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3201#
发表于 2010-12-13 13:04:57 | 只看该作者

re:永远锁定阿温的这块地,常来看看。

永远锁定阿温的这块地,常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0:57:36 | 只看该作者

re:电驴上有下载《开明国语课本》叶圣陶 编,...

电驴上有下载《开明国语课本》叶圣陶 编,丰子恺 绘
网上书店好像都缺货,

封底是叶老的话: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照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课本没有宣传的风趣,还是很严肃认真的。

补充:

跑去当当网看了一眼目录,发现不一样,有点糊涂了,书封面是一样的,前言也是一样的,就是内容不一样,所以说没有那么好玩呢,
网上这本应当叫《商务国语教科书》,比那本叫《开明国语课本》的要严肃,可能是给更严肃的小学用的。

我还是想买《开明国语课本》,接着上网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1:11:19 | 只看该作者

re:原来是最近连着出了三套:《开明国...

原来是最近连着出了三套:

《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亲自编写,全部是创作或再创作。以确能发展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目标,内容紧系儿童生活,从儿童儿周围开邕,逐渐拓展到社会。材料活泼隽趣,文体兼容博取,文章力选各体的模式,词、句、语调切近儿童口吻,以适应儿童学习心理。初年级课本的文字用手写体,由丰子恺写并绘插图。特点是图画与文字有机配合,这在当时同类教科书中是很新颖的作法。课本于1932年初版后印行40余版次。

《商务国语教科书》是庄俞等编写,张元济校订,特点是从居家、处世方面取材,以儿童周围事物和见闻立义,注意农业、工业商业等实用知识和上学应用知识,穿插了不少聪明孩子的故事。本书自1917年初版问世,十年中共发行七八千万册,是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语文教科书。虽然文白交加的语言会让今天的学生感到陌生,但精美的图画和精炼的语句还是让人爱不释手。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作者: 魏冰心
 这是尘封在岁月中的老课本,今天将此发掘,是因为它或许还具有一定的价值。为今天学生着想,在保留原书风貌的同时,附有简体字并标点。
   本课文采用寓言、笑话、自然故事、生活故事、传说历史和儿童民歌,以增加学生的阅读趣味。初版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受五四新文化影响用白话文编写的最早教科书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1:12:19 | 只看该作者

re:近日,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的19...

近日,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的1932年初版的《开明国语课本》广受好评,引发热议与热销。该社社长赵炬特此致函《中国青年报》表示对此“忐忑不安”,并声明“出版社从来没有对老课本的出版做过言过其实的宣传,更没有进行炒作”,“我们坚持力挺现今语文课本的立场”,“在面对不断的市场需求中,将会严格控制印数。”(《中国青年报》12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1:19:05 | 只看该作者

re:看看目录就知道我为啥喜欢叶老那本了:...

看看目录就知道我为啥喜欢叶老那本了:

第1课 早上起来
第2课 上学去
第3课 先生早
第4课 红花开
第5课 来拍球
第6课 我拍白球
第7课 一二
第8课 大家看书
第9课 书上
第10课 三只牛吃草
第11课 大家画牛
第12课 大家写字
第13课 明天会
第14课 月亮出来了
第15课 月亮光光
第16课 影子
第17课 起来
第18课 太阳
第19课 母鸡小鸡
第20课 小鸡都不识
第21课 小小房子
第22课 怎么不种花
第23课 田里的菜
第24课 桃花开了
第25课 柳条长
第26课 我画桃花
第27课 这样就好了
第28课 雨下着
第29课 雨点、雨点
第30课 雨停了
第31课 田里
第32课 农人种田
第33课 小房子
第34课 妹妹哭了
第35课 再搭起来
第36课 妈妈缝衣服
第37课 说故事
第38课 十只猪过桥
第39课 我叫黄小云
第40课 我家门前
第41课 荷花
第42课 可爱的泥人
第43课 我也不知道
第44课 小猫姓什么
第45课 今天早上
第46课 出家门
第47课 泉水和小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1:19:54 | 只看该作者

re:下面这是商务那本的:第1课 入学...

