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呵。。玲妈不必太在意如何迈腿,就像本山大...
呵。。玲妈不必太在意如何迈腿,就像本山大叔小品中说的多多尝试各种方法去“走两步”,自然也就走起来了。
聊天是需要有素材的,素材对社会性强的人可能多来自口口相传,道听途说,信手拈来,得来全不费功夫.而对有的人则是靠自己去专门收集和学习,我和孩子显然都是后者.
瑶从小喜欢文字,我也经常给她读书,但是发现瑶喜欢的书基本永远就是那1~2本,于是我只能反反复复读那1~2本书,有一次我从那都快读烂了的故事中抽一些词和句子问她什么意思,突然吃惊地发现读了这么久她却根本不理解,此后我就开始了我的讲书生涯,把书中我认为她可能不解的词都单独抽出来,对其进行最直白的解释并扩充到别的语境中去,我不太确定地就赶紧求助字典.比如瑶喜欢听的那本“今年你七岁"我整整给她讲了二年多.每个词的用法,与其相近似的词语及使用背景,这个词打了引号表示什么意思,还有语气的不同带来的不同意思,每句话背后的潜台词,以及主人公的一些心理活动等等的一系列反复解读.后来我发现读书真不用贪多,通过一本书反复地讲,反复地拓展,她会逐渐积累一些基本的阅读经验和社交经验(当然这都是理论知识,距离实践还差很多).再后来孩子就开始她自己的阅读之旅了,喜欢的书类型也逐渐多了起来,有不理解的词她也学我主动挑出来问我,我不在家她会自己查字典.如今我每天还会抽20分钟左右时间给她讲书,但已经是选择内容较深,比较有难度的书籍了.
瑶现在心中的素材应该是很杂很丰富的,但她却并没有聊天的动机,因为她可能从中得不到什么乐趣,这个我其实很理解.所以平时聊天基本是你问一句,她就答一句就没有下文了.比如我上面的那篇聊天,您如仔细看时间跨度很长的.基本都是间隔半天或一天她才会表达一下她的观点和想法,而不是你来我往自然的搭话.有时我发起个话题她说两句不知是组织语言困难还是不感兴趣,很快就进行不下去了.或者她会反问"说这个有意思吗?"
除了功能性的社会交往,我一直很少刻意推瑶的社交。也许是自己要求比较低,因为我想一个人能从独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她本身就很强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