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快乐小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飞吧,小鸟

[复制链接]
941#
发表于 2009-3-4 23:38:29 | 只看该作者

re:鱼妈真是个学习能力强,悟性好的妈妈,和鹏...

鱼妈真是个学习能力强,悟性好的妈妈,和鹏仔妈是一个类型的,善于融会贯通。和宝贝贝一样,我觉得自己是缺乏灵感的人,杨教授的理念是理解了也非常认同,具体操作能力差,只有多学习了。

鱼妈很直率,很善良,真的庆幸这里有你这样的妈妈们,有能力并且乐于帮助别人。

和小鱼爸爸谈小鱼的弱点时不能给他听到哦。我家语风爸爸非常生我的气,因为我一不小心就在孩子面前评论他。我有时想,小鱼的问题是不是也部分的和他婴儿时期带他的情绪化的伯母有关,因为我自己曾经就是那样情绪化,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我的是抑郁),这样的照顾人让孩子不自信和没有安全感,语风也很敏感,我觉得这样的孩子是特别敏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2#
发表于 2009-3-4 23:50:5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语风...

下面引用由[U]语风妈妈[/U]发表的内容:

鱼妈真是个学习能力强,悟性好的妈妈,和鹏仔妈是一个类型的,善于融会贯通。和宝贝贝一样,我觉得自己是缺乏灵感的人,杨教授的理念是理解了也非常认同,具体操作能力差,只有多学习了。

鱼妈很直率,很善良...


语风妈妈,我也是这样的。我是典型的焦虑症,经常诱发,焦虑到不吃药就怕的发抖,没办法正常过日子。这次米米确诊前我也是如此,曾经一个晚上发抖。真的确诊了,好像我也被逼面对了现实。

我们真的要向鱼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3#
发表于 2009-3-4 23:54:0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快乐...

下面引用由[U]快乐小鱼[/U]发表的内容:

    小米妈妈,我看过你的帖子。我不觉的小米现在有多大的问题,我反而觉得你的问题很大。你很焦虑,非常的焦虑。这种焦虑会让你哀伤,让你失去理智,让你理不清自己的思绪。孩子还小,可塑性非常之高。我觉得,...


鱼妈,不知道对你说多少个谢谢!

你确实有个伟大的孩子,他,也有个伟大的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4#
发表于 2009-3-5 00:07:26 | 只看该作者

re:花了一天的时间,终于看完了,不善于表达的...

花了一天的时间,终于看完了,不善于表达的我不知该如何表达,妈妈太厉害了,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谢谢妈妈一直以来和大家的分享,我们受益非浅.下次回老家时一定到成都来玩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5#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13:41:01 | 只看该作者

re:宝贝贝,当你把孩子的每一个训练...

     宝贝贝,当你把孩子的每一个训练计划都以年为单位时,你整个人都会放松。当你不再焦虑时,孩子就不会有压力。那么,你就会经常感受到意外之喜。比如,原来计划半年达到的一个训练目的,却只要三个月就完成了。像嘟嘟娘说的,不要给自己和孩子时间表。
     小米妈妈,谢谢你一直在强化我,鼓励我。其实刚确诊时,没有哪个母亲不会夜夜惊醒暗自流泪。但是,你一定要清清楚楚的告诉自己“哭是没有用,痛是毒药,哀伤是把刀,焦虑会传染给孩子。”。我们爱她,对吧?爱到可以把自己的命给她,对吧?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坚强,快乐,自信,包容,理解。希望你能很快的走出来。
    Alice-gd,曾经,我也是一个极度不称职的妈妈。所以,今天我要加倍的补偿他。从现在开始做,一切还不算晚。我们一起加油!
    语风妈妈,我和鹏仔妈妈比,差的远喽。我是说比做多的主,而鹏仔妈妈却是实实在在的实干家哦。我还得向鹏仔妈妈学习呢。你批评的很对,我心服口服。我以为小鱼不会很明白呢。其实不管他明不明白,我们都不应该当着他的面说,对不?谢谢你!
    ewlan,呵呵,最近是什么好日子?大家都来强化,鼓励我?谢谢,真的太谢谢了。成都,春节回去时,本来很想停留一晚,看看秋实,无奈朋友来接,不方便。下次一定找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6#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22:59:34 | 只看该作者

re:重温嘟嘟AB...

