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124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00:25:38 | 只看该作者

re:接着跑 LOR 和 HP。LOR...

接着跑 LOR 和 HP。

LOR 是魔幻老祖宗,销量大是应当的,文学性比 HP 高也说得过去,就是太啰嗦了。 我当然是读的中文,电影出来以前读的,孩子他爹的小说不好说是照抄老祖宗,也是模仿了很多,实在不是我看书的路子。 所以我没强力推荐给大都看,他说不喜欢就算了。

HP 销量可是吹得很多啊,小学生人手一套,不过好像 wiki 上是按一套书算的,如果按本算,HP 和 LOR 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00:40:3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kw...

下面引用由[U]kwenma2[/U]发表的内容:

何子姐姐是鼓励我再努努力去把小都偷回来凑成一双? 


不用偷,不用偷,以后我和大都想出门的时候,就把小都托你家当短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00:50:48 | 只看该作者

re:泛读也应当多样化,不过现在没顾上。 ...

泛读也应当多样化,不过现在没顾上。

比较好的模式是,一周去图书馆,借一本历史小说,一本现代小说,一本科普书,一本动物书,还要读儿童杂志什么的。 书上的模范家长和模范孩子是这么做的,我们还路漫漫不知哪天能把兴趣泛化到那么广的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4#
发表于 2009-11-15 23:51:17 | 只看该作者

re:咦,这两天没种菜,是不是已经飞回来了...


咦,这两天没种菜,是不是已经飞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01:50:01 | 只看该作者

re:收拾东西啊,嘿嘿,也没看书,也没上网。...

收拾东西啊,嘿嘿,也没看书,也没上网。

我们家有二十多本字典,那天我一激动,就扔了大部分,大都看着直心疼,他是特别舍不得东西的孩子。

我心想,身外之物,再说了,电子字典到处都是,莎士比亚全本电子书,亚马逊上只卖一刀,我们还留着这些死沉的,搬不动的东西做啥呢,回收环保吧。

所以,我家里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变成了空地,以后铺上木地板,就可以开班做瑜珈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04:08:08 | 只看该作者

re:小都同学考试经常错的就是量词,积累的不够...

小都同学考试经常错的就是量词,积累的不够呗。

今天开车,和大都玩量词,气的他哇哇叫。
大都的中文水平,听说简单句可以,认字不多,看电视能看懂喜洋洋,听不懂新闻。
现在准备好了回国教小都英文,一二年级的功课应当不会拉下,课外书也够多了,唯一缺的大概就是时间。
还没准备好教大都中文,从说话教起呢,还是从认字教起呢。

准备带 Joy Berry 的一套儿童教育画书,很古老的书,二十多本,每本 128页,情绪,友谊,时间管理,礼貌,父母,兄弟姐妹,安全,卫生,等等方面都涉及到了,两个孩子可以一起学,因为图很多,感觉可充分发挥,社交情绪这块理论上就基本覆盖。

大都的数学,词汇,语法,历史都准备好了,还缺一些科学,泛读,精读,写作教材。 还买了本儿童哲学,呵呵,不知道咋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7#
发表于 2009-11-17 05:29:18 | 只看该作者

re:我有JOY BERRY的下面这套,不知道...

我有JOY BERRY的下面这套,不知道你的那套英文叫什么名字?


Help Me Be Good Set - Being: Forgetful, Careless, Selfish, Lazy, Messy, Greedy, Bad Sport, Bullied, Wasteful + Cheating, Snooping, Fighting, Disobeying, Lying (A Children's Book Abou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06:54:26 | 只看该作者

re:http://www.amazon.co...

http://www.amazon.com/Ready-Set-Grow-Collection-Weekly-Reader-Books/dp/B00284TP2U/ref=sr_1_3?ie=UTF8&s=books&qid=1258411587&sr=1-3

