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千百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万个学会了》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23:30:17 | 只看该作者

re:因为烦心事太多了,好久都没上来更新了!5...

因为烦心事太多了,好久都没上来更新了!5月19日听完杨教授的课受益匪浅,感觉PCI真的是好东西,都有一种相识恨晚的感觉,觉得这两年是不是有些走弯路了,没有抓住孩子的核心障碍,没有多跟孩子互动,多做亲子游戏,只是一味地强迫他学习,以至孩子进步不大,还产生了逆反、厌倦心里。
    记得那天杨教授点评了寒,在场三十几位老师坐在那,寒就在那目中无人,乱跑一气,真得像一只脱疆的野马,跟杨教授都没有互动起来,后来还因要海苔未遂咬了杨教授一口,看得真的很心寒。杨教授点评孩子社会性很薄弱(其实基本上是没有),多动,建议多做社会性趋向:1、多做肢体性游戏:情感游戏的量要大,多做感官操弄游戏,要让孩子主动要求做。2、多做规律性中断游戏。3、要做轮流训练。4、多做要求训练。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给他视觉提示,多做结构化训练,建议给孩子做图片交换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00:07:18 | 只看该作者

re:[B]杨教授说过:玩就对了,笑就够了![...

杨教授说过:玩就对了,笑就够了!
一、最近常做的会令涵发笑的几个肢体游戏:
    1、贴贴脸:用我的脸贴着他的脸,然后说“贴贴脸”,快速地磨擦。
    2、降龙十八掌:跟武侠小说中的招式一样,我先是发功,然后一掌打过去,把他打得往后退。
    3、躲猫猫:把他站在窗台上,拉上窗帘,然后嘴上说着“当当当当”拉开,然后加入变化,语气上,语速上,还有拉开窗帘的方式上,从左往右拉,从右往左位,从下往上拉,突然间跳出,加上夸张的表情之类的。
    4、掉下去了:把他骑在脖子上,拉着他的双脚,然后突然要掉下去,可加入往左甩,往右甩,往后甩,绕圈甩,跳一跳,蹲下又站起来。
    5、转一转:掺着他的腋窝,像是骑旋转木马一样,忽上忽下的转圈,孩子很喜欢。
    6、吹肚皮:吹他的肚皮,发出“卟卟卟”的声音,他会笑得很开心。
    7、扔出去了:把他抱在手上,扔了出去,加入往上往下扔,慢慢扔,快快扔。
    8、唐僧取经:让他伸出手臂,用手掌围住他的手臂,说“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反复,快到腋窝处停下来,然后快速挠他。
二、规律性中断游戏:
    1、跨下去:寒经常爱去上街,就利用他下楼梯的机会,跟他做中断,两级一下跨下去,他会很喜欢,跨一下,中断,看了,说了“跨下去”再继续。
    2、跑跑停:在路上可以做,跑啊,然后停下去。
    3、走走停:跟他一起走,走走停下来,说了,再走。
    4、充气:跟他一起充气球,让他来踩,“充气、充气”停下来,说了再继续。
    5、挠挠停:给他抓痒,抓两下,停,说了再抓。
三、互动
    1、让他来抓我:我跑,让他来抓我,不过他确实跑得很快,很容易被他抓住,跑几圈后,跟他面对面,让他快要抓住你,顿时我躲闪开,可往 左跳,往右跳,往后跳,来得及还可以转个圈再跳。
    2、拍泡泡:我吹泡泡,让他来拍,来踩。
    3、放气球:充了气的球放掉,让他捡回来,让我继续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09-6-18 06:45:54 | 只看该作者

re:学习了,谢谢寒妈。

学习了,谢谢寒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09-6-18 11:52:11 | 只看该作者

re:不做则已,一做惊人啊!看来我也要偷点过去...

不做则已,一做惊人啊!看来我也要偷点过去。

涵涵加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22:55:56 | 只看该作者

re:[B...

