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09-11-2 23:34:12 | 只看该作者

re:天才不用去费心做正常人,还是很羡慕的,M...

天才不用去费心做正常人,还是很羡慕的,MJ 也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9-11-2 23:34:53 | 只看该作者

re:转: 全世界陪他一起玩...

转:  

全世界陪他一起玩

周二在深圳吃饭,得到了一堆电影券。周四晚上,去京基百纳兑了一场电影看:《That's It》。观影体验不是很好,因为周围有些观众从开头一直哭到结束,让我心头一块坚硬的困惑始终浓得无法化开。也许有人的确很喜欢MJ,MJ也的确早逝了,但是如果用流泪哭泣的方法来纪念他,我觉得这可能对不起这部纪录片里所见到的所有努力。

《That's it》是一部纪录片,全球票房接近一亿,这事让人觉得很牛。因为纪录片没有什么剧情,只有MJ为演唱会做准备时的一些片段。就这样拼凑出一部电影来,居然能让全球为之着迷,可以想见MJ的影响力之大,美国人赚钱术之精。

因为我没有憋着去流眼泪,而是很好奇这场谢幕演唱会的台前幕后,所以看得非常专心。看完之后有两点感慨:

1、MJ非常专注。基本上看不出MJ除了音乐本身之外,还会关心点别的什么。只要他来到现场,就能迅速地沉浸在音乐之中。由于这种专注之力,他能够发现许多细节上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节拍错误,或者情绪表达上的问题,他会立即停下来,要求重新再来。有些人看完之后,觉得MJ很谦和,而且都准备用平易近人来形容他。而在我看来,由于他如此专注于自己的音乐,以至于MJ的确像是一个君王,一个King。

除了他的监制,没有人敢于挑战他的决定。当他的乐手和他谈话时,语气已经极尽英文的婉转曲折,恨不得换用日文的敬语。有些乐手是黑人兄弟,当你闭上眼睛听他们和MJ对话时,感觉完全是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白人,语气中不带一丝痞味。在彩排现场,MJ完全可以说是为所欲为。前一段,你可以看见他对乐手说,必须每一个音符都和唱片上完全一致。但是在后一段,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即兴更改结尾,最后又撒娇一样归罪为别人,说自己得养着嗓子,不能现在就这么抻开了唱。而事实上,他自己其实非常得意于自己的新诠释,当场就已经唱High了。

2、MJ很爽。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神话,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周围的人都只有赞赏的份。在舞台上,他已经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一圈人完全围绕着他,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陪着他玩,而且要保证他玩到爽。

回想当年杰克逊4兄弟刚刚出道的时候,再对比今日今日的MJ,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前者还需要努力前进,争取人们的喜爱和认同。后者已经变成了绝对的孤独,因为没有其它可以比肩的人,于是只能自己和自己赛跑,努力和上次做得不同,带来一些新意。人们内心认定的MJ,和MJ心目中认定的MJ,或许只有略微的不同。令人快乐的是,这时候MJ无论做什么,观众大概都会盲目支持,觉得MJ认为是好的,那就是好的。我觉得,这就是自由。

所以,和现实生活相比,也许只有在舞台上的人生更让MJ觉得快乐。有音乐在,他就可以和生活、人群保持足够的距离。也只有在舞台上,看起来人人都爱他,为他而疯狂。

在关于MJ的比喻中,我认为有一个最为精辟:MJ的内心是个永远没有长大的小孩子。常人如果是这样,会遭到很大的社会压力,要求他迅速成熟起来,像个大人那样行为。但是MJ很幸运,他不用变作大人,他可以在舞台上继续疯玩疯闹,大家却对此没有任何意见。甚至他抓裆的经典动作,也被他的舞美师诠释为古典芭蕾中既有的部分,训斥年轻的舞者必须全部接受。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内前进到极深的所在,也就获取了所有人不曾拥有过的特权。说MJ是国王也好,帝王也罢,都是在讲这种深度。玩到没有对手,自己和自己面对,于是世界放弃了纠正、教育、改造你的尝试,而是围绕着你,按照你的舞步起舞。哪怕你只是在玩过家家,全世界也一样陪你过家家,这当真让人觉得羡慕。

