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明翔爸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偕子南行漫记——河源、惠州之行观与感

[复制链接]
461#
发表于 2010-5-24 22:39:29 | 只看该作者

re:第五部我们在基督里已经死了一...

第五部我们在基督里已经死了

一 我们在基督里死了

读经: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只是过犯不如恩赐,若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死了,何况神的恩典,与那因耶稣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赏赐,岂不更加倍的临到众人么?……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罗五12、15、18、19、21)

「我们原晓得律法是属乎灵的,但我是属乎肉体的,是已经卖给罪了。因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罗七14-15)

神不单是要我们知道我们所犯的诸罪——按照他们所是的,使我们得以切实认识我们那十分有罪的行动和生活;祂也要我们知道我们是罪人——除了我们所犯的众罪行之外,我们确实是生下来就是的、根本上的、从头到脚的罪人。按我们的本性,我们是罪人,我们是罪人的本质。在我们犯出任何有罪的行动之前,我们已是生而为罪人的了。感谢神,我们主耶稣基督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洗净了我们的众罪;但是血从来不洁净我们。我们作为罪人,过去和现在都没有赦免。唯一能对付我们的只是十字架。当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我们在祂里面,与祂一同死了。

在血里面才能得到洗净是最肯定无疑的,但这是为着所犯的众罪。而为着我们罪人则只有死。今天我们的难处,不是我们不小心,也不是我们有软弱的意志。我们错了,是因我们不认识我们自己。我们没有看到我们已经卖给了罪。构成这个难题的,不是我们的行为,而是我们自己。神救恩之路,走得比对付我们所犯的众罪还更远,它还对付了我们。但愿神开我们的眼睛,给我们看见神已经将我们这些罪人放进基督里,并且使我们在祂的死里面死了。耶稣说:「成了。」(约十九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2#
发表于 2010-5-25 09:28:34 | 只看该作者

re:二 在基督里还是在亚当里 读...

二 在基督里还是在亚当里

读经:

「你们想一想,先祖亚伯拉罕将自己所掳来上等之物取十分之一给他,这人是何等尊贵呢!那得祭司职位的利未子孙,领命照例向百姓取十分之一,这百姓是自己的弟兄,虽是亚伯拉罕身中生的,还是照例取十分之一。独有麦基洗德不与他们同谱,倒收纳亚伯拉罕的十分之一,为那蒙应许的亚伯拉罕祝福,从来位分大的给位分小的祝福,这是驳不倒的理。在这里收十分之一的都是必死的人,但在那里收十分之一的,有为他作见证的说,他说活的。并且可说那受十分之一的利未,也是藉着亚伯拉罕纳了十分之一;因为麦基洗德迎接亚伯拉罕的时候,利未已经在他先祖的身中。」(来七4-10)

「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祂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林前一30)

「这样怎么说呢?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么?断乎不可。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岂不知我们这受浸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浸归入祂的死么?」(罗六1-3)

罗马书五章向我们指出我们是在亚当里,六章告诉我们,我们是在基督里,七章暴露出我们如何依然活在肉体里的事实,而在八章则教育我们怎样活在圣灵里。

每当我们活在肉体里的时候,我们从亚当所获得的一切就全都有了。我们如果活在圣灵里,于是凡是在基督里的一切就成了我们的。因此,我们需要有我们怎样是在基督里的启示,并且相信我们是在基督耶稣里。而且我们必须降服于圣灵并且顺服祂,使我们随从灵并且经历在基督里的一切。

可是许多基督徒没有认识到他们是在亚当里,所以他们看不到要从亚当里被拯救出来的需要。他们以为在他们所犯的众罪被赦免了之后,他们所有的问题只在于他们的行为。他们没有看见真正的问题乃在于他们自己。

我们好些人想,如果我们能改变我们的习惯、方式、方法、思想、行动等等,我们就会一切都正确。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因为必须有一个生命上的完全更换,我们必须被排去而以基督来代替。我们必须看见不论我们是胜是败,我们自己是腐朽的、是邪恶的、全然是亚当式的,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分得了亚当的真正的生命,我们是亚当生的,按本性来说,我们是亚当式的。

神怎样对待我们这些小亚当们呢?「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罗六7)我们原先是怎样进到亚当里去的呢?我们在亚当里是谁的责任呢?我们得着这样一个亚当的、有罪的本性,是由于谁的过失、谁的工作呢?我们可以将这一切追溯到一个人,就是亚当他自己。一切都是亚当作的,并不是由于我们各个个人。照样,我们脱离亚当,并且接受一个有新性情的新生命,也是藉着另一位人物和祂的工作。

当亚当在伊甸园里吃禁果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亚当的腰中。我们也吃了禁果,也亏负了神。我们向神悖逆,并且犯罪得罪神。人类的统一实体和密切关联,在这里处于显著地位。我们从基督领受义和我们的「在基督里」,也正是如此:「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因为神已经把我们放在基督里,神在基督里一切作成了的,以及祂所已经赐给了基督的——就是基督的工作和性情——都成了我们的。

如果我们向我们里面看,我们就看不见我们已是怎样在亚当里;因此,我们也信不来。同样地,如果我们看我们自己的里面,我们也就看不见我们现在是怎样在基督里。相应地,我们必须不看自己而转眼注视基督。我们必须看见我们自己在基督里已经到了加略山上。因为向我们里面看,我们就总不会相信我们已经同钉十字架,并且已经死了。我们所看到的全只是罪恶、失败、不够。但是,如果我们仰望基督,并且在祂里面来看自己,我们就会看见我们已经死了,而不问我们自己里面看到了什么,也不受我们生活经历所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因此一切全在乎我们是否看见了这个荣耀的事实,我们的眼睛是否被开启看见我们自己现在是在基督里。这不是把自己认同(identified)于基督,而是我们已经在事实上是包括(included)在基督里了。这就要求有启示。有了启示一切事情都会改变。

经上的话不是说「住进到基督里面去」,经上的话乃是「住在基督里」,我们是已经在基督里面了,你不要挪出来。撒但试着要使我们看我们的生活经历和失败,为要对我们说,我们不是在基督里。我们总不要说一个字,也不要接受一个思想,是接近于说我们不是在基督里。我们必须在任同时候不动摇地、绝对地、坚持地、持定我们是在基督里的荣耀的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3#
发表于 2010-5-26 13:25:42 | 只看该作者

re:三 已死的人脱离了罪 读经:...

三 已死的人脱离了罪

读经:罗马书七章六节

「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

人犯的罪有些是在人的外面,是外在的罪;有的是在人的里面,是内在的罪。有些是一个人外在生活的罪,有些是良心上的罪。在神的亮光照明我们之先,我们不能知道罪真正是怎样的。亮光来了,我们的良心于是睡醒了,而开始觉得罪的可怕。现在我们确实知道自己是邪恶的,是满有许多罪行的;然而我们是无力无助的人,因为罪辖制了我们。我们起首感觉到自己的可怜,而渴望蒙赦免得拯救。这是我们面向救恩的第一步。由于圣灵的光照,我们看见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的罪死了;因此天门已经向我们打开。这是罗马书一至五章。

但是许多人只经历了一半的救恩,因为他们只晓得神赦免了他们的罪,洗净了他们的良心,却不晓得祂也已经打破了在他们生活中的罪的势力。他们不晓得他们生活的根本问题不在于他们做什么,而是在于他们自己是什么。这就好比一枝会漏水的自来水笔,你只是揩掉漏出来的墨水,却不去止住那个漏,那是没有用处的。我们设想毛病出在我们所处的不良环境,毛病出在我们所受试探的强大,毛病出在我们的不小心、不儆醒,或者以为毛病出在对自己太随便;然而事实正相反,问题不在那些上面,问题是在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是错的,我们这个人是错的。我们的「己」是有罪的。这就好象若是我们的口袋有洞,装在口袋里的东西自然会掉出来。这不在乎你留心不留心,而只是因为口袋有洞。同样,我们犯罪不是因为受试探、不小心;我们犯罪乃是因为那正是我们所是的实情,我们是有罪到极点的人,所以我们犯罪。

罗马书一章一节到五章十一节论到外在的罪也就是良心上的罪。神怎样处理这些罪呢?祂用耶稣的血不但赎了我们的罪,也洗净我们的良心。然而血并不洗净我们的旧人或者说天然的生命。我们的旧人是判定了要死的。它不能被洗净,因为它太朽烂、太邪恶、太不可救药了。如果一个东西还能修补改善,还能建造巩固,那我们就要去做。及至它已经到了全然无望的情况,那我们就要开始将它扔掉,而去得一个新的。我们的旧人连同它的心和它的天然生命是远不能修理、修补或者改善一点的。因此神只是完全地拋弃它,而以一个有新心和祂自己的生命的新人来替代那个旧人。

既然我们不能被修理好,也不能被整顿的,那为什么我们还不放弃我们的努力呢?我们必须来到一个地步,让我们看见再作任何尝试都是无用的,因为我们试过了一切可能的方法,但是旧的生命仍然爆发出来,它仍然显出它是一直犯着罪的。那时,我们才承认我们是极其有罪的——天然就是这样的,生来就是这样的,是彻头彻尾地极其有罪的。不看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蒙拯救。我们不仅仅是有罪的,满了诸般罪恶的,而且我们有一极其有罪的性情,在我们里面有一个不能不犯罪的律;除了犯罪之外,它不会做别的什么。因此不光是我们做错了,而且我们就是错的。罪是什么呢?罪就是在我们里面的旧性情。

因此死是唯一的使人出来的路,「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死是唯一的叫人从己里面出来的出路。死是把人从罪的能力里救出来的唯一的路。一个死了的人是下再犯罪的;说谎的人不再说谎,偷窃的人不再去偷,急躁易怒的人不再动怒。可是我们要晓得物质身体的死并不能使人脱离罪。那个在阴间的财主还是藐视轻看拉撒路,他毫无改变,他的罪在另一个世界里,理所当然似的继续下去(看路十六19-31)。只有「旧人」的死才带来一个完全的改变。这个死是一个奇妙的、奥秘的、荣耀的、奇迹般的死,因为它把一切都改变了,身体的死所不能作的,这个「旧人」的死却作成了。没有这个死,人无法从罪得释放。没有它就没有得胜。但是有了它就有了丰满的、完整的救恩,因为它废去了旧人;那就是说它废去了我。

这个是怎么来的呢?感谢神,它是在基督的十字架上作成了的。神已经把我包在基督的死里面,祂已经作到就在基督的十字架那里将我处死了,并且我的被处死已经表演出来了,那就是受浸所表示的。当一个人受浸的时候,这个浸的全部意义就是他这个人已经包括在基督的死里,在十字架那里,他已经被除掉了,这就是他的见证。主阿,求你使我看见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
发表于 2010-5-27 12:03:41 | 只看该作者

re:四 生命或死亡 读经:...

