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260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23:00:11 | 只看该作者

re:一条道走到底的溶洞,和没有几个人的海边,...

一条道走到底的溶洞,和没有几个人的海边,是大都最喜欢的地方,我也比在博物馆放松很多,这才像放假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23:09:26 | 只看该作者

re:《思维方式》怀特海,很难读的一本书,也可...

《思维方式》怀特海,很难读的一本书,也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也可能是我根本就不懂逻辑。
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定价 2.40元。

“我们经验中的诸多因素和它们的变异性的相对应是“清晰而明显的”,只要它们能够使自己维持那样一段适当的时期,就肯定其重要性而言,那段时期是足够的就行。必须的东西是恒定的,并且由于这个原因模糊而含混地残留于思想背景当中,从而,哲学真理就应当在其语言的前提中去探寻,而不是在其表达的陈述中去探寻。正因为如此,哲学和诗歌相类似,二者都企图表达我们称之为文化的那种东西的根本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1:21:21 | 只看该作者

re:那本AS成人自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说经...

那本AS成人自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说经历了这么多,他发现周围大多数的NT,其实不是人不好,而是他们本能需要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从而自然对他这么奇怪复杂的人予以逃避和排斥,或者要求他和其他人一样。这其中包括几乎所有中小学老师,简单思维的同伴,亲戚,同事,参与DATE的女友等,唯一能够或者乐意与他对话的人群,除了他最仰慕的一个朋友之外,就是走TRAIL时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

他说他原来以为走TRAIL的人都是想成就一个理想,或者有英雄情结,但是走完了之后才发现,他们都是和他一样,对生活无比茫然,对人群感到失望,没有目标的一群人。他们走路,露营,结成不同的对子走上几百英里,诉说在外部世界不可能说出的心里话,想一些一辈子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有很多人中途想明白了,就中断旅程,回去过更明白的日子,有些人还一直走下去。2000多英里的山路,他认为是他二十多年来,唯一感觉到自己不是loser的时间,因为这条路上,没有loser 和 winer,只有最真实的关系。

他最敬仰的朋友,是因为手术输血感染的艾滋病,是他遇到的人中间,最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人。他去给朋友组织的AIDS儿童夏令营做义工,走TRAIL也是为他们募捐(19000多美元)。当他做完了这些激动人心的事情,回到生活中继续交女朋友和找工作的时候,他发现生活依然是老样子,人们喜欢简单,喜欢规则,不喜欢接受不同的人,包括AIDS,包括同性恋,包括ASD,生活的惯性让他压抑,他唯一的出口就是选择和他朋友一样,写书,演讲,去中学教ASD孩子怎样生活,为自闭基金募捐。而打破NT社会的惯性也许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1:32:22 | 只看该作者

re:在沙滩上,我看完了一本书,大都挖了一个坑...

在沙滩上,我看完了一本书,大都挖了一个坑,我认为他更有成就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2:23:28 | 只看该作者

re:接2602书摘,很薄的一本书,我打算快速...

接2602书摘,很薄的一本书,我打算快速看完,不懂就先不懂着。

哲学不能排除任何东西,因而哲学永远不能从系统化开始。我们打算避免在一切有限体系中所固有的偏狭,这样的一种进程是无止境的,能得到的全部东西是对于几个普遍概念的强调,伴之以对其他各种思想的注意。

系统化是来自科学的专门化方法所进行的一般性考证,它以一组设定了的基本概念为先决条件。此外,哲学是广泛而充分的一般性概念的汇集。这样一种精神习惯恰是文明的实质,它就是文明。我们必须要有系统和体系,然而,我们应当使我们的体系和系统保持开放,就是说,我们应当对体系和系统的局限性相当敏感。

“求实”和“重要性”两个现代哲学中的首要概念(感觉相当于客观和主观,但是这里的主观,其实也是客观存在的)。纯粹的求实概念是进入关于纯粹存在的习惯思想中的浮现,它使其自身同外部活动的需要协调起来,对事实的这种把握是思维的一个极限。重要性可以被不太适当地定义为“兴趣”,不过重要性其实包含两个方面:一个以宇宙的整体协调性为依据,一个以细节的个体性为依据。

并不存在一个属于宇宙本质特点的行为体系,用来作为宇宙的道德观念。称之为一般概念的东西是精神,它应当渗透于其使用情况下的一切行为体系。因此道德并不指明在虚构的抽象观念中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而是涉及了对任何特殊目的而言,应当是正当理由的一般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2:51:48 | 只看该作者

re:突然反应出多多说的,青口一般是和奶酪和蒜...

