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1281#
发表于 2009-11-26 15:04: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23:34:37 | 只看该作者

re:晓兰姐说说澳洲中学吧,课程是怎么安排的,...

晓兰姐说说澳洲中学吧,课程是怎么安排的,阅读写作这块有教科书么?

你家鸡蛋诗写得那么好,是因为喜欢读诗吧。  
老师说大都对诗歌的感悟挺好的,就是写出来的话经常不合常理,比如最好所有人都死掉什么的。

所以我现在有点怕文学作品,想先从思维这边入手,写作就先写有逻辑的,不写太多感情和想法的,因为写出来也是另类。
不知道这个思路对不对,也很犹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00:34:04 | 只看该作者

re:心智论是个坎,孩子越大,坎越明显。...

心智论是个坎,孩子越大,坎越明显。

大都和我在一起,都有这个问题。 自说自话,以为我会理解,看我不明白就着急。
当然和我在一起,不会有大问题,我会让他安静,重说一遍,告诉他刚才那么说我不懂。 不过他经常不听我解释完,只需要我的回答,满意了就跑了,结果还是没有解决核心问题。

看来需要重回基础。

心智论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叫:false-belief,就是能认识到,其他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有可能是错误的。 能认识到,个人观点和事实之间的区别。
这就是那个著名的测验:Sally有一个篮子,Anne有一个盒子。 Sally把她的球藏在篮子里,然后出去了,Anne进来把球换到她自己的盒子里。
问:Sally 回来之后,到哪里去找她的球?

这个问题一般是问四岁孩子的,ZB孩子大多数回答去盒子里。
大都对这个问题没答错,但是我接着问了另一个问题:Sally 在哪里找到了她的球?  他马上回答,在盒子里。

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这个回答是有问题的,因为他只关注了事实,没有考虑 Sally 的想法。 Sally 不知道球在哪里,她会到处去找,她找东西的方式是她的个人行为,和事实球在哪里无关,她也可能就是找不到球。

我和大都解释了我的答案,但是大都无法接受那么复杂的过程,他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简单的,因为事实在那里,球就在盒子里

现在明白美国教材里,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时候,为什么非常重视事实和个人观点的区别。 但是阅读理解材料上的个人观点的问题都太简单,和大都遇到的生活实际相比,没有太多训练作用。 看看我以后在社交训练和生活中,能不能敏感地抓住机会,给大都提出复杂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4#
发表于 2009-11-28 00:56:37 | 只看该作者

re:汗啊。我第一个答案也是认为在盒子里找到啊...

汗啊。我第一个答案也是认为在盒子里找到啊。 因为我把问题当成最后她在哪里找到的。 要么, 燕原。 你把这个当游戏来跟大都玩一次。他找的时候你旁白什么的加深他的理解?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心智论是个坎,孩子越大,坎越明显。

大都和我在一起,都有这个问题。 自说自话,以为我会理解,看我不明白就着急。
当然和我在一起,不会有大问题,我会让他安静,重说一遍,告诉他刚才那么说我不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01:02:41 | 只看该作者

re:心智论另一个著名的实验:Smarties...

心智论另一个著名的实验:Smarties (Appearance-reality task)

给孩子看一个糖盒子,上面写着 Smarties。 让孩子猜里面是什么,孩子基本上都猜是 Smarties 糖。 但是打开一看,原来是铅笔。 问: 把盒子给爸爸看,让他猜,他会猜里面是什么?

一般孩子的心智,大概在4-5岁,可以答对这个问题。
这题没让大都做,因为我们家没第三个人,而且从第一题的逻辑推理,他应当不会错,我也没想出更复杂的问题应当问什么。

训练心智的另一个好的出发点是宠物,因为孩子明白宠物和人的想法会不一样,而且宠物不会说话。 推测宠物的喜好,对他们是一个好的训练过程。

因为大都过敏,所以我们不能养有毛的动物,那天想起可以养宠物猪,也许比狗还聪明,不会太匪夷所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01:32:4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DD...

下面引用由DD妈发表的内容:

汗啊。我第一个答案也是认为在盒子里找到啊。 因为我把问题当成最后她在哪里找到的。 要么, 燕原。 你把这个当游戏来跟大都玩一次。他找的时候你旁白什么的加深他的理解?


就俩人,玩啥都困难,赶紧回国,抓小都当模特+道具+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03:22:03 | 只看该作者

re:其实没人能真实理解他人的想法,学心智论,...