四 生命或死亡

读经:

「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人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二9、17)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祂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来二14)

「你们若顺着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八13)

「但如今藉着我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祂已经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提后一10)

「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因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敌都放在祂的脚下。尽末了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死阿,你得胜的权势在那里;死阿,你的毒钩在那里。」(林前十五21-22、25-26、55)

「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预备的国。」(太廿五34)

「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太七14)

世界上的争战是为了求生而战。当神创造人的时候,一个新的种类出现了。人的受造是被造了来替神管理别的受造之物的。可是他失去了他的治理权。

神安置两棵树在伊甸园里,一棵是生命树,一棵是知识善恶树。这后一棵树,我们可以跟生命树相反地叫它作死亡树,因为在谁吃它的日子里,谁就要死。在这里我们看见神与撒但之间的不同。神有生命的能力,而撒但则有死亡的能力。有时我们倾向于把罪看得过重,以致忘记了撒但是利用罪来带进死亡。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死;死乃是它所追求的。好些人说世界有些东西是不对的。是的,然而那是比罪更大的,那是死。撒但的整个目标和目的就是产生死亡。

我们看见园中的两棵树,它们告诉我们神和撒但之间的争论乃是一个生命与死亡的争论。在神和人中间的问题,也是一个生命与死亡的问题。并且在伊甸园里,撒但明显地达到了它的目的。

我们的福音传讲和福音工作如果只是讲到罪的问题,而不讲到死的问题,那是失败。因为神的救恩要对付死亡,就像对付罪一样,对第一个亚当来说,先是罪,以后是死。对其他所有我们这些在亚当里的人来说,都是一样,那就是先是死,以后是罪。源头和根乃是死;而罪则是死的自然结果。人堕落的那一刻,撒但就恢复了它所失去了的权力,那就是死。基督「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二14-15)。撒但是用着死而管理人。你在那里发现撒但的势力,你就在那里看到死亡。罪还不是特别的,不是主要的。因为罪不是撒但的最主要的特点;它最主要的特点,乃是死亡。

在所谓的神的工作中,你可能看到在人们中间的是平静、和谐。似乎是能够一同工作,然而死亡埋伏在那里。撒但在那里有一个立脚点。这一个常是它特别的工作,尤其是在现在。一切都似乎是平静的,事情进行得很好,看不到有什么难题或麻烦,然而死亡却潜伏在背后。或者在别的工作中,在那里肉体很活动,问题很多,然而却有生命在那里。全是一个生命和死亡的问题。生命不是人的教训,它不是美好的思想,也不是美好的感觉,它不是心思或情感的事,它不是热情激动。生命不能解说,生命必须去经历。

撒但藉着死掌管地,然而我们的主耶稣正是藉着这一个东西——死,来胜过了撒但。撒但给人的死,看来好象是最终的,不能逆转的,可是基督的死却了结了一切在神的范围以外的所有事物。基督的死战胜了死亡本身,基督的死结束了死亡。你能把布、纸、木头烧掉,但你不能把灰烧掉,基督的死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死,因为在祂的死死包罗了所有的死,祂好象一个祭物完全被烧毁了,除了灰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你不能再把灰拿去烧。祂的死是最后的死,所以死亡就永远永远地废去了。因为我们在祂的死里与基督联合,我们就在祂的死里与祂一同死了,死亡不能再摸着我们,要焚烧的东西都已被焚烧了,就不可能再有死亡。这样,我们在基督耶稣里所得的生命,乃是一个死亡对它毫无权力的生命。

伊甸园的问顁,也同样是各各他山的问题——生命与死亡的问题,死亡的权力在伊甸园里落到撒但的手中,但是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收回了这个关于死亡的权力,在神与撒但之间关于生命和死亡的争论,不停在伊甸园,也不止于各各他,这个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个争论只有在撒但被捆绑丢到无底坑里去的时候才得到解决。撒但的工作直到今天还是尽它所能的,不论何时何地都带进死亡。

「肉体的注念乃是死。」(罗八6原文)每当我们把地步给了肉体就有了死亡。散布死亡最快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谈话。一个人会极其厌烦他所听到的一切谈论。说话太多,批评,说些言过其实的话——这就是说天然的人好表现自己,说话夸张一点,对人家讲不真诚的恭维话,讲一些自己没有权利可以讲的事情,或者告诉大家一些自己所晓得的但最好是闭口不说的事情——这一切全都是肉体自身的表现,这一切也全都是散布死亡。当我们做了这些情况中的任何一点时,我们就是撒但的同工,它在使用我们带进死亡。

别的基督徒在我们接近他们的时候,立刻就晓得并且感觉得到我们是带来生命或是带来死亡。我们的灵与别人相遇,甚至是在身体相会之先,我们会自欺,但我们不能欺骗别人,他们会马上感觉到的。

第一,那里有罪那里就有死亡。第二,无论何时,人的自己一表现出来,就有了死亡。任何从自己从天然里出来的东西,常常散布死亡。第三,什么地方有脱离基督身体的个人主义的生活出现,那里就有死亡的散布。在信徒的聚会中,一个人能传播死亡也能传播生命。因此每一个基督身体上的肢体都对身体的别的肢体有责任。

今天的争论是跟在伊甸园里的一样,是跟在各各他山的一样——生命或死亡。在我们中间,我们在这个见证上所要看到的东西,不是教导而是生命。让我们看见这个生命和死亡的问题已经在十字架上解决了——并且比解决还要多。「尽末了毁灭的仇敌就是死。」死亡也是第一个被胜过的仇敌,国度表示生命:「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在国度时期,不但罪被踏在基督的脚下,死亡也要被征服。国度乃是生命的时期,是死亡受限制的时期。然而就在现在,我们正在尝着基督的国度生活(比较来六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
发表于 2010-5-28 15:22:41 | 只看该作者

re:五 受浸是向神作出的回答 读...

五 受浸是向神作出的回答

读经:

「起来,求告祂的名,受浸,洗去你的罪。」(徒廿二16)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浸归了摩西。」(林前十1-2)

「岂不知我们这受浸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浸归入祂的死么?」(罗六3)

在这三处经文里,我们要看受浸的意义。浸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良心,藉着耶稣基督复活。」(彼前三21另译)因为这是询问和要求有一个对着神的无亏的良心,所以受浸就是向神作出的回答。因此神必然是问一个问题,对于祂的问题的回答,乃是一个行动,那个行动就是受浸。神问的问题,也是用一个行动——十字架——来提出,我们这样相信是合理的。神向信徒所问的是以下三个部分的询问:(一)你们注目望十字架,我的儿子为了你们的罪钉死在那里,你们对这件事作什么反应?(二)我已将你们包括在基督的死里,你们已经同祂一起在那里钉在十字架上;对此你作出怎样的回答?(三)这么奇妙的一位救主已经赐给你们了,你们今后对祂的态度要怎样?

受浸是对这问题的三个部分的回答,受浸是对十字架的回答。第一点,神将我们的罪和世界上最坏的人放在耶稣这位世界上最好的人身上,耶稣的血洗去我们所有的罪,对此我们该怎样表示呢?我们的回答是:「给我施浸。」受浸是在关于罪的事上有一个无亏良心的回答。如果一个人去受浸,他就必定晓得耶稣的血洗去了他一切的罪。神将一个代表一切的东西——十字架——放在我们面前;而我们也放一个代表的东西——受浸——在祂面前作为我们的回答。受浸是以一个具体行动作为我们向神的反应,虽然我们不说什么,但是神明白,天使明白,连撒但也明白。这个公开承认的行动达到神的面前,神也悦纳它。

第二点,神已经宣告,不只是我们的罪,并且祂还已经把我们这些人与基督一同钉在十字架上了。我们是全然败坏并且十分有罪的,因此祂对我们除了在十字架上将我们了结之外,就不能另外再作别的。对此,我们作何反应呢?我们的回答还是受浸。因为我已经与基督同死了,我要受浸来显明我是受浸归入祂的死。我从里到外都是败坏邪恶,我半点指望都没有;为此,我必须被消除。感谢神,在基督里我死了,我已经了结了。

再就是第三点,我的罪的问题,以及我自己的问题,已经藉着血和基督的死得到了解决。(因为祂的血已经洗去了我一切的罪,祂的死已经把我消除掉了。)那末从今以后,我对基督的态度该当怎样呢?我再一次将受浸作为我的回答。因为在受浸这件事上,我是受浸归入基督,从如今起,「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基督作什么,我也作什么。祂的一切成了我的一切;祂的能力成了我的能力;祂的荣耀也是我的荣耀。祂所是的一切,祂所作的一切都成了我的,更成了我真正的生命,我们(我与基督)已经成为一。没有一人再能看见我;所能看见的只有祂。

受浸进入基督。对于这样的一位救主我该当怎么样呢?从今开始,我的生活应当怎样呢?我的回答是确定的:从这时刻起,基督成了我的目的、我的标竿、我的生命、我的一切。我只为祂活,再不为世界活,再不为自己活。而只完全、专一地为祂活。受浸就是加略山的「再版」,受浸是我个人版的各各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6#
发表于 2010-5-28 15:26:35 | 只看该作者

re:俺看了翔爸前几天的一个贴子,俺很感动,一...

俺看了翔爸前几天的一个贴子,俺很感动,一个家庭跟神建立起了美好关系,生活一定是静谧又喜乐的,俺向您们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21:34:56 | 只看该作者

re:大S姊妹好.也祝愿你们一家人主内平安喜乐...

大S姊妹好.也祝愿你们一家人主内平安喜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8#
发表于 2010-5-28 23:19:57 | 只看该作者

慕安德烈 谦卑


第一章 谦卑是受造者的荣耀

把他们的冠冕放在宝座前说: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神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四:10、11)

神创造宇宙有一个目的,要使受造者分享他的完全与福气,从而彰显出神的爱、智慧与能力之荣耀。神盼望将他自己启示在受造者里面,并藉着受造者彰显他自己,他按着受造者所能领受的程度,把他自己的美善和荣耀交通给他们。但此种交通不是赐予受造者某样可以据为己有的东西(比方某种生命或美善之物),使受造者有管理权并随意支配。决非如此!神既是永活、永在、永远行动着的那一位,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而万有也靠他而立,因此受造物与神之间只有一种关系--受造物必须不住地、绝对地、毫无例外地倚靠神。神怎样用他的能力一次创造了万有,照样他每一时刻都藉此能力托住万有。受造者不仅在回溯其起源与最初存在时,承认一切都是出于神,而今受造者最关切的事、最高的德行与唯一的福祉是--使自己成为倒空的器皿,让神居住并彰显他的能力和荣美,从今直到永远。

神不是只一次赐下生命就一劳永逸了;他时刻藉着大能大力赐下他的生命,永不停息。所以就万物的本质而言,谦卑--全然倚赖神的地位,是受造者的首要职责与最高德行,也是各样美德之根本。

骄傲,或失去谦卑,乃各样罪恶之源。如今已堕落的天使们起初就是以自满的态度看自己,而走向悖逆、不顺服,从天上的荣光掉进外面的黑暗里。同样地,当蛇把骄傲的毒气("你们便如神"),吹入第一对先祖的心中时,他们也从尊贵的地位落入现今人类凄惨的境遇。不论在天上或地上,骄傲、自我抬举乃地狱之源、地狱之门与地狱之咒诅(参注一)。

因此我们所得着的救赎就是得回所失去的谦卑,此乃受造者与神之间原有的唯一真正关系。所以耶稣把谦卑带回这地上,使我们与谦卑有份,并藉着谦卑拯救我们。他从高天虚己,成为人的样式。我们在他身上所看见的谦卑,是他在天上原本的性情。这谦卑把他带到地上来,同时他也把天上的谦卑带了来。在这地上"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腓二8);他的谦卑使他的死有价值,因而成了我们的救赎。如今他所赐给我们的救恩不是别的,乃是使我们有份于他的生命和他的死、他的性情和他的灵、以及他的谦卑--这是他与父神的基本关系,也是他成全救赎大工的根基。耶稣基督藉着他全然谦卑的生命,取了受造者的地位与定命。他的谦卑成了我们的拯救,他的救恩成了我们的谦卑。

得救之圣徒身上应有这种从罪中得释放,完全得回原初地位的印记;谦卑应渗透生命和生活的每一部分,成为人与神之间的唯一关系,否则人无法真正住在神的同在里,也无法经验神的恩惠与圣灵的能力,而信心、爱、喜乐和力量也无法长存。恩典只能扎根于"谦卑"这块土壤,所以各样缺陷与失败都在证明人缺少谦卑。谦卑不能与其他恩典或德行并论,它是根本,是受造物在神面前唯一正确的态度--真正尊他为神,使他能自由地行作一切。

神造人是有理性的,当我们愈真切地领悟到"命令"的意义、绝对性与必要性,我们就愈准备好要完全顺从。今日的教会太不重视"谦卑"这呼召,因为人太不了解"谦卑"的真实意义与重要性。它不是一种我们要带到神面前的东西,也不是他要赐下的东西;谦卑乃是意识到自己毫无所有,真正看见神是一切,遂让路以便让神成为一切。一旦受造者明白这是真正尊贵之事,同意作一个空器皿,让神的生命和荣耀作工,并彰显在他的意志、思想、感情中,他就会发现谦卑不过是承认他作为受造者的真正地位--降服于神。

在那些追求圣洁、自认为圣洁的热心基督徒身上,谦卑应当是首要标志。但常常有人不以为然。也许有一个原因是教会没有把有关谦卑的教训与榜样放在应有的最高、最重要之地位。而这种情形又归因于人们忽略一项事实:纵然罪的强大力量足以构成人要谦卑的动机,但有一个更广、更大的力量,使得天使们、耶稣和天上最圣洁的圣徒们谦卑俯伏;受造者身上的首要标志与蒙福之秘诀就是--谦卑下来,成为一无所有,让神自由地成为一切的一切。

我相信许多基督徒有和我一样的经历,虽然早已认识主,却不明白作为"主"的门徒最显著的特征是心里柔和谦卑。这种谦卑不会自动来临,必须成为我们追求、祷告、相信、操练之目标。当我们读圣经时,会发现耶稣再三对门徒强调这事,而他们对他所说的话,理解得何等迟钝。所以让我们在开始默想这件事时,先承认骄傲比其他所有的一切更根深蒂固地隐伏在人里头,没有比骄傲更难办、更危险的东西了。只有坚忍地操练等候神和基督,才会发现自己何等缺少谦卑这项恩典,也无力去得着我们所寻求的。让我们仔细思想基督的品格,直到我们全心爱慕并赞赏他的谦卑。当我们觉察自己的骄傲,又因着无力对付骄傲而恸哭时,让我们相信耶稣基督自己要进到我们里面来,把这恩典赐给我们,作为它奇妙生命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9#
发表于 2010-5-29 10:36:27 | 只看该作者

re:六 受浸归入祂的死 读经:...