当一个人前进一点点的时候,需要向世界诠释自己在做什么。当一个人前进到极深极遥远的地方,那么就会让世界来追随自己,努力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对于世人来说,那是因为眼前多了一扇窗子,透过它可以看到你所设定的新世界。对于个人来说,那是因为你不再使用别人的眼睛去看,别人的歌喉去唱,别人的肢体去舞动。成为你自己,你也就成为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07:58:04 | 只看该作者

re:期待看这部影片。看艺术家排练是非常有趣的...

期待看这部影片。看艺术家排练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我有一张DVD,收集了一些著名艺术家的排练片段,比如伯恩斯坦给卡雷拉斯排练,都是“角儿”,彼此之间的交流方式很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08:09:44 | 只看该作者

【转自土摩托】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新出了一篇甲流解惑,挺全面的。我没时间逐字翻译,只把重点列在下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这里阅读英文全文。不会英语的赶紧去学!

1,甲流像普通流感一样,如果我没有发烧,就没得。

错。有一半的感染者没有发烧,而是只有诸如恶心、胃痛、腹泻,以及其他一些感冒常见症状。另外,如果你感到呼吸困难、胸口疼或者嘴唇发紫,你就属于症状严重者,无论这种症状已经持续了几天,都应该立即服用达菲。

2,这是一种温和的流感,死亡率甚至比普通流感更低。

错。目前全世界约有5000人死于这次甲流,而仅仅是美国,每年就有36000人死于普通流感。问题在于,36000是把所有与流感有关系的死亡,包括大量并发症死亡病例算了进来,而5000这个数字并没有包括并发症。另外,普通流感杀死的大都是老年人,但这个群体因为对流感病毒有某种免疫能力,因此感染甲流的几率不大。于是,本次甲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年轻人感染多,死亡多。

可以把甲流看做两种病:大部分人得的是普通流感,少部分人得的是严重的肺病。重症患者大都是婴儿,以及20-50岁的青壮年。

3,只要我身体好就不会有危险。

错。研究表明重症病人甲流病毒入侵肺部的程度较深,凡是那些肺部功能有问题的,比如哮喘、烟鬼、孕妇(免疫功能暂时减弱)和肥胖、心脏病和糖尿病人等比较容易转成重症甲流。但是,目前的统计表明,1/3-2/3的成年重症病人,以及80%的重症婴幼儿,得病前身体都很好。

与此次甲流病毒类似的一种H1N1病毒在1957年流行过,另一种相似度稍逊的病毒在1977年流行过,所以本次甲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老年人得病的较少。

4,如果我只吃有机食品、服用维生素药片、戴口罩、常洗手、多喝水,我就不会有事。

错。研究表明,有机食品、维生素D、口罩、洗手和多喝水都对预防甲流没啥作用,有的甚至有害。当然了,保持基本的身体健康还是会减轻甲流的症状。锻炼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疫苗。

5,我们有疫苗了,所以不用担心。

错。虽然美国和英国已经为本国的每一位国民下了疫苗订单,但因为疫苗工厂生产能力有限,很多人还得等。另外,仅在美国就有一半的孩子家长因为相信了民间小道消息而拒绝为自己的孩子打疫苗。

那么,是否还有必要同时打普通流感疫苗呢?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目前全世界所有流感只有1%是以前的H3N2型,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流感病毒都被这种新的甲流所代替了。但是也有科学家警告说H3N2有可能卷土重来,因此他们建议两种疫苗都打。

6,疫苗有风险,为什么我们还要打?

