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女儿是天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无风雨也无晴

[复制链接]
821#
发表于 2009-2-28 14:22:08 | 只看该作者

re:天真烂漫的样子!那胖胖的脸蛋像苹果,稳定...

天真烂漫的样子!那胖胖的脸蛋像苹果,稳定的眼神透灵气。。。亲亲亲亲亲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2#
发表于 2009-2-28 16:13:03 | 只看该作者

re:809楼,帅呆了!小天使嘟嘟高挺的鼻子,...

809楼,帅呆了!小天使嘟嘟高挺的鼻子,让俺这个趴趴鼻羡慕不已,看了一眼又一眼的。摆pose的密橙,酷毙了!蜜糖也是个超级小美女!小闹情绪的筱王子,一定是看妈妈忙前忙后不高兴了。
更盼望崂山论剑,众美女帅哥欢聚一堂,一饱眼福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3#
发表于 2009-3-5 22:57:33 | 只看该作者

re:重温A...

                 重温ABA笔记记录《 一 (第1页至第7页)》
    在我没有重温嘟嘟娘的ABA笔记之前,在我心里,ABA就是你教我学,一套死记硬背的东西。可是,这二天,我认认真真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我终于明白自己以前一直在冤枉ABA。
     因为怕自己会忘了,我整理出一些精华贴在这里。
     *PECS有句话是“第一口是免费的”。先让孩子吃一口尝到甜头,激发起他的欲望,不要从一开始就对他提要求。我们的训练师总强调,任何时候不能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重交流,重游戏,轻语言。
     *在最初的阶段,专业人员的辅导确实意义非凡。我们被允许把手中的物品靠近眼睛旁边以方便嘟嘟和我们有目光对视。我一着急就把物品放在我眼前晃晃来吸引嘟嘟,要不就用我的眼睛去追她的眼睛,这是我们ABA训练师非常忌讳的。我得说,我所见的ABA是绝不死板的,它融于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强调“主动”和“自发”,反对去“逗”孩子。
     *是模仿动作不重要吗?当然不是。教一个孩子模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当一个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很有限的时候,被动的学会了跟着拍手和摸头,意义也是十分有限的,形成了新的刻板也不足为怪了。
     *以后会不会教她举胳膊拍桌子呢?也会的,但不是在教模仿的第一时间。因为我们要先让她懂得什么是模仿和体验到模仿的乐趣。
     * 所有听指令练习包括模仿练习都应避免孩子在听到指令以前自己就开始行动,这从一开始就完全取决于训练者的控制能力。
     *我们作家长的常犯的错误是以为准备好了,可以发指令了,但其实并没有准备好;以为孩子的情绪到位了,但其实还没有;以为强化物够强了,但其实没有.
     * 一个好的训练师一定是会和孩子玩的,会逗孩子笑的训练师。怎么样判断孩子的情绪是不是到位了,汤尼亚给了个明了的标准,嘟嘟笑了,就可以“开始”给她下达任务了。也就是,快乐开始,快乐结束。
     *“我要什么”和“谁有这个”培养的是孩子的交流主动性。与PECS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的做法是家长走过去问孩子:“你想要什么?”正确的交流应是孩子自己找到家长,表达他想要什么。
     *眼神交流泛化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细节。比如当嘟嘟要拉着我们的手一起走,不走,等她看着我们,才走。
     *PECS 的特色1.儿童不需要具备社交技巧如目光接触,也不需要有口语或模仿动作的能力;2.最基本的目标是达到由儿童能自发地提出要求;3.训练步骤十分着重诱发沟通动机,提高沟通的主动性。
     *选用哪种方式训练孩子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是我们主观的喜好。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4#
发表于 2009-3-6 00:14:27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一时间学习了这精华,很有启迪!谢谢原创...

第一时间学习了这精华,很有启迪!谢谢原创者嘟嘟妈,谢谢整理者快乐小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5#
发表于 2009-3-6 11:32:01 | 只看该作者

re:精彩!感谢两位好姐妹。尤其是眼神交流...