六 受浸归入祂的死

读经:

「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岂不知我们这受浸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浸归入祂的死么?」(罗六2-3)

「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3-4)

「所以我们藉着浸礼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罗六4上)

受浸是埋葬,埋葬的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死。我们受浸不是为了产生出死来,受浸决不是产生死,而首先是我们死了,所以我们来受浸。我们已经像嫁接那样接到基督里。这就像处理一位外国护士的皮肤把它移植到一位中国妇女臂上,那就成了那位中国妇女身上的一部分一样。虽然接上去的皮肤颜色不一样,却能有一样的感觉。我们是那么完整地接在基督里,叫我们永不能跟祂分离。凡是发生在祂身上的,也要发生在我们身上,凡是关系到祂的,也关系到我们。祂的每一个感觉,每一个反应,每一个动作也是我们的,因为我们已经被移接到祂的里面了。

这个移接是在十字架上发生的,在那里,神将我们放进基督里。「你们得以在基督耶稣里,乃是出于神,神又使祂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林前一30)贫穷、软弱、庸碌、有限、贫困、无用、污秽和渺小的我们,竟然被移接到伟大,丰富、能力、权能、成功、荣耀、圣洁、得胜、完全的基督里。我的生命彻底地、完全地、整个地失去在祂里面。我不再离开祂而活,除了在祂里面之外,我没有别的存在,我已经与祂同死,不再是我活着,乃是祂活在我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0#
发表于 2010-5-30 19:36:00 | 只看该作者

re:七 十字架——生命的秘密 读...

七 十字架——生命的秘密

读经: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她。」(太十六18)

「所以我心里欢喜,我的灵快乐,并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因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徒二26-27)

「死阿,你得胜的权势在那里?死阿,你的毒钩在那里?」(林前十五55)

「人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启一18)

「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启二十14)

「原来阴间不能称谢你,死亡不能颂扬你,下坑的人不能盼掌你的诚实;只有活人,活人必称谢你,像我今日称谢你一样。」(赛卅八18-19上)

「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西二9)

「无论谁摸那因死尸不洁净的物。」(利廿二4中)

「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罗八10)

「只有神藉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古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古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林前二10-14)

当我们摸到基督的时候,我们就摸到神。教会不但是一班得到赦免的罪人,她乃是基督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的丰满。教会为什么被建立,并被留在世上呢?是为要成为主自己的产业并敬拜子。何谓基督的丰满,那无与伦比的独特性呢?基督的特殊性显明在祂论到祂自己的话语里面,也就是「我就是……生命」,「我是复活和生命」。祂远不只是救主、牧人、主、领袖(按徒五31引译「君王」)等等,祂是这一切,并且还更多。祂曾宣告,「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启一17-18)这是关乎基督的特别的中心的事物。教会之所以能表显出基督的生命和复活,是因为她认识那个生命,那个复活的生命。

从神而来的一切事物中,那中心的、关键的、特别的、并特有的性篔乃是生命。而从撒但来的一切事物中,那中心的、特别的、特有的性质乃是死亡。每当我们摸到、感觉到生命,觉察到、看到生命的任何方式的表现,我们就知道神在那里。这个生命能经过死亡,并常从复活中出来。基督来到世上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我们取得赦免或赐予圣洁,而是给我们带来生命,并且是丰盛的生命。约翰福音第三章告诉我们新生的生命;四章生命的水;五、六章生命的粮;七章生命的江河;八章生命的光;十一章复活的生命。

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只是一个器皿,不但是装着基督的生命,并且也持定元首(头),就连基督也是装着并彰显出神的生命的;同样,教会也是装着并发表出基督的生命来。这样,我们就无疑地会晓得撒但攻击的目标是什么,并且是为了什么。有些人想我们给撒但闯进来的地步是在属世事物的范围里,然而即使世界已经割断了,撒但还能进入。有些人想罪是撒但进入的点,然而纵使没有一点罪,撒但还能进来并且得胜。因此,撒但的进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阴间的门」——死亡。基督说到教会是「阴间的门不能胜过她」的。希西家王在他病得痊愈之后,他实质上发表了一首赞美诗,他宣告说:「我说,正在我晌午之日,必进入阴间的门,我余剩的年岁不得享受。我说,我必不得见耶和华,就是在活人之地不得见耶和华……我可说什么呢?祂应许我的,也给我成就了。……你因爱我的灵魂,便救我脱离败坏的坑;因为你将我一切的罪扔在你的背后。」(赛卅八10-17)

整个问题围绕在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死亡的上面。我们不能将这二者区别开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天然生命没有受对付。我们不能说出是暖是冷,我们不能判断有果子或没有果子,我们区别不来生命或死亡,我们分辨不清何为属灵的生命,何为属魂的生命,而后者实际上乃是死亡。

晓得撒但利用死亡作它攻击的方法和兵器还不够;我们也必须晓得死亡是什么。罗马书八章十节说:「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我而活。」从这节圣经我们看见凡是从圣灵(就是从我们灵里的圣灵)里出来的乃是生命,而凡是从身体里出来的就是死亡。约翰福音十二章二十五节宣告:「爱惜自己生命(魂)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魂)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凡是从魂生命里出来的就是死亡。身体在魂的控制下,喜欢在不停歇的活动中,跑这里,跑那里;舌头不住地谈论那些不当谈论的事;这都是死亡。惟有那些从圣灵里出来的才是生命。舌头本当谈属灵的事,可是舌头却用它天然的、善于表达的本事来讲他心思所明白的事,这还依然是死亡。许多人有很精明的头脑,他们善于思想,衡量正、反两方面。但是,这还是来自属魂的,属天然的生命;因此,这还是死亡。

一个人可能很热心,但是,除非这种活动是完全的、整个的出自十字架,那还只是死亡。十字架在那里,那里就有生命。那里的天然生命没受对付,那里就有死亡。我们必须分清感觉与生命,分清是在魂的范围里还是在生命的范围里得到帮助。

无论在那里,我们一看到死亡的任何成分、任何方面、任何工作,我们就必须说:「主阿,我与死亡隔绝,我不要有死亡。」我们必须学习,当我们看到肉体的时候,我们就能识别它,并且认识到十字架在作工。除非十字架在我们里面深深地并且是厉害地对付我们,我们就不能识别出在别人身上的肉体。但是有一天来到,主要摸着我们生命的硬骨头,使它脱节,在那一天,我们的天然生命的背脊骨要被打断,当我们确是变成软弱,不再有一点力量存留,而且当我们恐惧战兢地跛脚而行的时候,那时——只在那时——我们才会本能地知道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1#
发表于 2010-5-31 18:33:59 | 只看该作者

re:第二章 谦卑是成全救赎的秘诀 你...

第二章 谦卑是成全救赎的秘诀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腓二5-9)

树只能是在其所从出的根上,它的生存惟赖存于种子的生命。我们若全盘了解这事实,并应用在首先的亚当和末后的亚当身上,必十分有助于我们明白耶稣救赎之必要性与本质。

必要性--古蛇的邪恶本性就是骄傲,因而被逐出天庭;它在夏娃的耳朵旁说些试探的话,这些话带着地狱的毒气。当夏娃听从了它,渴望并定意要像神一样能知道善恶时,毒气就进入了她的灵魂、血液和生命里,永远摧毁了有福的谦卑与对神的倚靠--这原本是我们无穷的福祉。于是她的生命与从她而出的族类都因着撒但自己骄傲的毒气而败坏,整个根部都烂掉了,因骄傲乃一切罪恶与咒诅之源。现今世界的凄惨光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杀人流血、自私、苦难、野心、嫉妒、破碎的心灵、悲惨的生活、不快乐的日子--皆源于那遭咒诅的骄傲,是我们自己和别人里面地狱般的可怕骄傲所造成的。骄傲使救赎成为必须,我们需要从骄傲中被救拔出来更甚于其他一切。因此我们对进入我们里面的邪恶势力之认识有多少,会决定我们对救赎的必要性之认识有多深。

树只能长在其所从出的根上。撒但从地狱带出来的势力时刻侵入人的生命里,而且那股大能大力时刻运行在世上,人深受其苦而引以为惧,与之争战且试图逃避它。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为什么具有那么可怕的至高权势,难怪他们不知从何克服之。骄傲之势力扎根于灵界可怕的权势里,遍布于我们的里里外外。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本相就是骄傲并为此懊悔,但同时也必须知道它源出于魔鬼。这样当我们深觉无力克服它、赶出它时,就会速速奔向唯一能释放我们的超然能力--神羔羊之救赎。当我们无望地与运行在里面的己和骄傲苦斗时,一想到隐藏在背后的黑暗权势只会使我们更加绝望;但当我们全然绝望时,正适于了解并接受在我们自身以外的一种能力与生命--神的羔羊已把天上的谦卑带下来,与我们相近,可以赶逐撒但与骄傲。

树只能长在其所从出的根上。我们必须注意第一个亚当是怎么堕落的,藉此来认识我们里面那罪恶之权势;同样地,我们也必须好好地认识第二个亚当和他的能力,他在我们里面所赐下之谦卑的生命就像骄傲之生命那般真实、常存、具有压倒性的势力。在我们里面这源出于基督、在基督里的生命,就如那源出于亚当、在亚当里的生命那么真实,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是"在他里面生根"、行走,"持定元首,全身……因神大得长进"(西二6、19)。神的生命化作肉身进入人性里作我们的根,我们立于斯、长于斯,一度运行在耶稣身上,使他从死里复活的大能大力,每天也照样运行在我们里面。我们必须思想、认识并信靠这生命,它曾经彰显在基督身上,如今却成为我们的生命,正等着我们同意让它占有并管理我们全人。

因此非常要紧的是,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基督是怎样的一位,是什么因素使他成为基督,尤其重要的是,作为救赎主的他,到底什么是他最主要的特性,他品格的精髓是什么,他扎根于何处。答案只有一个:谦卑。什么是道成肉身?就是他属天的谦卑,虚己、成为人的样式。他在地上的生活就是谦卑."取了奴仆的形像",他的救赎也是谦卑--"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还有他的升天、得荣耀--仍是谦卑使他升到宝座那里,戴上荣耀的冠冕--他"自己卑微……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谦卑是一切,存于原先他与父同在天堂时,也存于他的出生、他的一生、他的死和他的坐宝座为王--这一切都是谦卑。基督乃神的谦卑具体彰显于人性里,无穷永爱自己卑微,披上柔和谦卑之外袍,来赢取我们、服事我们并拯救我们。神的慈爱和谦卑使他成为一切人的施恩者、帮助者和仆人。所以耶稣是"谦卑"来成了肉身,至今他仍然是神柔和谦卑的羔羊站立在宝座中。

由根而出的树,必能从枝叶和果实上看见根的性质。谦卑既是耶稣生命中居首位且包含一匆的恩典,是他成全救赎的秘诀,则我们灵命的康健与力量全在乎我们也把这恩典置于首位,使之成为耶稣身上我们所最羡慕、最切求之事;并且牺牲其他一切为要得着这一位(参注二)。