古老的一套,从别人家掏来的。 我觉得适合 6-8 岁,正好两个孩子都这个心理年龄。

1) May I? Please? Thank you!
       A children's book about manners
2) You're All Right
       A children's book about human similarites
3) Surviving Fights With Your Brothers And Sisters
       A children's book about sibling rivalry
4) A Consumer's Guide For Kids
       A children's book about buy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wisely
5) Handling Your Disagreements
       A children's book about difference of opinion
6) A Kid's Guide To Managing Time
       A children's book about using time efficently and effectively
7) Mine & Yours
       A children's book about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es
8) Danger!
       A children's book about handling fear, dangerous things, places, and situations
9) Handling Your Ups And Downs
       A children's book about emotions
10) A Kid's TV Guide
       A children's book about watching TV intelligently
11) Tuff Stuff
      A children's book about trauma
12) Making Up Your Own Mind
      A children's book about decision ma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13) You're Either One Or The Other
     A children's book about human sexuality
14) Needing Each Other
     A children's book about relational needs
15) You're One-Of-A-Kind
    A children's book about human uniqueness
16) The Nitty-Gritty Of Family Life
    A children's book about living in a family
17) You Can Do It
   A children's book about being creative
18) A Kid's Guide To Managing Money
    A children's book about money management
19) Keeping Your Body Alive & Well
    A children's book about physical needs
20) Saying what you mean
    A children's book about communication skills
21) A kid's guide to making friends
    A children's book about social skills
22) Using your head
    a children's book about effective thinking and learning
23) A kid'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parents
    a children's book about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24) Checking'em out and Sizing'em up
    a children's book about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9#
发表于 2009-11-17 09:12:20 | 只看该作者

re:真的要回来了呀?这边最近很冷,小心点

真的要回来了呀?这边最近很冷,小心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3:01:04 | 只看该作者

re:大都说北京,冬天太冷,夏天太热,也是事实...

大都说北京,冬天太冷,夏天太热,也是事实。 估计再加上人多,他的感统就开始紧张。

工作难做啊,他就喜欢待在一个地方不动了,舒服。

越这样,我越想动啊,所以就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00:31:58 | 只看该作者

re:把小猪妈转的贴搬回来,考虑一下精读,泛读...

把小猪妈转的贴搬回来,考虑一下精读,泛读和写作的安排:

阅读的层次

[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一位读者要追求的目标—为了消遣,获得资讯或增进理解力—会决定他阅读的方式。至于阅读的效果则取决于他在阅读上花了多少努力与技巧。一般来说,阅读的规则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至少在阅读某些超越我们能力的书时,花一点力气就能让我们从不太了解进升到多一些了解的状态。最后,指导型与自我发现型学习(或辅助型与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之间的区别之所以重要,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阅读时,都经常是没有人在旁边帮助的。阅读,就像是非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是跟着一位缺席的老师在学习。只有当我们知道如何去读时,我们才可能真正读懂。

虽然这些差异性很重要,但是这一章我们着墨不多。本章所谈的重点在阅读的层次问题。想要增进阅读的技巧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阅读层次的不同。

一共有四种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层次,而不称为种类的原因是,严格来说,种类是样样都不相同的,而层次却是再高的层次也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特性。也就是说,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第一层次的阅读并没有在第二层次的阅读中消失,第二层又包含在第三层中,第三层又在第四层中。事实上,第四层是最高的阅读层次,包括了所有的阅读层次,也超过了所有的层次。

第一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也可以用其他的名称,如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不管是哪一种名称,都指出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我们之所以喜欢“基础阅读”这个名称,是因为这个阅读层次的学习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

小孩子首先接触的就是这个层次的阅读。他的问题(也是我们开始阅读时的问题)是要如何认出一页中的一个个字。孩子看到的是白纸上的一堆黑色符号(或是黑板上的白色符号—如果他是从黑板上认字的话),而这些黑色符号代表着:“猫坐在帽子上。”一年级的孩子并不真的关心猫是不是坐在帽子上,或是这句话对猫、帽子或整个世界有什么意义。他关心的只是写这句话的人所用的语言。

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当然,这个问题也有复杂与困难的一面,不过,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只是最简单的那一面。