                  肢体性动作游戏
  一、什么是肢体动作游戏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身体的活动----追逐、呵养、抛上空中。当你和孩子玩得很愉快却没有玩具,互动变得较为容易且有更多沟通的机会,你要如何和孩子将肢体活动建构成可预测的游戏,称之为people games----人的游戏。
你的孩子可以在People Games中学习沟通,孩子可以学到:
 ●注意和模仿你所做的
 ●轮流
 ●轮到你的时机
 ●继续轮流
 ●开始游戏
 ●结束游戏
 ●开始一个新游戏
  在People Games中轮流是很容易的,因为:
 ●可以建构和可以预期
 ●有重复的行为、声音和语言
 ●孩子会知道什么时候轮到他,并执行
 ●他们融入了孩子喜欢的感官知觉
 ●对孩子而言是愉快的、兴奋的,让他愿意继续玩的动机
  通常最好的方式是由观察然后参与他的活动创造一个People Game,比花许多时间为孩子想游戏还好。
  二、玩肢体动作时的要决(R.O.C.K)
  R:重复你所说的和所做的
  O:提供轮流的机会
  C:轮到孩子时给予提示
  K:维持趣味性,继续游戏
  (一)R:重复你所说的和所做的(1、开始游戏时2、游戏时3、结束游戏时  4、经常和不同的人玩同一个游戏)      
    1、当你开始游戏时,重要你所说的和所做的:
    每一次游戏需要可确定的开始,让孩子能和游戏结合的特别语词和行为,如果你在每一次游戏时有相同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将要进行的事情的模式,如此最后他会自己要求玩游戏。(例如:首先“要抓你啦”,然后“我们来玩追逐游戏”),组合的语词让孩子不易理解。你可以先叫孩子的名字,在你要求他加入游戏前先等待几秒钟,以确定他在注意你。这是防止完形学习,他的名字是教学的一部分。
    2、玩游戏时,重复你所说的和所做的:
    每次玩游戏时,你确定说和做相同的事情,孩子将学会这个“脚本”。正如一个演员经
反复排练他的角色后,能依记记忆演出。经过练习,孩子能预知什么时候轮到他,就如同你知道什么时候轮到你一样。例如:每次你在游戏中提醒孩子轮到他了,你可以说“123。。。”然后让孩子加上“up”。你也可以试着用其他反复的片语或是加上自己的片语。
一旦你的孩子体验肢体游戏参与学会轮流,你可以把游戏做些变化,他能学习一些新游戏,但是刚开始时尽可能保持可预测性。
    3、当游戏结束时,重复你所说的和所做的:当游戏结束时,也要有特别的结局,就如游戏开始一样。没有结局就离开这个游戏,孩子可能感到困扰,或会哭闹。但是你若在每次游戏结束时有特别的动作或语词,孩子学会了不以哭闹或尖叫的方式,让大学知道他玩够了。
    4、和不同的人重复玩同一个游戏:
    每一次玩游戏时,除了要说相同的话和做相同的动作外,一天内多次重复同一个游戏,每天和不同的人玩游戏,你希望孩子能类化,他和你在游戏中学得的也能类似的情境下转换到和其他的人一起玩。
    (二)O:提供轮流的机会     
    1、设计提供轮到孩子的时机
    2、设计轮到孩子时要做什么
    3、当孩子进步时,为孩子提供新的轮流机会
    1、设计提供轮到孩子的时机:
    当你和孩子一起玩肢体游戏时,你和孩子会觉得很兴奋,因为你们让自己觉得愉快,你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吸引游戏继续进行。但是你若继续将孩子抛向空中,或是搔养,却没有机会给他更多愉快的时间,他就无法继续学习其它的事情,你需要在特别的时机暂停一下,让孩子向你沟通轮到他了。
    2、设计轮到孩子时要做什么
    轮流要依孩子沟通的阶段及你的试探以确认他们的要求。
    在我行我素阶段的孩子,当你停下来轮到他时,他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他可能注视、扭动身体或发出声音。无论他做了什么,都当成他知道轮到他了,如果他什么都没做,要给他示范,表示轮到他了。
    3、当孩子进步时,为孩子提供新的轮流机会:
   (三)C:轮到孩子时给予提示( 1、当轮到孩子时,他不知道如何做,给他明确的提示 2、他熟悉的游戏,给他自然的提示)
    1、当轮到孩子时,他不知道如何做,给他明确的提示
    刚开始时,他不知道如何参与游戏,你的提示要包含一些讯息,实地示范他该如何做。放慢速度并夸张地示范以引起注意。除了示范外,也需要身体的协助去学习游戏的动作。
    2、他熟悉的游戏,给他自然的提示:
    一旦他了解这个游戏,立刻给他自然的提示,示意轮到他了-----暂停、倾向他并以期待的眼神看着他。这个提示让孩子知道他该帮或是说些什么。
    (四)K:维持趣味性,继续游戏(1、要活泼、热烈 2、尽可能持续长时间的互动)     
    如果孩子玩得很愉快,你会希望这个游戏能持续进行。他玩得越久,他就有更多机会学习。你可以确定孩子选择他喜欢的游戏会玩得更愉快。大多数的孩子喜欢游戏包含一些肢体游戏,想想孩子感官的偏好,你会知道哪些游戏是他觉得有趣的而且能引起注意你。
    若你的孩子喜欢活动,试试看:
 ●赛跑游戏,像是追逐或骑马游戏
 ●上上下下游戏
 ●荡秋千
 ●跳跃游戏,像是枕头山
 ●摇晃游戏
 ●若孩子喜欢挤压身体或手的感觉
 ●躲避游戏,像是躲猫猫,用枕头或是重的毛毯
 ●挤压游戏,你是拥抱
 ●触摸游戏,像是呵养
 ●抓握游戏,像是手部挤压、举手击掌、拥抱、拍蛋糕
 ●骑马,他趴在你的背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09-6-19 00:02:07 | 只看该作者

