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328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1:38:43 | 只看该作者

re:翻到1895楼,发现T版3277是典型的...

翻到1895楼,发现T版3277是典型的理科同理心,以逻辑为基础的。
这个只要有基础逻辑思维能力,花时间,有足够经验都能训练出来,其中的关键还是反应时间,大脑CPU速度,对AS来说就是累点。

文科同理心是这样的,基于NT的天生下意识能力,通常被成人用来评价一个孩子的道德标准(因为同理心是常规道德培养的基础),是需要被纠正的一个不公平现象:

A child with healthy empathy:

Is socially sensitive; has a lot of feeling for others.
Shows sensitivity toward the needs and feelings of others
Correctly reads others' nonverbal cues: gestures, body language, facial expressions, tone of voice.
Readily picks up others' facial expressions and reacts appropriately.
Recognized when someone is distressed and responds appropriately.
Shows she understands another person's feelings.
Tear up or looks upset when someone else is distressed.
Acts concerned when someone is treated unfairly or unkindly.
Shows a willingness to understand someone else's point of view.
Can verbally identify someone else's feelings.


要伪装出这种文科同理心,作为有逻辑,心理健康的AS成人,我需要绕好大一个圈子,先逻辑CPU一分钟,然后伪装自己的表情和语调。
所以就不要求孩子做啥了,当其他人批评他不善良,没良心的时候,我还得跳出来维护残疾人的权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82#
发表于 2010-12-22 01:49:00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3276楼的对话,我是这么理解的:...

关于3276楼的对话,我是这么理解的:

AS们只考虑问句本身,一句是一句地回答,再没其他考虑了。NT们的回答是根据他们对两个人亲疏关系的动态判断而做出的,就是说他们心里有个模糊的全局,如果想拉近关系是一种回答,想保持距离是另一种回答,实际的问句和回答并不重要,最后可能连问的是什么答的是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但是对这个人的感觉还在。这种交流的全局感是下意识的。

AS这种重局部的对话方式和NT的重整体轻局部的方式常常会造成冲突,在争论问题时也容易造成误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8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2:04:07 | 只看该作者

re:统一到理科同理心是看来最现实可行的办法,...

统一到理科同理心是看来最现实可行的办法,也就是NT和AS都用CBT说话。

让AS学到理科同理心是有可能的,学到文科同理心是几乎没可能的。
让NT学到理科同理心也是有可能的,然后去带领AS从问句本身跳出来,作更广泛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8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2:39:35 | 只看该作者

re:今年初因为两个孩子思维能力都不够强,大部...

今年初因为两个孩子思维能力都不够强,大部分是自然互动,所以有些备课提纲没用上,不过正好发展了大都的自然社会性能力。
明年的计划是社会性语言和社会性思维,随着小都的成长,和大都发展出来的计划能力,有望作进一步的融合。

基本原则是原来看过的:“计划 -- 重点注意力 -- 同时性加工 -- 继时性加工”这个流程,用理性同理心作中介,融合两个孩子的互动。
不指望大都变成小都,只是需要让他从道理上掌握一套更符合NT模式的互动模式,同时也让小都理解哥哥的不同,适当作妥协。

大都需要一套他能接受和理解的互动策略,这个策略是什么,我现在也不知道,通过观察行动和分析,我来帮他思考总结和定位。
在引导儿童思考策略的过程中,教师的原则是:
1. 鼓励积极的思考和猜测
2. 要求儿童回答选择的原因
3. 引导儿童思考其他方案
4. 鼓励儿童尝试和动手,来证实预测
5. 随时提供情感支持
6. 总结和讨论策略,给予表扬和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8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2:44:56 | 只看该作者

re:[FACE=宋体]在理性同理心上,也可以...