对几乎所有阅读本书的读者来说,这个层次的阅读技巧应该在多年前就早已经学会了。但是,不论我们身为读者有多精通这样的阅读技巧,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还是一直会碰上这个层次的阅读问题。譬如,我们打开一本书想读的时候,书中写的却是我们不太熟悉的外国文字,这样的问题就发生了。这时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努力就是去弄清楚这些字。只有当我们完全明白每个字的意思之后,我们才能试着去了解,努力去体会这些字到底要说的是什么。

其实就算一本书是用本国语言写的,许多读者仍然会碰上这个阅读层次的各种不同的困难。大部分的困难都是技术性的问题,有些可以追溯到早期阅读教育的问题。克服了这些困难,通常能让我们读得更快一些。因此,大部分的速读课程都着眼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上。在下一章我们会详细讨论基础阅读,而速读会在第四章谈到。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特点在强调时间。在这个阅读层次,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譬如他可能要用十五分钟读完一本书,或是同样时间内念完两倍厚的书。

因此,用另一种方式来形容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通常是很短,而且总是(就定义上说)过短,很难掌握一本书所有重点。

这个层次的阅读仍然可以用其他的称呼,譬如略读或预读。我们并不是说略读就是随便或随意浏览一本书。检视阅读是系统化略读(skimming systematically)的一门艺术。

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上,你的目标是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学习到光是书的表象所教给你的一切。这笔交易通常是很划得来的。

如果第一层次的阅读所问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那么在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是个表象的问题。还有些类似的问题是:“这本书的架构如何?”或是:“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

用检视阅读读完一本书之后,无论你用了多短的时间,你都该回答得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哪一类的书—小说、历史,还是科学论文?”

第四章我们还会详细讨论这个层次的阅读,现在就不作进一步的说明了。我们想要强调的是,大多数人,即使是许多优秀的阅读者,都忽略了检视阅读的价值。他们打开一本书,从第一页开始读起,孜孜不倦,甚至连目录都不看一眼。因此,他们在只需要粗浅翻阅一本书的时候,却拿出了仔细阅读、理解一本书的时间。这就加重了阅读的困难。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比起前面所说的两种阅读,这要更复杂,更系统化。随内文难读的程度有所不同,读者在使用这种阅读法的时候,多少会相当吃力。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我们并不想在这里强调这个问题,因为本书主要就是在谈这个层次的阅读:本书的第二篇就是告诉你如何这么做的一些规则。我们要在这里强调的是,分析阅读永远是一种专注的活动。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读者会紧抓住一本书—这个比喻蛮恰当的—一直要读到这本书成为他自己为止。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我们还要强调的是,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相对的,除非你有相当程度的分析阅读的技巧,否则你也很难从对一本书不甚了解,进步到多一点的理解。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reading)。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对阅读者来说,要求也非常多,就算他所阅读的是一本很简单、很容易懂的书也一样。

也可以用另外的名称来形容这样的阅读,如比较阅读(comparative reading)。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涉及的远不止此。借助他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因此,很显然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我们会在第四篇讨论主题阅读。此刻我们只粗浅地说,主题阅读不是个轻松的阅读艺术,规则也并不广为人知。虽然如此,主题阅读却可能是所有阅读活动中最有收获的。就是因为你会获益良多,所以绝对值得你努力学习如何做到这样的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01:15:51 | 只看该作者

re:1。基础阅读:小学期间训练的能力 (K-...

