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翮翮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一个平凡的孩子!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9-5-8 10:28:34 | 只看该作者

re:翮翮表现很好,你们在杭州吗?我们在嘉兴,...

翮翮表现很好,你们在杭州吗?我们在嘉兴,我女儿也是也有这方面的倾向,心里很急,又不知道该怎么做,经常过来看看,可以学到很多。在这里可以让孤独的心灵能够放松一些,想想孩子有点时候真的是很无助。我们大家一起加油吧!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进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3:18:3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pa...

下面引用由[U]pastryjing[/U]发表的内容:

又看了一下贴子 感觉你家的理解能力挺好的 语言提起来其实不难。现在不已经看到速度了  加油

谢谢依妈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3:20:4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小小...

下面引用由[U]小小鱼儿[/U]发表的内容:

  


翮翮表现很好,对时针还是很理解的,我要跟翮翮妈学限定时间。



是的,鱼妈,用闹钟或定时器都还不错的。
现在他有时会问我们几点啦,或者自己说八点啦,当然有时是蒙对的,大部分还是错的,这个估计还得慢慢来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3:25:4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xi...

下面引用由[U]xiongxiongli[/U]发表的内容:

翮翮表现很好,你们在杭州吗?我们在嘉兴,我女儿也是也有这方面的倾向,心里很急,又不知道该怎么做,经常过来看看,可以学到很多。在这里可以让孤独的心灵能够放松一些,想想孩子有点时候真的是很无助。我们大家一...


我们不在杭州,是在福州,可能是帖子里有写西湖。福州也有个西湖,比不上杭州的西湖,但在市中心是个不错的公园呢。别急,我们都是从着急到不知从何入手,到慢慢开始,然后再慢慢熟练吧。以琳上很多好资源,很多人的帖子都非常不错的,依妈,鹏仔妈,虎娘,晨妈,kwen妈的帖子都非常不错的,多看看,多学习。
我只是描述翮翮在生活中表现得不错的地方,其实有很多的不足都没有说呢,自己心里都知道。但是看着他每天的点滴进步,觉得生活有奔头,有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3:32:53 | 只看该作者

re:最近翮翮说话有点结巴了,第一个字都很使劲...

最近翮翮说话有点结巴了,第一个字都很使劲憋半天才说出来,重复了2、3次后,再接下去把一个句子说完,“打……打,打开”等等,难道这传说中的“语言爆发期”就真的和我们无缘了?奶奶开玩笑说翮爸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也是磕巴,后来不知怎么就好了,难道小家伙在遗传上就没把我们的优点继续,专门是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3:36:09 | 只看该作者

re:不过值得表扬的是,最近对不熟悉的外界环境...

不过值得表扬的是,最近对不熟悉的外界环境适应得比以前好了。再上周去外婆家,午睡起来,估计是没睡够,大哭,好不容易哄住了,就拉着翮爸的手要出门,说“坐汽车”,还向着来的方向走,不让转向,小家伙想回家了。本打算在我妈家过夜的,只好吃完晚饭就匆匆回家了,想着外婆该多伤心呢。这次母亲节的周末就表现的不错了,玩的很开心,没有提回家。姑爷爷和姑奶奶回老家了,姑爷爷很耐心的一个老人,逗他玩,翮翮开始不理他,后来急了,叫妈妈,发现我不在身边,就大叫外公外公,以前是怎么哄他都不肯主动叫外公的。和表哥之间的电视斗争依旧,表哥急了大吼,翮翮竟然冲上去揪住表哥的耳朵,天,可真够凶的,立马被我制止了,还要说半天的道理,哎,什么时候才能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9-5-12 15:51:0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翮翮...

下面引用由[U]翮翮妈[/U]发表的内容:

最近翮翮说话有点结巴了,第一个字都很使劲憋半天才说出来,重复了2、3次后,再接下去把一个句子说完,“打……打,打开”等等,难道这传说中的“语言爆发期”就真的和我们无缘了?奶奶开玩笑说翮爸小时候有一段时...



[EM01]要多多鼓励他,我看是到了“语言爆发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15:55:42 | 只看该作者

re:真的是这样吗,鱼妈,那我晚上睡觉都会偷乐...

