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2201#
发表于 2010-8-9 12:56:52 | 只看该作者

re:各位大侠,辛苦了,喝完茶继续哈~~...


各位大侠,辛苦了,喝完茶继续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2#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5:37:44 | 只看该作者

re:QBB累了,明显懒得理我。我现在...

QBB累了,明显懒得理我。

我现在心理状态就像中学生,整天找好欺负的捉弄,回家喝茶去了,装大人,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3#
发表于 2010-8-9 15:59:54 | 只看该作者

re:啊?难倒我还要我把我那些刻板偏好的网站地...

啊?难倒我还要我把我那些刻板偏好的网站地址给出来啊。翻墙技术我已经给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4#
发表于 2010-8-9 16:05:23 | 只看该作者

re:燕博士,你好。我这几天因为到外地探亲,不...

燕博士,你好。我这几天因为到外地探亲,不方便上网。从今天起总算可以上网了。看到你们的帖子,我特别的高兴。你们真真和我想的一模一样。我早就想过要去学习人家去沙漠里植树造林。你们要有那方面的信息,记得告诉我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5#
发表于 2010-8-9 16:13:01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思想,ABA认为思想也是行为,因为我...

关于思想,ABA认为思想也是行为,因为我们自己都能感知得到、了解的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它可以量化,可以被自己观察测量到,包括强度和频率。
但是,别人的思想是不容易观察和测量的,所以当干预别人的时候,无论从自闭症的干预,还是到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或更高地到意识形态的争斗,重视行为还是重视思想,这可是姓社姓资的两条路线的斗争。

心理咨询师在干预患者的时候,首要一条,就是要求别人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了解别人面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会用一些我们也爱玩的心理测试题来揣测别人的思想行为过程,从而才能针对性地给出建议。这个过程,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会忽悠患者,和江湖算卦的大师一样,讨论梦啊潜意识啊什么的,当患者“对对对!”地入套时,他的信任感才会真正地给心理师提供有用的思想描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6#
发表于 2010-8-9 16:45:05 | 只看该作者

re:如果实在自然开窍不出来,就得靠后天智力和...

如果实在自然开窍不出来,就得靠后天智力和经验来弥补,这时候认知思维逻辑分析能力就起作用了--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7#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8:06:14 | 只看该作者

re:楼上五个月就写了俩“支持”,吓得我都不敢...

楼上五个月就写了俩“支持”,吓得我都不敢说话了。

不过2205楼是一定要回应的,要不就没强化物了,
可是看了十分钟,就是没明白说的是啥,我回应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8#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8:09:4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ch...

下面引用由chutianshu发表的内容:

燕博士,你好。我这几天因为到外地探亲,不方便上网。从今天起总算可以上网了。看到你们的帖子,我特别的高兴。你们真真和我想的一模一样。我早就想过要去学习人家去沙漠里植树造林。你们要有那方面的信息,记得告诉...


原来植树这么受欢迎啊,可以先培训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9#
发表于 2010-8-9 18:22:29 | 只看该作者

re:2205是对往前数10层楼的回应。2...

2205是对往前数10层楼的回应。
2209是对往前数 2层楼的回应。
2200是对往前数 1层楼的回应。
2203是对往前数 1层楼的回应。
看,多整齐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10#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9:52:42 | 只看该作者

re:ABA意识形态?非常有道理啊,只要强...

ABA意识形态?
非常有道理啊,只要强化物合适,强化啥都行。

完了,吵不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23:55:03 | 只看该作者

re:小都很辛苦,早上写中文作业,下午写英文作...

小都很辛苦,早上写中文作业,下午写英文作业,晚上读了英文小说再读中文小说。
大都没这么辛苦,除了每天写几个中文字,就是趴着看电视,也学了不少新词,那天给弟弟说什么是“冤枉”,还说得头头是道的。

明显要求不一样,小都要不是看着哥哥比他会的多,有努力的动力,大概就要造反了。

的确我们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也不一样,家里的NT孩子是否从小就待遇不公平,说不清,
总希望他们早点独立,听话懂事,不添乱,善良懂道理,
会不会有一天逆反呢?
想不了那么多,现在趁着还听话,赶紧再多教一点。

其实应当送小都去体育班了,不过这里实在不方便,不像美国大把的课外体育活动,
感觉亏了小都很多东西,大都的经历比他丰富的多,特别是有我寸步不离。

某天朋友提到这个问题,我无奈地回了一句:孩子并不需要完美设计的童年才能长大。
虽然听着有道理,不过还是心虚。。。
没有父亲,妈的心思也不在这里,而且AS妈都不了解他的心理,
还逼着人家多多学习,努力成为优秀的移民第一代(第二代的福气他没享受了),
这是啥童年啊。

不过还不敢放,NT孩子,一放就散了,一玩就不努力了。
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12#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09:57:41 | 只看该作者

re:翻遍《行为矫正》,发现其有意忽略了意识形...