在理性同理心上,也可以培养道德规范:

尊重别人的个性
承担自己行为的责任
喜爱一定的学科内容
对同学的积极态度
对老师的积极态度
对工作热情
及时完成学校作业
爱护自己和别人财产
与别人合作工作
对别人有礼貌
小心遵守安全规则

用CBT做道德规范,和用ABA做的,不太一样,我认为这里的区别在于,CBT把道理讲清楚了,大都也可以接受,但是表现出来的行为,和NT表现出来的就不一样。
在CBT的基础上,再总结NT的行为模式,做ABA,是完全可行的。这样AS孩子就更能理解他人的感受。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教,而不是上来照着NT孩子的模式写计划,然后努力地教,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小孩子家长可以说,我们理解不了孩子,他们不会表达,太多行为问题,上来就做ABA总是管用吧。这种观点没错。
不过如果到了我们这样,还说理解不了孩子,要对着NT孩子的行为模式做ABA计划,然后努力使劲地教,那就是没脑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3:23:53 | 只看该作者

re:我认同道德培养的六个阶段,不认同道德培养...

我认同道德培养的六个阶段,不认同道德培养可以通过纯ABA行为矫正来完成,虽然学校里面通常是这么做的。

小都当了小队长就是干部了,需要做年级值日,在走廊里面记录课间表现不好的同学,然后上报到年级作为纪律评分的一个数据。
小都同学第一次做干部,非常认真,老师说凡是乱跑的,打闹的,骂人的都要记下来,结果第一天下来,记了30多个名字。

姥姥是从文革过来的人,最反感打小报告的孩子,一听小都做这种事情,心里就不舒服,和我讨论了一下,发现无论中美,这种记录纪律行为的做法都是学校没办法的办法,不能提大的意见,只能从自己孩子着手。
姥姥把小都叫来分析问题:
   姥姥:记录的30多个孩子都做了些啥?
   小都说,主要是乱跑。
   姥姥:为啥乱跑?
   小都:赶着去上厕所,或者上课铃响回教室。
   姥姥:这样的行为那就不算乱跑了,是有原因的,明天不记录。
   小都在老师和姥姥的理论中间犹豫。。。

   姥姥发现老师的权威比较大,打算换个方法:如果你赶着上厕所,下周被记录下来,你是不是心里不高兴?
   小都:是啊,我不是成心要跑。
   姥姥:对啊,下次你要见到乱跑的,可以先叫住他,说老师不让乱跑,你是不是赶着上厕所,如果是,那可以快走,要不我就给你记下来。
   小都:行,那我下次先问,不记录的。

第二天,小都少记了很多名字,姥姥感觉舒服多了,不过还是和我说,这样真的就能让孩子守纪律了?还是培养了一大批傻听话的人。
姥姥打算接着按自己的方法教育小都怎么做大家喜欢的小干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8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5:09:17 | 只看该作者

re:看到朱朱回国,然后大家吵架那段了,大多数...

看到朱朱回国,然后大家吵架那段了,大多数人认为我无为,其实很冤,我生活中比谁都忙。(真正无为的是QBB,他就学一个ABA,还没时间用,让人着急)

认为我无为是因为我做的基本不是论坛上讨论的那些方法,原因上面说了,不是一条船上的,而且我看完ASD历史书后,底气足了很多,所有69项都没放在眼里,一种特别不谦虚的感觉。其实69项我都认真看了,但是都不认为是必须努力去做的东西,我所坚持的,应当是我认为合理的特殊教育模式。既然是教育,那么就按照教育的路子来,不是训练。

这种话说出来有危险性,特别是小家长看了会茫然,根子在于是把ASD当作疾病,还是当作另类人群。

我相信在将来,当ASD被分为100多小类的时候,某些类别是疾病,需要药物治疗;某些类别需要从小强化干预;而某些类别只需要特殊教育。
而目前来说,面对这么一个混乱的科学领域,训练领域,药物治疗领域,家长到底相信什么,做什么,其实谁都没有完整确定的答案,而其他人做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错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然后等待结果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8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5:19:16 | 只看该作者

re:2195楼,我突然领悟了ABA的本质,自...