基督徒的生命常如此软弱、不结果子,不就是因为忽略或不知道基督的生命之根吗?人没有感觉到丰满的救恩之乐,不就是因为很少追求谦卑吗?而耶稣自己是在谦卑里找到喜乐,并在谦卑里带下喜乐。除非我们因着谦卑,不求别的,只求向自己死,使己来到尽头,像耶稣一样放弃了一切人的荣耀,单单寻求从神来的荣耀,绝对算自己毫无所有,好使神成为一切,惟独主被高举;除非我们寻求在基督里的这种谦卑过于其他使人最感兴趣的事,并乐意为此付上任何代价,否则我们的信仰没有征服世界的希望。

如果我的读者们还未留意到自己里面和周围那些蒙召作基督徒的人身上何等缺少谦卑,缺少神羔羊那柔和谦卑的态度,那么我大声疾呼也不为过。想想看那一切缺少爱心的表现,对别人的需要、感觉和软弱漠不关心,常常急速、犀利地下断语而自以为诚实正直,发脾气、焦躁易怒、一切苦毒与不和睦的感觉等,皆源于骄傲和唯我独尊。你若思想这些,就会看见地狱般黑暗的骄傲如何潜入每一个地方,连圣徒的聚会也不例外。再反过来想想看,如果自己和周围同作圣徒的人,以及全世界的信徒,真正且永远被耶稣的谦卑引导着,那么结果又如何呢?喔!我们的全心灵怎能不昼夜呼吁着:愿耶稣的谦卑制作在我里面和我周围所有的人身上!让我们专心而诚实地面对自己缺少谦卑这问题(这谦卑是藉着基督生命的样式,在救恩之本质里显示出来的),我们便开始觉得自己似乎从未真正认识基督和他的救恩。

信徒们!要思想耶稣的谦卑。这是你蒙救赎的秘诀与隐藏之根源。务必日日更深浸入其中,并全心相信神所赐给你的基督,带着他属天的谦卑要为你成这事,他要进来住在你里面,也要作工在你里面,使你成为父所要的样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2#
发表于 2010-6-1 22:44:10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三章 谦卑显于耶稣身上 我在你...

第三章 谦卑显于耶稣身上

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事人的。(路廿二27)

在约翰福音里,我们可以窥见主所过的内在生活,他不时地提到他与父的关系、他蒙引导的动机,还有他知道他是依据圣灵的能力而行事。虽然"谦卑"这名词没有出现在约翰福音里,但这卷书最清楚地表明了他的谦卑,远超过其他卷书。我们已说过其实这项恩典不过是受造者同意让神成为一切,因而把自己交给他,让他独行其事。在耶稣身上,我们看见这位既是在天的神子,同时又是在地的人子,如何全然依附神而活,使神得着当得的尊崇与荣耀。他所经常教导的,正是他自己的真实经验:"自卑的必升为高。"(太廿三12)而就如经上所记:"他自己卑微,……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腓二8、9)

请留意主怎样提到他与父的关系,他不断地论到自己"不……"。保罗提到他与基督的关系时,也和主一样用"不"这个字眼("不再是我")。

子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约五19)

子凭着自己不加作什么,……我的审判也是公平的,因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约五30)

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约五41)

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约六38)

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约七16)

我来并不是由于自己。(约七28)

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作的。(约八28)

我……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约八42)

我不求自己的荣耀。(约八50)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约十四10)

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约十四24)

这些话揭露了基督的生活与服事最深之根源,使我们明白为何全能的神能够藉着他成全伟大的救赎之工。基督藉着这些话表明他作为父神之子的心态,以指教我们他所成全、现今所交通给我们的救赎之恩中,最基本的性情与生命。总括一句话就是:他是无有,神是一切。他把他的意志和能力完全交给父神,使父能随意作工在他里面。论到他自己的能力、意思、荣耀、事工、教训时,他说这一切都不是出于我,我算不了什么,我已把自己交给父,让父来作;我是无有,父是一切。

基督因着完全放弃自我,绝对附从父的意愿,全然依赖父活着,就找着了完美的平安与喜乐。他把一切都交给神,但自己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什么。神悦纳他的信靠,并为他作成一切,然后把他升到自己的右边同享荣耀。因着基督在神面前谦卑俯伏,而神也始终在他眼前,所以他一样可以在人面前谦卑俯伏,成为众人之仆。他的谦卑表现在使自己单单降服于神,容许神在他里面作成一切神所喜悦的,全然不理会周围的人怎么说他、怎么对待他。

就是这种心态、这种性情使基督的救赎产生功效与价值,我们也被带入这种性情里,好与基督一同得份。这种真实的否定自我正是基督呼召我们要效法的,我们必须认定在自我里头毫无良善,它只能作一个需要神来充满的空器皿。一刻也不要让它成为别种器皿或有丝毫活动--这是首要之事,先于其他一切,藉此得与基督联合,让神成为一切,自己则一无所是、一无所能。

这是真正谦卑的根源与本质,而因着我们不明白或不追求,以致我们的谦卑如此肤浅、虚浮。我们必须效法耶稣,他心里多么柔和谦卑。他教导我们真正的谦卑发源于何处,从何找着谦卑的力量:在于认识神成全一切的一切,我们的地位就是完全让位给他、降服于他并全然依赖他,而且完全同意自己一无所是,绝对不凭着自己作什么。这正是基督所启示给我们、要我们有份的生命--藉着向罪死、向己死而得以向神活着。如果我们觉得这生命高不可攀,应该促使我们更要在他里面追求,因为内住的基督要在我们里面活出这种柔和谦卑的生命。如果我们渴望得着这生命,首要之事是认识神是怎样的一位--他每一时刻都在成全一切的一切--此乃神圣之奥秘,这奥秘显在宇宙万有和神儿女身上时,他们都要见证说:我们不过是空器皿、是导管,让永生神藉着我们彰显他丰富的智慧、能力和良善。一切的德行、恩典、信心、蒙悦纳的敬拜皆根源于我们知道自己一无所有,我们所有的都是领受来的,因而在最深的谦卑中,俯伏在神面前,等候他赐下一切。

这种谦卑不是一时兴起的情绪,也不是一想到神才俯伏下来,乃是耶稣整个生活的态度、生命的情操,所以他与人交接时,就如同与神相交一般的谦卑。他觉得自己是神的仆人,为要服侍神所造、所爱的人,因此他视自己为众人之仆,神能藉着他施行慈爱之事。他没有一个时刻想要寻求自己的荣耀,也没有一个时候维护自己的权利或为自己辩护。他一直活在降服于神的状态里,让神在里面独行其事。基督徒必须认识耶稣的谦卑正是他救畴的本质,是神儿子的生命所含的福气,是他与父唯一真实的关系,既然我们与他有份,它必将这恩典赏给我们,使我们因着缺少真实、明显、属天的谦卑而忧伤,因而里面生出一个负担,要撇下日常履行的宗教仪文,致力于追求基督在我们里面的首要标记。

弟兄们!你们是否已穿上谦卑?要省察自己的日常生活,让耶稣、你的朋友们和世人鉴察你,并为着神在基督里向你所开启的属天谦卑而赞美他,藉此前所未知之谦卑,你必能品尝前所未尝之属天福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发表于 2010-6-2 21:01:20 | 只看该作者

re:第四章 谦卑显于耶稣的教训中 我...

第四章 谦卑显于耶稣的教训中

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太十一29)

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乃是要服事人(太廿26-28)。

我们已经看过谦卑显于耶稣的生活里,正如他自己所表明的心迹,所以让我们来聆听他的教训,看看他怎样论到谦卑,怎样深深地期待人(尤其是他的门徙)要像他一样的谦卑。请细读底下的话,我所能做的就是直接引用经文,盼望你从其中得着一个很深的印象:主常常多么热切地要教导人谦卑这件事,这样或许有助于了解他所要求于我们的。

1.在他服事的起头,就宣告了登山宝训里的美福:"虚心(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太五3、5)他这段开场白指出了进入天国的唯一门路。虚心(贫穷)的人毫无所有,因此天国就临到他们;温柔的人不为自己谋求什么,因此地上是他们的。天地一切的美福都是为谦卑人预备的。谦卑乃蒙福之秘诀,是在天在地的生活准则。

2."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基督扮演着教师的角色,这位教师把他的心态告诉我们,并要我们向他学习、从他领受。而他所告诉我们的唯一心态就是柔和谦卑,藉此我们的灵魂得着完全的安息。谦卑成了我们的拯救。

3.门徒们彼此争论谁在天国为大,最后同意去问夫子(参路九46;太十八1-3)。耶稣便叫一个孩子来站在他们当中,说:"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太十八4)"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这实在是个难解的问题。究竟天国里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呢?除了耶稣以外,没有人可以给予答案。天堂最大的荣耀,最首要的恩典,真正属天的心思,就是谦卑。"你们中间最小的,他便为大。"(路九48)

4.西庇太的儿子们曾经要求耶稣把天国里他宝座左右的最高位赐给他们。耶稣说这不是他可以赐的!乃是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他们的眼目不当注定这高位,也不当为此祈求,所当思想的就是主所喝的羞辱之杯与主所受的屈辱之洗。所以他又补充道:"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乃是要服事人。"(参太二十20-28)谦卑既是从天而降之基督身上的标志,当然也是量度天上荣耀的唯一准则:最卑微的人最靠近神。教会的首位是要给那最卑微的人。

5.耶稣对众人和门徒提到法利赛人喜爱首位时,再次说道:"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太廿三11)谦卑是唯一登向神国度之荣耀的阶梯。

6.又有一次,耶稣在一个法利赛人家里说到请客的比喻,提及一位客人被请去坐上座,然后加上一句话:"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参路十四1-11)这要求决无更改的余地,此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惟有自卑的,才能升为高。

7.在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里,耶稣再次说道:"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参路十八9-14)在圣殿和神面前的敬拜,必须深深地浸润于对神、对人真正的谦卑里,否则一切毫无价值。

8.当那稣洗完了门徒的脚之后,他说:"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约十三14)发命令的那一位,自己作榜样,而且论到顺从或效法他的每一个思想,皆以谦卑为作门徒的首要条件。

9.设立圣餐的那一夜,门徒仍在争论他们中间哪一个可算为大。耶稣说:"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事人的。"在此耶稣向我们披露他走过何样的路径,他用什么样的能力与态度成全了救恩,并拯救我们进入其中。自始至终就是谦卑使他成为众人之仆。

多么少人传这信息,也多么少人操练这件事,而觉察并承认缺少谦卑的人又何其少!我并不是说很少人达到某种程度像耶稣一样的谦卑,我乃是说很少人继续不断地渴望谦卑,并为此祷告,一直以此为明确的追求目标。世人很少看见谦卑,甚至在教会内部也很少看到。

"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但愿神使我们满心相信这话正是耶稣的心意。我们都知道一个忠实的奴仆意味着什么样的性格--献身于对主人有利的事,体贴主人的心意,小心地讨主人的欢心,因着主人的兴隆、尊荣与幸福而快乐。我们可以在地上看见这种仆人,对他们而言,"仆人"这名称乃是一项荣耀。我们中间却还有许多人尚未明白这种基督徒生命中的新喜乐:把自己交给神,作他的奴仆服事他,结果发现服事他成了我们最高的自由--脱离罪与己。不但如此,我们还须学另一样功课--耶稣呼召我们彼此服事,如果我们衷心地接受这项呼召,这样的服事也会成为最大的祝福、更完全的新自由,得以脱离罪恶与老我。一开始学习时似乎很难,那不过是因为骄傲作祟、自尊、自恃。一旦我们明白在神面前持着一无所有的态度,是受造者的荣耀,是耶稣的灵(态度),也是天上的喜乐时,我们便会全心欢迎这种训练,甚至去服事那些磨难我们、激怒我们的人。当我们专注于这种真正使人成圣的学习时,就能用崭新而热切的态度去读耶稣论自卑的话语,也会发现没有一种地位是太低下、太过份地屈辱自己,也没有一种服事是太卑贱、太冗长而不值得继续做下去。因为我们是与"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事人的"那一位相交,而服事人证明我们与他有份。

弟兄们!这是通往更高生命的途径--低下,低而又低!这是耶稣对那些想要在天国为大,坐在主左右的门徒们说过的话。不要追求或要求升高,那是神的事;你自己要守住自卑、谦卑的地位,在神和人面前一直以仆人自居,这是你的事;但愿这是你的目标和祷告。神是信实的,正如水总是流向并充满最低的地方,照样神的荣耀和能力总是流入谦卑和倒空的受造者,使之升高并赐下祝福。凡自卑的(这必须是我们唯一关切的事)--必升为高(这是神关心的事,他要按着他的大爱,藉着他的大能成就这事)。

有时候人以为柔和谦卑会使我们失去男子汉大丈夫的尊贵气概。喔,不!但愿所有的人都相信谦卑乃天国的尊贵样式,也是天国王的高贵气派;自卑、成为众人之仆才像神,而且会带来主同在的喜乐与荣耀,使他的能力时常停留在我们身上。

耶稣--柔和谦卑的那一位--呼召我们效法他走这条通向神的路径。让我们默想前面所说的话,直到我们的心被一个意念抓住:我需要谦卑。而且我们可以相信他必赐予他所指示我们的事,并让我们有份于他所是的一切。柔和谦卑的那一位要进来,住在一颗渴慕的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
发表于 2010-6-3 21:59:52 | 只看该作者

re:第五章 谦卑显于耶稣门徒身上 你...