其实没人能真实理解他人的想法,学心智论,学到自己心里有个谱就行了,明白他人的想法通常和自己的不一样,不要主观臆断,要客观沟通。

下一步,不需要费劲去学怎么猜他人的想法是什么,我觉得照着图片学察言观色,看表情看动作那些个训练,都是本末倒置。 (欢迎辩论)

需要学的是,
第一,沟通的态度:坦诚,不情绪化,对真诚的回复表示感谢。
第二,沟通的技巧,怎样表达自己,让别人更理解;怎样问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解别人,还不会造成太大的冲突。
第三,沟通对象层次的区别,对家人一种,对陌生人一种,对不同性格的人的做法不同。

这个是我现在学习的功课,学好了,然后再想怎么教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8#
发表于 2009-11-28 06:08:53 | 只看该作者

re:燕原:理解他人想法,你现在就抓二头=接受...

燕原:理解他人想法,你现在就抓二头=接受他人有不同的想法+沟通。 (嘿嘿,这显然是我在猜你的想法了。 )中间一层比较复杂,但也比较关健

中间的一层是:他人的想法可能是什么。有些想法是不能沟通的,需要大家心知肚明的,比如他人已经有基于这种想法的行为和情绪等结果出来了,这些东西是心照不宣的。。我们的孩子还要到底层去等别人解释,显然是脱了节。一般来说,别人进入预见环节了,我们还在原地打转想不明白,需要人家答记者问。

人的行为都是伴随着自已的意图想法的。这个人这样想所以这样做了。这个人这样做,代表他是这样想的。

当然,现实情况有复杂的。但我们能把简单的先弄明白,也就有希望提高了一步。

学换位思考,需要的是好奇心,我觉得这是我们孩子最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1:15:52 | 只看该作者

re:何子说的对。 有些想法是不能沟通的,这个...

何子说的对。 有些想法是不能沟通的,这个问题,我可能是30岁以后才明白的。 怎样在孩子这里教,我的确没搞清。

我自己很多时候,是强迫人家和我沟通的,所以主动省略了心照不宣这步,因为实在太费力,而且费时间,还容易出差错。
什么交流中,可以强迫对方坦白沟通,一定是至少是平等的交流过程。 如果自己处在弱势,去请求,就不能这样,所以我从小到大,和领导关系是最不好的,从小组长,到班长,到班主任,到老板,只要是领导,一定关系不好,除非领导是特别好的领导,还真的有不少,我运气好。 现在终于明白为啥了。

这个问题能从基础解决么? 从最近小都的发展状态做个比较,

第一,他对环境的好奇心非常强烈,以至于我认为这是他活着的主要目的和动力。 从这点看,天生的差距非常大,大都后天的好奇心需要小心维护,慢慢培养。
第二,他对感情的敏感程度,让我也非常惊讶。 现在开始,批评姥姥讲故事语言里感情色彩不丰富,说老师要求的,还作示范,这句话要这样说。 天生的,学了半年中文就开始指导姥姥了。
第三,在前两个的基础上,对同学关系的问题,每天都在思考和解决中,比如为什么班长带读的时候,大家不吵闹,他带读的时候,同学就安静不下来,他需要怎么做。

6-8岁,小都的主要精力,大概就放在这里了,是他内心的强烈愿望促使的。

因为大都的好奇心很弱,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越来越弱,如果没有特别的保护和激励的话;而且感情方面,只能领会到皮毛,那么整个学习的过程会非常慢。

也许跳过中间,先学理性地沟通,是个能保证让他进入社会,做初等实习的条件,不想等的太晚。 当然我得想个招,教他怎么和领导说话,不能像我那么傻。

然后这个中间步骤,慢慢学,学到 40 岁的时候,希望他比我现在强。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这也不是最后结论,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欢迎更多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0#
发表于 2009-11-28 16:17: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1#
发表于 2009-11-28 23:41:34 | 只看该作者

re:很受启发,继续学习

很受启发,继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2#
发表于 2009-11-29 19:48:2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照着图片学察言观色,看表情看动作那些个训练,都是本末倒置。 (欢迎辩论)
...


燕原:我投赞成票,我也觉得社交技能训练是本末倒置的,不过本末不倒置的训练应该是怎样的,我看专家们也不知道,因为NT专家们心智理论学的不好,无法理解AS们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将来的研究肯定会推翻目前的很多假设,推出更为实际更为有效的干预方法。我觉得你的思考是超前的,跳出了‘盒子’的约束,十分佩服。帮不上你什么忙,因为你的疑问也是我的疑问,慢慢摸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03:57:44 | 只看该作者

re:有一个希望,就是 Attwood 说,现...

有一个希望,就是 Attwood 说,现在 AS 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越来越多了,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好的理论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4#
发表于 2009-11-30 09:38:21 | 只看该作者

re:现在有一个电影《小人国》,巴学园...