2195楼,我突然领悟了ABA的本质,自然的行为,美的行为,简单的行为,符合环境的行为,我相信日本人有更深的感受,怎样用行为来修炼人生。

从此我感觉ABA的确是好东西,如果只用来哄NT开心就太浪费了,ABA其实更应当用来让我们学会生活。

而这个ABA,应当是美国教育系发给博士学位的ABA,不是专门用来训练ASD和NT行为一样的ABA,有着更深更丰富的内容。


ABA是纯技术,但是在纯技术中必须从一开始就加入美感,加入自然,加入人性,就可以指导生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8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6:13:01 | 只看该作者

re:七种最基本的品德养成:Empat...

七种最基本的品德养成:

Empathy          -- 同理心
Conscience       -- 对行为准则的意识
Self-control     -- 对行为准则的主动遵守
Respect          -- 由于良好遵守了行为准则,他人看来这种表现就是尊重
Kindness         -- 主动(从内心)表现出对他人情感和财产的尊重
Tolerance        -- 对于产生道德分歧的他人,尊重他们的自我选择和权利
Fairness         -- 开放思维,寻求自己的道德观和公正准则

这个和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基本吻合,只是对NT来说,如果按照这个模式,同理心就必须是基础。
如果只是理性同理心,肯定还不够,中间要跳过我最不擅长的Respect,其他几个方面,我感觉理性同理心都可以做,做完了回来,我们再讨论这个Respect的特殊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0#
发表于 2010-12-22 08:17:2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翻到1895楼,发现T版3277是典型的理科同理心,以逻辑为基础的。
这个只要有基础逻辑思维能力,花时间,有足够经验都能训练出来,其中的关键还是反应时间,大脑CPU速度,对AS来说就是累点。

...


吃力地翻到1895楼,对照着看了一遍,天,是谁在解剖我?几乎就是我的写照。

发现之前我扯的“沟通公式表达”,就是这个路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1#
发表于 2010-12-22 08:41:5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理科的同理心,需要以逻辑为基础。
1:对对方比较熟悉
2:分析双方的行为
3:分析对方的想法和行为之间的逻辑性
4: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之间的逻辑性
5:分析对方看到自己行为的逻辑反应
6:分析自己看到对方行为的逻辑反应
7:分析后果
8:学习先分析,再行动,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9:改变自己的行为
...


下面引用由[U]thankstoyilin[/U]发表的内容:

  

吃力地翻到1895楼,对照着看了一遍,天,是谁在解剖我?几乎就是我的写照。

发现之前我扯的“沟通公式表达”,就是这个路数。


部分赞同T版对理科同理心的自我认同。之所以是部分,是因为除了1-8比较附和T版之外,第9点似乎不是很符合。我觉得T版的思想,基本上不会在沟通中改变,因而也就很难通过沟通改变自己的行为。我这么说,T版估计又不高兴,又说我在“评价”、“概括”他,那么请T版分析一下,我为什么对T版有这样的逻辑反应。这也是逻辑同理心所包括的要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2#
发表于 2010-12-22 08:58:02 | 只看该作者

re:云兄,结合在隔壁帖子里(关于FC的话题)...

云兄,结合在隔壁帖子里(关于FC的话题)我表达的意思,我更倾向于一事一议,把具体的问题讨论清楚,而不急着“评价”“概括”。更重要的一点,我不是什么人物,犯不着对我进行评价概括,真的。

为什么给你的感觉是我“不会在沟通中改变”。第一,这仅仅是论坛中给你的感觉,而不是在生活中(具体在生活中如何,我不方便自我评价);第二,因为在论坛的讨论中,如果我认为是新鲜的、正确的意见,当然接受;但没法让我认同的,我当然不接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些讨论的话题都在那,我的帖子也没有去编辑过。这点上,就是一事一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9:03:37 | 只看该作者

re:我理解云兄的意思,你只要稍微文科同理心一...