翻遍《行为矫正》,发现其有意忽略了意识形态的矫正,认为不是本书重点,很遗憾,比我D宣传差远了,还不如小学语文课本呢。

所以,这是一本理科ABA,还不够全面,先总结着吧。

1。 记录行为是非常有讲究的理科基础方法,前因后果,情绪环境,甚至没表现出来但是想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可以被记录的。
    时间,地点,人物,环境,频率,强度,后果,情绪,可能原因等等。

2。 记录不出现,但是应当出现的行为,对我有一定难度,比如什么时候眼神应当变成什么样子,对不同的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等等,
    还需要多观察NT被强化的机制。虽然复杂,但是ABA可以花复杂为简单,只要看多了,NT的复杂行为也都是模块化的,我对此有信心。

3.  分析记录结果,写执行计划。
    为了不太累,我们就暂定为一个月重点抓一项行为消除(包括替代行为的建立),一项行为培养。
    要注意的是,因为行为不是独立的,是关联的,如果任务达到,必须要考虑对其他行为或意识形态有什么影响,
    这个很难准确预计,不过必须未雨绸缪,
    比如,我们某月成功地把小都同学吃饭慢的行为,转化成了吃饭快的行为,每天节省了下午半个小时,加晚上半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不事先考虑这段多余时间如何利用成有意义的时间,小都同学就被放羊了,也许强化了他打游戏的行为。
    所以,哪怕只针对一项行为制定计划,也是一个综合工程,要事先尽量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

4.  环境对行为矫正过程的影响,
    保持一个封闭不变化的小环境,去除矫正过程中的任何不确定因素,保证按计划执行,是非常理科和重要的。
    其中自然也包括人的因素,任何小环境中所涉及到的人,都在行为矫正运作之中,不能有巨大变动,不能有意见分歧,不能有不被预计的行为干扰。
    否则这个科学实验过程就变得过于复杂,很难达到设计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1:29:54 | 只看该作者

re:5. 科学地记录行为,需要注意的一点,就...

5. 科学地记录行为,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给行为戴帽子,
   比如这个行为是AS行为,这个行为是不礼貌行为,这个行为说明了这个孩子喜欢说谎,这个行为让大人没面子等等。
   行为没有对错,只有在一定环境中合适不合适,能否达到预想目的。

   戴帽子,会给矫正行为计划制定过程,加一个优先级别,而这个优先级别通常是家长主观认定的,
   如何把矫正行为计划制定过程,变得科学和客观,需要我们去除主观看法,从孩子的发展整体来判定什么干预需要先做,什么后做。
   行为之间的客观自然规律是什么,哪些的影响比较大的,哪些是干扰日常生活最多的,哪些是影响成长的。。。

   客观化是很难的,发现自然规律也很难,每家的优先级别肯定是不一样的,不过从初学ABA的我来说,我感觉先拿容易干预的行为来练手,是新手一开始应当做的,而不是拿最让人烦恼,很重要,但是不容易干预的行为开刀。

6. 确定了需要干预的目标行为,下面就是客观记录过程,不要着急,慢慢记录,记录上一个月也没关系。
   大都现在无比快乐,还真的看不出啥问题行为,除了涉及到感官敏感问题的挑食和走路,
   那么只好先锁定不足行为了。
   不足行为很多,几乎所有的社会性行为,都不足,我打算找一个最简单的入手,不是打招呼,
   打招呼太难了,妞妞妈分析过,需要很多外人来配合,不是家里简单环境可以让初学者练手的,
   比那个更简单的社会性行为有很多,也适合家庭运作,比如叫名字回应。

7. 我慢慢记录去了,而且要把两个孩子的表现加以对照。
   一个月太长,这么简单的行为,几天就够了,然后回来写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14#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3:52:23 | 只看该作者

re:经过一天的观察,叫名字回应,两个孩子的行...