              重温嘟嘟ABA笔记记录《 一 (第1页至第7页) 》
    在我没有重温嘟嘟娘的ABA笔记之前,在我心里,ABA就是你教我学,一套死记硬背的东西。可是,这二天,我认认真真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我终于明白自己以前一直在冤枉ABA。
     因为怕自己会忘了,我整理出一些精华贴在这里。
     *PECS有句话是“第一口是免费的”。先让孩子吃一口尝到甜头,激发起他的欲望,不要从一开始就对他提要求。我们的训练师总强调,任何时候不能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重交流,重游戏,轻语言。
     *在最初的阶段,专业人员的辅导确实意义非凡。我们被允许把手中的物品靠近眼睛旁边以方便嘟嘟和我们有目光对视。我一着急就把物品放在我眼前晃晃来吸引嘟嘟,要不就用我的眼睛去追她的眼睛,这是我们ABA训练师非常忌讳的。我得说,我所见的ABA是绝不死板的,它融于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强调“主动”和“自发”,反对去“逗”孩子。
     *是模仿动作不重要吗?当然不是。教一个孩子模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当一个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很有限的时候,被动的学会了跟着拍手和摸头,意义也是十分有限的,形成了新的刻板也不足为怪了。
     *以后会不会教她举胳膊拍桌子呢?也会的,但不是在教模仿的第一时间。因为我们要先让她懂得什么是模仿和体验到模仿的乐趣。
     * 所有听指令练习包括模仿练习都应避免孩子在听到指令以前自己就开始行动,这从一开始就完全取决于训练者的控制能力。
     *我们作家长的常犯的错误是以为准备好了,可以发指令了,但其实并没有准备好;以为孩子的情绪到位了,但其实还没有;以为强化物够强了,但其实没有.
     * 一个好的训练师一定是会和孩子玩的,会逗孩子笑的训练师。怎么样判断孩子的情绪是不是到位了,汤尼亚给了个明了的标准,嘟嘟笑了,就可以“开始”给她下达任务了。也就是,快乐开始,快乐结束。
     *“我要什么”和“谁有这个”培养的是孩子的交流主动性。与PECS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的做法是家长走过去问孩子:“你想要什么?”正确的交流应是孩子自己找到家长,表达他想要什么。
     *眼神交流泛化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细节。比如当嘟嘟要拉着我们的手一起走,不走,等她看着我们,才走。
     *PECS 的特色1.儿童不需要具备社交技巧如目光接触,也不需要有口语或模仿动作的能力;2.最基本的目标是达到由儿童能自发地提出要求;3.训练步骤十分着重诱发沟通动机,提高沟通的主动性。
     *选用哪种方式训练孩子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是我们主观的喜好。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7#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00:34:42 | 只看该作者

re:中午在机构吃饭,小鱼先吃,我洗...

     中午在机构吃饭,小鱼先吃,我洗手。我有点儿慢,小鱼不停的大声叫“妈妈,快点来,吃饭了。”呵呵,那声音犹如天籁,我心里甜丝丝美滋滋。
     吃饭时,老师问他“老师想吃鸡翅膀,可以吗?”他不说话。老师又问一遍,他小声的回答“不可以。”我笑着问他“妈妈吃可以吗?”他答“可以。”呵呵,知道胳膊往里拐。
     很多次,旁人问小鱼要东西吃时(逗他),我都不会做声,都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他会如何处理。有一次,也是不给,朋友说“他这么小气,你为什么不教教他啊?”我答“他这么小,尤其是心智都还停留在二岁左右,我为什么要要求他给你吃?不合他的发展程度啊。”

     最近在指令听从方面进步很大,即使在大环境里,即使是在看他最喜欢的书,我要求他“小鱼,我们要先写作业了。”他虽然会不情愿,但还是会认真的做。自此,我相信了幼儿园的老师说他能听老师的话。(原来可是一直半信半疑哦)

     小鱼,妈妈怎么看你,你都是那么那么的可爱。妈妈好爱你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8#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20:34:59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看了老师的寄语,有点受打击,...

