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Mxbaob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女生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0:20:1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IB...

下面引用由[U]IBelieve[/U]发表的内容:

觉得熙熙好棒啊。也许是妈妈太焦急了。
即使慢一点,应该也是正常范围里的慢,稍稍等等,一定赶上的。

成成妈你也说我是太焦急了呀?我总觉得女儿跟我完全就不在一条轨道上,我是那么那么的急,她是那
么那么的慢,什么都慢,下楼慢,走路慢,画画慢,说话慢,我越急,她越慢,她越慢,我越急。她爸
爸说不是她有问题,是我有问题。如果是这样那我先试着耐心等待。今天在车上我跟女儿说,你说话好
慢呀,能不能说快点?女儿说不能,问为什么?没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0:22:3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JJ...

下面引用由[U]JJmum[/U]发表的内容:

熙熙很棒的, 她应该不属于这个圈子的. 即使有些地方稍微落后, 也一定会赶上的.你看她跟小朋友争论的那些话, 我只有在普通孩子那里听过.如果我儿子会说, 我就该欢呼了.

俊妈借你吉言哟!我也希望她不是,只是有些问题让我不敢放松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0:30:46 | 只看该作者

re:点头 可能对于别的小朋友点头是一件...

点头
  可能对于别的小朋友点头是一件多么简单,多么正常的事情,可是对熙就没那么简单自然,熙一直以来
都只会摇头,不会点头,有语言以后表示同意都是用口语表达,没有点头过,最近跟她一直玩关于这方面
游戏,没想到点头好快就用上了。今天比较高兴的是早上熙在晨检的时候,晨检老师问熙要不要喷护牙水,
熙点头了,呵呵,为这事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09-9-23 10:33:26 | 只看该作者

re:哈哈,人家有语言嘛当然不喜欢点头了。比如...

哈哈,人家有语言嘛当然不喜欢点头了。比如我也不点头嘛,多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09-9-23 10:35:11 | 只看该作者

re:俊俊点头也很不自然, 我看着都累!

俊俊点头也很不自然, 我看着都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1:01:29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是呀依依妈,我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刻板...

呵呵,是呀依依妈,我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刻板了,总觉得一定要会什么,不会就是怎么样不好,
不过多一种表达方式也好。
俊妈,我觉得会就好了,你没看熙也是很不自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6:37:05 | 只看该作者

近期主要跟女儿玩的游戏

1、摇头,点头,手势堆积木:就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搭积木,我跟女儿轮流交换玩谁点头,谁堆积木。
2、找东西:把东西藏起来,然后女儿问在这里吗?我用点头摇头回答,然后交换玩。
3、捡蘑菇:把玩具全部丢在地上,然后跟据点头摇头来决定哪些是好蘑菇哪些是坏蘑菇,好蘑菇就捡进篮子里,然后交换玩。
4、根据物品特征找东西:拿一些日常用品作为提示,然后做肢体动作来表示这个物品,由对方猜,然后交换玩。
  这几个游戏感觉很不错,可以提升女儿对人的观察能力,第4个游戏很不错,可以随时玩,只要想到什么就可以做动作叫别人猜,
最近我还把这个改了一下,跟据表述物品特征来找物,刚开始由大家说女儿找,然后交换由女儿说,大人找,这样又可以锻炼口
语,也可提升对人的观察。
记录一下女儿玩第4个游戏的时候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女儿先用手拍了拍沙发垫子,然后就半闭着眼睛开始:呼、呼、呼,我这个
笨老妈就是没看出女儿要我猜的是什么,我说:打呼?睡觉?到底是什么?,女儿:是枕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09:56:37 | 只看该作者

妈妈不对!