下面这是商务那本的:

第1课 入学
第2课 敬师
第3课 爱同学
第4课 课室规则
第5课 操场规则
第6课 仪容
第7课 早起
第8课 清洁
第9课 应对
第10课 孝父亲
第11课 友爱
第12课 慎爱
第13课 衣服
第14课 温课
第15课 勤学
第16课 游戏
第17课 休息
第18课 守时刻
第19课 好学
第20课 守秩序
第21课 诚实
第22课 整理
第23课 专心
第24课 勤操作
第25课 亲恩
第26课 爱亲
第27课 敬老
第28课 敬客
第29课 公平
第30课 礼节
第31课 扶助他人
第32课 公德
第33课 爱生物
第34课 起居
第35课 卫生
第36课 清洁
第37课 节饮食
第38课 惜物
第39课 惜时
第40课 好学
第41课 储蓄
第42课 爱亲
第43课 事亲
第44课 友爱
第45课 睦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1:46:47 | 只看该作者

re:美国家长对待ASD孩子的教育理念,在AM...

美国家长对待ASD孩子的教育理念,在AMAZON的ASD最畅销书上可以得到体现,这本书好像F版也介绍过,作者是一位妈妈:每个自闭孩子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

很文科,理念么,而且是美国家长最广泛接受的教育理念:

1。I am first and foremost a child. -- 我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孩子。
2。My sensory perceptions are disordered. -- 我有感官接收异常。
3。Please remember to distinguish between won't and can't. --请记得区分什么是我不能做,什么是我不想做。
4。I am a concrete thinker. This means I interpret language very literally. -- 我的思维模式是具体的,就是说,我只能从字面解释语言。
5。Please be patient with my limited vocabulary. -- 请对我有限的词汇能力耐心。
6。I am very visually oriented. -- 我天生依赖视觉理解。
7。Please focus and build on what I can do rather than what I can't do. -- 请重点关注和发展我能做的,而不是我不能做的。
8。Please help me with social interactions. --请帮助我进行人际互动。
9。Try to identify what triggers my meltdowns. -- 你要试着去确认是什么因素导致我失控。
10。If you are a family member, please love me unconditionally!

在圈内专家小心翼翼地说话,圈外博士大张旗鼓宣传的大环境中,一本家长2005年出版的纯理念书,在AMAZON的ASD分类中一直占据第一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我不需要看这本书,我只需要时刻记住这些话,时时刻刻。
这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难,但是对NT家长来说,迈过这座山,才是一切的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2:00:10 | 只看该作者

re:接下来,我才能够解释为什么,我对商务那本...

接下来,我才能够解释为什么,我对商务那本书天生感觉无法接受。

首先,作为未来的商务人士,明显是NT功能天生就发育的特别好的,规矩对他们来说,是建立在天生社会性自由草原上的一些道路。
在他们入学的时候,先学规矩,是很明显的一件事,否则他们就在小自由社会环境中失控了,像野马,而不是被训练的马。
商业社会是危险的,需要智慧,更需要很多从小固化在血液中的规矩,而这些规矩是前人总结下来的,最有效最有智慧的客观真理,不是主观法则。
从小学习这些,是大人们血的经验的教训,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一代一代把家业保持下去。

然后就是ASD孩子了,从表面来看,他们太适合从小接受这些规则教育了,因为他们在草原上,根本就不按照老祖宗的规矩走,他们根本就是在瞎走,一个时辰不看着就迷路了。
不告诉他们道路,他们怎么生活啊。

他们为什么瞎走,他们不会表达,
幸好还有很多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3:18:59 | 只看该作者

re:[转]清寂涩粹之作 by 王受之...