    今天看了老师的寄语,有点受打击,我在想我之前是不是太乐观了。
    老师寄语“本周在学校表现还可以。上课还不能定定的坐下来。我叫他读书唱歌,他有时就不听,走开玩。有些事不能接受教育,动不动就哭。希望家长让他在那边多上课,多加强,有些东西都未能跟得上。”另外,他带回的一本数学作业,有一题完全不会做,我自己也觉得有点难。可是老师告诉我,幼儿园有70%的孩子都会做的。我又觉得很沮丧。
    我不禁又在问自己,我让他上幼儿园到底对不对呢?其实不管对不对,幼儿园已经上了,也不太可能退出来的了。和老师的关系,我正在一点一点的去建立,希望很快能得到老师的同理。
    问题总是不断的出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处理它”。

    下午特意抽时间去看小鱼上课。谁知小鱼不舒服,根本就没精神上课,一直摸着头哼哼叽叽,我们问他哪里不舒服,他摸着头说“头痛。”我干脆不上课了,让姐姐带他出去,我和老师了解一些情况(吸取教训,不再当着他的面说了)。因为最近的课基本集中在下午,我还是有很多情况不了解。老师说,其实小鱼比以前好带的多了。以前总是费尽心思的去想怎么才能引起他的注意和兴趣,现在,轻轻松松就能引起他的关注和游戏的兴趣,而且,玩游戏的回合时间都有在拉长,不再总是蜻蜓点水。最后谈到伙伴的介入。我看上机构旁边的一个小弟弟,三岁,没有上幼儿园。老师也同意,说由她出面去和那家长谈谈。那家长是外来工,做些手工活,人很和善,小鱼几次哭闹着要他家的玩具,他们都主动说让他带去玩玩吧。也试着利用中午的午休时间去找那个小弟弟玩,二个人都不会互相排斥。希望这个计划能够成功。

    最近常常和鱼爸爸“聊天”。比如:
    我“爸爸,星期天去哪里玩?”
    爸爸“哦,去公园玩,好吗?”
    小鱼马上回答“好。”
    呵呵,我的目的就是想训练他的“共同注意力”,希望他能注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谈话。现在,先讲和他有关的话题,发现他基本每一次都会插话。

    中午姐姐接他。小鱼一直说“**不高兴了,**不高兴了。”姐姐问他“是不是小朋友不高兴了?”小鱼没有应答。姐姐又接着问“是谁不高兴啊?”小鱼答“小朋友不高兴了。”呵呵,小鱼着的能关注他人吗?真的是和我们分享幼儿园的情景吗?我一定要问问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9#
发表于 2009-3-8 00:02:34 | 只看该作者

re:小鱼妈妈,看到小鱼现在状况这么好,我很有...

小鱼妈妈,看到小鱼现在状况这么好,我很有信心,真的很感谢你,小鱼有你这么细心,善良.悟性好的妈妈,一定会好起来的.谢谢你给我的鼓励和信心,我会努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0#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22:01:5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绝望...

下面引用由[U]绝望的双妈[/U]发表的内容:

小鱼妈妈,看到小鱼现在状况这么好,我很有信心,真的很感谢你,小鱼有你这么细心,善良.悟性好的妈妈,一定会好起来的.谢谢你给我的鼓励和信心,我会努力的

     那天和你通电话,我几次差点哭了。希望你坚强勇敢的和宝宝们一起走下去。。。。。。。
     祝福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1#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22:02:32 | 只看该作者

re:...