精彩!感谢两位好姐妹。
尤其是眼神交流的泛化和以笑作为情绪的标准,非常赞同。有时候看到一些孩子神游般拍肚子拍手做模仿或机械般面无表情地听指令做练习时,我虽然嘴里说着“真棒”,但内心总是很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6#
发表于 2009-3-7 17:04: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7#
发表于 2009-3-8 16:29:10 | 只看该作者

re:鱼妈总结的真好,受教了,收藏。

鱼妈总结的真好,受教了,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8#
发表于 2009-3-8 16:31:45 | 只看该作者

re:嘟嘟好漂亮!充满灵气的眼睛和高挺的鼻子,...

嘟嘟好漂亮!充满灵气的眼睛和高挺的鼻子,好想狠狠的亲几口。祝愿嘟嘟接下来获得更大的进步,期待嘟妈的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9#
发表于 2009-3-8 20:47:10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大家的鼓励。其实我自己在重...

     谢谢大家的鼓励。其实我自己在重温总结的过程,又得到很多的启发。只是,不知是不是好事多磨呢,这第二总是出意外存不住。不过我想也好,这样就强化自己多看几遍,最好是深深的印在脑子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0#
发表于 2009-3-8 21:59:06 | 只看该作者

re:...

                            重温嘟嘟ABA笔记记录《 二 (第8页至第12页) 》
    *你在考拉妈那边谈到的“比如星星雨的老师就说,家长说的会不是老师说的会,如果孩子会配对,但老师让配对的时候不配,就算不会”是完全正确的,不是不人性。这正是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会的。配对几乎是嘟嘟唯一的游戏方式,她按各种各样的思路配对,但从来没有在我要求时照做,是ABA改变了她,让她第一次听到“一样的”指令时去配对。我们的训练还尤其强调孩子的任何一个项目的过关要在不同的老师那里都过关。如果孩子只听一个人的,是不够的。
    *我充当训练师,汤尼亚充当嘟嘟。我把图片交流本摆在汤尼亚面前,不自觉的脱口而出,“拿吧”。又犯错了。图片交流的整个系统都重在诱发沟通动机,增加沟通的主动意识,语言提示万万要不得。否则训练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汤尼亚说,她不希望训练记录中出现过多的“辅助”和“错误”,她要嘟嘟有成就感。这是对训练者的要求。有一个小例子,嘟嘟自上次开会后开始模仿摇摇鼓的练习,但没有进展,她模仿老师把摇鼓高高举起但不会正确的摇,要么索性把摇鼓递给老师。为了让嘟嘟有成就感,训练组改变了评判反应的标准。只要学老师抓起摇鼓高高举起就够了,就可以得到表扬,不必强求正确的摇。
    *我们那样关注嘟嘟的“情绪”、“快乐”、“成就感”、“笑容”,难道不是要逐渐把对外在强化物的依赖转变为内在的动力吗?
    *每个孩子不必所有的项目齐头并进,这是正常的现象,可以用强的带动弱的。
    *她们既没按住手脚,也没用绳子绑,完全是ABA的方法。只要嘟嘟手脚一离开,她们就停车,开始时必要的辅助还是需要的。嘟嘟很快就有经验了,要想前行,手脚就不能懒。我和嘟嘟爸爸采用的方法和训练师一致。
    *还是两个月前和汤尼亚交谈时,我问,为什么以前嘟嘟一出门就乱跑,现在却又不喜欢走路了呢,总想人抱着?自闭的孩子都是这样吗?汤尼亚不置可否,只是笑笑说,这样的孩子有一个比较长的BABY期。她回避了“落后”、“差距”这样的字眼,换了种方式陈述了一个事实。我却从她的话里汲取了莫大的力量。不管那个BABY期有多长,我都将充满希望的等待和陪伴BABY的成长。
    *有些事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是我们要改变它的决心和让孩子知道我们的决心。