疫苗确实有风险,但非常小。比如,1976年美国为了防止猪流感,为4800万人注射了疫苗,其中有532人得了Guillain-Barré syndrome(一种能导致瘫痪的病),25人死亡,发病率大致为每10万人有1例。但是,这种流感病毒本身就可以造成Guillain-Barré syndrome,发病率为每10万人有2例。更不用说疫苗防止了这么多人得流感所带来的好处了。另外,这次事故基本上被证明是疫苗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所致,在控制了污染后Guillain-Barré syndrome病的发病率下降了很多。实际上,为了防止Guillain-Barré syndrome,最好的办法恰恰是打疫苗。目前的数据表明,打疫苗后Guillain-Barré syndrome的发病率低于百万分之一,而得流感后Guillain-Barré syndrome的发病率为百万分之四十。

7,病毒越传播毒力越弱,因此不必担心。

错。这个流传很广的看法是错误的。确实有很多病毒越流传毒力越弱,但也有相反的例子。我们目前没有能力预测病毒日后的发展趋势,我们能够肯定的是:第一,能够抵抗目前唯一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达菲)的流感病毒迟早有一天会出现,事实上我们已经发现了能够抵抗达菲的甲流病毒。第二,当大多数人都得过一遍,有了免疫力后,就会有新的变种出现。

8,一旦人类扛过了这一关,就可以高枕无忧几十年。

错。如果一种新的流感病毒从猪或者鸡那里转入人体,那么我们立刻就会开始一轮新的流感大爆发,其严重程度无法预测。也就是说,我们对未来的流感爆发毫无预言能力。

好消息也是有的,目前科学家研制疫苗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但是,除非我们能够发明出永久有效的流感疫苗,我们就不能说我们战胜了流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08:22:09 | 只看该作者

【转】第五代的文艺腔

(T:文中红字是我标的,因为说得太对了)

我现在对第五代导演的感觉颇为复杂,一方面,毕竟咱们当年都是从膜拜他们的电影开始进入电影的。另一方面,每回遭遇他们的近作都有中招之感,看毕,小有内伤。

八零后的年轻记者比较没这个问题,那回我关照大家去看下《秋喜》,他们说:什么农村片啊?不看。我一听就怒了,孙周的片子,怎么能不去看下呢?他们睁着惶惑的眼睛问我:孙周是谁啊?等我耐心解释完之后。其中一人就说,嗨,《周渔的火车》、《漂亮妈妈》,多恶心的片子啊?咱们非得去吗?最后大家还是在我的命令下去了,而我大概是为了心底的一点小企图,就是第五代应该总会给我们点什么吧。

片子看得人莫名其妙,《秋喜》居然不是农村片,那个叫秋喜的女人也不是片中的主角,一个压根没什么戏的角色莫名其妙的死了,还霸占了一片名。片子肯定没少花钱,光那个复原老广东的大场景就挺耗钱,制作也算精致,考究的运镜不时可见,但是拍得那叫一个做作啊。人物关系做作、台词做作,最受不了的是孙淳对郭晓冬说:“你别以为只有你纯洁,告诉你,我也很纯洁。”当然,还有“你谋杀了我的纯洁”这样文艺腔十足的电影台词。说真的,又不是什么抽象意味的作品,一边你在费劲的还原真实,一边来这么段不是人说的话,真够让人竖汗毛的。

何平的《麦田》亦如是。本来以为是个战国背景的史诗大片,开场就明白这是个误会,人家那是在造寓言呢。导演拉了张文艺腔的满弓,构图十足油画,设的那个局也很极端,黄觉和杜家毅在片中的表演夸张的不得了,让人感觉不是在看2009年的电影。最可笑的还有王志文演的那个角色,堪称当代中国电影顶顶文艺的强盗。一上来搞得特彪悍,似乎杀人不眨眼的,被人摆了一道,就又羞又怒的刎颈了,匪夷啊,匪夷。只能说导演看待世界的眼光出了问题,才会对人性有如此莫名的表达。