                            重温嘟嘟ABA笔记记录《 二 (第8页至第12页) 》
    *你在考拉妈那边谈到的“比如星星雨的老师就说,家长说的会不是老师说的会,如果孩子会配对,但老师让配对的时候不配,就算不会”是完全正确的,不是不人性。这正是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会的。配对几乎是嘟嘟唯一的游戏方式,她按各种各样的思路配对,但从来没有在我要求时照做,是ABA改变了她,让她第一次听到“一样的”指令时去配对。我们的训练还尤其强调孩子的任何一个项目的过关要在不同的老师那里都过关。如果孩子只听一个人的,是不够的。
    *我充当训练师,汤尼亚充当嘟嘟。我把图片交流本摆在汤尼亚面前,不自觉的脱口而出,“拿吧”。又犯错了。图片交流的整个系统都重在诱发沟通动机,增加沟通的主动意识,语言提示万万要不得。否则训练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汤尼亚说,她不希望训练记录中出现过多的“辅助”和“错误”,她要嘟嘟有成就感。这是对训练者的要求。有一个小例子,嘟嘟自上次开会后开始模仿摇摇鼓的练习,但没有进展,她模仿老师把摇鼓高高举起但不会正确的摇,要么索性把摇鼓递给老师。为了让嘟嘟有成就感,训练组改变了评判反应的标准。只要学老师抓起摇鼓高高举起就够了,就可以得到表扬,不必强求正确的摇。
    *我们那样关注嘟嘟的“情绪”、“快乐”、“成就感”、“笑容”,难道不是要逐渐把对外在强化物的依赖转变为内在的动力吗?
    *每个孩子不必所有的项目齐头并进,这是正常的现象,可以用强的带动弱的。
    *她们既没按住手脚,也没用绳子绑,完全是ABA的方法。只要嘟嘟手脚一离开,她们就停车,开始时必要的辅助还是需要的。嘟嘟很快就有经验了,要想前行,手脚就不能懒。我和嘟嘟爸爸采用的方法和训练师一致。
    *还是两个月前和汤尼亚交谈时,我问,为什么以前嘟嘟一出门就乱跑,现在却又不喜欢走路了呢,总想人抱着?自闭的孩子都是这样吗?汤尼亚不置可否,只是笑笑说,这样的孩子有一个比较长的BABY期。她回避了“落后”、“差距”这样的字眼,换了种方式陈述了一个事实。我却从她的话里汲取了莫大的力量。不管那个BABY期有多长,我都将充满希望的等待和陪伴BABY的成长。
    *有些事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是我们要改变它的决心和让孩子知道我们的决心。
    *ABA是什么呢?是引导孩子"learning to learn"的过程。我的理解是,学得多和少,快和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使孩子keep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要满足孩子的成就感,不是满足大人的成就感。
    *ABA里讲,如果某种行为达不成某种目的,这种行为就会减少。这是自闭孩子都懂的道理。那么大人呢,如果某种训练方法不能达到让孩子进步的目的,换个方法呗。
    *我们可以辅助嘟嘟的动作,但不能辅助她的眼睛。
    *wenwenma说,ABA是大人孩子一起“商量”着走,这句话概括得精辟。无论对孩子做什么妥协,目的是为了能领着孩子走得更远。
    *ABA中的模仿,本身并不是目的,在最初阶段,模仿啥并不重要(当然要模仿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动作会更好一些),真正的目的是让他们通过模仿学会模仿(有点饶口令的感觉)。尽管只让他们做最基本的动作,但通过给予强化物(物质和精神的),先是让他体会这样做的乐趣,然后慢慢地他就会自己模仿了。任何人总是在高兴的时候做事顺利,而且记忆深刻。就这样反复的良性刺激,会促进新的神经连结。人的大脑是很奇妙的,即使成人的大脑还有很强的自我修复机制,小孩的大脑可塑性就更强了。相信孩子吧,只要努力到了,他会让你惊喜的!
     *戏、社交、语言、生活自理等许多能力的基础。除此之外,训练孩子模仿的过程更是使孩子建立起最基本的服从意识的过程。我们的目的不是教孩子一些机械的动作,但孩子有必要学会服从指令做一些即使是很乏味的机械动作。
     *让孩子有兴趣参与训练不等同于让孩子只做他们感兴趣的事。
     *自闭症的孩子喜欢“同一性”,喜欢“重复”,太复杂的信息不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
     *如果说ABA就是教认知,那太片面了。不少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能力,或者说认知潜能还强于普通的孩子,但他们其它能力的不足使得他们的“聪明”没有转变成“才智”。ABA就是把潜能转变成有意义的智能的途径。
     *“其它能力的不足”的说法也很有依据。按照ABA的理论,这应该包括至少3个方面:首先是服从(compliance)能力,其次是模仿的能力,再次是区别学习(discriminat learning)的能力。
     *模仿包括动作模仿(imitation action)和物体模仿(imitation with objects)。有的孩子的确更容易掌握物体模仿,教学中可以用他/她已经掌握的物体模仿促进动作模仿。这就是Lovaas老先生说的得用孩子能学的方法去教。
     *小王子妈妈:举个例子,如果给孩子发五次“坐下”的指令,可能5个回合他都做对了,给他发五次“过来”的指令,他可能也都做对了。但如果你一会儿让他“坐下”,一会儿让他“过来”,他就可能糊涂了,这就是区别学习能力不足。再比如,孩子会模仿摇铃铛,会模仿梳头,会模仿把木块扔进小桶里。但如果把这些他都会的任务全部摆在桌子上,然后大人举起铃铛摇,说“做这个”,他可能去把木块扔进小桶里了。这就是区别学习能力不足。所以在训练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区别学习能力。
     *有人说,ABA训练出的孩子不懂得“泛化”,不懂得“应用”,这绝对不是ABA理论的错,是操作者的失误。
     *指令怎么发?给我们的孩子发指令,越简单越明确自然越好。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2#
发表于 2009-3-8 22:09:08 | 只看该作者