1。基础阅读:小学期间训练的能力 (K-5年级)

基础阅读应当有两个基石:词汇和语法。
但是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在任何阶段,都不能超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的学习,因为它们只是基础,不是目的。

英语的词汇量,一年级200个基本词,二年级500个,三年级一些孩子能上千,就可以开始读 HP 了。 大量的难词,是通过四年级以后学前后缀,词根,和大量阅读扩展出来的。  英语因为是拼音语言,一年级二年级的重点在于学习拼读规则,这个阶段,孩子口语的词汇量要大于认识的词,通过学习拼读,他们认识了口语中的词汇,读书速度就提高了。 三年级以后,增加的重点是书面词汇。

语法,很多老师对大纲有疑义,所以讲归讲,占的时间不多。

小学的重头还是阅读,五年级的书上,阅读能力有二十几条,从艰难的阅读那边,把题目抄过来:

1. Following Directions
2. Classifying (分类)
3. Sequencing (排序)
4. 中心思想
5. 支持中心思想的细节     
6. Prior Knowledge
7. 根据上下文,猜出不认识的词义 (生词或多义词)     
8. 区分事实还是观点
9. 相似还是不同
10. 因果关系
11. Inference (推理)
12. 预测结果
13. 得出结论
14  Critical Thinking
15. 总结
16. Evaluating (评价)
17. Paraphrasing (复述?)     
18. 文学作品欣赏
19. 讨论作者的写作目的
20. 区分虚拟和现实     
21. 故事的元素
22. 人物性格分析

这二十几条,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练习册上都有,一年级认字不多,但是阅读能力项目没有减少太多,很多逻辑性的题用的是图片。

写作:一二年级以说话为主,三年级之后开始是重点。 (美国人最重视写作,所以大都的弱点一下子暴露出来)
比较流行的写作教学是 6+1 法则
1。Ideas
2. Organization
3. Voice (style, felling, personality)
4. Word choice
5. Sentence fluency
6. Conventions
+1 Presentation

也是从三年级开始,6+1每一条都要渗透到写作中。 因为我自己从第三条就开始晕,所以看了不少书上的例子,学习他们是怎么教的。 (很多老师不是这么教的,所以大都每次写作课都要哭)

很简单,从写应用文入手,先不做困难的文学类题目。 大部分孩子经过一年的标准化训练,应用文就写的很好了。 (八股写法,好上手)
1。 想法
    应用文好说,可以问孩子自己想写什么,比如教弟弟用微波炉

2。 结构
    八股结构:开篇,步骤1,2,3。。,注意事项,结尾

3。 个人风格
    先教严谨,准确,他们的长处

4。 用词
   
5。 句子的流畅
    多读就有感觉了。 语法是纲,但是写作的时候要忘掉。

6。 文法
    这是最后做精细修改的部分。

+1  写完了还不行,要讲演,看看弟弟的反应。
    弟弟对你的文章感兴趣么?会用微波沪了么?
    同时弟弟和老师要打分,讲演的表情,眼神,姿态,声音,效果。 (大都三年级 Gifted 班的大作业,他的得分很差)

应用文过关了,好的写作习惯也养成了,接着写其他文体。 我觉得在开始写作阶段可以拿来练习的还有人物事件报道,介绍一种新的东西给大家(电影,书,物品,想法,发明,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01:37:10 | 只看该作者

re:2。检视阅读从三年级开始,好的老...

2。检视阅读

从三年级开始,好的老师也开始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了。 特别是信息时代,快速从大量的资料中找出有用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这里,我觉得把书换成网络更适当一些。

我还没看到什么理论,只能从自己的上网体验入手。

一开始,也应当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开始,比如在300页的打游戏过关秘籍中找出他这一关怎么过。
他知道了要搜索,所以连带着明白了 Google 的重要性。
下次他想知道一件事,或者想找问题答案的时候,自己就 Google 去了。

回答疑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觉得是第一步。
接下来是,面对一个大一些的问题,怎样从大量的信息中,分析出没有明确写出的答案,或者,一些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我们要做的,依然是通过大量的信息检索之后,分析和得出自己的选择。

这个我还没想出练习步骤,也许要从生活入手,也许给个 project 题目,美国孩子四年级要做的大 project,基本上就是这个思路,不过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教得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01:44:08 | 只看该作者

re:3。分析阅读对比较难懂的书,有争...