[转]清寂涩粹之作 by 王受之

清寂、寡欢、纯粹、涩甘的精彩,我看这是日本审美的高境界,有三个原则是他们追寻了两千年的:侘(Wabi)、寂(sabi)虽然是两个分开的字,但是经常是连在一起用的。侘和寂都是指得不完整之美,日本设计审美中的不完整美贯穿所有的艺术、建筑。残缺之美,可以是不完善、不圆满、不恒久……不过这两个词也可以延伸指朴素、寂静、谦逊、自然……因此,有些日本设计师说可以用“禅寂”来代替。第三个日本审美的核心,是iki,“粹”,日文汉字写成“粋”,这个字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纯粹之美;最后一个是“涩”,日文汉字写成“渋”,苦涩之中的美,含义也很复杂。这四个是日本设计的精神境界高度,朴实、寂静、不完美、纯粹、涩中品位,苦尽甘来的美。这套审美思想,西方人很难理解,几年前看Graham Mayeda写的《时间、空间和和辻哲郎、九鬼 周造和马丁.海德格尔的审美哲学》(Time, space and ethics in the philosophy of Watsuji Tetsurō, Kuki Shūzō, and Martin Heidegger ,New York: Routledge, 2006,ISBN 0415976731)谈这几个问题,谈得深奥得很,一般人不容易读懂。
如果要知道日本这种与众不同的审美思想,去日本走走,看看日本的设计,就很容易体会到的。他们的陶瓷中有好多都是随意性强烈的非完美形式作品,质朴而苦涩;他们的平面设计中也时常可以看到这种清寂、纯粹、苦涩的表现。
最近去日本,在京都东南方向的山里去看看贝聿铭的作品美秀博物馆( Miho Museum),也有很能够体现日本审美的元素,那个地方在京都附近的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山谷叫做“桃谷”,是一个宗教社团投资建造的,社团叫做神慈秀明会,创建人叫做小山美秀子,她主张人们看到美好的事物,时时刻刻体验美,因此收藏了很多文物古董,想做一个博物馆,把这些秀明家族的藏品,包括日本、中国、南亚、中亚、西亚、埃及、希腊、罗马等古文明的艺术品,约逾2千件,而博物馆本身也应该是美轮美奂的。因此请了贝聿铭来做设计。作为一个美国建筑家,贝聿铭通过东方背景来演绎现代建筑。长期保护自然生态、保护植被,日本对于在自然环境中兴建任何建筑都控制非常严格,即便批准做博物馆,也要求把大部分建筑覆土还原,不破坏自然景观,对于长期设计高楼大厦的贝聿铭来说,这肯定是一个挑战。结构的现代、建筑本身也要体现日本传统的审美原则,他反复来现场,精心选址,精心设计,那是贝聿铭炉火纯青的时期,他一生在建筑中经验,不断积累,融合了他对于日本、东方传统设计理念的理解,把现代和日本的纯粹、静寂、苦涩表现得很通透,在美秀博物馆中凸显出来,博物馆是在1997年11月完成,一件建筑精品展现在大家面前,获得建筑界高度的评价,美国《时代周刊》选其为那一年十大建筑。
其实,在贝聿铭设计美秀博物馆之前,他已经为秀明会在附近山里设计了一个钟塔,形状是三弦琴的拨子(日本人叫做bachi)的形式,底部是正方形,上端是扁长的扇形,方形到扇形直接渐渐过渡,60多英尺高,屹立的山林之中,很简单,也很纯净。我站在美秀博物馆大厅面对群山的平台上,远远看见那个白色的“拨子”,听见钟声响起,在山谷中漂浮而过,悠扬渺远,那种感觉是很神奇的。

美秀博物馆深藏在京都琵琶湖东南的群山之中,贝聿铭是用“桃花源记”做概念,作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同时保持低调、质朴感,因此设计了与众不同的入馆流线,是要穿越一个山洞、过一座反悬索桥,逐步递进,层层剥茧。他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发现日本人也非常熟悉陶渊明的这个桃花源故事,因此一拍即合。从博物馆接待处建筑到博物馆去,是用电瓶车送的,隧道内部是用金属包裹壁面,金属的反光性能,能够把洞口的樱花色彩反射到整个隧道里面,春天的时候,隧道里是一片泛粉红色的朦胧,夏天是一片暗绿的青翠,秋天则是枫叶的深红,到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隧道里就是白色的了。
博物馆三分之二的建筑在山体之内,主体建筑看起来仅仅是一个很朴实、简单的、有少许日本传统陡坡屋顶提示的金属构架中庭结构,走进大厅,面对就是浩瀚的山林,两翼两层展馆,其实都埋在山体里面,出来入口大厅这个结构之外,在外面是看不到建筑的,整个博物馆和山融为一体,在博物馆内,见到的是延绵不断的森林群山,完全融入大自然中。这博物馆并没有汽车班车,也没有轨道交通,要去只能自己找车去,辛辛苦苦,爬山涉水,穿越隧道、步行过山谷中的倒悬索桥,才见到山林中那小小的、低调的、清寂的、谦虚的、纯粹的、苦涩中透出精神上的甘甜的美秀博物馆建筑轮廓,走入大堂,看见的不是艺术品,而是一个面对群山的中庭,三棵松树被延绵不断的山峦承托着,在博物馆中看去,就是一张宏大无比的山水屏风。与其说我们去看博物馆的藏品,还不如说我们是在品位涩之甘饴。
虽然设计师都希望自己能够在设计界有一个公认地位,但是这并不容易做到,不知道有多少建筑师、设计师,做了一辈子设计,项目不少,但是在建筑界依然无人首肯,清清戚戚一生倒无可遗憾,但是被视为匠人,劳作一世,没有认可的作品,则是很让人伤心的。我们自然对那些一炮惊人的成功者很欣赏,好像理查德.罗杰斯和伦佐.皮安诺才30多岁就设计了巴黎的蓬皮杜中心,但是大部分,或者绝大部分的设计家,都还是要经历过一段很漫长的摸索、体验、磨合,最后才修成正果的。设计美秀博物馆的贝聿铭也如此。
贝聿铭在建筑界的地位被确认比较晚,他在纽约泽根道夫房地产开发公司做了14年建筑师,一直在设计低收入住宅和公寓,到肯尼迪去世后,他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中标,开始初露头角,但是那个博物馆选址周折多,找了13年地,到建成的时候,肯尼迪热早已过去了。贝聿铭也在这十几年里一直在寻找突破点,直到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艺术馆东厅项目,才真正确立了他的地位。那时候他都五十多岁了。作为一个在美国成长起来的东方人,贝聿铭心里总有东方情节,但是机会姗姗迟到,到美秀博物馆才给他一个完全发挥的充分计划,一个人在巅峰状态设计的作品,那种成熟感、游刃有余的设计,对东西方了如指掌的把握,是相当惊人的。我很少看博物馆会看得如此走火入魔,在那山间的半覆土掩盖的博物馆长廊中尽然久久不愿离开。山上的枫叶红了,松林涛声、云起云落,静寂、纯粹、甘涩同时涌来,贝聿铭给我们的又何止是一个博物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0#
发表于 2010-12-14 08:40:51 | 只看该作者