当然不得不提下田壮壮的《狼灾记》。这就文艺到了极致了。都用上了小田切和Maggie Q了,大家还在那儿起劲鼓吹壮爷玩转型呢,事实上,都这把年纪了,还转什么呀?有那么容易转的吗?人家改的那原著就是一文艺名篇,白浪费了两号召票房的明星圆了导演自己的梦,至于你看不看得懂,没人管。梦嘛,台词自然是少的,逻辑是不明晰的,意识是混乱的,情境在那儿就得了。

我们的第五代导演是打着文艺腔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现如今他们正在品尝文艺腔带给他们的苦果。70年代末以及整个80年代最热闹的一批人都是文学或准文学出身,他们对中国问题的理解充满浪漫主义色彩。80年代崛起的这一代电影精英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很“文艺”,这点也能让人理解,那个时代氛围是这样的。表现在作品中,你可以看出结构的随意性、镜头语言刻意求偏求怪(《黄土地》就极其明显),但只要瞄准一个好题材,争取一部电影说出一句猛话,弄出一丁点人无我有的东西,就够到外边搂个奖的。但是缺乏剧本、剪接等技术上的基础性训练,缺乏商业、美学上相对统一的标准,我们的电影有可能横空出世一部伟大作品,但这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却七歪八斜,充斥着大量的残次品。你想想,要是站在环球金融中心往下一看,破屋子倒了一堆,那多吓人?基础不好,偶尔冒出一个特卓越的,那叫天才。但所谓的电影工业可不是靠天才拉动的,那得一堆科学家、实干家、技术工人流水线上努力着,在码齐了一堆合格产品的基础上咱们才能谈市场不是吗?

“文艺腔”其实是个奢侈品,用大量的金钱制造出一种特个人化的表述更是奢侈,第六代导演中有几个走得更远,看上去那是媚雅,其实脱不了一个俗。有时候,电影人该有点理工科思维,想办法把自己的作品琢磨结实了再往外端,再加点商科思维,想想什么叫尊重用户体验。咱们离汪国真、席慕容时代真的已经有一段距离了,就别拿那套东西出来现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9-11-5 08:59:07 | 只看该作者

re:电影如此,设计界时装界更甚。

电影如此,设计界时装界更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9-11-6 09:29:56 | 只看该作者

re:在腾讯上看到的,觉得陈妈妈写的真好,好宽...

在腾讯上看到的,觉得陈妈妈写的真好,好宽厚的爱,连我这样以前没怎么关注陈琳的人都能感伤不已,真需要好好活着,最最起码为了自己的妈妈。
原文如下:
  各位关心陈琳的朋友们:
  
  辛苦你们数天的耐心等待,谢谢你们对陈琳的关心!
  
  今天上午9:30,陈琳的法医鉴定结果出来了,没有异常。我信任官方的结论,身体上出现的伤痕都是这一行为本身造成的,证明之前媒体的猜测都是不属实的。我也放心了,我们是需要给大众一个交待,同时我也不愿委屈了我的女儿。我放心了,然而更大的悲痛也来了,我开始真正感觉到永远失去了这个孩子!
  
  这几天,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仿佛做梦一样,只是这梦不会醒来,我的女儿也不会醒来。她是个懂事的孩子,敏感,坚强,重感情,同时也脆弱。对于她做出的这个选择,身为母亲的心疼与伤痛超越了所有人,只是我不忍心责备她,也希望大家能够体谅一个女人内心的不得已。
  
  陈琳走上音乐这条道路,是她的幸运。长久以来得到媒体大众的支持与喜爱,可以说没有你们,她的音乐路不会走得这么尽兴,她真的是个爱音乐的好孩子。在此谢谢你们曾经带给她巨大的快乐,还有幸福!
  
  对于她的离开,各种出于关心的猜测漫天飞雪般扑来,媒体朋友也苦心挖掘所谓真相,这一切不仅在家人的伤口撒盐,同样也伤害到众多她关爱也关爱她的朋友们,在此我要说声对不起!这一定不是陈琳想看到的局面,她一定不希望如此麻烦大家,也不想引来诸多猜测,她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了句点,也希望世界能还给她一个平静和永恒。
  
  我们都没有办法想像她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心情,身为母亲也没有这个权利。我只是知道她走了,别人这样告诉我,我到现在依然不能也不想相信。傻孩子,多疼啊,难道比活着的疼会轻一些吗?
  