真的是这样吗,鱼妈,那我晚上睡觉都会偷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3:36:14 | 只看该作者

re:昨晚在机构补课,机构的个训室和感统室没连...

昨晚在机构补课,机构的个训室和感统室没连在一起。翮翮一出个训室,就看到我来,特别开心得冲我跑来,说妈妈,回家。我说,宝贝,不行,我们还没上完课,等等要去做运动,做完运动才能回家。没想到他一下同意了,高兴和我说拜拜,就去感统室了。天,太惊奇了,记得是2个月前吧,他也是从个训室出来看到我和翮爸,高兴拉着我们的手要回家,怎么说都不肯,无奈只好回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9-5-14 14:52:12 | 只看该作者

re:变化,就是最好的收获,呵呵 翮翮妈,等...

变化,就是最好的收获,呵呵  翮翮妈,等着看翮翮给你的翻天覆地大惊奇吧。  翮翮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09-5-21 12:43:07 | 只看该作者

re:最近翮翮妈去仪琳参加为期一周的家长培训,...

最近翮翮妈去仪琳参加为期一周的家长培训,走前帮我报了杨宗仁讲座的名。时不我待,毕竟年龄越小,介入的时机和效果越好。
这次杨宗仁在福州的讲座,主办方组织上差强人意,家长才来了30余人,另有机构的小老师们30余人,很多的家长恐怕都不知道这个消息。四天的时间,坐小朋友矮得不能再矮的塑料椅子,仰着脖子看投影,我87KG的体重老让我担心会压碎椅子。四天下来腰酸背疼的,还好总体感觉收获挺大,而且认识了许多家长,多数人的专业知识之丰富,实在令我汗颜,自以为挺用心的了,相比之下真该抽自己几巴掌。
原来粗略看过一些台湾翻译出版的greenspan等人的书,总体感觉杨教授的PCI理论尚未成型,其本的核心架构还是DIR的那一套,真正创新和发展并不是革命性的。只是更强调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介入,至于在讲座过程中杨教授曾谈到结合易经、黄帝内经以图创建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理论,个人感觉玄了一些。其实我感觉创建一套理论,需要更多的基础工作,包括个案的积累和分析。并无对杨教授的不敬之意,他对国外的自闭症治疗理论的引介和实践是相当了不起的,就象胡适实际上并没有创造新的哲学体系,只是沿用了他老师杜威的理论,但对于当时中国,这是全新的革命性的理念,伟人之誉,并不过当。
四天的讲座,杨教授播放了许多的DV,受益良多。可以看出杨教授是个相当有童心的小老头,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确实能迅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呵呵,DV里的成功爸爸妈妈都是疯子。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介入和交流的方式方法都不可复制,这也是相当苦恼的一个地方。现在翮翮跟家人的交流还可以,但多数时候是要求我们配合他,按他的方式进行游戏,在我们有意识的要求他配合我们时,往往注意力和兴趣容易转移。因此,如何进一步让他理解别人的想法、引导他进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和游戏模式,这一起比较让人头疼。杨教授介绍了一种方法,就是“放声思考”,就是我们和他一起玩的时候,尽量同时用语言解说做这些事的理由,我想试试这种方法,呵呵。
还有,听了杨教授的讲座后,一个大的收获是:在和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快乐情绪的分享和双向互动,不要动不动就问“翮翮吃的是什么东西”“这是什么颜色的”之类的问题,也不要试图纠正他发音时含混不准的地方,而是用正确的发音重复一遍。这个毛病原来是经常犯的,今后注意改正。翮翮的理解力和配合度,对于玩杨教授介绍的主题游戏、剧本游戏还是有困难的,如何结合他的能力自己做一些游戏,需要好好的动动脑。
翮翮的要求能力现在相对较好,但与人的注意力和情绪分享能力还有待提高。原来可能比较混淆了这两种能力,想想确实还是有区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9-5-21 12:57:52 | 只看该作者

re:翮翮扁桃体有炎症,春来常常发点小烧、...