  看着女儿说话语速慢,我很着急,昨天从幼儿园放学我就带着女儿做生活感统,先是把路边的台阶当平衡木走,然后到小区去荡秋千200个,跳台阶玩滑滑梯5个来,
这期间我们都很开心,很快乐。回到家吃完饭以后,我跟女儿一人一个自行车就出发了,沿着小区的人行道转一圈,因为没有经验,我这一圈走得太远了,把女儿给累
着了,一路都骑不动,因为在路边,小区里常有车开进来,我为了要女儿注意安全,就很大声的呵斥女儿,叫她注意安全,女儿很听话,一直注意我的安全原则,可是
可以看出她心里很委屈,一路都不开心。我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可是我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态度,还是很严厉的跟女儿说话,等我们好不容易回来家门口时,我叫女儿先
出电梯,我后出,可就是这时电梯门关上了,把我关在了里面,女儿看到我被关在电梯里被吓哭了。其实电梯门关了一下,没什么事,我自己打开不就行了,可女儿就
因为这个导火锁开始大哭。
  过一会儿女儿不哭了,我又开始跟她玩游戏,超市购物游戏,因为爷爷奶奶没配合好,女儿一直不在状态,我又很生气的说:怎么回事,今天超级不在状态的?女儿
又哭了,之后,是洗澡也哭,不想洗澡,开始洗的时候又说有虫子不想洗,又哭,昨天一直都在哭   ,今早起来觉得跟妈妈对视时没那么亲密,到幼儿园跟妈妈说再见时
不愿看妈妈!!!!
  我又忘记原则了:要记住,一定要你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0:10:51 | 只看该作者

re:size=4][COLOR=#ee3d1...

size=4]  我想从今天起我要注意自己刻板的问题,因为刻板,喜欢照葫芦画瓢,因为这样的刻板行为让家人承受了我的一些偏激想法而造成大家不高兴,不快乐。家庭和睦,生活融洽,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至于训练,还是要从生活中做,不刻意,不死板,这是原则,感统要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不设目标,不做要求,以孩子的感受来决定。
  心情要保持舒畅,不要经常板着脸,保持着笑容,想想女儿最喜欢的可是妈妈笑,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快乐源自信,一切要以孩子为本!
[/FONT]


好了!先笑一个,哈哈![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发表于 2009-9-24 10:19:23 | 只看该作者

re:嗯,调整好就很棒了,我们也喜欢看你笑呀。...

嗯,调整好就很棒了,我们也喜欢看你笑呀。你的充满活力的笑,很有魔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0:58:4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pa...

下面引用由[U]pastryjing[/U]发表的内容:

嗯,调整好就很棒了,我们也喜欢看你笑呀。你的充满活力的笑,很有魔力

好的,我会时时刻刻挂在脸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0:58:53 | 只看该作者

re:摘自虎娘地儿里的语言训练...

摘自虎娘地儿里的

语言训练

今天感觉开窍了,不是老虎,是我,突然想通了很多问题,就象打通任督二脉。以前对语言训练完全没有概念,最近一个星期的时间,看资料,吃也想,睡也想,见人就问,以我AS钻研到底的精神,终于在今天突然想明白了,整个人感觉神清气爽,用最流行的以琳术语来说,象打了鸡血一样。

我自己总结的语言训练架构和方法,具体的小技巧还需要完善,版权所有,需要翻版的请跟作者联系稿费,呵呵。

一、从语言的功能上分析,训练如下:

1、听:训练方法是,大量旁白,充分的语言刺激。旁白应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层次内容不同,逐渐深入。最开始,应该是名词、动词的旁白。接下来应该是形容词的旁白,主要有外观,如颜色、形状,感官,如光滑的、毛融融的,功能,如喝水的,刷牙的,分类,如是动物,属性/特性,如木头做的。最后是心理活动类的旁白和带有想象力和同理心的旁白,如好漂亮啊,有点可怕哦。

2、说:训练方法是,创造情景让孩子多说,不得不说,具体方法很多,故意制造障碍,装傻,假想游戏。还可以想更多。

3、读:训练方法是,做生活故事书,讲故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即使刻板一点也没关系。做了个240本书的庞大读书计划,一个月20本,还要去给孩子们买个专用的开放式书架,让他们自己能够的着书。