    现在有一个电影《小人国》,巴学园拍的。很好,反映孩子心理成长、社会性成长的,可惜网上只能看到片断。在http://you.video.sina.com.cn/b/23319251-1595044933.html孩子能不上幼儿园吗?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word=%C0%EE%D4%BE%B6%F9%20%D0%A1%C8%CB%B9%FA&db=0&ty=0&rn=20&nf=0&pn=0&fbl=1024关于小人国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5#
发表于 2009-11-30 15:12:45 | 只看该作者

re:哎,燕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方面,我是...

哎,燕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方面,我是教的.

不跟同龄人比吧.

这个教起来需要具体情节,最好与他自己的生活相关.以理解他人行为. 前提是他已经会并有些兴趣去观察他人了.
重点放在他人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
这样可以帮助他理解他人,适应能力提高一些.

比如:1、他今天笑咪咪地来补语文.我就猜他有什么好事了?
        猜了多次,才猜中的。
        我看他这么高兴,很相知道他为什么高兴的.

     2、老邻居家有个野蛮妹妹,也上初二.一起长大的.这两天脸特别黑着,不笑,也不高声说话了.
     原来是考试考砸了.
     难怪我们叫她,她爱理不理的.
     我们也就释然了。
     再讨论一下:我们要不要跟她去讨论成绩。肯定不合适了。

今天当当送到《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你们米国人写的,准备用二天看完。
看有没有实用的东东可以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1:45:23 | 只看该作者

re:恩,换了我,可能是省略了猜这一步,直接上...

恩,换了我,可能是省略了猜这一步,直接上沟通,的确生硬了些。

猜他人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我理解哈,猜这一步,对 NT 来说,可能是润滑剂,直接上严肃的沟通会太生硬,先通过一些 small talk 进入过程,small talk 也是一种试探或者过滤器,边猜,边决定下一步说什么。

这样来说,初级观察是需要教的,不过要让孩子明白,第一眼观察的结果不一定是对的,还需要去深入沟通来验证。根据对方情况,决定先上什么样的 small talk,再作什么样的深入沟通。

这个听着像高级课程了。

如果由易到难,是不是可能这么安排:
1. 礼貌,规矩
2. 说话的积极态度
3. 正反馈下培养对人的好奇心
4. 初级观察
5. 积极的倾听过程
6. 先少说,多观察,提问,通过倾听和思考,分析理解对方
7. 多实践,理解人和人的差别
8. 试着加一些润滑剂之类的话,不会使沟通太严肃
9. 控制自己的态度情绪,使沟通过程保持积极有效
10. 分析在不同的场合,自己应当说什么话,同样的话,用不同的态度说出来的区别

很粗糙的一个单子,供大家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2:03:29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看讲学习类型的书,我应当是属于由整体...

今天看讲学习类型的书,我应当是属于由整体到细节的人,所以现在没跑题,依然在做 5-8 年级的备课。

根据我大体上的目标:大都 16岁开始半工半读 (一半时间去社区大学修课,一半时间做义工,打工), 5-8 年级就是学习训练的重点。

一个中心: 社会性
两个基本点:  self-esteem, critical thinking

知识学习是下面的细节,数学基础,阅读写作,历史和科学都围绕着目标来。

等何子姐看完书,来写读书笔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3:43:59 | 只看该作者

re:在英语中(汉语见“暗喻”),隐喻(M...

  在英语中(汉语见“暗喻”),隐喻(Metaphor)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隐喻又称暗喻。表达方法:A是B。
  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称其为 隐喻 。
  例如:
  1.He is a pig.他简直是头猪。(比喻:他是一个象猪一般的人,指肮脏,贪吃的人。)
  2.She is a woman with a stony heart.她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女人。(比喻:这个女人冷酷无情。)
  3.Mark Twain is a mirror of America.马克·吐温是美国的一面镜子。(用镜子比喻美国的现实,很贴切。)
  例如:
  All the world's a stage.(Shakespeare)

不会教了,征老师帮助。
大都好不容易接受了明喻,什么东西可以像什么东西,但是只能接受特别接近的外表特征,比如白色的球像满月,小孩子的脸就不行,因为不像。

如果不用 like 了,用 is ,他就完全不接受了。
比如 He is a pig. 明明人就不是猪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3:51:08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楼上推荐小人国,看了几个片段。...

谢谢楼上推荐小人国,看了几个片段。

NT 孩子的世界真复杂。 我小时候在幼儿园待过很短的时间,不快乐,看到孩子们的矛盾,就想起我小时候的苦恼。 我是越大越快乐的,因为觉得可以慢慢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虽然永远控制不了周围的环境。

NT 孩子的发展,可以是自由的,大人强制的体制并不好,但是NT孩子,受环境影响特别的大,所以给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自由成长,是最快乐理想的童年。

电影对我们的孩子有借鉴么,我不知道,我看了李跃儿网上的电影专家研讨会,没看出太多的名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0#
发表于 2009-12-2 11:56:17 | 只看该作者

re:李跃儿who?

李跃儿wh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9-23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