re:很好的游戏,收藏!

很好的游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10:28:43 | 只看该作者

re:[B]众人智慧之:选择疑问句[/B]...

众人智慧之:选择疑问句
    在面对一个开放性问题的时候,孩子们可能一下子回答不出来。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把要求降低,这时就可以提供选择的答案。如果再没有反应的话,就可以直接提供一个答案,然后采用反问句的方式。举个例子:上电脑课老师会经常问孩子:你们想听什么歌啊?有一些孩子知道点歌,但是大部分孩子不知道。我建议老师如果孩子说不出来的话,就可以提供两个歌给他们选择。果然,孩子们就可以从中挑出一首歌来。在生活中,处处让孩子自己选择,通过这种方式,真的教了不少知识,而且提高了孩子的主动性。(从郭兰的菜地里偷来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09-6-19 13:50:16 | 只看该作者

re:哦,妈妈开始做飞机飞了,厉害呢。

哦,妈妈开始做飞机飞了,厉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21:37:25 | 只看该作者

re:[B]收藏:如何把极端的刻板行为转变为互...

收藏:如何把极端的刻板行为转变为互动的游戏

(译者介绍:密勒教授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医生,他创建的用于治疗自闭症的"密勒法"可参照:http://www.millermethod.org,以琳网过去也有介绍)

    家长问: "我儿子陷于把东西排成一长溜的刻板行为中而不能自拔,如果我们要想让他转移注意力的话,他会非常生气,我们怎么办呢?"

    答:对于这样的父母,我的建议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让孩子能接受和忍受让另一个人也来参加进他的"排队"刻板行为中去,然后我们就有可能把这个死板的刻板行为转变成一个功能性的,互动性的经验.下面的这个临床试验就显示出这样的目标如何实现的:

    戴蒙是个三岁半的男孩,沉溺于排队行为中,和外界彻底隔绝.我们这里的目标就是能把他的刻板行为扩展开来,使他能接受变化,最终能让他接受另一个人参与到他的刻板行为中去.只要他能接受越来越多的变通,他就能越来越接受扩展到其他的内容,这样他就越来越有可能接受教育.