经过一天的观察,叫名字回应,两个孩子的行为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仿佛不能算入行为不足,分析来看:

1. 不同时间段,只要是清醒的,不导致行为有差异。

2. 小都的表现:无论任何人(家人),任何环境,当时在做任何事情,表现几乎没有差异,
   都是符合NT行为规范的,先把头转过来,眼神接触,微笑,眼睛放光,然后答应。

3. 重点说大都的行为表现,变化很多。

   首先是人,不同的人叫他,他的行为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弟弟,他的反应最快,眼神接触最充分;对我的反应其次,然后是姥姥,姥爷;
   如果大都处在专心状态,比如看电视和看书,对任何呼叫有两秒钟的延迟,延迟之后也会转头、眼神、应答;
   如果在室外,延迟时间更长,除非是特别靠近他的位置;
   
   大都虽然转头,眼神,应答的步骤都有,但是表情和小都一贯微笑不一样,
   一般来说,是探求的表情,眼神比较直,面部表情发呆,等待对方回应,
   如果是自己特别专心的情况被打断,是比较敷衍,没有表情的反应,回应一声,然后自己又回去自己世界了。

4. 非常好玩的一个例子,是如果以逗人的方式来叫名字,
   小都比较实在,每次都是一个表情,不过慢慢变得迷糊,不知道我想做啥;
   大都比小都更早意识到我在逗他,如果叫三声没事儿就生气了,再也不理我了。

5. 试图总结一下啊,我也有点糊涂。
   从行为表现来看,小都比较一致,而且符合NT社会规范原则,应当是从小到大被周围社会性ABA强化出来的标准行为表现,而且泛化出色,不以环境变化而变化,感觉已经塑造成为了优秀的下意识社交行为;非下意识行为通常表现在不熟悉的环境里,还需要进一步泛化。
   大都的表现比我想象的好,也就是比今年以前都好,特别是眼神,我和他两年前看医生时候的眼神回忆比较了一下,不是一个层次的,应当说看不出明显问题了;
   大都的回应明显不是单一的下意识行为,是经过一定选择的,或者说泛化的不一致,也许是对不同的人记忆模式不同。
   
   关于延迟回应,应当是生理方面的注意力转换问题,小都明显没有这个问题,大都的延迟在生理上是说的过去的,虽然在社交场合会显得有突出问题,不过以我一贯对生理问题宽容的态度,我认为目前不需要和大脑功能来较劲儿。

   关于逗人的反应,以大都的思考能力,比小都反应快,也是合理的;
   之后的行为表现,大都的生气我认为也是正常的。

6. 感觉计划写不出来了,要不再换一个行为试试?

   如果想做计划,表面上来看要做的就是表情,不过表情我实验过了,大都的微笑和一般孩子的微笑不一样,大笑基本是一样的。根据AS的情感两极化,没有细微中间过程的理论,让他微笑,还不如不微笑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15#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5:20:01 | 只看该作者

re:小都的美国家庭作业,越写越顺了。和中...

小都的美国家庭作业,越写越顺了。
和中国家庭作业最大的区别是,大量的看图写话,大部分是给一个范围先自己画画,然后写作文(比如我最喜欢的一天,我最喜欢的宠物,我最喜欢的运动等)。

小都一开始很茫然,不知道画啥,不过在大都丰富的想象力刺激下,开始有主意了。
有了主意之后,画起来就很顺畅,有人物,有故事,有细节,
很多时候,画着画着,就上瘾了,故事越画越复杂,
然后到写字的时候,才开始犯懒,呵呵。

想象力是孩子的天赋,我认为,如果不自由培养,到某个阶段,也许就淹没在大量的规范之中再也出不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16#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9:33:43 | 只看该作者

re:从叫名字回应开始,接下来就是更多的社交模...

从叫名字回应开始,接下来就是更多的社交模式行为。

以小都为例,答应之后,眼睛没闲着,看脸色是自然而然的下一步。
他的问题是,看脸色太多,在陌生的环境中,特别是人多的场合,就表现出秋爸观察出来的,AS外表(回应很慢,过于在脑子里面琢磨周围所有人的模式,然后才能放松自己)。这种AS外表,在成人AS里面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因为反应慢,需要观察模式,和记忆模式对应,思考应当怎么表现,人越多的场合越慢。而谨慎胆小内向,而且喜欢想事儿的NT基本也是如此。

如果看脸色的过程过去了,接下来应当就是打招呼,脸色看过了,相应怎么打招呼的模式调出,small talk进一步试探对方意图,然后决定进一步交流,还是敷衍分手,等等。。。

小都的社会性经验和思考能力正在学习中,明显和各色大人的交流比较少,模式不多,在大人面前表现的更无措。(观察更多,行动比较少)
在孩子中间,因为这几年从中国到美国再到中国的环境,每次一年多的折腾,让他脑子里不成型的模式比较混乱,在中国环境里面稳定一阵子,应当会对他下一步模式建立有好处。

接下来说大都,上面这些行为模式,基本是从天生最低级社会性行为,到比较高级社会性行为的转化过程。
叫名字是最低级社会性行为,一般训练猫狗都是从这个开始的。
从2214楼的分析,除去内在生理原因(延迟,表情,泛化能力),大都的基本能力我感觉还可以(眼神,共同注意力等),下面的确可以往较高级能力发展了。

从NT自然模式来看,下面一步就是看脸色,听语调,调整自己的回应行为。

我打算接着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17#
发表于 2010-8-12 10:15:50 | 只看该作者

re:行为视觉治疗师认为视觉接收的信息占90%...