3。分析阅读

对比较难懂的书,有争议的思想,说不明白的文学作品,未知的科学领域。。。更具体一点,对很多历史和哲学问题,通过分析阅读和 Critical Thinking,消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4。主题阅读

像写论文的开题报告了。。。

我觉得3和4,应当是中学语文的重点,现在没想好怎么做。 读,分析,思考和写作,可能会先从历史和科学题材出发,然后过渡到哲学和文学宗教艺术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02:16:25 | 只看该作者

re:美国老师有很大的自主性,一般都不强制固定...

美国老师有很大的自主性,一般都不强制固定教材,而且好的老师普遍反对教材出版商占领学校。 (可能和反对集体学习欧巴马演讲一样,学校不能由一种声音操纵。)

结果就害得我很狼狈,特别是中学教材。 只能以雁姐为榜样,自己编吧:

“如果我来编教材,
一是开放式的。也就是说,至少有1/4的文章是老师发动学生自己找来读的。老师有偏好,学生也会有的,他要能找来一篇好文章,自己要读多少东西?
二主题阅读,围绕一类题材找若干篇文章来读,比如你说的考古题材,有长的、有短的,有维基百科,有讲演稿有新闻报道。
三分类阅读,同一文体的文章读一组,体会这一体裁的共性和不同作者运用文体的能力、偏好。然后是阅读讨论、口头讲演和写作。不喜欢口头表达的同学可直接选择写作。
四,多多利用图书馆、在线阅读资源,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到哪里去找靠谱的好东西。

写作,从字条开始。能写句子的小朋友现在就开始练习。从给家人留条、给照片写说明、给家用电器和玩具写介绍开始。一边写一边读,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自己模仿着做。自己意识萌发的小朋友可以写写心情啊景色什么的,事务型的小朋友就写成鲁迅日记那样就挺好。语文课能教人把话说明白就是一大功德,别总惦记着出个读者体写手。”

小学就算了,最近没精力,中学语文开始,做开放式教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04:59:20 | 只看该作者

re:最近,大都吃东西的花样多了起来,特别是中...

最近,大都吃东西的花样多了起来,特别是中餐,炒青菜,豆腐煲,各种包子,有一些辣的菜,都开始吃了。

除了严禁过敏测试比较严重的鸡蛋,海鲜和坚果,没有特别禁过敏反应不重的小麦和黄豆。

吃饭种类多了就好办,社交不就是从请客吃饭开始的么。 最怕像三年前回国的时候,出门一口不吃,搞得朋友们都不知所措。

转欧巴马胡哥国宴菜单,为啥看着就不好吃呢:

宴会菜单中西合璧,正餐包括一道冷盘,一份汤和三道热菜:
翠汁鸡豆花汤、中式牛排、清炒茭白芦笋、烤红星石斑鱼。
餐后甜品为一道点心和一道水果冰淇淋。
宴会上配餐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分别是中国河北2002年出产的长城干红和长城干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08:36:34 | 只看该作者

re:从晨妈那里发现的 Rafe Esquit...

从晨妈那里发现的 Rafe Esquith,抄另外一段文章,很有趣。

美国最优秀的教师

华盛顿邮报主笔   杰伊·马修斯(Jay Mathews)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是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教师,但他并未得到应得的所有荣誉。当然,他不会在乎那些。在洛杉矶霍巴特小学(Hobart Boulevard Elementary School in Los Angeles),56号教室里的五年级学生所上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就是谦逊,艾斯奎斯(Esquith)相信树立榜样是教师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之一。

    然而,在他的新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封面上,艾斯奎斯(Esquith)暗示了他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看到根据其他教师的生活改编的最新电影时,自己的亲身感受。在封面上他的名字下方是这样几个字:一个实事求是的教师。

    那么,他那样做的用意是什么呢?嗯,想一下最近关于教育工作者的影片。《街头日记》正在影院上映。其它关于像艾斯奎斯(Esquith)这样帮助低收入学生的教师的电影还有《热血教师》《危险游戏》和《为人师表》。和艾斯奎斯(Esquith)不同,所有这些优秀教师都已经离开了让他们功成名就的课堂。根据他们的网站,格鲁韦尔(Gruwell)和约翰逊(Johnson)正在培训教师,而克拉克(Clark)在创建自己的学校。埃斯卡兰特(Escalante)没有网站,他已经退休了,搬回了他的老家玻利维亚,虽然已是76岁高龄,他在那里仍然从事一些教学工作。