  希望她走的时候内心平安,我这样祈愿。我知道身为孩子们的不容易,尤其飘荡在外远离父母家乡,可是,我也想为天下的母亲对你们这些孩子说:我们这一代的老人都经历过太多风浪,难得晚年喜乐,别让母亲被迫承受这样的伤痛了,我也这样祈愿。
  
  在此,我想以母亲的身份,恳求大家用友善、微笑的目光送陈琳离开,这可能是我最后可以为她做的。我也想对陈琳说,我和你哥哥、嫂子都很爱你,我们心疼你,想念你……我们都不怪你,你放心地走吧。
  
  谢谢你们所有人!
  
  陈琳母亲:何从伦
  
  2009年11月4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9-11-6 11:45:10 | 只看该作者

re:天哪!!!

天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20:05:18 | 只看该作者

转自柠檬博客:关于龙应台《目送》

[upload=446,0]1.JPG[/upload]

   龙应台的《目送》,有感动和惊奇——终于从对政治文化怒目金刚式的批判转到了生命的细致和温婉,也有失落——这还是年轻时读到的那个让我们沸腾让我们愤怒让我们拍手称快也让我们捶胸顿足的龙应台么?

    或许,龙应台一直就是这样,一直就是细腻兼犀利,敏感兼尖锐,一直就是一个又渴望理性又不放弃热情,一个又想对你好又要指出你的不足的人,女人,文学家。

    或许,变的不是龙应台,而是我自己——终于告别了愤怒,告别了“相信”与“不相信”的纠缠,开始了“目送”的光阴,目送时间流逝,目送生命远去,一切都不再那么有所谓,天地间,只剩下历史苍茫。

    所以,这不是一部给年轻人看的书,也不是一部给男人读的书。

    24日(周六),龙应台来到三联举行新书见面会,等待入场的队伍拐了好几个弯儿。多是年轻的面孔,就像昨天的自己;也多是无所顾忌的提问,也像昨天的自己,充满了好奇和彷佛用不完的激情。年轻的人儿啊,兴致勃勃地坐到了舞台上,扬起亮晶晶的脸,聆听龙老师。

    因为“目送”是一种“无法说出”的情感,龙应台叫上来了几位读者,与自己一起朗诵,读到《目送》的结尾处,上台的朗诵者哽咽了。眼睛湿润的一刹,我突然听到了些许的讪笑,于是赶紧咽回了自己的眼泪。不经意间,我看到身旁的两个姑娘,泪水哗哗地、默默地流了下来,其中一个人,翻书的手指都有些颤抖。我突然觉得,文学家,才是对龙应台更准确的定位。在读到《山路》一节时,大家一起唱起了蔡琴的《恰似你的温柔》,果然,合唱是有力量的。

    一个半小时的提问时间,一上来的问题就是关于《大江大河一九四九》在大陆的出版。显然大家对这本书的兴趣更大,不是因为它是在台湾刚出版不久的新书,而是,它呈现的是一个我们熟悉的、愿意看到的、Maybe也是龙应台愿意呈现的龙应台。1949年到台湾的200万国军,以及台湾当时的600万民众,以及其间更多的要走没走、要留没留的人,他们经历是怎样的?不是“大历史”的叙述,而是那些被历史裹挟的个体,那些具体而微的生命。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在大陆出版的,因为在信息社会,一切都没有隐藏的意义。台湾媒体的报道,说大陆现在河蟹该书,可是我及周围的朋友,该买的买,该下载的下载,不费力气地,啥也没耽误。有些人,似乎更愿意看到所谓的“封杀”,于是便有了做文章的材料。现场看到了从台湾跟过来的媒体,中天,三立,东森,都在,不知道他们想捕捉的是什么。