第五章 谦卑显于耶稣门徒身上

你们里头……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事人的。(路廿二26)

我们已经读过谦卑显于耶稣身上并出现在他的教训中,现在让我们从他所拣选的同伴--十二个门徒身上来看这件事。一开始我们看见他们身上缺少谦卑,与基督本身成为强烈的对比,这会使我们赞叹五旬节时那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证明人可以真正有份于基督的谦卑,完全胜过撤但吹入人里面之骄傲的毒气。

我们在前一章已看见这些门徒在某些场合十足缺少谦卑。有一次他们在路上争论着谁为大,又有一次西庇大的儿子们同着他们的母亲去向主求首位--主左右的高位;以后在吃最后晚餐的那一夜,他们再度争论谁为大。他们并非没有在主面前真正自卑的时候。比方彼得会呼喊着:"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路五8)当耶稣使风止住时,门徒们都俯伏拜他(参太十四24-33)。但这种偶尔特别谦卑的表现,只会更多显露他们的本相。他们已习惯给己的权势留地步,所以在其他场合里会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思想这些事,会学到一些重要的功课。

1.谦卑仍那么缺乏时,信仰仍会披着何等热切与活泼的外貌--让我们从门徒们身上来探讨。他们热切地追随耶稣,为他撇下了一切。父启示他们他就是神的基督。他们信他、爱他、服从他的命令,撇下一切来跟随他。当其他人都退后离开主时,他们仍然紧随他,准备与他同死。但有一个黑暗的权势,深深地隐蔽在这一切的背后,而他们几乎没有觉察到它的存在与可怕性,除非它被除灭、被逐出去,否则他们无法见证耶稣拯救的大能。即使在现今这个世代,仍然如此。我们看见很多教授、传道人、福音使者、工人、宣教士、教师身上有诸般圣灵的恩赐彰显出来,成为祝福群众的导管。但是当试验来临时,或是藉着亲密的交往而更深地认识他之后,会很痛心地发现他缺少谦卑这项恩典,谦卑尚未成为他身上恒常不变的特性。大家都愿意承认谦卑是最重要、最高的德行之一,但也是最难学会的功课之一,所以需要花费最大的心力,当作首要目标来追求。藉着丰满的圣灵,我们能与内住的基督有份,只有当他住到我们里面来时,谦卑才会在权能中来临。

2.想要藉着外面的教导与个人的努力,来制服骄傲或带下柔和谦卑的心,是何等徒劳无益--门徒们有三年的时间在耶稣手下受训,他告诉他们所当学的第一样功课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学我的样式。"他一次又一次地对他们、法利赛人和群众提到,谦卑乃通往神荣耀的唯一途径。他不但在他们面前活出神羔羊那属天谦卑的样式,而且不只一次向他们揭露他生命中最深的奥秘:"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事人的。"只洗他们的脚,并告诉他们要效法他的榜样。但这一切的果效微乎其微。在最后晚餐时,他们仍争论着谁为大。他们一定常常努力要学好这功课,也下定决心不要再伤他的心,然而一切终归徒然。藉此他们和我们都上了一堂必修课,深知赶出骄傲之魔不是藉着外面的教导,连基督自己都办不到;不是藉着辩论,不管论证多么具说服力;不是使人感觉到谦卑的美丽,不管这感觉参么深刻,也不是靠个人的决心与努力,不管这人是多么地诚心而认真。若撒但赶逐撤但,只会带进更大的潜势力。只有藉着圣灵的权能,神把属天谦卑的新性情启示在我们里面以取代老旧的性情,并让这新性情那么真实地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如同老旧的性情那般根深蒂固时,才能带来果效。

3.只有藉着内住的基督,带着他属天的谦卑住到我们里面来时,我们才会真的谦卑下来。我们的骄傲是从一个人--亚当来的,照样谦卑也必须从另一个人来。骄傲在我们里面,用一种可怕的势力辖管着我们,因为它就是我们的己、我们的天性。谦卑也一样必须在我们里面,成为我们的己、我们的天性。过去我们怎样自然而然、轻而易举地表现出骄傲来,照样我们也必须,也一定可以表现出谦卑来。正如经上所应许的:罪在"那里"(包括心)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罗五20)。基督给门徙的一切教导,以及门徒一切枉然的努力乃必经步骤,使他能够在神圣的权能里进入他们里面,赐予并作成他所教导他们要追求的。他藉着死败坏了魔鬼的权势,挪除了罪,成全了永远的救赎。在他的复活里,他从父那里领受了一个全新的生命,是带着神权能的人的生命,能交通给人、进入人里面,以属天的权能更新并充满他们的生命。他一升天,就领受了父的灵,从此以后他可以藉着圣灵做他在地上时不能做的事,只能够与他所爱的人合而为一,实际地为他们活出应有的生命来,以致他们能够像他一样谦卑地活在父面前,因为是他自己活在他们里面,一呼一吸都是他。五旬节那一天,他在圣灵里显降,并占有他们。以往一切的预备工作,使他们悔改、相信,藉着教导激发他们的渴慕与盼望,如今藉着五旬节经历所带来的巨大转变而得以成全。雅各、彼得和约翰的生命与书信,都见证出他们的改变,受苦耶稣的柔和谦卑之灵,实实在在地占有他们。

对这些事我们当说什么呢?在我的读者群众当中,一定反应不一。有些人也许从未特别思想这件事,故无法立刻了解这生命问题对教会和其每一个成员事关重大。也许有些人因着自己的缺乏而产生定罪感,试尽各样方法要努力解决这问题,结果却失败了,以致灰心丧志。其他人也许能够快乐地见证说他们得着了属灵的祝福与能力,却从未悔悟到他们身上有缺欠,是周围的人看得清清楚楚的。也许还有一些人能够见证主已给他们这恩典,使他们得着释放与胜利,然而他仍必须指教他们所当学的何其多,他们可以从耶稣的丰满里领受得更多。不管我们是哪一种人,我都要极力地吁请所有的人更深地认定谦卑在基督教信仰里,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只要他的谦卑尚未被认为是他最大的荣耀、最首要的命令、最高的福祉,则教会与信徒根本不可能成为基督所要的样式。让我们深深地思想这件事:当门徒们仍那么缺少谦卑这项恩典时,外表却看起来大有长进,所以求神不要叫我们满足于其他的恩赐,免得我们永远无法领悟神不彰显其权能、不动大工的秘密原因是--缺少谦卑这项恩典。只有当我们像神儿子一样,真正知道且表现出凭着自己不能做什么时,神才作一切。

当内住的基督在信徒的经历里占着应有的地位时,教会才会披上美丽的外袍,教师和信徒身上才会表现出谦卑这神圣、美丽的性情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发表于 2010-6-4 22:24:47 | 只看该作者

re:第六章 谦卑显于每日生活中 不爱...

第六章 谦卑显于每日生活中

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壹四20)

这是何等严肃的说法,我们对神的爱必须用每天与人交接时所流露的爱来衡量,如果在日常生活与同伴交接的试验中失败了,证明我们对神的爱是虚假的。就谦卑而言,亦是如此。我们很容易想到要谦卑在神面前,然而只有在人面前谦卑,才足以证明我们在神面前的谦卑是真实的,并证明谦卑已居住在我们里面,成为我们的性情,我们实在像基督一样不显扬自己的名声。当一个人的心在神的同在里俯伏,谦卑已成为生命之灵而非想到神或祷告时装出来的样子时,必然会在与弟兄们交接时流露出来。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功课:唯一真属于我们的谦卑,不是祷告时在神面前力图表现出来的,而是要带出祷告室,显于日常行为中。每日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具有永恒的重要性,乃关乎永恒的试验,足以显明真正盘踞在我们里面的态度为何。在最不留意的刹那间,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才真是我们的本相。若想认识谦卑的人,要知道谦卑人的言行,必须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观察他。

这不正是耶稣的教导吗?他是在门徒们争论着谁为大,在法利赛人喜爱筵席和会堂的首位时,在洗门徒的脚以作榜样时,教导他们谦卑的功课。如果在人面前不显出谦卑,则在神面前的谦卑算不得什么。

连保罗也是这样教导。他写信给罗马人说:"恭敬人,要彼此推让。""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罗十二10、16)他对哥林多人提到"爱",一切爱都是以谦卑作根基的:"不自夸、不张狂……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林前十三4、5)。他对加拉太人说:"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加五13、26)以弗所书的前三章论到属天生命讲得太好,但紧接着他说:"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常常感谢父神,又当有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弗四2;五20、21)又对腓立比人说:"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5、7、8)他对歌罗西人则说:"要有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西三12、13)真正谦卑的心思必显明于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对待的态度上。在神面前的谦卑是预备好我们能以耶稣的谦卑对待同伴,否则在神面前的谦卑没有什么价值。愿这些话照亮我们,使我们多多思想"显于每日生活中的谦卑"。

谦卑人力求时时遵循这规则:"恭敬人,彼此推让!互相服事,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彼此顺服。"一般人常会问一个问题:当我们看见别人在智慧、圣洁、天然的恩赐和领受恩典这些方面还不如我们时,怎么有可能看别人比自己强呢?这问题一发出,就证明我们对谦卑的心认识得何其少。真实的谦卑乃是在神的光中,看见自己一无是处,遂同意向己告别、把己赶出去,让神成为一切。当人这样做以后,就能够说:我失去己而找到了你,再也不跟别人比较了。在神的同在里,我们交出了属乎己的每一个思想,持着一无所有的态度显在人面前,不再为自己求什么。我们是神的仆人,也为神的缘故而作众人之仆。一个忠心的仆人也许比他的主人更聪明,然而他仍旧持着作仆人的真实态度。谦卑人就是这样看待每一个神的孩子,不管他多么软弱或卑微,仍然恭敬他,而且把他当作王之子一般地礼让他。洗门徒脚的那一位,把谦逊之灵放在我们里面,使我们真正愿意居最末位且以彼此服事为乐。

谦卑人不会嫉妒、忌恨。当别人先他而升高、蒙福时,他能够赞美神。他能够容忍别人受称赞而自己被遗忘,因为在神面前,他已学会和保罗同说:"我算不了什么。"他已领受了耶稣的灵作他的生命--不求自己的喜悦、不求自己的荣耀。

当烦躁与易怒的试探来袭时,当周围同作基督徒的人发出尖刻的思想与话语时,谦卑人常在心中复诵主的命令,也在生活中实行主的命令:"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他已经明白披戴主耶稣就是穿上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耶稣已取代己,所以我们有可能彼此饶恕像主饶恕我们一般。"谦卑"不仅存于轻看自己的言语和思想中,而且是像保罗所说的"有谦卑的心",这心被怜悯、恩慈、温柔、忍耐团团围住。神羔羊身上的标志就是谦和、柔美。

基督徒追求更高之生命经历时,常落入一种危险里:以追求更合乎人性,更具有男子气概的德行(像勇敢、快乐、轻看世界、热诚、自我牺牲等)为目标并乐在其中--其实连古老的斯多亚主义者也教导并操练这些。而耶稣从天上带下来的那些更深、更温柔、更神圣、更属天的恩典,与他的十字架和向己死有密切的关系,也是他在地上最先教导的事--虚心(灵里贫穷)、柔和、谦卑、卑微--却很少被人想到或重看。让我们存(穿上)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让我们不但在拯救灵魂的热诚上,证明我们像基督,也要在与弟兄们的交往上,表现出彼此包容、彼此饶恕,像主饶恕我们一样。