    *ABA是什么呢?是引导孩子"learning to learn"的过程。我的理解是,学得多和少,快和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使孩子keep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要满足孩子的成就感,不是满足大人的成就感。
    *ABA里讲,如果某种行为达不成某种目的,这种行为就会减少。这是自闭孩子都懂的道理。那么大人呢,如果某种训练方法不能达到让孩子进步的目的,换个方法呗。
    *我们可以辅助嘟嘟的动作,但不能辅助她的眼睛。
    *wenwenma说,ABA是大人孩子一起“商量”着走,这句话概括得精辟。无论对孩子做什么妥协,目的是为了能领着孩子走得更远。
    *ABA中的模仿,本身并不是目的,在最初阶段,模仿啥并不重要(当然要模仿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动作会更好一些),真正的目的是让他们通过模仿学会模仿(有点饶口令的感觉)。尽管只让他们做最基本的动作,但通过给予强化物(物质和精神的),先是让他体会这样做的乐趣,然后慢慢地他就会自己模仿了。任何人总是在高兴的时候做事顺利,而且记忆深刻。就这样反复的良性刺激,会促进新的神经连结。人的大脑是很奇妙的,即使成人的大脑还有很强的自我修复机制,小孩的大脑可塑性就更强了。相信孩子吧,只要努力到了,他会让你惊喜的!
     *戏、社交、语言、生活自理等许多能力的基础。除此之外,训练孩子模仿的过程更是使孩子建立起最基本的服从意识的过程。我们的目的不是教孩子一些机械的动作,但孩子有必要学会服从指令做一些即使是很乏味的机械动作。
     *让孩子有兴趣参与训练不等同于让孩子只做他们感兴趣的事。
     *自闭症的孩子喜欢“同一性”,喜欢“重复”,太复杂的信息不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
     *如果说ABA就是教认知,那太片面了。不少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能力,或者说认知潜能还强于普通的孩子,但他们其它能力的不足使得他们的“聪明”没有转变成“才智”。ABA就是把潜能转变成有意义的智能的途径。
     *“其它能力的不足”的说法也很有依据。按照ABA的理论,这应该包括至少3个方面:首先是服从(compliance)能力,其次是模仿的能力,再次是区别学习(discriminat learning)的能力。
     *模仿包括动作模仿(imitation action)和物体模仿(imitation with objects)。有的孩子的确更容易掌握物体模仿,教学中可以用他/她已经掌握的物体模仿促进动作模仿。这就是Lovaas老先生说的得用孩子能学的方法去教。
     *小王子妈妈:举个例子,如果给孩子发五次“坐下”的指令,可能5个回合他都做对了,给他发五次“过来”的指令,他可能也都做对了。但如果你一会儿让他“坐下”,一会儿让他“过来”,他就可能糊涂了,这就是区别学习能力不足。再比如,孩子会模仿摇铃铛,会模仿梳头,会模仿把木块扔进小桶里。但如果把这些他都会的任务全部摆在桌子上,然后大人举起铃铛摇,说“做这个”,他可能去把木块扔进小桶里了。这就是区别学习能力不足。所以在训练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区别学习能力。
     *有人说,ABA训练出的孩子不懂得“泛化”,不懂得“应用”,这绝对不是ABA理论的错,是操作者的失误。
     *指令怎么发?给我们的孩子发指令,越简单越明确自然越好。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1#
发表于 2009-3-8 22:11:11 | 只看该作者

re:好象嘟嘟妈现在很少更新训练方面的内容了,...

好象嘟嘟妈现在很少更新训练方面的内容了,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发表于 2009-3-11 00:40:38 | 只看该作者

re:...