4、写:这个目前还不需要。

二、从语言的结构来分析,训练如下:

无论是语言理解还是语言表达,都有三个层次的能力,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句型理解和句法架构,事件理解和叙事能力。也就是说词汇、句型、事件组织,是三个核心要点。

1、词汇:看鹰架式吧,单词、复词,按照难易程度逐渐深入教。每天教几个,可以打印出来张贴在家里,给小姐姐们视觉提示,让她们这几天就大量运用这个词,让老虎尽快熟悉和掌握。

2、句型:看鹰架式吧,单句四种,复句十种,一种种教。教句型的方法,就是集中在一段时间如一个星期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人,只要一有机会,就用这个句型旁白,孩子很快就能掌握。一个句型掌握以后,再攻下一个句型。另外,KWENMA提的好建议,用视觉提示,一边教孩子认字,一边让孩子熟悉句型和灵活组合。

3、事件:我觉得理解相对容易,生活故事书和讲故事是一个好办法,而且也是我唯一想到的办法。自己描述事件,还是鹰架式我觉得有用。

三、从孩子容易出现障碍的环节来分析,训练如下:

1、语音、语调及构音环节:需要介入言语治疗和口腔肌肉训练。这个环节的内容很多书都有,包括美国著名的SARA也写了几部书,但是会涉及到很多生理结构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要搞通这块比较有难度。我打算请专业的言语治疗师跟进,由言语治疗师提出有针对性的方向和方法,我们自己在家做训练。

2、语义:我的理解就是对词素的把握,训练方法同上。

3、语法:我的理解就是句型的运用,训练方法同上。

4、语用:我的理解是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理解语言环境和他人的语言意图),懂得恰当的说话(懂得轮换,能理解和结合非语言沟通线索)。我觉得只有多练习,结合PCI的训练。对老虎这样幼龄的孩子来说,先掌握工具性交流和简单的社会性交流(打招呼,回答基本社交问答等),以后再考虑深层次的分享性交流、想法/经验/体验的交流聊天。

四、问句的教法

五、KEY WORD:

1、重复性高,无论什么内容,都需要高度重复。

2、相同与不同的把握,开始用相同的词汇或句型,以期快速理解和掌握,然后同一内容需要插入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期增加语言的变化和灵活。

OVER,很累。

鸣谢(排名不分先后):清潭给我提供了很好的资料,KWENMA国际长途指导,大米和小瑜妈妈QQ上给我支招,元妈的故事书内容,杨教授的讲座和点评一直都有相当多的语言方面的指导,亲爱的方姐第一时间肯定我,还有很多我不记得但是指导过我的朋友,谢谢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发表于 2009-9-24 14:15:4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Mx...

下面引用由[U]Mxbaobao[/U]发表的内容:

  看着女儿说话语速慢,我很着急,昨天从幼儿园放学我就带着女儿做生活感统,先是把路边的台阶当平衡木走,然后到小区去荡秋千200个,跳台阶玩滑滑梯5个来,
这期间我们都很开心,很快乐。回到家吃完饭以...


嗯, 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那样我们也轻松些, 孩子也快乐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发表于 2009-9-25 22:20:57 | 只看该作者

re:熙妈,一直以来,你是我比较钦佩的妈妈,你...

熙妈,一直以来,你是我比较钦佩的妈妈,你为了熙熙的那种全部的付出。
熙熙真的很棒,妈妈放宽心的话,宝宝进步会更大的。
我也很喜欢看你笑,笑起来有小孩子调皮的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21:57:24 | 只看该作者

re:收集自老虎地里虎娘, 那我也讲讲...

收集自老虎地里

虎娘, 那我也讲讲我家俊俊听故事读书的经验.不敢指点,只是分享.