re:我家有啊,是越越小学时他爸买的,全家一起...

我家有啊,是越越小学时他爸买的,全家一起读完的,送给你吧。
给地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9:03:43 | 只看该作者

re:你有这样的宝贝啊,太激动了,多谢,见短。...

你有这样的宝贝啊,太激动了,多谢,见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2#
发表于 2010-12-14 12:42:2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看看目录就知道我为啥喜欢叶老那本了:

第1课 早上起来
第2课 上学去
第3课 先生早
第4课 红花开
第5课 来拍球
第6课 我拍白球
第7课 一二
第8课 大家看书
第9课...


看到这课本的目录就喜欢,很亲切,很爽心悦目。燕博眼光真是没说的。

燕博不愿意与我同类,但我引燕博为同调。燕博不至于拒绝我这个老派粉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00:53:25 | 只看该作者

re:云兄啊,我这辈子就没和文科男说过话,这个...

云兄啊,我这辈子就没和文科男说过话,这个紧张啊。

下面我到底需要说啥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4#
发表于 2010-12-15 20:31:46 | 只看该作者

re:前一段时间我一直生病,现在才好。好像度过...

前一段时间我一直生病,现在才好。好像度过一场劫难。今天才有时间好好看一看燕博士的帖子。这才与以前看过的连接上,看到第一四八节了。读你的帖子总让我收获特大。太感谢了。“我们要去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适应我们。”这句话我认为太精彩了。可是现实生活中,我总不自觉的拿孩子与别人比,努力让他与别人看齐,这样让孩子很难受,他现在自尊心很强。而且我也很难受,因为他看着与别的同龄孩子差的不多,但总也赶不上。这一学期他在家学习,没去学校。我其实也感到,让孩子放松,他的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会有很大进步。但有时我状态不好,时不时会犯急躁的毛病,会回到以前的状态,这很影响孩子的恢复。还是希望自己能调整到燕博的状态,。跟燕博多学习。多谢以琳网上的方老师、燕博、秋爸爸、张雁等众多专家,让我受益匪浅。提前祝你们圣诞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00:49:20 | 只看该作者

re:好好保重,你孩子底子很好,多鼓励他的潜力...

好好保重,你孩子底子很好,多鼓励他的潜力。很多时候,他们的弱项需要智力和自我主动性来弥补,
等待他们的成长也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过我感觉是值得的。


节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02:43:25 | 只看该作者

re:英国佬,就是 Simon Baron-C...

英国佬,就是 Simon Baron-Cohen,写的书不好看,还死贵,不过我还是看了。

他认为在 ToM 下面还有一些天生基本功能,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化狩猎时代为了生存进化出来的大脑适应能力,

比如推测目标物体行为意图的能力,
目标物体可能是蝴蝶,也可能是老虎,到底应当注意谁,谁行走的方向是对自己不利的,这一判断过程,有基本思维能力,有经验,但是很重要的是,有一个最基础的意图判定机制,天生,下意识,快速,这样才能让人在复杂的环境中活下来。(ASD孩子这项基本能力应当是有的,有可能比NT发育迟缓,但是还是会有,否则连做ABA的先决条件都不具备)