行为视觉治疗师认为视觉接收的信息占90%以上,应该建立一套以视觉为中心的观颜察色方法,而听统治疗师认为声音的信息量最大,要给孩子矫正频率响应曲线至正常范围。记得以前有人做过实验,大概是用不同的表情配合不同甚至相反的语调,NT就会判断出错之类的东东,因此感觉统合的确很重要。瘟斗士的NT系统和AS的苹果机还是不一样,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18#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4:46:17 | 只看该作者

re:楼上一看就是苹果范。不同表情不同...

楼上一看就是苹果范。

不同表情不同音调的实验很有趣,我也打算做一做,不过今天两个孩子对我很警惕,为了不破坏我严肃认真的形象,我打算歇一歇再来。
初步印象,小都对音调敏感,大都对音调不敏感。
          小都对表情也敏感,大都对表情应当更感觉到,但是注意力不够。
小都应当是先分析声音,然后看表情,如果发现和音调不一致,就会小心谨慎,再次试探是逗他玩还是什么其他。

为什么小都对叫名字一开始没有感觉出来是逗人,大概因为我没有表情也没有音调,他就无条件反射了。
然后才意识到问题,比大都就晚了一点。
如果音调和表情不一致,他会马上反应过来。

大都对音调非常不敏感,他注意的是语言本身,
基本夸张表情他仿佛能理解,不过注意力基本不在这上面。
如果我笑着说我生气了,大都会认为我生气了。
如果我温和地说我生气了,大都依然会认为我生气了。
如果我愤怒地说我生气了,大都也没有明显感觉我非常生气,除非我说我要去揍你了。

这方面有点需要先桌面CBT的意思,我做过一些基本的,不够系统,比如脸部表情,音调辨别,大都如果当测验来做,简单的情感都通过了。
但是和人交流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需要使用这项能力,大概因为桌面用的是思考能力,而交流的时候就是自然反应。

如果交流的时候要求他察言观色,努力听音调,在这个年龄段是不是合适,我感觉需要好好考虑,
和人交流对这些孩子来说,本来就是比较累的事情,把语言能听明白了,服从指令,没有情绪问题,就可以放到小团体之中R&F,接下来我们想要培养的是分享,体会情感,快乐等,如果太早就上察言观色,我感觉对孩子是个负担,也许会导致他忘记和人交往的重点。

不是特别肯定,继续观察和分析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19#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5:38:01 | 只看该作者

re:和人交往的重点是分享情感,特别是快乐的情...

和人交往的重点是分享情感,特别是快乐的情感,特别是针对不太熟悉的人。

所以一般论坛上,最受欢迎的帖子,是吃喝玩乐的帖子,因为快乐,而且体现了品味。
(当然有更让人快乐的低俗论坛和图片,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其次是讨论国家大事和八卦名人的帖子,对我等P民来说是非常快乐的,而且容易找到共性,吵架也不是认真的,为国家大事认真还轮不着。

再其次是抒发情感的,用从通俗到文艺的一系列方式,每个层次都有能够引起共鸣的人群。

然后就没了,除了科学松鼠会的理科生们,没人在交流的时候,需要而且感觉应当讨论认真的,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中医,包括饮食,包括教育。

教育在某些方面是个例外,因为对孩子的情感(母爱)会大于一切,有时候可能会大于爱自己,所以在教育方面认真,也是以分享伟大情感为基础的。

小都现在最喜欢大都,因为和大都在一起最快乐。
我问他在学校有没有朋友,他说都是坏孩子,不喜欢。
完了,和纯真的大都相比,他心目中坏孩子的标准一定非常低,小都同学不要也完美主义了吧。

那么大都同学,和小都在一起也很快乐,不过他感觉没有自己一个人待着玩更快乐,
我想这个情感交流,也就是社会性的基础本质上哪里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0#
发表于 2010-8-13 01:54:2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我想这个情感交流,也就是社会性的基础本质上哪里找呢。。。。...

我所认识的是:
第一,社会性的基本基础是生理层面的愉悦。比如紧张不安的时候,人很累,肌肉不放松,心跳快,快乐peptide不合成(天知道是什么)。
第二,社会性的基本基础来自于和父母亲人的关系。然后往外圈发展。小的时候容易培养,因为,孩子离开了父母,就不行。和父母在一起,比一个人快乐,而且是必须的。估计我们的孩子要花20年30年来建立完善丰富这种亲人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9-27 10: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