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儿生活自理能力养成法 [/ALIGN]
自理能力,是指凭自己的能力即能独立完成的事项。别看0-3岁的孩子年纪小,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自发性地表现出照顾自己的能力,如伸手忙扶奶瓶、自行以汤匙进食、喝水、主动表达尿布湿了要换或想“嘘嘘”等等。
父母若能适时从旁协助、引导,陪着孩子反覆尝试练习,使基本能力更加纯熟与进步,不仅为自己奠定深厚的发展基础,也就此养成足以陪伴一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他们将更有信心面对日后的种种挑战,发挥更多更好的能力!“命好不如习惯好”, 想要有好习惯,请从自理能力的养成开端吧!
如果父母把满两岁的孩子送进幼幼班,你会发现,同样年纪的孩子,有的已经能够独立进食、自行如厕、穿脱衣物及鞋袜等,有些却还需要老师帮忙喂饭,陪着如厕、协助穿衣穿鞋等,能力差异之大,令人好奇“为何有的孩子能力这么好?”其实答案很简单,“小孩有练过喔”,而且是从小就开端练习!诚如法国文学家大仲马说:“每一个重复的动作都会形成一种习惯,重复的次数愈多,动作也就愈加熟练了。”
父母照顾周到 压抑幼儿发展
基本自理能力的产生很自然,只是需要父母愿意放手给机会!但父母常以为小孩什么都不会,需要百般呵护,锡安托儿所所长钟晓玉表示,“孩子的能力永远超乎我们的想像”!基于生存需求,出生三个月内的baby都能伸手帮忙扶奶瓶,她强调,如果一般孩子连自己抓握奶瓶的能力都没有,其他能力将不知从何而来!不自己动手吃饭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长久下去,缺少持续做某件事的能力,进而出现不负责任的态度。
愈来愈多没有明确病因的孩子出现发展迟缓的问题,而且以同年纪的孩子相比,能力好(依据制式评量)的比起发展迟缓的差距愈拉愈大;同为职能治疗师的蔡沛洁也说,为自理能力发展迟缓的孩子做评估,往往发现不少个案是妈妈平常从头做到尾,而阻碍孩子的学习所致。
养成关键期就在零到三岁
为何自理能力应从小养成?因为孩子的一切能力正在发展中,对于每件事都感到好奇,什么都想要“自己来”,父母此时若抱持正向、鼓励的态度,让他尝试,无形中,刺激脑神经的发展,让细胞更活络、链接度更佳,学习效果更明显!她引用义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的教育主张,强调动作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从操作中学习,以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在三岁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基本自理能力!错过学习黄金期,一样的活动属性,就从有趣的游戏变成规律枯燥的“疗育课程”!她补充,平常做任何事,只要安全无虞,父母都可带着还是baby的孩子边做,边说给他听,等到他有能力想做时,“已经不是全新的才艺”,很快就能进入状况。
孩子的每一天 都是学习日
自理能力的学习再自然不过,每一天都是他学习的日子,每一件事都值得学习,而主要照顾者就是最好的老师!蔡沛洁治疗师提醒父母,训练是在平时养成,而不是临出门前才要求孩子展现能力。
折衣服、折棉被、拣菜等都是一种学习!如孩子睡起来时,会请他把被子、枕头放回“原来的家”,刚开端,孩子虽然只会用塞的,但却慢慢养成收拾的习惯,一段时间后,她再教孩子如何拉着棉被的四个角练习折被子。甚至吃饭时,也有让孩子发挥能力的空间,如帮忙铺报纸、摆餐具和搬椅子等。
提醒父母不要抢着做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如家事,是大人的“任务”,却是孩子的“游戏”,从游戏中学习,既自然又快乐无压力,学习起来更具效果。在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过程中,会把旧经验加上新方法,用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持续累积就是一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