    治疗师首先开始的是拿来和戴蒙玩的积木一模一样的积木,她先递给戴蒙一块,看他会不会接受,并放在他自己的积木块里,戴蒙一开始不肯接受,治疗师就自己把新积木放在戴蒙排好的队伍边上.过了一会儿,戴蒙开始能接收治疗师给的积木块了.这时候,治疗师开始把新积木块放在自己的面前,这样一来当戴蒙来拿积木时,他会不经意地注视治疗师,从而开始在本来只是孩子也自己的刻板行为的两方世界里,慢慢地接纳了"第三者".

    在另一个变通尝试中,治疗师试着把新的积木加到了戴蒙排好的队列中去,他接受了,然后治疗师很小心翼翼地尝试把戴蒙排好的队列稍稍改变一下,她把其中之一移动了半英寸,结果戴蒙激动地跑过来立刻更正.治疗师重复着这一改变,先戴蒙移动一点点,但是在戴蒙过来前,治疗师自己先把积木放了回去.看起来好象她现在理解了戴蒙的心思一样.她又重复了几次,改变的幅度不一,她还是自己在戴蒙过来前又摆了回去,但是现在她一边做一边向孩子点着头,好象是她完全理解并且尊重戴蒙的意愿,并执行了他的指令.在这里,治疗师很仔细地调整自己的策略,控制戴蒙因为刻板程序被打破带来的困扰度,使他避免了因为太过分而情绪崩溃.

    接下来的试验,是治疗师自己也排起了一对积木,和戴蒙的积木平行,而且离得很近,使得戴蒙能注意到治疗师在排队,但是又不能太近了,使得孩子感受到了威胁.然后她改变了一下,在自己给自己的队列加积木时,同时也给了孩子一块让他加到他自己的队列中去.过了会,她轻轻拍着自己的手,说"给",要求孩子给她一块积木,等孩子给了她积木后,治疗师重复着这一过程,一会儿要孩子从他的积木里拿一块给她,一会儿她自己拿自己的积木给戴蒙.这时候,治疗师就成功地在原来戴蒙刻板的排队行为中引入了一个"互动'的因素,而这个因素对于发展孩子的互动游戏和交流至关重要.

    下面治疗师就用自己的手指摹仿在积木排列上"走路",以此来激发戴蒙的兴趣.然后,她就用自己的手指开始在戴蒙的积木上"走路",当孩子开始抗议时,她理解退回到自己的"路"上,一会儿后,再尝试在戴蒙的"路"上走走,等孩子慢慢接受这个行为后,治疗师拿了一个玩具汽车,开始在自己的"路"上开车了,然后她给了戴蒙另一个玩具车,让他学着开.等他也开始开车后,治疗师大胆地跨了一步,她把自己的积木队列和戴蒙的队列连起来了,很快地她把自己的车开到了戴蒙这边,又很快地回来了.

    一点一点地,戴蒙开始接受了"双向道"的交通形式,车能双向开了,再过一会儿,戴蒙能把自己的车开到了治疗师那边去了.治疗师继续小心翼翼地引入新的变化,总是仔细地评估戴蒙能接受的程度,最重要的是,一旦她觉察到了孩子的紧张焦虑,她马上就降低自己的"入侵"程度.不久后,她就成功地把戴蒙的这个刻板行为,转变为了一个互动性的创造性的游戏.
这些能接受这样干预的孩子,显示了其实他们并没有象表面那样被刻板行为彻底禁锢住一样,他们是能够接受其他兴趣的,但要你巧妙地介入.同样地也显示出,这些孩子只要加以一步一步引导,他们也是可以创造性地和玩具,和人互动的.那些不能忍受突然变化的孩子,可以通过慢慢适应于较小的改变.你需要仔细地判断你孩子能承受多大的变化,这样能让他不至于偏离太多他能接受的安全区域里.