    但是,艾斯奎斯(Esquith)仍然工作在同样的教室里,和同样来自拉美和韩国的孩子在一起,一如他22年前初为人师时的情形。正如他所说,即使是最好的教师仍然有非常多的东西要学习。任何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人或像艾斯奎斯那样希望做得更好的教师们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我跟他在学校里推行的常规标准化测试的必要性上持有不同意见。这让我感到不安,因为他对教育的理解和我的相比就像把爱因斯坦对宇宙的理解和我家小猎犬米奇对宇宙的理解相比一样。我的辩解是,如果每个教师都像艾斯奎斯(Esquith)那样既有技巧又精力充沛的话,我们就不再需要标准化测试了。(他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考试成绩远在霍巴特平均分之上。)

    举个例子,下面是艾斯奎斯(Esquith)叙述他如何通过把学生们训练成为心理测验学家来准备数学标准化测试的:

    他在黑板上出了一道简单的加法题:63+28=?在题目的下面他给了标准化的A、 B、C、D四个字母,暂时不给出可能的答案。

    雷夫(Rafe):好了,同学们。让我们假定这是众所周知能决定你们将来的幸福、成功以及你大笔银行存款的史丹福九号测验上的一个题目。(学生们咯咯地笑了)谁能告诉我答案?

    全体学生:91。

    雷夫(Rafe):非常好。我们把91放到字母C。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字母A后面的数字会是什么?

    伊索(Isel):35。

    雷夫(Rafe):好极了!为什么是35呢,伊索?

    伊索(Isel):因为有的同学做成了是减法而不是加法。

    雷夫(Rafe):说得对!谁能给出B的错误答案?

    凯文(Kevin):81。因为有的同学忘记了进1。

    雷夫(Rafe):又对了。我们有没有一个聪明的小侦探可以告诉我D 的答案?

    保罗(Paul):811怎么样?因为有的同学把所有数字加在一起,却没有做有意义的进位。

    艾斯奎斯(Esquith)每天早上6: 30就来到了霍巴特(Hobart)小学,这所美国最大最拥挤的小学之一,常常发现好几个学生已经在等着他和他的清晨思维技巧课了。学校直到8点才开始正式上课,但是艾斯奎斯(Esquith)全然不去理会这些官方时间表。他常常待到晚饭时间才离开,而且周末、节假日大都在56号教室里,经常帮助以前的学生准备学术能力评估考试以及他们的大学申请。

    有一年,霍巴特(Hobart)校长在艾斯奎斯度假期间,任命另一位教师带他的那个班级,试图以此迫使艾斯奎斯(Esquith)和他的学生们离开56号教室,至少是暂时离开学校。艾斯奎斯(Esquith)干脆把他的学生们带到操场上上室外课。这种做法取得了极大的效果,校长放弃了原来的念头,他又回到了56号教室。

    去年,我在那个极其平常的二楼小教室里待了一天。那里发生的事让人难以置信。 艾斯奎斯(Esquith)最善于组织霍巴特·莎士比亚(Hobart Shakespeareans),五年级学生的剧团,他们在全国各地,甚至有时到国外演出莎翁的作品。 那天教室里至少有40名学生,包括一些前来拜访的56号教室的毕业生。艾斯奎斯的这些五年级学生们在他设计的舞台上排练莎士比亚剧,练习音乐伴奏,阅读并讨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部分内容,还一起做艾斯奎斯(Esquith)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描述的一种叫Buzz的游戏。 学生们数到100,期间艾斯奎斯(Esquith)依次指向学生。 如果下一个数字是质数,该学生必须说“Buzz”而不能说这个数字。