翮翮扁桃体有炎症,春来常常发点小烧、睡觉时呼吸不畅什么的,小家伙特别注意保养,身体不舒服了会主动要求吃药,再苦的药也能皱着眉头一口一口的喝光,昨天早上一觉醒来,估计觉得鼻子有点堵了,躺在床上指着架子上的滴鼻子药说“滴鼻子滴鼻子”,挺搞笑的。
最近几天妈妈不在家,挺粘奶奶的,半夜睡得迷迷糊糊的还在叫奶奶,我问他要不要去跟奶奶睡啊,赶紧又抱紧了我睡着了,不过我是马大哈,经常半夜两个人什么都不盖,还好他身体好,哈哈。前两天半夜小家伙睡到床底下去了,一咕噜自己爬上床继续呼呼大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9-5-21 13:28:02 | 只看该作者

re:原来翮妈去了以琳呀。等回来向她取取经。...

原来翮妈去了以琳呀。等回来向她取取经。
“滴鼻子滴鼻子”,好可爱的小家伙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9-5-21 16:47:40 | 只看该作者

re:翮爸翮妈真是勤奋呀,一个上以琳学习一个在...

翮爸翮妈真是勤奋呀,一个上以琳学习一个在福州上杨教授的课,翮翮这下要突飞猛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9-5-21 17:42:23 | 只看该作者

re:这样夫妻同心 真是孩子的福气

这样夫妻同心 真是孩子的福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3:36:01 | 只看该作者

re:终于回家了,强度实在是太大了,认识了很多...

终于回家了,强度实在是太大了,认识了很多家长,大家交流收获很大,蒙蒙妈、远远妈、扬扬妈、好好妈等等,当然还有虎娘、晨妈。
星期天,一路上坐飞机,坐大巴我都在史无前例的睡觉。回家后,发现翮翮病了,扁桃体发炎,老毛病了,晚上睡觉呼噜响的要命,今天周二了,还是没有起色,偶尔还有点小发热,可怜的小家伙。我也在好好整理我的思路,想想看要怎么教,以后要怎么安排认知、感统、rdi等等,真是满满一大脑袋的东西,转不过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9-5-26 15:05:57 | 只看该作者

re:翮爸翮妈爸翮妈,你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

翮爸翮妈爸翮妈,你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相信翮翮一定能够好起来的。我女儿最近也进步很多,在这里(以琳)生活充满信心。我几乎每天都在看,这里的家长就是我的楷模,相信孩子,相信自己。我没有机会去以琳现场听报告,希望能把学习的经验写出来,我们也可以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6:06:00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楼上的鼓励,我的语文表达能力比较差,...

谢谢楼上的鼓励,我的语文表达能力比较差,心里想的未必能完全用文字适当的表现出来,而且觉得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好,归纳总结能力不够,推荐你看虎娘的帖子,总结的非常好,有理论高度,有实际感受,有个人心得,还有些许的探讨研究,非常棒。如果有什么个别具体的事情我们也许可以深入探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6:27:37 | 只看该作者

re:虎娘的菜地里偷的,写的非常好,和大家共享...

虎娘的菜地里偷的,写的非常好,和大家共享。
关于PCI,我觉得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训练理念,我从来没有听过杨教授排斥任何一种其他的训练方法,他对我说的一句话是:“这些训练方法都是很好的方法,关键是使用的人是否真正掌握和用好了这些方法。”而且我觉得PCI本身也是揉和了许多训练方法的思想和理念的。

因为我上几个帖子只是讨论“是否教认知”这个论题,所以对“怎么平衡认知和社会性”没有太多的展开来讨论(考虑到我的睡觉时间)。

我个人认为,认知一定要教,这是肯定的,但是延伸出两个问题:
一、怎么平衡社会性训练和认知训练
二、如何教认知

关于“怎么平衡社会性训练和认知训练”,我的理解是:

1、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父母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把握两者之间的比例。比如说,高功能的孩子,理解力和学习能力强,认知比较容易教,而教了以后泛化也很轻松,认知提高、语言丰富以后,对社会性能力的提高和促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就好比用了2分的力气,却能得到8分的效果,这个买卖当然是划算的。80/20理论,我想在哪里都是适用的。