基督徒们!务要思想圣经对谦卑人的描绘,问问我们的弟兄和世人,他们有没有从我们身上看见经上的画像。让我们把读过的每一节经文,当作神要作成在我们身上的应许,让我们把每一句话当作圣灵赐下新生的启示,而满心欢喜地接受。让每一项失败与缺乏促使我们更温柔谦虚地转向那位柔和谦卑的神之羔羊,确信他就在我们心中执掌王权,他的柔和谦卑就像一道活水泉,涌流在我们里面。贵格会创始人乔治弗克斯(George Fox)说:"我认识耶稣,他于我极其宝贵。而在我里面有一样东西,使我无法温柔、忍耐、有恩慈。我尽力压抑它,但它仍然存在。于是我恳求耶稣作工在我身上,当我的意志降服于他时,他就进入我心,除掉一切不温柔、不忍耐、无恩慈的东西,然后关上门。"

我还要重复前面说过的话。我深深觉得我们太不认识教会因着缺少属天之谦卑所蒙受的损失。神只能藉着一无所知、一无所有的器皿彰显他的能力。不久以前,有一个满有爱心与谦卑的基督徒悲恸地道出他的心声。在他所认识的许多不同宗派之教会里,有些事情显明他们太缺少爱和容忍的精神。欧洲人(注:作者自己是欧洲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小圈子,当他们与其他意气不相投的人相处时,发现很难彼此容忍、彼此相爱;也无法用和平彼此联络以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那些应该成为他们的帮助与喜乐的人,反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这一切皆归因于缺少谦卑,不承认自己算不了什么,不以自居末位、变成最小的为乐,也不像耶稣一样只要作别人的仆人、 帮助者、安慰者,不管别人是多么的卑微、没有价值。

为什么快快乐乐把自己交给基督的人,发现很难把自己交托给弟兄?是不是应该怪教会呢?因为教会里太少教导人认识基督的谦卑是首要的德行,是圣灵所赐的一切恩典和能力中,最上好的一样。我们太不重视像基督那样的谦卑并优先传讲,像基督所做的一样,我们没有把它当作是非常必要且可能得着的恩典。但愿我们不灰心、不气馁。虽发现自己缺少这恩典,反激发我们更多寄望于神。让我们把每一个磨难我们、激怒我们的弟兄,看作神赐恩之工具,用以炼净我们,使我们有机会操练谦卑,这谦卑是耶稣--我们的生命--吹在我们里面的。但愿我们有这样的信心--神是一切,己是无有,当我们自视一无所有时,就能靠着神的大能,专心致力于用爱心彼此服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6#
发表于 2010-6-5 21:29:32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七章 谦卑与圣洁 且对人说:你...

第七章 谦卑与圣洁

且对人说:你站开吧!不要挨近我,因为我比你圣洁。(赛六十五5)

我们为这世代的"圣洁运动"赞美神!听说有许多人要追求圣洁,也有专门传讲圣洁、开圣洁聚会的人。这个世代比以前更加强调在基督里成圣,凭信成为圣洁的有福真理。但我们所声称要追求或达到的圣洁,是否真实而有生命,须经过一项大考验,那就是--这圣洁是否生出不住增长的谦卑?神的圣洁能住进受造者里面并藉他返照出来的必要条件是谦卑。在使我们成圣的那位神的圣者(耶稣)身上,我们看见属天的谦卑是他的生活、他的死以及他被高举的秘诀。因此试验圣洁的一个正确无误之法是,看看我们身上有无在神和人面前谦卑的标记。谦卑乃圣洁所开出的美丽花朵。

假冒圣洁的主要标记就是缺乏谦卑。每一个追求圣洁的人都必须小心防备,免得不知不觉间,靠圣灵入门却靠肉身来成全,让骄傲潜入了最意想不到之处。有两个人到圣殿里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另一个是税吏(参路十八9-14)。法利赛人竟然可以进入最神圣之处!骄傲居然能够在神的殿中抬头,使对他的敬拜成为自我抬举。自从基督这样揭露了法利赛人的骄傲之后,法利赛人就披上了税吏的长袍;而深深为自己的罪忏悔的人和自以为拥有最高圣洁的人,都同样必须儆醒。正当我们热切地要使心成为神的殿时,会发现心中有这两种人在祷告。税吏所面临的危机并非来自站在他旁边那位轻看他的法利赛人,而是来自心中那自高自大的法利赛人。在神的殿中,我们以为自己身在至圣所,在他圣洁的同在里,这时必须提防骄傲。"有一天神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撒但也来在其中。"(伯一6)

"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也不像这个税吏。"就在我们有理由感谢神时,就在我们向神献上感谢时,就在我们承认神作了一切时,己却能找到自满的理由。甚至在圣段里听见忏悔的言语与单单信靠神怜悯之呼求时,法利赛人发出称谢声,语调似乎是在感谢神,其实是在自己脸上贴金。骄傲能够披上赞美或忏悔的外袍。即使一个人摒弃并定罪"我不像别人"这类的话,然而不知不觉间,与同伴相处或一同教拜时,这种态度仍常会出现于感觉和言语中。如果你要知道事实是否如此,只消去听听教会里的基督徒如何谈论别人,在其中几乎看不见耶稣的柔和谦卑,忘记作为耶稣的仆人,论到自己或彼此谈论时,必须以深沉的谈论为基调。在许多数会、圣徒的聚会、差会、联会、团体、委员会,甚至在异教徒中间传福音的机构里,不是出现许多不和睦、扰乱、神的工作受拦阻的情况吗?这是因为那些被认为是圣徒的人,却表现出易怒、急躁、无耐性、自我防卫、维护自己的权利、尖刻的判断、无恩慈的言语,显明他们不承认别人比自己强--这些都证明他们的圣洁中缺少谦卑(史密斯师母曾说:"自我"是一个最顽强的人物,他要求最好、最高的位子,如果他的要求不被认可,他就感觉受到极大的伤害。神仆人之间大多数的争执,皆源于这巨大"自我"的吵吵嚷嚷。很少人明白"居最末位"的奥秘)。也许一个人的灵程里有过一段大大被降卑、被破碎的时期,但穿上谦卑、具有谦卑的灵,以柔和谦卑的心视自己为众人之仆,因而表显出耶稣基督的心迹则又是另一回事。

"你站开吧!因为我比你圣洁。"这对圣洁是何等大的嘲讽!耶稣--圣洁的那一位,也是谦卑的那一位,最圣洁的人永远是最谦卑的人;除了神以外,没有一位是圣洁的,所以我们得着神多少,我们的圣洁就有多少;我们得着神多少,身上谦卑的真实成分就有多少,因谦卑就是看见神是一切,而自己消失了。最圣洁的人就是最谦卑的人。唉!虽然以赛亚时代那种公然自夸的犹太人今日不常见,连我们的礼教也教导人不当如此说话,然而在我们对待同作圣徒的人或世界之子的态度上,仍然会流露出那种味道来,不管是在出意见时,从事一项工作时,或者是他误被揭发时,我们虽然还披着税吏的外袍,声音却是法利赛人的声音:"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路十八11)

我们是否找得到这种谦卑的人--真正算自己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视自己为众人之仆呢?当然找得到。"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求自己的益处。"当爱之灵满溢心房,生出成熟而完全的属天性情,柔和谦卑的羔羊(基督)真正成形在里面时,便会生出完全之爱的能力,忘记自己,以祝福别人、包容他人、恭敬人为有福之事,不管那人是如何的卑微。这种爱一进来,神就进来了。当神在他的权能中进来,启示他自己是一切时,受造者就变作一无所有了;当受造者在神面前变作一无所有时,就不得不对其他受造者表现出谦卑来。于是神的同在不再是时有时无,乃覆庇全人,成为人永远居住的所在,人在神面前深深自卑的地位,成为神彰显其同在的圣所,一切的言语和事工皆由此而发。

愿神教导我们明白,我们对于同伴所发的思想、言语和感觉,都是我们向着他是否谦卑的一种考验。而惟有在他面前谦卑,才能使我们常常以谦卑的态度对待同伴。我们的谦卑必须是神的羔羊--内住的基督--的生命。

所有在讲台上传讲圣洁的教师们,和一切私下或公开聚集里要追求圣洁的人,务要听这警告:没有一种骄傲像自觉圣洁的骄傲这般危险,因为没有比它更诡诈、更狡猾的了。并非有人曾这样说或甚至这样想:"站开吧!我比你圣洁。"不,人确实都憎恶这种思想。然而在人的隐密处不知不觉间会培养出一种习惯来,为着他所得着的深觉自满,不禁去跟别人比一比,而觉得自己比他们长进得多。这种情形不一定显在特别维护自己的权利或自我赞赏的场合中,其实只消看见一个人失去深深自卑的态度就可以认出了,因为一个已看见神荣耀的人,身上的标记正是深深地自卑(伯四十二5、6;赛六5)。这自卑不仅表现在言语和思想中,也会表现在谈及别人的语调和说话方式中,而那些具有属灵辨别力的人一定会认出其中己的权势来,连世人锐利的眼睛也会注意到,并指出这是那些宣称拥有属天生命者,却未结出任何特殊之属天美果的明证。噢!弟兄们!要谨慎小心。当我们以为自己正迈向圣洁时,除非我们的谦卑也随着长进,否则我们不过是以美丽的思想和感觉自娱,陶醉于奉献与信心的严肃举动里,身上一直没有与神同在的唯一明确之标记--己的消失。来吧!让我们逃到耶稣那里,把自己隐藏在他里面,直到我们穿上了他的谦卑--此乃我们唯一的圣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7#
发表于 2010-6-6 22:39:38 | 只看该作者

re:第八章 谦卑与罪 在罪人中,我是...

第八章 谦卑与罪

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提前一15)

人们常把谦卑和悔罪视为同一件事,因而继续容许罪盘踞在人里面,否则就无法助长谦卑似的。但我相信我们已明白这不叫谦卑,谦卑高过这种情形。我们已从主耶稣和使徒的教训当中发现,有关这项德行的教诲通常与罪无关。就着万物的本质、受造者与造物主的关系、耶稣的生命(活在地上的生命与他所赐给我们的生命)而言,谦卑乃圣洁的真髓、蒙福的要素。谦卑是己逊位,使神登宝座,神成为一切,己则算不了什么。

但纵使我觉得必须特别强调真理的这一面,我仍然不能不承认因着人的罪,使神赐予圣徒谦卑之恩典,更显出崭新之深度与强烈对比。只须看一看使徒保罗这个蒙救赎的圣人,看看他如何深深地意识到自己曾是个罪人,而且终其一生无法磨灭此印象。我们都记得他提到自己是逼迫人的、亵渎神的那些经文:"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从前逼迫神的教会。……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林前十五9、10)"我本来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然而他还赐我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传给外邦人。"(弗三8)"我从前是亵渎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还蒙了怜悯,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作的。……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提前一13、15)神的恩典拯救了他,神也永远不再记念他的罪愆,然而他却永远不能忘记过去所犯的大罪。当他愈因着神的救恩而欢喜,愈经验到神的恩典而充满说不出来的喜乐时,他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个蒙拯救的罪人,而只有这种罪人的意识使救恩的意义与甘甜对他更显宝贵、真实。他从没有一刻忘记神是把一个罪人抱在怀中,并用慈爱覆庇他。

刚才我们所引的经文常被人当作是保罗每日犯罪的忏悔文。其实一个人只消细读上下文,就会发现根本不是这样。这些经文具有更深远的含意,而且指向永永远远,它们用深沉的语调诉说对神的赞叹与仰慕,这正是俯伏于宝座前的蒙教赎者和罪蒙羔羊血洗净者身上之谦卑的回响。他们决不会成为别种人,永远都是蒙救赎的罪人,即使在荣耀里亦然;而神的孩子在今生决不会有一刻完全活在他爱的光中,除非他觉得"蒙救恩的罪人"是他唯一的地位与名份,使他有权利接受神应许作在他身上的一切恩典。他先是以罪人的身份谦卑地来到神面前,继则发现作为一个受造者,谦卑的样式本是合宜的,于是"谦卑"这名词被赋予了新意义。再后,他一想起他是神奇妙救赎大爱的标记,受造者的谦卑就发出深邃而丰满的敬爱之情。