                                重温嘟嘟ABA笔记记录《 三 (第13也至第15页) 》
    *ABA在发展的几十年中一直是受到争议最多的一种方法,但也是迄今为止被全世界公认的对自闭症儿童最有效的行为训练方法。
    *ABA的作用有多大呢?就是如果没有ABA,她听懂了也不能有效执行,有了ABA,她听懂了就能执行。如果她本身不能听懂指令,ABA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快,因为还要帮助她理解那些指令是什么意思。
    *我的孩子虽然能力较高了,但是和人的engagment,眼神,关注力,肢体动作,表情,服从,等等基础的东西还是很差。而你描述的训练,我曾认为太简单,但是简单的重要,简单的有意义。很多这些训练,不论是服从,图片交换,模仿,都在训练和人的有意义,有情感的交流。孩子的智力和情感都是要在交流的环境中才能进步的。所以你说ABA是learn the ability to learn,不仅仅是教认知,是的。这是在用合适他们的方法教孩子和他人互动(尤其是PECS),让她体会互动的意义,学会向正常孩子一样和环境和大人互动,这是成长的必要前提。有了和人的交流和带来的喜悦,行为也能得到改善。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训练的东西很少,可是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也进步了。
    *孩子看起来进步很慢的时候,你们或许要学会等待,学会观察,把孩子的些微进步都当成是一个大大的进步。
    *看着国内的孩子训练了几个月就学会了多少多少的东西,我们还在这里热身呢,心中不是没有过怀疑的,但我不能让嘟嘟觉察到这种不安。她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对她最好的,也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对她最适合的,这些事谁都不知道,但她需要对她的环境有绝对的信任感,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就不能怀疑,不能焦虑。按照RDI的说法,这也是“社会参照”。
    *我们希望她能信任周围的每一个人,在和这些人相处时能感到愉快,我们相信这是她学习和进步的前提条件。
    *自闭症孩子的三大核心障碍是交流、语言和刻板的游戏方式,ABA要解决的就是这三大问题,“语言”能力被认为是交流能力和游戏能力提高之后的自然产物,所以ABA的开始阶段的两大主线是交流和游戏,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认知”。自闭症孩子和普通孩子的学习方式不一样,普通孩子是会讲话了之后才去学配对、分类,而自闭症孩子要先通过他们的视觉优势学会了配对、分类以后才能给物品命名。ABA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语言”服务的。而“游戏”呢,和“模仿”紧密相关,学“模仿”除了使孩子学会“仿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游戏能力。孩子如果掌握了一些玩的技能,将有助于他们融入同龄人,减低对集体环境的不适应。一个孩子融入到同龄人之中,融入到集体中,才有更多的机会和人交流,才能学习和扩展他们的社会行为,分散多余的注意力,不做那些异常和刻板的动作。
    *很多人误以为ABA就是教“认知”,完全忽视了“认知”这个庞大的项目只占ABA训练中很小的一部分,完全忽视了或者不清楚学认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词义,促进语言的发展。
    *教孩子玩不是正式的discrete trial,孩子无所谓做的正确还是错误。我们还有一些其它的选项,要看她对什么有兴趣。如果她积极照做,给与强化,如果她不感兴趣,我们也可以多次示范,可以辅助,但总之不勉强她,不同于之前做的物体模仿。
    *我现在想,ABA这种方法真的很适合象嘟嘟这样的自闭症孩子。如果不用桌面教学的方式,他们根本不会玩,也没有兴趣玩。ABA帮助他们学习玩,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离开桌面,到地面上去玩,到生活中去玩。在这一点上,地板时光和ABA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如果有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能和他人在地板上玩耍和互动,无疑是很棒的,应该继续下去。对嘟嘟这样的孩子,却还需要一个从桌面到地面的过程。
   *ABA认为,玩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它的最大的好处之一是促进语言的发展。
   *游戏和社会性能力,是我们的孩子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孩子的生活质量,将会因游戏互动和社会性交往而得到极大的提升,而这方面能力的缺损,常常会让孩子感到孤独、无聊甚至消沉。如果孩子能够用有意义的方式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就能使孩子更加快乐,让他能够有一个途径来认知这个世界,懂得如何和他人交往,也能帮助他提高抽象认知能力。
   *通过游戏和社会性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语言发展。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通过面向游戏和社会性能力提升的方式来发展孩子的语言,其效果至少不逊于结构化的疗法。结构化疗法自然是整个训练过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从一个完整的训练计划来说,应该和经过精细设计的游戏及社会活动结合起来。
   *孩子们总是更容易在放松的状态下、玩得开心的状态下发出语言来。孩子在波波池里晃荡的时候,或者是在蹦床上跳的时候,相比于一对一的教学状态下,是更容易出语言(或者是类似语言的声音)的。坐在小椅子上用过于结构化的分离测试教学方式(这是指ABA的discrete trial,------thankstoyilin注),事实上还有可能抑制孩子的语言。所以,我们建议在游戏的状态下来启发孩子的语言模仿。建议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下,从所谓的“诱发交流”(请参考“课程设置”部分)方式开始训练。