突然反应出多多说的,青口一般是和奶酪和蒜薹等高级食材搭配的,而不是土豆这样的廉价食品。
菜谱上的确不会有青口土豆丝,不方便定价钱,虽然这一包青口最多也就两块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3:27:40 | 只看该作者

re:抄书:当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正处于...

抄书:

当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正处于一种洞察过程之中时,比起我们感觉到一种完美无缺的智力工作的时候,我们有个更多较为完满的自觉知识。当然,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一种完美,不过,它是以某些假设,未经明确规定的环境的联系为先决条件的完美,它所提供的只是事物相互关系的透视景象,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理解不能主要以推理为基础,理解是不证自明的。但是我们的直觉明晰性是受限制的,而且它总是忽隐忽现,闪烁不定。从而,作为我们能够得到的,为达到这样的理解而采用的工具,推理就出现了。证明是扩展我们不完满的自明性的工具,它们以某种清晰性为先决条件。

否定概念和推理概念可以被追溯到自相矛盾概念,从而,逻辑的整个运动就被规定了。我们或许能注意到,逻辑的这个基础暗示着挫折概念与有限智力比较相近,而和谐的概念则可以被追溯到一元论宇宙的概念。把世界所呈现的这两个方面协调起来,正是哲学的任务。
再次,逻辑的基本任务就是阐明我们对理解过程的理解,而过程是我们经验中的一个基本事实。

理解有两种进展方式,在指定模式中的细节集聚,以及集中于新颖细节的新模式的发现。人类智力的进步一直被有关联系的模式的教条主义所阻止。宗教思想,美学思想,对社会结构的理解,对观察的科学分析,都因受这种致命毒素的感染而发育畸形。

除了细节之外,而且也除了体系之外,哲学观点才真正是思维和生命的基础。我们所注意的概念种类,以及我们推入那可以忽略的背景之中的概念种类,支配着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恐惧,支配着我们对行为的控制。当我们思维时,我们生活着。这才是为什么哲学概念的集合比专家的沉思更有价值的原因,它浇筑着我们文明的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5:21:37 | 只看该作者

re:辉煌的过去所产生的一个不幸结果是,那些早...

辉煌的过去所产生的一个不幸结果是,那些早期有缺陷的洞察在语言和文学中扎下了根。同样,语言颁述着我们潜意识的思维假定。

柏拉图和休谟说明了系统是理性思维的本质,但是他们也说明了封闭的系统是活的理解的死亡。在他们的解释中,他们脱离了所有的系统,因此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说明了我们的基本洞察是一个明白的和含糊的混合物。有限的明白焦点消失在一个模糊的环境中,并伸展到黑暗的远方。

我们的经验是一个价值经验,表达着一个含糊的保持或抛弃的感觉;这个价值经验在许多具有价值经验的存在感觉中区分出它自己;这个复合的价值经验感觉也把它区分为整体的价值经验,许多其他的价值经验和自我的价值经验。这样,就有了自我的感觉,其他东西和整体。

哲学是一种对那些尚没有弄清楚的原理进行关注的精神态度,哲学的追求就是否定一切全知的嗜好。哲学的态度是扩大理解,进入我们现今思想的每一个概念的使用范围的一种坚定的尝试。在思想的言语表达方式中,哲学尝试选择每一个词和每一个短语,去询问,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哲学并不满足于那种认为每一个明智的人,都会知道答案的惯常假定。一旦你们满足于原有的思想,并且满足于原有的主张,你们就不再是一位哲学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6:36:34 | 只看该作者

re:本着“对那些尚没有弄清楚的原理进行关注的...