    这样的干预也能用于其他的刻板行为,这里的对于那些刻板行为的原则是扩展这些刻板行为,使得:1)孩子们能和你互动,2)孩子们能接纳变化,3)他们慢慢地改变僵化,更富创造性.这里显示的对付刻板排列性的行为的原则,也同样地适用于其他的刻板行为.

    所以我要呼吁职业治疗师和家长们,也能重视并珍视孩子的刻板行为,这样的刻板行为也是蕴涵着创造性的互动游戏和交流的种子的.这些种子也会开花结果,让孩子走向更精彩的世界.

                                                   选自<<Autism Spectrum Quarterly>>  Spring, 20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10:54:09 | 只看该作者

re:以下转自以琳楚砚寒:[B]RDI...

以下转自以琳楚砚寒:

RDI实践(1)——越小的孩子进步越快
    在接触的家长中有相当一部分会有一些疑问:
   我的孩子这么小,各方面都没有基础,是不是不能做RDI?是不是应该先用ABA提高其能力,然后再做RDI比较好?
    与此同时,大部分找我做RDI的孩子,年龄都已经5、6岁,7,8岁了,甚至有的已经11岁了,与家长们聊起来,大多的想法是:小的时候就想着提高他各方面的能力了,等到能力提高了,才发现人际这块还是不行,才想到要做RDI。
    不仅仅是家长,甚至很多教师也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就我给孩子做训练的这几年经验来看,RDI永远都不嫌太早,而RDI与ABA也并不是水火不容的。
    我带过最小的孩子2岁多一点,这个孩子开始的时候认知、运动、语言各方面基础都比较差。我开始先用RDI来改善孩子的精神状态,等到孩子比较放松、能稍微顺从之后逐渐加入一些ABA的方法,逐渐开始桌面的学习。这样做了半年训练之后,不单人际关系上在各方面的能力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各种学习内容中,对于玩最有兴趣(虽然在所有内容中,玩是没有任何强化物的),变得对于跟别人玩非常感兴趣,在与他人的游戏过程中能真正两眼放光的享受其中的互动乐趣,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追随着人,总期待着别人跟他玩一会。
    我还带过一个最大11岁的孩子,这个孩子的认知、语言等非常好(当然还是不如普通的孩子,但已经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了),这个孩子已经在普小上五年级,成绩属中等。较之上面的低年龄孩子,这个孩子只做RDI即可。开始做活动的时候非常顺利,我还非常高兴的以为大的孩子就是适合做RDI呢,因为他有很多基础,游戏的规则很快就能掌握,做了1个月目光就明显增多,在游戏中目光应用的很好了。但是很快2个月,3个月过去了,我开始感觉出问题来。这个大孩子的目光虽然能很好的应用,但在他的目光中没有热情!在做小的孩子时,虽然常常要三个月才有一些目光出现,但他们的目光中是有光彩的。可是这个大孩子,目光很频繁,但里面没什么内容,脸部的表情也变化很少,总之是缺乏发自内心的一种东西。半年过去了,在人际关系上,虽然在RDI的技能上他已经达到了第三阶段,但在功能上他情绪的分享都仍旧很困难,直到一年半以后才有一点点苗头。
    由在这两种孩子的对比中,我发觉到:年龄大的孩子,虽然各方面有许多基础,但因为有这些基础、也因为有过去很多年被教育的经历,在RDI游戏中虽然能很快理解,达到游戏的形似,但是在精神上他很难放松下来,以一种简单的轻松的心态来游戏,他总是无意识的把游戏当成一种学习内容;他虽然能很快抓住老师的期望目标(比如目光)去表现,但仅仅是作为一个学习目标去达到,在内心里,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轻松的心态。反而是年龄小的孩子,虽然开始进步比较慢,但正因为不那么“老奸巨猾”不那么会运用技巧去学习,反而心态上能比较放松,自然的接受游戏,并进而分享游戏。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年龄小的孩子不适合单纯的RDI。RDI毕竟对人际比较管用,对于认知、语言等还是ABA提高更快。
    对于RDI和ABA的关系,我是这么理解的:RDI是一种精神,ABA是一种方法。在一种RDI的气氛中适当运用ABA的一些方法,对于孩子的能力会起到综合提高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10:55:20 | 只看该作者

re:[B]RDI实践(2)——淡化功利性,以...