   *通过社会性交往和游戏,能够更加自然地发展语言能力。孩子可以从同伴那儿学到如何自然而然地说孩子气的语言。大人教孩子说话,往往会“大人腔”。比如,回答“你几岁了?”这个问题的时候,大人有时候会教孩子说“有四岁了”或者“我今年四岁了。”虽然这个回答显得很有礼貌,但显得过于正式,而且也不是普通孩子一般的回答方式。3岁的孩子还压根儿就不吭声,伸出三个手指头就完事儿了。四岁的孩子或许会伸出四个手指头,说“四岁”。再大点儿的孩子一般也简单地给个数字(比方说“5岁”、“10岁”)。这种成人化的回答方式会让孩子的语言听起来不自然,而且有时候还使孩子融入群体的过程更加复杂化。
   *用一种“好玩的”、非正式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做游戏,一般而言总是有好处的,比如就在地板上玩一些游戏。但是,一开始的时候,或许还是得进行一些结构化的桌面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减少让孩子分神的因素,也可以更快地让孩子掌握游戏方法,让孩子熟悉游戏活动中包含的步骤。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包括示范、角色扮演以及差异化的反馈形式。当孩子通过这种结构化的分离测试教学模式(就是指ABA的discrete trial,----Thankstoyilin注)掌握了基本能力之后,孩子才可以在更自然一些的场景中,用更自然的方式来继续练习游戏,拓展能力。
    *ABA的教学模式帮助他们先构建最基础的东西,为的是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观察,提高在生活中学习的能力。使孩子具备一定的游戏和社会性能力的另一个好处正是 INCIDENTAL LEARNING。
   *自闭症孩子往往在结构化的情境下注意力更集中,这使得训练者不情愿跟孩子在不那么结构化的状态下工作。然而,如果不尽早摆脱这样的局面,情况只会变得更糟,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是个阻碍。孩子必须要尽早的适应在更自然的场景中学习。这样才能使孩子更成功的融入到群体中。
   *可以这样说,孩子社会性能力训练最大的好处,可以通过同龄伙伴的重要性体现出来。相比于成年人而言,小伙伴给予孩子的影响会大得多。我们时常会发现,孩子们往往会比训练老师更加迅速而有效地阻止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因此从结果上看反倒是显得不那么有设计的痕迹。大人的指令时常会显得有那么点儿“治疗味儿”(比如“你要用嘴巴讲”“你这样就不是个好朋友的样儿了”“你觉得恼火吗?,等等),而孩子们的话要更加直截了当,虽然从礼貌角度看不是那么得体,但显然更加自然有效(比如“这样不行!”“给我!”“真恶心!”,等等)。这些行为也能够造成更加自然的效果,比如直接就把玩具夺回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懂得如何取悦于他的小伙伴。这在干预训练的过程中是一个关键的坎儿,因为这是一个把心理需求内化的学习过程。小伙伴将会给孩子形成得体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一个自然而言的支持作用,因此也更容易使这些能力得到泛化。在这种情况下,大人的监护就显得不那么必要了。我们已经观察到,当把伙伴对于自闭儿的作用看得比较重要的情况下,融合训练往往会更有实质性的成果。
   *对游戏和社会性交往能力教学的抵触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孩子这些游戏行为是非常之困难的。在语言和学业技能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制订出一些结构化的课程,与之相比,教孩子游戏和社会性能力则需要更大的灵活性。
    *正因为游戏和社会性行为是非常非常多样化的,所以教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家长和老师们时常会退一步从教会孩子更加具体和结构化的能力上得到一些抚慰。虽然ABA的分离测试教学方式在教孩子这些技能的时候也是会用到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需要更大的创造性,比如在向孩子发出提示性方面、给出行为回馈方面,需要更加细腻的考虑。当然了,如果老师有非常丰富的游戏和社会性能力教学经验,那就非常有利了。
    *可能另外一个抵触心理来自于大人觉得在孩子还不足以有能力进行交互性游戏之前,孩子的行为还得受到大人的控制。在不太结构化的游戏和社会性交往情境下,孩子的行为问题更加突出。当然,这些都不成其为回避这方面教学的理由,恰恰相反,这正是需要教的理由。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在所有场景下去正视和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
    *在推进基本语言和认知能力教学的同时,也要及时启动游戏和社会性交往能力的训练。
    *ABA的目的性是极强的,它明确的直接要达到的现实效果是使孩子融入同龄人。玩符合孩子年纪的,玩符合孩子性别的,玩同龄伙伴所玩的,是ABA训练游戏能力的特色。ABA反对大人想当然的去“认为”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做的后果是限制了孩子游戏能力的发展。ABA行为训练的目的正是要扩展孩子的兴趣。尽管发展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但这正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实也证明很多孩子先学会了某种玩法,才喜欢上了。不是吗?
   *适龄的考虑
教孩子做游戏的一个目标,是让孩子具备游戏能力,促进他和同伴的社会性游戏交往。所以就必须得选择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典型游戏。尽管他的能力还没有达到适龄的程度,但是我们还是建议选择尽量接近他生理年龄的玩具。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孩子的发展程度如何,他还是能达到一些适龄的游戏水平的。相对太低幼的玩具会造成孩子过于幼稚的印记,影响同伴对他的接纳。同样,选择太简单的游戏项目也会影响每一个孩子都会希求的自尊和成熟度。适龄这个要点,也要贯彻在诸如服饰、背包、午餐盒、发型、外形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孩子的外形和游戏层次会微妙地影响到大人对孩子的印象,也会影响到和他的交互方式。你要让所有的老师和看护者保持对孩子恰当的高期望值,也给孩子一种会变得更能干更成熟的信心。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7:23:56 | 只看该作者

