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优化环境,提高随班就读生教育训练的有效...
《优化环境,提高随班就读生教育训练的有效性》
广州市海珠区XXX小学 卢XX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自身的行为习惯、道德判断标准、价值观等尚未形成,而班里有一位特殊的孩子(自闭症儿童)。作为班主任,如何使班级的孩子在班级中健康成长,早日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同时,也能顺利开展随班教育工作,对该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训练,进而提高对该儿童教育训练的有效性。笔者以优化学生和班级的精神环境入手,从教师的以身作则,播撒爱的种子;营造和谐的环境,学会尊重、包容和关爱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尝试从整体上优化班级精神环境,提高随班就读生教育训练的有效性; 以及小结了该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随班就读 自闭症儿童 优化精神环境 教育训练 有效性
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已经将随班就读确定为特殊教育的一种主体形式,因此,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我班迎来了一名自闭症儿童——XXX。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森森是个单纯善良,温和驯良,;漂亮可爱的孩子。他主要表现的症状是:
1、交往障碍,不喜欢和班里的小朋友交往,极少交流,缺乏与别人眼神的对视。
2、语言障碍,不会说普通话,说话含糊不清,语调单一缺乏抑扬顿挫。
3、行为刻板重复,伴有抽动症,如:喜欢无缘无故地拍手、挥手;铃声一响就算老师没安排下课也一定会背上书包离开,否则躁动不安;阶段性地喜欢某项活动,如:摸同学的脸、抓女同学的辫子、趴到走廊外观察空调主机等。
4、智力落后,表现为机械识记的知识掌握得较好,需要理解掌握的尚属于空白领域。
5、其他异常表现:上课随意离开座位,跑出教室或关掉教室的灯,摆弄投影仪、电脑,推拉窗帘,发出尖叫声或自己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自言自语发出声音并手舞足蹈等。
刚入学的孩子本来自身的行为习惯、是非观念还没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建设正急需开展;应该说,大多数孩子对班级里的这个孩子的行为是充满惊奇和不解的,也没能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抗干扰能力。这从一定程度上致使整个班级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注意力的培养、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班风班纪的建设都相对滞后了。到了二年级,该生行为上的异常表现仍然较多,其他同学表现出的整体问题是:躁动,甚至盲目跟风。作为班主任,如何让这名特殊的孩子在众多普通的学生当中不断进步,同时,其他普通的学生也能正常、健康地成长,良好的班风、班纪早日形成,成为了摆在教师眼前最紧迫也最烦恼的事。对于自闭症孩子,目前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教育训练对其进行行为干预。可是,对于一个普小班级的班主任,如果在班级的其他孩子习惯没有养成,班风建设仍然未走上正轨的情况下,把两方面的工作割裂开来花大量的时间去对随班就读生进行教育训练,绝对是舍本逐末、事倍功半的事。唯一的办法,只有着力探索一种两项工作同时开展,相互融合的教育模式。而作为一个集体,精神环境尤为重要。所谓精神环境是指一个集体呈现出来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及行为习惯。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集体呈现的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行为综习惯,那这个班级体就没有“班魂”。纵上所述,我决定从优化班级的精神环境入手,从而提高对该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有效性,同时形成良好的班风。
一、 播撒爱的种子,为提高随班就读生教育训练的有效性打下厚实的基础。
孩子们的心都是善良、单纯的,只要大人以身作则,有意识地播撒爱的种子,就能在他们的心中开花、结果。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见到这个可爱的孩子的第一眼开始最大的感受是深深的惋惜,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同情和关爱。可作为这个班的班主任,肩上的责任确实太重了,光有个人的这份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这份爱根植于其他孩子的心中,营造一个爱的氛围才能让森森真正地得到帮助,通过适当地行为训练,逐步与普通的学生行为达到一致,为将来回归社会做好准备。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决定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有意识地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爱的种子,唤醒孩子们爱的意识。