2、在孩子的每个阶段,这个平衡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父母应该随时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我想这个道理应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我的个人体会,高功能的孩子,在刚开始干预训练的时候,可以先短期的密集的进行社会性训练,提高几个基础能力,接下来就应该马上跟上认知训练,然后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两者齐头并进,通过父母精心的安排,让孩子的时间和训练效果最大化。这时候,木桶的短板理论,应该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关于“如何教认知”,我上面已经提过了,要桌面教学和生活教学相结合,这也是需要父母去把握和平衡的。另外还有一点心得,我觉得教任何一个孩子学习认知,无论是自闭症孩子还是正常孩子,正确的方法,层次分明、渐进的内容,以及灵活有趣的手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以琳在这一点的确做得非常好,所以我感觉这次的收获很大。以前我会觉得不知道怎么教他,总觉得很难教,但是到了今天,我心里觉得很轻松,我有信心把孩子的全部潜能发挥出来,无论是社会性的还是认知方面的。

杨教授关于机构的某些看法,我也认同。我的确认为机构在社会性训练方面有天生的缺陷,因为受到时空、场地等等限制,他们没有把孩子带到生活中训练、体验大量生活经验的条件,也没有办法保证足够密集的一对一的社会性训练时间(这对低功能的孩子很重要),即使通过设置“游戏课”“情景课”等等的相关课程,效果肯定也是有限的。但是我想说,家长的作用到哪里去了?这就是我在其他内容中想说的:家长应该怎么样去“利用”机构。

我认为,家长应该始终是训练的核心人物,机构应该是起到“借力”的作用。家长和机构的分工,最佳组合应该是:机构负责认知训练和部分的社会性训练,家长应该主要担当起社会性训练以及泛化的任务。

关于你提到的“很多孩子离开机构后退步很厉害,情绪问题严重”,我个人认为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孩子在机构高强度的训练中得到了进步,但是离开机构以后,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保证原有的训练强度,所以孩子太多自己空闲的时间,又退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去了。杨教授一直强调,水一直烧才会烧开,没有烧开就把火关掉了,肯定水又冷下来了。无论是做PCI训练,还是认知训练,还是其他任何一种训练方式,我想这都是一样道理的,水一定要一直烧才能烧开。二是,我觉得这些孩子在机构期间,他们的父母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也就是我上面提到得社会性训练这一块父母没有跟上。

关于你举的例子,我倒是没有什么SENSE,因为我对重症自闭症孩子不了解,也没有什么处理行为问题的经验,不过我想会给其他一些家长启发。不过这也提醒了我,我需要在此声明:我的个人心得只针对高功能自闭症孩子,智力100以上,自闭程度中上的孩子。我没有什么“输出革命”的使命感(借用云鹤的用词),我也不想误导任何一个家长,更不是来做“托”的,我在这里完全只是谈谈个人的体会和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6:35:41 | 只看该作者

re:继续偷菜,还是外冷艳内火热的虎娘。认...

继续偷菜,还是外冷艳内火热的虎娘。
认知和社会性的关系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以琳论坛上有一种声音,把认知和社会性完全对立起来了。甚至有些家长甚至觉得教认知是很“低级”的事情。说实话,听到这样声音,我也迷惑过,我也苦苦思考了很久,就在前几天,我还在和晨妈多次讨论这个问题。不过到了今天,我已经心中有了很明确的答案了,也许这也是我今天有自信来写总结的原因吧。

先说结论:社会性和认知都要训练,两者缺一不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如果说全面点的话,还要保证孩子的感知觉、情绪和规矩,因为很多感知觉异常的孩子往往阻碍了他的学习和互动。情绪问题比较复杂,背后的原因不可一概而论,但是有情绪问题肯定会给家长和老师带很大的困扰,对融入社会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最后是规矩,我说的规矩是不包括有感知觉异常或情绪问题时的孩子的表现,这个绝对就是家长的教养方式问题了。但是我今天只想谈认知和社会性的关系,不想吧话题绕得太远了,否则我今天晚上都别想睡觉了。

我们训练社会性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听过杨教授的讲座的好同学们都能比较清楚和明确,我们的孩子普遍有社会性的缺失(否则就不是自闭症的孩子了),具体一点说,孩子在社会性的某些(或全部)能力有所缺失了,所以他们会有不恰当的社会性表现。