RDI实践(2)——淡化功利性,以孩子的快乐为目标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习惯了做任何事都有目的:出门,一定有目的地;去某处,一定有设想好的事情去做;孩子受教育,也一定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
    然而,偏偏是这些目标性非常强的人,他们却最不适合做RDI。
    因为他们的心里,总惦记着那个目标,他们,就变得很急于去实现那个目标,就觉得跟那个目标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与精力去做。从而他们跟孩子在一起心理上就有了很大的包袱,设计的活动有很多条条框框,活动中的表现一板一眼。
大人的心态没有放松下来,孩子也不可能会完全放松自己。
    没错,RDI活动跟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有自己的目标。RDI有那么多的阶段划分,每个阶段又有那么多功能与技能目标。一个时间段,我们就围绕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目标去设计活动。
    但是,在RDI活动中,还有凌驾于RDI目标之上的一个基础,抛弃这个基础,任何再好的RDI活动都毫无意义。这个基础就是孩子的精神放松。只有孩子放松了,孩子才可能去享受活动,否则就仅仅是配合完成活动而已。这也是RDI的目标与其他教育目标不一样的地方,其他的教育目标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教基本就能教会孩子,而RDI的目标则必须靠孩子自己内心的自我成长,外部的RDI活动只是提供一个环境,至于进步则只有依靠孩子自我的成长。
    要达到精神放松,我们可观察的一个点就是孩子的情绪,更直接的则是孩子快乐与否。
    “快乐的情绪有助于依恋和社会反应的功能,帮助儿童成为心理功能完备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10:56:40 | 只看该作者

re:[B]RDI实践(3)——细心的观察是一...

RDI实践(3)——细心的观察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在蒙氏教育中有一条原则——“观察是教育的基础”。RDI作为一项教育教学活动,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
    当然,ABA中也是强调观察的,比如每次课前强化物的选择。但是我认为RDI作为一个很大程度上依靠儿童内心自我成长的教育活动,细心的观察尤其重要。
    这种观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在活动中随时体察儿童的情绪状态:
    在活动中,我们不是简单的按照程序完成活动就可以的,必须细心地观察儿童是否喜欢这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哪个地方最让儿童兴奋喜欢(这可以在随后的活动中创造成一个关键点,虽然我举活动例子的时候会说一个一般的关键点,但有些儿童是不同的。抓住关键点在RDI中是非常重要的!),几个活动中儿童最喜欢哪一个,儿童在活动中喜欢的是某个物品还是物品的运动方式还是这个活动还是与人一起做这个活动(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可以据此判断活动目标的达成状态。理由见RDI中关于工具性互动与经验分享互动的描述),如果发现儿童有负性情绪出现还要通过观察来找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便小心的原因去除。
    2.要在活动中细心观察儿童的主动性的一些苗头:
    除了儿童的情绪,还要细心观察儿童的一些小动作,这些小动作的意义如何,哪些只是儿童无心的小动作,哪些是儿童想参与活动的表现(一旦发现就要紧紧抓住!大力的赞扬并鼓励儿童的主动参与。尤其对于胆小被动的儿童。这在第零第一阶段尤其重要),还有哪些动作是儿童控制欲的表现(有部分儿童控制欲非常强,要小心分辨控制欲和参与欲。在活动开始的阶段基本上是要保持大人控制的!)。
    3.要在活动中细心观察活动的进程:
    RDI的阶段和目标不是独立的,是一个连续的、成长性的目标,儿童在活动中也是不断进步的,一个活动的进行不能单纯的只想着目前的目标,作为教育者还应该在心中有一个全局的概念,要把一些后续阶段的目标装在心里,另外每个活动与活动之间也不是毫无联系的,很多时候一个活动可以跟随儿童的进步逐渐的改变,如行云流水般的过渡成为另一个活动为另一个目标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10:57:33 | 只看该作者

re:[B]RDI实践总结(4)——在宽松的氛...