    他教他的学生们如何打棒球,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准确度和实战能力,就如同在教他们怎么拆除炸弹一样。他推行小作家项目,即每个学生在这一学年里写一本书。他打造了一个“金融世界”,在学生中间实行一套完整的经济制度,采取支票租金以及许多其他复杂措施等等。

    他的学生们大都喜欢这些,虽然他在书里提到了几次失败的例子。我推想,他的督学大人们对他的偏见应该就像他们对学校地下室里的石棉的看法一样。 他详细地描述了他和读写老师之间的恶战,这些老师试图强迫他放弃他的学生们正在读斯坦贝克的小说,而改读更简单、更非成人化的东西。他再现了监督这个学区写作考试的这位老师的便条:“Hear our you’re exams, Rafe. Their due Friday. ”(翻译为汉语应是:“这是你们的试卷,雷夫。星期五交。”这句话有四处错误,正确的写法是:Here are your exams, Rafe. They’re due Friday.)

    据我所知,他是当今最好的全职教师。 但,正如他自己坦承的那样,他也很疯狂。 他承认任何人这么玩命的工作绝对是有问题。 即使是和他理念最接近的追随者麦克·范伯格(Mike Feinberg)和戴夫·莱文(Dave Levin),与他的关系也很糟糕。麦克(Mike)和戴夫(Dave)在16个州和学区为低收入学生开办的“知识就是力量项目(KIPP)”学校表现不俗,这些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艾斯奎斯(Esquith)的理念。

    他说自己和现实之间最强有力的联系是他的妻子芭芭拉·唐(Barbara Tong),在初次约会时,她取笑他的弥赛亚情结,他们由此坠入了爱河。 唐的身体里一定有某种特殊的基因,在书中艾斯奎斯(Esquith)写到,她的女儿,也就是艾斯奎斯(Esquith)的继女,凯伦(Caryn),一位肿瘤学家,也取笑说他引以为荣的那节课“可能是我所听过的最糟糕的一堂生物课!”"

    然后,艾斯奎斯(Esquith)找到了方法使实验室设备适合10岁大的孩子,并且达到了凯伦对科学课的要求标准。 他每年都在寻找改进的方法。 这常常令那些必须和他共事的人抓狂,但它也是绝妙的教学,而且我认为将来某天会有一部关于他的影片。

    他52岁了,所以他们或许不会让布莱德·彼得(Brad Pitt)或马特·达蒙(Matt Damon)演他。 但是,如果罗素·克洛(Russell Crowe)长着像艾斯奎斯(Esquith)一样的短胡子,那么让他来演就太完美了。 克洛(Crowe)曾经演过一个拳击手。 艾斯奎斯(Esquith)说这永远也不会发生,可是我想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19:57:40 | 只看该作者

re:Parenting a Child Wi...

Parenting a Child With Asperger Syndrome: 200 Tips and Strategies  by Brenda Boyd

这是一本卖的很好,评价也不错的书,我一开始没买,是因为题目里有数目字。

看了一半,和我看过的其他AS书有很大不同,想了几天,才明白,原来这本书才是“主流”。
专家的书,成人AS的书,都是给小众看的,而这本书是给大众看的。

我就像文革初期的小资产阶级一样,面对滚滚洪流,开始瑟瑟发抖了。

没什么可批判的,因为是事实,特别当我看到她10岁的AS儿子,也写了一本“阳光,正面心态”的100页的书之后,我就觉得更冷了。。。。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发表于 2009-11-19 20:31:02 | 只看该作者

re:在国内,有数字作为标题的书一直都是“主流...

在国内,有数字作为标题的书一直都是“主流”,都是可以上排行榜的,跟风的一堆堆~~

想到为此失去的森林,浪费的水,心里发冷~~~

顺便问下,要是将来大都写书了用哪种语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0#
发表于 2009-11-19 21:25:18 | 只看该作者

re:----我一开始没买,是因为题目里有数目...

----我一开始没买,是因为题目里有数目字。

看看你自家的标题。我打算开一个贴,“5岁开始, 什么什么”,不知道是否侵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1 13: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