本着“对那些尚没有弄清楚的原理进行关注的精神态度”,接着看书,没答案才是正路,有体系反而是危险的。

“Human Behavior,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ing brain -- atypical development"  edited by Donna Coch, Geraldine Dawson, Kurt Fischer

这套书是两本,一本 typical,一本 atypical,我感觉 typical 其实也需要看,看完这本再说。
13章,专业书,会看得比较慢,争取一周结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0#
发表于 2010-11-1 13:32:1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抄书:

当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正处于一种洞察过程之中时,比起我们感觉到一种完美无缺的智力工作的时候,我们有个更多较为完满的自觉知识。当然,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一种完美,不过,它是以某些假设,未经明确...



这段和我抄的这段有点异曲同工——

“3. 观念与其对象
我们大脑中的每个观念最终都源于对事物的描摹,而真实存在的事物却独立于观念之外。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虽然我们对观念的控制力有限,但并非无能为力。因此,我们在面对错误观念的时候也并非无计可施。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如果某一观念与其对象的对应关系扭曲脆弱,我们就可确认该观念是错误的。
我们只能通过观念来了解世界,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我们只能把握观念。观念是人类认知的工具,而非最终目的。观念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正确观念能使此桥固若金汤。而最有效的确认观念正确与否的方法,是透过观念本身去观察其所表现的对象。”




延伸到ABA,NT们把自己对普通事物描摹后的观念,用ABA作为引导工具,纠正PDD和AS们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1#
发表于 2010-11-1 22:42:2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突然反应出多多说的,青口一般是和奶酪和蒜薹等高级食材搭配的,而不是土豆这样的廉价食品。
菜谱上的确不会有青口土豆丝,不方便定价钱,虽然这一包青口最多也就两块钱。


那可不是俺的意思。可不是什么高级食材的原因。青口起码在北美还是很便宜的呀。我想青口和蒜类的搭配是为了去腥吧?奶酪是为了洋人的口味。土豆本身没有什么味道,和青口一起炒也许更能保留海鲜的味道?这个要问老V才成了。他对这样的“高级”“质朴”的小众吃法应该有研究。我那个是纯粹跟在大众后面随波逐流的。F版不是还要水焯一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1:34:38 | 只看该作者

re:恩,我估摸着一说吃的,老V和老T就来了,...

恩,我估摸着一说吃的,老V和老T就来了,不过没想到是老F先来。

等老T的科学论证,和老V的文化解说,关于海鲜的搭配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1:37:31 | 只看该作者

re:“延伸到ABA,NT们把自己对普通事物描...

“延伸到ABA,NT们把自己对普通事物描摹后的观念,用ABA作为引导工具,纠正PDD和AS们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这话可以理解为反ABA,等QBB来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2:50:52 | 只看该作者

re:明天好像有啥活动,没关心,不参与。 ...

明天好像有啥活动,没关心,不参与。

昨天的活动,大都说不想去要糖,在家发糖就可以了。
发了一个小时,遇到三个同学,都很开心地打招呼,
其他都是小朋友,奶声奶气地说谢谢,真可耐,然后就听大都粗声粗气地说不用客气,好变声啊。

剩了半袋子糖,肯定是浪费掉了,今天上网,发现有聪明人发玩具的,还是笨了一把,家里有一箱子各种小汽车和虫子小人,都应当发了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5#
发表于 2010-11-2 21:36:24 | 只看该作者

re:楼主最近很文科。

楼主最近很文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1:42:26 | 只看该作者

re:楼上是夸我和老V一个谱系了,很激动。...

楼上是夸我和老V一个谱系了,很激动。

美国不分文理,差点就搞不清啥叫文科理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1:48:21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很无聊,打算分析一下我一直看不顺眼的...

今天很无聊,打算分析一下我一直看不顺眼的这本书:"Parenting a child with AS: 200 tips and strategies" by Brenda Boyd

去年这个时候我看的,很气愤,今年再看,终于明白原来气愤的原因是什么,所以不气愤了,但是感觉很值得分析一把。

东方兄也不用一起气愤了,因为我今年标题也没有数目字了,只有更有力量的动词。

这是一本家长圈子的畅销书,和这本书作对,就是和主流 NT 家长作对,是非常有趣但是没有市场的行为,所以以下分析都是不带对立情绪的主观看法,是一个非主流AS家长的看法,可以当作研究人类学和不同文化现象的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1:57:15 | 只看该作者

re:标题为什么用数目字,和大多数流行读物一样...