re:跟着鱼娘娘一起重温过去,才发现往事不堪回...

跟着鱼娘娘一起重温过去,才发现往事不堪回首,那时我们矫正嘟嘟的睡眠居然那样困难,竟然用去了那么多的时间,关注嘟嘟的“笑容”竟然花去了那么大的心思和精力!

常回忆苦难,常欣慰。

特别感激在最初的时候给我珍贵意见的wenwenma,niuniuma,kwenma,oy,Ean mom,Vivian。。。感激考拉娘的一路陪伴,感激F版指引方向,感激信义妈妈、蜜橙妈妈、筱筱妈妈带给我的无穷欢乐。。。

文字有时会给人错觉。VIVIAN说,看我的帖子,以为我的书卷气很浓,没想到样子却娇美。大S说,我的样子女人味很浓,不知算是夸呢还是贬。心中的理想境界正是Ean妈妈引用过的苏轼的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也许是太过平淡的文字,让小鱼妈妈一直误以为嘟嘟的生活里缺少欢笑。而几天前的一个意外事件,鱼妈看到了嘟嘟原来有着“灿烂的笑容,自然的表情,灵动的眼神”(---鱼妈语),和与父母的亲密无间。这唤起了鱼妈的热情,重新研究起过去的文字。这些形象在鱼妈看来很重要,因为这是她的偶像评估孩子的关键指标,这于我当然也很重要,因为这就是我生命的意义。

常常以为,如果有坚定的信心,如果内心里有真正的喜悦、平静和爱,就不需要借助文字来证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4#
发表于 2009-3-12 08:01:21 | 只看该作者

re:首先,应该感谢小鱼妈妈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

首先,应该感谢小鱼妈妈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嘟嘟妈当时随手写下的一些笔记,包含了很多精华,现在回头温习,仍然帮助多多!