re:我感觉,区别学习能力是理解力的一部分,只...

我感觉,区别学习能力是理解力的一部分,只有深刻理解一个物品或动作的本质,才能将之真正记住和与其他物品或动作区别开来。

动作模仿有什么好TIPS?小鱼妈妈请留意一下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3#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09:22:22 | 只看该作者

re:老虎娘,初初看到老郭贴里“方老...

     老虎娘,初初看到老郭贴里“方老师曾经说过,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理解的问题”,我是不大服的。后来,和佑佑妈妈辩论了一下,我服了,是的,归根结底就是理解的问题。只是,这个理解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帮他们呢?以我现在对ABA的一点点皮毛了解,我觉得,它就是把我们孩子的这个最大的“理解问题”给划分的很细很细,然后,在每一个细节里帮孩子去建立基础,发展。嘟嘟娘说,她预计在国内训练,也许一年嘟嘟就能开口,但是在瑞士呢,嘟嘟训练了大半年了,却还是在“热身阶段”。呵呵,我们大多数国人已经适应了速战速决,已经没有耐心(也或者可以说没有金钱)去帮孩子好好的打好根基了。所以,我最近总是很困惑很困惑,我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迷宫,我感觉我以前对小鱼的训练是不是有很大的失误在里面呢?一切,等我慢慢消化完嘟嘟娘的贴再讨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4#
发表于 2009-3-9 13:38:56 | 只看该作者

re:我觉得这个你也别太迷信国外的就好,说实话...

我觉得这个你也别太迷信国外的就好,说实话,我跟国外公司打交道也比较多,不是指在国内的外国公司,而是直接和在国外的公司打交道,他们的效率是可以让你掉几颗牙的。

在我看来,无论是打基础还是见效果,效率很重要,对这些孩子来说,最宝贵的时间就这几年,我感觉基本上到6岁孩子就定型了,因为6岁以后孩子的大脑就基本发育完全了。所以,我衡量一切训练方法的标准就是——效果。自闭症非常复杂,没有人敢说自己就能看穿一个孩子最缺乏什么基础,一个孩子应该怎么样去训练就不走一点弯路,所以,最终时间都会给我们每个人一份成绩单——孩子的进步和预后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5#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18:53:48 | 只看该作者

re:小鱼今天又得了一朵红花。老师说...

     小鱼今天又得了一朵红花。老师说今天一天都很乖,所以奖励了一朵红花。同时,老师也直接的说了她不可能怎样去关照小鱼,她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呢。我赶紧说,我的意思也只是要求老师能多看几眼小鱼,多把小鱼在幼儿园的情形告诉我就可以了。哎,做不了融合教育,对小鱼的进步真的有很大的阻碍啊。
    老师还告诉我,下午吃完点心,小鱼走到老师面前,摸着肚子说“好饱哦。”老师一边说,一边情不自禁的笑眯眯,她说小鱼好可爱哦。是的,老师,小鱼真的好可爱的!
    我和老师谈完话,就带着小鱼去游乐场玩。小鱼很开心,看到外国旅客,一直看着人家叫“阿姨”。看到小朋友摔倒了,他赶紧去把小朋友扶起来,还帮小朋友擦裤子,说“脏了”。
呵呵,多懂事的小鱼啊。
    要回家了,小鱼要求走河边边。我说“小鱼,小心,等下掉到水里了。掉到水里会怎样啊?”小鱼答“见不到爸爸妈妈了。”我再问“见不到爸爸妈妈会好。。。。”小鱼答“好伤心哦,哭了。”
    小鱼,小鱼,我最宝贝的小鱼,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一定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6#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19:04:5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老虎...