综观使徒保罗的基督徒生涯,会注意到一项显著的事迹,就是他的笔尖下从未透露出任何需要认罪的事,即使在书信中吐露个人最隐密的心事时亦然,这就使前述所引的经文所要表达的真义更为突出了。保罗从未提及任何缺陷或短处,也没有一个地方暗示读者他曾不尽责或违犯了完全之爱的律法。相反地,有不少章节表明他自己若不是在神和人面前过无瑕疵的生活,则他所说的一切毫无意义。"我们向你们信主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神作见证。"(帖前二10)"我们所夸的是自己的良心,见证我们藉着神的圣洁和诚实在世为人,……向你们更是这样。"(林后一12)他所说的不是一个理想或抱负,乃实实在在是他所过的生活。不管我们怎样解释他缺少认罪这件事,但大家都承认这些话指向一种伏于圣灵大能的生活,这是我们这个世代很少人明白而且也不敢奢望的。

我所要强调的重点乃是--缺少认罪这件事不过加强了一个事实,就是进入更深之谦卑的秘诀不是每日认罪,而是没有一刻忘记自己的地位,已习惯站在当站的地位上,承认自己就是蒙神恩典拯救的罪人--这是我们唯一的地位、唯一蒙福的地位、在神面前不变的地位,要以此为最高的喜乐。而恩典愈大则此地位愈鲜活。

保罗对过去尚未蒙恩以前所犯的大罪有深刻的记忆,而目前一方面他自觉已脱离罪,一方面又一直记得罪恶那黑暗的隐藏权势准备随时入侵,只有藉着内住之基督的同在与大能方蒙保守。"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罗马书七18这句话把肉体描述得淋漓尽致。而罗马书八2提到荣耀的释放--"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这不是消灭肉体或使肉体成圣,而是靠着圣灵制服身体的恶行,继续不断地得胜。正如健康驱逐疾病,光明消灭黑暗,生命征服死亡。照样基督藉着圣灵的内住,成为人的健康、光明和生命。然而我们也同时觉悟到自己的软弱无能与危机四伏的情况,遂对神产生更单纯的信靠。此种信心是藉着圣灵一瞬间和不间断的运作而锤炼出来的,使人表现出单单靠神恩典而活的谦卑,随之而来的是最大的信心与喜乐。

前面引述保罗所写的三段经文,都显示出奇妙的恩典临到保罗身上,使他每一时刻都觉得必须那么谦卑低伏。神的恩与他同在,使他能比其他所有的人更格外劳苦;神赐他恩典,叫他把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传给外邦人;而且主的恩是格外丰盛,使他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心和爱心--这就是罪人所蒙受的恩典,成为他的性情与荣耀,并保守他如此强烈而鲜明地意识到自己是一度犯罪且易于犯罪的人。"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罗五20)这句话透露出恩典的本质就是要对付罪、除掉罪;愈丰富地经验到神的恩典,就愈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个罪人--这是永远不变的律。不是罪使人记起他是个罪人,乃是神的恩典显示并提醒人他是怎样的一个罪人,而使他能保持真正的谦卑。不是罪,而是恩典,使我真知道自己是个罪人,也永远不敢离开那最低下、最自卑之罪人的地位。

我恐怕有不少人企图以强烈的自我谴责与痛骂自己,来追求自卑,结果却伤痛地承认他们仍然和从前一样没有谦卑的灵、谦卑的心,以及与谦卑有连带关系的恩慈、怜悯、温柔、宽容等德行。即使在对己的憎嫌中,如果你多多注意己,就永远不能脱离己。只有让神来启示,不仅是藉着律法判定罪,而且要藉着恩典得释放,人才会变得谦卑。律法使人感到害怕,惟有恩典能带下美丽的谦卑,使谦卑成为人的第二天性与可喜之事。神在圣洁中启示他的自己,并且在恩典中使人就近他、认识他,因而亚伯拉罕、雅各、约伯、以赛亚都在他面前俯伏,低而又低。神这位造物主要作一无所有之受造者的一切,神这位救赎主在他的恩典中,要成为充满罪恶之罪人的全部,他要我们等候他、信靠他、敬拜他,使他的同在漫溢全人,以致再无容纳己的余地。只有这样,神的应许才会应验:"到那日……性情狂傲的都必屈膝,惟独耶和华被尊崇。"(赛二11)

当罪人蒙神完全的光照,住在神圣洁、救赎之大爱中,并经验神圣大爱的丰满内住,就不能不谦卑下来,而这爱是来自基督和圣灵。注意罪不会救你脱离己,惟有专一注视神,才能从己得释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8#
发表于 2010-6-7 21:09:48 | 只看该作者

re:第九章 谦卑与信心 你们互相受荣...

第九章 谦卑与信心

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神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约五44)

最近我听到一篇讲道,讲员把更高之基督徒生命的福份形容为摆在商店橱窗的货品,可以清楚看见但无法购得到。如果你叫人伸手去拿,他会回答说:我办不到,因为有一层厚厚的玻璃阻挡着。同样地,基督徒也许清楚看见那有福的应许--完全的平安与安息,满溢着爱与喜乐,与主有不间断的交通,继续不断地多结果子,然而总觉得有东西拦阻他去真正得着这些福份。那是什么东西呢?不是别的,正是骄傲作祟。对信心而言,神的应许是如此的确定,而且唾手可得,神的邀请与鼓励是那么热切,而可供我们倚靠之神大能膀臂虽离我们非常近。随时准备向我们伸出;既是这样,那么拦阻我们得祝福的,必然拦阻了我们的信心。在开头所引的经文里,耶稣向我们揭露不能相信的原因,实在就是骄傲。"你们互相受荣耀,……怎能信我呢?"当我们发现骄傲的天性如何与信心背道而驰时,应该让我们领悟到信心与谦卑本是同根生,我们所具有的真实信心,不可能多过我们所具有的谦卑之实质。也许在理智上,我们对于真理实在有很强的领悟力与确定的把握,然而骄傲仍盘踞在心,以致不能生发活泼的信心,支取神的权能。

我们只须花一点时间想一想什么是信心。不就是承认自己一无所有、软弱无助,因而向神投降,等候神作成一切吗?不就是接受"倚靠者"这最卑微的地位,除了神恩典的赐予外,不敢要求什么或得着什么,也不能做什么吗?而谦卑正是培养一种倚靠神而活的态度。每一样自己的企求、自己的意念、自信、自我抬举,即使是最隐密的骄傲之毒气,都能助长己生命,都不能进神的国,也不能据有国度里的任何东西,因为它拒绝让神得着他所应有且必须有的地位--他是一切的一切。

信心是知觉属天世界和属天祝福的器官。信心只求从神来的荣耀,这荣耀来自"神是一切"的所在。只要我们仍互相受荣耀,只要我们仍追求今生的荣耀、爱慕属人的尊荣、护卫属地的名誉而生怕失落,我们就不在追求也不能领受从神来的荣耀。骄傲使信心不能运作。救恩是来自十字架和被钉十架的基督。救恩就是在十字架的灵里,与被钉十架的基督有交通。救恩就是与耶稣的谦卑有份,并与之联合,以之为乐。当骄傲仍如此地辖管着我们时,甚至不知道要渴慕并祈求救恩中最必要、最蒙福的一部分--谦卑,无怪乎我们的信心这般微弱。

圣经中谦卑与信心之关系的密切性是超过许多人所明白的。从基督的生平里也可以看见这件事。耶稣曾两度提及大的信心。他对百夫长所具有的信心甚觉希奇,说:"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太八10)而当时百夫长对主说:"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另一次是他对一位母亲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太十五28)而这位妇人接受了狗的名份,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谦卑使人在神面前成为无有,因而挪去了一切信心的障碍,仅是恐惧战兢地生怕自己不完全信靠他,会使他得不着尊荣。

弟兄们!我们在追求圣洁上失败,原因是否就在此?我们的奉献与信心如此肤浅且容易夭折,是否也出于同样的原因?虽然我们自己常不自觉。我们不认识骄傲和已盘踞在我们里面偷偷行事的范围何其深广,也不够认识惟独藉着神的驾临与他的大能,才能把它们赶出去。我们不够明白能使我们真正变得谦卑的不是别的,乃是让属天的新性情完全取代老我。我们还不如道那种绝对的、不止息的、遍及各方面的谦卑,必须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性,表现在每一个祷告里、每一次的就近神与每一次与人的交接上。如果我们说我们相信、靠近神且住在他的大爱中,心灵和全身却没有漫溢着柔和谦卑,这就好像一个人要看东西却不用眼看、要活着却不呼吸一样.

弟兄们!我们是不是犯了一项错误:花费很多心力要去信,却同时一直让老我的骄傲扣住神的福份与丰富?难怪我们信不来。让我们把次序更改一下,首先,致力于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他必叫我们升高。那稣上十字架以至于死,且进入坟墓中,都是自卑的表现,却是走向神荣耀的途径。这也是我们要走的路径。但愿我们有这样一个心愿--以他谦卑的心为心、要像他一样的谦卑--并为此迫切祷告;让我们欢欢喜喜地接受任何能使我们在神或人面前谦卑的事--惟有这样,才会走向神的荣耀。

也许你很想问一个问题。我曾说有些人已得着有福的经历,且成为祝福别人的导管,却仍然缺少谦卑;你要问说虽然他们十分明显地表现出太多追求从人来的荣耀,但是否就能由此证明他们没有真实、强大的信心呢?这件事的答案不只一个。但与目前话题有关的主要答案是:他们实在具有某种程度的信心,神也按着他们信心的程度,赐下特殊的恩赐,以带给别人祝福。但他们信心的运作所带下的那个祝福,却因着缺少谦卑而受到限制。只因为他们不是完全倒空而让神成为一切,结果带给人的常是表面且短暂的祝福。更深的谦卑无疑地会带来更深、更全备的祝福。圣灵显在人身上不但是能力的灵,而且是带着神丰满的恩典住在人里面,特别是谦卑这项恩典,圣灵要藉着这样的人带给信徒充满能力、圣洁、稳定的生命,而这种情况目前十分少见。

"你们互相受荣耀,怎能信我呢?"弟兄们!关于渴望得着从人来的荣耀,得不着就感觉受伤、痛苦、愤怒这样的毛病,只能藉着致力于寻求单从神来的荣耀而除去。让至尊至荣、配得一切称颂之神的荣耀成为你的一切,你就能脱离渴求人和己的荣耀之捆绑,以一无所有为你的满足和喜乐。你的信心会在一无所有的心土中茁壮成长,并归荣耀给神,于是你会发现当你在他面前浸入更深的谦卑时,他就离你更近,并成全出于你信心的每个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发表于 2010-6-8 22:58:12 | 只看该作者

re:第十章 谦卑与向己死 他自己卑微...