标题为什么用数目字,和大多数流行读物一样,这是一本帮助大家让生活变得简单的书。

和2603楼的观点一致,作者在书的前言中很诚实和明确地表明了她的看法,养育一个NT女儿非常简单,回报巨大,她现在是一位“lovely, well-balanced person and a great friend",虽然我们都不是教育专家,但是参考其他父母和自己父母,我们总是能成功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 而养育一个AS儿子,生活就完全不是自己希望和想象的,从孩子很小开始,这个任务就充满了困难,得到一个诊断让人感觉有一些解脱,但是问题并没有减少,怎么办,很简单,让生活重新变得简单起来,哪怕你不喜欢思考,也可以做到。

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用来救命的书,搞不定的时候,200条里面总有一条适合你。




帮你加个封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2:27:15 | 只看该作者

re:书的结构非常简洁,方便没有把书背下来的家...

书的结构非常简洁,方便没有把书背下来的家长能够在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快速准确通过目标或者索引,从问题找到方法。
中间也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大实话,就是说,你不仅能快速找到方法,你在周围还能获得力量源泉去使用这一方法。

第一个单元,照顾自己。
11条建议,每条都说得非常好,而且11条建议前面有一段的话,为了帮助家长解脱偶尔只想到自己的需要,忘却带孩子的责任而带来的负罪感。

这段话大意是:孩子最需要的东西是无条件的爱,父母天生就有这项本能。无条件的爱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当孩子感觉到安全,被爱和被接受的时候,他的生活才可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爱他们,而且要让他们明白(理解)我们爱他们。但是,面对一个AS孩子,我们发现他通常不理解这点(他有不现实的自我想象,大量焦虑,大量社会性问题,没有动机,大量问题行为等)。 其结果就是,我们自己会感到巨大的压力,感到愤怒和生气,影响健康,并且长期影响到生活质量,我们会干枯,没有能力付出,所以我们需要保证,随时照顾我们自己。

1。给自己充电,例如和朋友外出,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2。寻求帮助,例如志愿者大学生,朋友,亲属,社工
3。不要苛求回报 (作为父母,我们总希望爱孩子能够带来 loved back,但是作为AS孩子的父母,我们可能很难得到这样的强化物)
4。不要忽略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5。面对问题,采取现实的态度 (从自己能够控制的做起)
6。目标要SMART (small,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alistic, time based )
7。灵活应用策略,相信自己的直觉
8。不要宠孩子 (不要因为感觉孩子已经很痛苦,就满足他的无理要求,特别是物质上的)
9。和人倾诉
10。不要有负罪感,不要感觉做这些是自私的行为
11。不要在意周围人群的 judgeme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2:44:15 | 只看该作者

re:以AS家长的角度来看,以上这些都是NT家...

以AS家长的角度来看,以上这些都是NT家长的无病呻吟,至少我刚上以琳的时候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帖子看多了,感觉的确事关重大,作者把这段放在第一段,说明其重要性,不是无的放矢。

从AS逻辑角度来看,NT家长无条件的爱,其实是对自己的一个过高要求,如果没有 loved back,特别是情感强化物,NT家长是非常容易坚持不下去的。
那么,我自己真的有无条件的爱吗? 面对小都,我不敢说这样的话,特别是每当他表现出NT孩子的狡猾,想用说谎来维护自己的时候,我就会感觉他心中有魔鬼,同时而来,自己的愤怒和生气等魔鬼行为也会浮现出来。

我们都是人。

下面,给AS家长几条建议,并希望大家补充,因为以上11条不适合我们:

1。这个世界不公平,不过我们需要教给孩子适当的能力去生存和快乐,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自己首先需要这样的能力去生存和快乐。
2。和NT做朋友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为世界上99% 的人群都是NT,你总能找到朋友。
3。让NT理解我们有一些困难,不过请相信他们,不完全都是不喜欢思考,单纯热爱简单生活的人。
4。我们生气,通常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因为周围,接受建议,不要接受 judgement
5。如果我们自己找到了平衡生活的方法,我们的孩子就会有目标,所以,从照顾自己开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7-1 05: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