还比如对眼神方向和内涵的判定,这个在他网页上有测验,据说这么多年做下来,高功能ASD和NT的结果差不多,说明主要区别不是在这里。对儿童来说,方向判定测验能通过,内涵需要其它训练和经验积累,对高功能来说是能够学会的。

接下来就是共同注意力,也是ToM的基础,如果没有,ToM 就不可能在智力水平上进行后天发展。

共同注意力对于一般儿童,是大约9个月的时候发展出来的,对于ASD儿童,有一部分会永远损伤,有一部分会发展完全。内在区别应当是先天的。
共同注意力怎么训练,他是做科学的,不具体讲应用。

就目前的应用方法来说,我感觉好像除了从小时候(9个月开始)大量练习,目前仿佛还没有其他更好的建议。这里的共同注意力不光是指视觉引导的共同注意力,还包括行为,听觉,触觉,语言等。
共同注意力如果一对一有了,那么应当就算是有了,其他方面的缺陷比如听集体指令,就不是共同注意力这个基本能力范畴的,应当算执行力范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02:58:37 | 只看该作者

re:上次朱朱对大都做的追逐游戏,应当算是共同...

上次朱朱对大都做的追逐游戏,应当算是共同注意力测试吧。

ToM,对于ASD群体来说,都是有缺陷的,智力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但是基本不可能完全。

3-4岁的NT儿童,可以通过 Sally-Anne 测试,也就是说,他们已经知道其他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其他人可能出错。
对ASD孩子来说,推测其他人的想法永远是困难的事情。

比如 Luke Jackson, 著名的AS青少年作家,他说上课时候,到老师讲完一段,就会说,大家把书翻到101页。然后其它同学都开始奋笔疾书,他往往还在等下一步指令是什么。其实这个时间就是做练习的时间,老师不说,大家也都明白。

如果有共同注意力,那么训练ToM,起作用的就是经验和智力水平。其实NT之间,到了中学时代,关系开始复杂化,ToM也不能单依靠天生能力,也需要经验和智力水平,只不过这对ASD孩子是花费时间更长,更难的一项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04:51:56 | 只看该作者

re:Simon Baron-Cohen 主要...

Simon Baron-Cohen 主要研究ToM, 所以没太讲共同注意力。

发展不出共同注意力怎么办,这是做地板时光的第一步,那么我感觉可能到一定时间,如果DIR第一步就是做不上去,必须要专注在ABA生活自理和简单劳动能力了,放弃进一步社会性学习,放弃独立生活的可能,寄希望于养护+劳动模式。
而做ABA,也应当是越早越系统越好。

下面专心讲ToM,ToM可以设计出很多级别,Sally-Anne 测试是最低级的,对应3-4岁正常发育儿童。还有对应7-8岁的,是纯语言的对方心理推测,很多十几岁的ASD通不过测试。这类测试也包括一些基于推理的情感,比如惊讶,很多ASD通不过,虽然有些人能够认识惊讶的眼神或者表情,但是无法把表情的来源和特定条件联系起来(4-6岁的正常儿童能够理解外在表达情感和内心需要的关系)。

同样的测试也测过大于4岁的盲人,聋哑人,智障,语言障碍儿童,发现和正常儿童没有区别,所以这个共同注意力和ToM仅仅在ASD儿童群体发现缺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05:20:59 | 只看该作者

re:ToM领域还有很多不清楚的问题,比如和语...

ToM领域还有很多不清楚的问题,比如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和执行力的关系,和中央统合的关系。
是否ToM和语言一样有窗口,怎样早期干预,
是否ASD孩子独自学习,就会越来越拉开和NT孩子大脑后天塑造的差距,就是说,NT的大脑会越来越固化在社会性基础上,而ASD越来越保持先天能力,也许对某些ASD来说,这不是坏事。
女性的同理心程度本身和男性就不一样,是否来源于性别基因。

一个还在研究的领域,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天宝说,她40岁的时候,社会性明显比20岁好,60岁的时候,明显比40岁好。她的天生大脑图像能力,为她在事业上做出他人做不到的事情提供了独特的能力,基于她的经历,她感觉做ASD也没什么不好。当然她智商 135,大都也差不多,都比我聪明。我还是感觉有点不好的,也许大都不这样认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05:30:11 | 只看该作者

re:大都说有点闷,我心中暗喜,上学还是回...

大都说有点闷,
我心中暗喜,上学还是回中国,
大都说都不要,现在就挺好,

他还是不需要人,我知道是因为最近新买的书都看完了,下载的东西也看完了,下面不知道做啥了。

让他闷几天,自己想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4 03: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