    上学的时候学习社会学,所谓每个人都是历史中的浮萍,每个行动背后都有无法摆脱的制度因素,那个人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呢。这本书里,再一次获得了力量:“有一种人,愈是在风雨如晦的时候,心灵愈是宁静。他能穿透所有的混乱和颠倒,找到最核心的价值,然后就笃定地坚持。”个体的存在价值,不仅没有被大历史掩埋,反而成为了之后社会变迁过程中,新价值的重要来源。一定不要放弃思考,要追问,要了解自己在一个大结构里头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决定,其实都决定了路向,都会影响到别人。就像《走到人生边上》说的,你不能选择时代,但是事到临头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怎样做。可以不是随波逐流的砂子,尤其是现在越来越没有历史负累的一代,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龙应台最后对青年人说,要敢于挑战自己的价值观,要敢于探索我们不了解的事情,因为她经历的就是一个不断颠覆价值观的过程——从这个说法,龙老师倒是真的适合当老师。当然,了解的同时,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有些话,要看谁说,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9-11-8 23:20:59 | 只看该作者

re:看到楼上最后一句话,想起一出好玩的:...

看到楼上最后一句话,想起一出好玩的:

[转] 所谓“民间想象”

前日读蒋星煜先生的书《以戏代药》(该书初版于1980年),某篇记录一段河南曲子《关公辞曹》:

曹操(唱):

在曹营我待你哪样不好?
顿顿饭四个碟两个火烧。
绿豆面拌疙瘩你嫌不好,(问过河南同学关于“拌疙瘩”,她亦懵然不知。)
厨房里忙坏了你曹大嫂!

京剧中关于这个情节的唱词是这样的:

曹操(西皮快板)

在曹营我待你恩高意好,
上马金下马银美女红袍。
保荐你寿亭侯爵禄不小,难道说你忘却了旧日故交!

然而若是给纯朴的乡亲们唱戏,“美女红袍”之类的话怎能打动人?“手挺猴”又是什么玩意儿?

另又找到一个版本:

曹操(唱):

曹孟德在马上一声大叫,
关二弟听我说你且慢逃。
在许都我待你哪点儿不好,
顿顿饭包饺子又炸油条。(太周到了!)
你曹大嫂亲自下厨烧锅燎灶,(老曹讨了个贤惠婆娘啊)
大冷天只忙得热汗不消。
白面馍夹腊肉你吃腻了,(真是口刁,白馍腊肉还会吃腻?二爷是成心为难曹大嫂)
又给你蒸一锅马齿菜包。
搬蒜臼还把蒜汁捣,
萝卜丝拌香油调了一瓢。(曹大嫂整饭菜的能耐真大)
我对你一片心苍天可表,
有半点孬主意我是屌毛!(老曹太委屈了,放狠话——搁谁谁不委屈啊?!)

尚有第三个版本:

曹操(唱):

曹孟德骑驴上了八里桥,(孟德骑驴,不知倒骑还是正骑?“张果老”状还是“大姑娘”状?骑驴竟能追上关二爷的吃兔马么?)
尊一声关贤弟请你听了:
在许昌俺待你哪点儿不好?
顿顿饭四个碟儿两个火烧,
绿豆面拌疙瘩你嫌俗套,灶火里忙坏了你曹大嫂,
摊煎饼调榛椒香油来拌,还给你包了些马齿菜包,(马齿菜我都没吃过,多么珍稀尊贵
的吃食)
芝麻叶杂面条顿顿都有,
又蒸了一锅榆钱菜把蒜汁来浇......(香油,蒜汁儿,枉将人馋死也么哥...)

这几段地方戏的板腔体唱词,除了以情动人之外,更铺排各类“最好的”吃食,加强表
现力。乡亲们在台下听着,想象着曹大嫂七个碟子八大碗地,在桌上摆开香油煎饼和蒜
汁榆钱,感想必定是——唉呀妈呀!这么老些好吃的都拢不住关二爷的心,他还非要回
去找他大哥,你们说二爷那得是多忠的人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16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