首先,我的故事时间是选在睡觉前, 为什么选在睡觉前. 是因为当初俊在老虎的年纪, 他也不喜欢书和故事. 我选择睡前是因为他最不想的就是睡觉, 所以, 面对不是睡觉就要听故事, 他只好选择听我讲故事.

第二, 讲故事的时候, 我不是照本宣读的, 我会自己先读一下故事, 然后我是用他习惯的直白的语言讲出来的. 讲的时候要表情丰富,动作夸张, 也可适当加入孩子感兴趣的元素, 比如孩子喜欢数字, 我就会在故事里按插数数的情节. 最主要都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三, 讲哪个故事很重要. 要找到那个突破点. 俊的突破点是”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 因为他被一个捉迷藏的故事深深吸引. 从此打开了大门.

第四, 对小小孩来说, 他们喜欢熟悉的故事. 我的策略是一个故事可以讲很多遍. 每一遍都可以有不同的知识点可以问. 务必使孩子真正理解故事, 甚至可以让他尝试复述大概内容.我每天晚上讲三到四个故事, 一个新故事, 其他是旧的, 慢慢拓展.

第五. 我喜欢买系列从书, 主要是因为故事主人公孩子已经熟悉, 对故事的接受度会很高. 只要孩子喜欢上一个故事, 系列里的其他故事, 他一定会有兴趣.
我觉得比较好的故事书系列.包括: 花格子大象系列, 青蛙拂罗格系列, 小兔汤母系列, 嘟嘟和巴豆系列.

第六, 现在我有时还会把故事用玩具表演出来, 增加孩子的兴趣, 比如俊很喜欢THOMAS火车, 我会用小火车玩具, 把THOMAS火车的故事表演出来给他看, 他非常喜欢.

现在俊非常喜欢听故事, 睡前不讲3个以上, 他是不会放过我的. 希望我的经验对老虎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22:00:47 | 只看该作者

re:源至小米妈处来源: 日期:2006...

源至小米妈处
来源:  日期:2006-1-13  作者: 阅读:14350 次

   
(一)形容词的使用
  根据武进之等人的研究表明,2岁儿童已能使用少量形容词,4.5岁以后使用量增长较快,6.5岁使用的形容词可达206个。
  幼儿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过程表现如下:
  
  1.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到时间情景的描述:
   
  从年龄看:
  
  2岁出现物体特征的描述。
  2.5岁出现饿、饱、痛等关于机体感知的词。3岁出现形容动作的词。
  3.5岁出现对个体外形的描述。
  4.5岁出现个性品质、表情、情感及其时间情景的描述。
   
  从各类形容词使用的百分率(人词数)看:对物体的描述的使用率最高占32.8%;对动作的描述占28.5%;对人体外形的描述占25.7%;其他(主要是机体觉)占29.7%;个性品质的占13.2%;使用率最低的为事件情境的描述占5.98%。
   
  2.从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
  如胖、瘦3.5岁就能使用,老、年青要到4.5岁至5.5岁才先后使用。
   
  3、从方言到普通话口语到书面语言词汇
  以上海地区调查的几组同义词为例,按各词最早使用的年龄排列,表现如下顺序:
  
  好看(2岁)、漂亮(3岁)、美丽(3.5)、清爽(3岁)、干净(4.5)、清洁(5.5)、开心(3岁)、高兴(4.5)、快乐(5.5)、愉快(6.5岁使用人数只达44%)。
   
  上述好看、清爽、开心等都是上海地区的方言;漂亮、干净、高兴等词在普通话口语中常使用;美丽、清洁、快乐、愉快等词接近书面语言词汇。
     
  4.从形容词的简单形势到复杂形式
     
  如儿童先会讲红(2岁)到会讲红红的(4.5岁)再到讲红彤彤(6.5岁)。又如2.5岁会说干净、4.5岁时能说干干净净。
  该调查还发现,使用形容词有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使用的形容词不一定掌握其完整的词义,在使用中往往出现扩大或缩小现象。
     