再具体一点,社会性能力可以从基础到高阶呈金字塔状排列,最基础的能力就是社会趋向、社会参照、自发性模仿、共同注意力(或叫分享式注意力),还有轮流,而这些最基本的能力,对一般孩子来说是不需要训练的,自发就会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就连我那只有十个月的女儿,都已经完全具备了上述五种基础能力了。当只有这些最基础的能力具备了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才能逐渐发展出高阶的社会性能力,如聊天、想法解读、心智发展等等。所以,我们的孩子进行社会性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是解决根本性问题的训练,任何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不应该放松对社会性能力的训练。这个训练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见到效果的,是一个长期的持久战,是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当火候到了,量变的积累到达质变的高度了,“开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当然,我们还是应该有比较合理的目标和期待,以我对我家两个孩子的观察,他们在社会性上的差距是巨大的,所以想完全赶上也是不太现实的,我还是觉得只要能在20%的标准差范围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认知和社会性的关系(二)

那我们训练认知的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我觉得很多学习PCI的同学有一个误区,觉得做社会性训练就不能教认知。按照我向杨教授的请教,这是错的,其实教授的观点是,我们要注意用什么方式和方法教认知。他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为孩子做大量的旁白、解说和分享,其实就是在教孩子认知,教孩子认识这个社会。他是认为在生活中认识,孩子能更好的理解和能符合场景的运用。

其实,按照我对普通孩子成长的过程,以及其他家庭的教育投入的观察来说,普通孩子也是要教认知的。如果不教,即使一个孩子社会性再好,观察再仔细,他也不能凭空想出来一个星期有七天,1+1=2,还是大人教的。据我的观察,其他家庭不但教,而且教得很凶,很多小小年纪就连英语都上了,更不要说数学语文啥的。我们不教,只会让孩子的差距更大,只会让孩子更加表现出不同。

再次,我觉得认知和社会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的,两者平衡好,是能最大化孩子的进步速度和时间利用价值的。都知道孩子的时间是最宝贵的,孩子之间不能横向比较,但是能最大化孩子的时间利用价值,我们的训练应该就是最成功的。

所以,认知必须要教。

而且,我认为教认知还有更深层级的原因,在以琳,我不止一次的听到老师对我们说,“孩子的能力在哪里”“我们要锻炼孩子的什么能力”。一语惊醒梦中人,也许这就是我来以琳最大的收获之一了!

孩子认知的背后,其实是有着很多的能力支撑的,比如以语言能力来说,必须是具备字词搜索能力,组词造句能力,理解能力,再比如数学,必须具备配对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举一反三的演绎能力,等等。无数的认知项目背后,其实是无数的基础认知能力支撑着的。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些能力,或者这些能力达不到一定的层次或水平,那是无法完成这些认知项目的。而认知的训练,其实就是认知能力的训练!

也许有人认为,我的孩子天生能力很强,不需要专门训练认知,但是我觉得即使普通孩子也是要训练认知的,没有孩子天生就能具备很高的认知能力的,所有孩子的能力都是通过锻炼由低向高发展的。只是别的孩子的社会趋向好,可以随时互动,别的孩子共同注意力好,教起来不用费尽心思去想怎么调动他的兴趣怎么去抓住他的注意力,别的孩子自发性模仿好,一教就会了,我们的孩子可能看半天就是不动弹。所以,别人教认知显得自然轻松,而我们需要专门把这个项目抽出来去研究去学习,才能把孩子教懂教好。

以前我曾经听过别人这样说,也这样对别人说过,“认知可以晚一点教,他6岁学会1+1,跟他4岁学会1+1有什么区别呢?”但是,我现在才知道错了,而且错得很厉害!因为,我们教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能力。跟社会性一样,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也是有时间段和阶梯性的。尤其是时间段非常重要,比如语言的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3-4岁,数学能力的快速发展是在4-5岁,每个能力都会有一个黄金时期,这个黄金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外在表现。如果在这个黄金时期,我们能抓住机会,给孩子适当的训练和锻炼,有效的刺激了大脑的发育,那将是事半功倍的事情。而过了这个黄金时期,再来刺激,效果肯定就差很多了。而且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阶梯型的,低层的能力没有发展出来,再想发展高层次的能力,困难将是几何倍速的增长。

一般认为,孩子的大脑在6岁以前是快速发育的,所以在6岁以前的黄金时期,给予孩子的早期教育,或者我们自闭症孩子的早期训练,都将是事半功倍、能通过大量刺激有效改善大脑物理性质的重拳!时间段是无法补救的,过了这个年龄,会很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5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