其次,因为小考拉与嘟嘟的程度差不多,又都用的是Lovaas的方法,因而经常会有一些共鸣。不管别人如何评价,是ABA给了我们一把打开儿子心灵的钥匙,领着他一步一步向我们靠近,帮助他一点一滴向上提高。我们还记得两年前发现他问题时候的恐惧:当时的他什么都不知道,而且是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不知道如果我们发现问题再早一些,如果他的起点高一些,现状会如何;但我至少知道,是ABA可以把他从“典型”转变为“非典型”,再转变为一个有学习能力的快乐的小男生。

我想说的是,孩子的程度有轻重,训练的方法也各有千秋,最关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程度和特点的方法。此外,ABA的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了,用Lovaas爷爷的话说,那是人类学习的公理,仔细想想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当然道理明白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到孩子的训练之中,包括在日常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的应用。从这一点说,父母是最有可能,也最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训练师。

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嘟嘟原来有着“灿烂的笑容,自然的表情,灵动的眼神”(---鱼妈语),和与父母的亲密无间。这唤起了鱼妈的热情,重新研究起过去的文字。这些形象在鱼妈看来很重要,因为这是她的偶像评估孩子的关键指标,这于我当然也很重要,因为这就是我生命的意义。

我对嘟嘟妈上面的一段话很有同感。小考拉虽然进步不算太快,但现在的他的确象是一个“正常”的1岁半左右的孩子,感谢ABA,还有floortime,让我们重新找到了做父母的感觉。我曾经想过“康复“,但那已经是遥远的目标了,只要孩子快乐,只要他带给我们快乐,只要他的潜力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我想,我们的生活也就有了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5#
发表于 2009-3-12 10:39:14 | 只看该作者

re:发现二位老友越来越得道了,敬佩敬佩。...

发现二位老友越来越得道了,敬佩敬佩。
鱼妹暂休息片刻,还请继续。
呵呵,最近受一些大虾影响,我好像也返古了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6#
发表于 2009-3-12 11:18:52 | 只看该作者

re:微笑着看贴。

微笑着看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7#
发表于 2009-3-12 12:02:50 | 只看该作者

re:我想说的是,孩子的程度有轻重,训练的方法...

我想说的是,孩子的程度有轻重,训练的方法也各有千秋,最关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程度和特点的方法。此外,ABA的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了,用Lovaas爷爷的话说,那是人类学习的公理,仔细想想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当然道理明白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到孩子的训练之中,包括在日常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的应用。从这一点说,父母是最有可能,也最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训练师。

——考拉妈这段,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8#
发表于 2009-3-12 12:17:24 | 只看该作者

re:我刚开始,还没有经历和经验,现在有些理解...

我刚开始,还没有经历和经验,现在有些理解不了,考下来慢慢看,以后总会明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9#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8:03:0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Li...

下面引用由[U]LittleKoala[/U]发表的内容:

小考拉虽然进步不算太快,但现在的他的确象是一个“正常”的1岁半左右的孩子
...

考拉娘太过谦虚了!你要知道,现在的论坛理解力下降,你这话要是再不说完整了,可能会使一些新家长失望和受打击。应该说,语言和情感这块儿象个“正常”的一岁半左右的孩子,游戏能力象两岁半,运动、自理、认知不比三岁半差多少。[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发表于 2009-3-12 18:44:27 | 只看该作者

re:习惯了,看到嘟嘟妈感觉真好。

习惯了,看到嘟嘟妈感觉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7-1 11: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