下面引用由[U]老虎娘[/U]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这个你也别太迷信国外的就好,说实话,我跟国外公司打交道也比较多,不是指在国内的外国公司,而是直接和在国外的公司打交道,他们的效率是可以让你掉几颗牙的。

在我看来,无论是打基础还是见效果,效...

     虎娘,要知道,咱们用的所有训练方法都是外国人研究出来的哦,包括杨教授的所有讲义也都是引用国外的文献来的。所以,有时,我们不得不服啊。
     我们做的生意,也基本都是外单(所以这次金融风暴才会这么惨)。我得出一个经验,中东的量大,价钱得便宜,质量可以稍微忽略;东南亚和南美的的,量一般,价钱也还将就,质量会有点要求;欧美的单最好做,量大,价钱好,质量会有要求,同时确实如你所说的,时间会拖的老长。呵呵,总算也在自己地里跑了一下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7#
发表于 2009-3-9 21:27:13 | 只看该作者

re:鱼妈我喜欢看你跑马,跑跑无妨呀,大家可以...

鱼妈我喜欢看你跑马,跑跑无妨呀,大家可以看到多方位的鱼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8#
发表于 2009-3-9 22:06:54 | 只看该作者

re:小鱼好可爱,也好幸福,有这么好的妈妈和老...

小鱼好可爱,也好幸福,有这么好的妈妈和老师,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9#
发表于 2009-3-9 22:59:4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快乐...

下面引用由[U]快乐小鱼[/U]发表的内容:

  
     虎娘,要知道,咱们用的所有训练方法都是外国人研究出来的哦,包括杨教授的所有讲义也都是引用国外的文献来的。所以,有时,我们不得不服啊。
     我们做的生意,也基本都是外单(所以这次...


嘿嘿,小鱼妈妈,这就说到点子上了,你看现在哪项技术不是人家先研发出来的,但是最终技术转移到哪个国家生产了?最终使用成熟技术的时候,肯定是最有效率的国家最占优势。人家是要求高要求严,但是也是同时以金钱和效率为代价换取来的。

套到自闭症头上,咱们不正是要使用成熟技术吗,咱们不就是要效率吗,只要拿出做欧美定单的精神精耕细作,一定会有丰厚的收成的。

我还是认为,国外的运作效率,包括3岁以前不确诊,确诊以后过长的准备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预后效果,当然,只是我个人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0#
发表于 2009-3-10 04:06:29 | 只看该作者

re:我觉得这个你也别太迷信国外的就好,说实话...

我觉得这个你也别太迷信国外的就好,说实话,我跟国外公司打交道也比较多,不是指在国内的外国公司,而是直接和在国外的公司打交道,他们的效率是可以让你掉几颗牙的。

在我看来,无论是打基础还是见效果,效率很重要,对这些孩子来说,最宝贵的时间就这几年,我感觉基本上到6岁孩子就定型了,因为6岁以后孩子的大脑就基本发育完全了。所以,我衡量一切训练方法的标准就是——效果。自闭症非常复杂,没有人敢说自己就能看穿一个孩子最缺乏什么基础,一个孩子应该怎么样去训练就不走一点弯路,所以,最终时间都会给我们每个人一份成绩单——孩子的进步和预后效果。

严重同意虎娘看法。我的焦虑就来自*我感觉基本上到6岁孩子就定型了,因为6岁以后孩子的大脑就基本发育完全了。* 这是不争的事实。美国最权威的神经专家也这样告诉我。小鱼妈不要去花时间看那些教育方法的名称和理论了。你现在做的小鱼的飞速进步是最好的明证。继续你的方法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6 13: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