我理解云兄的意思,你只要稍微文科同理心一点点,比如这条:
Shows he understands another person's feelings.
或者这条:
Shows a willingness to understand someone else's point of view.

云兄马上心花怒放,请你喝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4#
发表于 2010-12-22 09:07:1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我理解云兄的意思,你只要稍微文科同理心一点点,比如这条:
Shows he understands another person's feelings.
或者这条:
Shows a willin...


这些意思我都明白。

问题是,我在工作中、生活中也是这么show一show的;那,在论坛这个本来就是吵一吵的地方,何苦要彰显这种文科同理心?

你装NT都觉得会累,是吧?[EM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9:09:11 | 只看该作者

re:既然这样,云兄就明白了,我上网也是做AS...

既然这样,云兄就明白了,我上网也是做AS来的,多好玩啊,


云兄接着学习AS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6#
发表于 2010-12-22 09:25:02 | 只看该作者

re:现在,NT和AS也变成了两个标签,如同前...

现在,NT和AS也变成了两个标签,如同前面的文科理科一样,成了简便的表达方式。

如是这样,简单概括我对云兄的答复:在生活中我会用NT去粉饰自己心里AS的逻辑体系(比如,别人有不同意见,我也时常“呵呵,你说的也对”),在论坛上,不妨就刺刀见红。这一点,山林这厮做得更露骨,他更喜欢一上来就扣帽子帖标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7#
发表于 2010-12-22 09:39:41 | 只看该作者

re:T版讲的有道理,我了解了,也理解了。...

T版讲的有道理,我了解了,也理解了。

燕博不要教坏人,人家T版愿意率真地AS,就没必要硬要人家装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8#
发表于 2010-12-22 13:32:13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可爱的小都新官上任后的两把大火真...

呵呵。。可爱的小都新官上任后的两把大火真是乐坏我了。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才象构建法制社会的样子嘛!

看到姥姥的教育这让我想起上周末跟我哥争论对侄女教育的一个问题。我们的共识是:所有的孩子一生都在学习的事情就是判断。这个判断首先是事实判断,然后是价值判断。前者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者反应的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主观的、个性化的“志向”(借用大师的词语。)

分歧是:这个价值判断是否应该由大人向孩子灌输。

就如小都姥姥让小都周全考虑问题,要求小都谨慎执法的观念我非常赞同,但是“有原因就不记录”我觉得就是大人在灌输成人的价值判断了。我的想法是在考虑客观事实的前提下,记不记录这个尺度应是小都同学自己去判断的。因为记有记的道理,不记也有不记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3:29:27 | 只看该作者

re:姥姥的做法我没想到,好歹姥姥也做了多年D...

姥姥的做法我没想到,好歹姥姥也做了多年D的干部,不过她年轻的时候因为最反感D内的问题,差点刚毕业就被打成右派。
这方面,我小时候是老实孩子,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从来没被老师选为干部,一直到高中才敢和老师吵架,然后发现我父母都站在我这边,有趣啊。

姥姥现在看了好多教育书,想着小都过两年就去美国,所以总批评老师和教育制度,生怕小都来美国不适应。
我看了姥姥的分析,感觉有道理,是从同学同理心的角度考虑道德感,符合儿童心理学阶段,而不是强制灌输成人法制,让孩子做老师的传声筒。
小都听姥姥和老师的两方面意见,应当最后作出的是自己的选择。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姥姥说小都的毛病这学期明显减少,比如吃饭慢,写作业慢,感觉长大了。
我从另一个角度想,可能是对学校不焦虑了,所以心理问题导致的微弱强迫行为就消失了,用不着ABA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01:01:2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云鹤...

下面引用由云鹤发表的内容:

T版讲的有道理,我了解了,也理解了。

燕博不要教坏人,人家T版愿意率真地AS,就没必要硬要人家装NT。


反思,反省,我整天就琢磨着教人装NT,太固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30 22: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