(二)对时间词的理解
  朱曼殊等在对时间词语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下特点:
       
  1、对事件发生次序的理解顺序为:3岁能理解先、后、同时的顺向句(如轿车先开,卡车后开)。3~4岁能理解先、后、同时的逆向句(如卡车后开,轿车先开),以前、以后的顺向句。4~6岁能主部理解以前、以后、同时的顺向、逆向的一般形式和饱含形式(如大娃娃上车以前,小娃娃上车)。
  
  2.时间词的理解顺序为:3~5岁掌握:今天、昨天、明天。4~6岁掌握:上午、下午、晚上。5~6岁掌握:上午x时、晚上x时、今年、明年。
  
  3.动作时态词的掌握顺序3~4岁理解:“正在”;3~5岁理解:“已经”;4~6岁理解:“就要”。
      
  4.持续时间长短的判断:这类调查要求被试对特定情况下两个对象动作的持续时间长短作出判断。研究表明,5岁儿童开始能完成如“A、B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从同地开出,A车先停,B车后停”这样的作业。
      
(三)4~7岁儿童掌握量词的特点
  应厚昌等的研究表明儿童对量词的掌握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对个体量词、临时量词和集合量词三类材料的测查结果表明,各年龄组对三类量词的掌握是不平衡的,表现出一定的发展顺序:由个体量词(个、只等)-临时量词(x碗饭、x盆花等)-集合量词(x串葡萄、x对枕头等)6岁组的临时量词的正确率已赶上个体量词而跃居首位。
      
  该研究发现,儿童量词的掌握特点与人质发展有一定关系,量词的使用必须遵从“数词+量词+名词”的公式,4岁儿童已能运用这一公式,但只能使用量词中高频词个、只,并表现出对个、只的高度概括,在任何名词前都加上个或只作为量词。5岁儿童已开始注意到量词和名词之间的搭配关系,但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和所掌握词汇的贫乏,往往出现两种不适当的发配,一种情况是用“数词+动词+名词”的组合方法,6岁儿童已能初步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不少儿童能根据事物的类别标准来选择量词。7岁组的多数儿童已经了解与名词搭配的量词需要借用表示容器的名词,说明已掌握临时量词的使用规则。
         
  应厚昌等还指出,环境、教育、方言均对量词的应用有影响、
         
  史惠中等人的研究认为,影响学前儿童使用量词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词汇内容与儿童生活的密切程度、二是词汇所代表的概念的抽象程度。例如用来与儿童最接近的事物搭配的量词,使用的人数量多,出现的频次最高,而且多在4岁以前出现,如“杯”-水,“个”-娃娃、水果等许多事物,“碗”-饭、奶,“块”-饼干、蛋糕,“只”-许多事物。4岁儿童的量词中已出现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不是太紧密的词,如“辆”、“张”、“本”、“次”、“粒”、“遍”等。使用的最少的量词则是本身带有抽象的数概念的“双”、“对”等词。
         
(四)对指示代词的理解
         
  朱曼殊等的有关调查用分别包含“这”“这边”“那”“那边”四个指示代词的句子发出指令,让儿童按指令完成操作任务,发现儿童理解这些词是以自我作为参照点的。在以主试作为参照点和以自我作为参照点不发生矛盾、不需任何转换时,成绩最好,当必须把主试的“这”、“这边”理解成自己的“那”、“那边”时,需作参照点的逆向转换,其操作成绩最差。
  
  儿童对4个指示代词的理解水平呈阶段性的上升,3~4岁为最低阶段,5~6岁为第二阶段,7岁为第三阶段。
           
(五)对人称代词的理解
            
  朱曼殊等人的实验对象为3.5岁、4.5岁、5.5岁的幼儿,实验结果表明,三个词项的难易程度为“我-你-他”,年龄越小,对“他”的理解越差,幼儿很难理解别人说的“他”就是指“自己”,他们通常把别人说的“你”当作指自己,5.5岁组的儿童对“他”的理解仍未达到另两个词项的相同理解水平。