RDI实践总结(4)——在宽松的氛围中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上节已经说到“RDI方面孩子的阶段性进步,RDI的活动仅仅是提供成长的环境,最终还要靠孩子内在的自我成长”。这就提示我们在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孩子的主动性。
    如果在活动中,不给孩子发挥的空间,总是让孩子被动的牵着鼻子走完活动的过程,首先孩子很难有快乐的情绪,其次孩子没有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孩子的内在根本展示不出来,成长就更谈不上了。RDI活动特别注重孩子的眼神,而眼神可不是简单的扳着孩子的头对着自己就行的,眼神也不可能栓上线拽着,眼神完全依靠孩子的自动自发,否则就是看也没有“神”。我想,有经验的家长应该能体会到那种感觉。
    如何让孩子的眼睛不仅要看,而且要充满神采的去看,这就依靠孩子的主动性了。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就是主动性特别差,别说是眼神,就是语言也非常被动,必须提示才能说,必须要求下才能看着人说。甚至有的孩子其实什么都能说的很清楚,认知也不错,可就是什么都依靠仿说。那么到底怎样能提高孩子的主动性呢?
    首先,基础就是活动中给孩子大量的快乐体验,这个在上节已经说了。
    其次,创造宽松的氛围。比如语言,常见有的家长,孩子说一个词一个句子,家长立刻矫正孩子的错误发音错误语法,搞的孩子非常紧张,这样孩子就越来越不敢说了。语言的根本在于交流,对于我们的孩子也一样,关注语言核心要关注交流,孩子只要说了,家长就有必要将这个作为起点进行下去,鼓励其交流,发音的矫正应该靠后。再比如,RDI活动中,通常要设计的给孩子留出空白,好给其发挥的空间,即使设定了孩子应该的反应,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预期的表现,也应该坦率的接纳,而不能有情绪的失望等,这样孩子才能没有负担的轻松的融入到活动中。
    最后,及时发现并抓住孩子主动的苗头。我教过许多孩子,这些孩子里面还没有一个消极到一点点主动的表示都没有,所以我深信,所有的孩子即使是程度比较重的孩子,他也有一点点的主动性的。孩子的主动性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我们能否发现并抓住的问题。比如在摆荡飞翔活动中,在给孩子留出的短暂的空白时间里,有的孩子能主动跑过来表达还要玩,有的孩子能跑回来躺在布单上等待,有的孩子仅仅能跑回来,而有的孩子则笑闹过后毫无记忆似的走开去玩别的。是最后这个孩子没有丝毫主动性吗?其实不是的。也许这个孩子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也许是这个孩子主动性非常小,但并不表示这个孩子没有主动性。经验发现,只要这个孩子真心喜欢这个游戏,多次重复以后,这个孩子总会表现出一点主动性,比如某一天(也许不是活动中)自己去拉一拉布单,比如某个中午去躺在了布单旁边,比如某个空白时向布单走了几步,这些细节一定要及时发现并抓住,因为我们的孩子有的非常没有自信,他只能弱弱的表达一点点他的意思,没有及时的得到理解和鼓励,他可能就以为被拒绝走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3:50:49 | 只看该作者

re:[B]主动喊人 [/B] ...

主动喊人    
   四周四了,寒终于主动地喊我们了。以前寒在说的话中免不了加上“妈妈”,像“妈妈过来、妈妈抱、妈妈开门”之类的,但是只是把“妈妈”当成固定的语句来用,而最近他是真正地明白了人物名称的含义,望着我们深情地喊“爸爸、妈妈”,真的心里太高兴了,宝贝,知道吗?妈妈盼了很久很久了,虽然是久了些,但是真的不迟、真的不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00:04:07 | 只看该作者

re:这几天在家跟寒玩肢体游戏,真的够...