首先,是让学生感觉到森森在老师心中的地位,告诉学生森森是我们这个集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正因为他不懂事,老师更应该把更多的爱给他。
其次,虽然森森问题不少,老师会严肃提醒,但任何时候都不做严厉地批评。之后,引导其他普通学生观察发现,为什么老师对森森跟对大家的态度和教育方法是有所区别的。引导逐渐明白一个道理:作为同学,大家跟老师一样,当见到森森有不恰当行为时,我们不是放纵他,也不是坐视不理,而是要严肃认真地去提醒他、帮助他,但态度绝对不能粗暴,更不能有粗暴的行为。提醒和帮助同样是一种爱的表现。这样,之前有个别急性子的同学出现个别推搡之类的不耐烦行为也随之消失。
再次,推荐好书《爱的教育》,在一个个感人的爱的故事中,把爱字放大,并结合班级情况对照举例,强调:其实在我们的班里,每天同样在演绎着一个个爱的故事。大多数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自豪感被有意识放大着。
最后,适当抓住个别反面题材,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的能力。例如:我班也曾发现有极少个别的孩子说过对森森带有侮辱性的话,后来据了解原来是出自于家长之口。作为教师,这种情况很难直接找家长沟通或指责家长这样的行为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只能通过教育孩子而引起家长的反省。因此,教师作为一个教育题材引导大家一起去分析、判断,引导学生去发现、明白“爱,还是什么?”爱还是包容和尊重。
爱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结果,一年多来,全班孩子给森森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环境,没有人会歧视他,有的是他表现好时的赞美和掌声,这给班主任和特教老师为森森进行行为教育训练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 营造和谐的环境,为提高随班就读生教育训练的有效性提供一片沃土。
一个和谐的精神环境,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低年级孩子的抗干扰能力是比较薄弱的,身边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严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改变他们的行为。森森在课堂上出现的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杜绝的。如果他一有什么不当的行为,其他学生也管不住自己,注意力分散,甚至哄笑一堂,那么,不管是对森森的影响,还是对其他普通学生的成长都是很不利的,培养全体普通学生的抗干扰能力,是精神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
1、引导认识,加深全体学生抗干扰的意识。
自我认识就是指人对自己及其外界关系的认识,也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角色认定。对于森森在课堂上的干扰行为,教师应做适当的解释,告诉其他孩子,森森不是故意违反纪律,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他只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有时太敏感, 身边一有什么变化就会引起他的不安尖叫;或者他对什么事情很感兴趣时,他心里想的就是这件事,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上课。而大家是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作为一名小学生该怎么做的。如果大家有随意起哄等不当行为更加会引起森森很烦躁,加剧、增多他的这些不当行为。大家必须学会的是接受和理解,接受我们班有这样的一个孩子,理解他的行为,并且逐步具备抗干扰的能力。只有大家一起创造一 个井然有序的环境,给森森一个好的榜样,他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学生基本接受了老师的看法,第一阶段,每次森森在课堂上出现不当行为时,他们都能尽力控制自己不受干扰。
2、制定班规,形成全体学生抗干扰的能力。
普通学生中同样有个别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与全班学生讨 论、协商,把这项抗干扰 能力的培养提高到班级规范中来强制执行,促成全班早日形成规范。
3、巧妙告知,把对随班就读生的尊重、包容、关爱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观念。
在一、二年级阶段,因为孩子比较小,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都没有直接告诉班级里的其他孩子,森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更没有任何一个字眼涉及到自闭症这个专业名词,怕学生不懂更怕他们误解。每次都是变换一种方式跟孩子们说。随着年龄的增长 ,每个孩子的心中肯定都有一个大问好。一直隐瞒下去是不可能的,只能逐渐导致他们对森森的疏远,坦然地告诉他们,让他们在知情的情况下,他们能否接受班里有这么一个特殊的孩子,并一如既往地尊重他,包容他,关爱他呢?