(六)对疑问词的理解
            
  朱曼殊等人此项研究的调查对象为3岁、4岁、5岁、6岁、7岁儿童,调查过程是:用含有“什么”、“谁”、“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怎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向幼儿提问,要求幼儿回答图上的内容和生活中的问题,结果表明,3岁儿童基本上已理解并回答“谁”、“什么”、“什么地方”,可见他们已具有人、物和空间的概念。4岁儿童基本理解并回答“什么时候”、“怎样”,说明他们已具有“时间”和“事物状态、方式”的概念,5岁儿童已基本理解并回答“为什么”,说明已具有因果的概念。
            
(七)对空间词汇的理解和使用
              
  根据张仁俊的研究,儿童获得各空间词的年龄大致是:
            
  里-从3岁开始,3.5岁基本掌握
  上-始于2岁,4岁基本掌握
  下、后-从3岁开始,4岁基本掌握
  外-3岁开始,4.5岁基本掌握
  中间-掌握的年龄是4~5岁之间
  左、右-起始年龄为4岁,但到6岁尚未基本掌握
              
  事实充分说明,儿童学词和用词的能动性,如果没有被吸收的词语,没有用词的环境,孩子的能动性无从发挥,因此周围成人应该为儿童创设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宽松的言语交际情境,使儿童不断产生需要和水平之间的矛盾,让这一矛盾去推动儿童更加自主地去吸收和尝试应用新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2:08:44 | 只看该作者

re:[SIZE=4]终于把家搬完了,今天把熙...

终于把家搬完了,今天把熙熙的时间安排表整理了一下,以前的做得太复杂,执行起来有难度,有时是跟本不会按照时间表上做,今天根据平时的表现及时间重新更改:
8:00起床                            走楼梯上学
8:30-16:30幼儿园                   要求老师多安排些语言区活动,并多一些小朋友间互动的活动
16:30-17:30 幼儿园兴趣班           周二、周五15:00-16:30中华爱婴做感统
18:00-19:30 吃饭+看电视            与家人相处、互动   
19:30-20:30看书/生活事件小书/      看书后并根据书本上的内容角色扮演
20:30-21:00手工                     每天任选 一样
21:00-21:30疯玩                       跟妈妈打架、玩游戏、打仗等(或用此时间洗澡 )
21:30  洗澡/洗漱/上床看书            妈妈讲两本,自己看一本、讲故事一本,之后自己关灯睡觉
周六:
11:00-12:00东方爱婴                科学C
12:00-15:50                        外面吃中饭后淘气堡1小时
16:00-18:00 天才宝贝               
周日:
外出游玩、DODO城、或跟小朋友腻在一起一整天
OK大至上就是这样,


[SIZE=3]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1、生活中与孩子说话要温和、要多关心孩子、不要太严厉。
2、多用心里性词汇:想、不想?认为、不认为?觉得、不觉得?以为、希望、怀疑、知道、你怎么知道?等
3、给孩子大量的说明与旁白。
4、讲故事时要注意提问故事中人物的心情与表情。
[/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发表于 2009-11-5 15:50:10 | 只看该作者

re:熙熙的时间安排的好紧凑啊!里面看得出有妈...

熙熙的时间安排的好紧凑啊!里面看得出有妈妈的心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发表于 2009-11-5 15:50:42 | 只看该作者

re:也看出小熙熙真是能力强大啊!

也看出小熙熙真是能力强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发表于 2009-11-5 16:00:03 | 只看该作者

re:恩,熙熙是个很棒的孩子。属于杨宗仁说的那...

恩,熙熙是个很棒的孩子。属于杨宗仁说的那种混在普通孩子里已经看不出来的孩子。
熙妈这么用心,所以会更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6 23: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