第十章 谦卑与向己死

他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腓二8)

谦卑乃通向死的途径,因为谦卑的极至与最高明证就是死。谦卑是花,结出来的完全之果就是向己死。耶稣自己卑微,以至于死,遂开出一条路径,我们也必须走在其上。他除了藉着死以外,无法证明他对神的降服已达于极点,也无法弃绝人性而跃入父的荣耀里,我们也是如此。谦卑必然导致向己死,惟有藉着向己死,才能证明我们是完全谦卑、全然弃绝给神;也惟有如此方能脱离堕落的天性,进入神里面的生命,使新性情完全诞生在里面;谦卑成为这新性情的气息和喜乐。

我们已提过耶稣为他的门徒所作的事,他把复活的生命交通给他们,藉着圣灵的降临,那位得荣耀且坐宝座的谦卑羔羊,真真实实地从天而降,亲自住到他们里面。他藉着死得着了这权柄,他所赐之生命最内在的形态是由死入生、降服至死、经过死而得胜之生命。亲自住到人里面的那一位,乃曾经死过,现在又活了,且活到永永远远。他的生命、身位与同在都带着各类死的标志,乃是从死亡生出的生命。因此在他的门徒里面的生命,也始终带着各类死的标志。只有曾死过的那一位的灵--"死之灵"--住到人里面作工时,人才会认识它生命的大能。主耶稣的死之首要标志是谦卑,因此那些真正跟随耶稣的人身上也必须有这死的标志--谦卑。原因有二:惟独谦卑导致完全的死;也惟独死能成全谦卑。谦卑与死本来就分不开:谦卑是花蕾,藉着死,果安才成熟而臻至完全。

谦卑导致完全之死--谦卑意谓着弃绝己,在神面前取一个全然一无所有的地位。耶稣自己卑微,有心顺服,以至于死。他放弃自己的宏愿而选择神旨意的最高且完全之明证就是死。他弃绝了他的己来就死,而己的天性本不情愿喝这杯,他弃绝了与我们人性相融合的生命;他向己死,也向试探他的罪死;因此他虽然成为人的样式,却进入了神完全的生命里。如果不是因着他无限量的谦卑,觉得自己算不了什么,不过是遵行神旨并为神旨而受苦的一个仆人而已,则他决不会死。

这就解答了常有人问起的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向己死?"但清楚领会这事的人少之又少。向己死不是你的工作,而是神的工作。在基督里,你向着罪是死的;在你里头的生命是经过死亡而复活的生命;你可以确信你向罪是死的。但死的能力彰显在你的性情和行为之丰满程度,取决于圣灵所赐下的基督死之能力有多少。因此我们必须明白这其中的教训:如果你想完全交通于基督的死,从己的捆绑得着完全的释放,你所当作的乃是降卑自己。在全然无助的光景里,把自己摆在神面前,由衷地默认你没有能力杀掉自己或使自己活过来,并且深深地浸入你自己的无有里,带着温柔、忍耐、信靠的态度把自己交给神。要接受每一种屈辱,视每一个磨难你、激怒你的同伴为神降卑你的工具,是出于神的恩典。要利用每一个在同伴面前降卑自己的机会,使之成为帮助你常常谦卑在神面前的方法。神悦纳你这样的自卑,视此为你全心渴望谦卑之明证,并视之为祈求谦卑之最佳祷告与接受恩典之大工的预备,于是他藉着圣灵大大地刚强你,把基督完全启示在你里面,以致他那仆人的形像真实地成形在你里面,并住在你心里。谦卑之路引向完全的死,完完全全经验到我们在基督里已经死了。

然后跟着来的是:只有这种死引向完全的谦卑。但务要谨防许多人所犯的错误;他们固然愿意谦卑,却又惟恐自己太过于谦卑,所以给自己许多的限制和定规,许多的推论和探究,以判定真正的谦卑是什么、当做什么,却从未将自己毫无保留地交付谦卑。要谨防这种态度。务必自己卑微以至于死。在向己死的过程里,谦卑才得完全。所有经验神更多恩典的真实经历、所有在奉献一方面的真实长进、一切真正愈来愈和基督联合一致的形像,都必须以向己死为根基,并藉着对神和人所表现的态度与习性证明之。一个人极有可能常提到死的样式、在圣灵里行走,然而即使最爱他的人也会看出他仍然充满了己。一个向己死的人身上最明确的死之标志,莫过于不求赞誉的谦卑--倒空自己,取了奴仆的形像。人有可能多多且诚恳地提到与被藐视、被厌弃的耶稣有交通,也提到背十字架,然而在他身上看不见柔和谦卑,也找不着神羔羊所具有的慈爱温和之谦逊。一说到"神的羔羊"意谓着两件事--柔和谦卑与死。让我们在这两方面接受他的形像并追求之。在他身上这两种形像是分不开的,在我们身上也必须如此。

如果要靠我们自己来达成实在无望!天然决不能胜过天然,即使有恩典之助也办不到。己永不能逐出己,即使是重生的人也做不来。但赞美神!这项工作已告成,且永远地成全了。耶稣一次的死就永远成为我们向己死的根源。耶稣升天--他一次且永远地进入至圣所--就赐下圣灵的权能,把死之生命的能力传递给我们,使之成为我们自己的生命。当人愿意跟随耶稣的脚踪,去追求并操练谦卑时,会意识到自己里头有更大的需要,而生发出渴慕与盼望,信心就刚强起来,开始学会仰望、要求得着、并实际领受圣灵真实而全备的福份,日日持守在圣灵丰满的能力里,有份于耶稣的向己死、向罪死,使谦卑漫溢我们整个生命。(参注三)

"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么?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罗六3、11、13)基督徒的自我意识全然被使基督从死里复活的灵浸透、烙印。他把自己当作一个在基督里死了,在基督里死而复活,身上带着主耶稣死之印记的人,一直把自己献给神。他的生命带着双重标志:深深地扎根于耶稣的坟墓里,扎根于向罪死、向己死的真实谦卑里;在复活的大能里抬头望天--耶稣就在那儿。

信徒们!要宣告耶稣的死与生是你的。进入他坟墓的安息里,歇了自己的工,享受神的安息。像基督一样,把灵魂交与父神,谦卑下来,每天站在全然无助、完全倚靠神的地位,神就要举起你,把你升高。每天早晨深深地沉没于耶稣的坟墓里,成为一无所有;则取稣的生将每一天显明于你的身上。要明确地宣称"浸入基督的死"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因而显在你身上的乃是一种甘心乐意、充满爱心、安详愉快的谦卑。"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来十14)凡下到他的屈辱谷的人,将会在他里面找到能力,可以看自己、算自己是死的,像那些已经接受他、学他样式的人一样,一直行走在柔和谦卑,用爱心彼此包容。带着死的生命系显于像基督那样的柔和谦卑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0#
发表于 2010-6-9 23:29:13 | 只看该作者

re:第十一章 谦卑与喜乐 我更喜欢夸...

第十一章 谦卑与喜乐

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以软弱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参林后十二9、10)

保罗所得的启示甚大,惟恐他因而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他肉体上,使他能保持谦卑。起先保罗盼望主能挪开这剌,所以他三次为此求告主。主给他的答复是:这试炼是个祝福;因它所带来的软弱与谦卑,能使基督的恩典和能力更加彰显出来。保罗与试炼的关系遂立即踏入了新的阶段:不再只是忍受这剌,而是更喜欢以此为夸口;不再要求得释放,而是以此为可喜乐的。他领悟到谦卑的地位就是得着祝福、能力与喜乐的地位。

实际上,每一个基督徒在追求谦卑的过程里都会经过这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里,他害怕、逃避并想办法免去一切使他降卑的事,他还未学会付上一切代价来追求谦卑。他虽然接受"要谦卑"这命令,也努力去遵行,却只发现自己实在是一败涂地。他为谦卑这件事祷告,有时也显得很迫切,但心灵深处却更多偷偷企求免去一切叫他降卑的事,如果不是透露于言语中,就是存于愿望中。他还不是那么深深爱慕谦卑,视之为神羔羊的荣美、天上的喜乐,因而乐意变卖一切来得着它;在他的追求和祷告里,仍然带点背重担、有捆绑的味道,自卑尚未成为生命的自然表现与基本性情,也还不是他的喜乐与唯一的满足。他还不能说:"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也以任何使我降卑的事为乐。"

我们是否能希冀达到这阶段呢?当然可以。那么怎样达到呢?保罗是藉着主耶稣的新启示。惟有神的同在能显出己并逐出己。保罗清楚地看见了这深奥的真理--耶稣的同在要扫除一切为自己有所求的愿望,使我们以每一种降卑为乐,以预备我们能领受它更丰满的显现。因着耶稣的同在和权能,我们所受的羞辱将引领我们去选择谦卑作为最高的福祉。让我们来学习保罗的故事所教给我们的功课。

教会里可能会有一些长进的信徒、杰出的教师、有属天经历的人,却尚未充分学会完全谦卑、喜欢拿自己的软弱夸口的功课。在保罗身上我们看见了这样的事。自高的危险离他非常近,他还不完全知道什么是成为一无所有并完全死掉,只让基督活在他里面,以所有使他降卑之事为乐。这似乎是他必须学的最高功课:倒空自己,完全与主联合,夸自己的软弱,好让神成为一切。

一个信徒必须学习的最高功课就是谦卑。噢!但愿凡追求圣洁、想在圣洁上有长进的基督徒要谨记这一点。这些人已热切地奉献自己、心里火热,也有属灵经历,但若不是主特别的对付与防范,这一切会不知不觉地混杂着自高的成分。但愿我们明白最高的圣洁即最深的谦卑,而让我们记住一件事:谦卑不会自动来临,只有藉着信实的主特别的制作与他的忠仆特别的合作才能得着。

让我们就着这项经历来反省我们的生活,看看我们是否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像保罗一样以伤害、急难、困苦为可喜乐的。是的,让我们问自己是否已学会把公平或不公平的谴责、来自朋友或敌人的非难、别人加给我们的伤害、麻烦与艰难当作是证明"耶稣对我们就是一切"的好机会,我们自己的快乐与荣誉算不得什么,我们实在以屈辱为可喜乐之事。这确实是天上最有福、最深的喜乐,完全脱离己的羁绊,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或对我们做了什么,都被"耶稣就是一切"的思想给吞没了。

让我们确信制作保罗的那一位也必制作我们。保罗需要接受特殊训练与教导,学习比他在乐园所听见的人不可说之事更为宝贵的功课--以软弱、卑微为夸口。我们也需要学习,而且是非常需要、迫切需要。眷顾他的那一位也必眷顾我们;耶稣用来教导保罗的学校也是我们的学校。他以忌邪的爱与关切看守着我们,免得我们自高。当我们自高时,他就想办法揭露这项罪恶,好叫我们得释放。他一直藉着试炼、软弱、困苦降卑我们,直到我们真知道他的恩典即是一切,因而以引我们到低处、使我们保持谦卑之事为可喜乐的。他的能力在我们的软弱上显为完全。他的同在要充塞并满足倒空的器皿,这是永远保持谦卑的秘诀。我们可以像保罗一样,充分认识神作工在我们里面,并藉着我们作工,因而实在能够说:"我虽算不了什么,却没有一件事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林后十二11)他的自贬导致真实的谦卑,使他在一切降卑的情况里欢欣喜乐并以此为夸口。

"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以软弱为可喜乐的。"谦卑人已学会维持喜乐的秘诀。他愈觉软弱,就愈降卑,愈自贬,就愈经验到基督的能力与同在,直到他说出"我算不了什么"时,主所说的话带给了他未曾有过的更深之喜乐--"我的恩典够你用的"。

我觉得必须把以上所说的总结于两个教训:骄傲的危险比我们所想到的更大、更近,而神为着谦卑所赐的恩典也比我们所想到的更大、更近。

骄傲的危险比我们所想到的更大、更近,特别是在我们进入最高经历的时候。一个讲员在仰慕他的一大群会众中传讲属灵真理,一个传讲圣洁、有恩赐的讲员在台上阐扬属天生命的奥秘,基督徒见证一项有福的经历,布道家在凯歌中前进,带给别人快乐,成为群众的祝福--没有人知道这一切正暴露在那隐藏的、未为人察觉的危险之中。保罗也落入这危险中而不自知,故经上记下耶稣为他所作的事以警告我们,使我们得知自己所面临的危险与唯一的安全之所。如果有人曾说--某某专门传讲圣洁的教师那么充满自己,或说他并不操练自己所传讲的,他所得着的祝福并没有使他变得更谦卑、更温柔--但愿这样的话不再被听见。我们所信靠的耶稣,能够使我们变得谦卑。

而谦卑的恩赐比我们所想到的更大、更近。耶稣的谦卑成了我们的救恩,耶稣自己就是我们的谦卑。我们的谦卑是因着他的保守、是他所作的工;即使在遇见骄傲的试探时,他的恩典也一样够我们用的,他的能力要在我们的软弱上显为完全。让我们选择软弱、卑微、一无所有,让谦卑成为我们的欢喜快乐。让我们在一切使人降卑且保持谦卑的情况里,欢喜夸自己的软弱,以软弱为可喜乐的,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基督降卑自己,因此神将他升高。基督也要降卑我们,使我们保持谦卑,但愿我们由衷地同意他这样做,充满信心且欢欢喜喜地接受一切降卑我们的事,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们将发现最深的谦卑乃得着最真实之喜乐的秘诀,而这喜乐没有什么能破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7 03: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