    这几天在家跟寒玩肢体游戏,真的够累的,寒不断地要求要玩“飞飞停”,我真的是有求必应,用尽了全身的真气,直到实在是举不起来为止,结果这两天全身酸痛的要命,看来肢体游戏,够费体力的,全当是减肥吧,一举两得![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发表于 2009-7-2 00:09:4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千百...

下面引用由[U]千百度[/U]发表的内容:

主动喊人     
   四周四了,寒终于主动地喊我们了。以前寒在说的话中免不了加上“妈妈”,像“妈妈过来、妈妈抱、妈妈开门”之类的,但是只是把“妈妈”当成固定的语句来用,而最近他是真正地明白了人物名...

寒进步很大了!
寒妈最近还种下许多好菜呀,让我学都学不过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00:03:46 | 只看该作者

re:[B]很好的爷爷奶奶[/B]...

很好的爷爷奶奶
    六月底寒结束了在福州仁*机构八个月的训练,在那段时间里几乎都是爷爷奶奶带着,爷爷负责机构训练,奶奶做好家务活,我基本上都是周末上去带寒,偶尔有空去带寒训练,都听家长跟我说爷爷奶奶很好,从来不打孩子,爷爷在机构里经常跟着寒的屁股后面跑,跟抓猴子一样,确实像寒这么多动的孩子带一天下来也真的够呛的,因为寒不习惯食堂的饭菜,奶奶每天特意为寒送去午饭走路花在路上的时间得一个小时,生活上照顾得真的算是无微不至,晚上哄寒入睡得花很长的时间,半夜还经常的醒来,何况爷爷快七十岁了,奶奶还开了三次的刀,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在家里我要是说要怎么训练孩子,他们都积极地配合,想想自己有时真的做得不够,还经常在背后说老人的不对,不会训练孩子,还经常动不动地发脾气。哎,真的自己要反省了。。。真的觉得这个家要是没有这两位老人可能都撑不下去了,多好的老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09-7-3 07:00:39 | 只看该作者

re:是呀!寒妈很幸福有老人这么尽心的帮你!我...

是呀!寒妈很幸福有老人这么尽心的帮你!我都没有体会过有老人帮是什么感觉!寒妈的菜地很丰富,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6:28:49 | 只看该作者

re:饺子妈妈,是啊,有老人会好很多啊,不光能...

饺子妈妈,是啊,有老人会好很多啊,不光能帮忙带带孩子,家务活我也是一样都没干啊,我觉得我婆婆是我见过的最勤快的婆婆,成天的除了买菜,哪也没有去,都在家里,把家里打点得一清二楚的。我们家老人的缺点就是太宠着孩子了,宠得都有些离奇了,之前有段时间寒会咬爷爷,然后爷爷被咬时都不动声色,随他咬,他还说,随他,要是扯的话会把孩子的牙齿给扯坏了,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6:46:34 | 只看该作者

re:[B]昨晚感觉很好[/B] 这...

昨晚感觉很好
    这几天觉得寒的意识方面有所进步,经常奶声奶气地喊爸爸妈妈。昨晚洗过脚后,他主动地去拉爸爸,说“爸爸,去睡觉”,然后回头“妈妈进来”也拉我进了卧室。喜欢躺在地板上睡,我跟他说,那我们先把地板铺好,让他去拿枕头、被子之类的,配合得很好,接着拉着爸爸说“爸爸躺下来”,然后我故意躺到床上去,赶紧过来,拉我,“妈妈躺下来”,我跟爸爸分别转流示意要起来,他就好忙乎,一会儿“爸爸躺下来”,一会儿“妈妈躺下来”的。都躺好后,非要躺在我们的中间,让我给他抓痒,一会儿“好痒,帮我抓”,一会儿“我要开灯”,一会儿“屁股好痒好痒”。。。感觉话多起来了,比起以前一整天没见着说两三句话感觉孩子好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16 23: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