有一次,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来了。一直以来,在特教老师的配合下,对森森的行为训练非常有效,他已好长时间没有在课堂上出现严重扰乱课堂的行为,就算有个别的“小动作”,其他孩子也基本不受影响了。可这一次,森森似乎带有一种“挑衅”,不顾老师的提醒,一而再,再而三,跑出教室,兴奋地一次次尖叫并且手舞足蹈。其他孩子刚开始还能控制自己,随着森森的行为失控,也有人开始坐不住了。大部分男同学跟着哄笑、嬉戏打闹;女同学表现出了不满的情绪。最后,我只能让特教老师把森森带走,决定好好地与其他学生谈谈。
我首先很浅显地告诉大家什么是自闭症,这是一种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病人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森森就是这样的一名儿童,之前,他的不当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些表现。可这一类儿童中,有一部分人记忆力超常,有的甚至潜藏着常人所没有的潜能。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些名人的故事:美国著名的游泳冠军菲尔普斯小时候是一个多动症儿童;许多的天才伟人都有类似于自闭症的特征,牛顿、爱因斯坦、法国前总统戴高乐、美国前总统杰斐逊和英国政治家鲍威尔。有的孩子瞪大了眼睛:“哇,难怪上次大家一起投篮时,森森是百发百中的。”“森森是个天才!”……我看着天真的孩子们,有点好笑。但还是很严肃地跟大家说:“他是否能成为天才,或者成为一个正常的普通人,老师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谁也不可能预料到。但是,我可以很明确地跟大家透露一下,他很需要大家的帮助,需要大家给他一个宽容、友爱、有秩序的环境。或许,有一天他真能出乎我们的意料成为一个很有出息的人;也或许,他一直就这样子,那我觉得他更需要大家的尊重和帮助,因为他是一个弱有者。爱护弱者的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有能力爱护弱者的人是生活中的强者。大家愿意当一个有能力保护比我们弱小的人吗?”最后,我充满期待地告诉孩子们:“有人说:自闭症的孩子是上帝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把他通往外面世界的那扇门给关上了,我们只有一起努力,为我们自己,也为班级里的这位小天使创造一个宁静、有秩序,充满爱的班级环境,才能帮助他走出那个孤独的世界。” 孩子们很投入地听着,眼神里满是诚意。
之后,孩子们的表现是令人欣慰的,家长在期末感言中这样写道:
妈妈一直最忧心怎样让同学们了解并接受森森的特殊性问题,在卢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得到了解决。同学们在知道森森的特殊性后不但没有歧视他,一如既往地和他交往,还比以前多了一份爱护和理解。环境的包容性比前更好了。敞开胸怀的同学情谊,更弥足珍贵!
4、开展“帮、比”活 动,促进班级精神环境建设的基本定型。
开展帮助同学,特别是帮助森森的班级活动,用行动去检验孩子们思想道德的变化,利用班队课,大家一起比一比、说一说,看谁的做法最好,最有诚意。通过多次的比赛,促进班级精神环境的基本定型。
三、 优化环境实践下,该随班就读生在教育训练中已达成的阶段性目标及家长的评价。
师生的共同努力,班级的精神环境得到了优化,基本没有发现讥笑、歧视森森的言行,有的是关心和帮助,包容和理解,这种宽松、友爱的环境更有利于对他顺利地开展行为上的教育训练。经过二年级一年的努力,他已基本达成了行为上的初级目标:
1、课前、课间没有不安全行为,不爬窗台,爬阳台栏杆,不进入老师办公室和其他班课室捣乱等。
2、上体育课, 放学和做操时列队能跟上全班的队伍, 不落单和单独走开.
3、上课40分钟不能离开座位,不发出声音扰乱课堂。
4、简单的堂上作业也能在课堂上完成,偶尔还能举手读新学的词语。读
5、与别人交流的意识不断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不断提高,表情比前丰富。
虽然,在随班就读教育和普通教育两方面结合的教育尝试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但无论是随班就读生——森森,还是普通学生的整个大群体,这种进步仍然时有反复,如何在反复 中巩固,在反复中递升,仍然是做为班主任在实践中要探讨的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